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关系数据库基础》实验大纲

(两年制、三年制专科)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专科学生

学时:24

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实验,加深对数据库系统原理的认识;了解并掌握一种DBMS,作为一种就业技能;通过实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实验所用的软件是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企业版,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版于Windows 2000服务器上,工作站上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客户版。

实验方法与手段如下:

1、主要使用Query Analyzer进行编程、调试和数据和元数据的输入、修改、查询、删除。

2、必要时使用Enterprise Manager,但仅作为辅助工具。

3、由于实验时数的限制,要求学生在上机前进行程序预制。

4、非编程的实验报告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Word 2000编制。

实验一数据库系统设计

本实验需要4学时

一、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技术.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每个步骤中的任务和实施方法,并加深对数据库系统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要求学生根据周围的实际情况.自选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项目并深入到应用项目的现实世界中,进行系统分析和数据库设计。例如选择学籍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材料管理系统或仓库管理系统等。

三、实验原理和步骤

利用数据库设计的4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用户要求)、概念设计(信息分析和定义)。逻辑设计(设计实现)和物理设计(物理数据库设计)、概念模型设计时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即自顶向下地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再自底向上地设计概念结构,和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

四、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如下3个设计报告.

1 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在系统需求分析报告中包括采用的设计方法、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2 数据库信息要求和关系数据模型

使用E-R图表示对数据库中要存储的信息及语义进行详细描述.对数据约束和数据之间的关联进行详细描述。详细描述系统需要的基本表及属性、视图和索引对基本表的主码、候选码、外码及被参照表进行说明,对基本表中数据的约束条件进行说明。

3 数据库的操作和应用要求报告

在数据库的操作和应用要求报告中详细描述数据库的数据操作要求、处理方法和处理流程,画出系统功能模块图。

五、注意事项

1.在E-R图中注意实体间联系类型的表示。

2. 数据库设计时应避免数据冗余(实体集的冗余和属性冗余)。

3. 数据库的表中,属性应是不可再分的最小项。

4 .各表的联系应通过外码实现。

六、思考题

用关系数据库理论对自己设计的数据模型进行评价,指出合理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案。

实验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1)

本实验需要2学时。

一、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Transact-SQL、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接收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内容

1 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2 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为主码建索引。

3 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4 熟悉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步骤

1 基本操作实验

(1) 使用企业管理器按教材中的内容建立图书读者数据库。

(2)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图书读者数据库的属性,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

(3)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建好的图书借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其结构为;

图书(书号,类别,出版社,作者,书名,定价,作者).

读者(编号,姓名,单位,性别,电话).

借阅(书号,读者编号,借阅日期)

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定义每个表的主码.是否允许空值和默认值等列级数据约束。

(4)在企业管理器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的表级约束.每个表的主码约束.借阅表与图书表间、借阅表与读者表之间的外码约束,要求按语义先确定外码约束表达式.再通过操作予以实现.实现借阅表的书号和读者编号的惟一性约束:实现读者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Check(检查)约束。

2 提高操作实验

(一) 将教材中用SQL描述的建立学生--课程操作.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实现。库中表结构为: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所在系).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先行课).

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

要求:

1)建库、建表和建立表间联系。,

2)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3)定义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

(2)将自设计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库中的表、索引和约束用Transact-SQL 表达,并通过企业管理器或查询分析器实现建库、建表、建立表间联系和建立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的操作,

四、实验方法

l创建数据库

(1)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的步骤

1)从“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Microsoft SQL2000”“企业管理器”.

2)选中需要在其上创建数据库的服务器单击前面的“+”号,使其展示为树形目录。

3) 选中“数据库”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新建数据库”选项如图3-1。随后在“数据库属性”对话框的“常规”选项卡中,输入数据库名,选择SQL服务器,如图3-2所示。

图3-1 在数据库弹出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 图3-2 数据库属性对话框“数据库”属性对话框中有三个选项卡。常规选项卡、数据文件选项卡和事务日志选项卡。

数据文件选项卡和事务日志选项卡主要用来定义据库的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属性。

4)选择“数据文件”选项卡,输入图书-读者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属性。包括文件名、存放位置、和文件属性,如图3-3所示:再选择“事务日志”选项卡,输入数据库的日志文件属性,包括文件名、存放位置~大小和文件属性,如图3-4所示.在选择文件位置时,可以单击位于“位置”列的“…”按钮。在调出的文件选择器中进行位置选择.

图3-3 数据库属性对话框中的数据文件选项图3-4 数据库属性对话框中的事务日志这项卡

5)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在企业管理器窗口中出现“图书-读者”数据库标志,这表明建库工作已经完成。

(2)文件属性参数说明

文件属性栏设在页面的下部,它包括下列3个选项;

l)文件自动增长复选框:选中后允许文件放满数据时自动增长。

2)文件增长单选框:允许文件自动增长时。设置每次文件增长的大小。例如,选“按兆字节”项。则设置文件增长为固定的大小;单位是MB;选“按百分比”项,则文件按指定比例数增长,单位是%。

3)最大文件大小单选钮.设置当允许文件扩展时,设置数据文件能够增长的最大值。选“文件增长不受限制”项,可使文件无限增长。直到用完磁盘空间选“文件增长限制为”项时,要设置文件最多达到的固定值。

2.查看和修改数据库属性参数

已经建好的数据库,有时还需要对它的属性参数进行查看和修改。下面分两步介绍;先介绍查看和修改数据库属性的步骤,再介绍数据库有关的参数及其含义。

(1)查看和修改数据库属性的步骤

1)启动企业管理器.使数据库所在的服务器展开为树形目录。

2)选中数据库文件夹,使之展开;用鼠标右击指定的数据库标识,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项,如图3-5所示、出现“数据库属性”对话框.如图3-6所示。从该对话框中可以看出,它由6个选项卡构成,与图3-2不同的是增加了文件组、选项和权限选项卡。其中:“文件组”选项卡用于设置数据库的文件组,其概念在前面已经介绍过;“权限”选项卡用来设置用户对该数据库的访问权限。有关选项卡内容在下面介绍。

