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复习课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复习课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复习课

复习重点

1、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2、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及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

3、昆虫和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4、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

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重点知识归纳

(一)学生快速浏览课本2-21页内容,复习知识点

(二)学生汇报

1、无性生殖的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2、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出芽生殖、营养生殖。

3、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在环境适宜时的生殖方式

4、营养生殖:(概念):依靠营养器官(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

(优点):①保留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方式):嫁接、扦插、压条。

5、(嫁接的注意点):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成活率。

(嫁接的优点):①保留接穗的优良性状;②繁殖速度快。

6、植物组织培养:

(概念):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

(例子):胡萝卜根的细胞或组织

(优点):①短期内生产出大批的植物;②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③培育出高产优良的新品种。

7、有性生殖:(概念):由亲代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8、植物的花的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其中雄蕊和雌蕊最为重要。

9、子房的内部结构:外层是子房壁,内部有胚珠(外被是珠被,顶端开口为

珠孔,里面有卵细胞)。

10、传粉: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1、自花传粉:同一朵花中,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一朵花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2、受精:植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13、受精过程:当花粉落到成熟的雌蕊柱头上,受到柱头分泌粘液的刺激,花粉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有精子,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内的胚珠中(从珠孔进入),末端破裂,释放精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

14、花的各部分结构发育情况:受精过后,花的各部分结构开始发育。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开始逐渐凋落,只有雌蕊中的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一粒胚珠发育为一个种子,多籽植物主要是由于子房中含有多个胚珠),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15、果实和种子的传播:依靠风力(蒲公英、虞美人),依靠自身的弹力(豌豆)

依靠人和动物的运动(苍耳),依靠水力(椰子)。

16、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的发育过程。(如家蚕、蝇、蚊、蜜蜂)

发育方式:家蚕经历了四个发育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非常相似的发育过程。(如蝗虫、蟋蟀、蟑螂、蝼蛄、螳螂)

发育方式:蝗虫经历了三个发育时期:受精卵、幼虫、成虫

17、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两栖类: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如青蛙、蟾蜍、蝾螈、大鲵)

两栖类的受精方式:体外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外的受精方式)

两栖类的发育方式:变态发育(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不同)

蛙的发育经历了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都是在水中进行的。

1 8、蝌蚪与成蛙的比较:蝌蚪:呼吸器官——腮,生活环境——水中

成蛙:呼吸器官——肺(主要)、皮肤(辅助)

生活环境:水中——靠近水边的潮湿地带

19、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鸟类的生殖行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鸟类的受精方式:体内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内的受精方式)

鸟卵产出后,胚胎会停止发育(原因是外界温度低于雌鸟体温)20、早成鸟:刚从卵壳中孵化出来的雏鸟,眼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能跟随亲鸟自行觅食的鸟。(如鸡、鸭、鹅、大雁)

晚成鸟:刚从卵壳中孵化出来的雏鸟,发育还不充分,眼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绒羽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的鸟。(如家鸽、麻雀、燕子)

(三)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重点知识

二、重点习题讲解

1、有些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个时期,幼虫和

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的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许多种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四个时期,其中有一个时期是不食不动,处于休眠状态的蛹的时期。幼虫时呈蠕虫状,与成虫的形态差别极大,而且生活习性,如运动、取食、生存环境等差别也很大,经过这四个时期变化才发育成成虫的,称之为完全变态发育。请同学们注意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2、青蛙的生殖特征是( )。

A.雌雄异体,体内受精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

C.体外受精,幼子体内发育D.体外受精,幼子水中发育

答案:雌蛙和雄蛙在生殖季节抱对后,将卵和精子都排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并利用阳光的热量提高温度发育成蝌蚪。选项D正确。

3、下列有关蝌蚪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蝌蚪要经常浮向水面用肺呼吸

B.蝌蚪有一个时期,心脏为一心房

C.蝌蚪的形态,结构都很像鱼

D.蝌蚪后期会长出四肢

答案:蝌蚪在早期用鳃来呼吸,直到形成四肢时,肺才形成。蝌蚪完全在水中生活、取食、呼吸;形态、结构特点都和鱼类十分相似,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两栖动物和鱼类有着必然的联系。应选选项A。

