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寺初级檀讲师答题77888

六祖寺初级檀讲师答题77888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学习题库

第一讲

1、为什么说《地藏经》不但是佛门的孝经,更是我们的救命经?P3---5

通过学习《地藏经》,使我们了解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为了救度母亲发宏深誓愿,度恶道众生的四个示现,知道了《地藏经》是孝经,更是我们的救命经。因为地藏法门能够救度一切众生免堕三恶道苦,好好地学习《地藏经》,我们决定最起码有一个保险:我们不会堕三恶道,我们能够再得人身,再闻佛法。

2、释迦佛的教法可分为哪三期?在这三期中众生各依什么成就?P6

释迦如来的教法可分为正法、象法、末法三个时期.

释迦如来入涅磐以后,正法一千年戒律坚固,众生依靠严持戒律可以成就;像法一千年禅定坚固,众生修习禅定可以成就;末法一万年斗争坚固,净土成就。

3、南传佛教的佛历是依什么来计算的?公元2008年是佛历多少年?P6

南传佛教的佛历是依释迦如来涅磐那一年为佛历元年来计

算的(公元前544年).公元2008年是佛历二五五二年。

4、供水表法的意思是什么?P12

供水表法的意思是清静、平等、觉悟。

5、阐释“解般若道,行下士行,不空不著,悲心内蕴”。P14 这个就是实修法的精华。“解般若道”见地上要很高,“行下士行”行持上要非常踏实,业果取舍如理如法,“不空不著”、不空,要重视这个事相的修持,但是要不执著,“悲心内蕴”.

6、名相解释

[五重玄义]P15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判教相称为五重玄义。

[三德秘藏]P18、20、22第一个是法身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第二种是般若德,般若德最重要的是修正知正念。第三种是解脱德,解就是解开,解开烦恼习气,解开妄想、分别、执著,脱就是脱离三恶道,脱离六道轮回。

[五利使] P20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五钝使]P20 贪、嗔、痴、慢、疑。

[四念处] 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念处的四种观法即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五力]P25 信、进、念、定、慧。

[五时八教]P40 从佛陀说法之顺序分为华严、鹿苑、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时;从教导方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类(化仪四教),要适应根机,而教导教理内容,

分为藏、通、别、圆等四种类(化法四教)。以上总称为五时八教。

7、阐释“正见名出世,邪见无畏法”。P23

明白法身德以后就知道“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出世间不是离开这个世界另外有一个世界,而是要有正见,有正见就是出世间。

8、如何转五蕴成三德?P27

色、受、想、行、识五蕴,转识蕴为般若德;转色蕴为法身德,转受蕴、想蕴、行蕴为解脱德。

9、解释“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P36

这是弥勒菩萨所说的。布施度可以把一切法都包括起来,整个佛法说到底就是修布施度。为什么呢?六度也可以摄到布施度里面来。

10、解释净业三福P37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第二、三、四讲

1、简释三界二十八层天P46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六层天,第一层天是须弥山的山腰是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南增长,西方广目北多闻;第二层天是须弥山的山顶是忉利天,四方各八天,中央一天,所以也称为三十三天;第三层天是焰摩天;第四层是兜率天;第五层是化乐天;第六层是他化自在天。

色界分为四禅十八天。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和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和遍净天;乃至于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五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无色界有四禅四天:空无边处地天、识无边处地天、无所有处地天、乃至于非想非非想处天。

总共三界二十八天。

2、什么是四住?P50

天住:心安住在十善业道的时候,来生决定生天道。

梵住:心安住在修禅定,修清静心。

圣住:菩萨心安住在菩提心。

佛住:住佛之所住,佛安住在大三空三昧,空、无相、无愿。我们应该安住在念佛三昧。

3、修观照般若要经过哪三个层次?观照的总纲领是什么?p67、p68

观照般若的三个层次是:第一层次是观照,我们日常生活中间,

随时随地保持正知与正念来观照,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转变念头。转变念头是真实的修行功夫;

第二个层次,观照的功夫深了以后,可以达到事一心不乱。第三个层次就是照见,见是智慧,事一心不乱以后,这个本具有的大智慧显露出来,“照见五蕴皆空”,转五蕴成三德,这是“照见五蕴皆空”,这个是理一心不乱。

观照的总纲领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幻”.

4、按龙树菩萨的教导,怎么做一个智者?p81

龙树菩萨说:善妙地观察自己的身语意,于明觉状态下去利益自他。按龙树菩萨的教导,我们在修行中应守护正知与正念,增长智慧,发菩提心,修福德,这样做决定是大觉悟者、大智者。

5、名相解释

[四禅八定](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p188---189)

四禅是:初禅; 二禅;三禅;四禅.

八定是:色界的四定是:离生喜乐地定、定生喜乐地定、离喜妙乐地定、舍念清净地定;

无色界的四定是:空无边处地定、识无边处地定、无所有处地定、非想非非想处地定.

