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范围:必修一全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0分)

1.夏代最初几个君主不称王,而称为“后”(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之意)。直

到少康(夏朝第六世君主)才明确称“王”(意为天地人的主宰)。这一变化源于()

A. 宗法观念影响消退

B.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C. 君主权威显著增强

D. 官僚体制逐渐完善

2.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

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

A. 完善选官制度

B. 增加政府收入

C. 强化君主权力

D. 加强中央

集权

3.唐代进士科举不仅依据试卷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文学作

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据此可知,通榜公荐法()

A. 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

B. 旨在增加下层读书人入仕渠道

C. 有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

D. 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

4.《明书》中记载:“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

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未有。”与这一记载异曲同工的明代举措是

()

A. 营建北京并迁都于此

B. 废丞相权力分于六部

C. 设内阁辅助皇帝理政

D. 令地方大臣密折奏事

5.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描述:“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

就任后的第一项改革是拔除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材料中的“他”推行的改革措施()

A. 提高下层公民的参政热情

B.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C. 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顶峰

D. 使得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6.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

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

A. 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

B. 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C. 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

D. 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7.“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

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

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冶、经济、

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这体现了美国宪法的()

A. 主权在民原则

B. 三权分立原则

C. 邦联制原则

D. 联邦制原则

9.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

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的决定被时人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可见,义律此举的目的是()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

C. 提高自己政治地位

D. 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

10.1871年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立法机构,统率帝国军队;

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据此说明此时的德意志帝国()

A. 内阁首相全面控制国家军队

B. 正在努力构建民主共和制度

C. 立法机构掌握国家实际权力

D. 皇帝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

11.1875年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

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 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巩固了共和制度

B. 恢复了等级制度

C. 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法国的总统

D. 消灭了法国的家族势力

12.蒋廷黻说:“(《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

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这里谈到的“为福”,正确的理解是它们从客观上()

A. 加快了中国内地的开放

B. 加强了清政府与西方的联系

C. 使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

D. 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

13.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

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的签订()

A. 客观上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 导致列强开始对华商品输出

D. 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4.有人说:1901年的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

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曙光。关于这句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与人民的悲惨境遇。

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⑤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15.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1927年中共提出了

“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说明当时()

A. 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化

B. 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 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

D. 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

16.电影《无问西东》主人公之一沈光耀的原型沈崇诲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

在这场会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悉数投入,湘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纷纷奔赴前线,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国人民踊跃支援。这表明淞沪会战()

A. 消除了国民党军阀之间的矛盾

B.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C. 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高

D.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7.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

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A. 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

B. 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C. 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 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18.列宁说:“7月3日-4日的运动是用游行的方式促使苏维埃掌握政权的最后一

次尝试。”从那时起,也就是在苏维埃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实际上把政权交给了反革命。”这表明当时的俄国()

A. 武装起义的方针已经确定

B. 革命对象主要是妥协主义者

C. 改变斗争的策略势在必行

D. 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开始具备

19.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不可动摇的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当时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是()

A.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B.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 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D.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三通”,打破了两岸隔绝状态

20.“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中国;

同样,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参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发展,日本、印尼、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国家也将能够参与这一体系的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亚太地区成为中美的战略争夺重点

B. 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的霸权

地位

C. 太平洋共同体建设消除了中美分歧

D. 新兴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

形成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也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便终生为其“故吏”。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请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7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840年鸪片战争的爆发,把封闭古老的中国推上了近代的征程,从此揭开了中国近代的用之,因而在沉闷宁静的思想界掀起了阵阵波澜。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之--洪仁轩,为了巩固太平天国的领导政权,写下了政治巨著《资政新篇》,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努力寻求拯救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途径,为中国寻找民族独立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摘编自《浅析洪仁轩的《资政新篇)》

材料二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防止袁世凯上台后倒行逆施搞封建复辟,南京临时政府迫切希望制定一部国家根本法来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明确规定人权“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并在第二章“人民”部分规定了广泛的权利就权力分立与制约原则而言,《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试图建立一个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韩大元《辛亥革命与宪法学知识谱系的转型》(1)拫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洪仁矸创作《资政新篇》的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临时约法》的意义。(7分)

23、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美国,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毛泽东多次表命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会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