4、蛙的发育称作()。

A.完全变态发育B.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D.两栖发育

答案:两栖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在幼体时期有一个明显像鱼的时期,而成体则具有四肢,一般用肺呼吸,这样的发育方式也称作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等概念用在昆虫的发育上,不能用在两栖动物的发育上。选项B正确。

5、在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有错误的是()。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B.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幼体呈蝌蚪形,成体具有四肢

C.两栖动物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在陆地生活

答案:两栖动物专指一个动物类群,这一类群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变态发育;幼体蝌蚪时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多生活在陆地,也有些种类的成体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具备以上特征的动物,才能称之为两栖动物。

6、在冬季冬眠时,青蛙的呼吸()。

A.完全停止B.要正常进行

C.完全依赖肺的活动D.完全依靠皮肤

答案:冬眠时的青蛙,身体的生理活动十分微弱,新陈代谢进行得非常缓慢,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也极少,此时青蛙的呼吸活动也较弱,完全靠皮肤呼吸,也就是靠皮肤向体内扩散的氧已完全可以满足生命

活动的需求。选项D正确。

7、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于叫做。

答案:卵;幼虫;成虫;不完全变态。

蝗虫的一生中,随身体的生长,形态发生着变化。最初是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的幼虫体形与成虫相似,没有翅,经过五次蜕皮之后。变为具有翅、可繁殖的成虫。这样的发育称作变态发育,昆虫的变态发育类型有多种,这种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8、在无脊椎动物中,属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体表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

C.具有翅D.适于陆地生活

答案:翅的存在,使得昆虫活动范围增大,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进而有利于昆虫寻找食物,求得配偶,逃避敌害。昆虫之所以成为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与此也有重要关系。选项C正确。

三、练习

1、关于青蛙和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在水中完成发育B.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C.它们都是变态发育D.都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下列哪项不属于无性生殖()

A.用马铃薯快茎来繁殖B.枣树周围地面上冒出许多枣树

C.用茎尖来繁殖植物体D.将种子种下去,长出植物体。3、蚕茧代表家蚕的()

A.卵期B.幼虫期C.蛹期D.成虫期

4、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

A.卵、若虫、蛹、成虫B.卵、幼虫、成虫

C.卵、蛹、若虫、成虫D.卵、蛹、成虫

5、“毛毛虫”是:()

