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第四版)课后习题--名词解释

高分子物理(第四版)课后习题--名词解释
高分子物理(第四版)课后习题--名词解释

以下为1~6章的名词解释,资料来源为高分子物理(第四版)材料科学基础(国外引进教材),化工大词典,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

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

全同立构:高分子链全部由一种旋光异构单元键接而成

间同立构:高分子链由两种旋光异构单元交替键接而成

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热力学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需经过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

分子构造(Architecture):指聚合物分子的各种形状,一般高分子链的形状为线形,还有支化或交联结构的高分子链,支化高分子根据支链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支链支化和长支链支化两种类型

共聚物的序列结构:是指共聚物根据单体的连接方式不同所形成的结构,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分为四类: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接枝共聚物

接枝共聚物:由两种或多种单体经接枝共聚而成的产物,兼有主链和支链的性能。

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又称镶嵌共聚物,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聚合物链段连在一起制备而成的一种特殊聚合物。

环形聚合物:它的所有结构单元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都是等同的

超支化聚合物:是在聚合物科学领域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一种具有特殊大分子结构的聚合物

构象:由于σ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链段:高分子链上划分出的可以任意取向的最小单元或高分子链上能够独立运动的最

小单元称为链段。

链柔性:是指高分子链在绕单键内旋转自由度,内旋转可导致高分子链构象的变化,因为伴随着状态熵增大,自发地趋向于蜷曲状态的特性。

近程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条链上的原子或基团之间,沿着链的方向,因为距离相近而产生相互作用

远程相互作用:因柔性高分子链弯曲所导致的沿分子链远距离的原子或基团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远程相互作用可表现为斥力或引力,无论是斥力还是引力都使内旋转受阻,构想数减少,柔性下降,末端距变大。

自由连接链:假定分子是由足够多的不占体积的化学键自由结合而成,内旋转时没有键角限制和位垒障碍,其中每个键在任何方向取向的几率都相同。(极端理想化假设)

自由旋转链:假定链中每一个键都可以在键角所允许的方向自由转动,不考虑空间位阻对转动的影响

等效自由连接链:若干个键组成的一链段算作一个独立的单元,称之为“链段”,链段间自由结合,无规取向,这种链的均方末端距与自由连接链的计算方式等效。

高斯链:将一个原来含有n个键长为l、键角θ固定、旋转不自由的键组成的链,视为一个含有Z个长度为b的链段组成的等效自由连接链,其(末端距)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函数,故称作这种高分子链称为“高斯链”。(末端距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函数的高分子链称为“高斯链”)。

无扰尺寸&无扰链:在θ条件下测得的高分子尺寸称为无扰尺寸(单位分子量均方末端距的平方根称为分子无扰尺寸),这时的高分子链称为无扰链

极性特征比:无扰链与自由连接链均方末端距的比值。

持续长度:无限长高分子链的末端距在第一个键方向上投影的平均值,可以表征高分

子链的刚性程度,值越大,刚性越大。

平面锯齿构象:单体分子在同一空间平面内排列成锯齿状的空间形态

螺旋构象:单体分子螺旋排列形成的空间形态

第二章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

凝聚态:是指高分子链之间的几何排列和堆砌状态,包括固体和液体

内聚能:克服分子间作用力,1摩尔的凝聚体汽化时所需要的能量△E。

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Unit Cell)

晶系:晶体根据其在晶体理想外形或综合宏观物理性质中呈现的特征对称元素可划分为立方、六方、三方、四方、正交、单斜、三斜等7类,是为7个晶系,分属于3个不同的晶族。

Miller指数:以晶胞基矢定义的互质整数,用以表示晶面的方向,又称为晶面指数

单晶:即结晶体内部的微观粒子在三维空间呈有规律地、周期性地排列。特点:一定外形、长程有序。

球晶:特征是外形呈球状,其直径通常在0.5~100微米之间,具有径向对称晶体的性质,可以再正交偏光显微镜下可呈现典型的Maltase黑十字图像消光环图像。球晶实际上是由许多径向发射的长条扭曲晶片组成的多晶聚集体。在晶片之间和晶片内部尚存在部分由连接组成的非晶部分。球晶的形成条件:从熔体冷却结晶或从浓溶度中析出而形成的。片晶:高分子链规则的近邻折叠,进而形成片状晶体。

片晶厚度:结晶聚合物的长周期与结晶度的乘积

结晶度: 聚合物中结晶部分所占百分数

聚合物液晶:处于液晶态下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介于完全有序晶体与各项同性液体之间

的一种中间状态,确切的说,它是一种取向有序的流体,它既有液体的易流动性,又有晶体双折射各向异性的特性。

溶致液晶:是一种包含溶剂化合物在内的两种或多种化合物形成的液晶。是在溶液中溶质分子浓度处于一定范围内时出现液晶相。它的溶剂主要是水或其它极性分子液剂。热致液晶:是指由单一化合物或由少数化合物的均匀混合物形成的液晶。通常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显现液晶相的物质。

液晶晶型:是指液晶晶核在空间中的排列,类似晶体的晶系和晶格

取向:当线型高分子充分伸展的时候,其长度是其宽度的几百、几千其至几万倍,这种结构上悬殊的不对称性,使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很容易沿某特定方向作占优势的平行排列,这就是聚合物的取向。

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 溶胀:溶剂分子渗入聚合物内部,使之体积膨胀的现象 溶度参数:溶度参数是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

