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任务:BLEAK FALLS BARROW(黑色瀑布)

主线任务:BLEAK FALLS BARROW(黑色瀑布)
主线任务:BLEAK FALLS BARROW(黑色瀑布)

云南省会泽县金钟镇第三中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紫藤萝瀑布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紫藤萝瀑布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欣赏一组花卉图片)大千世界,万紫千红,各种美丽的花卉,让人赏心悦目,也曾引起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遐思。同学们还记得小学时曾读过哪些写花的诗吗?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同学们,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

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3.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4.字词注音、解释有关资料 迸溅( bèng )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浆(qióng)? 盘虬卧龙( qiú) ⑴迸溅:向四外溅? ⑵繁密:多而密。? ⑶稀落: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紫藤萝瀑布》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第16课《紫藤萝瀑布》 阅读鉴赏 1.【题目】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2.十多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有什么遭遇? 3.写紫藤萝花的稀少实际上是写作者对什么的回忆? 4.描写眼前紫藤萝茂盛的句子是哪一句? 5.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解析】该题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答案】1.拟人: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着什么。对比:“十多年前”与“现在”。比喻:紫色的瀑布。2.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花和生活腐化有着必然的联系。3.过去家庭所受苦难的回忆。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5.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紫藤萝瀑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六课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掌握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紫藤架上的紫藤萝花正开得旺,请你说说你对它的印象。(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紫藤萝瀑布宗璞 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掌握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目标内容。 二、学习导航 A 作者简介(多媒体大屏幕出示作者的画像): 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B 了解紫藤(多媒体大屏幕出示藤萝花的画面):

“紫藤”简介: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根入药医用。 C 学习疑难字词: 注音练习: 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 词语解释 ⑴迸溅;⑵繁密;⑶稀落;⑷伶仃;⑸酒酿;⑹挑逗;⑺忍俊不禁;⑻仙露琼浆;⑼盘虬卧龙。 学生查字典,教师正音,学生认读两遍。 D 诵读欣赏(学生听多媒体课文朗读)。 三、朗读比赛:选择喜爱的一节,看谁读得好! 朗读指导: 1) 长句的停顿要得当; 2) 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3) 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4) 注意句子的重读; 5) 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四、整体感知 小组讨论: ①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②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答案即使不太统一,可以由教师鼓励并说明在下面的研读中继续赏析。) 五、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的语言魅力,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从中找出好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性赏析。 思考: 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③找出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

16.紫藤萝瀑布 1.掌握重点词语,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2.品味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探究课文,感悟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 第一课时 ●重点: 1.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 2.朗读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生命的永恒。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忍俊不禁.(jīn) 琼.浆(qiónɡ) 盘虬.(qiú) 绽.开(zhàn) 伶.仃(líng) 藤.萝(ténɡ) 枯槐.(huái) 瀑.布(pù)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忍不住笑。忍俊不禁 (2)盘曲的枝条,犹如躺卧的龙。盘虬卧龙 (3)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蜂围蝶阵 4.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文章记叙了作者观赏紫藤萝花时的所见、所思和所忆。 5.在文中画出表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词语,完成文章思路图。

问题一: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准确停顿,将文章中写到紫藤萝树和花的句子画出来。1.作者从色、形、态三个方面描写了盛开的紫藤萝树,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写出了树的什么特点。 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特点:写出树的繁密、亮丽,气势非凡,充满生机。 2.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花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 花的形状:像“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问题二:阅读课文中写眼前的紫藤萝花和记忆中的紫藤萝花的有关段落,完成下面问题。1. 2.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作者感悟到什么? 提示: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挫折,甚至不幸,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 通过对比,作者从花的兴衰中悟出人生的哲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挫折,那都是暂时的,因为生命是永无止境的。 问题三:美丽芬芳的鲜花带给人们一种美好的情感,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把最美的鲜花送给亲人和朋友来表达祝福和感谢。《紫藤萝瀑布》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美丽和旺盛,那么如何理解“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句话?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紫藤萝瀑布》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紫藤萝瀑布 教育意图: 1.堆集与本课有关的根底常识。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爱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本文借景抒发的特征。 3.探求课文,感悟生命的永久。 教育时刻:2课时 第1课时 教育意图 1.了解作者 2.了解课文粗心 教育内容与过程 情形激趣: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闻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成长于清华园,吸取了我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之精粹,学养深沉,气韵共同。1951