要原因。他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两家处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也指出,中美联合对付苏联是君子协定。——摘编自《中美关系缓和的多角度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处理国与国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4分)

24、二战后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的霸权与冷战紧密相关。历史上成功的霸权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目标组织起经济空间,以维护自由经济体制的霸主所组织起来的开放的市场经济

空间。同时,这种霸权对于维护冷战期间西方集团的政治稳定有直接的作用。美国通过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美日安保条约等多边和双边军事同盟条约而建立起以自己为首的西方安全机制。在全球化环境中美国的霸权有减有增。在全球化的推动下,随着冷战的发展,美国在其西方盟国中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了。但从全球层面看,美国能对世界体系中的生产结构、金融结构产生比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大得多的影响,比如制订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因此美国的霸权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反而相对地增强了。

——摘编自叶江《冷战、美国霸权与全球化》材料二冷战后美国霸权的膨胀强化了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使得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冷战后的美国霸权主义是一种更加肆无忌惮的霸权主义。冷战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市场经济制度、美国的价值观念,积极地向全世界扩展美国的势力和影响。同时,“新干涉主义”使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披上一层“仁慈”的外衣。“新干涉主义”是指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价值观为借口,用政治施压、军事打击和经济制裁等手段干涉别国内政。此外,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体现为一种制度性霸权。制度霸权是指通过西方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体现出来的一种霸权形态。只要霸权国能够保持霸权地位,它的国家安全、经济财富、意识形态观念、社会价值观念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摘编自刘丽云《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冷战中推行霸权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意图及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美国霸权“有增有减”的含

义?(8分)

(2)据材料二,概括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发展呈现的新特点,说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目的。(7分)

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D

3. A

4. B

5. B

6. A

7. D

8. D9. B10. D11. A12. D13. D14. D

15. C16. C17. B18. C19. C20. B

21.答案要点:

(1)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8分)

(2)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7分)

22. (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显现;太平天国运动出现危机;西方政治经济思想传入;中国传统政治经济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8分)

(2)主要内容:确立人民主权原则;平等人权且赋予人民广泛权利;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3分)

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中国开创了依法治国的先河,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为后世立法提供了借鉴。(4分)

23. (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的竞争;美国国内的呼声;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维护美国霸主地位。(5分)

(2)影响: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中美对抗;实现了中国对外的战略调整;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高潮的出现。(6分)

(3)认识: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外交政策;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歧,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要坚持求同存异);对分歧与矛盾,要加强沟通、对话;

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4分)

24. (1)意图及表现:维护自由经济体系,如推行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等;维护西方政治稳定,如杜鲁门主义;建立西方安全机制,如北大西洋公约。含义:“减”:受到日本、西欧、不结盟运动的冲击,霸权受到挑战。“增”:对世界生产结构、金融结构影响增加。(8分)

(2)新特点:更加无所顾忌;新干涉主义;制度性霸权。目的: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经济财富、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念。(7分)

2013年高考试题及答案海南卷历史

掌门1对1教育高考真题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3.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5.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6.朱元璋认为,“札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7.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汉代的是 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 C.《九章算术》D.《石氏星表》 8.图1反映的是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9.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11.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 12.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

