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知识名师点拨 例题精讲 经济问题(二).教师版

小学奥数知识名师点拨 例题精讲   经济问题(二).教师版
小学奥数知识名师点拨 例题精讲   经济问题(二).教师版

经济问题(二)

教学目标

1. 分析找出试题中经济问题的关键量。

2. 建立条件之间的联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3. 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4. 利用分数应该题的方法进行解题

知识点拨

一、经济问题主要相关公式:

,;=+售价成本利润100%100%-=?=?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成本

,1=?+售价成本(利润率)

1=+售价

成本利润率其它常用等量关系:

售价=成本×(1+利润的百分数);

成本=卖价÷(1+利润的百分数);

本金:储蓄的金额;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

二、经济问题的一般题型

(1)直接与利润相关的问题:

直接与利润相关的问题,无非是找成本与销售价格的差价。

(2)与利润无直接联系,但是涉及价格变动的问题:

涉及价格变动,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利润的问题,但是最终还是转化成(1)的情况。

三、解题主要方法

1.抓不变量(一般情况下成本是不变量);

2.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题精讲

摸块一,物品的出售问题

(一)变价出售问题

【例 1】某种蜜瓜大量上市,这几天的价格每天都是前一天的80%。妈妈第一天买了2个,第二天买了3

个,第三天买了5个,共花了38元。如果这10个蜜瓜都在第三天买,那么能少花多少钱?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设第一天每个蜜瓜的价格是x 元。列方程:2x +3x×80%+5x×80%×80%=38,解得x=5(元)。

都在第三天买,要花5×10×80%×80%=32(元),少花38-32=6(元)。

【答案】6元

【例 2】商店以元一件的价格购进一批衬衫,售价为元,由于售价太高,几天过去后还有件

80100150没卖出去,于是商店九折出售衬衫,又过了几天,经理统计了一下,一共售出了件,于是

180将最后的几件衬衫按进货价售出,最后商店一共获利元.求商店一共进了多少件衬衫?

2300【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法1)由题目条件,一共有150件衬衫以90元或80元售出,有180件衬衫以100元或90元售出,

所以以100元售出的衬衫比以80元售出的衬衫多件,剔除30件以100元售出的衬18015030-=衫,则以100元售出的衬衫和以80元售出的衬衫的数量相等,也就是说除了这30件衬衫,剩下的衬衫的平均价格为90元,平均每件利润为10元,如果将这30件100元衬衫也以90元每件出售,那么所有的衬衫的平均价格为90元,平均利润为10元,商店获利减少元,变3010300?=成2000元,所以衬衫的总数有件.

200010200÷=(法2)按进货价售出衬衫获利为,所以商店获利的元都是来自于之前售出的件衬衫,这02300180些衬衫中有的按利润为元售出,有的按利润为元售出,于是将问题转化为鸡兔同笼问题.可1020求得按元价格售出的衬衫有件,所以衬衫一共有件衬衫.

1005050150200+=(方法3)假设全为90元销出:(元),可以求按照100元售出件数为:

()180********?-=(件)

,所以衬衫一共有件衬衫.()()23001800201050-÷-=50150200+=【答案】200

【巩固】商店以每件5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衬衫,售价为70元,当卖到只剩下7件的时候,商店以原售

价的8折售出,最后商店一共获利702元,那么商店一共进了多少件衬衫?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 (法1)将最后7件衬衫按原价出售的话,商店应该获利(元),按原售价

()7027010.87800+?-?=卖每件获利元,所以一共有件衬衫.

705020-=8002040÷=(法2)除掉最后7件的利润,一共获利(元),所以按原价售出的衬衫一()702700.8507660-?-?=共有件,所以一共购进件衬衫.

()660705033÷-=33740+=【答案】40

【巩固】商店以每双元购进一批拖鞋,售价为元,卖到还剩双时,除去购进这批拖鞋的全部开

1314.85销外还获利元.问:这批拖鞋共有多少双?

88【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 (法1)将剩余的双拖鞋都以元的价格售出时,总获利升至元,即这批拖鞋

514.88814.85162+?=以统一价格全部售出时总利润为元;又知每双拖鞋的利润是元,则这批拖鞋共16214.813 1.8-=有双.

