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经纬网教学设计

地理经纬网教学设计
地理经纬网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_【课堂实录】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新授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什么是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熟知经纬网的构成,能够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切苹果,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通过读图、析图掌握经度和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正确读出某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学习经度和纬度、经纬网定位,知道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增强学生兴趣。 教学重点:比较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南北东西半球、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学准备:自带一个苹果 教学用具:苹果,水果刀,多媒体设备,课件,地球仪 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通过横切和竖切苹果、学生观察地球仪以及小组合作探讨等形式,让学生认识经纬线的形状、长度是否相等、经纬线之间的关系等性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怎样找座位等生活实例,联系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方法学会在生活中怎样运用经纬网来定位。通过各项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进行一定的德育渗透。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语:2014年马航MH370失联,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很多国家在搜寻,请同学们关注一段搜寻马航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教师在搜寻中主持人曾提到经纬度来定位置,什么是经纬度,如何来判断地理位置,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经纬线,及如何来确定某一事件的地理位置 二、知识回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学生:球体 教师提问地球的平均半径,表面积及最大周长是多少?

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1.1经纬网定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经纬网定位 【教学目标】 1.掌握经纬线的判读技巧。 2.学会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教学重点】 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教学难点】 经纬线的判读技巧训练。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2016年8月5日—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的经纬度大约是23°N,43°W。想一想我们能否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在课本底页的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上标出里约热内卢具体在哪儿?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1.学生学习任务:展示典型例题,学生独立完成。 例: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 2.老师点拨: (1)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表示某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所以在书写时,后面的字母必须明确标记。例:北京的经纬度(40°N,116°E)。0°经线、180°经线、0°纬线除外。 (2)教师总结经纬网定位技巧: 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技巧: A.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判断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哪是经度和纬度。 经度若数值向东越来越大,则是东经; 若数值向西越来越大,则是西经。纬度若数值向北越来越大,则是北纬; 若数值向南越来越大,则是南纬。

C.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①说明判定方向: 经度<20°东半球 >160°西半球 20°~160° 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②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内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学习活动二学生合作完成课本P10页活动1 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如下: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教学构思] 新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发展。经纬网是一个比较抽象,难于理解的知识点,需要学生有一定地理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但也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基石。因此我决定尝试:“贴近生活联系已知→游戏探知”,从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室入手,以学生活动为主,画图→改图→练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现生活,形成认知,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经纬网及作用并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及方向。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演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动手绘图、改图、练图等逐步形成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学习方式。2、观察和比较以不同投影方法绘制的地图,初步让学生获取地图投影、制图综合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勇于向未知挑战。 [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绘图 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怎样迅速而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横的是“排”,竖的是“号”) 就势提问:能否画一张反映每个人在教室的位置的平面图?学生写出()坐标。 二、联系已知改图 1、分别请学生投影绘图并描述自己在教室的位置。(教师指正补充:图中横线与竖线交叉的每一个点,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位置,只要说出在第几列、第几排就行了) 2、若我们把横线看作“纬线”,竖线看作“经线”,能否在图中标出经度和纬度呢?怎么标?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先确定0°纬线,然后向北、向南各分作90°;再确定0°经线,用360°÷经线的条数=每条经线之间相隔的度数,最后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3、在图中找出你的位置并读出经过这点经度和纬度。(教师引导先标出东经 (E)、西经(W)、南纬(S)、北纬(N))

经纬网教案

经纬网 第一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 (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提供的关于地球仪模型制作的活动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球和地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整体备课教学设计年级:初一年级 班级:1.、2、3、4、5、13班 教师:吴俊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 4、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 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5、.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6、.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7、.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 生产上。 8、.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9、.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10、.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11、.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12、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 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二】情感价值观目标: 1、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 2、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特点: 第一基础性。本章内容主要涉及了关于地理学的最基础的知识,是学生下雨学习地理知识的入门知识,同时也是学习以后章节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第二、首要性。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复杂的系统。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的运动、 变化规律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机制,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教案:1.1经纬网定位