A.蜻蜓的幼虫B.蝴蝶的幼虫C.小鸟的幼虫D.青蛙的幼虫

三、学生绘制本章知识的思维导图

四、学生思维导图绘制作品展示

五、作业。完成能力培养复习题(一)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总结 591up随身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8914986113.html, 第一节、生物的生殖 一、生殖的类型 名词: 1、生物的生殖:每种生物都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这就是~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4、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特有):是生物体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如变形虫、细菌、草履虫。 5、出芽生殖:母体→芽体→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 6、孢子生殖:母体→孢子→新个体,如青霉、曲霉。 7、营养生殖: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发育为新个体,如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秋海棠等。 8、嫁接:一种用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接到另一种有根系的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植物体的方法。 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外植体(离体组织或器官)→消毒→接种→愈伤组织(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组织器官→完整植株。 10、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互相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 11、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凡是种子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 12、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 13、花粉管:是萌发的花粉粒内壁突出,从萌发孔伸出而形成的管状结构。主要作用是将其携带的精子和其他内容物运至卵器或卵细胞内,以利于受精作用。 14、双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又叫受精卵(染色体为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受精极核(染色体为3N),这种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叫做双受精。 15、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包被着,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就叫做~。 语句: 1、凡是种子植物用种乎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因为要产生种子,必须经过双受精作用,即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所以必然是卵式生殖。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1、是植物主要的生殖器官。花的结构包括:。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和,与结出果实与种子有直接关系。 2、开花后,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雌蕊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的方式有和两种。 3、什么叫做受精 什么叫做双受精 其中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4、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要经过、、、。 5、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包括和其优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优点: 6. 嫁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被接的植物体叫做。嫁接时,必须使对齐,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嫁接的植株保持的优良特点。 7. 图中植物依靠传粉,其传粉方式属于,受精作用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珠发育成,珠被发育成,子房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 8、昆虫的发育过程(选择、图)——各个阶段的发育过程、发育名称 家蚕、蚊、蝇、蜜蜂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蝗虫、蟋蟀、蟑螂、蝼蛄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若虫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 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1 2 3 4 豆天蛾的发育顺序是,它的发育属发育,与豆天蛾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针对豆天蛾的生活史,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 9.两栖类的发育过程(判断、选择) 两栖类动物将精子和卵排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可以到陆地上生活,用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发育属于。 10.家蚕能产丝是因为家蚕体内有,里面充满了透明的,该液体从吐丝孔吐出,遇到空气就凝结成蚕丝。 11.一个蜂群由、和三种蜂组成。和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而是孤雌生殖产生的。 14.取一只鸡蛋来观察鸡蛋的结构。将鸡蛋的卵壳膜剪破,把其中的内容物倒到培养皿内,你可以看到: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题:《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 竹园中学:刘文祥 一、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列举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3)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描述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描述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2)变态发育与常态发育的区别 (3)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区别 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识图,师生交流和“一知识点一练习”的方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桃花的结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桃树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花怎样变成果实”?引出有性生殖概念。 (二)、通过观察人的生殖过程图片、植物生殖过程图片,让学生理解有性生殖的概念,意义。学生并能举出生物有性生殖的例子(例如:绝大多数生物和试管婴儿)。 (三)、通过观察马铃薯、椒草繁殖过程图片引出无性生殖概念和意义。并要求学生总结整个初中生物教材中无性生殖的例子(如:克隆技术、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及真菌的孢子生殖、水螅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细菌的分裂生殖、病毒的自我复制、植物营养生殖—扦插和嫁接、植物组织培养等)。 (四)、学生归纳总结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异同及优缺点 练习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比较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A 试管婴儿技术通过有性生殖实现 B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C马铃薯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D草莓匍匐茎上长出新个体属于无性繁殖 练习3:某园艺师将一株单色野生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他采用的方法是()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分根 练习4:嫁接成活的关键() A、选择好的接穗 B、选用健壮的砧木 C、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嫁接后及时浇水 (五)、利用多媒体展示家蚕、蝗虫、青蛙发育过程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变态发育的概念。从而总结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及区别。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人的发育与家蚕、蝗虫、青蛙发育过程相同吗?并引导学生了解常态发育(鸟卵的结构、生殖发育过程)。 (六)、学生进一步观察家蚕、蝗虫发育过程,鸟卵的结构,并要求学生区别昆虫、两栖类、鸟类生殖发育过程的不同点。 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嫁接扦插压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结合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 有性生殖的过程:-------------------------- 2.无性生殖:不的结合,由新个体。 应用:,,压条,、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和两种。 嫁接的关键:与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节。 b.茎段上方的(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与的和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仅有,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