Huggins 参数:表征聚合物和溶剂相互作用的参数用,χ1表示

θ溶液:是指高分子稀溶液在θ温度下(Flory 温度),分子链段间的作用力,分子链段与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恰好相互抵消,形成无扰状态的溶液。 渗透压第二维里系数:是联系气体的宏观热力学性质与微观分子力学参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在实用上可表示真实气体的状态,而且在理论上还可以验证和发展分子作用势。第二维利系数A2与huggins 参数 χ1 一样,表征高分子“链段”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图:也称相态图、相平衡状态图,是用来表示相平衡系统的组成与一些参数(如温度、压力)之间关系的一种图。

第四章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统计平均分子量:许多高分子组成的聚合物具有分子量的分布,所谓聚合物的分子量仅为统计平均值。包括,数均分子量(按物质的量统计平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按质量的统计平均分子量),Z 均分子量(按Z 量的统计平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用稀溶液粘度法测得的平均分子量)

数均分子量:∑=∑∑=M i N i N i M i N i M

n 重均分子量:∑=∑∑=M i w i W i M i W i M w

Z 均分子量:M i W i z i =

粘均分子量:()

∑=M i W i M ααη115.0≤≤α

第五章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和转变

玻璃-橡胶转变(玻璃化妆变):非晶态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glass transition),即玻璃-橡胶转变。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高分子聚合物的特征温度之一。以玻璃化温度为界,高分子聚合物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质:在玻璃化温度以下,高分子材料为塑料;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高分子材料为橡胶。整个大分子链还无法运动,但链段开始发生运动,模量下降3~4个数量级。对应的温度为玻璃化温度Tg.

晶态-熔融态转变:

松弛过程&松弛时间:在外力作用下高分子链由原来的构象过渡到与外力相适应的构象的过程,即高分子链由一种平衡态过渡到另一种平衡态的过程,此过程伴有弹性形变。这主要由于高分子链段的热运动而产生。高分子链段之间有内摩擦,弹性形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此过程称为松弛过程,所需的时间称作松弛时间。

次级转变(次级松弛):发生在玻璃化温度以下,需要能量更小的小尺寸运动单元的运动

结晶速率:结晶过程进行到一半所需要时间的倒数,由成核速率和晶粒成长速率决定。次期结晶:主期结晶之后发生的结晶。通常以较低速度进行。

熔融:是指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增大,导致结晶破坏,物质由晶相变为液相的过程。

熔限:当结晶聚合物的熔融温度(熔点)不明确,其熔化过程发生在一个较宽的温度范围,称为熔程,或熔限。

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一般可用Tm表示。进行相反动作(即由液态转为固态)的温度,称之为凝固点。与沸点不同的是,熔点受压力的影响很小。而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物体的熔点就等于凝固点。

第六章橡胶弹性

交联:线型或支型高分子链间以共价键连接成网状或体型高分子的过程。

交联度:表征高分子链的交联程度。通常用交联密度或两个相邻交联点之间的数均分子量或每立方厘米交联点的摩尔数来表示。用力学方法或平衡溶胀比法可测得交联度。交联度小的橡胶弹性较好,交联度大的橡胶弹性差,交联度再增加,机械强度和硬度都将增加,最终失去弹性。

物理缠结:彼此缠绕的高分子链在形成化学交联网络后,交联点间的网链的“圈套”形成永久性的缠结点。物理缠结将产生附加的交联作用。

张应力(正应力):垂直于截面的应力分量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用σ表示,σ的定义为σ = F/A0,这里F 是加载在垂直样品横截面的瞬间载荷,单位为牛顿,A0是加载前样品的初始横截面积(单位m2),工程应力单位为MPa

张应变:应变ε由方程ε = (l i-l0)/l0= Δ l/l0定义,里l0是样品加载前的初始长度,li 是加载瞬间的长度,有时l i-l0也用Δ l 来表示,即代表与初始长度相比较,某一时刻样品形变的延长率或长度的变化。张应变是没有单位的。

弹性模量:大多数金属在较低的拉力作用下,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关系,可表达为σ= Eε ,这就是胡克定理,比例常数E(GPa)就是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

泊松比:泊松比是指材料在单向受拉或受压时,横向正应变与轴向正应变的绝对值的比值,也叫横向变形系数,它是反映材料横向变形的弹性常数。

柔量:一个弹性常数,它等于应变(或应变分量)对应力(或应力分量)之比。对一个完善的弹性材料来说,它是弹性模量的倒数,即材料每单位应力的变形率。

拉伸比:测试高分子材料的拉伸性能时,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和试验速率下,在试样上沿纵轴方向施加拉伸载荷使其破坏时的长度和试样长度的比值叫做拉伸比

交联橡胶的状态方程:???

? ??

-=211λλσkT N ???

? ??-=21λλρσc M RT

熵弹性:理想高弹性等温形变过程,只引起熵变,对内部保持不变,即只有熵的变化对理想高弹性的弹性有贡献,这种弹性称为熵弹性。 非高斯效应: 溶胀效应: 应变诱发结晶:由于应变取向而产生的结晶现象 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种兼有塑料和橡胶特性、在常温下显示橡胶高弹性、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称为第三代橡胶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课后题答案及全部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简述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答:在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尚武精神,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其教育目的: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 雅典的教育则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和谐发展的教育。追求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反对专业和职业化的训练。同时,雅典人还认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的职责。其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公民.其雅典妇女地位较低,深居家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但其教育实践中的国家导向性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了世界教育史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而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自由教育的强调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却与斯巴达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2、试分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答: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站爆发,各国都重视学校体育,“新体育”是在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促进了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许多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但它过分强调儿童兴趣和自由,导致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松散,也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3、制约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古代体育除供宫廷享乐之外,在民间基本流落为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受儒家思想影响,重文轻武,科举考试文举盛而武举衰,很多体育项目难以普及和推广。统治者不重视,特别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喜欢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不愿意人民拥有太多的武艺。 4、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5、二战后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1、教学内容更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6、军国民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一)、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 军国民教育的定义:是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即对学生施行军事训练与教育,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使之充当统治者的侵略工具。 特征: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评价1)赋予进步的内容,反映中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自强于世界之林的强烈愿望2)唤醒国民重视体育3)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4)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 7、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答:一,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1.在时空观念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增强未来意识,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2.重视学生的“主体观” 二、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把学校体育作为一种传递各种文化的方式和纽带。 1、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哪些要求? 答:特征:良好的健康素质、终身学习的意识、高超的智力、乐观创新的心态和丰富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1、学校体育要坚定的按照“健康第一”的思路开展工作,倡导终身体育思想,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2、重视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竞争拼搏和

