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专家共识(2016)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专家共识(2016)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专家共识(2016)

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查房记录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查房记录 时间:2010年2月24日 地点:妇产科医生办公室 查房主题: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程序:一责任护生报告病情 二责任护士报告护理问题及措施 三相关知识提问及指导 参加人员:全科护理人员 主持人:邓金平 记录人:向晓琼 邓金平护士长: 今天受护理部委托到妇产科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查房的病种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目的是通过对病情了解,复习相关知识,检查指导年轻护士、护生对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了解和落实情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妊娠合并心脏病为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一位,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均可能使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下面由责任护生介绍病历摘要,然后大家进行讨论,以加深对本病人的认识。 责任护士胡小红报告病情:李美丽,女,34岁,农民,因停经9个月,下腹疼痛伴心悸,气促1天于2010年2月22日23:4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5月初2(前5月),预产期2010年1月16日(古),孕早期无病毒感染及毒物环境接触史,孕4+月自觉胎动,孕期无头昏、眼花。1周前因感冒后咳嗽,未处理。2月22日8时出现下腹疼痛不适,伴心悸、气促,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无好转而入院,既往发现“先心病”10多年,未行治疗。9年前曾行剖宫产术,入院查:T37.8℃,P130次/分,R26次/分,BP108/72mmHg,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双肺

底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各瓣膜听诊区均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心率130次/分,腹膨隆、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专科情况:宫高28cm,腹围92cm,胎儿估重2776g,胎先露头,已入盆,胎心音O×150次/分,妇查:宫口未开,初步诊断:①孕3产2存1,宫内妊娠39w,LOA,活胎,先兆临产;②妊娠合并心脏病;③肺部感染;④心衰。入院后请内科医师会诊。给予半坐卧位,吸氧,B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入院后积极行术前准备,于2月23日14:15在连硬外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对症等处理。 邓金平护士长:请责任护士彭国萍介绍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彭国萍护师:①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致肺瘀血有关;②活动无耐力:与妊娠增加心脏负荷有关;③自理能力缺陷;④知识缺乏。 主要护理措施:①置单间,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室内温、湿度适宜,一切生活护理由护理人员承担;②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上心电监护仪,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情况;③鼓励安慰病人,保持情绪稳定;④保持呼吸道通畅;⑤饮食宜清淡,不能用力排便;⑥做好疾病知识宣教。 邓金平护士长:责任护生作了病情介绍,责任护士彭国萍也介绍了病人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妊娠合并心脏病往往是死于并发症,请问妊娠合并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主管护师白彩云:常见的并发症有:心力衰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邓金平护士长:妊娠合并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衰,防止心衰尤为重要,请问哪几个时期最容易发生心衰,为什么? 主管护师白彩云:①妊娠32—34周末,总血量增加达高峰约30%—45%;②分娩期:宫缩腹肌、骨骼肌均参加活动,周围循环阻力加大,腹压增加,内脏血管区域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查房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查房 时间:2017年3月10日15:00 地点:产科孕妇学校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 责任护士:刘芳芳你好!今天我们为您进行护理查房,请不要紧张,放松一些,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工作,谢谢。 请护士长为6床妊娠合并心脏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查房。 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护理查房的目的是: 1 ,让我们大家共同进行一次护理教学查房,查房的疾病是“妊娠合并心脏病”通过对病情了解,大家掌握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2检查指导年轻护士,护生对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了解和落实情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3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为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一位,妊娠,分娩,产褥期均可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 责任护士报告病情: 刘芳芳,女,37岁,农民,因停经9个月,下腹疼痛伴心悸,气促1天于2015年9月20日23:4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4年12月20日,预产期2015年9月27日,孕早期无病毒感染及毒物环境接触史,孕4月自觉胎动,孕期无头晕,眼花1周前因感冒后咳嗽,未处理。9月20日8时出院下腹疼痛不适,伴心悸,气促,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无好转而入院,既往发现“先心病”10多年,未行治疗。