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海醇不良反应急救流程

碘海醇不良反应急救流程

东莞市凤岗医院

制订时间:2017-3.15

制订部门:门诊部

审核部门:护理部

创伤急救-固定技术操作规程

创伤急救—固定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及包扎是否有效、是否存在休克等情况。 2、评估伤员伤情、确认固定方法,正确选择固定用物,避免神经、血管、骨骼及软组织的再损伤,便于伤员的搬运。 3、了解伤员心里状况,做好伤员隐私保护。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物品:1、制式材料:各型号夹板、三角巾宽带和窄带数条、衬垫、绷带、颈托、腰部固定带等。 2、就便材料:布条、毛巾、雨伞、木棍、木板、纸板等。 环境:安全。 体位:根据骨折固定部位选择适宜体位 【方法】 1、锁骨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垫衬垫于两腋前上方→将三角巾折叠成窄带状→两端分别绕两肩呈“8”字形固定(将窄带一端由肩部绕过腋下,另一端由腋下绕过肩部)→拉紧三角巾的两端于背部打结→打结处加垫衬垫→尽量使两肩后张以达到锁骨固定效果→松紧适度→观察记录血液循环→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2、上臂闭合性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在将要放置夹板部位垫衬垫(环绕上臂)→选择适宜长短不一的夹板两块(长夹板长度:超过肩关节与肘关节距离;短夹板长度:不超过肩关节与肘关节距离)或夹板一块→将长夹板置于上臂后外侧→将短夹板置于上臂前内侧(一块夹板时置于外侧)→取绷带或带状物在上臂骨折部位上、下两端进行打结固定→再在适宜位置加一条固定带,使夹板固定牢靠→将肘关节屈曲90°→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固定于胸前→(若无夹板,也可用两块三角巾或绷带,一块将上臂呈90°悬吊于胸前→另一块叠成宽带状→将伤肢上臂与胸部固定在一起→松紧适宜→观察记录血液循环→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3、大腿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用长、短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大腿的外侧和内侧(长夹板的长度自腋下至脚跟,短夹板的长度自大腿根部至脚跟)→在骨隆突处、关节处和空隙处加衬垫→固定带分别置于在骨折上下端、腋下或腰部及关节上下处→再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将固定带分别打结固定(足踝用“8”字形固定,脚与小腿部呈直角功能位)→若无夹板,也可将伤员两下肢并紧→中间加衬垫→将健侧肢体与伤肢分段固定在一起→固定带松紧适宜→观察并记录伤肢血液循环情况→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4、颈、腰椎损伤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环境安全可进行施救→呼叫伤员→确认伤情(伤员诉颈、腰部疼痛)→呼叫助手→准备用物(颈托、腰部固定带)→运用五拳法(头锁,胸锁,肩锁,改良肩锁,胸背锁)按步骤分别稳定及固定伤员头颈部→首先术者用“头锁”法,稳定伤员头部→助手检查伤员伤情(检查部位:头顶、额部、眼眶、鼻梁部、下

碘海醇产品明书

【功能主治】 欧乃派克为X线造影剂可用于心血管造影动脉造影尿路造影静脉造影CT增强检查;颈胸和腰段椎管造影经椎管蛛网膜下腔注射后CT脑池造影;关节腔造影经内窥镜胰胆管造影(ERCP)疝或瘘道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涎腺造影经皮肝胆管造影(PTC)窦道造影胃肠道造影和“T”型管造影等 您认为此药的治疗效果如何? 【主要成份】 欧乃派克主要成份为碘海醇辅料氨丁三醇EDTA钙钠盐酸调节pH注射用水 【包装规格】 ml:g(Ⅰ) 【用法用量】 给药剂量取决于检查的种类病人的年龄体重心输出量和全身情况及使用的技术一般而言该药的常用碘浓度和容量与目前使用的其它含碘对比剂相似和其它造影剂一样在用药前后都必须保证体内有充足的水份以下的剂量可作为临床指导 . 静脉注射指南 尿路造影成人所用药物浓度为mgl/ml或mgl/ml用量为~ml 儿童体重小于kg所用药物浓度为mgl/ml用量按体重ml/kg计算 体重大于kg所用药物浓度为mgl/ml用量按体重ml/kg(最高ml计算) 注在大剂量的尿路造影中可高于ml . 动脉注射指南 () 动脉造影 主动脉血管造影所用药物浓度为mgl/ml用量为一次性注射~ml 选择性脑动脉造影所用药物浓度为mgl/ml用量为一次性注射~ml. 所用药物浓度为mgl/ml用量为一次性注射~ml 下肢动脉造影所用药物浓度为mgl/ml或mgl/ml用量为一次性注射~ml/ 各种动脉造影所用药物浓度为mgl/ml用量取决于检查的类型 注用量根据注射部位的选择每次注射的用量 () 血管造影 成人 左心室和主动脉根注射所用药物浓度为mgl/ml用量为一次注射~ml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所用药物浓度为mgl/ml用量为一次注射~ml 儿童所用药物浓度为mgl/ml或mgl/ml用量取决于年龄体重和病情(最高按体重 ml/kg) () 数字减影造影(DSA)所用药物浓度为mgl/ml用量为一次注射~ml