第3课时经纬网定位 【教学目标】 1.掌握经纬线的判读技巧。 2.学会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教学重点】 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教学难点】 经纬线的判读技巧训练。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2019年8月5日—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的经纬度大约是23°N,43°W。想一想我们能否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在课本底页的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上标出里约热内卢具体在哪儿?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1.学生学习任务:展示典型例题,学生独立完成。 例: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 2.老师点拨: (1)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表示某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所以在书写时,后面的字母必须明确标记。例:北京的经纬度(40°N,116°E)。0°经线、180°经线、0°纬线除外。 (2)教师总结经纬网定位技巧: 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技巧: A.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判断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哪是经度和纬度。 经度若数值向东越来越大,则是东经; 若数值向西越来越大,则是西经。纬度若数值向北越来越大,则是北纬; 若数值向南越来越大,则是南纬。 C.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①说明判定方向: 经度<20°东半球 >160°西半球 20°~160°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②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内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

【课题】七上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找出经线的特点,并学会确定某点的经度。(重点)3.通过观察0°经线、180°经线、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穿过的陆地和海洋,知道以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原因,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难点) 【教学模式】一案三环节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 (多媒体展示合作探究一) 地球仪和地球的形状一样吗? (布置活动任务) 让学生转动地球仪,指出地轴、赤道、北极、南极。

2、在地球仪上找到0°经线、180

1.以下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 ) 2.下列有关经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线中本初子午线最长 B.因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最短,所以把它作为经度的起点 C.从某点沿经线一直向北走能回到原点 D.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 3.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度越大经线越长 B.最大经度是90° C. 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180°经线以东经度为东经 4.下列经线只有一条的是( ) A. 120°经度 B.30°E 经线 C. 180°经线 D.90°经线 5.下列经线位于东半球的是( ) A. 30°E 经线 B. 165°E 经线 C. 30°W 经线 D. 60°W 经线 7.读右图填空: (1)读出A 、B 、C 、D 四点的经度 A. B. C. D. (2)A 、B 、C 、D 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位于西半球的是 。

【教案设计】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 1.观察地球仪,认别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2.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德育目标 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 ※教学重点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2.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借助经纬度及经纬网知识,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经纬仪。 2.自制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方法1 同学们,生活离不开地理。比如我们要了解某个国家的首都在哪里?某两个风景区的位置是什么关系?某个地区的范围有多大?如何才能从地球仪或地图上查找表述这些地理信息呢?这就离不开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 方法2 出示地球仪,让学生指出一轴两极。然后设问:地球仪表面还有这些弧线及其标注的度数,它们分别叫什么名称呢?作用是什么呢? [讲授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 投影展示 投影展示自学或研讨表格(见板书设计)。能保证每4~5名学生有一个地球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学校,可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对于多数学生没有地球仪做保证的班级,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利用地球仪、经纬仪,结合多媒体画面,组织学生边提问启发,边引导观察,边讨论填表,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多媒体画面11 图略(课本P6图1.6“地球仪上的纬线”,课本P6图1.7“基多赤道纪念碑”) 低、中、高纬的划分 读图分析,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讨论下列问题,把答案填入表中。 启发研讨