高一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教案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复习课 一、明确大纲要求掌握主动权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再现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结合教材、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在此不重述)。 五、规律方法技巧 (一)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1.从概念上看: 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方式。 无性生殖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殖,就是母体首先产生孢子这种无性生殖细胞,然后,孢子萌发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也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甚至可不产生有性生殖细胞。例如蜜蜂的雄蜂就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把这种由雌性生殖细胞直接形成新个体的有性生殖方式,叫做孤雌生殖。再如水棉的接合生殖,只是两根水绵两两并排在一起,相对的细胞彼此相向生出突起,突起相遇后,横壁消失,成为接合管,这时,一个细胞里的原生质就通过接合管流进相通的细胞里,与那里的原生质融合,成为合子。能流动一团原生质相当于雄配子,不流动的一团原生质相当于雌配子,两团原生质的融合相当于受精作用。所以,有性生殖过程,一定有“性”的变化。 2.从特点方面看: 无性生殖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因此,后代在性状上与亲代保持一致。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备两个亲代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 (二)有性生殖细胞与无性生殖细胞 一般地有性生殖细胞(例如配子、精于、卵细胞等)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而无性生殖细胞(如孢子)是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有性生殖细胞往往要经过两两结合,形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而无性生殖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细胞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时产生的,一般有性别(雌、雄)之分;无性生殖细胞是生物进行无性生殖过程时产生的,无性别之分。 (三)出芽生殖和营养生殖的区别 ①出芽生殖经常见于一些低等生物,如水螅、酵母菌等;营养生殖则多见于具有根、茎、叶分化的高等植物,如草莓等。 ②出芽生殖是由母体的一定部位生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落下来,发育成新个体;而营养生殖是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发育成新个体。 ③出芽生殖的芽体不同于营养生殖的芽。 (四)细胞分裂和生殖种类的关系 生殖是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的,细胞分裂是生殖的基础。 无性生殖主要是通过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如孢子生殖(亲代→孢子→子代)、出芽生殖(亲代→芽体→子代)、营养生殖(根、茎、叶营养器官→子代)和分裂生殖(真核单细胞生物→子代)都是通过有丝分裂来完成的。但细菌等原核生物的分裂生殖不属于有丝分裂,而是以一种特殊的二分裂方式形成两个子代细菌,也不属于无丝分裂方式。 有性生殖是通过减数分裂实现的。亲代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一般情况下有性生殖细胞两两结合形成合子,由合子(经有丝分裂)发育成新个体。个别情况下可由单性生殖细胞不经两性细胞结合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如蚜虫、蜜蜂的卵细胞可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将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也可直接产生新个体。 (五)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几种数量关系 (1)1精原细胞→1初级精母细胞→2次级精母细胞→4精子细胞→4精子 1卵原细胞→1初级卵母细胞→1次级卵母细胞+1极体→1卵细胞→3极体 (2)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2种(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同)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1种 一种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种(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1种 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1种 一种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种(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六)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 按常规思维,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应是平行关系。但生命现象有其独特性。由于复制后的染色体没有完全分开,仍由着丝点连接在一起,在生物学上这仍叫一个染色体,因此,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染色体数和DNA数并不总是相等的。这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之一。

2020-2021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知识点

2020-2021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知识点1、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由母体直接发 育成新个体的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为有无生殖细胞的结合。 2、无性生殖的优点为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有性生殖的优点为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3、无性生殖包括: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4、无心插柳柳成荫为扦插,一棵树上多种花为嫁接。 5、嫁接的关键是接穗的形成层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6、嫁接产生的新植株保持接穗的性状。 7、嫁接分为芽接和枝接。(如右图) 8、题中凡是提到开花、传粉、受精、结果和种子字样的都为有性生殖。 9、受精卵发育成胚;果皮和果肉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 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 10、组织培养的原理是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11、椒草用叶繁殖;月季、葡萄用茎繁殖;果树用嫁接的方式繁殖,土豆用芽繁殖。 12、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 发育叫变态发育。 13、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蚕丝产生于幼虫期,抽丝在蛹期):家蚕的四个时期:卵、幼虫、蛹、成虫。 14、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家蚕、 蝶、蛾 15、蝗虫的三个时期:卵、若虫、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蝉。 17、金蝉脱壳中的壳指“外骨骼”因为外骨骼限制昆虫的生长,所以昆虫有蜕皮现象。 18、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 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例如:青蛙、蟾蜍、大鲵、蝾螈是两栖动物,但是乌龟、鳄鱼属于爬行动物) 19、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20、发育过程(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1、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被污染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2020 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 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 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 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 ——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 或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 对染色体.(男:44+XY女: 44+XX) 2.其中22 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精修订