海南省三亚市保平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海南省三亚市保平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第一章总则 规划范围 本保护规划的规划研究范围为保平村的村域范围,共计约10平方公里;其中重点规划区老村,面积37.91公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保护、整治及其它各种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期限 本保护规划期限与崖城镇总体规划一致,为2009~2020年。规划近期为2009~2015年。 指导思想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传承发展。 规划原则 (1)历史真实性原则; (2)完整性原则; (3)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原则; (4)区域系统保护原则; (5)合理利用、永续利用原则; (6)居民参与原则。 规划目标 通过保护规划和村庄建设相关规划,要使保平村同时满足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成为: “历史风貌完整、生态环境优美、革命传统悠久、以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旅游发展的热带传统明清古村落”。 规划总体策略 (1)重点保护、修复保平村内具有历史价值和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遗存,保持保平的历史真实性。 (2)保护保平内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海南古村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3)保护保平的历史风貌、传统肌理以及整体山水格局,使其成为中国海南传统古村落的活化石。 (4)整治保平居住环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条件舒适的村庄聚落。 (5)合理利用保平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资源,发展特色明显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三亚传统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第二章价值特色评价 村落特色 保平古村历史悠久、遗存众多、风貌完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其特色可概括为:(1)明清海南传统民居群的活标本 (2)中国最南古城的州治海门 (3)山水倚望、防灾避害的选址典范 (4)尊礼重教的文明古村 (5)三亚红色革命的策源地 历史价值 保平古村山水格局典型,村内建筑遗产、历史文化遗迹分布集中、颇具规模、风貌较好,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古村是古代保平港的要塞村镇、南海崖州大疍港的重要门户;儒学礼教、宗族文化底蕴深厚,流传至今;更是海南地区近代红色文化的摇篮。保平村保留了古村落选址、聚落结构、建筑形制以及古代海防等方面大量的历史信息,对研究古代琼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古村落选址于河岸北部,形成临水望山景观格局,极具特色;村内院落布局因地制宜、统一而富有变化,院子布局正房与照壁为核心;建筑外形独具特色,是崖州古建筑最有代表性、又最集中的古代民居建筑群;建筑风格是民族融合和中西合璧的体现,屋顶为“一剪三坡三檐”的接檐风格,其结构多为插梁式构架;民居建筑又不乏装饰,木雕、彩画、灰塑等工艺纯熟、内涵深刻,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 古毕兰村受洪水灾害侵袭,北迁至宁远河北岸高地,是古代堪舆学中聚落选址“龟背”理论的极佳诠释,这对研究古代村落选址原则中趋利避害的原则与方法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同时,从毕兰村到保平村的发展过程是一部移民建村史,为研究海南地区宗族文化的变迁、民族融合和中西文化交融提供了历史佐证,对文化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文化内涵 保平村自古以来文教昌盛,保平书院是古崖州重要的书院,历史上曾有保平多贡生的美誉,村中传承着较为浓郁的儒学文化与宗族文化,是琼州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保平村是一个具有八十多年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革命老区村,是革命烈士的故乡、重要的革命与战争纪念地,是三亚红色革命的策源地,具有极为深刻的红色文化内涵。同时,保平村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最重要的传承地。

2018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 ) A.学会磨制石器 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 C.懂得采集果实 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2.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 ) A. 半两钱 B. 五铢钱 C. 蚁鼻钱 D. 铲形币 3. 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 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 A.英美盟军 B.反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 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 A.虎门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5. 如图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 )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6. 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民谣“ 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

命一定会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吴起会师 B.井冈山会师 C.会宁会师 D.懋功会师 7. 毛泽东曾打趣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下列不属于三大战役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海大阅兵时指出:“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成立于() A.世纪年代 B.新中国成立前夕 C.世纪年代 D.世纪年代 9. 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 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下列与如图相符的周恩来外交语言是() A.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 10. 年,英法侵略者通过《天津条约》增开了处通商口岸,最南的口岸位于今 天的() A.广州 B.深圳 C.文昌 D.海口 11. 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也因改革开放而兴。年前,为海南岛建省办经济特区规 划了宏伟蓝图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胡锦涛 D.习近平 12. 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列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 A. 甲骨文 B.

201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海南卷) (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文综历史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答案】 D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九鼎是周天子至高无上地位的象征,西周时期诸侯是不能使用九鼎的。但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急剧下降,诸侯不仅敢问周鼎之轻重,甚至敢在墓葬中使用九鼎,这是礼崩乐坏的标志之一,A、B、C三个选项都与题干无关,故正确答案选D。 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 A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材料出自《礼记·大学》,强调德行的重要性,即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开始,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试题要求找出四个选项中说法最接近题干的一项。A项出自《论语》,强调了统治者身正的重要性,与题干意思合,故为正确选项。B项出自王阳明之口,意在实践“仁”的思想,达到“天下一家”的境界,与题干之意不合。C项出自《三国志》刘备临终对刘禅的嘱托意为要多做好事,亦与题干不合。D项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亦不合题意。 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 B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及重要概念的理解。察举制主要实行于汉代,从题干可知,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依据儒学修养和道德声望,由地方向中央推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武帝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经形成了儒学独尊的局面,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可知,由地方根据儒学修养和道德声望推荐人才的制度有很多弊端,在汉代儒学知识往往由一些重要的家族