医疗急救技能竞赛项目操作流程

医疗急救技能竞赛项目操作流程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min,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常在21~23cm。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十)机械通气准备物品: 氧气瓶、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一)安装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二)开启氧气瓶,观察流量表氧气量,选择复苏器工作模式。 (十三)检查复苏器运转情况. 观察3组通气。 (十四)去掉模拟肺,连接病人,观察病人呼吸及缺氧改善情况。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及处理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及处理 【关键词】碘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 碘造影剂因其显影清晰,毒副作用少,且易于吸收与排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中。与此同时,由于碘造影剂具有高渗性及化学毒性,静脉注射后也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造影检查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轻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 临床上应用的碘造影剂包括离子型和非离子型2类。虽然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使用逐渐增多,有效地减少了碘造影剂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但由于经济条件等因素,离子型造影剂仍在广泛使用,即使是非离子型碘造影剂依然可能造成过敏反应。因此,做好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工作是保证CT增强检查的重要环节。 1 碘造影剂的种类与结构 CT检查使用的多为水溶性造影剂,均为三碘苯环的衍生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离子型造影剂,另一类是非离子型造影剂。前者是三碘苯甲酸的盐,主要是钠盐和葡甲胺盐如泛影葡胺(diatrizate meglumin angiografin),异泛影葡胺(Conray 60),异泛影钠(Conray 400)等。由于带有电荷,因此常称为离子型造影剂。它们所带的阳离子为含三碘苯环,阴离子为葡甲胺、钠、钙、镁等。第二类造影剂是新一代的单体或双体三碘苯环造影剂如优维显(Ultravist)或称Iopromide(碘普鲁胺),欧乃派克(Omnipaque)或称Iohexo(碘苯六醇)等。由于其不是盐类,在水溶液中不产生离子,不带电荷,故称为非离子型造影剂。这两类造影剂又分为单体与双聚体两种类型。单体造影剂指一分子造影剂仅有一个三碘化苯环,双聚体则指一分子造影剂含有两个三碘化苯环。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除伊索显(Isovist)外,均为单体造影剂。离子型造影剂的碘原子数与溶质质点数之比为3∶2,即造影剂与盐之比为1.5,其渗透压高达1 400~2 300 mmol/kg,因此又可称比值1.5造影剂或高渗造影剂,非离子型造影剂的碘原子数与溶质质点数之比为3∶1,即比值为3,其渗透压在634~800 mmol/kg 范围,因此又可称比值3造影剂或低渗造影剂[1]。 2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原理 在临床工作中,所用的碘造影剂浓度越高、剂量越大、注射速度越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亦随之增加。机体对碘造影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分为特异质反应和物理化学反应2种类型。特异质反应为类过敏反应及免疫反应,与使用造影剂的剂量、注入方式无关,小剂量(1~2 ml)甚至微量即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者死亡,可能与组胺等介质释放、抗原抗体反应、急性激活系统(激肽、补体、纤溶、凝血因子)等机制有关。物理化学反应较为多见,与造影剂的渗透压、水溶性、离子性、粘滞性及化学毒性有关,与造影剂用量、注入方式和速度有关,主要表现为血管舒缩症状如恶心、呕吐、发热等[2]。 3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及相应处理 3.1 轻度反应面部潮红、眼及鼻分泌物增加、打喷嚏、恶心、头痛、头晕、皮肤瘙痒、发热与搔痒,结膜充血,少数红疹、咳嗽、恶心、轻度呕吐、轻度荨麻疹等。出现此类反应时,

