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升本名词解释与简答总结----专升本

会计学专升本名词解释与简答总结----专升本
会计学专升本名词解释与简答总结----专升本

名词解释:

1、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匹配,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的原则。

2、会计凭证:是记录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原始凭证: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是进行会计核算,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原则依据。

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的据以确定会计分录,作为登记账直接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

汇总付款凭证:是指按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分别设置一种汇总记账凭证,这汇总了一定时期内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付款业务。

转账凭证:是根据有关除现金及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意外的转账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的记账凭证。

3、财产清查:就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对本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理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的核对,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实存数,并查明实存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定期清查:是根据管理制度的规定或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4、主要会计要素的定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负债:是指一个企业因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收入。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

5、账户:是以管理的需要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再分类,并赋予每一个类别以名称及相应的结构。

账簿:是由具有一定格式,按一定形式相互连接的帐页组成的,是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记录和反映经纪业务的簿籍。

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时序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或记载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它可以对某些经纪业务的内容

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6、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对于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时间的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发生的一方已入账,而另一方尚未接到有关凭证没有入账的事项。

7、会计核算:是以账簿组织为核心,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起来的技术组织方式。

8、复式记账: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和反映的记账方法。

9、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二字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是指根据会计等式,检查账户记录正确性的一种方法。包括总分类账发生额试算平衡和总分类账余额试算平衡。

10、损益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年度、季度或月份)利润或亏损的实际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

财务成果报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财务成果实现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包括“利润表”及其附表“利润分配表”。

资产负债表:是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依据,全面、概括的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告文件。

11、永续存盘制:也称账面存盘制,是指会计人员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对各项财产的增加数和减少数在有关账簿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在账簿中结算出各项财产的账面结存数量和结存金额的一种方法。

12、平行登记:就是根据会计分录一方面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又要登记各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13、合并会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投资,当其投资总额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50%以上的情况下,将被投资企业与本企业视为一体,奖被投资企业的有关经济指标与本企业数字合并编制的会计报表。

14、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功能。

15、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16、明细分类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所属的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开设的账户,用来分类、连续的记录有关经济业务详细情况的账簿。

17、会计科目:是对资金运动按其经济内容的性质进行的分类。

18、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19、补充登记法是指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无错误,但其所填金额小于应填金额,可采用补充登记法更正,即再填一张补充少计金额的记账凭证,并将其补记入账。

20、会计机构:是指有专职会计人员组成,直接从事和组织领导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简答题:

1、简述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答: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他们都是被用来分门别类的反应会计对象的。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但是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他只能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内容,而账户除了名称之外还有一定的格式,可以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记录,以便反映某项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由于账户按照会计科目命名,两者完全一致,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与账户常被作为同义词来理解,相互通用,不加区别。

2、会计的基本任务。

答:a、反映各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和提高经济效益。

b、监督各单位对会计法规、制度以及各项财经制度政策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

c、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3、什么是复式记账?它的优点是什么?

答:复式记账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优点是:a、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这样,在将全部的经济业务都相互联系的计入有关账户以后,通过账户记录不仅可以全面、清晰的反映出经

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能够全面、系统的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b、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以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的记录,因而,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4、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符合的条件有哪些?

答:a、企业已经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买方;

b、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的商品实时控制;

c、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5、简述成本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的关系。

答:成本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有着密切的联系。资产一经耗用就转化为费用、成本;成本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属于企业的资产。从这种意义来说,成本类账户也是资产类账户,分类时有的账户,既可以归入成本类账户,也可以归入资产类账户。

6、简述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答:a、填制凭证的日期;b、凭证的种类和编导;c、经济业务摘要;d、会计科目、应记方向及金额;e、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f、填制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的签章。

7、平行登记企业净利润的计算步骤。

答:第一步:计算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计算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步:计算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计算出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8、简述账实核对的主要内容。

答: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相核对。具体包括:

a、现金日记账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额相核对;

b、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相核对;

c、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存数相核对;

d、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分类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的账目相核对

9、一个完整的会计循环应包括哪些步骤?