[五眼六通]P100、P259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六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四缘五果]P126

四缘:亲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所缘缘。

五果:1、异熟果。异熟,旧译为果报。2、等流果。是由原因流出来的结果。3、士用果。士指人;用为作用,指人的造作。4、增上果。“增上”增迸助长。5、离系果。“系”,烦恼的系缚。离开一切烦恼的系缚称为“离系”。

6、《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讲地藏因地示现作为我们榜样的有哪四个例子?P、P104、106、P12

7、P230、P254

典范1、正法时代的大长者子,见到佛的相好庄严,所以发心学佛,为了度罪苦的六道众生,设种种方便来令他们解脱。表示我们学佛要时时刻刻欢喜自在,快乐无忧。

典范2、像法时代的婆罗门女,知道自己的母亲业障很重,诽谤三宝,堕在恶道,便卖家产,广求香花及之供具,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佛塔寺院,大兴供养;一日一夜一心不乱念佛,仗此功德将母亲从恶道中超度到忉利天,并发愿尽未来劫都会到恶道去度那些罪苦众生。

典范3、因地做小国王时,人民多造恶业,发誓愿,以十善业来教化国民,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

典范4、像法时代的光目女,念佛功夫成片,将母亲超度到人间。为了救母发愿百千万亿劫到三恶道里面去救度众生,

让众生先成佛,最后一个成佛。

7、简释下偈,并说明出自哪位大德的何种著作中?P127

[获得暇满大舟时,为自他渡轮回海,

昼夜恒时不懈怠,闻思修是佛子行]

此文出自为图美桑波(意为无著贤)的《佛子行三十七頌》中。(电脑中查)

8、为什么寺院不能弘扬正法,住持的罪责很重?P148

如果寺院不是一个弘扬正法的地方,而是一个争名夺利的地方,是个敛财的地方,这个道场上面没有修行,作为这个寺院的住持即便自己没有造恶业,没有好好教化的话,其他常住的人造恶业他都有份,那就是叫做堕地狱唯恐不快,唯恐不深。

9、简释下偈,并说明出自哪位大德的何种著作中?P170 [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悯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悯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出自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意思是因为痛苦让人们生起厌离这个世界的心,消除傲慢的心态,才能对一切众生的痛苦感同身受,生起菩提心。对于过去的恶业要感到羞耻和忏悔。一切暂时的乐和究竟的乐都是因为乐于行善,因为修福修德智慧资粮而成就的,所以要勇猛精进修习、去积累。

10、什么是真正的心好、命好?什么是真正的富、贵?P173

心好不单单是指善良,还要保持正知正念。命好不单单是指福报大,命好更是指能够遇到有缘的善知识来教化和启发,能够遇到正法。富,不是说有很多钱,不单单是财富,更加是指智慧丰富广大;贵,不单单是指地位高贵,更加指一言一行都能为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受到大众的尊敬。

第五、六、七讲

1、为什么说“心非沙门,伪作沙门”的人是最愚痴的人?P192

做假和尚比杀了人的罪还要大,因为他如果以佛菩萨的名义骗了人,他们从此不再信仰佛法,从此诽谤三宝,就破坏了这些人百千万劫难遭遇的解脱机会,等于杀死了他们的法身慧命,因此要无量亿劫流转到三恶道。这些都是心非沙门,伪作沙门的人引起来的,所以这些人的罪过都是归他了。何况这些心非沙门,伪作沙门的人可能骗人无数,这个罪不得了。

2、招感地狱之中拔舌耕犁和烊铜灌口之苦报的因是什么?P202、P203

拔舌耕犁:毁谤佛法,轻慢师长,不孝父母,而且用嘴说出来,“拔舌耕犁”狱卒把他的舌头拔出来,这个长度有万由旬,用铁犁在上面耕。

烊铜灌口:五钝使外熏,信口伤人,因为贪嗔痴慢疑乱说乱骂人家,让别人心里很痛苦,五内如焚,内脏里面像有火烧一样,那这个行为的反作用回到自己身上来,烊铜灌口,融化的钢水,由口里面灌下去,内脏全部起火烧掉,死后马上又活过来,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经历无数大劫。

3、沙门有哪四种?P209

胜道沙门:成就圣果的人。

说道沙门:正在修行之中,能够弘扬如来的教法,开阐如来的真实意,弘扬如来的三藏十二部。

活道沙门:虽然不能讲经说法,但是能够以法活命,心与法相应,修诸善法,增长慧命。

污道沙门:违背戒律,身披袈裟,心染尘劳。

4、试从五个方面分析业的轻重差别P220

第一个是因为体性故业重,身语的七业之中,以杀业为重,下面依次减轻一些,意三恶业是前者依次要比后者要轻,痴,愚痴业最重。

第二是因意乐故业重,因为非常猛烈的烦恼所造的恶业是比较重。

第三个是因加行故业重。杀一个动物,一刀杀死它,这个罪业重,但是更重的是慢慢的杀死,折磨它,用残酷的手段去杀生,这个罪业是比较重。再有一个就是杀形体越大的动物,业越重,形体大,痛苦也就大。

第四是因久作故业重。久作,经常作,有一个习气,这个造作等流果会一次一次地把造恶者推到三恶道中间去。

第五个是因无对治故业重。造了恶业没有对治的方法业就很重。一个人福报大智慧小,作小小的恶业都可能要堕到恶道中去。智慧大的人,善根福德大的人,迷失了,造了恶业,他有对治的方法,可以现生轻受,不堕地狱。

5、业有哪几种特征?P237—245

业有四种特征:业决定、业增长、不遇未造业、已造业不失。

业决定,就是说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绝对不会互相抵消。

业增长,业会增长,好像种一颗树,一天天会长大,业长得更快。

不遇未造业:你没有造这个业,你不会遇到的。

已造业不失,神通难敌业力,对于没有解脱、没有觉悟的人来说,是业力蒙蔽一切。

6、如何迅速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P248—P252

第一个是由福田门故力大,用悲心去有病和老年人、或是弱势力群体;孝顺父母,净心供养受戒的比丘、比丘尼,如法修行的法师,再往上就是真正的菩萨和现在家相的菩萨;再往上是佛陀。

