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2章观察生物 单元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2章观察生物 单元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2章观察生物 单元测试含答案

观察生物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海笔是栖息在深海底部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因其形状非常像老式的羽毛蘸水笔而得名。海笔细胞中

不具有的结构是()

A. 叶绿体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2.2019年北京世园会展出的活化石树种——银缕梅(如图),花朵银丝缕缕,吸引了众多游客。银缕

梅属于()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3.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镜头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最大的是()

A. 目镜5×物镜4×

B. 目镜10×物镜4×

C. 目镜5×物镜10×

D. 目镜10×物镜10×

4.图1为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为酵母菌的一种生殖方式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 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

B. 如图2所示,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 酵母菌属于真菌,现在仍被广泛运用于发面、酿酒等

D. 与酵母菌相比,叶肉细胞多了叶绿体,但没有细胞壁

5.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知道这和细胞中的什么结构有关吗?()

A. 细胞质

B. 细胞核

C. 细胞膜

D. 液泡

6.下列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 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④

B. 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 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

D. 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7.伞藻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长2~5厘米,有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可分为“帽”“柄”

和“足”三部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伞藻能长到2~5厘米,离不开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 伞藻的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C. 伞藻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D. 伞藻的“帽”“柄”和“足”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8.建立结构与层次的观念,有利于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下列各项中,依次与图中a、b、c、d四圈所表示的结构与层次对应的是()

A. 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B. 质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C.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D. 动能→势能→机械能→能量

9.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一般不具备的特征是( )

A. 叶面宽大

B. 茎肥厚多汁

C. 根系很发达

D. 角质层致密

10.我们在夏天吃“沙瓤”西瓜时,如果仔细观察“沙瓤”,则可看到“沙瓤”中有很多晶亮的小颗粒,每个小颗粒实际上是一个个()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11.你一定能猜出“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的谜底是花生.那么构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的主要组织各是()

A.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B. 保护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C. 保护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

D.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营养组织

12.如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A. 位于液泡的上方逆时针

B. 位于液泡的上方顺时针

C. 位于液泡的下方逆时针

D. 位于液泡的下方顺时针

13.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所观察到的效果不同.若要使视野最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下列哪组镜头()

A. ①和③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②和④

14.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鸭的之间有蹼适应水中生活

B.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C. 爬行动物的皮肤角质化

D. 青蛙有肺适应水中生活

15.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不正确的是()

A. 撕取的洋葱内表皮要尽量的薄

B. 撕取的洋葱内表皮要在水滴中展平

C.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盐水

D. 盖盖玻片时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

16.近日,研究人员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发现了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促进某些实验动物皮肤的伤口愈合。

(1)与动物细胞结构不同的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写出一点)

(2)不同品种的茶树植株,在叶片形状、茶多酚含量等性状上存在差异。这些性状是由DNA上的________ 控制的。

17. 2019年4月,科学家借助基因改造技术,将病人自身体内细胞转变成干细胞,让这些干细胞

________成心肌细胞和可生成血管的细胞,制成“生物墨水”,成功打印出“完整”的3D心脏。由于3D 心脏的原材料来自病人自身,有望攻克心脏移植中受体出现排异反应的难题。从免疫角度来说,受体出现排异反应时移植的心脏相当于________。

18.“无根萍”是一种浮水植物,能开花结果,可用种子繁殖后代。不过其主要繁殖方式是:植株一端

长出小芽,小芽成熟后会离开母体长成新个体。

(1)在植物分类上,“无根萍”属于________植物。

(2)下列关于“无根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会产生生殖细胞

B. 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来

C. 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 主要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19.升金湖是我国东部大型水禽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百头鹤和东方白鹤等珍禽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使其成为我国东部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不可多得的基地之一、l997年l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请据此回答问题: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是鸟类的________行为.