七年级上册地理经纬网练习题

1、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2、一艘油轮由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达④地。根据图,回答(1)、(2)题。 (1)油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 A.东经130°,北纬10° B.东经150°,南纬30° C.西经130°,南纬10° D.东经150°,北纬30°(2)油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关于赣州市(114o56E、′25o51N)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B.位于北半球,高纬度 C.位于北半球,低纬度D.位于南半球,低纬度 4、读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点均位于西半球 B.①、②、③三点均位于南半球 C.①点位于③点的正西方 D.②点位于中纬度,①、③两点位于高纬度 5、(2008·湖南湘西)读下图,回答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A _____ ;B _____ 。 (2)在图中填注C、D两点。C(16°N,20°E) D(18°N,20°E) 6、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3~4题。 ⑴、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⑵、①地位于②地的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7、下列关于经线或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纬线 B.所有的经线都是长度相等的圆 C.所有纬线的长度都不相等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9、读“经纬网图”(图1-7),回答下列问题。 (1)将A(0°,0°),B(20°S,20°W)两点填入图1-7中相应位置。 (2)写出C点和D点的经纬度C.________,D._________。 (3)A点在C点的_________方向,D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_;同时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的点是________。 (5)能与20°W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________。 10、读右图,完成1-2题。 ⑴、在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的纬度是A、90°N B、°S C、0°D、°N ⑵、图中以下四点位于西半球的是A、④B、③C、②D、① 12、A地的地理坐标是(12°N,121°W),B地的地理坐标是(15°S,121°W),A、B两地与赤道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 A.相等B.A地距赤道近C.B地距赤道近D.A地距赤道远 13、地球上某点的经纬度为30°W、20°N,下列有关其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14、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10°N,165°E B.50°S,10°W C.40°S,165°E D.30°N,10°W 15、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问题题

经纬网教学设计

经纬网第一课教学设计 钢城五中:林童林 教材分析 “经纬网”是初一科学上册第三章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如地图、时区、极昼、极夜、气候等)的重要基础,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实践都将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生分析 从以前的七年级科学教学中体会道,很多学生对学习有关经纬线的知识感觉很难,很抽象,但这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抽象思维差的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难度很大. 因此,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思想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地球仪,自己看图归纳总结经纬线的特征,为后面学习经纬网和经纬度的应用及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赤道,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2、能力目标: 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经线和纬线。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仪、经线和纬线 难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教学手段:地球仪模型,多媒体动画。 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和问题解决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航天事业上最近发生了一生举世瞩目的事件吗你们知道科学家们是怎样在开阔的内蒙古草原上快速搜索定位返回舱的实际落点,迅速到达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点,安全把3名航天员后送到指定地点吗?(引导出用经纬线来确定地面上点的位置)2提问:.什么是经纬线?我们学习它有什么用途呢?地球上真的有这样的线吗? 二、新课教学 [承转] 地球很大,地球上也没有刚才说的经线和纬线,怎样才能更好的研究它?人们制作了它的模型----地球仪。(类比建筑模型、飞机模型,是个立体地图)活动:学生观察地球仪,思考问题: 1、观察地球仪,地球仪和地球的形状相同吗? 2、再转转地球仪的球体,它会围绕一根轴转,你知道这根轴叫什么吗? 3、这根轴穿过地球仪,与表面产生两个交点,你知道这两个交点叫什么吗? 4、这根轴是竖直的还是倾斜的? 5、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演示讲解]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组成的;地球仪上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还有经线、纬线、南北极;地球仪是绕地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利用经纬网定位(带答案解析)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利用经纬网定位 一、单选题 1.我们利用经纬度的目的是() 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B.更好的认识地球的性状 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 2.如图为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A.40°N,60°W B.40°S,60°E C.40°N,60°E D.40°S,60°W 3.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的经纬度为(60°E,40°N) B.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 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 D.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 4.如图,图中湖北鄂州(30.23°N,114.52°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A点所在的半球是() A.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6.图中B点位于C点的() A.西南方B.东北方C.东南方D.西北方 7.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读图,甲国位于( ) A.欧洲B.非洲 C.北美洲D.南美洲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8题。 8.M、N之间的距离是( ) A.4 444千米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D.1 823千米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9.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东走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10.纬线AB约是经线AD长度的( ) A.一半B.等长C.1.5倍D.2倍 11.如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南半球、东半球、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A. B. C. D. 12.图中,若①②③④均为位于太平洋两岸的大洲,则②是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大洋洲 D. 南美洲 13.读图,一艘油轮由A地出发到达D地.在从B地经过C地到达D地的航行过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