第二是由所依门故力大,比方说明天想去供斋,最好头

一天就受八关斋戒,然后供斋那天也受八关斋戒,以这个戒法摄持去做功德,功德要殊胜很多倍。

第三个是修福报。修功德的善巧方便,由事物门故力大,修布施度,法布施的功德比财布施的功德要殊胜,智慧德相,能够成为大家的榜样就是在说法,能让大家升起信心和恭敬心,就是法布施。

第四个是由意乐门故力大。喜欢去做这个事情,以菩提心去做这个事情。

通过这四个方面,我们就知道要善巧,对于业果要善巧;业果如理取舍要知道善巧,我们就可以用最小的、很小的力气积累很广大的福德智慧资粮,培很大的善根功德,而且把那个不善业的造作降到最低,这样我们就知道如何去运用智慧来转业。

7、名相解释

[二入四行]P260

修行人参禅悟道,理入,事入,就在日常生活中间修。事入里面有四行:逢苦不忧是报冤行;喜风不动是随缘行,冥顺于道是称法行;一言一行都是如理如法的,都是有正知正念在折持的,得失从缘,心无增减,这个是无所求行。[阎浮提]

阎浮提:阎浮,梵语,一种树的名;提,梵语,洲的意思,新称赡部洲,此洲为须弥山之南,故又称南阎浮提,即人道众生之住处.

8、阐释下偈,并说明出自哪位大德的何种著作中

[初未遮止非福业,不生人法无我慧,先得业果不诬慧,始生人法性空见]

[见行更互为助伴,智者不狂戒不痴,乐作圣教众生事,愿遇善慧胜者教]

梵名阿扎雅提婆:圣天菩萨< 圣天四百颂><中观四百论>。

9、试阐述心、业、境界三者的关系P227

业是因为迷的心造的,业随心转,是觉悟的心可以把它转过来。所以我们学佛要知道如何消业障,其实就是转业,依智慧而转。

9、法门“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义理。

「生」,是決定往生极乐世界;「去」,是实实在在沒有去。极乐世界确实有。它与我們娑婆世界一樣,決定是存在的。虽然決定有,但是这个境界是自己变現的,不是从外境而來。大乘经讲:「虛空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現,唯识所变」,心就是真心,识就是妄想、分別、执著。换言之,识是心的作用。虛空世界依正庄严是这么來的,所以說「生則決定生」,生是你变的,你念阿弥陀佛就变阿弥陀佛的境界。你想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就現前。「去則实不去」,这个世界是我們真心变現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我們真心变現的,从自己心跟识來說,沒有來去。

第八、九讲

1、念死无常的修法在我们修行的最初、中间和最后有什么重要性?P305

最初如果我们的心与佛法不相应,不入道的时候,念死无常能够使我们生起道心,使我们的心与法相应。人常念死时,则道念自生。中间如果我们修法懈怠,懒惰的时候,念死无常能够使我们精进。后面结行不圆满的时候,念死无常能够让我们圆满。让我们巩固对三宝的信心,巩固这个功德,回向一切众生,都能解脱,不会染污。

2、如来说法具足五支梵音,讲的是哪五支?P310

第一是音声深沉,非常深沉,如大雷震,让人从迷梦之中惊醒过来。

第二是音声远闻,佛的音声与佛的光明一样,尽虚空,遍法界。

第三是闻者升敬爱之心,听闻到的人生恭敬心,欢喜心。

第四是说甚深法很容易接受,“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浅根得到浅的利益,深根得到深的利益,犹雨普澍,澍也得到水分,草也得到水分。

第五是听之永无疲厌,永远不会厌倦。

3、结合三德阐述普广菩萨德号的表法意义。P313

普广菩萨他的名号的功德是从内心中间发出来的智慧弥

漫虚空,所以称之为普;再以智导行,因为内心的智慧体现在外面就是德相,做众生修行的榜样,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周遍法界,称之为广;所以称之为普广菩萨;我们的真心是法身德,普是般若德,广是解脱德。

4、结合《如来赞叹品第六》的内容从十一个方面阐述地藏菩萨从生到死都慈悲关心我们,救护一切罪苦众生之事。

P314—P356

1、闻名灭罪三十劫。

2、造像升天。

3、转女身成男身。

4、转丑陋为庄严,转疾病为健壮。

5、赞叹供养常得鬼神守护。

6、毁谤者堕无间地狱。

7、为病人舍物为福。

8、救度亲眷。

9、下贱人求忏悔罪障灭。10、代婴儿修福。11、十斋日诵经利益方圆四千里。

5、既然地藏菩萨悲愿无尽,为什么毁谤修地藏法门的人还会堕无间地狱?P328-P329

因为毁谤修地藏法门的人,会令不明事理智慧不广的众生跟着他的邪见跑,不信仰地藏菩萨,断了众生的法身慧命,是自作业自受报。。

6、什么是共鬼神游?什么是尩(尫)瘵?P331

“共鬼神游”是梦游,晚上睡着了,眼睛也不睁开,从床上爬起来,闭着眼睛往外走。“尩瘵”,尩是精神错乱,瘵是身体虚弱,虚弱到极点。

7、为什么每逢十斋日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功德很大,方

圆四千里范围内都能得到保护?P356

为诵经的人发射的心波是很平和,很光明的,他心力极大的话,以至诚心、清净心、平等心、觉悟心来念,方圆四千里范围之内,那些妖魔鬼怪的波都给这个光明的、平和的智慧压下去了,就不起现行,所以“百由旬内,无诸灾难”,是众生的福田。