(2)迂徙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我们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会发现:鸟的体形呈

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胸部有发达的________,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________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3)近年来,升金湖迁徙的鸟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________.20.如图是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其中一个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科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了图甲情况,要将视野中细胞的位置由甲

调整成乙,应向________方移动装片。调整好后,小科想起错滴了清水,此时用

显微镜观察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与正常情况下的细胞大小相比应________(填

“更大”“更小”或“不变”)。

21.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藻类植物,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植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都是生活在________中的藻类植物。

(2)这两类植物的植物体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的

分化,但是在植物体的基部具有________,起________的作用。

(3)这两类植物的食用部分很像________,叫做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3分)

22.下图是草履虫应激反应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甲,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向左或向右)。

(2)图中乙,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向左或向右)。

(3)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甲: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________的刺激(有利或不利);乙;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________的刺激(有利或不利);结论是________

23.图甲和图乙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操作,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图丁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2)图乙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________,找到模糊的物像后,要想看到更清晰的像,应转动________。

(4)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

(5)在图丁中颜色较深、近似球形的是________,内含有遗传信息。

24.如图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表示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_(填“A”或“B”).

(2)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这些细胞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的⑥________.

(3)细胞的控制中心是③________,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②________.

(4)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⑤________.

25.分析下表资料后,回答有关问题:

(1)计算表中的X 值应为________ ;我国脊椎动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的一类是________ 。

(2)在表中所列的类群中,请你写出两种我国珍稀动物名称:________ 。

(3)保护动物多样性要在________ 物质、物种和________ 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动物多样性有效的措施有________ (举一种)。

26.请根据显微镜图示,结合有关操作技能,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遮光器和反光镜作用的共同点是调节________.

(2)如图为了方便寻找某一目标细胞,需要尽可能观察到标本更大的范围,应选用显微镜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

(3)转换到高倍镜后,某同学看到物像不够清晰,他做法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___

A. 调节粗准焦螺旋;

B. 调节细准焦螺旋;

C. 移动玻片;

D. 更换玻片.

(4)在显微镜下看到了“bp”,实际在载玻片上的是“________”

(5)制作临时装片时,应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体,然后再轻轻放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6)同学们初次使用显微镜时,出于好奇,希望用显微镜观察周围的一切物体,而很多物体都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如树叶、手、文具盒等的原因是________。

(7)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2所示,通过下列哪项操作能实现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

A. 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

B. 调节反光镜换用凹面镜;

C. 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

D.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

四、解答题(共3题;共30分)

27.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记者从“第二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获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国确认的外来入侵物种已达544种,成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资料二:松材线虫等13种主要农林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造成574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还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引起土著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的消失和灭绝.

(1)请你谈谈有哪些因素影响威胁着生物多样性?

(2)外来入侵种有哪些特点?

(3)论述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

(4)假如你在生活中发现一外来入侵种,你会怎么做?

28. 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如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C.古道西风瘦马;D.两只黄鹂鸣翠柳;E.春蚕到死丝方尽;F.海阔凭鱼跃.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为部分动植物分类图,写出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代号________ .

(2)E诗句中的生物发育过程为:________ .

(3)C诗句中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和________ ,这与它的________ 食性有关.

(4)D诗句中动物的前肢特化为________ ,以适应飞行.

29.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以上生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2)C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叫做________发育。

(3)D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________植物。

(4)E生活在水中,它用________呼吸。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2. D

3. D

4.C

5. B

6. B

7. D

8. B

9. A 10. A 11. B 12. A 13.B

14. D 15. C

二、填空题

16.(1)细胞壁(叶绿体或液泡)(2)基因

17.分化;抗原

18.(1)被子(或种子) (2)C,D

19.(1)先天性(2)流线型;翼;胸肌;气囊(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0. 下;更大

21.(1)海带;紫菜;海洋(2)根;茎;叶;根状物;固定(3)叶;叶状体

三、实验探究题

22.(1)向左(2)向右

(3)不利;有利;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23.(1)生理盐水;维持细胞形状,防止口腔上皮细胞吸水胀破

(2)亚甲基蓝溶液(3)粗准焦螺旋;物镜;细准焦螺旋

(4)无液泡和细胞壁(5)细胞核

24.(1)B (2)液泡(3)细胞核;细胞膜(4)叶绿体

25.(1)13.38;鱼类(2)华南虎、扬子鳄、大熊猫、金丝猴等

(3)遗传;生态;建立自然保护区

26.(1)光线的强弱(2)甲、丁(3)B (4)dq (5)防止气泡的产生

(6)标本太厚光线无法透过,观察不到像(7)C

四、解答题

27.(1)a.改变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如毁林毁草开荒b.环境污染c.滥捕乱伐d.外来物种的入侵等;

(2)传播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生命力强;

(3)外来入侵物种给全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外来入侵物种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外来入侵物种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外来入侵物种通过改变侵入地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降低物种多样性从而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了严重危害.