第2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教学目标 1.观察地球仪,说出纬线和纬度的划分,明确纬线的特点、纬度的排列规律。(重点)2.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难点) 3.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明确纬度的排列规律;通过做游戏让学生学会判读经纬网。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法。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地球仪、双面胶、红黄蓝色纸条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教师手持地球仪)上 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 模型是什么?还学习了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点 有哪些?线有哪些?我 们已经学习了经线,何 谓经线?它有哪些特 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纬线。(教师在学生回 答后,要及时的在地球 仪上指出相关内容。) 学生逐一回答问题。并认真观看教 师在地球仪上演示,加深印象。 地球仪 南北极点 经线和纬线 经线是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半圆 形的弧线。 特点是形状是圆;长度不等;指示 南北方向。 以地球仪为 载体复习提 问,意在培 养学生的图 文转换能力 和空间想象 能力。进而 自然过渡到 纬线的学 习。 学 案导学 教师要求学生以地 理助学上“学习过程” 栏目为依据,先自学本 课知识,并对学生提出 学习要求。 (1)在书上标注知识 ;(2)完成助学上“学习 程”; (3)标记疑难问题。 一、纬线特点 提问:1、经线的特点是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教材,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 (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 本上标出; (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 栏目; (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 标记,以待解决。 学生回答:形状、长度、指示 方向、位置关系四个方面。 活动1:观察地球仪,学生分 经线和经度 这部分知识 已经学完, 在此基础上 学习纬线和 纬度对学生 来说,是 “跳一跳, 够得着”的 知识,所以 并不困难。 学生利 用学习经线

《经纬线的判读》教学设计方案

“经纬线的判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经纬线的判读”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经线和纬线”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纬线的判读是学生学习地理的知识基础,它会渗透到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学习之中。 对于刚学地理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这节知识难度较大,突破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至关重要。 经纬度判读是学生认识地球仪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的运动、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等知识的基础。 (三)目标要求 目标要求是:“运用地球仪和经纬网,能说出经度与纬度的划分。”通过经度和纬度的排列规律,对某一地点在地球仪进行准确定位,并运用相关知识判断南纬、北纬、东经、西经。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认知特点 七年级学生直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习惯于机械记忆。思维方式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逐步过渡阶段,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较差。因此,在教学时要运用地球仪、板图、简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具和各种启发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还刚开始系统的学习地理知识,还没有建立地理空间概念,读图能力较差,不懂学习地理的具体方法,因此,这一知识点需要较细致地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反馈。 三、教法与学法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一)读图法。此法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 (二)演示法。运用此法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 (三)归纳法。通过此法,有具体到一般,从而掌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 (四)讲解法。运用讲解法可以为学生理清思路、排难解惑。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学会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并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成因等。因此要十分注重学生读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系统学习地理学科,要让学生会学,必须教会学生读图、析图、填图、以及准确描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本知识点的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识记:经线、纬线,经度、经度。 2、理解:经纬线分布特点;经纬度的划分。 3、应用:运用经纬度的排列规律判断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运用经纬度的相关知识准确判断某点所在的半球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地球仪和读图,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在教室里的准确位置吗?” 2、提出问题:“航海中船只是怎样描述所处的具体位置的?” 3、引入新课 这样导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经纬度判读的重要性。 (二)探究新知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经纬网专题复习案

