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基础:复句和短语

基础知识复习与巩固

1、学会正确辨析短语和复句。

2、掌握恰当的方法,强化基础训练

复习检查

(各位老师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情况,适当添加)

知识梳理

短语类型

短语,也称词组,是词和词组合成的语言单位。

根据其构成方式可以分成:

1. 并列短语

①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如老师和同学、调查 研究、培养和提高、万紫千红、理直气壮、丰功伟绩、是非黑白等。

2.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② 偏正短语,词和词按修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如我的老师、一个 顾客、伟大的人民、世外桃源;小心观察、更加坚决、突然发现、非常壮观、相当迅速。

③ 动宾短语,词和词按照支配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如吃晚饭、盖房子、歌唱 祖国、顾

全大局、关心集体、饱经风霜、理清思路等。 3. 动补(形补)短语 主谓短语 ④

动补(形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补语组成。如看 明白、想得太多、送出去、住一宿、说两句、红得发紫、害怕得要命、好得很、傻呆了、漂亮极 了。

⑤ 主谓短语,词和词按照陈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如心情舒畅、人声鼎沸、 春光明媚、好人一生平安、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复句类型 一、什么是复句及其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 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 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 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 等类型。

因果复句包括:因果,假设,条件。

老师 姓名

学科

名称

课题 名称

教学 目标

及重 难点

教 学 过

非因果复句包括:并列,递进,选择,转折,承接。

词语有“因为 A 所以 B ”、“既 A 就(那么) B ”、”因此”。 例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气馁。

因为雷锋叔叔为人民做许多好事,所以人民永远怀念他。

7、假设复句:由两个有似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 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

使(纵然) A ,也 B ”、“再 A ,也 B ”、“假如”、“假使”、“假若

例如: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怕。

要是你能刻苦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8、条件复句: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

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例如: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心。

重难点释疑:

并列复句和选择复句: 这两种复句中的大部分句子容易区分,但也有容易混淆的情况。并列 复句中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表述的类型 (常用的关联词有 “不是?而是?”, “是??不是??”) , 易混同于选择复句中的一种没有取舍的情况 (常用的关联词为 “不是??就是??”) 。例如“不 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不少学生在判 断其类型时,将它说成是选择复句。如何辨别这两种情况的复句 ?首先可以从关联词入手。将这 两类复句的关联词进行比较(特别是比较其关联词的后部分) ,分析其异同点。其次,可从句子 表达的意义上来区别。并列复句是为了鲜明地说明事情或事物的特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

A 就(那么)

B ”、“即 要是”

点,意思往往是确定的;选择 复句则列出两种不相容的可能,引人注意,意思是不确定的,要人们自己去确定取舍。

因果复句和并列复句: 虽然这两种复句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因果复句中表推论因果关系的情 况(常用

“既然??就??”来表示) ,有些学生易混同于并列复句中的“既??又??”的情 况。例如:“既然我们是学生,我们就要认真读好书。 ”这个复句本来是因果复句,但有些学生判 断为并列复句。辨清这两种情况的方法有二:第一用换关联词法来判断,表推论的因果复句中的 “既然??就??”可换成表一般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意思上不会有多大 的变化;而并列复句却不能把“既??又??”换成“因为??所以??”;第二,用前后分句 换位法来判断:前后分句不能换位的是因果复句,能换位意思不变的则是并列复句。

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 这两种复句由于在某种情况下比较相似, 所以很容易混为一谈。 如( 1) “如今,你若是从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 ”(2)“只要能妥善保护

草皮和灌木,沙丘就可以被固定下来。 ”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例( 1)是假设复句,例( 2)又 是条件复句。可告诉学生从两方面来辨别这两种复句。第一,根据关联词来辨别:凡是前一分句 中的关联词与“如果”意思一样的(如“假如” 、“假若”、“若是”、“若要”等) ,则是假设复句; 凡是前一分句的关联词与“只有”意思相近的(如“只要” 、“除非”等) ,就是条件复句。第二, 根据句子感情色彩来判断:假设复句往往带有假设的意味,主观色彩较浓;而条件复句常常是冷 静地叙述情况,比较客观。