8、怎样做才是究竟的流通《地藏菩萨本愿经》?P362

一方面是通这个法宝,弘扬地藏法门;另一方面,地藏同时就是我们自己心地本具有的宝藏,地藏本愿就是我们自己心性本具有的功德,我们通过修学地藏经,将自己心性本具的性德开发出来,显露出来,自利利他,这样是究竟的流布。

9、为什么“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P370

“习恶众生”,从极微小的地方可以辗转到地增上,种现相熏。有一点点的恶习种子,没有正念保持,这恶念就出生为恶的行为,恶的行为又去熏种子,种子的力量又加强,这样种子起现行,现行又熏种子,种现相熏,恶性循环,所以“便至无量”,这个恶的习气,恶习的造作等流就会越来越重,遇到恶友恶境就造恶业。

10、《月藏经》说佛法可分为哪五期?P389

第一期是第一个五百年,佛陀入涅槃以后第一个五百年,称为解脱坚固。很多佛弟子得成就。

第二个五百年称为禅定坚固,依靠修禅定可以成就。

第三个五百年,佛灭度1500年是多闻坚固。

第四个五百年是塔寺坚固,者寺院的、塔造得很庄严。

第五个五百年是斗诤坚固。现在是佛如涅槃二五五二年,斗诤坚固。

11、菩萨六度万行中万行可归纳为哪五类?P393

第一是圣行,圣行是菩萨自修因,自行因,修持戒定慧。

第二是梵行,清净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因心,在因中度化众生。

第三是天行,初地菩萨以上,由理起行,因为悟入理体,这样来度化众生。

第四是婴儿行,婴行。

第五是病行。

12、“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缘”,怎么拔出根本业缘?P395

要把自私自利、念念为自己的心转过来,以众生为中心,恒顺众生。拔出根本业缘是断人我执,法我执,真正地修菩提心,这样子修行会成就。

13、主命鬼王成佛时的德号是什么?P407

他过一百七十劫可以成佛。德号是“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

14、阐释“无边身如来”、“宝性如来”、“波头摩胜如来”、“拘

留孙佛”德号的含义。P411-412

“无边身如来”是指我们的自性清净法身,这是法身佛。“宝性如来”是指佛性,众生本具佛性,觉就是佛性。

“波头摩胜如来”波头摩,即红莲花,众生的真心如莲花,不染一切物,能照一切物。

“拘留孙佛”是所应断,众生的烦恼应断,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断烦恼,烦恼断尽了,菩提现前。

第10—11讲

1、为什么国王遇最下贫穷之人能亲手遍布施,就是具足修六度?P425

“亲手遍布施”是说国王在修布施的时候就具足六度。

因为亲手是修持戒度,亲手布施的时候,有情很欢喜,饶益有情戒,也是摄律仪规,修布施本来就是摄善法戒,所以修的时候就具足了持戒度。

亲手也是修忍辱度,没有国王架子,没有我相,清净心,对于接受的大众没有分别心,亲手平等布施这是修忍辱度。

遍布施,也是修禅定度。普遍,这个是禅定度,外不著相名禅,内不动心名定。修得时候心中间没有分别,不动心。

亲手遍布施,修布施度,外施是财物,内施是自己的精神体力;法布施是底下的软语慰谕;无畏布施是亲手去施。所以说“亲手遍布施”这里面其实就具足了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同时也具足了般若度。能够三轮体空地修布施,没有施者之相,无我相;没有受者之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没有所施的物相。三轮体空来修,这个就是修般若度了。所以说国王在修布施的时候就具足六度。

2、阐释“乐不可喜苦可喜,乐则昔集福德尽,苦则恶业罪障净”。P432

快乐来的时候不可喜;违缘来的时候,痛苦来的时候可喜。因为快乐来的时候享福,过去积集的那些福德资粮全部都报尽了,苦来的时候消恶业。

3、阐释[勤学三难事,取三主要因,修三不退失]。P434—435

勤学三难事:第一个是认识烦恼难,有时候心里起烦恼,心里面没有认识到,心中间有一丝一毫的与自性不相应,背觉合尘,都是障碍。第二个是认识烦恼以后修对治难。第三个是修对治断除难。所以要努力地认识,并且修学。

取三主要因:值遇贤善的上师,还要有福慧,深信贤善上师的教诲。第二个是自心堪能,自心堪能是要真正有正知正见,有智慧。第三是衣食顺缘具足。

修三不退失:不退失对三宝的信心和恭敬;不退失欢喜修心;不退失以正知正念守护学处,以正知正念来守护一切戒律,守护一切言行。

4、如何供养三宝?P448

第一个是如法修学,这是真正的供养。第二个是自己如法修学得到真实利益后,还要劝勉他人。再一个是要等待时节因缘,不要着急,自己如法的做,身体的行为就是在说法。

5、坚牢地神请法的表法意义是什么?P453

表示我们信心要坚牢,愿力要坚牢。

6、“于住处南方清洁之地供地藏形象”、“南方”的表法意义是什么?P454

“于住处南方清洁之地供地藏形象”、“南方”的表法意义是指智慧之方。

7、简释“虚耗辟除”、“多遇圣因”。P456--457

虚耗辟除是指社会经济危机。能够真正如法修学地藏法门,决定社会安定,决定虚耗辟除。

多遇圣因:能够多遇善知识,善知识的开示正法,有这样的殊胜因缘,遇到诸佛圣贤的化身,得以闻法开悟,远离恶道,增长善法,恢复五分法身香。

8、修行要远离哪六种颠倒?P497

1、忍辱颠倒。

2、味着颠倒。

3、悲心颠倒。

4、希求颠倒。

5、照顾颠倒。

6、随喜颠倒。

9、《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最后出来当机的是虚空藏菩萨,有什么表法的深义?P504