何曼君第三版高分子物理答案(新版答案)

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 2、 W 1=250/(250+280+300+350+400+450+500+600)=250/3130=0.0799 W 2=0.0895 W 3=0.0958 W 4=0.1118 W5=0.1278 W6=0.1438 W7=0.1597 W8=0.1917 111 3910.07990.08950.09580.11180.12780.14380.15970.19170.002556 250280300350400450500600n i i M w M = ===+++++++∑424w i i M w M ==∑; 2 2 (1)12903w n n n M M M σ=-=; 22 (1)15173w w V M d =-= 4、粘度法测定分子量,得到的数据为不同浓度的溶液流经乌氏粘度计的两到标志线所需的时间。粘度一方面与聚合物的分子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聚合物分子的结构、形态和在溶剂中的扩张程度有关。因此,粘度法测得的分子量为相对分子量。 渗透压法测定分子量,得到的数据为不同浓度的溶液对应的平衡渗透压,与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摩尔分数有关,因此测得的是数均分子量。 光散射法测定分子量,是将固定波长的光线通过不同浓度的溶液,而散射光的强度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的分子所贡献的。因此测得的分子量为重均分子量。 5、如知道分子量的数量微分分布函数N (m )和质量微分分布函数W(m),则可通过下式求出n M 和w M . 01 ()()n M N m MdM W N dM M ∞ ∞= = ? ? ()w M W m MdM ∞ = ? 6、 2i i i i i i w i i i i i i i i n M W M M W M n M W = ==∑∑∑∑∑ 1 i i i i i n i i i i i i i i n M W M W W n M M = = = ∑∑∑∑∑ 1/( )i i i M W M αα η=∑ ; 以为α值在-1到1之间,因此n w M M M η≤≤ 7、今有一混合物,有1克聚合物A 和2 克同样类型的聚合物B 组成,A 的分 子量M A = 1×105 g .mol -1; B 的分子量M B = 2×105 g .mol -1。计算该混合物的

高分子物理习题答案.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高聚物的结构 4、高分子的构型和构象有何区别?如果聚丙烯的规整度不高,是否可以通过单键的内旋转提高它的规整度? 答: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构象: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构象的改变速率很快,构象时刻在变,很不稳定,一般不能用化学方法来分离。 不能。提高聚丙烯的等规度须改变构型,而改变构型与改变构象的方法根本不同。构象是围绕单键内旋转所引起的排列变化,改变构象只需克服单键内旋转位垒即可实现,而且分子中的单键内旋转是随时发生的,构象瞬息万变,不会出现因构象改变而使间同PP(全同PP)变成全同PP(间同PP);而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才能实现。 5、试写出线型聚异戊二烯加聚产物可能有那些不同的构型。 答:按照IUPAC有机命名法中的最小原则,CH3在2位上,而不是3位上,即异戊二烯应写成 CH2C 3CH CH2 1234 (一)键接异构:主要包括1,4-加成、1,2-加成、3,4-加成三种键接异构体。 CH2 n C 3 CH CH2 1,4-加成CH2 n C 3 CH CH2 1,2-加成 CH2 n C CH3 CH CH2 3,4-加成 (二)不同的键接异构体可能还存在下列6中有规立构体。 ①顺式1,4-加成

CH 2 CH 2 CH 2 CH 2 C CH 3 C H CH 3 C C H ②反式1,4-加成 2 CH 2CH 2 CH 2C CH 3 C H CH 3 C C H ③ 1,2-加成全同立构 CH 2 C C 3 C C H H H H CH CH 2CH CH 3 C C H CH 2CH CH 3 ④1,2-加成间同立构 C C 3 C C H H H H CH 3C C H CH 3 R R R R=CH CH 2 ⑤3, 4-加成全同立构 CH 2C CH 3C C C C H H H H C C H H CH 2C CH 3CH 2 C CH 3 H ⑥3,4- 加成间同立构 C C C C H H H H C C H H R R R R= CH 2 H H C CH 3

