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锈蚀转化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一种新型锈蚀转化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循环水中各种缓蚀阻垢剂的用量及配方

1)聚磷酸盐(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阻垢剂。使用时加入水中浓度为0.5~10ppm,适合于低压锅炉。 . z- M g; T% d: ^ ①六偏磷酸钠(NaPO3)6,由磷酸二氢钠脱水经高温(600~650℃)处理后,急剧冷却而制得。- H5 c4 z4 R4 j: ]: p, I; F6 D ②三聚磷酸钠,即三磷酸钠(Na5P3O10),由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充分混合,加热脱水,再高温熔融而成。' a+ f& h- X6 Q) \0 ~ (2)膦酸盐阻垢剂! B- @: D8 }4 w5 E- ^7 {' S 常用的药剂有以下几种:( h% Z/ W8 T/ w; F$ H C* _ ①羟基乙叉二膦酸,结构式为: " y8 U; N1 }6 g% |( @$ R) t3 Q 别名为HEDP,含量为50%,为**透明粘稠液体,显强酸性(pH=2~3),具腐性。羟基乙叉二膦酸多由三氯化磷与醋酸等原料制成,其合成反应如下:' r# `) X8 W7 A' ]$ X 【用途】HEDP为阴极型缓蚀剂。在水溶液中,HEDP可解离成5个正、负离子,可与金属离子形成六员环螯合物,尤其是与钙离子可以形成胶囊状大分子螯合物,阻垢效果较佳。 / L6 @) _0 s) K* l( _( D HEDP与其它缓蚀剂、阻垢剂配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可提高药效。例如与铬酸盐、钼酸盐、硅酸盐、亚硝酸盐、聚丙烯酸盐、锌盐等配合使用,多用于锅炉水处理、冷却水的处理,使用量一般低于1~3ppm,适用于低、中压锅炉用水的处理。. m& @9 g9 f% Z* `9 a: K0 W$ h ②乙二胺四甲叉四膦酸,其结构式为: ; i" ^" L3 E3 ]7 p- U 别名为EDTMP,其钠盐为棕**透明粘稠液体,含量为28%~30%,pH=9~10。EDTMP多由甲醛、乙二胺、三氯化磷为原料制成。其合成反应如下:6 U, ~) ^' A# B M 【用途】EDTMP为有机多元膦酸阴极缓蚀剂。在水中,EDTMP能解离成8个正、负离子,可以和两个或多个金属离子螯合,形成两个或多个立体结构大分子粘状络合物,松散地分散于水中,使钙垢的正常结晶破坏,减少垢的形成。EDIMP多用于锅炉水的阻垢。加入水中浓度为1ppm,适用于中、低压锅炉。 / ?# e# ^/ r: A) k ③氨基三甲叉膦酸,其结构式为:+ ]+ x( F5 M4 L: z1 t, m 别名为ATMP,含量为50%,为淡**液体。本品多由三氯化磷、铵盐、甲醛等原料反应制得,其反应原理为: 2 Z& a$ `# H+ t X; M( Y 3 y N PCl3+3H2O→H3PO3+3HCl ) {" r$ L* Z I. A3 | 3H3PO3+NH4Cl+HCHO→ATMP+CO2+3H2O 7 ~' Y2 a. x! X6 [ 【用途】ATMP为阴型缓蚀剂。在水溶液中ATMP经解离成六个正离子和六个负离子,能与水中Caサ,Mgサ形成多元螯合物。这个大分子螯合物以松散的方式分散于水中,使钙、镁等垢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所以ATMP有阻垢效果。多用于锅炉用水,印染用水、油田注水的防垢,一般用量为3~10ppm。 8 U, v9 V* Q& b, d0 @$ R) g(3)氨基化合物阻垢剂6 G3 n6 y4 U) g 常用的药剂有: ' j0 o- E5 V) t: e v# y5 y& b3 x- B" d9 [* l ①二乙撑三胺,其结构式: 7 F- c- c8 ], D, ?3 `4 b% `% d H2N(CH2)2NH(CH2)2NH2 8 f, Z8 `( t2 P ②三乙撑四胺,其结构式:: r9 g4 T1 t1 ]& b* J; T1 {, M 2 j& E# s6 \4 |( x. _ H2N(CH2)2NH(CH2)2NH(CH2)NH20 y* e- @1 q! c, A8 ^: w+ X ③四乙撑五胺,其结构式: % e0 o/ J/ [" q3 k0 F% R: O0 }6