查体:T37.8,P130次/分,R26次/分,BP108/72mmHg,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各瓣听诊区均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心率130次/分,腹膨隆,肝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专科情况:宫高28cm,腹围92cm,胎儿估重2770克,胎头先露,胎心音150次/分,妇查:宫口未开,初步诊断:①孕3产1,宫内妊娠39W,LOA活胎,先兆临产;②妊娠合并心脏病;③肺部感染,④心衰。入院后请内科医师会诊,给予半坐卧位,吸氧,B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入院后积极行术前准备,于9月21日14:15在连硬外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对症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制定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根据患儿的病情不同区别对待。轻型无症状者应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有症状患儿应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剧哭,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重型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妥善的生活照顾。 2.预防感染向患儿及家长介绍自我保护,防止感染的知识,应避免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病室要空气新鲜,穿着衣服冷热要适中,防止受凉。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3.供给营养需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体质。适当限制食盐摄入,还要给予适量的蔬菜类粗纤维食品,以保证大便通畅,重型患儿喂养困难,应特别细心、耐心、少食多餐,以免导致呛咳、气促、呼吸困难等,必要时从静脉补充营养。 4.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l)注意心率、心律、脉搏、呼吸、血压及心杂音变化,必要时使用监护仪监测。(2)防止法洛四联症患儿因哭闹、进食、活动排便等引起缺氧发作,一旦发生可立即置于膝胸卧位,吸氧,通知医师,并做好普萘洛尔、吗啡应用和纠正酸中毒等准备。(3)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血液粘稠度高,暑天、发热、多汗、吐泻时体液量减少,加重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造成重要器官栓塞的危险,因此应注意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4)合并贫血者,可加重缺氧,导致心力衰竭,须及时纠正,饮食中宜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5)合并心力衰竭者参阅本章心力衰竭护理。 5.做好心理护理关心患儿,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对检查、治疗、预后的期望心情,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诊疗计划、检查过程、病室环境,消除恐惧心理,说服家长和患儿主动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使诊疗工作顺利进行。 6.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及家长根据病情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动量,维持营养,增强抵抗力,防止各种感染,掌握观察病情变化的知识。行扁桃体摘除术与拔牙时,给足量的抗生素。防止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功能较好者可按时预防接种。定期到医院就诊检查,使患儿能安全达到适合手术的年龄。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护理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56例的临床护理档案记录,分析对其实施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如一般护理、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围产期护理和教育指导等)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经运用综合护理手段,5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均平安顺利地度过孕产期,本组中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均为0%,獲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8.21%(55/56)。结论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能够进一步确保母婴的健康安全。 标签:妊娠;心脏病;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一组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是中国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国内临床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检出率也逐渐提升,临床较常见的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类型有高血压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等[1]。现本文选取我院接受临床护理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56例的临床护理档案记录,以探讨实施的临床护理方法及获得的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护理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56例的临床护理档案记录,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0.45±1.43)岁;分娩时的孕周为29~40周;剖宫产分娩38例,阴道自然分娩18例。 1.2 方法 临床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是心力衰竭及感染,为更好地针对实施临床护理措施,应先明确检测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再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然后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具体护理内容如下所示。 1.2.1 一般护理 避免患者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应取左侧卧位或者半卧位进行休息,保证每天至少10 h的良好睡眠,午休2 h;注意补充营养,指导孕妇合理摄入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富含多种矿物质(钙、铁等)和微量元素的食品,应少食多餐,预防便秘,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也注意避免因营养过剩而导致孕期体重过高,一般孕期整体体重的增加以不超过10~15 kg为宜。 1.2.2 急救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