(4)在发现外来物种具有潜在的入侵性或者已经入侵时,应该尽快采取清除、抑制、控制等措施,以降低负面影响.控制方法应该为社会、文化和道德所接受,要有效无污染、而且不能危害本地动植

物、人类以及家畜及农作物.需要制定控制计划,包括确定主要的目标物种、控制区域、控制方法和时间.采用的方法应经过充分论证,以确保其有效性,避免引起更大的生态破坏.同时需要和当地居民达成共识,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8.(1)BEC (2)卵→幼虫→蛹→成虫(3)臼齿;植(4)翼(翅膀)

29.(1)B;A和E (2)完全变态(3)蕨类(4)鳃

初二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初二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初二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一、知识梳理 本单元小结: 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 定的结构。动物运动需要能量,能量的来源是食物,直接来源是ATP。 1、动物在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运动器官,扩大了活 动范围,提高了的能力。 2、动物通过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如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 3、多细胞动物依靠特有的进行运动。哺乳动物:一般为。鸟类:和后肢。爬行动物:大部分靠。两栖动物:四肢。鱼类:。节肢动物:附肢。昆虫:翅和附肢。软体动物:斧足、腹足等。单细胞动 物的运动结构:草履虫:。变形虫:。 4、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组成。在系统的支配下,肌 肉收缩或舒张,牵拉所附着的骨,以骨连接为枢纽,产生运动。 5、人和脊椎动物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骨骼肌单独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如 屈肘时,以为主的屈肌肌群要收缩,以为主的伸肌肌群要舒张。 6、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需要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细胞通过作用主要分解糖类,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释放出的能量,一 部分以热能形式放出,一部分用于合成。ATP分解放出的能量,为

各种生命活动直接利用。所以,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 直接来源是。 8、社群行为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社群行为的动物,群体内 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有着明确的不同的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9、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为。如蜜蜂采蜜、蜘蛛织网、鸟类迁徙、鱼类洄游等。 10、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提高了复杂 环境的能力。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有关,动物越高等, 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性行为也就越复杂。

七年级上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知识点复习 1.蜗牛无觉,观察蜗牛需要借助进行观察。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 2、细胞的结构特点:⑴细胞膜的作用:。⑵细胞核的作用:。⑶细胞质的作用:。 ⑷细胞壁的作用:主要由组成,具有的作用 ⑸叶绿体的作用:内含,是植物进行的场所。 ⑹液泡:我们吃的各种水果中的汁水都是液泡中的。 (7)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3、首次发现了细胞,他实际观察到的是细胞结构中的。到19世纪40年代施来登和施旺(德国)在前任基础上用(科学方法名称)提出了细胞学说,内容是:_____ _____ 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细胞由产生的。细胞很小,一般只有1到之间。 4、在从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视野将(变亮、变暗),细胞数目变,细胞个体变。要使显微镜视野的明暗发生变化应调节或,要使视野的清晰度发生变化应调节。 5、对光过程中先转动,使对准通光孔。再转动,让较大的一个对准通光孔。用眼通过观察,眼必须,以便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光线强时用,光线暗时用)。长短,放大倍数大。 6、观察: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观察物对准通光孔的________,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眼看 , 向前转动__________, 使物镜和装片接近;眼看 , 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 镜筒上升, 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停止。双手转动________直到物象清晰为止。 7、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作用是可以。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若视野中有黑色圆圈,那是因为,应。细胞有严重重叠是因为。视野中无光斑,是因为。细胞结构不太清楚是因为。 8、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步骤是,, ,。 9、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细胞分裂时,母细胞核内出现__________,它会_________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分