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综 述 ,2007,21(6):360~363SIL ICON E MA TERIAL 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徐少华,邓锋杰3,李卫凡,温远庆,李凤仪 (南昌大学化学系,南昌330031) 摘要:介绍了合成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方法:直接合成法、有机金属合成法、热缩合法、硅氢加成法、氯代乙基硅烷脱氯化氢法等,并简明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中图分类号:TQ26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4369(2007)0620360204 收稿日期:20070628。 作者简介:徐少华(1977— ),男,硕士生,主要从事有机硅化学和有机合成的研究。3 联系人,E 2mail :fengjiedeng @ncu 1edu 1cn 。 硅烷偶联剂是应用领域较多、使用量较大的偶联剂。在它的分子中,同时存在能与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结合的两种不同化学性质的基团。通常,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很难结合,硅烷偶联剂的特殊结构使它成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结合的媒介。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通式为(C H 2C H )R a Si X 3-a (式中,R 为甲基烷基等;a 为0、1;X 为卤素、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氧基等),是用途较广的硅烷偶联剂品种之一,可用作玻璃纤维、无机填料的表面处理剂,密封剂、粘接剂、涂料的增黏剂,聚烯烃的交联剂等[1]。随着其用量的扩大,了解并研究它们的合成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在较高温度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 反应,生成烃基卤硅烷的方法[2]。此法由美国化学家Rochow 于1941年发现。用此法制备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时,通常是在加热及铜催化剂存在下,将含有乙烯基的卤代烷与硅粉直接反应(如式1)。 CH 2 CHCl +Si Cu △ (CH 2 CH 2)SiCl 3+(CH 2 CH 2)2SiCl 2 (1) 原苏联有机硅化学家M 1F 1Shoes -Takoskii 等人尝试了各种合成乙烯基氯硅烷的方法,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报告和专利。对直接法合成乙烯基氯硅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发现,用Cu 的 合金(铜镍硅合金、铜硅合金等)为催化剂,在N 2保护下,硅与氯乙烯直接反应合成乙烯基氯硅烷的产率仅有1013%~14%。G.S Popeleva 发现,在氧化铜存在下,氯乙烯和硅块在460℃下接触10~35s ,乙烯基氯硅烷的收率为45%~60%[3]。使用硅镍合金或硅锡合金作催化剂时,虽然可以提高反应活性及产物的收率,但产物收率还是比较低,总收率难以超过50%[4]。 直接法虽然可以用于合成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但是由于乙烯基卤化物中的卤原子与双键直接相连,反应活性较差,且副产物多,导致目标产物收率较低。再者反应能耗又大。因此,此法在实际生产中未能获得广泛应用。 2 有机金属合成法 有机金属合成法是以有机金属化合物为媒介,使有机基与硅化合物中的硅原子连接,生成有机硅化合物的方法[5]。它主要包括:格氏试剂法、有机锂法以及钠缩合法等。211 格氏试剂法 格氏试剂法一般是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将含乙烯基的格氏试剂与含Si —X 键或Si —OR 键的硅烷进行反应,使乙烯基与硅原子相连而得到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方法。常用的溶剂有:二甲苯、石油醚、乙醇、四氢呋喃、氯苯以及烷氧基

表面调整剂的作用机理

国外研究者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磷化膜的形成过程,发现磷化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在表面活性点上形成磷酸盐的晶核,然后是晶核的继续生长。磷化之前,表面用稀盐酸处理后,发现活性点数目增加。活性点的多少,直接影响磷化膜的质量。1943年美国G.Jernstadt最早发现含钛的磷酸盐溶液(含Na2HPO4,5%蝎K2TiF6),具有表面活化作用。用胶体Ti处理后,由于币在表面上的吸附,增加了表面活化点,可以控制磷化膜的晶粒大小和性能。A.K.Mark认为,胶态存在的磷酸钛盐悬浮在水溶液中便具有活化作用。L.N.Kruglovao用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发现,用胶体Ti处理的表面上,有钛吸附的地方,才有磷化膜形成,而未处理的表面则无磷化膜生成的痕迹。A.Dowgrd认为,磷化膜的好坏,取决于金属表面的活化状态。含胶肽表面调整剂中Ti胶体粒子比水溶性Ti(Ⅳ)的化合物具有更强的活化作用,其他成分如表面活性剂电具有活化作用。国内研究者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磷化过程由浸蚀期、非晶态沉积期和形核成长期组成。在浸蚀期内,制件表面不同铁元素晶粒受侵蚀程度不同,这种侵蚀的不均匀性是由晶粒位向不同造成的。当制件表面被碳污染或存在碳的偏析时,其降低了对胶体n的吸附量,减少了磷化膜的成核点。有研究指出,表面调整剂的结晶成分是胶体磷酸氧钛四钠[Na4TiO(PO4)2],吸附在金属表面的Ti4+(结晶原点)越多,覆盖率就越高。用SEM观察,胶体钛主要附着在腐蚀造成的晶间裂纹附近,表面调整时间为50s时形成网状结构,大量的结晶原点形成网状结晶核。正常情况下,带负电的磷酸钛胶体水解产生具有高活性的Ti(OH)4,以物理吸附的方式附着在工件表面。晶核的数量决定了磷化膜的细化程度,而高的覆盖率会使磷化膜更加细致紧密且连续,并且膜重也会降低。通过试验得知,高钛的磷化膜灰色、均匀、致密,低钛的磷化膜稀疏、发黄。用含少量钛盐且有缓冲作用的弱碱性溶液进行敏化处理,由于大量网状结晶核的形成,可明显提高磷化膜的细密度、附着力和耐蚀性。 根据外延生长的规律,磷酸盐晶体必须以外延形式生长,所以要尽可能地产生磷酸盐微晶,以同样大小,均匀地分布在金属表面,细密地堆积;另外,这样有规律、重复的外延取向晶核的形成、生长及生长延迟的机理确保了底材形成初级磷化层和随后的晶体沉积,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有恰当附着力的细粒,大小大致相同的晶体结构的膜。外延晶核的生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集现象。在晶核生长时,核迟早会开始聚集,这样,在核岛形成时,聚集会增加,在后阶段,岛链连接直到仅留下一些沟,最后这些也会消失,从而取得连续的磷化膜,核岛聚集所需的时间是由核岛的大小及岛问的距离决定的。因此,磷酸盐沉积的结晶,在磷化膜形成中是十分重要的。钛系表面调整剂能在金属表面提供大量的钛盐结晶的晶核,形成一层均匀的磷酸钛盐薄膜,弥补了金属表面因酸洗或碱洗造成的缺陷。正常情况下,带负电的磷酸钛胶体水解产生具有高活性的Ti(OH)2,以物理吸附的方式附着在工件表面,它填补了蚀点并形成大量的网状结晶核,当活化层表面与磷化液接触时,吸附在磷酸钛胶体表面的钠离子与磷化液中的锌离子交换生成磷锌矿晶粒,这些晶粒就提供了磷化层外延生长的平台。这些吸附的Ti在金属表面形成的活性点的多少必然直接影响磷化膜的结晶大小。胶体Ti离子越小,单位面积上吸附的胶体Ti越多,磷化膜结晶就越细致。 表调剂在生产实践的主要作用: (1)改善由前一步预处理中带人的杂质,特别是形状复杂的零件所带人的物质。改善因脱脂槽带来的不良的工件状况。还可改善因酸洗使工件表面碳的析出给磷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2)表面调整可以使磷化膜的膜厚处于稳定状态。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 1、防腐剂的定义 简而言之,防腐剂就是指可以阻止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在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作用是保护产品,使之免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防止消费者因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而引起可能的感染。化妆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一般情况下,在外观就能够反应出来。如霉菌和酵母菌经常在产品的包装边沿等地方出现霉点;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PH值改变、发泡、变味,如果是乳化体则可能出现破乳,成块等。如果防腐剂添加的量不够,则可能出现微生物适应周围的生长环境,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防腐失效。 2、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是依赖于一些环境因素的:物理方面的有温度、环境PH值、渗透压、辐射、静压;化学方面的有水源、营养物质(C、N、P、S源)、氧、有机生长因子。基于此,可以简单总结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有: 1)在一些油膏类等含水量很低的产品中,微生物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生长的; 2)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是接近中性(6.5~7.5),强酸及强碱不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比如常见的果酸产品,防腐效果通常会平行好过中性产品; 3)提高或降低渗透压会可导致细胞膜的破裂,也可引起膜的收缩和脱水; 4)另外表面张力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原因之一,在一些表面活性剂用量很高的配方中,微生物也是不容易生长,在这个方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表现比较突出,而阴离子及非离子对微生物的生理毒性则很小。 5)在一般情况下,细菌最适宜生产的温度为30℃~37℃,而霉菌及酵母菌为20℃~25℃,所以可以采用高温消毒的方法,但个别芽胞菌在适应环境后,生成保护膜,即使80℃~90℃高温下短时间内也无法将其杀灭。 防腐剂对微生物的作用,只有在足够的浓度与微生物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作用。防腐剂最先是与细胞外膜接触,吸附,穿过细胞膜进行细胞质内,然后才能在各个部位发挥药效,阻碍细胞繁殖或将其杀死。实际上,主要是防腐剂对细胞壁和细胞膜产生的效应,另外是对影响细胞新陈代谢的酶的活性或对细胞质部分遗传微粒结构产生影响。 3、防腐剂的分类 大多数的防腐剂都是通过与细胞膜接触后,与细胞壁的某些组份,主要是与蛋白质反应,破坏微生物细胞的保护结构或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秩序,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阳离子则主要是通过影响其渗透压,使细胞膜破裂,收缩和失水,从而进行杀菌。 按目前化妆品领域比较常用的几十种防腐剂,并对其按活性物进行分类。 1)、咪唑烷基脲 ISP公司的Germall115、GermallⅡ、GermabenⅡ-E、Germallplus、GermallIS-45。在杰美系列中,主要成份是咪唑烷基脲类,是一个甲醛的供体,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缓慢释放甲醛而达到杀菌的目的。Germall115的主要成份为咪唑烷基脲,其抗菌活性比GermallⅡ(双咪唑烷基脲)差,GermabenⅡ-E为尼泊金酯类的复配物,在对付霉菌、酵母菌方面比单组分方面有优势。Germallplus、GermallIS-45为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的复配物,市场反应效果也不错,但是注意避免配方中可能存在的抑制其活性的成分,另外防腐剂中1%的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水溶性