答:a、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

b、按复式记账原理编制会计分录;

c、将会计分录过入各有关账户,期末进行试算平衡;

d、进行帐项调整,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编制调整分录,进行调整后试算;

e、编制财务报表

10、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特点。

答:记账符号: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账户设置:账户不要求固定设置,可以设置双重性质的账户;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等于全部贷方本期额,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等于全部贷方发生额

11、账簿的分类。

答:按用途分: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按外表的表现形式: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

12、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哪些信息?

答:某一日期资产总额,表明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以及结构,表明未来需要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

可以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情况,表明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

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所需的基本资料,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等。

13、平行登记及其要点。

答:是根据就是根据会计分录一方面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又要登记各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a、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既要在有关总分类账户中登记,又要在各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

b、在各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方向应该相同;

c、在各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金额应该相同。

初级会计学 名词解释+简答

自考“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4.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管理经济学 名词解释简答题

概念术语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 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2.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界都把它当 做企业决策的长期目标。在这里,企业价值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 3.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用途中最好用途是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或者说, 资源利用某一用途的机会成本就是必须放弃的次好方案的价值。这一概念是管理经济学的基础,有效的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都必须从这一角度去看成本。 4.外显成本和内涵成本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 出来,故也就等于会计成本。内涵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在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它所以未能在账上表现是因为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具体来说,内涵成本等于机会成本与外显成本之差。 5.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与机会成本之差。经济利润是企业决策的依据。 6.正常利润和会计利润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家如果把自己的才能和资本用于其他 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也是企业为了防止这些资源向其他企业转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支付。它是企业全部机会成本的组成部分。会计利润等与销售收入与会计成本之差。 7.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 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8.需求函数是指某种产品或劳务的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多因素(如产品 的价格、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爱好、居民收入和广告等)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 9.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产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示式,即QD=f(P)。 D为脚标 10.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非价格因素(如居民收入、 消费者的爱好、其他产品的价格等)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因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沿需求曲线所发生的变动。 11.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 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12.供给函数就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如产品的价格、生产中 可替代产品的价格和产品的成本等)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供给曲线是指,假定的在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均不变的条件下,价格与供求两之间关系的表示式,可记为QS=f(P) S为脚标

银行会计学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银行会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下列银行会计工作中,当采用单式记账法进行核算时,是针对( ) A.期末调整事项 B. 贷款承诺事项 C.对外结算事项 D. 对内结算事项 2.下列票据属于远期票据的是() A.银行支票 B.银行本票 C.银行汇票 D.商业汇票 3.年末,银行会计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总额,从“本年利润” 账户转入() A.“实收资本”账户 B.“利 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C.“营业收入”账户 D.“盈 余公积”账户 4.对跨系统异地汇划款项的核算,若汇出行为双设机构地区,应采用的转 汇方式是() A.先横后直法 B. 先直后横法 C.直接通过联行电子汇划清算系统办理 D. 先直后横再直法5.“

拆放同业”科目是商业银行的() A.负债类科目 B.损益类科目 C.资产类科目 D.所有者权益科目 6.存款人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主要用于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的银行结算账户是() 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帐户 C.专用存款帐户 D.临时存款帐户 7.银行在每季末20日或每月20日对贷款户结计利息的计息方式是( ) A.利随本清 B.随时计息 C.定期计息 D.积数查算表计息 8.银行保管现金、金银、外币以及其他贵重物品的场所是() A.保险柜 B.仓库房 C.业务库房 D. 出纳库房9.以 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的外汇标价法是指() A.间接标价法 B.买卖两档汇价制 C.直接标价法 D.中间价 10.银行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当根据有关凭据借记“固定资产”账户

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 2、经济模型:是指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子,从而建立起模型。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模型对假设所规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经济模型本身可以用带有图表或文字的方程来表示。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不能用于决策。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6、正常利润:指企业主若果把这笔钱投资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 7、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得开支,它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二、思考题 1、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它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管理经济学研究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者密切的联系,他们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的行为。在研究对象上,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在对企业目标的假设上,微观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对企业的环境假设上,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为自己知道,而管理经济学研究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在研究目的上,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管理经济学研究企业决策。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什么? 答:企业的短期目标有: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银行会计学计算题及分录题