高三作文(写景)海南特色文化

海南特色文化 海南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海南的乡土文化更是具有特色。海南省是我国热带资源面积最大的省份,这儿一年四季树木常青,山峦叠翠,河流纵横,湖泊遍布,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海南四周有许多风景优美的海湾,那儿海水清澈见底,沙滩洁净,阳光明媚,岸边翠绿的椰林中鸟儿争鸣,旖旎的滨海风光令人心驰神往。海南省的历史传统文化悠久灿烂,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丰富多采,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黎族同胞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海南的文化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从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陵水县光坡镇文化站积极开展电影放映、歌舞联欢、体育比赛、科普讲座等活动,丰富和活跃了当地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五指山市番茅黎族风情村和三亚鹿回头文化村开展的文化艺术活动,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使中外游客在娱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建设一条线,带动一大片。文昌市以建设文化长廊为依托,结合当地开展“生态文明村”“十星级文化乡镇”活动,突出抓好农村文化站、室建设,使文化长廊建设由点及面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文化长廊点;琼海市在建设国道线上的文化长廊点的同时,构筑了万泉河沿岸文化长廊线,大长廊套小长廊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白沙黎族自治县制定并实施的无门至邦溪的“百里文化长

廊”,万宁市制定并实施的龙滚至南桥的“万州南北线文化长廊”等,都生动地展示了海南千里环岛文化长廊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海南的文化产业犹如朝阳般喷薄而出,9项民间文化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图书馆全面竣工;省博物馆破土动工;乡土文化大放异彩,民族歌舞艳惊世人;普通市民也能享受高雅音乐大餐;农民足不出村即可看电影……曾几何时,说到海南,总有人套上“文化沙漠”这个名词。但过去几年来,生活在海南的人,都能慢慢感受到身边越来越浓厚的文化气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行,海南的文化建设,已经并将继续一点一点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此外,海南的民族歌舞也是夺目光彩,除了琼剧文化,海南的民族歌舞也在几年中一次又一次地挑动着人们兴奋的神经。以黎族舞蹈《三月三》、《草笠舞》、《喜送粮》、《摸螺》、《种山兰的女人》,海南人偶剧《鹿回头》、黎族歌舞诗《达达瑟》、大型黎族舞剧《五朵红云》、《甘工鸟》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剧(节)目,带来海南民族艺术创作上的重大收获。 海南的文化活动在热热闹闹的展开,海南的节日文化旅游,海南佛教文化旅游,海南红色旅游等文化旅游也正悄然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海南的旅游业。目前,海南的许多传统节日都开发了相应的文化旅游活动。如海南黎族的“三月三”、儋州的“调声节”、苗家的“花山节”、府城的“换花节”、“冼夫人文化