高分子物理课后答案何曼君第三版

高分子物理课后答案,何曼君,第三版 第三章 高分子的溶解过程与小分子相比有什么不同? 高分子与溶剂分子的尺寸相差悬殊,两者运动分子运动速度差别很大,现是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是高聚体膨胀,称为“溶胀”,然后高分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的分子分散的均相体系。对于交联的高分子只停留在溶胀阶段,不会溶解。 第二维里系数A2的物理意义? 第二维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高分子链段和链段间的内排斥与高分子链段和溶剂分子间能量上相互作用、两者相互竞争的一个量度。它与溶剂化作用和高分子在溶液里的形态有密切关系。良溶剂中,高分子链由于溶剂化作业而扩张,高分子线团伸展,A2是正值;温度下降或在非良溶剂,高分子线团收缩,A2是负值;当链段与链段、溶剂与高分子链段相互作业想等时,高分子溶液符合理想溶液的性质,A2为零,相当于高分子链处于无扰状态。 高分子的理想链和真实链有哪些区别? ①理想链是一种理论模型,认为化学键不占体积,自由旋转,没有键角和位垒的限制,而真实链有键角限制和位垒的限制。 ②理想链没有考虑远程相互作用和近程相互作用,而真实链要考虑链节与链节之间的体积排除和链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链与链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高分子的稀溶液、亚浓溶液、浓溶液有哪些本质的区别? 三种溶液最本质的区别体现在溶液中和高分子无规线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无规线团的形态结构不同: ① 稀溶液:高分子线团是相互分离的,溶液中高分子链段的分布也是不均一的;线团 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 ②浓溶液:大分子链之间发生相互穿插和缠结,溶液中链段的空间密度分布趋于均一。 ② 亚浓溶液:亚浓溶液介于稀溶液和浓溶液之间,高分子线团开始相互穿插交叠,整 个溶液中链段的分布趋于均一;高分子线团与临近线团开始相互作用。 第四章一般共混物的相分离与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在本质上有何差别? 由于嵌段共聚物的嵌段间不相容而发生相分离,平均相结构微区的大小只有几十到几百纳米,即微相分离,两相之间的作用力是化学键。两种聚合物共混时,由于混合熵很小,混合晗决定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较小,所以两种聚合物混合自由能通常大于零,是分相的。而一般共混物两相界面之间的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或氢键,其分相可能是宏观可

名词解释

教学法 名词解释: 1、教学方法:在教 学过程中,师生 为实现教学目 的完成教学任 务而采取的各 种手段,方法和 程序的总称。2、教学模式:开展 教学活动的一 整套方法论体 系,是在一定的 教育思想观念 或教学理论指 导下建立起来 的较为稳定的 教学活动的结 构框架和活动 程序。 3、教学氛围:是对 教学活动产生 直接影响的课 堂内外部气氛、 场景等。 4、启发式教学:是 以学生的全面 发展和主动发 展为目标,通过 教师的启发诱 导与学生的主 动探究,知情意 和谐发展的过 程 5、演示法:教师在 课堂上通过展 示实物,直观道 具,或进行示范 实验,让学生通 过观察获得感 性认识,掌握知 识的一种教学 方法。 6、读书指导法:在 教师指导下学 生阅读课本或 课外读物,以获 取知识,巩固知 识,运用知识, 形成技能的一 种教学方法。 7、研究性学习:是 学生基于自身 兴趣,在教师指 导下,从自然、 社会和学生自 身生活中选择 和确定研究专 题,主动地获取 知识、应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 学习活动。 8、教学技能:是教 师在教学过程 中,运用与教学 有关的知识与 经验,促进学生 学习,达成教学 目标的能力和 技巧 10调研学习法:学 习者亲自去熟悉和 了解学习的一种对 象的一种学习方 法。 11评价方法:收集 教学的信息,对评 价对象进行价值判 断时所采用工具和 手段的总称。 12合作评价:多个 评价主体从多角 度,多渠道获取关 于学生的多方面信 息以判断学生发展 情况的评价活动方 式。 13成长记忆袋:显 示学生学习成就信 息的一连串表现、 作品、评价结果以 及相关其他相关记 录和资料的汇集。 14教学媒体: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与 学生之间传递以教 学为目的的信息所 使用的媒介工具 15网络教学:是基 于信息技术支持的 采用新型教学模式 和教学方法的教学 形式。 教育学 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教育 者根据一定的 社会或阶级的 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 对受教育者身 心施加影响,把 他们培养成为 一定社会或阶 级所需要的人 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 是研究教育现 象,揭示教育规 律的一门学科。 3、遗传(遗传素 质):是人的先 天的解剖生理 特征,主要表现 在人的机体构 造、形态、感觉 器官以及神经 系统的特征等。 4、主观能动性:指 人的主观意识 对客观世界的 反映和能动作 用,它是人的主 观意识方面的 特性 5、教育目的:国家 把受教育者培 养成为什么样 的人,是培养人 的质量规格标 准,是对教育者 的总的要求。 6、教育方针:是指 一个国家或政 党发展教育事 业,开展教育工 作的根本指导 思想。 7、培养目标:是教 育目的在各级 各类教育机构 的具体化,也就 是不同类型、不 同层次的学校 培养人的具体 质量规格标准 8、教师资格制度: 是国家对教师 实行的一种特 定的职业许可 制度,是国家对 专门从事教育 工作人员的最 基本要求。 9、教师聘任制:是 指聘任双方在 平等自愿的前 提下,由学校或 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教学岗位 设置,聘请有教 师资格的公民 担任相应的教 师职务的一项 教师任用制度。 10、教师:是