偶联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偶联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赵 贞1 张文龙1 陈 宇1,2 (1.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40;2.广东华南精细化工研究院,新会,529100)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表面处理用硅烷、钛酸酯及锆酸酯、铝酸酯、双金属及稀土等偶联剂的性能、应用及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偶联剂 硅烷 钛酸酯 锆酸酯 铝酸酯 稀土 表面处理 述评 ApplicationsandResearchProgressesofCouplingAgents ZhaoZhen1ZhangWen-long1ChenYu1,2 (1,CollegeofMaterialScience&Engineering,Harb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40; 2,GuangdongHuananFineChemicalResearchInstitute,Xinhui,529100) Abstract:Theproperties,applicationsandresearchprogressesofmaincouplingagents,suchassilane, titanateandzirconate,aluminate,bismetalsandrareearthcouplingagents,athomeandabroadwerere-viewed;andthedevelopmenttendencyofcouplingagentswerealsoputforward. Keywords:couplingagent;application;silane;titanate;zirconate;aluminate;rareearth;sarfacetreat-ment;review 收稿日期:2007-03-25 偶联剂是一种在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复合体系中,能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把二者结合,亦或能通过物理和/或化学反应,使二者的亲和性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一种物质。 作为提高高分子复合材料性能及降低成本的关键材料,偶联剂广泛适用于塑料、橡胶、玻璃钢、涂料、颜料、造纸,粘合剂、磁性材料、油田化工等行业。而聚合物共混物及填料的不断发展,对于新型多功能偶联剂的需求更为迫切。 偶联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锆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双金属偶联剂(铝-锆酸酯、铝钛复合偶联剂)、稀土偶联剂、含磷偶联剂、含硼偶联剂等。 1硅烷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最早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联 合化合物公司和道康宁公司首先开发的,主要用于以硅酸盐、二氧化硅为填料的塑料和橡胶的加工及其性能改进。1947年RalphKW等,发现用烯丙基二乙氧基硅烷处理玻璃纤维制成的聚酯复合材料可以得到双倍的强度,开创了硅烷偶联剂实际应用的历史。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相继出现了氨基和改性氨基硅烷,随后又开发了耐热硅烷、阳离子硅烷、重氮和叠氮硅烷以及α-官能团硅烷等一系列新型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独特的性能与显著的改性效果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产量大幅度上升[1]。 1.1研究进展 史保川[2]等将二乙烯三胺分别与五种氯烃基 烷氧基硅烷反应,合成了N′-β′-氨乙基-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5种偶联剂,它们不仅是制备织物柔软剂的原料,而且是制备硅树脂固胰酶载体的原料。另外还以甲基二氯硅烷、烯丙基氯和环己胺为原料,经硅氢化、醇解和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