2017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XX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 动物的运动知识点: 一、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1.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 , 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陆生动物中的鸟类和昆虫能够飞行和滑翔。 2.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提高了生存能力。生物通过运动还能迅速迁移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殖场 所,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二、动物运动的能量 1.动物的运动器官或结构 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变形虫依靠伪足 运动。 蚂蚁等昆虫的足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分节的足产生运动。运动时,一般是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2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其中,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因而也可说成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 word可编辑

肌组成。” 骨骼是动物形体的基础,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3.动物运动的能量 消化吸收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食物------- > 细胞------- > ATP -------- >肌肉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知识点: 动物的行为: 动物在其生活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攻击行为等。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 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 生物社会行为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生物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二章形形色色的植物 1、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叫做(根系)。 2、(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的根系是(直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是(须根系)。 3、茎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茎上着生(叶)和(芽)的部位叫做(节),两个节之间的部分叫做(节间)。 4、植物的根和茎和叶因适应某一特殊环境而改变了它原有的形态、结构,甚至功能,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5、完整叶的结构:(叶片、叶柄、托叶)。 6、常见的变态茎:(土豆、藕黄瓜的茎卷须)、变态叶:(猪笼草、豌豆的叶卷须,仙人掌的叶刺槐树的叶刺)。 7、(虫媒花)以颜色鲜艳的花冠、芳香或独特的气味来吸引昆虫采蜜传粉;(风媒花)则没有鲜艳的花冠和特殊的气味,花我而密集,花粉轻而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风吹送传粉。 8、一枚完全叶由(叶脉)、(叶柄)和(托叶)组成。 9、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是(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多的植物是(木本植物)。在木本植物中,(主干明显而直立,植物高大且分枝多的是乔木),无明显主干,植物较矮小,近地面处枝条丛生的是(灌木)。 10、我国的植物种类繁多,已知的高等植物就有(3)万于种,绿色植物有(吸尘、杀菌、消声、调节空气温度)等作用。 11、花的结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丝、花药);其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结构。 12、果实成熟后不开裂,果皮与种皮紧密愈合在一起,不易分开,这样的果实叫做(颖果)。果实成熟时,果皮沿着背腹的两侧的缝线裂成两片,少数不开裂,果实内生有许多种子,种子着生在果皮上,这样的果实叫做(荚果)。果实的外果皮很薄,中果皮多汁,可食用,内果皮具坚硬的壳,里面包着种子,这样的果实叫做(核果)。小麦水稻是颖果 ,豆类是荚果 ,苹果、梨、桃等是核果。 13、根系是直根系,叶脉网状脉,花的基数是5,种子的胚具有2片子叶,凡是具有这样物征的植物是(双子叶植物)。如:大豆、花生、棉花、苹果、白菜、黄瓜、桃、梨等。 14、蔬菜的种类很多,包括(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等。 芹菜作用是(降压)、洋葱降低(血脂)、姜可以健胃,黄瓜美容,葱可以治感冒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练习题复习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练 习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23×2=46分) 1、染色体存在于()。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 2、有人因为多了一条染色体,会() A. 患传染病 B. 患遗传病 C. 患心理疾病 D. 不会患任何病 3、细胞核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染色体就是DNA C、不同的生物染色体数目不同 D、存在于细胞核内 4、水稻的体细胞内含有12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达到() A. 24条 B. 48条 C. 36条 D. 60条 5、下列细胞正处于分裂状态的是() A. 癌细胞 B. 人表皮细胞 C. 植物树皮细胞 D. 落叶细胞 6、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 A. 两个新细胞核的形成 B. 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 C. 染色体的出现 D. 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7、有关动物、植物细胞分裂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其结果都是使细胞数目增多 B、分裂后形成的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 C、分裂后形成的细胞与原细胞大小相同 D、都是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后分裂 8、构成心脏这一器官的主要组织是() A、结缔组织 B、神经组织 C、肌肉组织 D、上皮组织 9、血液属于()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10、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的功能的组织是() A、结缔组织 B、神经组织 C、肌肉组织 D、上皮组织 11、人体胃由以下哪几种组织构成( ) A. 机械组织、营养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C.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 D.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神经组织 12、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应该具备() A、只有花、果实、种子 B、只有根、茎、叶、果实 C、只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D、只有根、茎、叶 13、植物体内的几种组织,从根本上说都是来自于() A. 分生组织的分裂、分化 B. 输导组织的分裂、分化 C. 保护组织的分裂、分化 D. 营养组织的分裂、分化 14、下列不属于组织的是() A.叶的表皮 B.人的皮肤 C.西瓜瓤 D.根冠 15、根尖的结构中,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的结构是()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成熟区 D、根冠 16、下列哪项不是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A、细胞小、壁薄、核大、细胞质浓 B、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 C、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D、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 17、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组成的统一体,下列能正确反映四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带答案) 第七单元第二章第3-5节测试题第二章 3、4、5节一、选择题1.决定有耳垂的基因(B)对决定无耳垂的基因(b)为显性,李红有耳垂,她的体细胞内的基因组可能是() A.BB B.Bb C.bb D.BB 或Bb 2.以下关于染色体正确的叙述是() A.染色体就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都有一定数量的结构相同的染色体C.在生物的细胞里,染色体总是成对出现的 D.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3.决定豌豆形状是圆滑还是皱缩的是() A.精子 B.卵细胞 C.染色体 D.基因 4.某人是双眼皮,但他只产生一种生殖细胞,他的基因组成是() A. Aa B. AA C. aa D.aA 5.下列几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 A.肉质佳的母牛产下一头产奶多的牛 B.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C.长在荫蔽处的小麦比阳光下的麦杆细 D.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6.能遗传的变异是由()引起的。 A.个体生长快 B.个体发育好 C.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D.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7.下列那项不属于变异概念的范围? A.生物与生物之间 B.子代个体之间 C.亲代与子代之间D.性状上的差异 8.一卵生的双胞胎胖瘦相差很大,原因是()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D.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 9.下列不能说明变异在生物学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的是() A.能够使生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B.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不断进化 D.人们可以利用对人有利的变异选育新品种10.下列哪项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A.遗传的变异 B.不遗传的变异 C.有利的变异D.不利的变异 11.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遗传的变异的是() A.加强水肥管理,使作物生长健 B.进行品种杂交,之后进行选育 C.用射线和药物处理种子后进行选育 D.挑选牛群中肉质佳的进行繁殖 12.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A.AA和Aa B. Aa和AA C. Aa和Aa D.aa和aa 13.多指(如六指)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如果一方是多指,另一方正常,他们的子女是() A.都患多指或一半患多指 B.一半多指,一半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形成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 1)要知道生态系统的概念。 2)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说出组成生态系统成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正确的知道生态系统的概念,描述生态系统组成。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认识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法,思考法,解释法。 教学工具:课本,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同学们想一想: 现在是秋天我们学校院子里的绿色植物掉落叶子的时期,我 们把院子里堆积的植物叶子要打扫处理。但你想一想在辽阔的 森林里树木落下的叶子跟着时间变长为什么不堆积而慢慢消 灭呢? 讲述新课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我们知道生物的生活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的同时也也会影响到环境。在一片草原中的