高分子物理修订版课后习题答案 何曼君 陈维孝 董西侠 1990年 复旦大学出版社 word版本

第一章 高分子链的结构 1 写出由取代的二烯(1,3丁二烯衍生物) CH 3CH CH CH CH COOCH 3 经加聚反应得到的聚合物,若只考虑单体的1,4-加成,和单体头-尾相接,则理论上可有几种立体异构体? 解:该单体经1,4-加聚后,且只考虑单体的头-尾相接,可得到下面在一个结构单元中含有三个不对称点的聚合物: CH CH CH CH CH 3 COOCH 3n 即含有两种不对称碳原子和一个碳-碳双键,理论上可有8种具有三重有规立构的聚合物。 2 今有一种聚乙烯醇,若经缩醛化处理后,发现有14%左右的羟基未反应,若用HIO 4氧化,可得到丙酮和乙酸。由以上实验事实,则关于此种聚乙烯醇中单体的键接方式可得到什么结论? 解:若单体是头-尾连接,经缩醛化处理后,大分子链中可形成稳定的六元环,因而只留下少量未反应的羟基: CH 2 CH OH CH 2 CH OH CH 2 CH OH CH 2O CH 2 CH 2 O CH CH 2 CH 2 CH OH 同时若用HIO 4氧化处理时,可得到乙酸和丙酮: CH 2 CH CH 2 OH CH CH 2 OH CH OH 4 CH 3C OH O + CH 3C O CH 3 若单体为头-头或尾-尾连接,则缩醛化时不易形成较不稳定的五元环,因之未反应的OH 基数应更多(>14%),而且经HIO 4氧化处理时,也得不到丙酮: CH 2 CH CH CH 2 CH 2 CH CH O CH O 2 O CH CH 2 CH 2 CH OH CH 2 CH CH OH CH 2CH 2 CH OH OH 4 CH 3C OH O + OH C O CH 2CH 2C OH O 可见聚乙烯醇高分子链中,单体主要为头- 尾键接方式。 3 氯乙烯(CH 2 CH Cl )和偏氯乙烯( CH 2CCl 2 )的共聚物,经脱除HCl 和裂解后,产物 有: ,Cl ,Cl Cl ,Cl Cl Cl 等,其比例大致为10:1:1:10(重量), 由以上事实,则对这两种单体在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可得到什么结论? 解:这两种单体在共聚物中的排列方式有四种情况(为简化起见只考虑三单元): CH 2 CH Cl CH 2 C Cl Cl + (V) (D)

高分子物理习题及答案最新版

一、单项选择题 1.高分子的基本运动是( B )。 A.整链运动B.链段运动C.链节运动 2.下列一组高聚物分子中,柔性最大的是( A )。 A.聚氯丁二烯 B.聚氯乙烯 C.聚苯乙烯 3. 下列一组高聚物中,最容易结晶的是( A ). 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B. 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酯 C. 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 4.模拟线性聚合物的蠕变全过程可采用( C )模型。 A.Maxwell B. Kelvin C. 四元件 5.在半晶态聚合物中,发生下列转变时,判别熵值变大的是( A )。(1)熔融(2)拉伸取向(3)结晶(4)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 6.下列一组高聚物分子中,按分子刚性的大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DBFC )。 A.聚甲醛; B.聚氯乙烯; C.聚苯乙烯; D. 聚乙烯;F. 聚苯醚 7..假塑性流体的特征是( B )。 A.剪切增稠B.剪切变稀C.粘度仅与分子结构和温度有关 8.热力学上最稳定的高分子晶体是( B )。 A.球晶B.伸直链晶体C.枝晶 9.下列高聚物中,只发生溶胀而不能溶解的是( B )。 A. 高交联酚醛树脂; B. 低交联酚醛树脂; C.聚甲基丙稀酸甲脂 10.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χ1( A )聚合物能溶解在所给定的溶剂中

A. χ1<1/2 B. χ1>1/2 C. χ1=1/2 11.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结晶温度越低,体系中晶核的密度越大,所得球晶越小; B.所有热固性塑料都是非晶态高聚物; C.在注射成型中,高聚物受到一定的应力场的作用,结果常常得到伸直链晶体。 12. 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高聚物的取向状态是热力学上一种非平衡态; B.结晶高聚物中晶片的取向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C.取向使材料的力学、光学、热性能各向同性。 13.关于高聚物和小分子物质的区别,下列( D )说法正确 ⑴高聚物的力学性质是固体弹性和液体粘性的综合; ⑵高聚物在溶剂中能表现出溶胀特性,并形成居于固体和液体的一系列中间体系; ⑶高分子会出现高度的各向异性。 A. ⑴⑵对 B. ⑵⑶对 C. ⑴⑶对 D.全对 三、问答题:

高分子物理课后答案

第9章聚合物的流变性 1.什么是假塑性流体?绝大多数聚合物熔体和浓溶液在通常条件下为什么均呈现假塑性流体的性质?试用缠结理论加以解释。 答:(1)流动指数n<1的流体称为假塑性流体; (2)略 2.聚合物的粘性流动有何特点?为什么? 3.为什么聚合物的粘流活化能与分子量无关? 答:根据自由体积理论,高分子的流动不是简单的整个分子的迁移,而是通过链段的相继跃迁来实现的。形象的说,这种流动的类似于蚯蚓的蠕动。因而其流动 活化能与分子的长短无关。,由实验结果可知当碳链不长时,随碳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碳数大于30时,不再增大,因此聚合物超过一定数值后,与相对分子质量无关。 4.讨论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熔体粘度和流变性的影响。 答:低切变速率下,当时,略依赖于聚合物化学结构和温度,当 时,与聚合物化学结构,分子量分布及温度无关;增大切变速率,链 缠结结构破坏程度增加,分子量对体系粘度影响减小。 聚合物熔体非牛顿流动时的切变速率随分子量加大向低切变速率移动,剪切引起的粘度下降,分子量低的试样也比分子量高的试样小一些。分子量相同时分子量分布宽的聚合物熔体出现非牛顿流动的切变速率比分布窄的要低的多。 5.从结构观点分析温度、切变速率对聚合物熔体粘度的影响规律,举例说明这一规律在成型加工中的应用。 答:a.温度升高,粘度下降,在较高温度的情况下,聚合物熔体内自由体积相当大,流动粘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高分子链本身的结构,即链段跃迁运动的能力,一般分子链越刚硬,或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流动活化能越高,这类聚合物是温敏性的;当温度处于一定范围即Tg