162 1.890÷= (法2)当卖到还剩双时,前面已卖出的拖鞋实际获利元,则可知卖出了

588135153+?=双,所以这批拖鞋共计双.

153(14.813)85÷-=85590+=【答案】90

【巩固】某书店出售一种挂历,每售出1本可获得18元利润.售出一部分后每本减价10元出售,全部

售完.已知减价出售的挂历本数是原价出售挂历的2/3.书店售完这种挂历共获利润2870元.书

店共售出这种挂历多少本?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方法一:减价出售的本数是原价出售挂历本数的2/3,所以假设总共a 本数,则原价出售的为3/5a,

减价后的为2/5a ,所以3/5a×18+2/5a×8=2870,所以a=205本。方法二:我们知道原价和减价后的比例为3:2,所以可求平均获利多少,即(3×18+2×8)÷5=14元.所以2870÷14=205本。

【答案】205本

【巩固】文具店有一批笔记本,按照30%的利润定价。当售出这批笔记本的80%的时候,经理决定开展

促销活动,按照定价的一半出售剩余的笔记本。这样,当这批笔记本完全卖出后,实际获得利

润的百分比是 。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迎春杯,高年级,初赛

【解析】。

()()()()130801302180110413117??+%%++%-%-%+%-%???÷?==【答案】17%

【例 3】成本元的练习本1200本,按的利润定价出售.当销掉后,剩下的练习本打折扣

0.2540%80%出售,结果获得的利润是预定的,问剩下的练习本出售时是按定价打了什么折扣?

86%【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先销掉,可以获得利润(元).最后总共获得的利润,利润共

80%0.2540%120080%96???=86%(元),那么出售剩下的,要获得利润(元),每0.2540%120086%103.2???=20%103.2967.2-=本需要获得利润(元),所以现在售价是(元),而定价是()7.2120020%0.03÷?=0.250.030.28+=(元).售价是定价的

,故出售时是打8折.()0.25140%0.35?+=0.28100%80%0.35

?=【答案】8折【巩固】某店原来将一批苹果按的利润(即利润是成本的)定价出售.由于定价过高,无人购

100%100%买.后来不得不按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出售了其中的.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烂

38%40%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定利润的30.2%

.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定价的百分之多少?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第二次降价的利润是:,价格是原定价的

(30.2%40%38%)(140%)25%-?÷-=.

(125%)(1100%)62.5%+÷+=【答案】62.5%

【例 4】商店购进个十二生肖玩具,运途中破损了一些.未破损的好玩具卖完后,利润率为;

100050%破损的玩具降价出售,亏损了.最后结算,商店总的利润率为.商店卖出的好玩具

10%39.2%有多少个?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设商店卖出的好玩具有个,则破损的玩具有个.根据题意,有:

x ()1000x -,解得.故商店卖出的好玩具有820个.

()50%100010%100039.2%x x ?--?=?820x =

【答案】820个

【例 5】利民商店从一家日杂公司买进了一批蚊香,然后按希望获得的纯利润,每袋加价定价出

40%售.但是,按这种定价卖出这批蚊香的时,夏季即将过去.为了加快资金的周转,利民商

90%店按照定价打七折的优惠价,把剩余的蚊香全部卖出.这样,实际所得的纯利润比希望获得的

纯利润少了.按规定,不论按什么价钱出售,卖完这批蚊香必须上缴营业税元(税金与

15%300买蚊香用的钱一起作为成本).请问利民商店买进这批蚊香时一共用了多少元?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解法一:设买进这批蚊香共用元,那么希望获得的纯利润为“”元,实际上比希望的少

x 0.4300x -卖的钱数为:

()()()(元).

x ?190%-?140%+?170%-0.042x =根据题意,得:

(),解得.

0.042x =0.4300x -15%?2500x =故买进这批蚊香共用元.

2500解法二:设买进这批蚊香共用元,那么希望获纯利润“”元,实际所得利润为“()x 0.4300x -0.4300x -()”元.

?115%-0.34255x =-的蚊香打七折,就相当于全部蚊香打九七折卖,这样一共卖得“”元.