最新医疗急救技能项目操作流程

医疗急救技能项目操 作流程

医疗急救技能项目操作流程 【一】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一)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二)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确认意识丧失。 (三)启动BLS,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四)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五)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压额抬颏。 (六)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患者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二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 (七)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双手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基本相等。 (八)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九)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监护位置,安放除颤电极板显示“室颤”,进行电除颤。 (十)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十一)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胸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仍为室颤心律。 (十二)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仪用360J,直线双相波除颤仪用 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除颤仪用150~200J。 (十三)按压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 (十四)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提不并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十五)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十六)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 (十七)除颤后,擦干胸壁皮肤,继续按压、人工呼吸五个周期(约2分钟)后复检心电活动,若维持贯注心率,则说明心肺复苏成功(在无心电监护的情况下复查呼吸、脉搏)。 【三】儿童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肩、呼叫,确认患儿意识丧失。 3、启动BLS,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休克抢救流程

休克 一、抢救流程 1.吸氧。 2.检查并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心电、血压脉搏、尿量、体温等)。 3.建大静脉通道补液(必要时建两条静脉通道或静脉切开)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抗休克。 二、诊断依据 1.有各种原因造成的出血、大量丢失体液、烧伤、严重创伤、感染或过敏等病史。 2.低血压成人收缩压≤10.6kPa(80mmHg),儿童则成比例地降低。 3.心动过速。 4.尿量减少。 5.周围血管灌注不足:四肢湿冷,面色和口唇苍白,肢体出现斑点,脉搏弱快而扪不清等。 6.精神状态改变:不安、激动、精神错乱,亦可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 三、救治原则 1.置病人仰卧或腿抬高仰卧位;血压正常或低于正常的肺水肿患者应置坐位。 2.吸氧。 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4.补充血容量:这是治疗的关键。立即静脉输液,恢复足够的血容量。按先晶体液后胶体液原则补充。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休克早期不宜用血管收缩药物,只有血容量已基本补足,又无继续出血以及酸中毒与心功能不全时,可选用多巴胺、间羟胺、多巴酚丁胺等。 6.纠正酸中毒。 7.顽固休克可用纳洛酮2mg静注,必要时重复,同时可使用皮质激素。 8.过敏性体克紧急使用肾上腺素,继而使用抗组织胺药和激素,严重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时,必要时可做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感染性休克加用抗生素。 9.病因治疗。 四、注意点 鉴别休克原因对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低血容量休克治疗为一边输液,一边使用升压药多巴胺;感染性休克应用多巴胺、阿拉明时要注意滴速;心源性休克,应用多巴胺后,若血压改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 心脏骤停一、抢救流程:1.立即检查有无意识和大动脉搏动。2.呼叫其他人帮助抢救,必要时报告上级。3.立即按ABCD步骤进行复苏(必要时可调整复苏步骤顺序)。4.建立上肢大静脉通道并根据医嘱使用复苏药物。5.持续心电血压监测。6.头部冰帽降温。二、诊断依据:1.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2.大动脉脉搏消失。3.呼吸停止。4.心电图表现VF、VT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三、救治原则:(一)、心室颤动 1.室颤持续则连续三次电击:能量递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就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就是否有效等情况。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得部位及伤情(割伤、淤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就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得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与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制式材料:无菌敷料(棉垫、纱布)、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安全、相对清洁 体位:根据伤情选适宜体位. 【方法】 一、三角巾包扎技术 1、平结(也称外科结与方结)打结技术 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打结完成。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U型结口一侧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取伤员眼睛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避开伤口与骨隆突出处)→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内→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底边结上打结→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部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得小带将顶角于底边连接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肩部受伤。