2006年4月银行会计学试题 六、业务题(根据以下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本大题共16小题,其中,每笔简单分录2分,每笔复合分录3分,共35分) 34.A公司提交“银行汇票申请书”,申请用其存款办理到B市的转账银行汇票1,500,000元。经审查,银行同意受理。 35.A超市提交“转账支票”及一式两联“进账单”,金额为50,000元,委托本行收款,出票人是他行开户的B企业。本行将转账支票提出交换后在规定时间内无退票通知时作出账务处理。 36.本行收到开户甲公司提交的第二、三联“银行汇票”及两联“进账单”要求兑付,实际结算金额为678,000元。经审查,银行同意受理。 37.作为代理兑付行,本行收到在本行开户的乙公司提交的不定额“银行本票”和两联“进账单”,金额为950,000元。经审查,银行同意受理。 38.本行从票据交换所提入“委托收款凭证”三、四、五联及“商业承兑汇票”,金额为 l,784,450元,审查无误后,将第五联“委托收款凭证”交给承兑人A公司(付款人)。当本行接到付款人“付款通知书”时,立即转账。 39.经查看,当日有一笔申请人为A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为1,560,000元,现已到期,填制两借一贷“特种转账传票”办理转账。 40.本行从交换所提入支票,金额为50,000元,此支票为本行开户的乙公司签发。经审查办理转账。 41.张兵向本行提交“银行本票申请书”一式三联,申办不定额现金“银行本票”100,000元。经审查办理转账。 42.收到收报清算行传来数据,打印“资金汇划补充借方凭证”一式两联(汇票金额为 1,500,000元,实际结算金额为l,490,000元,多余款金额为10,000元),经审查系A公司申办的银行汇票。立即作出结清汇票处理。 43.经计算,本季度应摊销无形资产100,000元。 44.本行向跨系统的乙分行拆入资金2,000,000万元,根据资金管理部门提交的借款合同副本和人民银行的收账通知办理转账。 45.上述同业拆借资金到期应支付利息40,000万元,作出归还本、息的账务处理。 46.本行根据全行旬末财政性存款余额调增(或调减)缴存存款准备金。财政性存款余额为 l,540,000元(原已向人民银行缴存1,340,000元,缴存率为100%。)请编制调增(或调减)缴存存款准备金的会计分录。 47.本行收到甲公司提交的尚有三个月到期、票面金额为50,000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及一式五联“贴现凭证”,经审查同意办理贴现。贴现利率为月利率4.2‰。 48.经计算,本季度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500,000元。

全国自考银行会计学各章重要知识点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 ●商业银行: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 性的特殊金融企业。 ●银行会计: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把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体运用于银行企业 的一门专业会计。 第二章 ●银行会计的核算方法:根据会计的一般原理,结合金融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经营管理要求 而制定的一套科学方法 ●记账方法:指根据一定的记账原理,按照一定的记账规则,采用专门的记账符号,将经 济业务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记入账簿的一种专门方法。 ●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俩个以上相互联系 的账户中进行对照登记的记账方法。 ●单式记账:指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只单方面地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会计凭证:各项业务活动的原始记录和记账依据 第三四章 ● 1..存款:银行吸收单位或居民个人的各种货币资金,约定由存款人随时或到期支取 本金,并按规定的存款期限和相应利率支付利息的一种信用活动。存款是商业银行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 2.基本存款账户:一家商业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一般存款账户:存款人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之外的借款转存,或与基本存款账 户的存款人不在同一地点的附属非独立核算单位所开立的账户。存款人可以通过本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业务,但不能支取现金。 ● 3.临时存款账户:存款人因临时经营活动而开立的账户。 ● 4.专用存款账户:单位销货款不得进入该账户,一般也不能支取现金。 ● 5.存储业务商业银行以信用方式,吸收居民个人待用和基于货币资金的存取款业 务。 ● 6.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在存款是约定存期,一次存入本金,全部或部分支取本金和 利息的存款方式。 ●7.个人通知存款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但约定支取存款的通知期限,支取时按 约定期限以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存款的日期和金额。