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八年级生物第一单元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 苹果树开花 B 月季花的扦插 C 苹果树的嫁接 D 香蕉树的组织培养 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殖细胞: A 孢子 B 精子 C 卵细胞 D 受精卵 3.下列哪一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A 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B 野生的水果被动物咬烂后在地上长出幼苗 C 撒播玉米种子 D 堆放的稻谷发芽长出幼苗 4.下列植物中,只能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是: A 小麦 B 芒果 C 葡萄 D 荔枝 5.椒草用作无性生殖的器官是: A 根 B 茎 C 叶 D 种子 6.园艺师能把一株仙人掌培育成具有许多种形状,开多种颜色的花朵的仙人掌类植物,能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是: A 组织培养 B 嫁接 C 种子繁殖 D 扦插 7.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 能否由母体产生 B 能否进行减数分裂 C 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D 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结合 8.荔枝是岭南佳果之一,要保持优良品种“糯米糍”的优良性状,通常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 播种 B 扦插 C 嫁接 D 压条 9.下列能使后代具有更大变异性和生活力、最有利于生物进化的生殖方式是: A 分裂生殖 B 有性生殖 C 营养生殖 D 孢子生殖 10. 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哪一组属于无性生殖( ) ①水媳的出芽生殖;②豌豆的种子繁殖;③月季的扦插繁殖; ④鱼的受精卵繁殖;⑤细菌的分裂生殖;⑥鸡的受精卵繁殖。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1.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是: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后练习答案32406

八年级生物下册课后练习答案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想一想议一议P2 竹是很少开花的植物,它们大部分时候地下的根状茎进行无性生殖。竹鞭有节,节部有芽和退化的叶,并可生根。有的芽长成新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有的芽发育成笋,出土长成茎干并逐渐成竹。竹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即开花,结果并产生种子。开花后的竹林会大面积死去,而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会繁衍成新竹林。由于有性生殖产生新竹林需要一个过程,在新旧竹林交替之际,以竹为主要食物的大熊猫会发生食物短缺,会危及大熊猫的生存。 观察与思考P4 1.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 2.例如,甘薯的块根上可以长出根和芽,草莓和匍匐茎节处可长出根,莲可利用地下茎繁殖,薄荷的匍匐根状茎节处可生出新根。 3.既可以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通过无性生殖迅速扩大种群规模,占领更多的时空资源,又可在环境条件恶劣时以有性生殖产生的果实和种子度过不良环境,以保证种群的延续。 练习P6 1.×∨ 2.D 3.被子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甘薯是先育秧再扦插,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大多是具有有性生殖能力的。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想一想议一议P9 毛毛虫一般指蝶类的幼虫,它是由蝶类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毛毛虫经过若干次蜕皮后变为蛹,再由蛹羽化成蝴蝶(或蛾)。 观察与思考P10 1.2→5→4→1→3→6;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这种生殖方式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2.蚊、蝇、菜粉蝶、蜜蜂、赤眼蜂等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它们都是进行有性生殖,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3.春蚕到死丝方尽来自李商隐的名篇-《无题》,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不正确,因为春蚕作茧后并没有死,而是变为不食不动的蛹,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将羽化成为蚕蛾。因此,此句也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这样符合家蚕的发育过程,又不失艺术性。 练习P12 3.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将以这些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从而杀灭害虫。这样杀灭害虫的方法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蝉的雌虫一般在8月上中旬产卵,多产在4-5mm粗的枝梢上,所产的卵至次年6月中旬孵化,若虫孵出后,由枝上落于地面,随即钻入土中。若虫在土中生活若干年,吸食植物根的汁液。每当春暖时,若虫即向上移动,秋去冬来时,则又深入土中,以避寒冷。蝉的若虫蜕皮5次后发育为成虫。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坚硬的外壳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若虫最后一次蜕的皮是蝉出土后蜕下的,即蝉蜕。蝉的发育过程同蝗虫一样,没有不食不支的蛹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想一想议一议P14 江南进入梅雨季节后,细雨淅淅沥沥,润及千家万户,梅子也黄为熟了,因此也称这段时期为黄梅时节,蛙进行繁殖活动离不开水,此时江南雨水充沛,正是蛙繁殖后代的好时节,雄蛙以鸣叫声吸引雌蛙,因此在水草丰茂的环境里,青蛙群聚,也就充满了蛙鸣。 思考题P15