1例碘海醇外渗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1例碘海醇外渗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10-16T10:46:27.4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陈金凤蒋玉梅[导读] 我院CT才起步,对碘海醇外渗没有处理经验。 陈金凤蒋玉梅(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淮安 223002)【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299-01 碘海醇: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是一种含有三个碘原子的非离子水溶性造影剂,碘含量为46.4%。其药理作用为x光及CT 检查常用的造影剂,可供血管内椎管内和体腔内使用,CT扫描影像有增强效应。 资料 患者女 47岁拟“葡萄胎”收入住院,住院第三日,考虑患者胸片结果有异常,追问患者否认近期有咳嗽或肺结核病使,故不能排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肺部转移可能,所以行肺部CT检查以进一步确诊。在做CT增强扫描时,碘海醇外渗导致患者右手指到肘部严重肿胀,手指活动显著受限。 处理 立即用50%硫酸镁外敷。3小时后患者手背肿胀更明显,手背出现了三个水泡直径为2×3cm左右,立即电话汇报护理部,请求院输液组会诊,协助诊治护理,使其尽快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请外科主任会诊,在无菌操作下予手背穿刺放液及0.25%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后,喜疗妥外涂并予持续性冰敷6小时,每隔15分钟更换冰袋位置以防冻伤,右上肢抬高以减轻水肿,6小时后患者手指到肘部肿胀仍严重,较左臂增粗约1/3,无好转,晚班医生予停硫酸镁改95%酒精外敷,手背水泡的放液针眼处碘伏消毒后涂上京万红,10小时后仍未见水肿消退,决定停酒精外敷,继续用50%硫酸镁外敷,同时一直派特护保持纱布潮湿,经过44小时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肢肿胀明显消退,再经过两天的精心护理,喜疗妥外涂整个手臂,右臂恢复如前,只剩手背水泡处留有痕迹。护理体会 1、CT室予碘海醇造影时静注速度太快,仅10秒推完。 2、此患者静脉血管较脆。 3、病房护士没有选择粗直的血管进行穿刺。 4、发生渗漏时医生带患者去手术室清宫,回室时已是中午,直到下午三点后才请外科会诊,没有给予及时封闭治疗。 5、我院CT才起步,对碘海醇外渗没有处理经验。 6、经过我们积极的努力,护理的会诊,外科的协助,专人的特护以及有着一颗爱病人的心,最终病人全愈,解除了患者痛苦,避免了医疗纠纷,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宝贵经验。

创伤救治服务流程

附件1 创伤救治体系服务流程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流程,供参照执行。 一、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流程图示与说明是否 1.现场评估: 环境安全 受伤人数 受伤方式 联系院前急救机构 是否需要增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2.快速分流伤员 3.伤情评估,启动预警 明确初步救治计划和预警 级别,给予必要处置 再次评估明确预警级别 联系确定接受医院并与医 院进行信息交换 送达救治医院或创伤中心,并与院内 人员进行病人情况交接

(一)现场评估。 1.确定环境安全:急救人员必须确定现场安全后,方可开展工作。 2.确定伤者人数和受伤方式:进入现场后,首先了解患者的人数、致伤原因,初步判断患者的伤情和部位,确定是否需要增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二)快速分流伤员。 若现场伤员人数较多,检伤分类后应当依据伤情对现场伤员进行分流: 1.能行走伤员:请其去指定的安全地点集合。 2.不能行走的伤员:判断呼吸,无自主呼吸、自主呼吸大于30次/分或者小于6次/分的患者,应立即处理。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或者大于6次/分的患者,进一步检查颈动脉搏动,未触及搏动的应立即处理。可触及搏动的患者,进一步判断患者神志情况,神志异常者,应立即处理。 (三)伤情评估,启动预警。 评估神志(GCS评分)、生命体征及损伤部位(TI评分),评估应从伤情较重的患者开始,评估的优先次序是: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伤势;可能导致丧失肢体的伤势;其他非威胁生命或丧失肢体的伤势。 1.根据伤情明确初步救治计划和预警级别,并立即给予必