10% 1.40.97x ?根据题意,有:,解得.

1.40.973000.34255x x x ?--=-2500x =所以买进这批蚊香共用元.

2500【答案】2500

【例 6】根据图6中的对话内容,分别求出饼干和牛奶的标价各多少元?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希望杯,六年级,二试

【解析】因为打9折前不够,打9折后还多出8角,所以打9折减少的价钱超过8角,也就是说原价大于8

元。

又因为“用10元钱买一盒饼干是够的,再买一盒牛奶就不够了”,说明饼干的价格小于10元。因为是整数元,所以是9元。

牛奶的价格为10-9×0.9-0.8=1.1(元)。

【答案】1.1元

(二)不能求价格的经济问题

【例 7】某商店进了一批笔记本,按的利润定价.当售出这批笔记本的后,为了尽早销完,商

30%80%店把这批笔记本按定价的一半出售.问销完后商店实际获得的利润百分数是多少?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设这批笔记本的成本是“1”.因此定价是.其中的卖价是,的

()1130% 1.3?+=80% 1.380%?20%卖价是.

1.3220%÷?

因此全部卖价是.

1.380% 1.3220% 1.17?+÷?=实际获得利润的百分数是.

1.1710.1717%-==【答案】17%

【巩固】某商按定价的80%(八折)出售,仍能获得20%的利润,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百分数是多少?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设定价时“1”,卖价是定价的80%,就是0.8.因为获得20%的利润,卖价是成本乘以(1+20%),

即1.2倍,所以成本是定价的,定价的期望利润的百分数是28 1.23÷=22150%33

??-÷= ???【答案】50%

【例 8】某公司股票当年下跌20%,第二年上涨多少才能保持原值?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

【解析】本题需要了解股票下跌和上涨之间的关系,因为上涨值未知,所以可设某公司股票为1,第二年上涨

x 才能保持原值,则可列方程为:(1-20%)×(1+x )=1,所以x =25%,则第二年应该上涨25%才能保持原值.

【答案】25%

【巩固】过年时,某商品打八折销售,过完年,此商品提价________%可恢复原来的价格。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希望杯,六年级,一试

【解析】100%÷80%-1=0.25,所以此商品应提价25%.

【答案】25%

【例 9】某书店购回甲、乙两种定价相同的书,其中甲种书占,需按定价的付款给批发商,乙种35

78%书按定价的付款给批发商,请算算,书店按定价销售完这两种书后获利的百分率是多少?

82%【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清华附中

【解析】设甲、乙两种书的定价为,甲、乙两种书的总量为,则甲种书数量为,乙种书数量为,a b 35b 25

b 则书店购买甲、乙两种书的成本为:,而销售所得为,所3278%82%0.79655

a b a b ab ??+??=ab 以获利的百分率为:.

()0.7960.796100%26%ab ab ab -÷?=【答案】26%

【例 10】某汽车工厂生产汽车,由于钢铁价格上升,汽车的成本也上升了,于是工厂以原售价提高

10%5%的价格出售汽车,虽然如此,工厂每出售一辆汽车所得的利润还是减少了,求钢铁价格上

20%升之前的利润率.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由题目的条件可知,原来出售一辆汽车的利润的等于汽车成本的减去汽车原售价的20%10%5%

,设每辆原来的利润为,汽车的成本为,那么可列出方程:,解得a b ()20%10%5%a b a b =-+?,所以,即利润率为.5a b =0.2a b

=20%【答案】20%

【巩固】某种商品的利润率为,如果现在进货价提高了,商店也随之将零售价提高,那么

25%20%8%此时该商品的利润率是多少?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设原来该商品的进货价为元,则原来的零售价为元,现在该商品的进货价为元,零

a 1.25a 1.2a 售价为元,所以现在该商品的利润率为.