3)在选项卡中查看或修改相应的内容,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2)选项卡中的数据库属性参数

“选项”卡如图3-6所示,它分访问、故障还原、设置和兼容性4个栏目。

l)访问栏目、访问栏用来设置数据库的操作许可

限制访问复选框:选择后限制用户访问数据库.

db-owner ,dbcreater或sysedmin成员;只能由数据库拥有者(创建者)使用数据库。

图3-5 在企业管理器中选择数据库的“属性”项图3.6 数据库国性对话框中的选项卡

单用户:在同一时刻是否只允许一个用户使用该数据库。

只读:该数据库是否是只读的。

2)故障还原栏目。设置故障还原模型。

3)设置栏目。该栏目用来设置数据库在进行数据操作时的行为特征,它包括8个复选框。其含义比较容易理解。

3 删除数据库

对于不需要的数据库,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删除。

1)用鼠标右键单击要删除的数据库,在出现的弹出菜单中选择“删除”项。

2)在弹出的确认删除对话框中单击“确认”按钮。

4 新建表

在SQL Serve 2000的数据库中,文件夹是按数据库对象的类型建立的.文件夹名是该数据库对象名。当在企业管理器中选择服务器和数据库文件夹,并打开已定义好的图书.读者数据库后,会发现它自动设置了关系图、表、视图、存储过程、用户、角色、规则、默认等文件夹。

要建立“图书”表,先选中图书上者数据库中的表文件夹,单由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表”,如图3-7所示,随后的输入表结构对如图3-8所示。输人表结构对话框是一张表.它的列属性有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和是否允许空4项。用户把新建表的结构填入对话框的表中,表中的每一行定义新建表(图书)的一列。每一列定义新建表的一个列属性n当光标移到表中的某一行时,下面的列描述就会对应当前行显示输入项,用户可在其中对关系的属性进行进一步说明。列描述包括数据的精度、小数位数、

默认值、是否标识等项。

输入表结构时应注意以下8点:

l)列名列用于输入字段名例如“编号”、“类别”等,列名类似于变量名,其命名规则与变量一致。列名中不允许出现空格,一张表也不允许有重复的列名.

2)数据类型列中的数据类型是通过选择方法,而不是直接键入数据类型字符输入的。当鼠标指针移向该列时.就会出现控制键,单击后就会出现数据类型下拉框,如图3-8所示,可选择其中之一为指定的数据类型。

图3-7数据库中的表文件夹的弹出单图3-8输入表结构对话框

3)长度列、精度和小数位数项不是所有字段都必须的。例如int和date time型的长度是固定的,也不需要数据精度值。数据精度仅对一些数值型、字符型、货币性等数据有效,小数位仅对一些数值型数据有效。

4)允许空列用于设置是否允许字段为空值,默认项用于设置字段的默认值。

5)标识、标始种子和标识的增量用于设置字段具有的心声行递增性、初始值以及步长,以便让SQLServer2000自动添该列的值。具有表示性能的字段的数据类型只能为int,smallint.tinyint,decimal(p,0),或numeric(p,0),不允许为空值。一个标只允许有一列具有标识性能。

6)列名前的一列按钮为字段表示按钮列。钥匙图标说明这个字段为主码,黑三角图表说明所指示行微当前字段。

7)在对话框中单击鼠标右键,则会出现一个淡出框,如图3-9所示。

其中的几个选项非常有用:选择“设置主健”项,则定义当前字段为主码,表中第一列处会显示钥匙图案;选择“插入列”项,则在当前字段处插入一个新行;选择“删除列”项,则删除当前字段;选择“属性”项,可调出表属性对话框,如图3-10所示,可以在其中定义索引/键、与其他表间的关联和约束等属性。具体方法将在下面介绍。

图3-9建表对话框的弹出框图3-10表属性对话框

8)字段输入完后。就可以关闭建表对话框了。最后会弹出“输入表名”对话框,如图3-11所示。在对话框中输入“图书”表名,单击“确定”按钮后。建表工作就完成了。

图3-11 输入表名对话框

5.定义表的完整性约束和索引

表的约束包括码(主键)约束、外码约束(关联或关系约束)、惟一性约束、Check(检查)约束4种、这些约束可以在表属性对话框中定义。

定义索引和键

选择“索引/键”页面.其界面如图3-10所示。

1)查看、修改或删除索引时,先要在“选定的索引”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索引名。其素引内容就显示在表中.需要时,可以直接在表中修改索引内容,如改变索引列名、改变排序方法等。对于不需要的索引可以单击“删除”按钮,直接删除此索引。

2)新建一个索引时,单击“新建”按钮,并在下面的表中输入索引名、索引列名及排列顺序。

3)设置UNIQUE复选框.确定是否为唯一素引约束.设置CLUSTERED复选框.确定是否为群集素引(CLUSTERED)。

(2)定义表间关联

选择表页面,其界面如图3-12所示.

1)查看、修改或删除表关联的,先要在“选定的关系”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关联名(即关系名),其关联内容就显示在表中。需要时。可以直接在表中修改关联内容,例如改变主键、改变外码键等。对于不需要的关联可以单击“删除”按钮,直接删除此关联.2)新建一个关联时,单击“新建”按钮,选择库中的关联表(参照表)后,在表中输入关联名、主码和外码。

3)设置“创建中检查现存数据”复选框,确定新建关联时是否对数据进行检查,要求符合外同约束;设置“对复制强制关系”复选框,确定在进行数据复制时是否要符合外码的束;设置“对INSERT和UPDA TE强制关系”复选框,确认在对数据插入和更新时,是否符合外因约束;设置“级联更新相关的字段”复选框和“级联删除相关的记录”复选框,确认被参照关系的主码值被修改时.是否也将参照表中的对应的外码值修改,而被参照关系的主码值被删除时,是否也将参照表中对应外码的记录删除。

(3)定义CHECK约束

选择CHECK约束页面,其界面如图3-13 所示。

图3-12 表属世对话框中的表关联页面图3-13表属性对话框中的约束页面

1)查看、修改或删除CHECK约束时,先要在“选定的约束”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约束名,其约束内容就显示在约束表达式框中。需要时,可以直接在框中修改约束表达式。对于不需要的CHECK约束可以按“删除”按钮、.直接删除此约束.