国家税收课后名词解释

一、税收的演化、特点及其与经济的关系 1、税收(P2)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根据其社会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形式。 2、税收的强制性(p6) 税收的强制性指税收国家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性分配 3、税收的无偿性(P6) 税收的无偿性主要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无偿性是税收的关键特征 4、税收的固定性(p6) 税收的固定性:指国家征税前,税法就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1、税收制度是指国家设置某一具体税种的课征制度。(P11) 2、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违章处理等。(P11) 3、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P12) 4、负税人是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人。(P12) 5、征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也称课税客体,它解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体现着不同税种的基本界限。(P13) 6、税源也称经济税源,是税收课征的源泉。(P13) 7、税本是指产生税源的要素。(P14) 8、计税依据是指直接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P13) 9、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规定同一比例的税率。(P14) 10、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数额从小到大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P14) 11、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某些税种。(P15) 12、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或非商品营业(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体系,通常也称作商品税。(P18) 13、所得税也称收益税,是以所得额或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体系。(P18) 14、财产税是以各种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体系。(P18) 15、行为税对特定经济行为征收的各种税收。(P18) 16、直接税:凡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收称为直接税,如我国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P20) 17、间接税:凡纳税人可以将税负转嫁他人,发生转嫁关系,由他人负担的税收称为间接税,如我国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P20) 三、税收原则、税收职能与税收效应 1、税收原则是制定、评价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标准,是支配税收制度废立和影响税收制度运行的深层次观念体系。(P21) 2、税收法治原则是指一切税收活动必须有法律明确规定,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人民不负有纳税义务,任何机关也无权向人们征税。(P25) 3、税收公平原则是指国家征税应使每个纳税人的税负与其负担能力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P25)

高分子物理课后习题答案金日光华幼卿第三版

高分子物理答案详解(第三版) 第1章高分子的链结构 1.写出聚氯丁二烯的各种可能构型。 等。 2.构象与构型有何区别?聚丙烯分子链中碳—碳单键是可以旋转的,通过单键的内旋转是否可以使全同立构聚丙烯变为间同立构聚丙烯?为什么? 答:(1)区别:构象是由于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而构型则是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构象的改变不需打破化学键,而构型的改变必须断裂化学键。 (2)不能,碳-碳单键的旋转只能改变构象,却没有断裂化学键,所以不能改变构型,而全同立构聚丙烯与间同立构聚丙烯是不同的构型。 3.为什么等规立构聚丙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31螺旋构象,而间规立构聚氯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平面锯齿构象? 答(1)由于等归立构聚苯乙烯的两个苯环距离比其范德华半径总和小,产生排斥作用,使平面锯齿形(…ttt…)构象极不稳定,必须通过C-C键的旋转,形成31螺旋构象,才能满足晶体分子链构象能最低原则。 (2)由于间规聚氯乙烯的氯取代基分得较开,相互间距离比范德华半径大,所以平面锯齿形构象是能量最低的构象。 4.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 答:(1)空间位阻参数(或称刚性因子),值愈大,柔顺性愈差; (2)特征比Cn,Cn值越小,链的柔顺性越好; (3)连段长度b,b值愈小,链愈柔顺。 5.聚乙烯分子链上没有侧基,内旋转位能不大,柔顺性好。该聚合物为什么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 答:这是由于聚乙烯分子对称性好,容易结晶,从而失去弹性,因而在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 6.从结构出发,简述下列各组聚合物的性能差异: (1)聚丙烯腈与碳纤维; 线性高分子梯形高分子 (2)无规立构聚丙烯与等规立构聚丙烯; 非晶高分子结晶性高分子

关于高分子物理习题答案

高分子物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 3?高分子科学发展中有二位科学家在高分子物理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并获得诺贝尔奖,他们是谁?请列举他们的主要贡献。 答:(1)H. Staudinger (德国):"论聚合”首次提出高分子长链结构模型,论证高分子由小分子以共价键结合。195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贡献:(1)大分子概念:线性链结构 (2)初探[]=KM关系 (3 )高分子多分散性 (4)创刊《die Makromol.Chemie》1943 年 (2)P. J. Flory(美国),197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贡献:(1)缩聚和加聚反应机理 (2)高分子溶液理论 (3 )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结合 (4 )非晶态结构模型 6?何谓高聚物的近程(一级)结构、远程(二级)结构和聚集态结构?试分别举例说明用什么方法表征这些结构和性能,并预计可得到哪些结构参数和性能指标。 答:高聚物的一级结构即高聚物的近程结构,属于化学结构,它主要包括链节、键接方式、构型、支化和交联结构等,其表征方法主要有:NMR, GC, MS, IR, EA, HPLC, UV 等。而高聚物的二级结构即高聚物的远程结构,主要包括高分子链的分子量、分子尺寸、分子形态、链的柔顺性及分子链在各种环境中所采取的构象,其表征方法主要有:静态、动态光散射、粘度法、膜渗透压、尺寸排除色谱、中子散射、端基分析、沸点升高、冰点降低法等。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主要指高分子链间相互作用使其堆积在一起形成晶态、非晶态、取向态等结构。其表征方法主要有:X-射线衍射、膨胀计法、光学解偏振法、偏光显微镜法、光学双折射法、声波传播法、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核磁共振,热分析、力学分析等。 &什么叫做高分子的构型?试讨论线型聚异戊二烯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构型。 答: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布。 1 , 2:头-头,全同、间同、无规;头-尾,全同、间同、无规 3, 4:头-头,全同、间同、无规;头-尾,全同、间同、无规 1 , 4:头-头,顺、反;头-尾,顺、反 9?什么叫做高分子构象?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象的办法提高其等规度?说明理由。答: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内旋转异构体)称为构象。不能用改变构象的办法提高其更规度。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含有全同和间同异构体的总的百分数,涉及的是构型问题,要改变等规度,即要改变构型。而构型是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布,改变构型必须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11 ?假定聚丙烯主链上的键长为0.154纳米,键角为109.5,根据下表所列数据,求其等效自由结合链的 链段长度