(完整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 1. 马铃薯繁殖后代主要靠( ) A. 种子 B.根 2. 荔枝树挂果一般有大小年之分,主要原因与( )有关。 A. 虫害是隔年发生 B. 大年中的光合作用强,有机物积累多,致使花芽形成多 C. 大年时施肥多,有机物积累多 D. 大年时挂果率高,年终有机物积累少,致使下一年的花芽形成少 3.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关于青蛙成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用肺呼吸 B.用鳃呼吸C 用皮肤呼吸 D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4. 你能想象一棵苹果树上长出三种不同口味的苹果吗?运用生物技术就可以做到,这 种技术是( ) A.组织培养 B.压条 C.嫁接 D.扦插 6. 鸡蛋中可以发育称为雏鸡的结构是( ) A. 胚胎 B 卵黄 C 卵白 D.胚盘 7. 人们通过培养植物细胞快速繁殖花卉等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 B.组织培养技术 C.动物克隆技术 D.嫁接技术 8. 紫薯是甘薯中的新品种,除了具有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 利用发芽的紫薯块根繁殖新植物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 A.植物的孢子生殖 B.营养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 9. 以下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葡萄的扦插 B.用小麦种子繁殖 C 苹果的嫁接D 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10. 在家鸽的卵中,属于卵细胞部分的结构是( ) A.卵壳、卵白、卵黄 B 卵白、卵黄、胚盘 C 卵黄、卵黄系带、胚盘 D.胚盘、卵黄、卵黄膜 11.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 A.可以培育出植物新品种 B.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植物 C.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D.可以培育出在一株植物上有两个品种的植株 12. 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 B. 鸡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说明卵已受精 5.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应该是( A.受精卵 B.幼虫 ”。美丽的蝴蝶是 由 ) C 蛹 毛毛虫 ”变成的, D.成虫 毛毛虫 C.叶 D.块茎

整理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练习:看图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方式,属于生殖。 (2)①称为,②称为。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 (3) (列举一例)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这种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作用: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 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作用: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 全部去掉。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 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 、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 昆虫的生殖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2.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果→新一代植株。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根、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秋海棠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3.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昆虫的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有四个时期: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蜕五次皮)、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发育:有三个时期: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蜕四次皮)、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生殖方式: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发育: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起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卵白对胚有保护作用,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水。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 一、教学目标: 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6.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7.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描述人体的兔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兔疫和非特异性兔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8.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关注癌症的危害。 9.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 10.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分析汇总-共12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学教材分析 一、总体介绍 1.教材地位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本册书包括两个单元: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学生通过前六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呢?生物圈中众多的生命形式是如何产生、延续和发展的呢?这就是第七单元要探讨的问题。可见第七单元与前六个单元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2.教材的基本构成 1.教学题目 2.正文 3.观察与思考 4.资料分析 5.探究 6.模拟探究 7.调查 8.设计 9.技能训练