2)新建一个CHECK约束时,单击“新建”按钮,并在表中输入约束名和约束表达式。

3)设置“创建中检查现存数据”.确认在创建约束时是否对表中数据进行检查。要求符

合约束要求;设置“对复制强制约束”复合框,确认对数据复制时是否要求符合约束条件;设置“对INSERT和UPDA TE强制约束”。确认在进行数据插入和数据修改时,是否要求符合约束条件。

6 修改表结构

当需要对建好的表修改结构时,首先要在企业管理器中找到该表。用鼠标右击该表名就会弹出一个菜单,如图3-14所示。随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设计表”顶,企业管理器会调出如图3-9所示的建表对话框,用户可对原有内容进行修改。

图3-l4 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设计表”项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分别用SQL和Transact-SQL表示图书读者数据库建库和建表(建索引)操作,用SQL 和Transact-SQL表示的学生-课程库建表和建库操作、指出SQL和Transact-SQL定义语句的不同之处。

2 指出图书读者数据库和学生.课程库中各表的主码、外码和数据约束。

3 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体会和提高。

六、事项

1.建表中如果出现错误.应采用相应的修改结构或删除结构的方法。

2.注意数据库的主码、外码和数据约束的定义。

七、思考题

1 为什么要建立索引?图书读者数据库和学生.课程库中建立多少索引合适。

2 学生.课程库的选课表中属性学号、课程号采用数值型,还是采用字符型的?采用哪种数据类型更好?

实验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2)

本实验需要2学时。

一、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使用SQL、Transact-SQL和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 基本操作实验

1)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图书借阅数据库的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中各输入10条记录。要求记录不仅满足数据约束要求.还要有表间关联的记录。

2)通过企业管理器实现对图书借阅数据库的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

3)通过企业管理器实现对学生选课库的数据增加、数据删除和数据修改操作、要求学生、课程和选课表中各有10条以上的记录。

2 提高操作实验

1)向自设计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库中的各表.输入多条实际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操作。

2)实现在读者表中增加“借书册数’字段,统计借书者在1998年~1999年间所借书的册数,并将结果送入读者表中的借书册数字段的操作。

三、实验方法

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的企业管理器中,对表进行数据增、删、改操作非常简便。其操作方法是.

l)选中服务器,展开数据库文件夹,进一步展开指定的数据库。单击表文件夹,找到需要更新数据的基本表。

2)用鼠标右击要更新数据的表会出现与表相关操作的弹出菜单如图3-15所示。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打开表”“返回所有行”.就会出现表数据更新对话框,如图3-16所示.

图3-15 基本表的弹出菜单图3-16 在表中插入、修改或删除数据界面

在该对话框中。数据以表格形式组织,每个字段就是表中的一列,每条记录是表中的一行。原有的记录已经在表格中,通过移动右边的滑块可查阅所有的记录。

3)需要数据插入时,就在最后一条记录后输入一条记录。当鼠标点击其他行时,输入的记录会自动保存在表中。

4)需要修改记录时.直接对表中已有记录的数据进行改动,用新值替换原有值。

5)需要删除记录时.先用鼠标单击要删除行的左边灰色方块,使该记录成为当前行.然后按键。为了防止误操作.SQL Server 2000将弹出一个警告框.要求用户确认删除操作。单击“确认”按钮即可删除记录.也可通过先选中一行或多行记录,然后再按键的方法一次删除多条记录。

6)在表中单击鼠标右键时,会弹出如图3-16所示的菜单,选择菜单项可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剪切、复制等操作。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以一条记录为例,分别写出用SQL和Transact -SQL表示的向图书表中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的语句。

2用Transact-SQL实现在读者表中增加“借书册数”字段,统计借书者在1998年~1999年间所借书的册数.并将结果送入读者表中的借书册数字段的操作语句。

3 写出操作的过程和操作结果(数据库中各表的数据)。

五、注意事项

1 输入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类型、主码和数据约束的限制。

2 数据更改和数据删除时要注意外码约束。

六、思考题

1 数据库中一般不允许更改主码数据。如果需要更改主码数据,怎样处理?

2 为什么不能随意删除被参照表中的主码。

实验三数据库的简单查询和连接查询实验

本实验需要2学时。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SQL和Transact-SQL语言的查询语句的理解。熟练掌握简单表的数据查询、数据排序和数据联结查询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简单查询操作

该实验包括投影、选择条件表达、数据排序、使用临时表等。

2 连接查询操作

该实验包括等值连接、自然连接、求笛卡尔积、一般连接、外连接、内连接、左连接、右连接和自连接等。

三、实验方法

1 将查询需求用Transact-SQL语言表示。

2 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输入区中Transact-SQL查询语句。

3 设置查询分析器结果区为Standard Execute(标准执行)或Execute to Grid方式。

4 发布执行命令,查看查询结果.如果结果不正确,进行修改.直到正确为止。

5 查询分析器及使用方法。

查询分析器是在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时使用最多的工具。查询分析器的主要作用是编辑Transact-SQL,将其发送到服务器,并将执行结果及分析显示出来(或进行存储).查询分析功能主要通过测试查询成本,判断该查询是否需要增加索引以提高查询速度,并可以实现自动建立索引的功能、查询分析器的界面如图3-17图所示。

图3-17 SQL Server 2000查询分析器

在查询生成器中的左边窗口是对象测览器,其中按树结构列出了数据库对象;右上方是SQL代码区域.用于输入SQL的查询语句;右下方为结果区,用于显示查询结果和分析结果、对于TSQL语句的执行结果,在结果区中可以有4种不同的输出形式:标准执行将结果直接显示在结果区网格执行将结果以表格形式显示在结果区.计划执行显示执行计划;索引分析为在结果区中显示查询的索引情况。上述输出形式,可以通过菜单或按纽选择。

四、实验步骤

1 基本操作实验

(1)简单查询实验

l)用Transact-SQL语句表示下列操作.在学生选课库中实现其数据查询操作.