1.25 1.08 1.35a a ?=()1.35 1.21100%1

2.5%a a ÷-?=【答案】12.5%

【巩固】某种商品的利润率是20%。如果进货价降低20%,售出价保持不变,那么利润率将是多少?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设原来成本为100元,则相应的利润为20元,定价为120元;成本降低20%,变成80元,而售价不变,在现在的利润率为

.12080100%50%80

-?=【答案】50%摸块二,利率纳税问题

【例 11】银行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二年期为11.7%,三年期为12.24%,五年期为13.86%.如果

甲、乙二人同时各存人一万元,甲先存二年期,到期后连本带利改存三年期;乙存五年期.五

年后,二人同时取出,那么谁的收益多,多多少元?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

【解析】甲存二年期,则两年后获得利息为:1×11.7%×2=0.234(万),再存三年期则为:(1+23.4%)

×12.24%×3=0.453(万元),乙存五年期,则五年后获得1×13.86%×5=0.693(万元),所以乙比甲多,0.693-0.453=0.24(万元)。

【答案】乙比甲多0.24万元

【巩固】王明把3000元钱存入银行,年利率2.1%,每年取出后在次存入,这样三年后一共能取出多少

元钱?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30001 2.1%1 2.1%1 2.1%3193

?+?+?+=【答案】3193

【例 12】小李现有一笔存款,他把每月支出后剩余的钱都存入银行。已知小李每月的收入相同,如果他每

月支出1000元,则一年半后小李有存款8000元(不计利息);如果他每月支出800元,则两年

后他有存款12800元(不计利息).小李每月的收入是______元,他现在存款_______元。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希望杯,六年级,一试

【解析】如果小李不支出,则一年半后有存款8000+1000×18=26000元,两年后有12800+800×24=36800元.

所以半年存款增加32000-26000=6000元,每月增加6000÷6=1000元.所以小李月收入为1000元,原来的存款有12800-(1000-800)×24=8000元.

【答案】月收入为1000元,存款8000元。【例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如下: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表中“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从工资、薪金收入中减去800元后的余额。

已知王老师某个月应交纳此项税款280元,求王老师这个月的工资、薪金收入。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希望杯,五年级,二试

【解析】分别以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为900元,1300元,2800元,5800元计算应交纳此项税款额依次为

(1300-800)×5%=25(元); (3分)

500×5%+(2800-800-500)×10%=25+150=175(元); (3分)

500×5%+(2000—500)×lO %+(5800-800-2000)×15%

=25+150+450=625(元)。 (4分)

因为 175<280<625,所以 王老师这个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大于2800元而小于5800元。 (6分)从而知,王老师这个月的工资、薪金收入中大于2800元的部分应交纳此项税款额为

280-175-105(元)。 又因为 105÷15%=700(元), (8分)

所以 王老师这个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应比2800元多700元,即3500元。 (10分)

【答案】3500元。

摸块三,两种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例 14】春节期间,原价元/件的某商品按以下两种方式促销:第一种方式:减价元后再打八折;

10020第二种方式:打八折后再减价元.那么,能使消费者少花钱的方式是第 种。

20【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希望杯,一试,六年级

【解析】方法一:设原价是元,第一种促销价为(元),第二种促销价为a ()0.8200.816a a -=-(0.820)

a -元,由于,所以少花钱的方式是第二种.

0.8160.820a a ->-方法二:第一种促销价格为,第二种促销价格为(元),()100200.864-?=1000.82060?-=所以选第二种。

【答案】第二种

【巩固】甲、乙两店都经营同样的某种商品,甲店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乙店先涨价15%后,又

降价15%。此时,哪个店的售价高些?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甲店原价:;

()()110%110%99%+?-=对于乙店原价为: ,所以甲店售价更高些。

()()115%115%97.75%+?-=【答案】97.75%

【例 15】甲、乙两商店中某种商品的定价相同。甲商店按定价销售这种商品。销售额是7200元;乙商店

按定价的八折销售,比甲商店多售出15件。销售额与甲商店相同。则甲商店售出 件这种商品。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希望杯,5年级,1试

【解析】方法一:乙商店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则数量之比为:4:5,现在乙商店比甲商店多售出15件,则

甲商店售出15×4=60件。

方法二:假如乙商店和甲商店售出一样多的商品,它的销售额应是,但是他

72000.85760?=多卖了15件,也就多卖了7200-5760=1440元,说明一件商品价格是96元,那么甲商店卖出的总

件数就是。

57609660÷=【答案】97.75%

【例 16】有一种商品,甲店进货价比乙店进货价便宜.甲店按的利润来定价,乙店按的利

10%20%15%润来定价,甲店的定价比乙店的定价便宜元.甲店的进货价是多少元?