要的处理,特别是对红色和黄色预警的伤员给予辅助呼吸、电击除颤、胸外按压、止血、抗休克治疗等抢救措施。 2.转运途中再次进行评估,明确预警级别。 3.确定接收医院、创伤救治点/中心,在病人未到创伤救治点/中心之前,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告知拟送达的创伤救治点/中心预警级别、评分评估、预计到达时间、主要的伤情、必要的急救措施以及其它特殊情况。根据不同的预警级别组织院内创伤综合救治团队提前到达急诊室,做好抢救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抢救效率。 4.与院内创伤急救医师进行交接,明确患者的预警级别、GCS、TI评分及评估情况、主要的伤情、已经采取的急救措施、下一步可能需要的措施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碘佛醇不良反应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碘佛醇不良反应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在CT增强造影中,应用碘佛醇造影时所产生的有关造影剂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方法:观察200例增强扫描的患者,针对其所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造影的200例患者中发生局部渗漏2例,轻度不良反应52例,中度不良反应4例。结论:护士熟练的操作技术,扎实的理论基础,迅速的判断能力可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碘佛醇;不良反应;原因;对策 造影剂(又称对比剂)是介入放射学操作中最常使用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血管、体腔的显示。造影剂种类多样,目前用于介入放射学的造影剂多为含碘制剂。1971年第二代非离子型造影剂出现,其代表药物有碘帕醇、碘海醇、碘佛醇。笔者曾查阅过相关文献及资料,但就非离子型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和预防及处理措施方面内容所述较少,因此现收集我院从2005年4月~2007年1月造影的患者200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58例,将其发生原因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试分析如下,寻找可用于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减轻其发生的程度的有效方法,以供大家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其中男150例,女50例。老年人180例,青年15例,儿童5例。癌症患者110例,心血管疾病60例,其他疾病30例。年龄5~80岁,平均65岁。应用碘佛醇进行增强扫描,发生局部渗漏2例。轻度不良反应52例,中度不良反应4例。我院使用的CT机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Emotion6型螺旋CT机,高压空针注射器为美国产的CT9O0OR型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为加拿大生产的规格为320 mg/100 ml的碘佛醇注射液。 1.2 方法:将200例应用碘佛醇进行增强扫描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1.3 常见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1)轻度不良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轻度呕吐、轻度荨麻疹等。(2)中度不良反应:表现为中度呕吐,轻度的荨麻疹和面部水肿,以及轻度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等,血压也可呈暂时性下降。(3)局部渗漏:表现为注射造影剂的肢体局部肿胀甚至坏死。

急救技能考核的操作流程指引(2012)

深圳市医疗质量评估急救技能考核的操作流程指引 (2012年7月重新修订) 一、双人法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假设心肺复苏模型人为一名当场目击倒地的成人心搏骤停患者(仅针对急诊急救从业人员),或者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适用于全员医护专业人员考核)。要求医生与护士各一人参加操作考核,将第一施救者称为A角、第二施救者称为B角,彼此不分主角与配角,互为AB角色,临上场时抽签决定担任A角或B角。按照最新CPR’2010国际指南的标准,医护配合共同完成第一个CABD共四个环节(全员考核只做CAB 三步曲、不需实施D电击除颤)的技能操作(要求全程戴保护手套)。 场景病例:分别设置4个不同的成人心搏停止案例,假设急诊急救从业人员遇到的都是当场目击的突然倒地患者,心搏骤停的临终心电图改变属于“可电击心律”(必须尽快实施电击除颤);而假设医院全员医护专业人员考核面临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患者的临终心电图一律为“不可电击心律”(不需要电击除颤),由考核对象随机抽签其中一个病例进行针对性技能操作。 标准的操作流程与细节手法详述如下:(依据CPR’2010国际指南) 1、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者突然意识丧失必须立即施救。第一施救者(A角)首先上场看天看地(巡视上下左右4个点),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针对现场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脱离危险以后方才开始实施医疗急救。然后A角做看表动作,记录开始抢救的时间(考官同时掐秒表,开始对操作考核计时)。 2、A角检查意识:A角到达患者身边,跪于右侧,就地抢救。应尽量靠近患者身体,双膝分开、距离与自身肩部同宽,左膝盖平患者肩部水平;跪的位置保持固定,膝盖无来回移动。判断是否昏迷的方法为呼唤、拍肩,要求凑近病人耳旁5公分,分别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各大声呼喊一遍:“喂、喂,你怎么啦?”、“喂、喂,你醒醒!”,同时用手拍打患者的双肩,不能击打或摇晃其它部位,限时2秒钟完成。发现患者无反应,然后用右手的大拇指甲掐压患者“人中”穴,确认意识丧失。 3、A角观察呼吸:A角在掐人中的同时,用眼睛扫描患者的口鼻及胸部,观察呼吸是否正常(例如有无呼吸急促、呼吸缓慢甚至临终前异常呼吸),而不用检查有无自主呼吸。要求规范数数计时“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六”,观察呼