①求数学系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②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③求选修C1课程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降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则按学号升序排列。

④获选修课程C1且成绩在80~90分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将成绩乘以系数0.8输出。

⑤求数学系或计算机系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③求缺少了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

2)在图书借阅库中实现其查询操作:将计算机类的书存入永久的计算机图书表中,将借书日期在1999年以前的借阅记录存入临时的超期借阅表。

(2)连接查询实验

用Transact-SQL语句表示,并在学生选课库中实现下列数据连接查询操作:

①查询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及他(她)所选修的课程。

②求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及成绩。

③求选修C1课程且成绩为90分以上的学生学号、姓名及成绩。

④查询每一门课的间接先行课(即先行课的先行课)。

2 提高操作实验

(1)按表3-1的格式.建立职工部门库和职工表、部门,.并向表中输入数据。

表3-1 职工和部门表数据

职工表部门表

(2)Transact-SQL语句表示职工和部门之间的内连接、左外部连接和右外部连接.在职工部门库中实现其数据内连接和各种外查询操作。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分别用SQL和Transact-SQL写出实验操作的查询语句,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

2 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3 实验中的问题和提高。

六、注意事项

1 查询结果的几种处理方式。

1.内连接、左外部连接和右外部连接的含义及表达方法。

2.输入SQL语句时应注意,语句中均使用西文操作符号。

七、思考题

1 如何提高数据查询和连接速度。

2 对于常用的查询形式或查询结果,怎样处理好?

实验四数据库的嵌套查询实验

本实验需要2学时。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加深SQL和Transact-SQL语言的嵌套查询语句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中使用IN、比较符、ANY或ALL和EXISTS操作符进行嵌套查询操作。

三、实验方法

将查询需求用Transact-SQL语言表示;在Sin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输人区中输入Transact-SQL查询语句;设置查询分析器的结果区为Standard Execute(标准执行)或Executeto Grid(网格执行)方式.发布执行命令.井在结果区中查看查询结果:如果结果不正确,要进行修改.直到正确为止。

四、实验步骤

1 基本操作实验

用Transact-SQL语句表示,在学生选课库中实现其数据嵌套查询操作。

(1)求选修了高等数学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2)求C1课程的成绩高于张三的学生学号和成绩。

(3)求其他系中年龄小于计算机系年龄最大者的学生。

(4)求其他系中比计算机系学生年龄都小的学生。

(5)求选修了C1课程的学生姓名。

(6)求没有选修C1课程的学生姓名。

(7)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姓名。

(8)求选修了学号为“S2”的学生所选修的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2 提高操作实验

将自设计的数据库应用项目中的数据查询操作分类,用Transact-SQL语句表示其中的简单、连接和嵌套查询.并通过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实现其查询操作。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分别用SQL和Transact-SQL写出实验操作的查询语句,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48学时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课程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上机操作,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微机的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初步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微机接口技术,具有微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并为其它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是通过课堂教学与演示,课后习题练习等环节,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的基础知识,包括理解计算机硬件原理,能够设计或调试基本的微机硬件接口及驱动程序等多方面的技能。 2.各章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 第1章微型计算机概述 目的和要求:主要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造及微型计算机工作过程。 重点: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难点:微型计算机工作过程 第2章微处理器 目的和要求:掌握8086/8088 CPU寄存器结构、作用、CPU引脚功能、存储器分段与物理地址形成、最小/最大模式的概念和系统组建、系统总线形成;理解存储器读/写时序;了解微处理器的发展。 重点:Intel x86CPU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寄存器、堆栈,引脚及其功能;最小/最大模 式下系统总线形成;存储器分段与物理地址形成 难点:Intel x86CPU的内部结构、典型时序分析 第3章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目的和要求:掌握有关寻址的概念;8086的6种基本的寻址方式及有效地址的计算;掌握8086指令系统 重点:掌握寻址方式;掌握常用指令的功能和用法 难点:区别指令的正确与错误。 第4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目的和要求:了解汇编语言特点、汇编程序功能、汇编语言结构;掌握汇编语言中的表达式、伪指令、宏定义的含义和用法;掌握DOS功能调用基本I/O,返回DOS方法,了解文件管理;理解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含子程序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能编写、运行、调试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 教学重点:汇编的概念及其方法, 掌握汇编程序的基本格式,常用运算符的使用方法,汇编的步骤;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含子程序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伪指令、宏定义的用法;程序设计算法与流程图。 第5章输入输出接口 目的与要求:掌握输入/输出的基本概念;I/O的编址方法、特点;CPU与外设数据传递的方式及接口技术;理解程序控制传送方式、中断传送方式;掌握8086CPU I/O特点。 重点: I/O的编址方法、译码电路及CPU与外设数据传递的方式;掌握8086CPU I/O特点。难点:程序控制、中断、DMA方式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第6章存储器系统 目的与要求:了解存储器的作用、分类、结构及性能指标,了解存储器系统的多层结构;掌握静态RAM、动态RAM及EPROM的特点、基本结构、地址形成方法及典型芯片;了解DRAM 刷新;掌握存储器芯片的扩充的常用方法. 重点:存储器的分类、性能指标;读写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扩展及其与CPU的连接 难点:存储器的位/字扩充方式的方法及连接 第7章中断系统 目的与要求:掌握中断基本概念;深刻理解中断类型码、中断矢量和中断向量表的概念,以及如何对中断服务程序寻址;了解8259A的编程结构,理解8259A工作方式、有关命令和初始化编程及其在PC机中应用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一、实训课程概况: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一定操作技能和制作几种实际产品为特色的实训项目。它是电子产品生产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入门的向导,又是创新实践的开始和创新精神的启蒙。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是为了在电子实训教学中使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尽快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的理论,掌握技能、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共同发展。为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电子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起点的培养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人才,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实训课程安排: 本课程分九个实训单元进行。 (一)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 (二)电子仪器与线路分析实训 (三)EDA实训 (四)电子综合技能(信号发生器制作)实训 (五)电子综合技能(数字电子钟制作)实训 (六)计算机仿真实训 (七)家用电器维修实训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实训名称:电子基本技能实训实训课代码: 实训周数:一周实训学分:1 适用专业:工科类修电子技术课程所有专业,适用于本科 一、实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是电子、电气类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课程从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通过万用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焊接元器件装配技术,手工设计印制电路板,使学生得到一个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机会,为以后的实验、实训课程打下基础。 主要目的和任务:

(一)、掌握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巩固、扩大已获得的理论知识。 (三)、了解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熟练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了解各种元器件的作用、分类、性能及其参数。(三)、用万用表对各种元器件进行测试和判别。 (四)、会查阅电子元器件相关手册。 (五)、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步骤;了解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六)、掌握各种焊接工具的使用及维护。 (七)、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及手工焊接技术,能独立完成电子元器件的拆、装、焊。(八)、能独立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九)、熟悉电路板的设计原则;了解印制电路板的制作过程。 (十)、掌握简单电子产品(LC振荡器)原理图的绘制。 2、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方法手段的基本要求: 将该实训分成教学模块,由老师逐块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老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随时指导检查,最终使学生熟练掌握该实训的全部内容,并写出实训总结报告。 3、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考核方法的基本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并且准确设计合理的,成绩优秀(10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有错误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者,成绩良好(8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错误未能改正者,成绩及格(6分); 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者,成绩不及格(4分)。 各次考核成绩最终汇总量化,同出勤、课堂表现成绩一同计入总成绩。 出勤:10分课堂考核:50分(10分/次*5次) 课堂表现:10分实训总结报告:30分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 实验报告册 学年第学期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MySQL+Navicat安装步骤与下载地址百度地址: 配置与简单使用百度地址: 本文档所书写的代码,为本人纯手工敲打,并且通过软件测试成功,欢迎大家进行学习,如有错误,可联系本人

实验一创建和维护数据库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的方法。(2)掌握启动服务并登录MySQL 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MySQL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4)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5)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学生提前准备好实验报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2)遵守实验室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内容;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版。 (2)在服务对话框中,手动启动或者关闭MySQL 服务。(3)使用Net 命令启动或关闭MySQL 服务。 (4)分别用Navicat 工具和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 (5)在文件中将数据库的存储位置改为D:\MYSQL\DATA。 (6)创建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创建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gradem。 ②使用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MyDB。 (7)删除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图形工具删除gradem 数据库。 ②使用SQL 语句删除MyDB 数据库。

常见的数据库产品有哪些 五、实验总结 1、收获 2、存在的问题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大纲 ××××××××化学与化工学院 二〇一三年七月