?标准与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7.01.001 通信作者:邵宗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300052,Email :shaozonghong@https://www.360docs.net/doc/885385895.html, ;张连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730030,Email :zhangliansheng@https://www.360docs.net/doc/885385895.html,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plastic anemia (2017)Red Blood Cell Disease (Anemia )Group,Chinese Society of Hematolog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Shao Zonghong,Department of Hematology,General Hospital,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52,China.Email:shaozonghong@https://www.360docs.net/doc/885385895.html,;Zhang Liansheng,Department of Hematology,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Lanzhou 730030,China.Email:zhangliansheng@https://www.360docs.net/doc/885385895.html,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再生障碍性贫血(AA )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0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外诊治指南及近年相关文献,广泛征求专家建议和意见,重新制订了以下AA 诊断与治疗新版中国专家共识。 一、AA 定义及发病机制AA 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BMF )综合征。其年发病率在我国为0.74/10万人口,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AA 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目前认为T 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造成骨髓损伤在原发性获得性AA 发病机制中占主要地位,新近研究显示遗传背景在AA 发病及进展中也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如端粒酶基因突变,也有部分病例发现体细胞突变。先天性AA 罕见,主要为范可尼贫血(FA )、先天性角化不良(DKC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DBA )、Shwachmann-Diamond 综合征(SDS )等。绝大多数AA 属获得性,故本指南主要讨论原发性获得性AA 。 二、AA 的诊断建议(一)诊断AA 的实验室检测项目1.必需检测项目:(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及形态、血红蛋白(HGB )水平、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血小板计数(PLT )和形态。(2)多部位骨髓穿刺:至少包括髂骨和胸骨。骨髓涂片分析:造血细胞增生程度;粒、红、淋巴系细胞形态和阶段百分比;巨核细胞数目和形态;小粒造血细胞面积;是否有异常细胞等。(3)骨髓活检:至少取2cm 骨髓组织(髂骨)标本用以评估骨髓增生程度、各系细胞比例、造血组织分布(有无灶性CD34+细胞分布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骨髓浸润、骨髓纤维化等。(4)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34+细胞数量。(5)肝、肾、甲状腺功能,其他生化,病毒学(包括肝炎病毒、EBV 、CMV 等)及免疫固定电泳检查。(6)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 12水平。(7)流式细胞术检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克隆(CD55、CD59、Flaer )。(8)免疫相关指标检测:T 细胞亚群(如CD4+、CD8+、Th1、Th2、Treg 等)及细胞因子(如IFN-γ、IL-4、IL-10等)、自身抗体和风湿抗体、造血干细胞及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标志检测。(9)细胞遗传学:常规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del (5q33)、del (20q )等]以及遗传性疾病筛查(儿童或有家族史者推荐做染色体断裂试验),胎儿血红蛋白检测。(10)其他:心电图、肺功能、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 线或CT 等),以评价其他原因导致的造血异常。 2.可选检测项目: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以下项目:(1)骨髓造血细胞膜自身抗体检测;(2)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检测、端粒酶基因突变检测、体细胞基因突变检测。 (二)AA 诊断标准1.血常规检查:全血细胞(包括网织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至少符合以下三项中两项:HGB<100g/L ;PLT<50×109/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 )<1.5×109/L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查房(课件)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查房 时间:2017年3月10日15:00 地点:产科孕妇学校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 责任护士:刘芳芳你好!今天我们为您进行护理查房,请不要紧张,放松一些,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工作,谢谢。 请护士长为6床妊娠合并心脏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查房。 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护理查房的目的是: 1 ,让我们大家共同进行一次护理教学查房,查房的疾病是“妊娠合并心脏病”通过对病情了解,大家掌握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2检查指导年轻护士,护生对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了解和落实情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3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为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一位,妊娠,分娩,产褥期均可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 责任护士报告病情: 刘芳芳,女,37岁,农民,因停经9个月,下腹疼痛伴心悸,气促1天于2015年9月20日23:4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4年12月20日,预产期2015年9月27日,孕早期无病毒感染及毒物环境接触史,孕4月自觉胎动,孕期无头晕,眼花1周前因感冒后咳嗽,未处理。9月20日8时出院下腹疼痛不适,伴心悸,气促,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无好转而入院,既往发现“先心病”10多年,未行治疗。查体:T37。8,P130次/分,R26次/分,BP108/72mmHg,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各瓣听诊区均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心率130次/分,腹膨隆,肝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专科情况:宫高28cm,腹围92cm,胎儿估重2770克,胎头先露,胎心音150次/分,妇查:宫口未开,初步诊断:①孕3产1,宫内妊娠39W,LOA活胎,先兆临产;②妊娠合并心脏病;③肺部感染,④心衰。入院后请内科医师

