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红军不怕远征难(第03期)(原卷版)

专题04 红军不怕远征难(第03期)(原卷版)
专题04 红军不怕远征难(第03期)(原卷版)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

一、红军长征原因:

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二、红军长征过程:

1.开始:1934.10,党中央、中央红军八万多人,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向湘西前进。

2.渡过湘江: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损失过半。

3.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4.转折(遵义会议):

(1)时间:1935 年1 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2)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四渡赤水河: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领导下,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6.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后,红军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7.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8. 过大雪山、草地,进入甘肃

9. 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0.结束:1936 年10 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三、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四、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诚、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知识拓展】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飞夺泸定桥

【图解】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重要战役),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事情经过如下: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类型一、红军长征的过程

【例1】.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为准备一节“探究与实践”课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撤出瑞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主题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太平天国北伐

C.红军长征

D.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

【举一反三】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到“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场景发生于()

A.井冈山 B.瑞金 C.吴起镇 D.会宁

类型二、遵义会议

【例2】下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C.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D.抗战胜利举国欢庆

【举一反三】关于遵义会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1.在红军征战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的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这主要说明红军长征()

A.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围剿

B.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

C.保留了革命的精干队伍

D.传播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2.“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里的“伟大传奇”是指()

A.井冈山会师 B.红军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进行三大战役

3.【美】特里尔在《把握未来》一文中写到:“长征创造了他,使他成为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人,长征把他置于中国最有希望的政治领袖的边缘,为他提供了一支铁打的队伍。”“他”指()

A.邓小平 B.刘少奇

C.毛泽东 D.陈独秀

4. 某大学历史系曾组织“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活动,选择了下列四个地点作为这次活动的必经之地,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