专题一 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主备教师 叶有贵 课 时 2课时 习目标 1.借助图记忆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的划分 2.通过多种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提高学生对经纬网地图判读的能力 重点 借助图记忆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的划分 难点 通过多种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提高学生对经纬网地图判读的能力 方法 讲述 合作探究 展示 导 学 过 程 一、借助图记忆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的划分: 1、纬线和纬度:认真读左图,填空: (1)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 (形状);纬线的长度 ;(是否相等) 纬线指示 方向;所有的纬线都是 关系。 (2)度数往南递增为 纬(用“ ”字母表示), 往北递增为 纬(用“ ”字母表示),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 ,纬度的最大度数是 。 (3)赤道的纬度为 ,南极和北极的纬度分别为 和 。 (4)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_______。(是否相等) (5)低、中、高纬的划分: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6)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中国位于 半球,仁怀位于 半球。 (7)写出左图中A 、B 、C 、D 四条纬线的名称和纬度:(提示:回归线度数23.5°,极圈66.5°) A 、名称: ,纬度 ; B 、名称: ,纬度 。 C 、名称: ,纬度 ; D 、名称: ,纬度 。 0o (北 纬) 赤道 ( 南 纬 ) 10 o 20o 30o 90 o 10 o 20o 30 o 90 o 度 数往北递增 度数往 南递增 N S 北半球 南 半球 A B C D

2、经线和经度:认真读下图,填空。 (1)经线的特点:所有的经线都是 ;(形状)经线的长度都 ;(是否相等) 经线指示 方向;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 。 (2)经度的度数往东递增为 经(用“ ”字母表示),往东递减为 经(用“ ”字母表示),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是 经线,又叫 线。经度的最大度数为 。 (3)在俯视图中,东西经度的确定可以根据地球运动的方向,顺地球运动方向为__ ___方。 (4)经线圈的构成条件:相对的两条经线度数之和等于_______;一条是东经,另一条是 。 00 经线与 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200 W 经线与 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构成的经线圈。 00 ——200 经线全部位于 半球;1600 E ——1800 经线位于 半球; 其余的经度东经位于 半球,西经位于 半球。 00 经线位于 半球,1800 经线位于 半球,100 W 经线位于 半球, 1700 E 经线位于 半球,100 E 经线位于 半球。 二、多种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1、网状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例1.读右图,回答问题: (1)A 、B 两点的经纬度是: A ; B 。 (2) 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 点位于A 点的 。 o 10o 20o 30o 180o 10o 20o 30o 180o (西经W) (东经E) 本初 子午线 度数往东递增 度数往东递减 0 o 10o 20o 30o 180o 10o 20o 30o 180o (西半球) (东半球) 160o (西半球)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整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第二讲经纬线与经纬度教案

第2讲 经纬线与经纬度 开场白: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你们好!这里是“应对新高考,突破重难点”地理专题节目,本讲的主题是“经纬线与经纬度”,核心问题是“运用经纬网解题的思维过程是什么?” [教师导言] “经纬线与经纬度”的有关知识是学习地球运动、进行区域定位的必备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分知识的应用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极高,几乎“光顾”了每一份试卷。根据历年高考复习经验,这部分知识也会成为许多同学的拦路虎,并影响到地球自转和公转意义的学习,所以我们应将其作为攻克的重点和难点。 [考试要点] 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纬线。赤道。纬度。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要点剖析] 在本讲的考试要点中,大家一定已经掌握了“经线与本初子午线,以及纬线与赤道”的基本概念,这里主要讲解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分析的是难点知识:经度与纬度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进行经度差的计算?其次探讨经纬网知识的综合应用问题,以便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 一、经纬度的划分与差值计算――核心知识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曾经是学习中的难点,但对于高三学生已不是障碍,只是需要深刻理解经度与纬度的概念,这是应用经纬网解题的核心知识。 读图1,经度实际上是指各经线和地轴所在平面与本初子午线(或0°经线)和地轴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AOB ),是一个二面角,因此经度 最大值为180°,为与本初子午线正相对的经线的度数。 从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度数依次增大为东经 度数;相反,从0°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之间度数依次 增大为西经度数。这说明度数值相同的东经线与西经线 以0°经线和180°经线为对称。关于两地经度差值的计 算是一个易错点,两条经线的经度差实际上也是这两个 经线平面的夹角,如图2中L 1与L 2的经度差为∠BOF 的度数,这个数值≤180°。 读图1,纬度是指当地纬线上的点至地心的连线与 赤道平面的夹角(∠DOB ),这是一个线面角,夹角的最 大值为90°。所以赤道为0°,极点为90°。 二、经纬网的综合运用――应用能力 由经线、纬线组成的经纬网图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主要涉及区域的判断、与经纬度有关的地理计算,对综合应用的能力要求往往很高,是高考复习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下面我们用高考题例证几种常见的应用类型,并分别进行阐释。 1.利用经纬网判断地理区域 区域是系统地理研究的载体,所以地理空间定位往往成为解题的第一步骤,而根据经度和纬度判断所属区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图 1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利用经纬网定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3 利用经纬网定位 1.掌握经纬线的判读技巧. 2.学会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经纬线的判读技巧训练. 2016年8月5日—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的经纬度大约是23°N,43°W.想一想我们能否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在课本底页的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上标出里约热内卢具体在哪儿? 学习活动一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1.学生学习任务:展示典型例题,学生独立完成. 例:出示下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 A B C D E 经度150°E 150°W 180°120°E 150°W 纬度20°S 60°S 20°N 50°N 60°N 南北半球南南北北北 东西半球东西分界线东西2.老师点拨:

(1)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表示某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所以在书写时,后面的字母必须明确标记.例:北京的经纬度(40°N,116°E).0°经线、180°经线、0°纬线除外. (2)教师总结经纬网定位技巧: 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技巧: A.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判断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哪是经度和纬度. 经度若数值向东越来越大,则是东经; 若数值向西越来越大,则是西经. 纬度若数值向北越来越大,则是北纬; 若数值向南越来越大,则是南纬. C.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①说明判定方向: 经度<20°东半球 >160°西半球 20°~160° 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②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内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学习活动二学生合作完成课本P10页活动1 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如下: 温哥华0°51.5°N 悉尼74°W 40°N 经纬线的判读技巧

地理:2.1《认识地球》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2.1《认识地球》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 、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3 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2 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忆。

讲授新课: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 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 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 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故事,讨论,谈看法。 思考,回答、分析 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 面的;目的二是进一 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 现,需要多方考证, 不能简单下结论。 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 探索精神 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 不规则球体。 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 别(平面、立体) 思考、回答 交流 让学生正确认识地 球,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 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 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分组讨论、达成意 见,各小组代表发言 举例 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 活相联系,拓展学生 的思维。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学会描述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 力的培养,并学会描 述相关事物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商务星球版教案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二) 纬线和经纬网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什么是经纬网。 2、学会利用简单的经纬网定位 3、了解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4、区别纬线和经线,掌握纬线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学会阅读简单经纬网图的一般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经纬网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纬线附近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著名的埃及金字塔,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不管是巧合还是冥冥注定,北纬30线都是一条能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的地带…… 在这一纬度线上,奇观绝景比比皆是,自然谜团频频发生,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眉山、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约旦的“死海”、古埃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和远古玛雅文明遗址……可以说,在北纬30度附近或在这一纬度线上,奇事怪事,数不胜数。那么什么是纬线呢?它和经线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共同探究的内容。 板书:纬线和经纬网 二、 比较学习,探究新知 板书:一、纬线和纬度。 观察这两幅图,这一条条的圆圈是什么呢?它们和赤道有什么关系呢? 生:纬线 师:那么能不能告诉我它的定义是什么吗? 生:在地球仪上,我们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称为纬线。 师:很好,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咱们上节课对经线和经度的学习总结出关于纬线的知识点。纬线 N

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然后完成表格 师:(老师讲授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南北纬:赤道以北为北纬(N ),以南为南纬(S ) 纬度的写法:先数字后N/S ,0°只有一条,不能标南北纬。) 同学们观察一下纬度的变化。看一下有什么规律没有? 师:咱们课本上介绍了一个新概念,叫高中低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范围。 0° 30 ° 30° 60° 60° 90° 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