2.大纲正文格式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分析化学实验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学科基础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学时学分:总学时 96 总学分 3 实验学时 96 实验学分 3 应开实验学期一~二年级二~三学期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系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之一,它即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紧密配合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及分光光度法。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达到下列要求: 1. 了解分析化学试验在生产实际及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 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分析化学试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 3. 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设计分析方案,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作风以及做事认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实验素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实验加深对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有关理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操作;学习并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操作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学会运用误差理论和分析化学理论知识,找出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关键环节;学会正确合理的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使学生初步具有解决分析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适用专业: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 四、主要仪器设备: 托盘天平、电子天平、电炉、烘箱、漏斗、马弗炉、瓷坩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容量瓶、烧杯、试剂瓶。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为单独设课,所以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该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材中给出相关的实验内容,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任课教师向学生讲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后,方可进行实验。 3.实验1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 学时: 88 学分: 4.5 适用专业:机械类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数学(含线代) 一、课程教学目标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职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电路 (1)了解电路的作用和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 (2)了解电路主要物理量的定义。 (3)掌握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路的基本元件 (1)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性。 (2)掌握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外特性。 3、电路的基本定律 (1)了解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主要内容。 (2)掌握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的方法。 4、电路的分析方法 (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 (2)学会运用电压源、电流源的互换方法。 5、正弦交流电路基础 (1)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2)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3)掌握分析单一参数元件的交流电路。 6、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1)了解谐振的基本概念以及RLC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和特点。 (2)掌握RLC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3)掌握阻抗串、并联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7、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了解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2)掌握三相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3)掌握负载两种连接形式的相、线电压,相、线电流的关系。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一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编号 实验一SQL Server基本操作系别计科系 及实验名称 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2011年4月5日实验时数8 指导教师同组其他成员无成绩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SQL Server2000系统的数据库创建方式。 2、掌握SQL Server2000系统的数据表的创建方式。 3、掌握SQL Server2000系统的数据编辑的基本方式。 二、实验环境及相关情况(包含使用软件、实验设备、主要仪器及材料等) 1、计算机操作系统要求在windows XP以上。 2、并要求SQL Server软件2000以后版本。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数据库创建 使用对象管理器创建一个数据库Student,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库文件: a)逻辑名:学生信息;b)操作系统名称:d:\学生数据\Student_data.mdf; c)起始大小:10MB;d)最大文件大小:50MB;e)每次递增大小:5MB (2)日志文件: a)逻辑名:学生信息日志;b)操作系统名称:d:\学生数据\Student_log.ldf;c)起始大小:5MB; d)最大文件大小:20MB;)每次递增大小:2MB 2、表的创建 假设有如下一个教学信息关系模型 stu(SNo,SName,Sex,Age,Nation,Native) course(CNo,CName,Pubcompany,TName,Period) grade(SNo,CNo,Grade) 请根据下面的表中字段类型(即域)的定义,在student数据库中使用对象管理器来创建各个表。 stu表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包含简要的实验步骤流程(分步书写各步的SQL语句)、结论陈述) 1、关系图 2、分步书写各步的SQL语句 数据库的创建: create database student on ( name=student_data, filename='d:\学生数据\Student_data.mdf', size=10mb, maxsize=50mb, filegrowth=5mb) log on ( name=student_log, filename='d:\学生数据\Student_log.ldf', size=5mb, maxsize=20mb, filegrowth=2mb) 表的创建: create table stu ( SNo char(8)not null constraint SNo_key primary key(SNo), SName char(24)not null, Sex char(1)not null, Age int, Nation char(20), Native char(20), )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char(3)not null constraint CNo_key primary key(CNo), CName char(20)not null, Pubcompany char(20), TName char(24)not null,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Experiments of analog electron technology 一、课程编码:1021004006 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实践环节,是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和学习过程。 2、通过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子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及它在物理学科应用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引导、启发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三、课程总学时: 30 学时(严格按教学计划时数)[理论: 0 学时;实验: 30 学时] 四、课程总学分: 1 学分(严格按教学计划学分) 五、适用专业和年级:物理教育学;2006级。 六、实验项目汇总表: 八、大纲内容: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实验内容] 1、示波器的检查与校准; 2、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交流电压及周期; 3、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 4、用示波器测量相位; 5、毫伏表与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测量的比较。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SS-7802示波器一台; 2、EM1642信号发生器一台; 3、DF1701直流电源一台; 4、DF2170毫伏表一台; 5、UT56数字万用表一只。 实验二、晶体管元件的认识和测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万用表鉴别晶体管的性能; 2、了解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简单原理及使用方法,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特性曲线和参数; 3、绘制小功率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并运用特性曲线求参数。 [实验内容] 1、用数字万用表鉴别晶体三极管的性能; 2、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2、UT56数字万用表; 3、晶体三极管(3A X31、901 4、9015)、稳压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修改版(1)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书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郑先容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数据决策 2012年2月

目录 实验一利用ACCESS创建数据库及熟悉SQL Server开发环境 (2) 实验三数据库、表的创建 (6) 实验五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 (12) 实验七数据的插入、修改、删除 (18) 实验九SQL Server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 (21) 实验十一熟悉Power Designer数据库设计软件 (24) 实验十三Transact-SQL编程 (27) 实验十五存储过程的使用 (30) 第十章数据库的恢复技术作业 (33)

实验一利用ACCESS创建数据库及熟悉SQL Server开发环境 一、实验目的 1、熟知机房用机安全规则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2、掌握SQL Server 2005的安装,卸载以及相关服务的启动、退出。 3、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环境。 4、掌握创建服务器组合注册服务器。 5、初步了解数据库的概念; 6、初步了解SQL Server联机丛书的使用。 7、用ACCESS创建数据库,体会数据库的功能。 注意:每次实验的指导视频,上课所需要的软件、数据库还有ppt。都可以在ftp://10.81.40.222的“数 据决策”->“数据库”->“2011-2012(2)”文件夹下找到,以后每次实验相关的文件和数据库,老师上课的课 件,sql2005安装环境,都可以在这个ftp上寻找。 二、实验内容 1、上网搜索能够正常安装的SQL Server2005的软件。或者在ftp上下载,有条件的同学,课后可在个人电脑上安装SQL Server2005,建议XP操作系统安装个人版,Server操作系统安装企业版。SQL Server2005的安装说明见《SQL Server 2005精简版的安装》或上网搜索相应电子教程。安装过程请参看实验指导或者相关视频。 2、观看视频“数据库概念.swf”,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3、参看实验指导或者视频“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swf”,通过实践初步了解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的使用。 4、观看视频“SQL Server联机丛书.swf”,了解如何通过系统本身来学习使用SQL Server。 请根据联机丛书查询如何“创建数据库”,查询内容包括创建数据库前的准备工作,创建数据库的命令,以及数据库文件的组成。请把你的结果写在下面。