10.课外实践 11.课后练习 二、教材体系的分析 1.目标体系 教材中的教学目标在导言中有所体现 教材中的单元小结进一步对教学目标进行说明 2.知识体系 第七单元从三个层次揭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教材也相应地分为三章。 (1)生殖和发育。通过生殖实现亲代与后代个体之间生命的延续;通过发育实现个体一生中生命的延续。 (2)遗传和变异。生命的延续本质上是遗传信息的传递。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主要不是子代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物质(这些物质要靠从外界吸收),而是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使物种在维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进化成为可能。 (3)进化。进化论是在更为宏大和久远的视野中来考察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以时间为纵轴,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横轴,探讨生物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的发展变化。 第八单元的内容除介绍有关人体健康的基础知识外,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分析药物说明书、设计旅行小药箱、练习急救方法、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分析疾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等。这样安排是为了避免单纯说教,以期使本单元的教学生动活泼,更有成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举例: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为完全变态发育。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完整word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推荐文档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生殖和发育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有母体直接产生个体如:嫁接,扦插。组织培养。无性生殖意义: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克隆”—无性生殖,“试管婴儿”—有性生殖。 3、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4、嫁接关键:接穗与蛅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确保成活 “金蝉脱壳”中壳指外骨骼(蜕皮)蝗虫的若虫与成虫最主要的区别是:生殖器官发育不成熟 6、两栖动物(变态发育) ①青蛙:卵虫。体外受精。发育过程:卵→蝌蚪→幼蛙→成蛙 ②雄蛙鸣叫意义:吸引雌蛙,实现抱对。(只抱对不交配) ③抱对意义:提高受精率 7、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必须经过的阶段。 8、特点:体内受精、卵生、鸟卵的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 9、鸟卵的结构:(见课本p17“鸡卵的结构”) 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和胎盘。胚胎发育的部分是胚盘。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亲子之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2、生物的性状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如血型等)和行为方式(如各种先天性行为)等方面的特征。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性状。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不是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4、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的是精子和卵细胞 5、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状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6、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出生殖细胞外)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7、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不成对存在。比如: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分别是10条,10条部成对 8、每条染色体上有一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9、孟德尔遗传规律;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②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基因组成为DD 或Dd时表现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时表现为隐性性状;③基因型为Dd时,表现为显性性状,但隐性基因d并没有消失,还会遗传下去。 10、判断性显性隐性方法;⑴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和来进行杂交,子代所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显性性状;子代来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隐性性状,例;纯和高茎(DD)×纯和矮茎(dd)→子一代全为高茎(Dd)(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⑵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毕为3;1,亲本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本未表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如,高茎×高茎→高茎:茎(3:),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 ⑶“无中生有,有为隐性”比如,两株结白色的棉行杂交,子代中有的结白色棉花,有的结棕色棉花,则棕色棉花为隐性性状。 11、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大。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完整版60分)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 ⒈下列植物中,通过有性生殖繁育后代的是() A.向日葵种子 B.马铃薯芽眼 C.仙人掌嫁接 D.金鱼藻 2、下列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 A、播撒小麦种子种地 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D、埋下鸡冠花种子后,种子发芽。 3、切取一段紫背天葵的茎,插入湿润的沙土中。一般在4—10天后,即可生出新根,这种繁殖方法叫() A、扦插B、压条C、嫁接D、组织培养 4、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成活后,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是()A、酸味的B、甜味的C、一半酸味,一半甜味D、酸甜适中 5.参观菊花展后,郝思同学对一盆开有多种颜色的塔菊啧啧称奇,你知道园艺师是如何让一棵菊花开出多种颜色的花吗?() A.嫁接B.无土栽培C.扦插D.压条 6.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其外骨骼( ) A.限制了身体的自由运动 B.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C.对幼体的保护功能丧失 D.影响了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7.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的描述中,最恰当的是( ) A.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B.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8.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A. 不完全变态 B. 完全变态 C. 变态发育 D. 不变态发育 9.蜜蜂完全变态发育的正确过程是() A、受精卵→蛹→幼虫→成虫四个时期 B、卵→蛹→成虫三个时期 C、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10、孔雀开屏属于哪类繁殖行为()A、求偶行为 B、筑巢行为 C、产卵行为 D、交配行为 11.下列与美丽的蝴蝶发育方式不同的昆虫是() A. 菜粉蝶 B. 螳螂 C. 家蚕 D. 蝇 12. 我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教授,这项生物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生殖辅助技术,解决了许多婚后无子家庭的忧愁,你认为这种技术的特点是() A.无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B.无性生殖、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D.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13.近年来,在世界许多水域中都发现了畸形蛙、畸形鱼等水生动物,你认为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A.生物物种的自然衰退 B.生物间的近亲交配 C.水源污染现象有日趋严重 D.病毒、病菌的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