生物中昆虫吃草,有的鸟吃昆虫,吃昆虫的鸟又往往被狐和鹰等动物捕食。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比如草原生存的鹰和狐被大力捕杀他们的数量逐渐减少了,但吃草的昆虫数量逐渐增多,草原上的草被破坏草原的面积逐渐减少。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的概念中提出了两个重点词汇,一个是生物,一个是环境。我们以前学过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物体。而环境是生物生存空间及其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胡泊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在一片森林生态系统中我们看到各种花草,树等植物,各种昆虫,蛇,鸟等动物。偶尔看到树叶上滴落的露水等非生物。在森林中还有些我们肉眼很难看到的细小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另一个是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等。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机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树会落叶,动物会死亡,从书上掉落的水果和叶子,它们时间变长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测试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第二章《观察生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1.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 动物会运动,植物不会运动 B 植物自身能制造养料,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 C 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 D 植物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2.下列各项中,属于器官的是…………………………………………………………()A 心脏 B 血液 C 神经元 D 软骨 3.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的特征…………………………………………………………( ) A 新陈代谢 B 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C 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能量 D 能运动 4.洞穴中的鱼类,终年不见阳光,则它哪种器官有可能退化…………………………()A 触觉器官 B 嗅觉器官 C 视觉器官 D 鳍 5.植物的叶一般都是绿色的,但有些植物的叶不是这样,如红枫的也呈红色、橙黄色或黄绿色,但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A 不能动 B 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 C 没有呼吸作用 D 能生长 6.下列特征不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是…………………………………………………()A 胎生、哺乳 B 体表被毛 C 体温恒定 D 牙齿分化 7.具有外骨骼的动物是…………………………………………………………………()A 蜗牛和田螺 B 龟和扬子鳄 C 河蟹和对虾 D 甲鱼和蛇 8.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 水生还是陆生 B 有无脊椎骨 C 有无翅膀 D 体型的大小 9.草履虫、蚯蚓、海星、水母分别属于………………………………………………() A 原生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扁形动物 B 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 原生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腔肠动物 D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10.利用冰箱保存食物的方法属于……………………………………………………()A 真空保存法 B 干藏法 C 加热法 D 冷藏法 11.下列动物中属于体温恒定、卵生、体内受精的是………………………………() A 青蛙 B 蛇 C 兔 D 家鸽 12.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 A 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少 B 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多 C 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少 D 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多 13.下列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的是………………………………………………………()A 酵母菌 B 细菌 C 霉菌 D 香菇 14.某同学把玉米、柳树、杉树分为一类,把水绵、地钱、蕨类分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