表示修业果的如理取舍,去修,最后还是要证入空性,由不空证入空由有住证入无住,证入空、无相、无住、三解脱门,

由地藏进入虚空藏,这是成佛的

2020年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20年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共100题) 1.小明刚满13岁,一天他向母亲要了10元钱买了个文具盒,其母认为文具盒不好看,向文具店老板提出退货。关于小明的购买行为是否有效,说明原因: 答:有效,因为从事该行为无需其母同意 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10周岁的公民是,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答: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3.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年。 答:1954年 4.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答:单一制 5.用人单位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而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应 答: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 6.具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合同的权利义务不必然终止 答:一方当事人死亡 7.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应由下列哪些人承担 答:出卖人 8.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时开始。出生的时间以什么为准? - 33 -

答:户籍证明为准 9.代理人以自己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承担 答:自己 10.会引起财产所有权消灭和转移的是 答:处分 11.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立案;调查取证;作出处罚决定;送达决定书 12.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哪些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犯罪? 答: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2.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13.哪些案件可以提出刑事自诉? 答: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14.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是怎样规定的? 答:不满14周岁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为相对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为完全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为减轻刑事责任。 15.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是什么? 答:1.主体合格 2.意思表示真实 3.行为内容合法 - 33 -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重要考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要的知识点 一、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六、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七、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八、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九、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十一、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十二、一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

教师资格考试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教师资格考试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

教师法制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教师法制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B)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传统文化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知识与技能 D.讲文明礼貌 2.在我国教育法系中,居于第一层次的法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3.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D)的原则,由高等学校的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A.服从学校发展需要 B.由教师自己申请 C.学校规章制度确立 D.双方平等自愿 4.国家举办的高校实行(C)。 A.党委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董事会负责制 5.(B)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A.1984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95年 6.我国建国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7.《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C) A.社会利益 B.经济利益 C.公共利益 D.国家利益 8.高等学校设立(D),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研计划方案、成果等有关学术活动。 A.行政会议 B.校务会议 C.党委会 D.学术委员会 9.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D)进行考核。 A.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B.政治思想和工作成绩 C.政治思想和工作态度 D.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10.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是(D) A.参加进修和培训权 B.参与民主管理权 C.教育教学权 D.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11.教师为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基本权利为(A) A.教育教学权 B.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 C.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D.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 12.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立法取得重大进展的是( C )的颁布实施。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 13.我国教师的法定身份是(D)。 A、自由职业者 B、公务员 C、公务员兼雇员 D、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021年法律知识竞赛精选题库及答案(共50题)

2021年法律知识竞赛精选题库及答案(共50题)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 )。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工人阶级领导 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少数服从多数 2、依照宪法,( C )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中央军委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委托( A )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C、国务院 D、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通过网络服务系统提出的行政服务申请,对于材料不齐全、形式

要件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行政服务部门应当通过网络服务系统()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材料清单和形式要件的规范要求。 (答案:A) A、一次性 B、三日内 C、五日内 D、七日内 5、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完善本级(),统一场所名称、形象标识,规范服务设施。(答案:B) A、行政服务体系 B、行政服务场所 C、行政办事机构 D、行政服务部门 6、行政服务事项实行目录管理。行政服务部门应当向()提出列入目录的行政服务事项。 (答案:D) A、上级机关 B、相关部门 C、上级政府

D、行政服务管理机构 7、行政服务事项目录由行政服务管理机构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决定,并根据调整或者变更情况及时更新。 (答案:B) A、上级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政府 C、本级党委编制管理机构 D、本级党委组织部门 8、行政服务事项的法定依据、申请要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由()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审查。 (答案:D) A、上级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政府 C、本级党委编制管理机构 D、行政服务管理机构 9、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服务场所的行政服务。 (答案:A) A、行政服务管理机构

2020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汇总

1.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4)身份地位的象征性 (5)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6)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记忆口诀:等升内地房租 2.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生活; (3)没有专门的教师、固定的学生,没有专门的教育内容和场所(4)没有形成独立的形态 (5)没有阶级性 记忆口诀:两生三没 3.简述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4.简述近现代社会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口诀:公义世法 5.(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通用答案(1)课题选择; (2)查找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4)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5)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记忆口诀:可找设施分赚钱 6.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记忆口诀:意面特饥渴 7.简述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找法; (4)综合查找法。 记忆口诀:顺逆查文综 8.简述课题选择原则 (1)教育性 (2)实践性 (3)可行性 (4)适宜性 (5)伦理性 记忆口诀:可教轮椅践行 9.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1)进行内部评论与外部评论 (2)全面、准确的检索教育文献 (3)以分析、概括为基础,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记忆口诀:内外全面赚 10.行动研究的特征 (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教学与研究合一; (4)研究的循环性 记忆口诀:一起遵循内幕

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简答题 人们常说:“学贵有法”。考也应有法,掌握科学方法,事半功倍;复习不得法,事倍功半。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复习,既要有扎实的复习,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又要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提高考试得分。考生一方面要掌握各类题型特点及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在复习应考中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下面向各位考生介绍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技巧,希望能给考生以切实的引领和帮助。 简答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简答题题型特点 在试卷中,简答题在总成绩中所占分值很高,一般占30%左右。考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你对简答题的回答情况。简答题涉及的都是较大的问题,让你阐述一种观点,或者对某种理论作出解释,也可能是提供证明,有一定的系统性。回答要层次清楚、言简意赅,论点或根据不可遗漏。简答,这既是简答题内容上的要求,也是这类题的题型特点。 (二)简答题解题技巧 1.对已有的科学事实和观点做出肯定,阐明其具体表现,这是简答题中比较好对付的一类问题。在回答中,只要说明“是怎样”,就可以了。 【例】教学为主的标志是什么? 当然就这么回答:“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在内容上,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 2.比较难的一种问题,突出实践过程,强调具体方法,回答“应当怎样”。对这类问题,要注意操作的程序性,否则,.回答就可能出现错误。 【例】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只有这样答才严密: ①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②充分利用感性材料和经验;

