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期中考试复习

最新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期中考试复习
最新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期中考试复习

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第1节遗传信息

1、遗传物质的特点:结构复杂(能储存大量遗传信息)、性质稳定、能精确地自我复制并

将变异遗传给后代

2、噬菌体实验

(1)噬菌体构成(蛋白质衣壳+DNA),专门侵染细菌

(2)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3)实验现象——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后代噬菌体无放射性,用32P标记噬菌体DNA,细菌内有放射性,部分噬菌体后代有放射性。

(4)实验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图6-4,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要求排序,写过程)

(5)拓展分析——若标记细菌蛋白质或者标记细菌DNA,子代噬菌体是否有放射性?都有。原因:子代噬菌体的原料来自细菌。

(6)相关计算:标记细菌或噬菌体的DNA,子代噬菌体中有多少DNA或DNA单链有放射性?

(7)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3、遗传物质是核酸,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不含DNA的RNA病毒中,遗传物质是RNA。

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4、DNA、RNA结构(填图)

5、DNA的多样性、特异性体现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100个碱基对,就有4100种排列)

和脱氧核苷酸的数目

6、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基因上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双链)

7、基因的作用:控制蛋白质合成,由蛋白质体现出性状。

8、数量关系:1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1个DNA上有多个基因,1个基因有多个碱基对。

第2节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1、DNA复制:以DNA双链为模板,合成相同DNA分子的过程

(1)场所:细胞核内

(2)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3)方式:半保留复制

(4)需要:模板(两条单链)、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5)遵循:碱基配对原则(A配T,C配G)

(6)意义:保持生物遗传特性相对稳定。将遗传信息精确地传给子代。

2、转录:以DNA单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1)场所:细胞核内

(2)需要:模板(DNA单链)、酶、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3)遵循:碱基配对原则(A配U,C配G)

(4)意义:将DNA上的遗传信息抄录,并带出细胞核。

3、翻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1)场所:核糖体

(2)需要:模板(mRNA)、核糖体(rRNA+蛋白质)、tRNA、氨基酸、酶

(3)遗传密码:mRNA上的碱基顺序(与DNA上的碱基顺序——遗传信息相区别)

(4)密码子(三联密码):mRNA上3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5)所有生物共用一张遗传密码子表:64个密码子,决定20种氨基酸,其中3个终止密码子不标记任何氨基酸,2个起始密码子标记甲硫氨酸或缬氨酸。注意

根据mRNA上的三联密码来查表!

4、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的发展:部分RNA病毒能进行逆转录(需逆转录酶)或RNA复制

第3节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

1、三种工具:“化学剪刀”——限制酶;“化学浆糊”——DNA连接酶;“分子运输车”—

—质粒

2、四个步骤: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

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3、质粒:细菌中,独立于拟核DNA之外,能自主复制的双链、闭合、环状的DNA分子。

4、基因工程:预先设计蓝图,用人工方法将某种生物的基因接合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

DNA中,并使其表达(转录、翻译产生蛋白质),使后者得到新的遗传性状,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或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

5、根据外源基因的表达系统不同,分为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较成熟)、植物基因工程、

动物基因工程(通常以受精卵为受体细胞,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雄性原核。也可用乳腺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乳腺生物反应器)。

6、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类健康的损害

(辩证地看问题)

第七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第1节生殖和生命的延续

一、无性生殖(生物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特点:子代与亲代极

为相似,效率高)

1、分裂生殖(草履虫、眼虫、硅藻)

2、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

3、孢子生殖(真菌、苔藓、蕨类)

4、营养繁殖(马铃薯、落地生根、香蕉),农业上的扦插、分株、嫁接

二、有性生殖(通过亲本产生生殖细胞,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

新个体。特点:后代变异多。)

1、卵式生殖:高等动物和人类唯一的生殖方式。

2、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精子头部穿过卵膜,将细胞核(即雄性原

核)带入卵,尾部留在卵膜外)

第2节有丝分裂

1、有丝分裂过程图(见小测本)

2、有丝分裂染色体数、DNA数变化曲线图(见小测本)

3、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

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两出现两消失)核仁、核膜消失,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纺锤丝变成纺锤体。

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此时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较清晰。

后期:着丝粒裂开,每条染色体上的2条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末期:核仁、核膜重新出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赤道面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由中央向四周扩散形成新的细胞壁,形成2个子细胞。

4、细胞器的活动:间期——核糖体,后期——线粒体,末期——高尔基体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1)纺锤丝的来源不同: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来自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来自细胞质

(2)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不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板,而是赤道面处的细胞膜

内凹,缢缩成2个子细胞。

6、细胞周期: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

7、间期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合成RNA、蛋白质;S期(DNA合成期)——

DNA复制;G2期(DNA合成后期)——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8、细胞分裂后的三种状态:

(1)增殖细胞:植物分生区、动物骨髓细胞、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

(2)暂不增殖细胞(G0期细胞):肝细胞、肾细胞

(3)不增殖细胞:高度分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

9、有丝分裂——动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10.有丝分裂的实质:间期DNA复制,分裂期将复制后的DNA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11.有丝分裂的意义:保证亲代、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3节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过程图(见小测本)

2、减数分裂染色体数、DNA数变化曲线图(见小测本)

3、减数分裂各期特征:

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交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面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着丝粒不裂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裂成2个细胞

间期:DNA不复制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在赤道面上

后期:着丝粒裂开,每条染色体上的2条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末期: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共4个子细胞

3、减数、有丝分裂3个前期、3个中期、3个后期的比较(见笔记)

4、精子、卵细胞多样性的原因: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交换

5、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细胞名称):见书本图7-19

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核3个第二极体。

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也保证了生物

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

第4节细胞分化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细胞分化: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发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

2、细胞分化特点:

(1)贯穿个体发育全过程

(2)稳定、不可逆

(3)分化终端的细胞不再分裂,具有一定的特征,执行一定的功能,直到衰老死亡。

3、细胞的全能性:单个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4、植物组织培养(胡萝卜)

(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培养条件:在无菌条件下,控制温度、pH、光照,配制含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

(3)过程:脱分化,成为一团没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分生状态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4)特点:无性生殖,后代与亲代极相似,用于大量繁殖某优秀品种。

第5节克隆技术

1、克隆:不用生殖细胞,仅用一个个体的部分组织或一个体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新个体。

(无性繁殖)

2、爪蟾实验证明:动物的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3、多利羊实验:

(1)过程:将A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核放入B羊未受精的去核卵细胞中(电融合方法),体外细胞培养成为胚胎,将胚胎植入C羊子宫中。

(2)实验证明:哺乳动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4、如何看待动物克隆和克隆人:辩证地分析,有好有坏。我国政府的态度,四不原则:不

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第八章遗传与变异

第1节遗传规律

1、基本概念:

(1)遗传:子代与亲代相似

(2)性状: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

(3)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人的长发、短发不是)

(4)显性性状:经典实验中F1表现出的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的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5)性状分离:杂交后代中,又有显性又有隐性性状的现象。

(6)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和a)

(7)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如AA,Aa,aa)。表现型:个体表现出的性状(如:紫花),受环境因素影响。

(8)纯合子:如:AA ,aa。杂合子:如Aa

(9)测交:Aa与aa杂交

2、孟德尔(遗传学之父)选择豌豆的原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