早在5000年前,世界历史上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就已将香料用于防腐。战国时代的《山海经》记载了药物百余种,列举了“流赭以涂牛马之病,熏草佩之可以已疠”等。1865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首次证实有机物的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大多数化妆品富含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环境中的微生物一旦进入,即可迅速繁殖,破坏产品的感官品质,损害消费者的健康。近年来,化妆品工业所使用的天然原料和各种功能性添加剂日趋增多,产品更易被微生物所侵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产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化妆品的防腐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一个良好的防腐体系,对于化妆品产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世界各国报道的化妆品防腐剂已超过200种,我国现已在化妆品中使用的也有55种。化妆品中防腐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综合了化学、精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同时,还受到法规、标准以及配方师的经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是自然界生态平衡中一个必要的组成环节,其种类至少在10万种以上。化妆品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表一是部分类别化妆品及包装物中发现的菌群。 化妆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有时在产品的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来。例如,霉菌和酵母菌较常在包装盖边沿、衬垫和产品表面产生霉点,产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后一般会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PH值改变、气体放出、发泡和发胀、气味变化、破乳或成块等。有些微生物还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些毒素会引起皮肤过敏,严重的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1. 水 化妆品中大量的水分使得微生物的生长成为可能。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有的化学反应,营养的吸收、渗透、分泌和排泄均须有水才能进行。 2. 营养物质 化妆品配方的复杂性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3. PH值 产品的PH值影响着微生物细胞壁的电荷和营养物质的电离程度,决定着微生物中酶的生长和活性。 4. 温度 微生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依赖于各种化学反应,而温度又影响这些反应的速率,也就明显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 5. 氧

缓蚀阻垢剂研究进展——王迁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11 级 水处理与油田化学品 文献综述 姓名王迁 班级11应化1班 学号 201114760110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尚宏周

缓蚀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王迁 (河北联合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河北唐山) 摘要:根据在冶金、化工、电力、石油和轻工等行业中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的特点和生产的要求而开发出兼具缓蚀和阻垢双重功效的复合药剂——缓蚀阻垢剂。本文对缓蚀阻垢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发展现状以及绿色缓蚀阻垢剂的研究进展作了简单的综述,并对其最新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阻垢缓蚀剂的研制开发必将成为该领域发展的主流。 关键词:缓蚀阻垢剂;绿色;作用机理;发展现状;研究进展 1 前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但世界上水资源是有限的,我国更为贫乏,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水的生态平衡日益受到严重破坏。为解决水资源危机,适应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节约用水。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管道和设备多采用碳钢和不锈钢材料,生产用水多采用地下水。以地下水作为循环水的补充水时,由于其一般属于高含盐量、高硬度、高碱度的三高水质,其中的Ca﹢、Mg﹢等腐蚀性离子,随着水温和pH值的变化,结垢趋势严重,会对管道和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因此,必须加入缓蚀阻垢剂改善冷却水质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对各类水处理化学品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含磷的污染性较高的缓蚀阻垢剂受到了限制,因而“绿色水处理剂”的概念应运而生。开发低磷或无磷、对环境友好的新型缓蚀阻垢剂成为国内外水处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2 缓蚀阻垢机理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缓蚀阻垢方法较多,化学方法是现代工业的主要方式。其机理是缓蚀阻垢剂通过鳌合与分散作用达到缓蚀阻垢的目的。鳌合作用是由于阻垢剂带有的基团能与金属离子(Ca2﹢、Mg2﹢等)形成配位键,生成一种环状鳌合物,将易结垢离子在未析出之前稳定在水中,阻比晶核长大,而起到阻垢作用川。 分散作用则是由于高分子阻垢剂带有很多负电基团,可吸附(CaCO 3、MgSiO 3 等细 小微粒,阻止晶核继续生长。但高分子阻垢剂相对分子质量要小一些,如果太大,吸附架桥作用明显,将变成混凝剂,起不到阻垢作用。

新型高温高效缓蚀阻垢剂

新型高温高效缓蚀阻垢剂 一、项目内容和技术特点简介 本项目产品为针对成垢性离子含量高、介质温度较高的工业水系统,特别是陆上油田和海上油田采出液和回注水系统而专门开发出的兼具防腐蚀性的高效阻垢剂。其主要特点是能有效地防止碳酸钙型垢的生成、允许较高的工作温度、能承受相当高的总盐含量和成垢性离子含量、生产过程较为简单。 二、市场预测、经济效益分析 以石油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防垢技术与产品的需求量较大。本产品的开发中以较难处理水体系为预设前提,因而在产品性能方面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从而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空调亲水铝箔专用高耐碱底涂 一、项目内容和技术特点简介 空调在使用中会出现“水桥”、“白粉”、“异味”等现象,从而引起动力消耗增加,粉尘污染、细菌滋生等问题。对空调铝箔进行亲水处理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涂料配方及工艺控制等关键仍属外国专利保护范畴,国产涂层材料的耐碱性为3-5min(20%NaOH),不能满足目前耐碱性10min以上的出口要求。我们经过长期研究采用国产原料获得了一种耐碱性超过10min 的聚合物乳液涂层材料。该涂层与铝箔等金属附着力好,与通用面涂的结合力强,耐高低温,完全满足出口要求。 二、市场预测、经济效益分析 据报道,1999年全国各种家用空调器的总产量约为1150万台套,预测2000年到2005年空调器的产量按每年7%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国内空调铝箔用量将达到8.63万t,其中亲水铝箔所占比例格达到80%,如果加上汽车空调和工业空调,亲水铝箔的需求量将更多,因此也需要大量的亲水涂料。本项目采用国产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且生产过程无污染和废水等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磷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和应用 一、项目内容和技术特点简介 以PCl5为原料,开发具有下列性能的精细化学品: 1、P、N系列阻燃材料。具有溶解性好、污染小,阻燃性能优良的特点。 2、阻燃性感光树脂。目前常用的感光材料均不阻燃,开发具有阻燃性的感光材料具有 广阔的市场前景。 3、新型补牙树脂体系。目前常用的补牙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苯做溶剂,残留的 苯对人体具有危害。本项目采用新的生产方式,不使用苯做溶剂,并且具有缓释氟的功