小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小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病史及母亲的妊娠史,了解有无导致发病的诱因。 2、评估心功能及活动耐受情况,观察有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3、了解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结果如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 4、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 1、绝对卧休息,注意保持患儿情绪稳定。 2、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并给氧气吸入。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饮食,有水肿者适当限制摄水量,给无盐或低盐饮食,少量多餐。 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监测呼吸、脉搏,每次1分钟以上;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视水肿轻重,隔日或每周测量体重1次(严重心力衰竭者除外)。 5、输液患儿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总量。 6、注意皮肤清洁,防止压疮,预防感染。 7、保持大理通畅,避免排便用力,加重心脏负担。

8、服用洋地黄时,注意观察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每次服药前应测脉搏,幼儿脉搏低于100次/分钟,儿童低于80次/分钟,立即报告医师停药。 【健康指导】 1、法洛四联症的患儿多取蹲踞位,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主动蹲下片刻。这是因为蹲踞点可使缺氧症状得到缓解,患儿如有这种现象,家长切不可强行将患儿拉起。 2、对平时心肝功能和活动耐力都较好的患儿,应按时接受预防接种,但在接种后,应多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3、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质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且易发心力衰竭,故应仔细护理。随着季节的变换,患儿应及时增减衣服;如家庭成员中有上呼吸感染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平时应尽量少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在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一旦患儿出现感染时,应积极控制感染。 4、如发现患儿有气急烦躁、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2017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17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0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外诊治指南及近年相关文献,广泛征求专家建议和意见,重新制订了以下AA诊断与治疗新版中国专家共识。一、AA定义及发病机制 AA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BMF)综合征。其年发病率在我国为0.74/10万人口,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AA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目前认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造成骨髓损伤在原发性获得性AA发病机制中占主要地位,新近研究显示遗传背景在AA发病及进展中也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如端粒酶基因突变,也有部分病例发现体细胞突变。先天性AA罕见,主要为范可尼贫血(FA)、先天性角化不良(DKC)、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DBA)、Shwachmann-Diamond综合征(SDS)等。绝大多数AA属获得性,故本指南主要讨论原发性获得性AA。 二、AA的诊断建议 (一)诊断AA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1.必需检测项目: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及形态、血红蛋白(HGB)水平、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血小板计数(PLT)和形态。(2)多部位骨髓穿刺:至少包括髂骨和胸骨。骨髓涂片分析:造血细胞

增生程度;粒、红、淋巴系细胞形态和阶段百分比;巨核细胞数目和形态;小粒造血细胞面积;是否有异常细胞等。(3)骨髓活检:至少取2 cm骨髓组织(髂骨)标本用以评估骨髓增生程度、各系细胞比例、造血组织分布(有无灶性CD34+细胞分布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骨髓浸润、骨髓纤维化等。(4)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34+细胞数量。(5)肝、肾、甲状腺功能,其他生化,病毒学(包括肝炎病毒、EBV、CMV等)及免疫固定电泳检查。(6)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7)流式细胞术检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克隆(CD55、CD59、Flaer)。(8)免疫相关指标检测:T细胞亚群(如CD4+、CD8+、Th1、Th2、Treg等)及细胞因子(如IFN-γ、IL-4、IL-10等)、自身抗体和风湿抗体、造血干细胞及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标志检测。(9)细胞遗传学:常规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del(5q33)、del(20q)等]以及遗传性疾病筛查(儿童或有家族史者推荐做染色体断裂试验),胎儿血红蛋白检测。(10)其他:心电图、肺功能、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等),以评价其他原因导致的造血异常。 2.可选检测项目: 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以下项目:(1)骨髓造血细胞膜自身抗体检测;(2)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检测、端粒酶基因突变检测、体细胞基因突变检测。 (二)AA诊断标准 1.血常规检查:

妇产科学妊娠合并心脏病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等,其中以_________最多见。(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妊高症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心率失常、风湿性心脏病) 2.心脏病孕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心力衰竭严重感染 3.急性病毒性肝炎中以_________型肝炎最常见。乙 4.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宫内传播、产时传播、产后母乳喂养传播) 5.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 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孕早期心脏病患者,决定是否能继续妊娠的重要的依据是:C A.心脏病种类 B.心脏病病变部位 C.心功能分级 D.症状严重程度 E.有否以往生育史 2、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下列哪个体征是早期心衰的可靠诊断依据:C. A.心界扩大 B.心尖部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C.肺底部持续湿罗音 D.休息时心率>110次/分 E.下肢凹陷性水肿Ⅰ度 3.促使心脏病孕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是:D A.心脏病病程长 B.产程中用力过度致心衰 C.孕妇年龄大 D.心衰与感染 E.产后哺乳致心衰 4.心脏病患者早孕,终止妊娠的指征下述哪项不当A A.心功能Ⅱ级或以上 B.风湿活动期 C.严重心肌损害 D.伴有肺高压表现者 E.有心力衰竭史 5.预防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心衰的措施,下列那项不当E A.积极治疗贫血 B.积极预防妊高征 C.防治呼吸道感染 D.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E.常规服用洋地黄 6.妊娠合并心脏病者,下列哪项不是早期心衰体征D. A.轻微活动后有胸闷气急及心悸感 B.休息时心率>120次/分 C.休息时呼吸>20次/分 D.肺底有湿啰音,咳嗽后消失 E.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7、下列哪项体征不能作为确诊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依据:E A.心尖区舒张期杂音 B.Ⅲ级或Ⅲ级以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C.心房颤动 D.