会计学基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 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 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 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 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10.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 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4. 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15.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

《政府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旬效开展公干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4.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5.消费的非竞争性则是指消费过程中的这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6.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7.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指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他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8.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物品或资源)的法定权利,这一权利是排他的、可转让的和永久的。 9.所谓多数裁定原则,是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多数裁定原则还可以具体分为简单多数原则、有条件多数原则。 10.所谓中位选民,是指他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 11.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12.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13.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14.行政管理支出,就是指政府财政用于国家各级立法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机关行使公共管理职能所需要的经费开支。 15.社会救济,又称为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向由于贫困及各种灾害等原因造成的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无偿提供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16.财政贴息是指出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通过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 17.政府收入规模,是指政府究竟可以组织多少财政收入,也被称为政府收入的数量界限。 18.政府收入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因为政府组织收入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因国家征税而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 19.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收征收的目的物,它反映税种征税的基本范围和界限。 20.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1.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出口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种。 22.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23.国有资产是指在法律上出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所有权的各类资产。具体来讲,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利。 24.罚没收入指法院、检察院、海关、工商、税务、质监等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对各类违法行为给予罚款取得的收入、没收财物的变价款收入等。 25.自由公债也称为自由认购公债,即不附带任何强制性条件,由应募者自由认购的公债。 26.公债风险是指政府在运用公债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的缺陷,以及多种不确定的经济因素所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 27.政府预算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8.复式预算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 29.公平分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和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下,社会成员之间和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之间的均衡和协调。 30.充分就业是与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儿是有工作能力的并且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工作资格的人均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 31.扣除法也叫列支法,是指居住国政府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时,将纳税人的国内所得和国外所得汇总后,扣除纳税人来源于国外所得所缴纳的外国税额而仅就其余额按居住国政府规定的税率征税的方式。 32.抵免法是指居住国政府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时,通过允许纳税人以在国外缴纳的税款冲抵本国汇总国内外所得按本国税率所计征的税额的方法。

银行会计学会计分录

(1)单位活期存款存、取的核算 借现金10000 贷XX存款—— XX单位存款户10000 (二)会计核算 (2)到期支取的核算 借利息支出——单位定期存款利息支出户贷定期存款XX单位定期存款户 借定期存款一一XX单位定期存款户贷活期存款——XX单位活期存款户 (三)计息 银行计算存款利息的方式 (1)米用余额表计息 利息二本金X时期X利率 本金(存款余额)X时期的计算结果称为计息积数 (2)根据分户账计息。 存款利息算出后,其会计分录为:借利息支出一一XX利息支出户贷XX存款—— XX单位存款户 (1)银行汇票出票(签发汇票行签发汇票),其会计分录为: 借XX存款一申请人户 贷汇出汇款 申请人交付现金的,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贷汇出汇款 (2)银行汇票付款(汇入行解付汇票),其会计分录为:借辖内往来 贷XX科目一XX存款持票人户 (3)银行汇票结清(签发汇票行结清),其会计分录为: ①汇票全额付款 借汇出汇款 贷辖内往来 ②汇款有多余款 借汇出汇款 贷辖内往来 XX科目一申请人 (3)银行汇票结清(签发汇票行结清),其会计分录为: ③申请人未在银行开立账户 借汇出汇款 贷辖内往来 其他应付款一申请人户 申请人来领取多余款,其会计分录为:借其他应付款一申请人户 贷现金 2?商业汇票结算 (1)付款人开户行接到付款人的付款通知 ①付款人的银行账户有足额票款支付的,其会计分录为: 借XX科目一付款人户 贷清算资金往来一XX清算中心(组)往来户/联行存放款项 ②付款人的银行账户余额不足支付的,不做会计分录。

