2014年高考海南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海南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海南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海南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答案】C

【解析】A、碘酒是单质碘溶于酒精形成的分散系(溶液),A正确;B、“84消毒液”是由氯气和NaOH反应后得到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NaCl和NaClO,其中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NaClO与酸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所以有效成分为NaClO,B正确;C、浓硫酸不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而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所以工艺师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错误;D、甲醛为常用的合成粘合剂的材料,且甲醛有毒,则某些装饰材料挥发出甲醛和苯等有毒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D正确。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HI

B、原子半径:Na>Mg

C、酸性:H2SO3>H2SO4

D、结合质子能力:S2—>Cl—

【答案】C

【解析】A、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Cl>HI,A正确;B、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Mg,B正确;C、H2SO3属于中强酸,H2SO4属于强酸,故酸性:H2SO4>H2SO3,C错误;D、酸性越弱,酸越难电离,对应的酸根离子越易结合氢离子,因为HCl强于H2S,所以结合质子能力:S2—>Cl—,D正确。

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B、阴极逸出气体

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D、溶液的PH变小

【答案】D

【解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发生的反应为2KI+2H2O2KOH+H2↑+I2(类似于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物是H2和KOH,阳极产物是I2。由于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所以阳极附近的溶液会变蓝(淀粉遇碘变蓝),阴极附近的溶液会变红(溶液呈碱性),ABC正确;由于电解产物有KOH生成,所以溶液的PH 逐渐增大,D错误。

2013年海南省高考化学科试题及答案

2013年海南省高考化学科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Ag108 Ba137 Pb207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A.乙烷B.乙烯C.乙醇D.乙酸 [答案]D 2.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A.绿矾-FeSO4·7H2O B.芒硝-Na2SO4·10H2O C.明矾- Al2(SO4)3·12H2O D.胆矾- CuSO4·5H2O [答案]C 3.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D.1H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答案]C 4.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2AgCl+ Mg = Mg2++ 2Ag +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Mg为电池的正极 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 C.不能被KCl 溶液激活 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答案]D 5.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 2 H2(g)+ O2(g)= 2H2O(g) △H2 C(s)+ O2(g)=CO2(g) △H3 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 + O2(g) +6N2(g)的△H为 A.12△H3+5△H2-2△H1B.2△H1-5△H2-12△H3 C.12△H3-5△H2-2△H1D.△H1-5△H2-12△H3 [答案]A 6.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a-b-c-d-e-e-f-g-h B.a-e-d-c-b-h-i-g C.a-d-e-c-b-h-i-g D.a-c-b-d-e-h-i-f [答案]B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2017年高考海南卷化学试题及答案(已校对)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海南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蔗糖可作调味剂 B .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 C .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D .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2.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 2S 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 ) A .CO B .SO 2 C .HCl D .CO 2 3.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 ( ) A .18 O 3 B .2H 217 O 2 C .14N 16 O 2 D .14C 16 O 2 4.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3 ClO - + 2M 3+ + 4H 2O = 27M O n - + Cl - + 8H + ,27 M O n -中M 的化合价是 ( ) A .+4 B .+5 C .+6 D .+7 5.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 ) A . B . C . D . 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A .用醋酸除去水垢:2H + + CaCO 3 = Ca 2+ + CO 2↑+ H 2O 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 + + FeS = H 2S↑+ Fe 2+ C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 3+ + 323CO - = Al 2(CO 3)3↓ 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 2:2NO 2 + 2OH - = 3NO - + 2NO - + H 2O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 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 B .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 C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 D .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B .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C .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9.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 A B .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 A C .1 L 0.1 mol·L ?1 的乙酸溶液中含H + 的数量为0.1N A D .1 mol 的CO 和N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 10. 一种电化学制备NH 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 + 。下列叙述错误 ( ) A .Pb 电极b 为阴极 B .阴极的反应式为:N 2 + 6H + + 6e ? = 2NH 3 C .H + 由阳极向阴极迁移 D .陶瓷可以隔离N 2和H 2

2014年 海南省 高考化学 试卷及解析

2014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2.(2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HI B.原子半径:Na>Mg C.酸性:H2SO3>H2SO4 D.结合质子能力:S2﹣>Cl﹣ 3.(2分)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 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 4.(2分)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为键焓.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H分别为436kJ?mol﹣1、463kJ?mol﹣1和495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1

A.H2O(g)═H2(g)+O2(g)△H=﹣485kJ?mol﹣1 B.H2O(g)═H2(g)+O2(g)△H=+485kJ?mol﹣1 C.2H2(g)+O2(g)═2H2O(g)△H=+485kJ?mol﹣1 D.2H2(g)+O2(g)═2H2O(g)△H=﹣485kJ?mol﹣1 5.(2分)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 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 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 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 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 6.(2分)NaOH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 A.酚酞B.圆底烧杯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4分)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2