【实用】-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胚胎发育畸形或遗留缺损,如左右心房间隔缺损称房间隔缺损,右心室与左心室间隔缺损称室间隔缺损。各处瓣膜均可有狭窄或闭锁,如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心室一侧发育不良或缺如,如左心发育不良、单心室。心脏各腔及动、静脉之间连接异常,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性或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也可能多种畸形同时存在,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及右室肥厚四种畸形并存)等。临床表现为发绀、呼吸急促、上呼吸道感染、杵状指(趾)、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1.1、健康史:一般资料、过敏史,本次疾病的类型、特征、发病及以往诊疗及用药过程。 1.2、身体状况 1.2.1、局部表现: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及心肺功能状况。 1.2.2、全身表现:全面体格检查,了解重要器官功能状态,评估病人的饮食习惯、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估病人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判断其对手术的耐受力。 1.2.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及其它特殊检查。 1.3、心理社会状况 1.3.1、认知程度: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治疗方案、手术风险、术前配合、术后康复和预后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1.3.2、心理状态:评估病人对接受手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生理功能的变化和预后是否存在焦虑、恐惧和无助心理。评估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识别并判断其所处的心理状态。 1.3.3、社会支持系统:评估病人家属的经济承受程度。 2、术后评估 2.1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名称和麻醉方式,术中情况。 2.2、身体状况

2.2.1、生命体征 2.2.2、循环和呼吸功能 2.2.3、伤口及引流情况 2.2.4、意识情况 2.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心理感受,评估有无术后心理变化。 2.4、判断预后:评估病人和家属对疾病预后的了解,康复训练和早期活动是否配合。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伤口有关。 2、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脏压塞。 3、体液不足危险:与体外循环有关。 4、受伤危险:与机械通气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1、术前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 1.2、术日准确测体重,为术中、术后用药作准备。 1.3、正确给氧:发绀患者可低流量吸氧;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者不需吸氧;动脉导管依赖性下肢血流灌注患者禁吸氧。 2、术后护理 2.1、同心脏术后护理。 2.2、先心手术患者多为儿童,应严密观察神志、表情、瞳孔、感觉及四肢活动情况,以便及早发现神经系统合并症。 2.3、监测血电解质:血钾变化,并注意补钙。 2.4、预防低血容量及肺水肿。 【护理评价】 1、患者疼痛减轻 2、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或发生后得到及时处理 1、心功能改善,维持有效循环 2、患者无损伤或损伤得到及时处理

2020慢性意识障碍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2020慢性意识障碍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是指各种严重脑损伤导致的意识丧失状态,如昏迷、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和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慢性意识障碍(prolonged DoC,pDoC)是指意识丧失超过28 d 的意识障碍。本专家共识旨在梳理近年来pDoC领域的重要进步,对于使用混乱的名称、诊断及治疗方法,建立相对统一的认识、评价与实施标准,以利于pDoC 临床及研究工作的规范化。由于pDoC 涉及领域较多,本共识仅就该领域专家已达成一致的部分予以总结,之后将完善和更新共识的范围及内容。本文对pDoC的诊治要点进行总结。 pDoC的诊断与评估 1. 临床诊断 推荐意见:正式的病案系统及法律文书中,建议统一使用ICD-10 诊断,即“持续性植物状态”。一般性医学文件及学术交流中,建议使用意识状态+时间,如:MCS 3 月,VS 6 月等。

2. 临床评估 推荐意见:采用CRS-R 作为pDoC 检查与评估的标准临床量表。使用CRS-R 作为预后评估首选工具,GOS-E作为预后评估的辅助量表。 3. 神经影像与电生理评估 推荐意见:由CRS-R 量表、多模态脑成像技术及神经电生理技术联合的综合评估体系可减少临床误诊,提高预后预判。必须进行的评估项目包括多次的CRS-R量表评分、头部MRI、EEG;应该进行的评估项目为fMRI、MMN、qEEG;对提高诊断准确性有帮助的评估项目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MRI、TMS-EEG、ABR、SEP。 pDoC的治疗 pDoC 目前缺乏确切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缺乏系统性研究及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但鉴于大量的pDoC 患者人群及巨大的治疗需求,临床对pDoC治疗的研究与尝试一直在进行。