11.2【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因为甲店进货价比乙店进货价便宜,所以甲店进货价是乙店的.设乙店的进货价为元,

10%90%x 则甲店的进货价为元.由题意可知,甲店的定价为元,乙店的定价为90%x ()90%120%x ?+元,而最终甲店的定价比乙店的定价便宜元,由此可列方程:()115%x ?+11.2.解得(元),那么甲店的进货价为(元).

()()115%90%120%11.2x x ?+-?+=160x =16090%144?=【答案】144

【例 17】年月,我国南方普降大雪,受灾严重.李先生拿出积蓄捐给两个受灾严重的地区,随着

20081事态的发展,李先生决定追加捐赠资金.如果两地捐赠资金分别增加和,则总捐资额

10%5%增加;如果两地捐赠资金分别增加和,则总捐资额增加万元.李先生第一次捐

8%15%10%13赠了多少万元?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西城实验

【解析】两地捐赠资金分别增加和,则总捐资额增加,如果再在这个基础上两地各增加第一

10%5%8%次捐资的,那么两地捐赠资金分别增加到和,总捐资额增加了,恰5%15%10%8%5%13%+=好对应13万,所以第一次李先生捐资万.

1313%100÷=【答案】100

【例 18】商店进了一批钢笔,用零售价10元卖出20支与用零售价11元卖出15支的利润相同.这批钢

笔的进货价是每支多少钱?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 (法1)由于两种方式卖的钢笔的利润相同,而卖的支数不同,所卖的支数比为,所以两种

20:15方式所卖钢笔的利润比为,即,而单支笔的利润差为(元),所以两种方式,15:203:411101-=每支笔的利润分别为:元和元,所以钢笔的进货价为()14333÷-?=()14344÷-?=元.

1031147-=-=(法2)由于两种卖法的利润相等,所以两种卖法的销售额之差和两种卖法的成本之差相等,所以20支钢笔的成本和支钢笔的成本的差为元,由于单支笔的成本价格是一样的,151020111535?-?=所以每只钢笔的成本为(元).

()()1020111520157?-?÷-=【答案】元

7【巩固】某商品按照零售价10元卖出20件所得到的利润和按照零售价9元卖出30件所得到的利润相等,

求该商品的进货价.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该商品按照零售价10元所得利润和按照9元所得的利润之比为,所以按照第一种方

30:203:2=式得利润为元,该商品的进货价为元.

()()1093233-÷-?=1037-=【答案】元

7

【例 19】王老师到木器厂订做240套课桌椅,每套定价80元。王老师对厂长说:“如果1套桌椅每减价1

元,我就多订10套。”厂长想了想,每套桌椅减价10%所获得的利润与不减价所获得的利润同样多,于是答应了王老师的要求。那么每套桌椅的成本是元 。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迎春杯,高年级,初赛

【解析】,减价就是每套减元,王老师要多订套。设每套桌椅的成本是元,则

4810%880x ,解得(元)

。()()8024072320--x x ?=?48x =【答案】元

48【例 20】张先生向商店订购某种商品80件,每件定价100元.张先生向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

每减1元,我就多订4件.”商店经理算了一下,如果减价,那么由于张先生多订购,仍可5%获得与原来一样多的利润.问: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

【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减价即减去元时,张先生应多定件,前后所订件数之比为

5%1005%5?=4520?=;又前后所获得的总利润一样多,则每件商品的利润之比为.前后售价相80:(8020)4:5+=5:4差元,则利润也相差元,所以原来的利润应为元,因此该商品的成本是55545255

=元.1002575-=【答案】元

75【巩固】某商品按定价出售,每个可获利润元,如果按定价的出售件,与按定价每个减价4570%1025

元出售件所获的利润一样多,那么这种商品每件定价 元.

12【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每个减价25元也就是说每个利润变为20元,则12件获利润240元.按定价的出售10件也

70%获利润240元,所以每个获利润24元,比按定价出售少了21元.说明这21元是定价的,30%所以定价是元.