西方经济学课后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汇总精讲

习题一 1.简释下列概念: 稀缺: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充分的或者说不足的。 自由物品: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自给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特点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扩大一点说,是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计划来解决。 市场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这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 混合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度。在这种体制下,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实证经济学: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的评价。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阐述怎样才能符合这样的标准。 内生变量:是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由外部因素(如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 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局部均衡: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在分析某种商品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2.你认为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对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是仅从概念上就可简单加以区分的。消费这个概念和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都有,但含义和研究的角度不一样。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消费者行为(选择),即根据预算约束,消费者如何按自己的偏好选购消费品以实现效用极大化;而在宏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如何决定,及如何影响总需求水平

教学名词解释

一、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内容: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倪焕之》十七:“她做这些事绝不随便,都运用无可加胜的心思写成精密的教案,先送与级任教师看过,得到了完全的赞许,还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后拿来实施。 二、讲义:对文章(课本)其内容所撰写的总体概要含义,通称为讲课的要义。称其为讲义。 三、备课笔记:又称讲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教案的具体化。 四、专任教师: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规定,“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即:这些人员一是要具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二是要在统计的时段承担教学工作。具体包括: 1.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且在统计时段承担教学任务的专职任课教师。 2.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且在统计时段承担教学任务的“双肩挑”(行政、教学)人员; 3.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且在统计时段承担教学任务的非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人员; 4.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且在统计时段承担教学任务的分管学生工作的正副书记、学生辅导员;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及答案资料讲解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及 答案

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 一.解释名词、概念 1.高分子的构型:高分子中由化学键固定了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2.全同立构高分子:由一种旋光异构单元键接形成的高分子3.间同立构高分子:由两种旋光异构单元键接形成的高分子4.等规度:聚合物中全同异构和间同异构的高分子占高分子总数的百分数5.高分子的构象: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6.高分子的柔顺性:高分子能够呈现不同程度卷曲构象状态的性质7.链段:高分子中能做相对独立运动的段落8.静态柔顺性:由反式微构象和旁氏微构象构象能之差决定的柔顺性,是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的柔顺性 9.动态柔顺性:高分子由一种平衡构象状态转变成另一种平衡构象状态所需时间长短决定的柔顺性 10.等效自由连接链:在一般条件下,高分子链中只有部分单键可以内旋转,相邻的两个可以内旋转的单键间的一段链称为链段,这样可以把高分子链看作是由链段连接而成的,链段之间的链不受键角的限制,链段可以自由取向,这种高分子链的均方末段距以及末端距分布函数的表达式与自由连接链相同,只是把链数n转换成链段数n,把键长l换成链段长l,这种链称为等效自由链接链11.高斯链:末端距分布服从高斯分布的链 12.高分子末端距分布函数:表征高分子呈现某种末端距占所有可能呈现末端剧的比例 二.线型聚异戊二烯可能有哪些构型? 答:1.4-加成有三种几何异构,1.2加成有三种旋光异构,3.4加成有三种旋光异构 三.聚合物有哪些层次的结构?哪些属于化学结构?哪些属于物理结构?四.为什么说柔顺性是高分子材料独具的特性? 答:这是由高分子的结构决定的,高分子分子量大,具有可以内旋转的单键多,可呈现的构象也多,一般高分子长径比很大,呈链状结构,可以在很大程度内改变其卷曲构想状态。对于小分子,分子量小,可内旋转的单键少,可呈现的构象数也不多,且小分子一般呈球形对称,故不可能在很大的幅度范围内改变其构象状态 五.通常情况下PS是一种刚性很好的塑料,而丁二烯与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B:S=75:25)和三嵌段共聚物SBS(B:S=75:25)是相当好的橡胶材料,从结构上分析其原因。 答:ps分子上带有刚性侧基苯环,且只通过一个单键与分子相连,再者沿分子链轴方向苯环的密度大,高分子的刚性很好,所以ps是一种刚性很好的塑料。丁二烯和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的分子链中引入了很多孤立双键,使与之相连的单键内旋转变得容易,分子链上虽仍有苯环侧基,但数目少,又是无规共聚,沿分子链轴方向苯环密度小,柔顺性好,三嵌段共聚物中间链段是分子链中含有很多孤立双键且又相当长的聚丁二烯,是一种典型的柔顺链。 六.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否用改变构象的方法提高其等规度?为什么?