(75020212)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xx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编号: 妇产科·产科·疾病 (750212)组稿人: xx审稿人: xx批准者: 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执行时间: 2013.07.01 1.【疾病知识】 妊娠期心血管系统有所改变,以适应妊娠期代谢增加,以及胎儿生长发育、代谢物质的排泄需要。正常孕妇妊娠期及产时血液循环的改变,其心脏完全可以代偿。但对于有器质性病变心脏病的孕妇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2.【饮食】 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以免因胃部膨胀腹压增加而加重心脏负担。饮食应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钙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豆制品等,多喝骨头汤、鱼汤,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脂肪的摄入,控制体重增加,整个妊娠期体重增加不应超过10kg。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酒等,妊娠四个月起限制食盐摄入量,一日不超过4~5g。产后出血期间禁食人参、鹿茸等活血物质。 3.【休息和活动】

休息可减轻心脏的负荷量,孕妇应每天至少卧床10h以上,饭后应有三十分钟的休息及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劳累、精神刺激及情绪波动。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根据心功能分级绝对卧床休息24~48小时。剖宫产产妇产后根据心功能分级绝对卧床休息3~4天。卧床休息期间做好翻身和踝泵运动指导和落实。产褥期24h内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轻一切顺利的产妇,产后24h先坐起,无不适再逐渐增加活动量。心功能II级以下者可允许哺乳,但要避免过劳。 病情较重者,根据心脏功能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4.【出院指导】 1)饮食和活动同前。 2)避免诱发心衰: 给孕妇提供安静、清洁的环境,以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注意个人卫生,每日清洗外阴、更换内裤,防止尿路感染诱发心衰。 3)嘱孕妇每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 4)孕产妇卧床时间久,护理上指导并协助产妇家属2-3小时给其拍背、按摩四肢以防肺炎及微小血栓形成。 5)孕妇自妊娠28周开始,每天早、中、晚饭后各数1h胎动,正常情况下,每小时约动3~5次,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2-1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对心脏病孕妇做好一般护理、产程监护、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预防和纠正心力衰竭。结果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明显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并使心脏病孕妇顺利度过孕产期。结论加强心脏病孕产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护理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危及母婴安全,一是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及围产儿死亡率增高。二是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可使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为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因排位中高居第二位,为非直接死亡的第一位[1]。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必须加强护理和监测,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我院近5年来共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3—2008年我科共收治26例心脏病孕妇,年龄最大42岁,最小19岁,风湿性心脏病6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妊高症心脏病7例,病毒性心肌炎6例,围生期心肌病2例,剖宫产20例,阴道分娩6例,其中心力衰竭发生在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22例,孕产妇0死亡,围产儿死亡1例。 2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心功能Ⅲ级以上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需住院治