2130%70÷=【答案】元

70【例 21】某商品76件,出售给33位顾客,每位顾客最多买三件.如果买一件按原定价,买两件降价,

10%买三件降价,最后结算,平均每件恰好按原定价的出售.那么买三件的顾客有多少人?

20%85%【考点】经济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如果对于浓度倒三角比较熟悉,容易想到,所以1个买一

3(120%)1100%340%485%?-+?==?件的与1个买三件的合起来看,正好每件是原定价的.由于买2件的,每件价格是原定价的85%,高于,所以将买一件的与买三件的一一配对后,仍剩下一些买三件的人,110%90%-=85%由于,所以剩下的买三件的人数与买两件的人数的比是3(290%)2(380%)1285%??+??=?2:3.于是33个人可分成两种,一种每2人买4件,一种每5人买12件,共买76件,所以后一种

有(人).其中买二件的有:(人).前一种有(人),4124763325252????-?÷-= ? ??

???325155?=33258-=其中买一件的有(人).于是买三件的有(人).

824÷=3315414--=【答案】人

14

关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奥数知识点汇总

关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奥数知识点汇总 一、数与代数方面 数与代数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占了很大比重,比如:认识万以内的数、找数的规律、奇数和偶数、速算和巧算、等量代换、简单的排列和组合问题、数的拆分、数字谜、数阵图、简单的周期问题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提高计算、估算的能力,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多元化解答的数理逻辑发散思维。具体内容如下: 1、数的认识:主要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组成,如何把数拆分,如何判断奇数和偶数等。 2、找数的规律: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认识简单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能通过一列数来发现这一列数的规律,并能继续往下填写,还能发现简单数阵的规律。 3、速算和巧算:主要学习凑整法、带符号搬家、减法的巧算、找基准数等方法。 4、数字谜和数阵图:这部分的内容包括巧填算符,会填三四位数加减法算式谜,能通过找简单的重叠数填数阵图。 5、简单的周期问题:这部分将引导学生提前学习有余数的除法,通过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周期问题。 6、另外:我们还会在一年级提前学习100以内进位加减法,在一年级升二年级时提前学习乘除法,整个代数方面我们会和学校教材紧密结合,即巩固基础又提高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方面 围绕这个教学目标,我们设置了如下内容:如认识简单立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等现象,学会描绘物体相对的位置,会按一定的方法来数各种图形,会找到各种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图形的分割和拼组,简单的图形周长的计算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为更高年级的几何学习打好基础。具体内容如下: 1、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知道它们的组成。 2、图形的计数: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学习怎样计数,主要内容包括数线段、三角形、长方形、小方块,掌握数图形的一般方法,并能数一些较复杂的图形。

小学奥数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小学奥数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二年级奥数知识点分类: 一、运算符号类 二、规律填数类 三、规律画图类 四、年龄问题类 五、间隔问题类(含植树问题及智力计数) 六、周期问题类 七、有序思考类 八、时钟问题类 九、推理及思维训练类(包含算式类) 十、和差问题类 十一、和倍问题类 十二、差倍问题类 十三、一笔画类 十四、移动变换类 十五、智力趣味类(包含巧切西瓜) 十六、鸡兔同笼类 十七、盈亏问题类 十八、应用类(含数量关系、重叠问题、) 三年级奥数知识点分类: 一、计算类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本知识,也是学好奥数的基础。能否又快又准的算出答案,是历年数学竞赛考察的一个基本点。三年级的计算包括:速算与巧算、数列规律、数列求和、等差数列的和等。 二、应用题类 从三年级起,大量的奥数专题知识都是所有年级所有竞赛考试中必考的重点知识。学生们一定要在各个应用题专题学习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1)和倍、差倍问题: 用线段标识等方法揭示这两类问题中各种数量关系,和倍问题:小数=和÷(倍数+1)。三、差倍问题: 小数=差÷(倍数-1) (2)年龄问题: 教授解决年龄问题的主要方法:和倍、差倍方法;画图线段标示法。 (3)盈亏问题: 介绍盈亏问题的主要形式 (双盈、双亏、一盈一亏) 分配总人数=盈亏总额÷两次分配数之差。 (4)植树问题: 总长、株距、棵树三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总长=株距×段数,封闭图形:棵数=段数不封闭图形:

两头都栽:棵数=段数+1 两头都不栽:棵数=段数-1 一头栽一头不栽:棵数=段数 (5)鸡兔同笼问题: 介绍鸡兔同笼问题的由来和主要形式,揭示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假设法(6)行程问题: 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追及时间=距离÷速度差。 (7)周期问题 (8)还原问题 (9)归一问题 (10)体育比赛中的数学、趣题巧解几何类 三年级学校的学习中就会涉及到一些简单的图形求周长和面积了,那么在奥数中图形问题涉及到的是巧求周长、巧求矩形面积数论类 现在三年级也开始涉及到了数论了,是比较简单的能被2、3、5整除的性质、奇数和偶数、余数与周期问题。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分类: 1.圆周率常取数据 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5×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2.常用特殊数的乘积 125×8=1000 25×4=100 125×3=375 625×16=10000 7×11×13=1001 25×8=200 125×4=500 37×3=111 3.100内质数: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4.单位换算: 1米=3尺=3.2808英尺=1.0926码 1公里=1000米=2里 1码=3英尺=36英寸 1海里=1852米=3.704里=1.15英里 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4平方里=0.3861平方英里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总归纳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总归纳 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常用数量关系等式 1、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价量: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数据运算:加数+加数=和 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一减数=差 被减数一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常用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

最全奥数知识要点

同学们、家长朋友们,小学奥数可以分为计算、计数、数论、几何、应用题、行程、组合七大板块,其中必须掌握的三十六个知识点,内容从和差倍问题、年龄问题到循环小数,包含了小学奥数七个模块的知识。 以下是小学奥数知识清单: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

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第二部分(知识点7-11) 7、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 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 闰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

最全小学奥数知识要点

最全小学奥数知识要点归纳 同学们:小学奥数可以分为计算、计数、数论、几何、应用题、行程、组合七大板块,其中必须掌握的三十六个知识点. 以下是小学奥数知识清单: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 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第二部分(知识点7-11) 7、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

小学奥数数论专题知识总结

数论基础知识 小学数论问题,起因于除法算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1.能整除:整除,因数与倍数,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分解质因数等; 2.不能整除:余数,余数的性质与计算(余数),同余问题(除数),物不知数问题(被除数)。 一、因数与倍数 1、因数与倍数 (1)定义: 定义1: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定义2:如果非零自然数a、b、c之间存在a×b=c,或者c÷a=b,那么称a、b是c的因数,c是a、b 的倍数。 注意: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关系,缺一不可。(a、b是因数,c是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①最小的因数是1,第二小的因数一定是质数; ②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第二大的因数是:原数÷第二小的因数 (3)完全平方数的因数特征: ①完全平方数的因数个数是奇数个,有奇数个因数的数是完全平方数。 ②完全平方数的质因数出现次数都是偶数次; ③1000以内的完全平方数的个数是31个,2000以内的完全平方数的个数是44个,3000以内的完 全平方数的个数是54个。(312=961,442=1936,542=2916) 2、数的整除(数的倍数) (1)定义: 定义1:一般地,三个整数a、b、c,且b≠0,如有a÷b=c,则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或a能整除以b。 定义2: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整数b(b≠0),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a≥b) (2)整除的性质: 如果a、b能被c整除,那么(a+b)与(a-b)也能被c整除。 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数,那么a×c也能被b整除。 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 如果a能被b、c整除,那么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数整除。 (3)一些常见数的整除特征(倍数特征): ①末位判别法 2、5的倍数特征:末位上的数字是2、5的倍数。 4、25的倍数特征:末两位上的数字是4、25的倍数。 8、125的倍数特征:末三位上的数字是8、125的倍数。 ②截断求和法(从右开始截) 9(及其因数3)的倍数特征:一位截断求和 99(及其因数3、9、11、33)的倍数特征:两位截断求和 999(及其因数3、9、27、37、111、333)的倍数特征:三位截断求和 ③截断求差法(从右开始截) 11的倍数特征:一位截断求差 101的倍数特征:两位截断求差 1001(及其因数7、11、13、77、91、143)的倍数特征:三位截断求差

