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策划书

“模拟法庭”进校园

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学校作为培养和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阵地,探索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已迫在眉睫。为了创新新形式下普法教育的新路子,校园模拟法庭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它以一种新颖的普法教育形式,通过让未成年人模拟组成法庭上的角色,真实地再现了法庭上的审判过程,让同学们融入角色中,从而接受案例给予人们的启示。它不仅具有案例本身的教育意义,更激发了未成年人学法的兴趣。在广大青少年学校中,掀起“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今年秋季,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将在区团委的关心和指导下,在西南石油大学法律援助站的组织下认真开展。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党和国家始终关心的大事。特别是今年习总书记关于群众路线的讲话,其重要精神之一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了解关心群众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便是对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做一个细致全面的认知,并采取相关措施教育引导青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次模拟法庭进校园的活动,不仅是新都区团委的职能体现,更是广大学生党员和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

二、活动主题

普及法律知识,树立守法观念,践行群众路线,

关怀青年成长,共建法制社会

三、活动目的

(一)充分发挥新都区团委的职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使之在共青团的关怀下,在法律知识的普及中积极向上,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理想。

(二)在具体实践中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具体行动开展服务社会活动,提高党员服务能力,人心凝

聚能力。

(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榜样,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深化青年学生、

弱势群体的法制观念,共同建设和谐法治社会。

(四)通过“亲身、亲历”参与模拟法庭活动,使学生熟悉司法审判的实际程序、过程。利用身边的人和事的案例对学生进行

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锻炼学

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让

更多的学生去关注法律、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个真

正的法制公民。

(五)加强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进而建设和谐平安校园,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校

园氛围。

四、活动时间

12月上旬【2—13】

五、模拟法庭简介

模拟法庭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确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将所学到的法学理论知识、司法基本技能等综合运用于实践;通过分析和研究案例,模拟案件的处理,解释法律规定,把握案情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了解熟悉法学理论活学活用,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同一。

六、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意义

法制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培养,而且是一种职业训练。通过这次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我们认为模拟法庭作为未成年人实践教育形式而言,它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模拟法庭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必须像律师那样接手模拟案件。他们作为当事人的律师、检察官或法官,成为案件的当事人或参与人,因而必须考虑所处的角色的利益,设身处地的分析案件,全力以赴地争取最佳结果。他们的角色已经不是学生,而是律师或其他法律工作者,因此也就必须像律师或法官那样工作。这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的转换问题,而且是学生的地位和视角的转换。它对学生产生的潜在而深远的影响远远超出传统式教育模式的作用。

2、学生要学会如何在庭前形成法律意见和开庭时进行法庭陈述和辩论,这种能力不仅依赖于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而且依赖于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