证券投资学课后题名词解释

1.风险: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2.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或投资者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3.普通股:公司的经营管理、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 4.优先股: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 5 债券: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6.基金:从广义上说,基金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例如,信托投资基金、单位信托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在现有的证券市场上的基金,包括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具有收益性功能和增值潜能的特点。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因为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出资者不要求投资回报和投资收回,但要求按法律规定或出资者的意愿把资金用在指定的用途上,而形成了基金。 7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组合投资、专业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8.契约型基金:以信托法为基础,根据当事人各方之间订立的信托契约,由基金发起人发起设立的基金,基金发起人向投资者发行基金单位筹集资金。 8.公司型基金:以公司法为基础设立、通过发行基金单位筹集资金并投资于各类证券的基金。 9.封闭式基金:基金的单位数目在基金设立时就已确定,在基金存续期内基金单位的数目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出现基金扩募的情况除外) 10.开放式基金:基金股份总数可以变动的基金,它既可以向投资者销售任意多的基金单位,也可以随时应投资者要求赎回已发行的基金单位。 11.基金管理人:凭借专门的知识与经验,运用所管理基金的资产,根据法律、法规及基金章程或基金契约的规定,按照科学的投资组合原理进行投资决策,谋求所管理的基金资产不断增值,并使基金持有人获取尽可能多收益的机构。 12.基金托管人:投资人权益的代表,是基金资产的名义持有人或管理机构。 13金融衍生工具:衍生金融资产也叫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这里所说的基础产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仅包括现货金融产品(如债券、股票、银行定期存款单等等),也包括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基础的变量则包括利率、汇率、各类价格指数甚至天气(温度)指数等。OR以合约形式制定,其价值往往引申自另一个或多个基础变数,这些变数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资产价格,亦可以是指数或其他经济指标。 14.期货: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交割,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间交割。与现货交易相对 15.远期:远期是合约双方承诺在将来某一天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物(标的物可以是大豆、铜等实物商品,也可以是股票指数、债券指数、外汇等金融产品)。 16.期权: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利。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权利金)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欧式期权)以事先约好的价格(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利,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 17.掉期:掉期是指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即期外汇的同时又卖出同种货币的远期外汇,或者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又买进同种货币的远期外汇,也就是说在同一笔交易中将一笔即期和一笔远期业务合在一起做,或者说在一笔业务中将借贷业务合在一起做。 18.证券市场: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各种有价证券发行和买卖的场所,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一级市场: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筹资活动的市场,一方面为资本的需求者提供筹集资金的渠道,另一方面为资本的供应者提供投资的场所。

高分子物理-金日光-课后习题答案(1)

1. 构型与构象有何区别?聚丙烯分子链中碳-碳单键是可以旋转的,通过单建的内旋转是否可以使全同立构的聚丙烯变为间同立构的聚丙烯?为什么? 答:构型: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构象:由于分子中的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全同立构聚丙烯与间同立聚丙烯是两种不同构型,必须有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排。 3. 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 答: 空间位阻参数δ 2 1 2,20??????=r f h h δ答:因为等规PS 上的苯基基团体积较大,为了使体积较大的侧基互不干扰,必须通过C -C 键的旋转加大苯基之间的距离,才能满足晶体中分子链构象能量最低原则;对于间规PVC 而言,由于氢原子体积小,原子间二级近程排斥力小,所以,晶体中分子链呈全反式平面锯齿构象时能量最低。 δ越大,柔顺性越差;δ越小,柔顺性越好; 特征比C n 220nl h c n = 对于自由连接链 c n =1 对于完全伸直链c n =n ,当n→∞时,c n 可定义为c ∞,c ∞越小,柔顺性越好。 链段长度b :链段逾短,柔顺性逾好。 7.比较下列四组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并简要加以解释。 解:(1)PE>PVC>PAN 主链均为C -C 结构,取代基极性-CN ﹥-Cl ,所以,聚丙烯腈的柔顺性较聚氯乙烯差; (2)2>1>3 1与3中都含有芳杂环,不能内旋转;3中全为芳环,柔顺性最差;主链中-O-会增加链的柔顺性; (3)3>2>1 因为1中取代基的比例较大,沿分子链排布距离小,数量多,分子链内旋转困难;2和3中均含有孤立双键,易内旋转,故柔顺性较好。 (4)2>1>3 2中取代基对称排列,分子偶极矩极小,易内旋转;3中极性取代基较中比例大,分子内旋转困难,故柔顺性最差。 第2章 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 1. 名词解释

课后习题-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八章 17世纪:巴罗克早期的声乐体裁 1.通奏低音:巴罗克时期音乐重要特征,织体是一个严格的低声部和一个华丽的高声部加上不太突出的和声,记谱法由记写下来的高声部和带有数字标记的低声部构成。 第九章巴罗克时期的器乐 1.托卡塔:16世纪建立起来的键盘乐器最古老体裁之一,主要特点一是富于技巧性,二是即兴创作和演奏,一般由多段组成,在模仿对位和自由即兴的织体之间交替。 2.赋格曲:一种三或四声部的复调作品,是巴罗克时期一种重要器乐体裁。 5.大协奏曲:巴罗克时期的协奏曲形式之一,用一个独奏者的小组和一个较大的乐队相抗衡,乐队通常由弦乐器组成。 第十章巴罗克晚期的大师 3.《弥赛亚》:巴罗克晚期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英语清唱剧,以《圣经》和英国祈祷书的诗篇为基础,用三大部分分别叙述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 5.《赋格的艺术》:巴罗克晚期作曲家巴赫的器乐作品,是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创作的一系列赋格曲,作品中囊括了对位法的各种技巧。

第十二章海顿与莫扎特 2.双呈示部:乐章中使用两个呈示部的曲式形式,一个由乐队演奏,主题和副题始终保持在主调上,另一个由独奏乐器演奏,副题转入属调。 3.《伦敦交响曲》:18世纪90年代由海顿创作,共12首,是海顿交响乐创作的顶峰。 5.《魔笛》: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德语歌剧,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也是第一部伟大的德语歌剧。 第十三章贝多芬 1.《第三交响曲》(英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中期代表作,是一首革命性作品,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有关。 2.《费德里奥》: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唯一的歌剧作品,其脚本根据一部拯救歌剧改编,贝多芬先后为其写了四个不同的序曲。 3.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区的海利根施塔特写下的著名遗嘱,描述了耳聋带来的痛苦和孤独。 4.《欢乐颂》:德国诗人席勒的诗歌,同时也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的歌词。 第十四章浪漫主义:最典型的七位作曲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