2014年全国卷1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8. 9.2 2 2 2 H2O2 + I?→H2O + IO?慢; H2O2 + IO?→H2O + O2 + 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速率与 I?的浓度有关 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活化能等于 98 kJ·mol?1 D. (H2O2)= (H2O)= (O2) 10.W、X、Y、Z 均是短周期元素,X、Y 处于同一周期,X、Z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X2?和Z-,Y+和 Z-离子具有相 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 单质沸点:X>Y>Z C. 离子半径:X2?>Y+>Z- D. 原子序数:X>Y>Z 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时溴酸银的K sp 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少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13.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与可溶性钡盐均可以生

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Na23 C1 35.5 Zn 65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3.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A. HCl、CuCl2、Ba(OH)2B. NaOH、CuSO4、H2SO4 C. NaOH、H2SO4、Ba(OH)2 D.NaBr、H2SO4、Ba(OH)2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B.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 5.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6.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 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 M B.M2+ C.M3+ D.MO2+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

海南省2020年高考化学压轴卷(含解析)

海南省2020年高考化学压轴卷(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内充物为黑火药(配方为硝石、木炭和硫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黑火药应贴的危险品标志是 B.爆竹爆炸只涉及化学变化 C.黑火药爆炸生成三种氧化物 D.硝石的化学式为 2.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3.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4.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和B.和

C.和D.和 5.已知键的键能为,键的键能为,且 。则键的键能为()A.B. C.D.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蒸发皿加热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溶液 B.将含少量二氧化锰的炭粉放在坩埚中灼烧除去二氧化锰 C.配制Hg(NO3)2溶液时,将Hg(NO3)2溶于较浓硝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D.制取并纯化SO2时,将Na2SO3和70%的硫酸混合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饱和Na2SO3溶液、浓硫酸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含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含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形成的化合物甲的结构如图所示,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 B.电负性大小: C.、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D.化合物甲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8.中科院科学家们研究开发了一种柔性手机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多硫化锂(Li2S x)中x=2、4、6、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8年海南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O16 S 32 Fe 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常用作防腐剂的是 A、碘酸钾 B、碳酸氢钠 C、苯甲酸钠 D、磷酸氢钠 2、某工业废气所含氮氧化物(NOx)的氮氧质量比为7:4 ,该NOx可表示为 A、N2O B、NO C、N2O3 D、NO2 3、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不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 A、实验服 B、橡胶手套 C、护目镜 D、磷酸氢钙 4、下列化合物中,能与Na 2CO 3 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且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的是 A、MgCl2 B、Ca(NO)3 C、FeSO4 D、AlCl3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 2O 2 可与CO 2 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 B、SiO 2 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 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 D、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 6、某温度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Cl的溶解度、Ksp均减小 B、AgCl的溶解度、Ksp均不变 C、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不变 D、AgCl的溶解度不变、Ksp减小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含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下列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 大纲卷 化学部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 P H, —定会使结果偏低 A . SO 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 KMnO 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 .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 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 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 KCl 和KI F 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2.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lmol Fel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 3. B . C. 2 L0.5 molLL ,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N A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 N 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 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6 N 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

NiOOH +H 20+e —T NiQHL+OH- 6.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 Ba(OH)2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a 2++2OH +2H ++ SO42"=BaSQ J +2H2O B.酸性介质中 KMnO 4 氧化 H 2O 2 : 2MnO 4"+5H 2O 2+6H 十二 2Mn^+5O 2 +8H 2O C.等物质的量的 MgCl 2、Ba(OH )2 和 HCI 溶液混合:Mg 2++2OH "= Mg(OH )2 J B .电池的电解液可为 KOH 溶液 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 MH +OH —T +H 2O + M +e- D. MH 是一类储氢材料, 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NmOR 容液、浓H2EO4 洗气 B NKjCXaq) F 眉 NmOR 容液 过痣 C C12(S ) H% 饱和食盐水、浓出$04 洗气 D Ha2CO3Cs) NaHCO3(s) —— 灼烧 5.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以表格内容为准) 被提纯的物质: A. () CO(g);杂质:CO 2(g);除杂试剂:NaOH 溶液、浓H2SO4除杂方法:洗 B. 被提纯的物质: NH4CI(aq);杂质:Fe 讥aq);除杂试剂:NaOH 溶液;除杂方法:过滤 C. 被提纯的物质: Cl2(g);杂质:HCI(g);除杂试剂:饱和食盐水、浓 H2SO4除杂方法:洗 D. 被提纯的物质: Na2CO3(s);杂质:NaHCO3(s);除杂试剂:无;除杂方法:灼烧 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2019年高考海南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右图,该试剂是() A. 氮水 B. 乙酸 C. 氢氧化钠 D. 硝酸 2.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的记载,其中石胆是指() A. CuSO4·5H2O B. FeSO4·7H2O C. ZnSO4·7H2O D. KAl(SO4)2·12H2O 3. 反应C2H6(g) = C2H4(g) + H2(g) △H>0,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是() A. 增大容器容积 B. 升高反应温度 C. 分离出部分氢气 D. 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 4.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B. C. D. 5. 根据下图中的能量关系,可求得C-H的键能为() A. 414kJ·mol-1 B. 377kJ·mol-1 C. 235kJ·mol-1 D. 197kJ·mol-16. 实验室通过称量MgSO4·xH2O样品受热脱水前后的质最来测定x值,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的是() A. 实验前试样未经干燥 B. 试样中含有少景碳酸氢铵 C. 试样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D. 加热过程中有试样进溅出来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 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 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 C. 主族元素均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D. 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 8. 微型银-锌电池可用作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是Ag/Ag2O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Ag2O + Zn + H2O = 2Ag + Zn(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过程中,KOH溶液浓度降低 B. 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液中OH-向负极迁移 C. 负极发生反应Zn + 2OH- - 2e- = Zn(OH)2 D. 正极发生反应Ag2O + 2H+ + 2e- = 2Ag + H2O