疗,心功能I—II级者,预产期1—2周入院。将患者安置在安静、空气新鲜、有氧供给的小房间,限制探视,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嘱患者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减少活动量,定期吸氧,指导孕妇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饮食,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锌、钙等,少量多餐,多食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教会病人自测脉搏及胎动,如活动后脉搏>100次/分或胎动过多或过少,均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根据病情记出入水量,严密监护孕妇的心肺情况、体重、血压和胎心音的变化,做好各项记录,预防各种感染,防止并发症。 2.2心理护理合并心脏病孕妇多数以往有心脏病病史,心理负担较重,既渴望分娩成功,又担心分娩造成心脏病病情加重,再加上住院期间由于呼吸困难、监测仪器、噪音刺激、紧张的抢救场面及家属的担心,患者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2]。护士要注意心理安慰,运用沟通技巧,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等,同时给于精神安慰,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各种疑问,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2.3产程监护患者进入第一产程时,精神上鼓励和安慰产妇,适当使用镇静、止疼剂,密切监测病人的脉搏、呼吸、心率、血压、胎心及宫缩情况,面罩吸氧,指导产妇宫缩时不宜用力,宫口开全后行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严格无菌操作,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体力消耗。 如产程进展缓慢,可适当使用宫缩剂,用药时要有专人陪伴及护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的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的护理 刘宏宇王岩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痊愈出院。结论封堵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护理 室缺房缺外科修补术治疗先心病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是此种方法存在创伤大、恢复慢和输血风险。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介入治疗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新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需要输血的优势,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13岁,动脉导管未闭(pda)16例,房间隔缺损(asd)11例,室间隔缺损(vsd)15例;心功能ⅰ级。 1.2介入手术方法 1.2.1动脉导管未闭常规局麻下分别穿刺股动脉、股静脉,沿股静脉送入6~7f的端孔导管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后,将260cm的交换导丝经pda送入降主动脉;沿动脉送入4~5f的猪尾导管至主动脉弓降部行侧位造影放大摄影,观察pda的形状和位置,测量其直径,沿交换导丝送入传送鞘至降主动脉,撤出导丝和内鞘,选择大于pda最窄直径2~4mm的蘑菇伞封堵器(amplatzerductoccluder,ado),证实ado形状,位置满意,无或仅有少量烟雾状残余分流时,可沿指示方向操纵旋转柄,释放ado,封闭pda,术毕撤出导管、导丝及鞘,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术中静脉注射肝素0.5~1.0mg/kg,24~48h 后复查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 1.2.2房间隔缺损在全麻或局麻下穿刺右股静脉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送入260cm导丝至左上肺静脉,用球囊测量asd最大伸展径,选择型号合适的amplatzerasd封堵器在x线及tte监视下封堵asd,其余同上。 1.2.3室间隔缺损在全麻或局麻下穿刺右股动静脉行常规左室造影及导管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畸形,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7%左右,早产儿为足月儿的2~3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错位,护理常规如下: 1. 心理护理 关爱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对检查、治疗、预后的期望心情;要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活动或游戏,鼓励患儿与正常儿童接触,以建立正常的社会行为方式,使患儿保持精神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检查及治疗。消除恐惧心理、乐观态度、坚持服药。 2. 一般护理 应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内温、湿度适宜。床铺清洁、舒适,被褥、衣着合适。建立合理生活制度,安排好患儿作息,减少心脏负担、保证患儿充分休息与睡眠,根据病情安排适当活动量。有症状患儿应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大哭大闹,严重患儿应卧床休息。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动作宜轻、快,并应集中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以避免多次扰动患儿。患儿烦躁不安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3. 饮食护理 注意营养搭配,供给充足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营养需要,增强体质,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小儿喂养困难者要慢喂,宜少量多餐,避免吃奶时呛咳和加重呼吸困难。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防喂食过饱,人工喂养儿奶嘴出奶孔不可太细,以免增加吸吮时体力消耗,喂养过程中,应拔出奶嘴驱气后再喂,如出现发绀加重,应暂停喂养,并给予氧气吸入,待缺氧症状改善后,再行喂养,必要时从静脉补充营养。年长儿可鼓励集体进餐,以提高食欲。心功能不全时有水钠潴留,应根据病情,采用无盐饮食或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4. 病情观察,预防感染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就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畸形,就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7%左右,早产儿为足月儿的2~3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就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与大动脉错位,护理常规如下: 1、心理护理?关爱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对检查、治疗、预后的期望心情;要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活动或游戏,鼓励患儿与正常儿童接触,以建立正常的社会行为方式,使患儿保持精神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主动配合检查及治疗。消除恐惧心理、乐观态度、坚持服药。 2、一般护理?应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内温、湿度适宜。床铺清洁、舒适,被褥、衣着合适。建立合理生活制度,安排好患儿作息, 减少心脏负担、保证患儿充分休息与睡眠,根据病情安排适当活动量。有症状患儿应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与大哭大闹,严重患儿应卧床休息。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动作宜轻、快,并应集中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以避免多次扰动患儿。患儿烦躁不安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3、饮食护理 注意营养搭配,供给充足能量、蛋白质与维生素,保证营养需要,增强体质,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小儿喂养困难者要慢喂,宜少量多餐,避免吃奶时呛咳与加重呼吸困难。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防喂食过饱,人工喂养儿奶嘴出奶孔不可太细,以免增加吸吮时体力消耗,喂养过程中,应拔出奶嘴驱气后再喂,如出现发绀加重,应暂停喂养,并给予氧气吸入,待缺氧症状改善后,再行喂养,必要时从静脉补充营养。年长儿可鼓励集体进餐,以提高食欲。心功能不全时有水钠潴留,应根据病情,采用 4.病情观察,预防感染无盐饮食或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监测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心律及心脏杂音的变化。注意观察青紫程度、饮食及活动耐力的变化。病室内要空气新鲜,温度保持在18~20℃,温度55%~65%,避免与感染性疾病接触。 3、对症护理? 3.1、预防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抵抗力弱,易发生