③注意“变式”在掌握概念中的作用; ④要将词与感性材料相结合; ⑤正确下定义; ⑥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 3.最多的一类问题,要求阐明原因,回答“为什么”。对这类问题,关键把道理讲清楚,看你的论据是否全面。 【例】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就是这种性质的问题,表现出较强的理论性(答案略)。 4.还有一种特殊问题,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观点,要求界定,加以区别。回答这类问题,语言必须简洁,直接点出差异所在,就达到了题目要求。有时,最好的办法和策略,就是叙述概念,自然把差异说了出来,不必再写什么。 【例】再认和回忆有什么不同? 这时叙述概念:“再认也叫认知,是对过去感知过的对象再接触时,有熟悉懑,知道它是知觉过的对象”;“回忆也叫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对象不在主体面前,由其他刺激作用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过程”。这样两个概念相对照,就是一种差异显示。 5.在简答题中,最简单的是一些记忆性问题,不要求你解释,只要求你整体把握。一个问题,回答的要点多,是这类问题的特点。 【例】我国普通学校应当遵循哪些主要教学原则?答案要全面,得写出全部七个原则: ①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②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③直观性原则; ④④启发性原则; ⑤⑤循序渐进原则; ⑥⑥巩固性原则;

师德师风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师德师风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含单项和多项选择) 1、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两全”“四面向”其中的四个面向是() A、面向世界 B、面向每一类教育 C、面向未来 D、面向每所学校 E、面向现代化 F、面向每一个学生 G、面向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 2、在学校一切工作中,师德工作应该是学校工作中的() A、为首 B、为主 C、永恒的主题 D、为先 3、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而信赖职决于() A、民主平等的沟通 B、教师的耐心教育 C、以心灵感受心灵 D、以感情赢得感情 4、在师德师风建设上要坚持四自即 ( ) A、自重 B、自强 C、自省 D、自警 E、自励 5、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质和精髓、最核心的要求 ( ) A、热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热爱学校 D、提高教育质量 6、法律规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相关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报告,规定时间是指 ( ) A、l天之内 B、2小对之内 C、立即 D、12小时之内 7、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是: ( )

A、关心后进生 B、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 C、相信人人都能成才 D、让每个学生学会读书 8、师生之间的相互信赖取决于 ( ) A、关爱学生 B、民主平等的沟通 C、宽容学生 D、理解学生 9、课堂教学的开放,主要表现在 ( ) A、教材的开放 B、教材的开放和教学过程的开放 C、师生的合作研究 D、师生的即兴创造 10、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 A、教学反思 B、自我监控 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师应有的教学行为是() A、传授反思 B、帮助引导 C、传道授业 D、因势利导 12、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含义是 ( ) A、让学生学习成绩门门优秀 B、统一规格,平均发展 C、让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获得和谐发展 D、鼓励冒尖,发展特长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共有章条 ( ) A、8章42条 B、10章83条 C、8章64条 D、11章90条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八届三次全国人大通过,其具体时间是( ) A、1995年3月18日 B、1996年3月17日

2018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2018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1、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上,才可以假释。 A.15年 B.10年 C.12年 D.20年 2、下列哪些是现行宪法新增加的内容:(C) A.平等权 B.受教育权 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迁徙自由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 A、人民 B、中国共产党 4.中华人民共和国(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 B、公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于(C )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日 B、1991年9月4日 C、1992年1月1日 D、1999年11月1日 4、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 C)。 A.一般法和特别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习惯法 5、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A)。 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6、.我国现行刑法是(D)。 A.79年刑法 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 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97年修订后的刑法 7、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8、自由刑包括(ABCD)。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9、我国现行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第几部宪法?哪年颁布

的?第四部,1982年颁布。 10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规所调整,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政关系。╳ 11、依法行政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2、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责任的承担者。╳ 13、警匪报警电话是什么?火警电话是什么?医疗急救电话是什么?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什么?它们依次是:110,119,120,122。 14、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方主体是(C)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主体 D.授权组织 15、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这样,法律关系的( D )就发生了变更。 A.主体、客体 B.内容 C.客体 D.主体 16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B) A.公定力 B.确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是(D) A.行政公署 B.街道办事处 C.区公所 D.居民委员会 18、依据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学校人身伤害侵权责任的构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 ) A.学校的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B.学校的行为违法 C.学校行为须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D.学校主观上有过错 19.李某是一名教师,可以行使的权利有(ABC ) A.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C.在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D.责令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 20.行政法的核心是规范(C)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权 D.行政行为 21.下列各项中不是行政法律行为的是(D) A.行政立法 B.行政命令 C.行政裁决 D.行政指导 2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表现在:(ABC )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整理

9. 昆体良 40位著名人物的相关知识点】 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 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 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 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 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 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培养道德 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科目二 1. 孔子 2. 孟子 3. 荀子 4. 朋. 了 5. 朱熹 6. 苏格拉底 7. 柏拉图 8. 亚里士多德