枫叶国际学校秋季入学试题九年级英语试A卷

枫叶国际学校秋季入学试题 九年级英语试A卷 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75 I.Grammar and Vocabulary语法和词汇(35’) (1)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right forms.用所给词组的恰当形式填空.(10’) took part in arrived at bad for had a cold good for the number of broke the record all over the world leave for grow up 1.My uncle__________the Party in1988. 2.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__________? 3.They__________the bus stop early this morning. 4.He__________and won a gold medal in the Athens Olympic. 5.I'm sure that eating too much is__________you. 6.Because it makes me strong and it is popular__________. 7.Running is__________legs,heart and lungs,and it makes us healthy. 8.We don’t know__________the stars in the sky. 9.I__________and felt so bad all the day. 10.We will__________Beijing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2)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right forms of the giving verbs.动词填空。(10’) 1.My father___________(teach)English at a junior high school for15years. 2.John’s brother________________(live)in England since he went to university. 3.My mother___________(collect)stamps as her hobby. 4.Please keep___________(quietly)in class. 5.I choose____________(hike)to the mountain with my friend. 6.The traffic policeman______________(deal)with the traffic accident soon. 7.The boy does everything__________(careful)so he is perfect. 8.I would like_________(have)dinner with my mother together. 9.__________(play)chess needs a good memory. 9.People often_____________(stand)in line to get on the bus. 10.I will stay at home if it_______(rain)tomorrow. (3)Multiple choice选出最佳答案。(1.5*10) 1.This book belongs_____Mr.White. A.with B.of C.to D.at 2.She finished her homework early___________with her friends. A.to go shopping B.went shopping c.and go shopping D.goes shopping 3.The girl who sits next to me________Lucy. A.is call B.is calling C.is called D.called 4.Michael often talks______but does_____So everybody says he is a good boy. A.many,little B.little,many C.less,more D.more,less 5.Stop___________so much noise,my father is sleeping. A.to make B.make C.making D.made 6.---Must I stay at home tonight?---No,you___________.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2019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0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海南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 ) A .农业的起源 B .手工业兴起 C .商业发展 D .畜牧业繁荣 2.下图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 ( ) A .结束了南北分裂 B .削弱了北魏实力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3.历史研究中,下列选项最可信的当属 ( ) A .神话传说——“女娲补天” B .出土文物——司母戊鼎 C .电视作品——《汉武大帝》 D .明清小说——《三国演义》 4.据下图,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 ( ) A .吐蕃 B .波斯 C .大食 D .天竺 5.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它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它”指 ( ) A .《儒林外史》 B .《聊斋志异》 C .《红楼梦》 D .《水浒传》 6.“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与歌谣相关的史实为 (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7.下图所示是五四运动的 ( ) A .背景 B .过程 C .结果 D .影响 8.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为 ( ) A .林则徐——“实业救园”的践行者 B .邓世昌——“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C .张謇——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D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9.读下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得益于 (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014高考海南历史试卷_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 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l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材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9.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削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陪审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10.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11.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

海南史

明代海南文化 明代是海南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有十:一是各类学校多;二是科举考试中式人数多;三是"鼎臣继出,名满神州";四是两位海南人分别掌管明代全国两所最高学府;五是九位海南人入选《明史》;六是各种著作多;七是俗尚礼文和读书风气浓;八是许多家庭妇女都有文化,并出现冯银等五位女诗人;九是各种楼亭、坊表和名胜古迹及名人墓葬多;十是海南岛被称为"海滨邹鲁"或"海外邹鲁"。明代海南文化之所以获得高度发展,主要原因有九,其中最重要的,当是明王朝对本岛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军挥师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帅归降。同年十月,海南岛改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并改吉阳军为崖州,南宁军为儋州,万安军为万州,3州隶于琼州府,仍属广西。不久又将南建州改为定安县。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隶于广东省。从此,海南岛归广东省管辖。洪武九年,海南岛属广东布政使司海南道。当时领县情况是:琼州府领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乐会、会同7县;儋州领宜伦、昌化2县;万州领万宁、陵水2县;崖州领宁远、感恩2县。海南岛1府3州13县。统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伦县并入儋州,崖州附郭宁远县并入崖州,万州附郭万宁县并入万州,也就是说,州治所在地的县,归并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机构重叠。琼州府领3州10县,并成了明代的定制。 明代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明代还把“归附”的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于州县,和汉人一样纳粮当差。贬官制,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种行政惩罚制度,一般是对所谓的“罪臣”制度加以贬谛,在帝王朝中使用普遍。贬官,顾名思义,就是官职贬低,或挂一虚衔,或一贬到底,被充配到某地度晚年。在古代封建社会,孤悬海外的海南岛由于交通不便利, 相对偏僻路遥,生活条件艰难,且远离中央皇权的统治中心,无疑成为历代帝王发配贬 官的理想场所。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的大一统思想,封建统治者把贬官发配到边陲海南岛,也是“皇恩”所至,象征王权的统治。 贬官文化可以说是无可奈何地成为海南文化的一个特殊的景观。它由一些不幸的政客、文人构成。有当朝宰相,有“千古风流”的大文豪。也有可谓“金戈铁马”的大将,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2019年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 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 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 4.“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 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5.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A.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6.下图为一组纪念邮票,邮票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中,曾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必备素养的是 ①(围棋)②(捶丸一球类竞技)③(弓箭)④(蹴鞠) A.① B.② C.③ D.④ 7.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2019年海南省中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