长链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和表征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化学工程与工艺 长链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和表征研究进展 一、前言部分 纳米粒子,又称超细微粒子(ultra fine powders,简称UFP),统指1-100nm的细微颗粒(结晶的或非结晶的)。纳米粒子既不同于微观原子、分子团簇,又不同于宏观体相材料,是一种介于宏观固体和分子间的亚稳中间态物质。当粒子尺寸进入纳米量级(1-100nm)时,由于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与体相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尺寸的减少而急剧增大,使其显示出强烈的小尺寸效应或体积效应、表面效应等、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展现出许多奇特的性质。它断裂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纳米复合时能提高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等,并对热膨胀系数、热导率、抗热震性产生影响。在宇航技术、电子、冶金、化工、生物和医学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 纳米SiO2具有粒径小(一般小于100nm)、比表面积大(一般大于100m2/g)等特征,从而以其优越的稳定性、补强性、增稠性和触变性而在橡胶、涂料、医药、胶粘剂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大量的文献表明,SiO2等无机粒子和聚合物复合时,复合时无机粒子的粒径大小以及无机粒子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粒径越小,特别是当无机粒子的粒径降至纳米级时,复合物材料的性能的改进将发生本质性的提高。然而无机粒子的粒径越小,表面能越大,表面原子所占比例极高,特别是纳米颗粒表面原子是缺少临近配位原子,具有悬空键,众多的表面基团形成氢键、配位键和静电力、范德华力作用,极易发生颗粒之间、颗粒与聚合物之间的键联。因此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复合时,团聚现象十分严重,纳米粒子无法在聚合物材料中均匀分散,反而造成材料性能下降。为了提高纳米粒子的分散能力,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改性。改性的目的为:(1)降低粒子表面能,如减少悬空键和表面活性基团;(2)消除表面电荷;(3)增加分散性能;(4)提高粒子与有机相亲和力[3]。 在常用的纳米SiO2改性剂中,硅烷偶联剂是一种增强无机材料与有机聚合物之间亲和力的有机化合物。通过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的物理化学处理,可以使其由亲水性表面变成亲油性,从而达到与有机聚合物之间的紧密结合,改进塑料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能。它不仅能够提高塑料的力学性能,还可以改装其电气性能、耐热性、耐水性和耐候性等性能。因此,硅烷偶联剂已成为目前纳米SiO2改性的一种助剂,它的类型及用量对改性结果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处理中阻垢剂的作用机理及区别

水处理中阻垢剂的作用机理及区别 什么是阻垢剂? 阻垢剂(Scale Inhibitor),是具有能分散水中的难溶性无机盐、阻止或干扰难溶性无机盐在金属表面的沉淀、结垢功能的一类药剂。 阻垢剂作用机理 螯合作用:中低硬度水中,起重要作用的是阻垢剂的螯合作用。 分散作用:中高硬度水中,阻垢剂的分散功能起主要作用。 晶格畸变作用:阻止成垢粒子在其规则的晶格点阵上排列。 常用阻垢剂分类 1、有机膦系列阻垢剂 具有良好的螯合、低限抑制及晶格畸变作用。可阻止水中成垢盐类形成水垢,特别是碳酸钙垢的形成。在水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水解。在水中浓度较高时,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2、有机膦盐系列阻垢剂 是有机膦系列阻垢剂的中性钠盐,可阻止水中成垢盐类形成水垢,特别是碳酸钙垢的形成。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炼油厂的循环冷却水、油田回注水系统。对于其他一些添加剂也有很好的相容性,特别适用于中性到酸性配方,无氨味产生氧化物。 3、聚羧酸类阻垢分散剂 无毒,易溶于水,可在碱性和中浓缩倍数条件下运行而不结垢。PAAS能将碳酸钙、硫酸钙等盐类的微晶或泥沙分散于水中不沉淀,从而达到阻垢目的。4、复合阻垢剂 由有机膦酸和聚羧酸等高聚物组成的复合品,具有很高的缓蚀和阻垢性能,其耐温性特别好,可有效地应用于低压锅炉的炉内水处理。 5、RO阻垢剂 适用于反渗透系统及纳滤和超滤系统,可防止膜面结垢,能提高产水量和产水质量,降低运行费用。 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反渗透阻垢剂 反渗透阻垢剂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反渗透阻垢剂主要包括一些天然分散剂、膦酸、膦羧酸及膦磺酸和高分子聚合物等,而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阻垢分散剂是高分子聚合物。它们能分散水中的难溶性无机盐、阻止或干扰难溶无机盐的沉积、结垢。 反渗透阻垢剂和循环水阻垢剂的区别? 由于二者所面临情况的不同,对于二者的要求是有差别的: 循环水的运行环境要求长效,耐菌,可以使用大量的聚合物分散剂,提供对悬浮物的分散作用来增加阻垢效果,循环水系统体积大,露天运行,对于药剂的纯度要求不高。 反渗透阻垢剂由于作用时间短,要求阻垢剂快速与结垢离子作用,所以要求快速高效;另外由于膜内部通道狭窄,如果采用聚合物分散剂会引起更大的问题;同时阻垢剂过程是在膜表面的浓缩过程,如果杂质含量高也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阻垢剂的浓度高的显著的优点是可以降低运输费用。 对于单一剂型的阻垢剂,浓度越高其稳定的区间就越狭小,对于复配型的阻垢剂,由于各单剂的稳定区间不同,要提高产品的浓度困难就更大。 另外阻垢剂的浓度的越高,其在存放过程中产生变化的速度就会加快,其杂质的含量也就随之增加。 怎样计算反渗透阻垢剂的加药量? 反渗透阻垢剂的推荐浓度一般为3-6ppm,即反渗透设备每进水1吨需要添加3-6g的阻垢剂。 月用量的计算:W=Q×S×H×30/1000,式中:W为月用量(Kg); Q为反渗透设备的进水流量(m3/h);S为投加浓度(3-6ppm,即g/吨),H为反渗透设备的工作时间(小时); 1000为g与Kg的换算量。 反渗透阻垢剂一般添加在反渗透系统的保安过滤器,即精密过滤器之前(通过滤芯,使投入的阻垢剂能很好的与原水混合),通过计量泵投加在反渗透设备的管道之中。可以直接使用原液也可稀释后再使用,稀释倍数不得超过10倍,即浓度不得低于10%。