(2)持票人开户行收到划回票款的处理手续,其会计分录为:借清算资金往来一XX清算中心(组)往来户 贷XX科目一持票人户 3?银行承兑汇票的核算 (1)承兑时的处理手续。 借XX科目一出票人户 贷手续费收入一XX承兑手续费户 收银行承兑汇票 (2)承兑银行对汇票到期扣客户款项 ①承兑银行 借XX科目一出票人户 贷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一出票人户 (2)承兑银行对汇票到期扣客户款项 ①承兑银行 借XX科目一出票人户 贷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一出票人户 ②出票人账户无款支付的,其会计分录为: 借XX科目一出票人逾期贷款户 贷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一出票人户 ③出票人账户余额不足支付的,其会计分录为: 借XX科目一出票人户 XX科目一出票人逾期贷款户 贷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一出票人户 (4)承兑银行支付汇票款项时 借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一出票人户 贷清算资金往来一XX清算中心(组)往来户 付银行承兑汇票 (5)持票人开户行收到汇票款项其会计分录为: 借清算资金往来一XX清算中心(组)往来户 贷XX科目一持票人 4?银行本票结算 (1)签发银行本票。 ①转账交付的,其会计分录为: 借XX科目一申请人户 贷本票 ②现金交付的,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贷本票 4 ?银行本票结算 (2)代理付款行兑付本票 ①兑付本票款项,其会计分录为: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银行会计学 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基本核算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在银行帐务处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会 计核算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2.会计科目:是对银行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做的分类,即对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和财 务状况,按银行会计核算的要求划分为若干类别,规定一定的名称。 3.表内科目:是反映银行资金实际增减变化的会计科目,其余额在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 表上。 4.表外科目:是指核算业务确已发生而尚未涉及资金增减、需要记载实务库存数量变化 和备忘登记的事项。其余额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上。 5.借贷记账法:是根据复式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用以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发生而导致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6.会计凭证:是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办理收、付和记账的依据,是 核对帐务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据。 7.明细核算系统:是以帐户为基础进行的核算,由分户帐、登记薄、现金收付日记簿、 余额表四部分内容组成。 8.综合核算系统:是以科目为基础进行的核算,由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三部分组 成。 9.日计表:是反映当日业务和财务活动,轧平当日帐务的主要工具。 二、填空题 1.基本原理,基本核算方法,各项业务的核算处理方法 2.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帐务组织,会计 报表的编制 3.资产,负债 4.表内,表外 5.借贷,单式收付 6.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7.全部帐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全部帐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 = 全部帐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 8.明细记帐凭证,总记帐凭证 9.会计科目 10.帐户 三、单选题 1.A 2.B 3C 4.C 5.B 6A 7.A 8D 四、多选题

会计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会计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名称。 明细分类账:是总账的补充,是按照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账户开设,用于分类地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事项,提供某一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明细会计核算资料的账簿。 会计凭证: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 收付实现制: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基本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编制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依据。 总分类账:是按照总分类账户开设,用于分类登记全部经济业务事项,提供各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总括会计核算资料的账簿。 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 永续盘存制:是指对各种财产物资进行日常核算时,通过账面记录,随时反映财产物资的增、减和结余数量与金额,并通过财产清查,将账存数和实存数进行核对,以保证账实相符。 二、简答 1.平行登记概念和原则 概念: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地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 原则:(1)记账内容要一致; (2)记账方向要相同; (3)记账金额要相等。 2.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账务处理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2)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逐日逐笔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各种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定期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6)会计期末,将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各明细分类账分别与总分类账相关账户进行核对,两者当期发生额和余额应该对相符; (7)根据核对无误的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的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3.设置账簿的基本原则 (1)满足需要; (2)符合实际; (3)组织严密; (4)简便实用。 4.什么是试算平衡,其平衡关系包括哪些方面? 概念:指在结算处一定时期全部账户发生金额和余额的基础上,根据资产总额等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和记账规律来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 专门方法。 平衡关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 (2)全部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 (3)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