年结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我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作业。1960年调《国际文学》编辑部。 基代表作有:《红豆》《三生石》等。 其小说,故意求新,言语明媚而宛转,流通而有余韵, 颇具特征;其课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一树怒放的紫藤萝花招引作者停步赏识,原先的沉痛和 焦虑化为安静和高兴。今日咱们学习《紫藤萝瀑布》,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呢?又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 探求生趣 榜首步,泛读课文。辅导学生阅览时,要求用着重号标 出课文写作的目标,用横线标出文章的头绪、文眼等,用序号标出含义段,用波涛线标出抒发或谈论的文字,用括号标出描绘紫藤萝的内容,在此根底上了解课文的结构与中心。 一、辅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学法辅导:了解文章全体结构,要注意经过文章的结构 特征、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了解。 了解结构要从抓头绪或文眼下手。 1.区分阶段,归纳粗心:

榜首部分(从最初到“想摘一朵”):作者偶见怒放的紫藤萝。 第二部分(从“可是我没有摘”到“流向人的 心底”):作者睹物放心。 第三部分(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不幸”到完):感悟到生命的永久。 2.本文的结构对咱们的写作有何启示? 二、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 学法辅导: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要点和文章中 对全体内容进行抒发或谈论的部分;辅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依据作者的写作布景、意图等归纳出文章的中心,并了解含义;了解这个中心的深化或新颖之处,并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辅导学生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㈠探求作者要表达的爱情。 1.面临着紫藤萝瀑布,作者的爱情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清晰:原先,焦虑和沉痛“一向压在我心上”,在繁花怒放的藤萝浅紫色的光芒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安静了,高兴了,振作了。 2.作者为什么会感到焦虑和沉痛呢?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紫藤萝瀑布》教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16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赏析能力。 2.掌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等方法,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自我反思,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1.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赏析能力。 2.掌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自我反思,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 课型:讲读课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合作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创设情境 北宋文学家周敦颐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同学们,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因为这些花中都能体现出生命的顽强,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现代作家宗璞的脚步,一起走进《紫藤萝瀑布》。 二、走进课文,走进作者 1.析题:课文题目为《紫藤萝瀑布》,“紫藤萝瀑布”真的是“瀑布”吗? 明确:不是,紫藤萝又叫“紫藤”“朱藤”,春季开花,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很多很多的紫藤萝花缀在一起,像瀑布从空中垂下,所以作者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其称之为紫藤萝瀑布。 2.作家作品 宗璞(1928——),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红豆》等,散文集《丁香结》。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本文选自《铁箫人语》。 3.写作背景介绍 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藤萝吗? 宗璞一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笼罩在作者心头。在“文革”结束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弟又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棵盛开的藤萝,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写成此文。

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紫藤萝瀑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品味优美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研讨问题的能力,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与价值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重点难点】 1.以朗读训练为重点;理解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以感悟人生为重点; 2.对藤萝花情与社会形势的联系,作者心情与民心的联系的理解 【教学设想】 1.调动学生小学的知识积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对紫藤萝美好形象的感受和文章优美语言的品味,提升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进而感悟生命的真谛,思考人生的问题。 3.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欣赏一组花卉图片)大千世界,万紫千红,各种美丽的花卉,让人赏心悦目,也曾引起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遐思。同学们还记得小学时曾读过哪些写花的诗吗?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同学们,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3.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4.字词注音、解释有关资料 迸溅( bèng )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浆(qióng)盘虬卧龙( qiú) ⑴迸溅:向四外溅⑵繁密:多而密。⑶稀落: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⑷伶仃:孤独,没有依靠。⑸酒酿:江米酒。⑹挑逗:逗引,招惹。 ⑺忍俊不禁:忍不住笑。⑻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⑼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二、课文研讨 1.《紫藤萝瀑布》是瀑布吗?不是的, “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因为,很多很多的紫藤萝花缀在一起,像瀑布一样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所以文章叫《紫藤萝瀑布》。读读课文,把我们的感情读出来,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思路? 赏花第1-7 自然段欣喜 惜花第8-9 自然段遗憾 思花第10-11自然段振奋(由花产生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