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9. 昆体良

11.夸美纽斯 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 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 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4.洛克 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 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代表作《教育漫话》 15.华生 外铄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16.罗杰斯 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在心理辅导方面创立了来访者中心治疗法。 17.皮亚杰 提出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为四个阶段。 他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18. 弗洛伊德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技 巧 https://www.360docs.net/doc/89134720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最后,为大家总结一下如何作答材料分析题。 做材料分析题要分步走: 第一步,先审题,有以下三类问法:1.回答什么——分析(是什么)、评述(为什么)、建议(怎么办);2.有几问;3.运用什么知识——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德育、教学、教育学、心理学。 第二部,分析材料,内容包括:关键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 第三步,组织答案。一般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去作答。 总:总体评价(亮明立场) 分:原理+分析材料(知识点) 总:总结(体现结构完整)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真题一体会一下: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完好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的街区,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发现停放在中产阶级集聚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 (1)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8分)

(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12分) 答: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个问均采取总-分-总格式: (1)【总】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破窗理论”体现了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分】教育中,学生们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破窗理论”体现了群体心理中的从众心理,人都存在一种潜意识的模仿。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很容易相互影响,致使一些消极因素,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恶性的“传染”。 (2)【总】“破窗理论”对班级日常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分】首先,班主任要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美德。 其次,班主任要注重用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及时制止学生出现的个别不良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如果不良行为出现而没有被制止,就像汽车被打破车窗,会暗示和诱导更多的人做出进一步的破坏。

西游记知识竞赛题(附答案)教师卷(新)

《西游记》知识竞赛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30分) 1.“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清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翎黄鹅撇,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 D ) A .孙悟空 B .猪八戒 C . 二郎神 D.沙和尚 2.行者道:“把那个耙子嘴,揣在怀里,莫拿出来;把那蒲扇耳,贴在后面,不要摇动,这就是收拾了。”这句话是孙悟空对哪个人物说的?( A ) A .猪八戒 B .沙和尚 C .孙悟空 D.赤脚大仙 3.孙悟空变作( C )模样奔赴瑶池,大闹“蟠桃会”? A.文曲星 B.巨灵神 C.赤脚大仙 D.文殊菩萨 4.太上老君用( C )助二郎神一功擒住孙悟空? A.玉净瓶 B.紫金葫芦 C.金刚琢 D.乾坤圈 5.孙悟空在如来佛祖的右手( C )上题写“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A.拇指 B.食指 C.中指 D.小指 6.白龙马的真实身份是( B )。 A.东海敖闰之子 B.西海敖闰之子 C.南海敖闰之子 D.托塔李天王之子 7.黄风岭黄风洞中有个妖怪,乃是灵山脚下的得道老鼠成精,吹的是三昧神风。捉了唐僧,孙悟空敌不过,请来( C )才将那怪收服,这才过了黄风岭。 A.观音菩萨 B.托塔李天王 C.灵吉菩萨 D.文殊菩萨 8.唐僧师徒行至( A ),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A 流沙河 B 通天河 C.子母河 D.黑水河 9.骊山老母与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变成( C )四人,意在试探四众禅心是否坚固。 A 父子 B 兄妹 C 母女 D父女 10.万寿山庄观中有树结人参果,吃后长后不老。观主( A )吩咐二童子以人参果款待唐僧误认人参果是婴儿而未敢食。 A 镇元大仙 B 元始天尊 C菩提祖师 D灵吉菩萨 11.唐僧被抓到妖怪的洞府波月洞内见一妇人,自称是( B )公主,十三年前被黄袍怪捉来。 A.女儿国 B.宝象国 C.乌鸡国 D. 朱紫国 12. 唐僧西天取经用时多久,路程多远,历经多少难?( C ) A、十四寒暑九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 B、十六寒暑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 C、十四寒暑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 D、十四寒暑十万八千里七七四十九难 13.乌鸡国王死了三年,因为( B )而容颜不坏。 A.王后送的定颜珠 B.井龙王与他定颜珠定住 C.悟空喂他定颜珠 D.八戒喂他定颜珠 14.《西游记》中的“西天”是指现在的哪里?( C ) A、尼泊尔 B、天竺 C、印度 D、孟加拉国 15. 孙悟空是在()借来宝丹(),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B )

法律知识竞赛练习题目及答案.doc

精品文档 附件1: 专题普法知识竞赛 注:试卷满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合格 一、填写题:(10题,每题1分) 1.我国修订后的刑法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起 施行。 2.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3.我国案件审理程序实行的是:。 4.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5.我国刑法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积极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是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6.根据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洪、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应以从重处罚。 7.根据刑法规定,对于犯受贿罪的,应根据受贿所得,依照贪污罪的法定刑处罚。其中从重处罚。 8.我国刑法规定,因被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 的。不是行贿。 9.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论处。 10.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妨害国家管理活动,致使公共财产或者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单选题:(50题,每题1分)

1.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追究刑事责任。A侵占罪 B受贿罪 C贪污罪 D玩忽职守罪 2、除特殊情形外,行贿数额在()以上的,应当立案。 A 1万元 B 3万元 C 5万元 3.甲窃取本单位空白转帐支票一张,并冒充本单位签发支票的丙去百货商店购物。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侵占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和诈骗罪 4.某民政局工作人员冯某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救济金5万元进行营利活动。冯某的行为构成()。 A挪用特定款物罪B挪用公款罪C挪用资金罪D职务侵占罪 5.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的目的。 A谋取不正当利益B谋取非法利益C挪用资金罪D谋取个人利益 6.区分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是()。 A受贿人实际是否收受或索取了财物 B是否为行贿人谋取了利益C是否承诺为行贿人谋取利益 D是否在收取贿赂后为行贿人谋取了利益 7.某国有企业会计李某到银行提取本单位工资,由于银行出纳疏忽大意,多支付给李某3000元,李某回单位后发现多余款项,遂据为己有。李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 B贪污罪 C盗窃罪 D不构成犯罪 8.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用工之日 B签订合同之日 C上级批准设立之日D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 9.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是,用人单位()。A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B发生合并或者分立C变更投资人 D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10.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年后提出与用人单位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汇总