资源为什么是稀缺的: 1.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 2.一定时期内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是有限的 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市场经济应具备的特点: 1,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2,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3,通过价格机制调节经济 市场价格为什么处于市场信息的核心地位: 1.价格对经济有着很强的调节作用 2.可以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供求情况 3.价格的变动可以调整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4.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 1.存在独立的经济主体 2.存在市场 3.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 供求定理 (123) 偏好的性质: 1.可传递性 2.完全性 3.非饱和性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1.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可度量,获得的效用可以准确地用基数表示出来,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者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只可以排序,即只可以用序数表示。 2.分析方式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MU在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为分析工具,序数效用论使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 3.均衡条件表达式不同。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联系: 1.都是从市场需求一方着手,证明需求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效用最大 2.都是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作在既定收入下追求最大效用的过程

3.都以边际效用理论作为基础 4.推导出的曲线都具有相同趋势且符合需求规律。 水与钻石的的价格悖论: 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固然大于钻石,水的总效用也固然大于钻石,但是商品的价格和价值不是由总效用决定的,而是由最后一单位边际效用决定的,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水资源是相对较多的,因此人们从最后一单位水中得到的边际效用很小,因此愿意出价低。而钻石相对稀缺,供给量较少,人们从最后一单位钻石中得到的边际效用较大,因此人们愿意出价高 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随着人们收入量的的增加,每一单位货币收入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越小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向右下方倾斜 2.不可相交 3.凸向原点 4.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5.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 6.无差异曲线上的每一点所代表效用相同 影响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因素 1.收入变化(由此可推恩格尔曲线) 2.价格变化(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收入的变动,又由收入的变动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替代效应(由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完全竞争厂商的存在条件(特点): 1.存在足够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2.信息是完全的 3.资源是自由流动的 4.各厂商生产的产品无区别 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条件: 1.厂商对自然资源/矿产/技术的控制

银行会计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答案:一、名词解释 1. 银行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独特的专门方法和程序,对银行的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连续、全面、系统、分类的反映、核算和监督,为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及有关方面提供一系列有关银行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资金信息的专业会计。 2.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银行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3.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银行。 4.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银行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5. 收入:是指银行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6. 费用:是指银行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二、填空题 1. 核算,监督,银行的经济活动 2. 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 3.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三、单选题 1. A 2. C 3 . A,B 4. A,B 5 . B 四、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DEF 4.AB 第二章习题答案答案:一、名词解释 1. 基本核算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在银行账务处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2. 会计科目:是对银行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做的分类,即对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按银行会计核算的要求划分为若干类别,规定一定的名称。 3. 表内科目:是反映银行资金实际增减变化的会计科目,其余额在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上。 4. 表外科目:是指核算业务确已发生而尚未涉及资金增减、需要记载实务库存数量变化和备忘登记的事项。其余额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上。5. 借贷记账法:是根据复式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用以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发生而导致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6. 会计凭证:是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办理收、付和记账的依据,是核对账务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据。 7. 明细核算系统:是以账户为基础进行的核算,由分户账、登记薄、现金收付日记簿、 余额表四部分内容组成。 8. 综合核算系统:是以科目为基础进行的核算,由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三部分组成。 9. 日计表:是反映当日业务和财务活动,轧平当日账务的主要工具。 10. 科目日结单:是每一个会计科目当日借贷方发生额和传票张数的汇总记录,是登记总 账的依据。 二、填空题 1. 基本原理,基本核算方法,各项业务的核算处理方法 2. 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务组织,会计 报表的编制 3. 表内,表外 4. 资产,负债 5. 借贷,单式收付 6.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7. 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全部帐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 = 全部帐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 8. 明细记账凭证,总记账凭证 9. 会计科目 10. 账户 三、单选题 1.B 2.A 3.C 4.C 5.B 6.A 7.A 8.D 四、多选题 1. BCD 2.AC 3. BD 4. AB 5. AB 6. AB 7. ACD 8. ACD 五、业务题