2017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汇

XX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动物的运动知识点: 一、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⒈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陆生动物中的鸟类和昆虫能够飞行和滑翔。 ⒉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提高了生存能力。生物通过运动还能迅速迁移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殖场所,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二、动物运动的能量 ⒈动物的运动器官或结构 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变形虫依靠伪足运动。 蚂蚁等昆虫的足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分节的足产生运动。运动时,一般是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⒉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其中,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因而也可说成“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骨骼是动物形体的基础,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⒊动物运动的能量 消化吸收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食物───→细胞───→ATP───→肌肉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知识点: 动物的行为: 动物在其生活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攻击行为等。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 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 生物社会行为知识点: 一)营群生活的动物 白蚁、羊群、鸡群、牛群、马群、蜜蜂、羚羊群、狼群、黑猩猩等是群体生活的生物。 2这些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如白蚁的社会行为。 二)、群体生活动物的特点。 这些动物不是独居的,是很多动物生活在一起的。 2它们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 3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分工合作的。 4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1、自然科学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 2、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一词,他被称为(“生物学之父”)。 3、(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他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4、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生物所属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5、(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达尔文运用(考察)、(调查)、(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揭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6、达尔文用(自然选择)来解释生命世界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7、林奈的生物分类学的创立和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建立,主要运用的是(观察描述)的方法。 8、(英国)医生哈维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发现了(血液循环)。 9、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10、人类基因组就是人类细胞内(全部DNA)的总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进一步破译人类细胞内(全部DNA)所含的遗传信息。 11、(2001)年年初,(美)、(德)、(法)、(英)、(日)、(中)等国科学工作者共同宣布,已经初步弄清了人类基因组图谱。 12、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 13、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14、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15、达尔文写了(《物种起源》)一书。

XX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XX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骨骼 骨 运动系统 不活动的连接(颅骨之间) 骨连接 半活动的连接(脊椎骨之间) 肌肉 活动的连接,又叫关节(四肢骨之间)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结缔组织),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