20202上小学科二简答题汇总 1.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生活; (3)没有专门的教师、固定的学生,没有专门的教育内容和场所(4)没有形成独立的形态 (5)没有阶级性 记忆口诀:两生三没 2.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4)身份地位的象征性 (5)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6)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记忆口诀:等升内地房租 3. 简述近现代社会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口诀:公义世法 4.简述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5.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记忆口诀:意面特饥渴 6.(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通用答案(1)课题选择; (2)查找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4)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5)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记忆口诀:可找设施分赚钱 7.简述课题选择原则 (1)教育性 (2)实践性 (3)可行性 (4)适宜性 (5)伦理性 记忆口诀:可教轮椅践行 8.简述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找法; (4)综合查找法。 记忆口诀:顺逆查文综 9.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之[选择题]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之[选择题] 人们常说:“学贵有法”。考也应有法,掌握科学方法,事半功倍;复习不得法,事倍功半。博恩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的教师提炼出一些答题方法,希望能给考生以切实的引领和帮助。 一、选择题题型特点 选择题在性质上是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择概率占1/4。给出四个选项答案,是选择题的基本形式;答案的相似性,判断稍有失误,就会出错,是这类题的突出特点。 二、选择题解题技巧 1.排除法:把明显不正确的选项先排除掉,逐渐缩小范围,集中思考,有助于正确答案的选择。 【例】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特征?()。 A.学生有固定的修业年限 B.教师对学生讲授相同内容 C.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 D.学生的年龄相同但知识程度不同 解题思路:古代教学形式是个别教学,抓住这一特征,首先排除掉B,因为讲授相同内容是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其次,排除掉A,固定的修业年限是学校制度的特点。个别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互不相同性,D虽说的是知识程度不同,但学生的年龄相同,因之也应排除。正确选项就是C。 2.联想推理法 【例】《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下面的哪一条原则体现了这一观点?()。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解题思路:选择题的选项如果是年代,就要通过联想推理法解决,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著名事件,有什么杰出人物和思想,然后才能有把握地进行选择。以例题为例,如果考生考试时确实不能翻译出该句话的意思,也可以采取联想推理法。“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中三个“弗”(即不要),可以推理:要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而我们肯定知道“牵”是牵着鼻子的意思,“抑”是抑制的意思,综合推理就知道启发。故答案选B。对有些选择题实在回答不出,可以进行猜测,这也是一种应试能力。 资料来源:博恩教育 博恩教育: https://www.360docs.net/doc/891347203.html, 中华教师网校: https://www.360docs.net/doc/891347203.html, 官方微信: born_edu

2019年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2019年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1、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上,才可以假释。 A.15年 B.10年 C.12年 D.20年 2、下列哪些是现行宪法新增加的内容:( C) A.平等权 B.受教育权 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迁徙自由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 A、人民 B、中国共产党 4.中华人民共和国(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 B、公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于(C )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日 B、1991年9月4日 C、1992年1月1日 D、1999年11月1日 4、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 C)。 A.一般法和特别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 文法和习惯法 5、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A)。 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6、.我国现行刑法是( D)。

A.79年刑法 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 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97年修订后的刑法 7、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8、自由刑包括(ABCD)。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9、我国现行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第几部宪法?哪年颁布的, 第四部,1982年颁布。 10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规所调整,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政关系。? 11、依法行政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2、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责任的承担者。? 13、警匪报警电话是什么,火警电话是什么,医疗急救电话是什么,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什么, 它们依次是:110,119,120,122。 14、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方主体是(C)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主体 D.授权组织 15、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这样,法律关系的( D )就发生了变更。 A.主体、客体 B.内容 C.客体 D.主体 16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B)

(最全最经典)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简答题85题-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简单题85题(最全) 1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 (1)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 (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5)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3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6教育与社会文化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教师资格考试选择题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考试选择题答题技巧 人们常说:“学贵有法”。考也应有法,掌握科学方法,事半功倍;复习不得法,事倍功半。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复习,既要有扎实的复习,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又要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提高考试得分。考生一方面要掌握各类题型特点及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在复习应考中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下面中公教育崔迪老师就向各位考生介绍教师资格考试中出现选择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题型特点 教师资格中出现的选择题都是单选题,给出四个选项答案,选择符合条件的一项。这是选择题的基本形式,答案的相似性,判断稍有失误,就会出错,是这类题的突出特点。 从内容上看,选择题涉及的多是重要知识点或是需要辨析的疑难问题。 同样,在命题上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情况下,教师资格的题目这样三种形式: 第一种,表明因果关系的问题判断,回答“是什么”。比如,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什么?经过分析,正确回答应是班级教学,而非个别教学、分组教学或者设计教学。 第二种,关于对一些所谓“基本问题”、“核心问题”或“根本问题”进行判别。比如: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为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教师)和学习者(学生)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第三种,给出实际例子、名言或者古文句子,判断该实例体现了哪种教育理论的内容。比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什么特性。经过分析,正确答案是长期性。 (二)选择题解题技巧 掌握了选择题题型特点和命题的基本方式,还需要有相应的解题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