典型例题

【★★★】 1.结构上全是动宾短语的一组是:( ) A. 纯洁高尚 全面衡量 热烈响应 热切希

望 B. 灿烂异彩 重放光明 热情鼓励 放射光芒 C. 分析成分 巩固胜利 战胜敌人 散发香气 D. 感觉良好 完全彻底 修饰限制 搭配适

当 ★★★】 2.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项是:( )

A. 他身材高大。

B. 他的身材高大。

C. 他有高大的身材。

D. 身材高大的就是他。

【★★★】 3. 下列句子中只有一个是错误的,请找出来。( )

A. 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B. 从这件事情中,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C.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D. 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里面含有空气,会把光束全部反射出来,所以呈现白色。 ★★★】 4.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B. 同学的帮助,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C. 在同学的帮助下,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D. 同学的帮助,使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 5. 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

眼前。

A.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 谓语中心语是“出现”, 补语是“在眼前”。 C.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6.

找出下列病句的病因。

备选项: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语序不当④句式杂糅⑤不合逻辑

A.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天坛等古迹。()

B. 升高中的考场是设在教学大楼五楼举行的。()

C. 秋天的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 我们要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E. 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艰巨的任务。()

★★★】7. 下列短语归类有错的一项是:()

A. 并列:听说读写思想感情光荣而艰巨轻松愉快

B. 偏正:新的语法大操场上跟我们学非常激动

C. 动宾:复习短语洗热水擦干净送我一首小诗

D. 补充:热起来做下去疼得发紫读两遍摆整齐

★★★】8. 选出与“愚公移山”同类结构的一项:()

①大江两岸②温故知新③学习计划④襟怀坦白

参考答案:

1. C

2.A

3.B

4.B

5.C

6.A. ⑤ B. ④ C. ② D. ① E ③

7.C 8.④ 巩固训练指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

1、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2、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4、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7、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8、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9、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10、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

11、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12、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13、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14、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

15、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心了。()

16、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17、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寞。()

18、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

19、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20、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21、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22、杜小康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23、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

24、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25、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26、我们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游玩一次。()

27、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28、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

29、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30、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他使了个眼色。()

31、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

32、他虽然心里挺难受,可是一点儿也没想到妒忌别人。()

33、很多同学心里慌得不行,眼睛也不敢朝黑板看。()

34、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

35、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36、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37、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38、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39、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0、新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

4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42、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43、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44、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45、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46、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47、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参考答案

一、1、并列复句 2 、条件复句 3 、因果复句 4 、并列复句 5 、并列复句6、条件复句

7 、递进复句8 、并列复句9 、并列复句10 、转折复句11、因果复句12 、条件复句

13 、假设复句14 、递进复句15 、条件复句16、条件复句17 、因果复句18 、因果复

句19 、递进复句20 、转折复句21、并列复句22 、递进复句23 、递进复句24 、条件复句25 、递进复句26、递进复句27 、因果复句28 、因果复句29 、假设复句

30 、因果复句31、假设复句32 、转折复句33 、并列复句34 、假设复句35 、因果复

句36、假设复句37 、并列复句38 、假设复句39 、并列复句40 、并列复句41、并列复句42 、递进复句43 、并列复句44 、转折复句45 、并列复句46、并列复句

47 、转折复句

拓展提高

指出下面复句的类型。【★★★】

1、他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还不能参加这样的大会。()

2 、看着这场景,将军觉得十分快意。()

3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3 、他急忙背上了书包,匆匆地走了。()

4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5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6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7、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

8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9 、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一身土气。()

10 、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11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12 、孩子飞也似地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

13 、与其说它是城市,还不如说它是渔村更合适。()

14 、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

15 、这声音虽然极底,却很耳熟。()

16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17 、由于名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18 、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