审计学简答和名词解释

审计学简答题名词解释 1.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分为哪几类 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账项基础审计,又称为详细审计,是在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小、业务较少、账目数量不多以及审计技术和方法不发达的特定审计环境下产生的。第二类为制度基础审计、第三类为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2.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分类分为哪几类 答: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政府审计,又称为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主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二类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能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第三类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为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答: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五类,第一类为独立、客观、公正,其中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所谓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客观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成见或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公正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当坦率、诚实,保证公正。第二类为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其中专业胜任能力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第三类为保密,保密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为客户信息保密的基础上。第四类为职业行为,职业行为要求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应符合本职业的良好声誉,不得有任何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这一义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履行对社会公众、客户和同行的责任。第五类为技术准则,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遵照相关的技术准则提供专业服务。其中,应当遵守的技术准则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和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 4.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什么 答:(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判断证据是否充分,应当考虑六方面因素:审计风险、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审计证据质量、总体规模与特征。(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只有既相关又可靠的审计证据才是高质量的。 5.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中属于鉴证业务准则的是哪些 答:(1)鉴证业务基本准则。(2)审计准则是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3)审阅准则是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业务。(4)其他鉴证业务准则是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 6.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必备条款包括哪些内容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宏观经济学复习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用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产出价值 实际GDP:它以不变的价格来计算某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的结果 国民收入: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个人收入: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和,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即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以后留下的可以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 简答题 1.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理解该概念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理解时应注意六个方面的含义: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而不是所受卖掉的最终该产品价值;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国民收入有几种核算方法? 可以从三种角度来核算国民收入。 第一种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各个部门所提供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扣除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即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这种方法称为生产法。 第二种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再推算出国内生产总值,这种方法称为收入法。 第三种是从支出的角度出发,将市场需求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进行加总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这种方法称为支出法。国民收入核算常用收入法和支出法。 3.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论述题 试述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 (一)产品流动法产品流动法又称为产品支出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消费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进行加总,来计算该年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在运用产品流动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所相加的一定要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或劳务,或者说是扣除了生产各个阶段上重复计算后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中作为投入品的那些产品和劳务。在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时,也可以运用增值法,即只计算在生产各阶段上所增加的价值。 (二)要素所得法要素所得法又称所得或收入法、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

00078自考银行会计学06--12年--计算题、业务题、会计分录题--真题及答案

06--12年的业务题,包括计算题和会计分录题。 业务题的分比重很大,决定了考试成败,多做真题才能了解难度和考点。下面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总结的。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银行会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78 六、业务题(根据以下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本大题共16小题,其中,每笔简单分录2分,每笔复合分录3分,共35分) 34.A公司提交“银行汇票申请书”,申请用其存款办理到B市的转账银行汇票1,500,000元。经审查,银行同意受理。 35.A超市提交“转账支票”及一式两联“进账单”,金额为50,000元,委托本行收款,出票人是他行开户的B企业。本行将转账支票提出交换后在规定时间内无退票通知时作出账务处理。 36.本行收到开户甲公司提交的第二、三联“银行汇票”及两联“进账单”要求兑付,实际结算金额为678,000元。经审查,银行同意受理。 37.作为代理兑付行,本行收到在本行开户的乙公司提交的不定额“银行本票”和两联“进账单”,金额为950,000元。经审查,银行同意受理。 38.本行从票据交换所提入“委托收款凭证”三、四、五联及“商业承兑汇票”,金额为 l,784,450元,审查无误后,将第五联“委托收款凭证”交给承兑人A公司(付款人)。当本行接到付款人“付款通知书”时,立即转账。 39.经查看,当日有一笔申请人为A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为1,560,000元,现已到期,填制两借一贷“特种转账传票”办理转账。 40.本行从交换所提入支票,金额为50,000元,此支票为本行开户的乙公司签发。经审查办理转账。 41.张兵向本行提交“银行本票申请书”一式三联,申办不定额现金“银行本票”100,000元。经审查办理转账。 42.收到收报清算行传来数据,打印“资金汇划补充借方凭证”一式两联(汇票金额为 1,500,000元,实际结算金额为l,490,000元,多余款金额为10,000元),经审查系A公司申办的银行汇票。立即作出结清汇票处理。 43.经计算,本季度应摊销无形资产100,000元。 44.本行向跨系统的乙分行拆入资金2,000,000万元,根据资金管理部门提交的借款合同副本和人民银行的收账通知办理转账。 45.上述同业拆借资金到期应支付利息40,000万元,作出归还本、息的账务处理。 46.本行根据全行旬末财政性存款余额调增(或调减)缴存存款准备金。财政性存款余额为 l,540,000元(原已向人民银行缴存1,340,000元,缴存率为100%。)请编制调增(或调减)缴存存款准备金的会计分录。 47.本行收到甲公司提交的尚有三个月到期、票面金额为50,000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及一式五联“贴现凭证”,经审查同意办理贴现。贴现利率为月利率