先天性心脏病的健康指导

先天性心脏病的健康指导 一、疾病知识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 二、入院指导 (一)术前护理 同心胸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1、无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护理。 (1)根据病人心功能情况区别对待,心功能差者要限制其活动,并加强巡视;(2)完成各种术前检查;(3)注意防止和控制呼吸道感染;(4)对中度以上肺高压病人,术前一周每天吸氧3次,每次30分钟;(5)对重度肺高压病人术前置入漂浮导管监测者,做好漂浮导管的护理;(6)心功能较差的病人,输液时注意输液速度。 2、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护理 (1)适当限制病人活动,以防出现晕厥或外伤;(2)做好家属解释工作,耐心对待患儿,以取得配合;(3)按医嘱施行氧气治疗,一般术前一周每天吸氧3次,每次30分钟; (4)鼓励多饮水,因病人血球压积高,血浆含量少,鼓励病人多饮水;(5)多巡视病人,及时发现心衰、咯血、低氧性脑病发作等,若发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术后护理 (1)按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2)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 定时给病人翻身拍背,协助病人咳嗽排痰;(3)根据病情指导病人起床活动。一般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三、出院指导 1、紫绀型心脏病患儿根据其病情不同,有些需做缓解症状的减状手术,有 些需做根治术,手术后紫绀会有所减轻,有的完全消失。在术后早期要限制活动量,加强营养,使体力和心功能尽快恢复,学龄儿童一般术后半年左右可以上学,但暂不要参加体育课与剧烈活动。 2、儿童术后应加强营养供给,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利生长发育。 3、注意气候变化,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避免呼吸道感染。 4、定期门诊随访。 床号:患儿姓名:患儿家属姓名:告知者: 日期: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中国专家共识(4)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中国专家共识 2014-05-28 22:22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作者:宿英英 字体大小 - | + 对于神经重症(neurocritical care)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欧洲脊髓灰质炎的流行,近20 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5年美国神经亚专科联合会(UCNS)对神经重症这一独立专科进行了认证,负责对神经重症医师培训并进行监督。作为新兴的神经病学亚专科,将神经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交融为一体,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并且高质量的医学监护与救治是神经重症肩负的最高使命,而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成为了完成这一使命的最基本单元。 2012年美国神经病学会(AAN)针对神经科住院医师神经重症培训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4%的医院建立了NICU(102个),75%的NICU至少配备1名神经重症医师。2010年中国一项针对NICU的调查显示:NlCU存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多种模式并存,规模大小不一,专业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推出《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中国专家共识》,供各医疗单位参考,从而推进神经重症专科建设,并为与国际接轨做出努力。 我们对2012年12月之前Medline数据库中相关的临床试验、meta分析、指南或共识进行文献检索。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摊荐的证据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证据确认,并根据证据水平提出推荐意见。对暂无相关证据,专家高度共识的部分,按最高推荐意见推荐。 一、NICU建制 (一)NICU模式 2001年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40284例患者)显示:与NICU相比,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增加(OR=3.40,95%CI1.65~7.60,P=0.002)(1b证据)。2011年一项meta 分析(基于12篇文献,24 520例患者)结果显示:与综合ICU相比,NICU可明显降低病死率(OR=(0.78,95%CI.64~O.95,p=0.0lO)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预后(OR=1.29,95%CI 1.ll—l.5l,P=O.001)(1a证据)。 ICU按人员管殚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lCU:重症医师直接负责患者诊治,并决定患者的转入与转出。开放式ICU:患者转入ICU后,仍由主管医师负责诊治,并选择性接受重症医师会诊。1996年一项前瞻性ICU封闭前(12例患者)与封闭后(121例患者)的对照研究显示:封闭式ICU的标准化死亡比率(实际死亡率/预测死亡率)低于开放式ICU(O.78,3l%/40%;0.9,23%/25%)(1b证据)。 1998年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lCU封闭与开放相比,ICU停留天数缩短(6.l d与12.6d,P<0.01),住院天数缩短(19.2d与33.2d,p<0.01),机械通气天数缩短(2.3 d与8.5d,P<0.01)(1b 证据)。2001年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ICU开放式改为封闭式后,ICU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从28%下降至20%(p=0.01),经相关因素校正后,病死率下降了将近一半(OR=O.51,95%CI0.32-0.82,P=0.005)(1b证据)。 2008年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NICU配置神经重症医师后(259例患者)与之前(174例患者)相比,卒中患者出院率增加21%(P=0.003),N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日分别缩短了1.92d 和1.70 d(1b证据)。20l2年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2096例患者)显示:ICU配置神经重症医师后,缺血性卒中住院期间病死率下降(22%与28%,P=O.023),住院天数缩短(11.09d与11.89 d,p=O.001);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病死率和1年病死率均下降(18.5%与3l.7%,P=0.006; 20.8%与33.7%,P=0.OlO),但ICU停留天数延长(11.55 d与3.74d,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