则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块肌肉组成一组。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4、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控制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5、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下,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提供能量,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共同完成运动。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6、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7、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二、动物的行为 、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知识点 玻片标本种类:切片(切取)装片(撕下或挑取)涂片(涂抹) (薄而透明) 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无细胞结构) 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完成的 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细胞各部分的功能:细胞壁-----保护、支持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能流动,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染色体、DNA) 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光合作用场所) 液泡-----充满细胞液,里面溶解多种物质 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中含有叶绿体其它色素和物质存在于液泡中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细胞分裂与生长:细胞分裂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体积增大所以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营养、连接、支持和保 护等功能,骨组织、血液都属于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主要有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可以分为 骨骼肌、平滑肌、心肌三种。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和传导兴奋。 植物组织:分生组织---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 大,能分裂产生新细胞(根尖,生长点) 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表皮) 营养组织---细胞壁薄具有存储营养物质的作用(叶肉,果肉) 输导组织---细胞壁呈管状,具有运输功能(叶脉) 植物体六个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繁殖器官 植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组织概念: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器官概念: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系统概念;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单细胞生物体:草履虫变形虫绿眼虫疟原虫衣藻小球藻螺旋藻 大肠杆菌酵母菌 草履虫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膜:呼吸 纤毛:运动 口沟:摄取食物 食物泡:消化食物 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收集管和伸缩泡: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并排出体外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生物《

新人教版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和影响》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 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本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运用前一节的探究活动方法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我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 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第二章 练习题

新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生物体由小长大有关的是:()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数目增多 D、与A、 B、C都有关 2: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 )的结果。 A、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数量增加 C、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D、细胞分裂或细胞生长 3:染色体是由下列哪两种物质组成的: ( ) A 、DNA和糖类 B 、DNA和脂肪 C 、DNA和蛋白质 D 、脂肪和蛋白质 4: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比较,其内含的:( ) A、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B、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不同 C、染色体形态相同但数目不同 D、遗传物质不一样 5:下列有关细胞分裂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②复制后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核③形成新的细胞膜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 ②③① 6: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X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是: ( )