图 1 图 2 图 3 图4 2019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2019·海南)1.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 A .农业的起源 B .手工业兴起 C .商业的发展 D .畜牧业繁荣 (2019·海南)2.图1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 ) A .结束了南北分裂 B .削弱了北魏实力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2019·海南)3.历史研究中,下列选项最可信的当属( ) A .神话传说一-“女娲补天” B .出土文物一-司母戊鼎 C .电视作品-《汉武大帝》 D .明清小说一一《三国演义》 (2019·海南)4.据图2,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 ) A .吐蕃 B .波斯 C .大食 D .天竺 (2019·海南)5.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它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刷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它”指( ) A .《儒林外史》 B .《聊斋志异》 C .《红楼梦》 D .《水浒传》 (2019·海南)6.“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与歌谣相关的史实为(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2019·海南)7.图3所示是五四运动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结果 D .影响 (2019·海南)8.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为( ) A .林则徐——“实业救园”的践行者 B .邓世昌-“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C .张謇一一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D .李大钊一-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2019·海南)9.读图4,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得益于(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海南)10.努力攀登空间科学高峰是我国科学家的毕生追求。1970年4月24日晚上9时35分,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 .东方红一号 B .神舟一号 C .嫦娥一号 D .捕风一号 (2019·海南)11.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在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

枫叶国际学校秋季入学试题1

枫叶国际学校秋季入学试题 英语试A卷 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75 I. Grammar and Vocabulary语法和词汇(35’) (1)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right forms. 用所给词组的恰当形式填空.(10’) took part in;arrived at;bad for;had a cold;good for;the number of;broke the record;all over the worl d;l eave for;grow up 1.My uncl e__________ the Party in1988. 2.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__________? 3.They__________the bus stop early this morning. 4.He__________and won a gol d medal in the Athens Olympic. 5. I'm sure that eating too much is __________you. 6.Because it makes me strong and it is popular__________. 7.Running is__________ l egs, heart and lungs, and it makes us healthy. 8.We d on’t know __________the stars in the sky. 9.I__________and felt so bad all the day. 10.We will __________ Beijing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2)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right forms of the giving verbs.动词填空。(10’) 1.My father___________ (teach) English at a junior high school for 15 years. 2.John’s brother ________________ (live) in England since he went to university. 3.My mother ___________(coll ect) stamps as her hobby. 4. Please keep___________ (quietly) in class. 5. I choose ____________ (hike) to the mountain with my friend. 6.The traffic policeman ______________(d eal) with the traffic accid ent soon. 7.The boy d oes everything __________(careful) so he is perfect. 8. I would like _________(have) dinner with my mother together. 9. __________(play) chess needs a good memory. 9. Peopl e often _____________(stand) in line to get on the bus. 10. I will stay at home if it_______ (rain) tomorrow. (3)Multipl e choice选出最佳答案。(1.5*10) 1.This book belongs _____ Mr. White. A. with B. of C. to D. at 2.She finished her homework early ___________ with her friends. A.to go shopping B.went shopping c.and go shopping D.goes shopping 3.The girl who sits next to me ________ Lucy. A.is call B.is calling C.is call ed D. call ed 4.Michael often talks ______ but d oes_____ So every body says he is a good boy. A.many, little B.little,many C.l ess,more D.more,l ess 5.Stop___________so much noise, my father is sl eeping. A.to make B. make C. making D.mad e 6.---Must I stay at home tonight?---No, you___________. A. mustn’t B.won’t C.needn’t D.can’t 7.How wond erful! The room is________glass. A.mad e from B.mad e of C.mad e into D.mad e in

2012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2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国古代经济。从题干的材料看从周天子开始历代皇帝、皇后都重视这一仪式,说明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重视的原因是农业是古代社会主体经济。A、B 两项容易排除,重农抑商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C项错误。 答案:D。 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儒家思想。题干中儒家的主张主要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意思是统治者实行仁义,必定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体现了仁政思想。 答案:B。 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 解析:本题考点是秦中央集权制度。解题关键是学生要对选项中“托古改制”、“中华传统”、“君权神授”的准确含义理解清楚,同时熟悉“皇帝”名称的来源。 答案:C。 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解题时学生一是要注意时间:魏晋时期,一是要理解此人提出“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朋友之信”这些主张属于儒家思想,题干反映了佛儒矛盾。 答案:D。 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题干从两个时期御史官员对宰相监督力度大小,说明相权受到限制,这从本质上加强了君主专制。 答案:C 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