急诊急救流程图

一个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或者可能需要抢救的患者 第一步 紧急评估:判断患者有无危及生命的情况 A :有无气道阻塞 B :有无呼吸,呼吸频率和程度 B :有无体表可见大量出血 C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S :神志是否清楚 第二步 立即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严重大出血 ●清除气道血块和异物 ●开放气道并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立即对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进行止血(压迫、结扎) 第三步 次级评估:判断是否有严重或者其他紧急的情况 ●简要、迅速系统的病史了解和体格检查 ●必要和主要的诊断性治疗试验和辅助检查 第四步 优先处理患者当前最为严重的或者其他紧急问题 A 固定重要部位的骨折、闭合胸腹部伤口 B 建立静脉通道或者骨通道,对危重或者如果90秒钟无法建立静脉通道则需要建立骨通道 C 吸氧:通常需要大流量,目标是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D 抗休克 E 纠正呼吸、循环、代谢、内分泌紊乱 第五步 主要的一般性处理 ●体位:通常需要卧床休息,侧卧位、面向一侧可以防止误吸和窒息 ●监护: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必要时检测出入量 ●生命体征:力争保持在理想状态:血压90-160/60-100mmHg ,心率50-100次/分,呼吸12-25次/分 ●如为感染性疾病,治疗严重感染 ●处理广泛的软组织损伤 ●治疗其他的特殊急诊问题 ●寻求完整、全面的资料(包括病史) ●选择适当的进一步诊断性治疗试验和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正确确定去向(例如,是否住院、去ICU 、留院短暂观察或回家) ●完整记录、充分反映病人抢救、治疗和检查情况 ●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愿望和要求 紧急评估 抢救措施 评估和判断 一般性处理 注释说明 急救通则(First Aid )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 一、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一)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确认意识丧失。 3.启动BLS。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4.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5.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压额抬颏。 6.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患者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二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 7.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双手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以上。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基本相等。 8.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9.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监护位置,安放除颤电极板显示“室颤”,进行电除颤。 10.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11.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胸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仍为室颤心律。 1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 13.按压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 14.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15.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16.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 17.擦干胸壁皮肤。继续按压、人工呼吸2分钟后复检呼吸、脉搏出现,心肺复苏成功。

碘海醇说明书

碘海醇注射液 【产品英文名称】 Iohexol Injection 【生产企业】 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 1.血管内应用临床应用本品于成人及儿童的尿路造影和心血管造影,以及成人的大脑血管造影,外周及各种动脉造影、静脉造影、数字减影和CT增强扫描。2.蛛网膜下应用适用于成人及儿童的脊髓造影,以及应用于蛛网膜下注射后进行脑池CT扫描检查。3.体腔内应用适用于各种体腔检查,包括口服。如关节造影;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疝囊造影;尿路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涎管造影以及各种使用口服水溶造影剂进行的胃肠道检查等。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N,N'-双(2,3-二羟基丙基)-5-[N-(2,3-二羟基丙基)乙酰胺基]-2,4,6-三碘-1,3-苯二甲酰胺。 分子式:C19H26I3N3O9 分子量:821.14 【药理作用】 药理学本品为X光及CT检查常用的造影剂,可供血管内、椎管内和体腔内使用。 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对犬肝脏、腹主动脉、CT扫描影像有增强效应。毒理学犬肾动脉造影时有蛋白尿发生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 1 使用造影剂可能会导致短暂性肾功能不全,这可使服用降糖药(二甲双胍) 的糖尿病人发生乳酸性中毒。作为预防,在使用造影剂前48小时应停服双胍类降糖药,只有在肾功能稳定后再恢复用药。 2 两周内用白介素-2治疗的病人其延迟反应的危险性会增加(感冒样症状和 皮肤反应)。 3 所有含碘质造影剂均可能妨碍甲状腺功能的检查。甲状腺组织的碘结合能力 可能会受造影剂影响而降低,并且需要数日甚至两星期才能完全恢复。 4 血清和尿中高浓度的造影剂会影响胆红素、蛋白或无机物(如铁、铜、钙和 磷)的实验室测定结果。在使用造影剂的当天不应做这些检查。 【不良反应】 1 少数病人可能会产生一些轻微的反应,例如:短暂的温感、微痛、脸红、恶 心/呕吐、轻微胸口作痛、皮肤瘙痒及风疹等。 2 头痛、恶心及呕吐都是脊髓造影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持续数天的剧烈头痛, 可能间断发生。迄今发现的其他轻微不良反应有短暂的头晕、背痛、颈痛或四肢痛楚以及各种感觉异常现象。也曾发生脑电图记录显示不明确的短暂变化(慢 波)。用水溶性造影剂作脊髓造影后曾发现无菌性脑膜炎。使用本品作脊髓造影也曾报道过类似情况,但十分轻微且持续时间短暂。 3 有的病人在造影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迟发性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有。 4 严重不良反应甚少出现,但休克、惊厥、昏迷、重度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 肾功能衰竭、死亡等也有报道。据日本片山教授等收集的30万病例统计,非离