水处理工艺中反渗透缓蚀阻垢剂的作用

水处理工艺中反渗透缓蚀阻垢剂的作用 2020年6月15日

一般高硬度水缓蚀阻垢剂是由多种有含磺酸盐共聚物、缓蚀剂、特殊界面活性剂等,将具高阻垢性能有机膦及高缓蚀性能锌盐组合,再辅以与上述单组份具有良好协同效应的分散活化剂、辅助缓蚀剂而成,适用于循环水中钙硬度+碱度要求达到1500 ppm的高浓缩倍率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缓释阻垢剂作用机理 络和增溶作用

络和增溶作用是共聚物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生成带负电性的分子链,它与Ca2+形成可溶于水的络合物或螯合物,从而使无机盐溶解度增加,起到阻垢作用。 晶格畸变作用 晶格畸变作用是由分子中的部分官能团在无机盐晶核或微晶上,占据了一定位置,阻碍和破坏了无机盐晶体的正常生长,减慢了晶体的增长速率,从而减少了盐垢的形成; 静电斥力作用 静电斥力作用是共聚物溶于水后吸附在无机盐的微晶上,使微粒间斥力增加,阻碍它们的聚结,使它们处于良好的分散状态,从而防止或减少垢物的形成。 缓蚀阻垢剂浓度窄范围控制的意义 精确控制缓蚀阻垢剂浓度,从而控制循环水的腐蚀速度和粘附速率,以减少或避免生产装置冷换设备的介质泄漏事件;如果能够精确控制缓蚀阻垢剂浓度范围,可以将目标控制在允许范围的下限,从而达到节约药剂的目的。 缓蚀阻垢剂性能及用途 高硬度水缓释阻垢剂其阻垢作用是由于它本身能阻止碳酸盐小晶粒的长大,并使晶格歪曲畸变,从而使循环冷却水中碳酸盐不会在换热器表面形成硬垢,同时,通过其组织中有机磷酸盐等成份与金属形成保护膜的特性,使它可与循环冷却水中钙离子相结合,起到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本品PH使用范围广,可在PH7.0~10.0之间具有阻垢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 防腐剂是指可以阻止微生物生长或阻止产品反应的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在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作用是保护产品,使之免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防止消费者因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而引起可能的感染。化妆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一般情况下,在外观就能够反应出来。如霉菌和酵母菌经常在产品的包装边沿等地方出现霉点;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PH值改变、发泡、变味,如果是乳化体则可能出现破乳,成块等。如果防腐剂添加的量不够,则可能出现微生物适应周围的生长环境,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防腐失效。 1.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是依赖于一些环境因素的:物理方面的有温度、环境PH 值、渗透压、辐射、静压;化学方面的有水源、营养物质(C、N、P、S源)、氧、有机生长因子。 在一些油膏类等含水量很低的产品中,微生物一般情况下是不生长的,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是接近中性(6.5~7.5),强酸及强碱不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比如常见的果酸产品,防腐效果通常会平行好过中性产品。提高或降低渗透压会可导致细胞膜的破裂,也可引起膜的收缩和脱水。另外表面张力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原因之一,在一些表面活性剂用量很高的配方中,微生物也是不容易生长,在这个方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表现比较突出,而阴离子及非离子对微生物的生理毒性则很小。在一般情况下,细菌最适宜生产的温度为30℃~37℃,而霉菌及酵母菌为20℃~25℃,所以可以采用高温消毒的方法,但个别芽胞菌在适应环境后,生成保护膜,即使80℃~90℃高温下短时间内也无法将其杀灭。 防腐剂对微生物的作用,只有在足够的浓度与微生物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作用。防腐剂最先是与细胞外膜接触,吸附,穿过细胞膜进行细胞质内,然后才能在各个部位发挥药效,阻碍细胞繁殖或将其杀死。实际上,主要是防腐剂对细胞壁和细胞膜产生的效应,另外是对影响细胞新陈代谢的酶的活性或对细胞质部分遗传微粒结构产生影响。 2.防腐剂的分类 大多数的防腐剂都是通过与细胞膜接触后,与细胞壁的某些组份,主要是与蛋白质反应,破坏微生物细胞的保护结构或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秩序,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阳离子则主要是通过影响其渗透压,使细胞膜破裂,收缩和失水,从而进行杀菌。 1)、咪唑烷基脲 ISP公司的Germall 115、Germall Ⅱ、Germaben Ⅱ-E、Germall plus、Germall IS-45。在杰美系列中,主要成份是咪唑烷基脲类,是一个甲醛的供体,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缓慢释放甲醛而达到杀菌的目的。Germall 115的主要成份为咪唑烷基脲其抗菌活性比Germall Ⅱ(双咪唑烷基脲)差,Germaben Ⅱ-E为尼泊金酯类的复配物,在对付霉菌、酵母菌方面比单组分方面有优势。Germall plus、Germall IS-45为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的复配物,市场反应效果也不错,但是注意避免配方中可能存在的抑制其活性的成分,另外防腐剂中1%的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水溶性较差,在操作时,如果未用有机溶剂进行溶解,也可能会影响其防腐效果。Germall IS-45是的ISP公司销售的较新的品种,其中增含有尼泊金甲酯5%,此举增强了对霉菌、酵母菌抑制能力。 )、已内酰脲 LONZA公司的glydant plus、DMDMH,NIPA公司的DMDMH。本类产品也是甲醛供体。glydant plus是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的复配物,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的含量为5%。