2019.1《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Analyt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A08153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化学专业)。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应用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 二、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师范学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即是一门独 立的课程,又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紧密配合的课程。分析化学实验主要内容 为定量分析实验,重点学习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的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需完成10个实验项目,大纲共安排实验项目12个:基本操作实验2个、验证实验8个、综合实验2个。12个实验中必做实验8个,选做实验4个,选做实验由学生任选其中2个实验合计组成10个实验。在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全部内容。合计42学时。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基本操作技能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树立“量”的概念,加深分析化学〈定量〉理论部分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为了完成本实验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明确各个实验的原理和实验内容,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在实验中做到心中有数。学会正确合理的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掌握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基本仪器的使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培养学生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的良好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细致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30%)、加平时实验综合成绩(70%)为实验课程总成绩。 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 平时实验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纪律考勤等各个环节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实验报告40%:实验报告要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应包含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最终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rinciple of Communication & interfacin g technology) 课程编码: 07300214 课程类别:限定选修课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课程学时: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 课程学分:4学分 先修课程:数字逻辑电路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及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系统组成及接口技术,结合典型机型和通用可编程接口芯片,说明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应用。课程内容兼顾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具有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为学生今后分析和设计微机应用系统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上机操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选用教材:姚燕南《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潘名莲.微计算机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2. 潘峰.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3.艾德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二、课程教育目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及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系统组成及接口技术,结合典型机型和通用可编程接口芯片,说明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应用。课程内容兼顾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具有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为学生今后分析和设计微机应用系统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上机操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课程设置目的: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用) 自动化系 2014年1月10日 实验室:信工40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必读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本科教学大纲安排的,共计14学时。第一个实验为基础性实验,第二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采取一人一组,实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 1.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编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内容、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画好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备实验时作原始记录。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上实验课不得迟到,对迟到者,教师可酌情停止其实验。 3.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实验线路应简洁合理,线路接好后应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时才接通电源。 5.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期间当场提交。拒绝抄袭。 6.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拆线,应先对实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看看有无遗漏和错误,再提请指导教师查阅同意,然后才能拆线。 7.实验结束后,须将导线、仪器设备等整理好,恢复原位,并将原始数据填入正式表格中,经指导教师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3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4 数码管显示电路及应用 实验5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实验6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7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各部分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芯片的外形和引脚排列 3、掌握实验芯片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集成芯片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8(四2输入与门)、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和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工作过程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连续的信号。 (1)反映事物逻辑关系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对立的离散状态,反映电路上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称为二值信息。(2)数字电路中的二极管有导通和截止两种对立工作状态。三极管有饱和、截止两种对立的工作状态。它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分别用“1”和“0”来表示导通和断开的情况。 (3)在数字电路中,以逻辑代数作为数学工具,采用逻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来研究电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必关心具体的大小。 2、TTL集成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门。实验采用二4输入与非门74LS20芯片,其内部有2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74LS20芯片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2-1所示。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实验1报告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查询 实验类型:设计实验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2019 年9 月26 日 实验报告日期:2019 年10 月30 日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熟悉oracle环境; 2.熟练掌握和使用PL-SQL建立数据库基本表。 3.使用PL/SQL developer操作数据库。 4.熟练掌握SQL 建立关系,及增删改数据 二、实验环境 Oracle 11g 三、实验内容 1.了解SQL PLUS的使用 2.使用PL/SQL developer的图形界面,建立图书管理数据库orcl中的各个关 系 3.在建立的关系中输入有效数据 4.删除以上各关系 5.在PL/SQL developer用SQL代码建立orcl数据库中各关系 6.用SQL 代码完成数据增、删、改 四、实验步骤 1.以SYSTEM登录数据库 2.注册用户 3.重新以新用户登录数据库

4.立数据库表 打开tables文件夹。建立以下各关系: 图书分类(图书分类号,类名) 书目(ISBN, 书名,作者,出版单位,单价,图书分类号) 图书(图书编号,ISBN,是否借出,备注) 读者(借书证号,姓名,单位,性别,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编号) 借阅(借阅流水号,借书证号,图书编号,借书日期,归还日期,罚款分类号,备注) 罚款分类(罚款分类号,罚款名称,罚金) 预约(预约流水号,借书证号,ISBN,预约时间) 5.使用SQL语句练习表的创建、删除、修改操作。 6.使用SQL语句练习表中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操作。 7.试根据下面的完整性约束要求,用SQL对上面已经建立好的数据库表进行 完整性约束定义。 读者关系中属性联系电话取值为11位数字 身份证编号取值为18位,并且满足身份证编号规则图书关系中属性是否借出取值为:‘是’或‘否’ 借阅关系中属性借书日期取值不为空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实验教学大纲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英文名称::T he Research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程(必修)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 学时学分:54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化学教学论 二、课程简介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是研究化学实验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学生在高年级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和规范的操作技能、技巧,并探索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的改进,为学生从事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准备实验和演示实验的能力。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技巧,并具备一定的改进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的良好科学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四、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50%,采用课堂提问、实验小作业等形式进行;期末课题交流,交流成绩占50%。本课程不设书面考试。考核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1.平时做实验的态度、实验的结果; 2.每次作业及实验报告有否创新的设想; 3.交流发言或模拟演示讲课;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六、实验内容 实验一、灯的使用和玻璃管加工 目的要求:1、了解煤气灯或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掌握玻璃管的截断、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内容:1、灯的使用 2、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酒精灯、煤气灯(或酒精喷灯)、石棉网、木条、硬纸片、 锉刀、橡皮胶头、玻璃管、捅针、灯芯绳、玻玻棒、米尺、 量角器。 计划时数: 4学时 实验类型:必做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每组人数: 1人 实验二、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目的要求: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探索水电解器的代用装置。 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 演示的初步能力。 实验内容: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要求装置简单、便于操作、现象鲜明、装置合理)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导线、水槽、直流稳压电源、电插板、试管、铁钉、保 险丝、1:10的稀H 2S0 4 、l0%的NaOH溶液 计划时数: 4学时 实验类型:必做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每组人数:1人 实验三、氧气的性质演示实验的准备 目的要求:1、了解氧气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本实验的操作 技术,总结实验成功的关键。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1148050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分:3.5 学时:72 讲课学时:54 实践/实验学时:18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嵌入式应用开发方向) 先修课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课程目标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软件工程(嵌入式应用开发方向)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该课程内容兼顾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具有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 要求学生:掌握8086的系统结构;理解8086指令系统;熟练编写汇编语言程序;理解I/O系统;掌握微机的中断技术及中断控制器8259A芯片;了解微机的DMA及DMA 控制器8237A;学会使用可编程接口芯片8253、8255A、8250/8251等;了解Pentium 系列微机的原理及常用总线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工作原理、基本组成与系统结构,使学生具有微机应用系统软件、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微型计算机概述 教学要求: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基本结构;理解并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Z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Z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结构; ZN微机的工作原理。 2. 8086系统结构 教学要求: 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掌握8086的存储器分段;掌握8086MPU的总线周期;