急救室制度及流程图

急救室工作制度 修订:2014年1月1、急救室专为抢救病人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的占用。被抢救者一旦允许搬运,即应转移出急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 2、急救人员相对固定。急救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抢救器械、仪器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定期学习抢救器械的使用。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器械用后均需及时处理、消毒、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周核对一次药品、急救器材,使之处于备用状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每周由专人检查并登记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5、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6、急救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各种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7、每次抢救病人完毕后,要做评估。要作好抢救登记和记录,急诊抢救医疗文书书写要规范、及时、完整。并要作好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以便改进工作

抢救工作制度 修订:2014年1月 1.抢救工作在科主任、护士长领导下进行。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护理人员对重危病人进行抢救护理。参加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2.如遇重大抢救,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汇报,并接受护理部的组织、调配和指导。 3.当抢救病人的医生尚未到达时,护理人员应立即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止血等,并为进一步抢救作准备。 4.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者必须口头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将使用后的空安瓿、药瓶或者相关包装等物品保留备查。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抢救用药等要详细、及时记录和交班,抢救后请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5.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6.各护理单元应备有抢救车,抢救车内抢救物品、器械、药品应按医院统一规定放置,标记清楚。定位、定量放置,定人保管,检查无误后可用封条(或一次性锁)封存并签名,以保证应急使用。启用后必须及时补充、清点、检查、封存。每月至少清查一次。

急诊科急救技能操作流程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常在21~23cm。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

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十)机械通气准备物品: 氧气瓶、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一)安装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二)开启氧气瓶,观察流量表氧气量,选择复苏器工作模式,设定为15/400模式。 (十三)检查复苏器运转情况. 观察3组通气。 (十四)去掉模拟肺,连接病人,观察病人呼吸及缺氧改善情况。 二、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一)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二)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检查颈动脉搏动,确认意识丧失,无颈动脉搏动。 (三)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四)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头侧膝部外缘与患者肩头平齐。