海南省高考化学试题(精解)教学提纲

2015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 D解析:考察化学与生活。明矾净水是利用铝离子的水解,纯碱去油污是利用碳酸钠的水解,食醋除水垢利用醋酸与碳酸钙、氢氧化镁的反应,漂白粉漂白织物是利用次氯酸钙的强氧化性。选择D。 2.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Na+B.Mg2+ C.O2-D.F- C解析:考察离子半径的比较。相同电子层的离子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半径减小。O2-> F->Na+>Mg2+,选择C。 3.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l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 最小的是 A.NO2B.SO2C.SO3D.CO2 C 解析:考察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NO2生成NaNO3和NaNO2,SO2生成NaHSO3,SO3生成NaHSO4,CO2生成NaHCO3,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NaHSO4,选择C。 4.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 J·m o 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 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55 kJ B.220 kJ C.550 kJ D.1108 kJ A解析:考察热量Q的计算。根据:C3H8(g)~4H2O(l),Q=2215K J× 1 40 =55.4kJ,选择A。 5.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B. 4种C.5种D.6种 B解析:考察同分异构问题。变为C4H9OH,实质是C4H10的一羟基取代物有多少种的问题。根据等效氢法,有四种,选择B。 6.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 + 3C1O- + 4OH-= 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A.+3 B. +4 C.+5 D.+6 D解析:考察电子守恒与电荷守恒原理。根据电荷守恒,n=2;在根据电子守恒,3×2=2×(X-3),X=+6,选择D。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B.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

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0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 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2O 的产生停止 B. 2CO 的固定加快 C. ATP/ADP 比值下降 D. NADPH/NADP +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2Ⅰ和4Ⅰ必须是纯合子 B. 1Ⅱ、1Ⅲ和4Ⅲ必须是纯合子 C. 2Ⅱ、3Ⅱ、2Ⅲ和3Ⅲ必须是杂合子 D. 4Ⅱ、5Ⅱ、1Ⅳ和2Ⅳ必须是杂合子 6. 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 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 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9. 已知分解1 mol 22H O 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22H O 分解的机理为 222I O H O I H O --??→++ 慢 2222IO O O O I H H --??++→+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2015年高考海南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題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016 Zn65 Ag108 Cl 35. 5 Fe56 Cu64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 ?明矶净化水 B ?纯碱去油污 C ?食醋除水垢 D ?漂白粉漂白织物 2 ?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 ? Na B ? Mg C ? 0 D ? F 3 ? 0 ? 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 ? Imol 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 A ? NO2 B ? SO2 C SO3 D ? CO2 4 ?己知丙烷的燃烧热△ H=- 221 5 KJ ? mol - 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 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 ? 55 kJ B ? 220 kJ C ?550 kJ D ? 1108 kJ 5 ?分子式为GHw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 ? 3种 B .4种 C ? 5种 D. 6种 6 ?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 + 3 C1O- + 4OH—= 2 RO4°-+3Cl—+5出0。则RO4"中R 的化合价是 A ? +3 B ? +4 C ? +5 D . +6