A.X→X→X B.X→2X→2X C.X→2X→X D.2X→2 X→X 7: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关于染色体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明显 B.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 C.染色体的数量存在一个加倍的过程 D.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使新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 8:子代细胞在遗传物质组成上与亲代细胞保持着较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根本原因是( )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可复制成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B.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特定变化,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 C.在细胞生长过程中,染色体不发生变化 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平分成两份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变异2:组织的形成是:( ) A、细胞分裂的结果 B、细胞生长的结果 C、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 D、细胞分化的结果 3:人体内具有保护作用的组织是: ( )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4: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的组织是: (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测试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体现了() A. 生物依赖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适应环境 2.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一项是( ) A. 兔子的眼睛长在头部两边 B. 蚯蚓疏松土壤 C.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 葵花朵朵向太阳 3.如果农田中的杂草过多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作物与杂草之间有() A. 合作关系 B. 竞争关系 C. 互利关系 D. 平等关系 4.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这样能保护自己免遭捕食,这说明了()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5.明明全家在“十一”期间出去游玩了,回来之后,他发现家里养的绿萝(一种藤蔓类绿叶植物)都萎蔫了,而养的仙人掌还好好的,请你分析“十一”期间影响他家绿萝生长主要因素是() A. 温度 B. 土壤 C. 水分 D. 光照 6.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下面能准确表示这一食物链的是( ) A. 虾→小鱼→大鱼 B. 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C. 大鱼→小鱼→虾米 D. 阳光→虾米→小鱼→大鱼 7.下面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条河流 B. 一片向日葵 C. 一群大象 D. 一堆蘑菇 8.假设在一个有草、鹿和狼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 迅速上升 B. 保持稳定 C. 缓慢上升 D. 先上升,而后下降 9.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属于分解者的是() A. 高大的树木 B. 小鸟 C. 真菌 D. 松鼠 10.在食物链“草→虫→鸡→鹰”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 虫 B. 鸡 C. 鹰 D. 草 11.若用如图生物表示组成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则还缺少()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 检测卷附答案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姓名_____ __班级学号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种子萌发时必要的外界条件包括() ①适宜的温度②水③光④土壤⑤空气⑥肥料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影响的实验:在①、②两个花盆中种 了大豆,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其他同学看了设计后提 出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花盆阳光温度水 ①向阳处20℃充足 ②暗室28℃充足 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20 ℃ C.①花盆应在28 ℃,②花盆应在20 ℃ D.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 3.下表是某同学四次测得小麦的发芽率,结果都不相同,你认为他测得的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应是 ( ) 组别 1 2 3 4 发芽率92%90%95%91% A.92% B.90% C.95% D.91% 4.关于种子萌发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B.种子萌发时的营养都是来自子叶 C.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D.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5.学习了“种子的萌发”后,小明想观察蚕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他把蚕豆种子种在花盆里,可是十天过去了,种子都没有萌发,原因不可能是() A.光照不足B.温度过低 C.水分不足 D.胚已死亡6.学生到生物园播种花卉种子,老师要求播种前必须松土,原因是种子萌发需要() A.充足的空气B.一定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光照7.自制豆芽菜的一般步骤是:用开水烫绿豆种子几十秒→大量清水浸泡十个小时左右→放在暗处,保持适宜温度,每天换适量水→几天后收获豆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开水烫绿豆种子可以杀死细菌 B.用大量清水浸泡,会让绿豆种子缺氧而“死” C.把豆芽放在暗处是为了防止进行光合作用 D.少量种子没有发芽可能是因为种子的胚已死亡或被虫子咬坏 8.在具有适量的水、充足空气和适宜温度的环境条件下播种,种子会萌发的内部条件是() ①胚有活性②胚是完整③充足阳光④肥沃的土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9.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观察生物 知识点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1.放大镜的构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功能:具有放大观察物体的功能。观察到的是被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2.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习性,它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对农林作物有害。蜗牛有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组成,蜗牛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没有听觉。 3、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①.有应激性②.能生长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一般由细胞构成(除病毒)⑤.能生殖和发育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摄取食物;②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 第二节细胞 1、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2、细胞学说基本内容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4 细胞结构:(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 (4)液泡(5)叶绿体(6)细胞壁 5、显微镜的构造:(1)目镜(2)镜筒(3)物镜转换器(4)物镜 (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倾斜关节 6、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把观察物体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通光孔;(4)调焦:①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②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里看到的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 8、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1)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调节光线强弱;(4)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像清晰。(注意:此过程不能动粗准焦螺旋) 9、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①用纱布把载玻片擦干净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③用镊子撕下一小片洋葱内表皮④把洋葱内表皮浸入清水中展平⑤盖上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另一边以45o再慢慢盖上)防止气泡产生⑥在盖玻片一侧滴红墨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10、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避免上皮细胞吸水胀破)染色:滴加亚甲基蓝溶液 1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应该重新制作装片,把洋葱表皮展平;有黑色圆圈,可能是因为装片中有气泡,应该重新制作装片,避免产生气泡。 第三节生物体的结构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1)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数目增加,使得个体数目增加; 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增加但个体数目不变。 (2)细胞生长:刚分裂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它们能吸收营养,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增大。 (3)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成子细胞后,有的子细胞长大后继续分裂,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即形成不同的组织。 3、许多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形成同一种组织。 4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昆虫通过(分泌挥发性物质)或(鸣叫)等不同方式来吸引异性,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 2、昆虫的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例如:蟋蟀蚱蜢蝉蝼蛄。不完全变态的发育的农业害虫幼虫和成虫都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3、昆虫的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例如:蚊蝇蝶蚕蜜蜂。完全变态的发育的农业害虫主要在幼虫期对农作物造成危害。(作茧自缚是进入蛹期) 4.昆虫的幼虫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因为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幼虫的身体的长大而生长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行为:鸣叫(雄蛙)属于求偶行为、抱对(体外、水中受精)提高受精机率 【点拨】受精卵上面颜色深,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2.青蛙的发育 ①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体)、幼蛙、成蛙(成体)四个阶段 ②变态发育: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像青蛙这样,发育过程经过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这样的发育称为变态发育。 ③两栖动物的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这样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举例:蝾螈、大鲵、青蛙、蟾蜍。 3.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点拨】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从而要保护它们生存的水域环境,因此两栖动物还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②不能将两栖动物简单理解为既能水生又能陆生的动物,如乌龟、鸭子、鹅等都不是两栖动物。 4青蛙发育过程中呼吸器官变化先外鳃再内鳃最后用肺皮肤辅助。运动器官变化先用尾再长后肢,出现前肢最后尾消失。 第三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的生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筑巢后,雄鸟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求偶) 行为,然后,雌雄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