休克抢救流程

休克 一、抢救流程 1。吸氧。 2.检查并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心电、血压脉搏、尿量、体温等)。 3。建大静脉通道补液(必要时建两条静脉通道或静脉切开)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抗休克。 二、诊断依据 1.有各种原因造成的出血、大量丢失体液、烧伤、严重创伤、感染或过敏等病史。 2.低血压成人收缩压≤10.6kPa(80mmHg),儿童则成比例地降低。 3.心动过速。 4.尿量减少。 5。周围血管灌注不足:四肢湿冷,面色和口唇苍白,肢体出现斑点,脉搏弱快而扪不清等. 6。精神状态改变:不安、激动、精神错乱,亦可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 三、救治原则 1.置病人仰卧或腿抬高仰卧位;血压正常或低于正常的肺水肿患者应置坐位。 2.吸氧。 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4.补充血容量:这是治疗的关键。立即静脉输液,恢复足够的血容量。按先晶体液后胶体液原则补充。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休克早期不宜用血管收缩药物,只有血容量已基本补足,又无继续出血以及酸中毒与心功能不全时,可选用多巴胺、间羟胺、多巴酚丁胺等. 6。纠正酸中毒。 7。顽固休克可用纳洛酮2mg静注,必要时重复,同时可使用皮质激素。 8。过敏性体克紧急使用肾上腺素,继而使用抗组织胺药和激素,严重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时,必要时可做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感染性休克加用抗生素。 9.病因治疗. 四、注意点 鉴别休克原因对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低血容量休克治疗为一边输液,一边使用升压药多巴胺;感染性休克应用多巴胺、阿拉明时要注意滴速;心源性休克,应用多巴胺后,若血压改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 心脏骤停一、抢救流程:1.立即检查有无意识和大动脉搏动。2。呼叫其他人帮助抢救,必要时报告上级.3.立即按ABCD步骤进行复苏(必要时可调整复苏步骤顺序)。4.建立上肢大静脉通道并根据医嘱使用复苏药物。5.持续心电血压监测。6.头部冰帽降温。二、诊断依据:1.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2.大动脉脉搏消失。3.呼吸停止。4.心电图表现VF、VT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三、救治原则:(一)、心室颤动1.室颤持续则连续三次电击:能量递增为200、200~300、360J,其间电极板不离开皮肤。若电击后心电图出现有组织电活动或呈直线则不必再电击。2.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3.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4。标准胸外按压。5。开放上肢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lmg/次,每3~5分钟l次。6。持续心电监护7。可酌情应用胺碘酮150~300mg、利多卡因1。0~1.5mg/kg、硫酸镁1~2g.电击、给药、按压循环进行。8。头部冰帽降温。(二)、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1.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2.呼吸器人工呼吸.3。标准胸外按压。4.开放上肢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

临床各科急救流程图(最新)

危重症抢救流程目录 1、急救通则 (4) 2、休克抢救流程 (5) 3、休克抢救流程图 (6) 4、过敏反应抢救流程图 (7) 5、昏迷抢救流程 (8) 6、昏迷病人的急救流程图 (9) 7、眩晕抢救流程 (10) 8、眩晕的诊断思路及抢救流程 (11) 9、窒息的抢救流程 (12) 10、窒息的一般现场抢救流程图 (13) 11、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流程 (14) 12、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图 (15) 13、心律失常抢救流程 (16) 14、成人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抢救流程图 (18) 15、心脏骤停抢救流程 (19) 16、成人无脉性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图 (20) 17、高血压急症抢救流程 (21) 18、高血压危象抢救流程图 (22) 19、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流程 (24) 20、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流程图 (25) 21、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流程 (26) 22、致命性哮喘抢救流程图 (27) 23、咯血抢救流程 (28) 24、大咯血的紧急抢救流程图 (29) 25、呕血的抢救流程 (30) 26、呕血抢救流程图 (31) 2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 .32 2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图 (33) 29、抽搐抢救流程 (34) 30、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的紧急抢救流程图 (35) 31、抽搐急性发作期的抢救流程图 (36) 32、中署抢救流程 (37) 33、中署的急救流程图 (38) 34、溺水抢救流程 (39) 35、淹溺抢救流程图 (40) 36、电击伤抢救流程 (41) 37、电击伤急救处理流程图 (42) 38、急性中毒抢救流程 (43)

医疗急救技能项目操作流程

医疗急救技能项目操作流程【一】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一)评估周围环境安全。(二)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确认意识丧失。(三)启动BLS,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四)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五)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压额抬颏。(六)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患者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二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七)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双手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基本相等。(八)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九)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监护位置,安放除颤电极板显示“室颤”,进行电除颤。(十)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十一)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

胸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仍为室颤心律。(十二)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仪用360J,直线双相波除颤仪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除颤仪用150~200J。(十三)按压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十四)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提不并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十五)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十六)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十七)除颤后,擦干胸壁皮肤,继续按压、人工呼吸五个周期(约2分钟)后复检心电活动,若维持贯注心率,则说明心肺复苏成功(在无心电监护的情况下复查呼吸、脉搏)。【二】儿童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2、判断意识:拍肩、呼叫,确认患儿意识丧失。3、启动BLS,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4、摆放体位:患儿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儿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5、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压额抬颏。 6、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患儿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气二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1 7、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患儿面部反应。胸外心脏按压方法:(1)用一手掌根或双手扣手,肘关节伸直;(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