新型硅烷偶联剂研究进展

1.前言 (1) 2.硅烷试剂的结构和偶联机理 (2) 2.1 硅烷试剂的结构 (2) 2.2硅烷试剂的偶联机理 (3) 2.2.1 化学键理论 (3) 2.2.2表面浸润理论 (3) 3.新型硅烷偶联剂的介绍 (4) 3.1 有机硅过氧化物偶联剂 (4) 3.2 环氧基类硅烷偶联剂 (4) 3.3长链烷基硅烷偶联剂 (5) 3.4改性氨基硅烷偶联剂 (6) 3.5其他的一些新型硅烷偶联剂 (6) 4.展望 (7) 新型硅烷偶联剂研究进展 摘要:硅烷偶联剂是应用最广的一类偶联剂。本文通过对硅烷偶联剂的结构、 性能、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等得详细论述, 并对国内外的现阶段的新近开发的硅烷偶联剂产品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结构、偶联机理、研究进展 1.前言 偶联剂是一种在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复合体系中, 能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把二者结合,亦或能通过物理和/或化学反应, 使二者的亲和性得到改善, 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一种物质。偶联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锆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双金属偶联剂( 铝- 锆酸酯、铝钛复合偶联剂) 、稀土偶联剂、含磷偶联剂含硼偶联剂等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是硅烷偶联和钛酸酯偶联剂[1] [2]。 硅烷偶联剂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硅化合物。在它的分子中, 同时具有能与无机材料( 如玻璃、水泥、金属等) 结合的反应性基团和与有机材料( 如合成树脂等) 结合的反应性基团。因此, 通过硅烷偶联剂可使两种性能差异很大的材料界面偶联起来, 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增加粘接强度, 从而获得性能优异、可靠的新型复合材料[3]。硅烷偶联剂在有机硅工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现代有机硅工业、有机高分子工业、复合材料工业及相关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配套化学助剂。硅烷偶联剂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作表面处理剂,以改善室温固化硅橡胶与金属的粘合性能; (2)用于无机材料填充塑料时,可以改善其分散性和粘合性; (3)用作增粘剂,在水电站工程中提高水泥与环氧树脂的粘合性; (4)用作密封剂,具有耐水!耐高温!耐候等性能,用于氯橡胶与金属的粘合密

TRT缓蚀除盐剂(TRT阻垢缓蚀剂)作用机理与实践案例

TRT缓蚀除盐剂(TRT阻垢缓蚀剂)作用机理与实践案例 TRT缓蚀除盐剂(TRT阻垢缓蚀剂)简介: 国内各大钢铁公司80%以上干式TRT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装置的动叶片、静叶片以及进、出口烟道等部位形成层状结垢现象或冲刷、酸性腐蚀现象。由于污垢沉积附着不均匀,装置动态平衡被破坏,导致TRT发电功率降低、主轴振动值不断增大直至自动调停,装置检修周期短(2个月~6个月)。 “欣格瑞”根据各大钢铁企业(首钢、日钢、邯钢、信钢、邢钢等)TRT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结垢腐蚀的特点,对动静叶片上垢样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历经两年的科研实验,在09年推出第一代TRT专用阻垢缓蚀剂,三年间在各大钢铁企业均保证了TRT装置长期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行的目标。12年根据三年间数十家钢铁企业TRT化学稳定处理的经验和目前行业内第一代TRT专用阻垢缓蚀剂长时间投加后会形成药剂垢缺点,特推出第二代TRT专用阻垢缓蚀剂,较第一代气化温度更低、阻垢缓蚀效果更好,且不会形 成药剂垢现象。 什么是TRT系统? 1、高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高炉煤气具有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利用此能量驱动煤气透平机即可发电。此装置称为高炉煤气能量透平装置(TRT装置),通俗讲就是高温高压的煤气推动叶轮做功。 2、高炉产生的煤气经除尘器后进入TRT装置,由电动蝶阀(调节流量)、调速阀、快切阀(切断、接通或切换)进入透平机,气体在静叶片和动叶片组成的流道中不断膨胀作功,压力和温度逐级降低,同时将热能转化为动能作用于转子使之旋转发电。 TRT系统结垢腐蚀机理: 1、除尘后高炉煤气的大部分灰尘得以去除,但仍残留一定数量的小颗粒灰尘,冲蚀转子叶片表面(冲刷 腐蚀)。 2、此外高炉煤气中含有饱和蒸汽、腐蚀性的氯化氢、二氧化硫等多种气体,高炉煤气进入TRT装置后,因膨胀做功,温度会逐渐降低,煤气中酸性气体溶解在凝结水中会在叶片表面形成酸性环境,对叶片表面造成腐蚀。