2019年海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海南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 24S32Cl35.5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右图,该试剂是( ) A. 氮水 B. 乙酸 C. 氢氧化钠 D. 硝酸 2.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的记载,其中石胆是指 A. 42CuSO 5H O ? B. 42FeSO 7H O ? C. 42ZnSO 7H O ? D. ()422KAl SO 12H O ? 3. 反应22426C H ()C H (g)+H (g)g =,>0H 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是( ) A. 增大容器容积 B.升高反应温度 C.分离出部分氢气 D.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 4.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C. D. 5. 根据右图中的能量关系,可求得C H —的键能为() A. 1 414kJ mol- ? B. 1 377kJ mol- ? C. 1 235kJ mol- ? D.1 197kJ mol- ? 6.实验室通过称量42 MgSO xH O ?样品受热脱水前后的质最来测定x值,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的是() A. 实验前试样未经干燥 B. 试样中含有少景碳酸氢铵 C. 试样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D.加热过程中有试样进溅出来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趣有一个或 ...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 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 B. VIIN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 C. 主族元素均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D. 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 8.微型银-锌电池可用作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是2 Ag/Ag O和Zn,电解质为KOH

2014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第I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AL27 P31 S32 Ca 40 Fe56 Cu64 Br 80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2019年高考海南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右图,该试剂是() A. 氮水 B. 乙酸 C. 氢氧化钠 D. 硝酸 2.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的记载,其中石胆是指() A. CuSO4·5H2O B. FeSO4·7H2O C. ZnSO4·7H2O D. KAl(SO4)2·12H2O 3. 反应C2H6(g) = C2H4(g) + H2(g) △H>0,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是() A. 增大容器容积 B. 升高反应温度 C. 分离出部分氢气 D. 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 4.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B. C. D. 5. 根据下图中的能量关系,可求得C-H的键能为() A. 414kJ·mol-1 B. 377kJ·mol-1 C. 235kJ·mol-1 D. 197kJ·mol-1 6. 实验室通过称量MgSO4·xH2O样品受热脱水前后的质最来测定x值,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的是() A. 实验前试样未经干燥 B. 试样中含有少景碳酸氢铵 C. 试样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D. 加热过程中有试样进溅出来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 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 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 C. 主族元素均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D. 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 8. 微型银-锌电池可用作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是Ag/Ag2O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Ag2O + Zn + H2O = 2Ag + Zn(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过程中,KOH溶液浓度降低 B. 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液中OH-向负极迁移 C. 负极发生反应Zn + 2OH- - 2e- = Zn(OH)2 D. 正极发生反应Ag2O + 2H+ + 2e- = 2Ag + H2O 9. 一定温度下,AgCl(s) Ag+(aq) + Cl-(aq)体系中,c(Ag+)和c(C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c三点对应的K W相等 B. AgCl在c点的溶解度比b点的大 C. AgCl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Ag+) = c(Cl-) D. b点的溶液中加入AgNO3固体,c(Ag+)沿曲线向c点方向变化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gO和Al2O3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 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 C. Fe3O4和Pb3O4中的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 D. 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11.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 + Cl2 = 2Fe3+ + 2Cl- B. 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32- + CO2 + H2O = 2HCO3- C. 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双氧水3H2O2 + I- = IO3- + 3H2O

2017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解析

海南省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可作调味剂 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 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考点】14: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分析】A.蔗糖具有甜味; B.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 C.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 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 【解答】解:A.蔗糖具有甜味,可以做调味剂,故A正确; B.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所以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故B正确; C.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用于消毒剂,故C正确; D.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食品干燥剂,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A.CO B.SO2C.HCl D.CO2 【考点】F5: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分析】A、CO与稀Na2S溶液不反应; B、足量SO2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硫沉淀; C、足量HCl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化氢; D、足量CO2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化氢. 【解答】解:A、CO与稀Na2S溶液不反应,无浑浊,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Na2S反应生成S沉淀,产生了沉淀,则可以使溶液

变浑浊,故B正确; C、因为HCl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HCl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C错误; D、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CO2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侧重考查无机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3.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 A.18O3 B.2H217O2C.14N16O2D.14C16O2 【考点】84: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据此进行计算. 【解答】解:A.18O3中子数为(18﹣8)×3=30,故A错误; B.2H217O2中子数为(2﹣1)×2+(17﹣8)×2=20,故B错误; C.14N16O2中子数为(14﹣7)+(16﹣8)×2=23,故C错误; D.14C16O2中子数为(14﹣6)+(16﹣8)×2=24,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原子结构中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4.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lO3﹣+2M3++4H2O=M2O7n﹣+Cl﹣+8H+,M2O7n ﹣中M的化合价是() A.+4 B.+5 C.+6 D.+7 【考点】4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分析】根据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以及化合价规则来计算. 【解答】解:离子方程式前后遵循电荷守恒,所以﹣1+2×(+3)=﹣n+(﹣1)+(+8),解得n=2,根据化合价规则,M2O7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M 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故选C.

2014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的细胞连丝具有物资运输的作用 B. 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 A 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 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 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 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 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4.讲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 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数分别 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 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 只有水分交换则 A.试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素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氨键链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 TP所需的反应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