掌握8086的系统总线形成。 教学内容: Z 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及8086的存储器分段技术; Z 8086引脚和功能; 8086的总线周期; ZN 8086的时序及8086系统总线形成。 3. 8086指令系统 教学要求: 了解8086指令基本格式;掌握8086寻址方式;理解并掌握8086不同类型的指令。 教学内容: 8086指令基本格式; 寻址方式; Z传送类指令; ZN 运算类指令; ZN控制转移类指令。 实验内容: 实验一 Debug的使用 Debug的R命令查看微型的寄存器; Debug的D命令查看微机的内存的内容; Debug的E命令修改内存的内容; Debug的U命令查看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对应关系; Debug的A命令、G命令、T命令使用汇编指令,运行汇编程序段。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要求: 掌握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熟练掌握顺序、分支、循环程序设计;掌握分支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 汇编语言基本语法。 Z顺序程序设计; Z分支程序设计; Z循环程序设计;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实验4_SQL语言——SELECT查询操作[1]

实验4 SQL 语言——SELECT 查询操作 1 实实验验44 S S Q Q L L 语语言言————S S E E L L E E C C T T 查查询询操操作作 实验示例 实验示例中要使用包括如下三个表的“教学管理”数据库JXGL : (1)学生表Student ,由学号(Sno)、姓名(Sname)、性别(Ssex)、年龄(Sage)、所在系(Sdept)五个属性组成,记作: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其中主码为Sno 。 (2)课程表Course ,由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修课号(Cpno)、学分(Ccredit)四个属性组成,记作:Course(Cno,Cname,Cpno,Ccredit),其中主码为Cno 。 (3)学生选课SC ,由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Grade)三个属性组成,记作:SC(Sno,Cno,Grade),其中主码为(SNO,CNO)。 1、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或企业管理器(以具有相应操作权限的某用户登录)的SQL 操作窗口中执行如下命令创建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数据库系统其创建数据库的命令或方式有所不同。 CREATE DATABASE JXGL 2、刷新数据库目录后,选择新出现的JXGL 数据库,在SQL 操作窗口中,创建Student 、SC 、Course 三表及表记录插入命令如下: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CHAR(5) NOT NULL PRIMARY KEY(Sno), Sname VARCHAR(20), Sage SMALLINT CHECK(Sage>=15 AND Sage<=45), Ssex CHAR(2) DEFAULT '男' CHECK (Ssex='男' OR Ssex='女'), Sdept CHAR(2));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CHAR(2) NOT NULL PRIMARY KEY(Cno), Cname VARCHAR(20), Cpno CHAR(2), Ccredit SMALLINT); Create Table SC ( Sno CHAR(5) NOT NULL CONSTRAINT S_F FOREIGN KEY REFERENCES Student(Sno), Cno CHAR(2) NOT NULL, Grade SMALLINT CHECK ((Grade IS NULL) OR (Grade BETWEEN 0 AND 100)), PRIMARY KEY(Sno,Cno),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120 学时;【开课模式】必修 【实验学时】36 学时【上机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课【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开课单位】石油化工学院 【授课对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机化学品分析、煤化工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主的基础课程。实验是无机化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归纳、撰写报告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无机及分析实验课的学习,不仅加深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而且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树立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使其初步具备作为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1、掌握常用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 2、掌握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和统计处理方法。 实验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独立的基础实验课。课程的安排服从“一体化、渐定式、多层次、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和模式。着力于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教学内容着眼于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研究活动,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专业的基本实验技术,研究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熟悉重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加深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地掌握化学实验

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准确观察化学反应 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达到训练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的任务包括: (一)实验室一般知识介绍 1.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2.简介有效数字和误差理论。 3.介绍正确书写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方法。 (二)基本操作和仪器使用 1.初步训练的内容包括:掌握重结晶,离心分离,滴定操作和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掌握半自动电光天平、pH计、电导仪、温度计、比重计、气压计、干燥箱、直流电源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选择干燥剂和冷冻剂的原则。 2.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掌握玻璃的切割和弯曲,塞子打孔,仪器的安装和拆御方法;掌握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直接加热和水浴加热的技能;掌握气体发生器的组装,气体的净化、干燥和收集方法;掌握台秤、洒精灯、洒精喷灯、量筒、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三)介绍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常用仪器的名称、规格和性能,化学试剂,温度的测量和温度计的校准以及无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实验和专题讲授的内容 二、实验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一)实验室基本安全知识及基本操作 1、熟知实验室的基本安全知识 2、掌握滴定分析仪器的基本使用及操作。 (二)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分析天平的构造及性能 2、掌握分析天平正确的使用方法。 主要仪器设备:TG-328G型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台秤,称量瓶,锥形瓶实验内容:NaCl的称量 (三)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用酸度计测定醋酸电离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I课程教案 (Microcomputer Principles & ApplicationsI)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4134427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 学分:3.5学分 总学时:5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6学时, 实验学时:0 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Ⅰ 后继课程:计算机系统结构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本课程以Intel 8086/8088为起点,逐步介绍80286、80386、80486以及Pentium CPU,使学生能够层层深入,逐步掌握各种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组成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接口技术部分,主要围绕个人计算机中常用的接口进行讲述,除了传统的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外,还讲述常用一些接口电路的应用和设计方法。该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微型计算机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接口技术的重要课程。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

选用教材: 李云、曹永忠、于海东等,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必读书目: [1] 葛桂萍等,微机原理学习与实践指导(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 戴梅萼,史嘉权,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选读书目: [1] 李继灿,新编16、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余春暄等,80X86/Pentium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 钱晓捷等,80X86/Pentium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基于IA-32处理器和32位汇编语言(第4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地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常用接口技术,建立微机系统整体概念,使学生具备微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56学时,其中讲授学时:56学时;实验(上机)学时:0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