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

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 表面活性剂具有湿润、乳化、去污、分散等作用,主要是因为: 1、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接触界面的表面张力 纯液体的表面张力在恒温下是定值,而溶液的表面张力则随溶液的组成不同而不同。通过实验人们发现,各种物质的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稍有上升,无机盐(氯化钠、硫酸钠)及多羟基有机物(蔗糖、甘露醇) 2、逐渐降低,低分子极性有机物(醇、醛、酮、脂、醚等) 3、低浓度时,显著降低,后变化不大(含有8个碳以上的碳氢链的羧酸盐、磺酸盐等) 通常把2、3类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而把第1类物质称为非表面活性物质。而第3类称为表面活性剂,即加入少量即能大幅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而随着浓度继续增大表面张力降低不再明显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主要是由其结构的特殊性决定的。它具有两性基团:亲水性基团和亲脂性基团,它能显著降低接触界面的表面张力,增加污染物特别是憎水性有机污染物在水相的溶解性。 2、表面活性剂能形成胶束 当表面活性剂达到一定浓度时,其单体急剧 聚集,形成球状、棒状或层状的“胶束”,该浓 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胶束是由水溶性基团包裹 憎水性基团核心构成的集合体,当胶束溶液达 到热力学稳定时可以形成微乳溶液。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憎水性有机物有进 入与它极性相同胶束内部的趋势,因此将表面 活性剂达到或超过CMC时,污染物分配进入 胶束核心,大量胶束的形成,增加了污染物的溶解性,同时NAPLs从含水层介质上大量解析,溶解于表面活性剂胶束内,表面活性剂对NAPLs溶解性增加的程度可以由胶束——水分配系数和摩尔增溶比(MSR)来表示。

锅炉缓蚀阻垢剂

山东洁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CLEANS-501锅炉专用缓蚀阻垢剂(液体酸性) Scale and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Boiler CLEANS-501 一、性能及用途 锅炉专用缓蚀阻垢剂CLEANS-501 是由有机膦酸和聚羧酸等高聚物组成的复合品,具有很高的缓 蚀和阻垢性能,其耐温性特别好,可有效地应用于低压锅炉的炉内水处理,锅炉包括水暖、蒸汽、机车用锅炉等。 锅炉专用缓蚀阻垢剂CLEANS-501也可用于海水淡化、蒸馏及汽车水箱等系统的缓蚀防垢。 二、技术指标 项目指标 外观琥珀色液体 pH(1%水溶液) 2.0±1.0 三、使用方法 按每吨水加200g药剂的比例加入锅炉补充水中即可,使用时注意排污,要求每小时排污一次,每次5-10秒,如锅炉带垢运行可加大药剂用量,勤排污,运行10-20天后应停炉,人工把脱落下的 水垢清理干净,防止污垢堵塞管道,然后转入正常运行。 有条件的可测炉水浓缩倍数,控制在10 倍左右,其他参数按劳动部门有关规定调整(如炉水p H10-12 等)。加药水箱应为塑料制品,水泥材料的水池应作防腐处理,否则易被药剂侵蚀,从而使水 的硬度增加。 锅炉补充水的总硬度应控制在200mg/L以内,若硬度过高可用石灰法或其他方法降低硬度,否则本产品的阻垢效果将受到影响。 四、包装与贮存 CLEANS-501用塑料桶包装,每桶25KG或根据用户要求而定。贮存于阴凉处,贮存期十个月。五、安全与防护 CLEANS-501 为弱酸性,操作时注意劳动保护,应避免与皮肤、眼睛等接触,接触后用大量清水 冲洗。

CLEANS-502锅炉专用缓蚀阻垢剂(液体碱性) Scale and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Boiler CLEANS-502 一、性能及用途 碱性锅炉专用缓蚀阻垢剂CLEANS-502 是由有机膦酸和聚羧酸等高聚物以及专用碱性物质组成的 复合药剂,药剂溶液呈碱性,具有很高的缓蚀和阻垢性能,其耐温性特别好,可有效地应用于低压锅炉的炉内水处理,锅炉包括水暖、蒸汽、机车用锅炉等。 锅炉专用缓蚀阻垢剂CLEANS-502也可用于海水淡化、蒸馏及汽车水箱等系统的缓蚀防垢。 二、技术指标 项目指标 外观琥珀色液体 pH(1%水溶液) 10.0±1.0 三、使用方法 按每吨水加200g药剂的比例加入锅炉补充水中即可,使用时注意排污,要求每小时排污一次,每次5-10秒,如锅炉带垢运行可加大药剂用量,勤排污,运行10-20天后应停炉,人工把脱落下的 水垢清理干净,防止污垢堵塞管道,然后转入正常运行。 有条件的可测炉水浓缩倍数,控制在10 倍左右,其他参数按劳动部门有关规定调整(如炉水p H10-12 等)。加药水箱应为塑料制品,水泥材料的水池应作防腐处理,否则易被药剂侵蚀,从而使水 的硬度增加。 锅炉补充水的总硬度应控制在200mg/L以内,若硬度过高可用石灰法或其他方法降低硬度,否则本产品的阻垢效果将受到影响。 四、包装与贮存 CLEANS-502用塑料桶包装,每桶25KG或根据用户要求而定。贮存于阴凉处,贮存期十个月。五、安全与防护 CLEANS-502 为弱碱性,操作时注意劳动保护,应避免与皮肤、眼睛等接触,接触后用大量清水 冲洗。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