7月全国自考银行会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银行会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职责是() A.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进行B.按政府产业导向发放贷款 C.吸收公众存款D.从事同业拆借 2.对所发生的每一笔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登记的记账方法是() A.借贷记账法B.收付记账法 C.单式记账法D.复式记账法 3.省建二公司一分队在深圳从事某商业大厦的施工,(施工期为两年)而在当地银行开设存款账户,银行会计应选择() A.基本存款账户B.临时存款账户 C.一般存款账户D.专用存款账户 4.银行会计对存、贷款计息时,计息积数是指() A.本金×利率B.本金×时间 C.本金×时间×利率D.本金的累积 5.明细核算系统的账务处理程序是() A.传票→总账→日计表B.传票→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C.传票→分户账→余额表D.传票→分户账→余额表 登记簿 6.银行会计对“应收利息”的核算,在会计制度限定的时间内应记入当期损益,这充分体现了() A.谨慎性原则B.历史成本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D.划分两类支出的原则 7.在下列银行会计工作中,当采用单式记账法进行核算时,是针对() A.贷款承诺事项B.对内结算事项 C.对外结算事项D.期末调整事项 1

8.当抵押贷款不能归还时,银行依法对抵押品出售、拍卖,其所得小于贷款本息时,应 ()A.先收回利息,后收回本金B.先收回本金,后收回利息 C.先收本,后收息,不足部分继续追偿D.先收利,后收本,不足部分继续追偿9.除人民银行另有规定外,支票的提示付款期自出票日起() A.3天B.5天 C.7天D.10天 10.在同城、异地结算中均可使用的票据是() A.银行汇票B.银行支票 C.银行本票D.商业汇票 11.一个商业银行系统内的清算行在总行存入备付金时,可运用的会计科目是()A.系统内上存款项B.系统内款项存放 C.存放中央银行款项D.存放同业款项 12.为了加强内控,联行凭证、联行专用章、联行密押应由() A.一人保管B.二人保管 C.三人保管D.业务主管保管 13.跨系统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企业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称为() A.联行往来B.中央银行往来 C.同业往来D.金融企业往来 14.跨系统异地汇划款项核算时,当汇出行为单设机构地区,应采用的转汇方式是()A.先横后直B.直 C.横D.先直后横 15.商业银行缴存财政性存款准备金,应由() A.总行按旬末财政性存款科目余额的8%统一缴存 B.各分行按旬末财政性存款科目余额的100%就地缴存 C.总行按旬末财政性存款科目余额的100%统一缴存 D.各分行按旬末财政性存款科目余额的8%就地缴存 16.客户交来现金和收款凭证后,由柜面人员初步点收,交复核人员复点的方式是()A.事前复收B.事后复点 C.复付D.单付 17.买入外汇时,外汇买卖科目() A.借方反映外币金额,贷方反映人民币金额 B.借方反映人民币金额,贷方反映外币金额 C.借、贷方均反映外币金额 D.借、贷方均反映人民币金额 18.由出口国的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国银行提供的贷款是指() A.特种外汇贷款B.短期外汇贷款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