小学奥数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点

小学奥数知识点汇总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小学数学】小学奥数所有知识点大汇总(最全)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一、和差倍问题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 方法①:(和-差)÷2= 较小数;和-较小数=较大数 方法②:(和+ 差)÷2=较大数;和- 较大数=较小数 例如:两个数的和是15;差是5;求这两个数。 方法:(15-5)÷2=5 ;(15+5)÷2=10 . (二)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和÷(倍数+1)=1倍数(较小数)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1 倍数(较小数)= 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两个数的和为50;大数是小数的4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50÷(4+1)=10 10×4=40 (三)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差÷(倍数-1 )=1倍数(较小数)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两个数的差为80;大数是小数的5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80÷(5-1)=20 20×5=100 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题目一般用“照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 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 三、植树问题 (一)不封闭型(直线)植树问题 1、直线两端植树: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 ; 全长=株距×(棵数-1 ); 株距=全长÷(棵数-1 ); 2、直线一端植树:全长=株距×棵数; 棵数=全长÷株距; 株距=全长÷棵数; 3 、直线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 全长÷株距-1 ;

小学二年级奥数知识点:找规律填数.docx

找律填数 知航 找律在奥数目中属于常型,主要分找律填和找律填数.在之前的程里面 我已接触一型的,一我加深一型目的和理解.小朋友,要真察、勇敢地去探索律,相信你都能找出空缺的数. 精典例 例 1:找律填数. (1)1,3,5, 7,(),() . (2)65 ,60,55,50 ,(),() . (3)1,10 ,100 , 1000,(),() . (4)1,2,4,7,11,(),() . (5)1,2,4, 8,(),() . (6)1,3,4,7,11,(),(),() . 思路点 第( 1),从左往右依次增加;第( 2 )从左往右依次减少;第( 3 ), 从左往右依次在末尾添加一个,或者依次乘;第( 4)从左往右,相两个 数相差 1,2,3,4??第( 5 )中, 1 ×2= 2,2 ×2 = 4,4×2 =8,所以, 8 ×2 =??第( 6 )中,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等于前面两个数的和. 模仿 找律填数 . (1)2,4,6, 8,(),() . (2)1,5,9,13 ,(),() .

(3)2,20 ,200 , 2000,(),() . (4)1,2, 2,4,3,6,4,8,(),() . (5)49 ,42,35,(),(),() . (6)4,6,9,13 ,(), 24 ,() . (7) 100,81 ,64 ,(), 36 ,25,(), 9,4,1例 2:仔细观察下列组图,在每一组的“?”处填上合适的数.(1 ) (2 ) (3 ) (4 )

(5 ) 思路点拨 第( 1)题中, 3 + 4+ 8= 15 ;第( 2)题中,2×3+ 1 =7 ;第( 3 )题中, 3 ×4+ 5=17 ;第( 4 )题中4×5- 5=20 ;第( 5)题中,5+ 3 + 7= 15,15 + 15 = 30. 仔细观察每组图的规律,在空白处填合适的数. (1 ) (2 ) 例 3: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小学奥数30个经典知识点汇编大全知识分享

小学奥数知识点汇编大全(含30个经典知识模块)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 较大数-差=较小数 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 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7.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小学奥数最主要的30个知识点

小学奥数最主要的30个知识点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小学奥数很简单,就这30个知识点 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 较大数-差=较小数 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 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小学一年级奥数(思维训练)知识点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 认知结构分析: 小学一年级还处于对数学基本元素和概念的感性认识上,因此,重点是兴趣培养。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孩子就有了"最好的老师",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省力不少。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考力和较好的数学意识、数学眼光,所应当采取的主要授课方式是以“公式韵律化、解题故事化、教学游戏化、学习趣味化”为教学特色,通过风趣的教学语言,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迷人的数学世界,使学生的数学推理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思维得到拓展,成绩做到拔尖。例如:一年级学生计算:1+2=3 可以设计这样的题:你能想出哪些算式的结果也等于3 呢. 前者是顺向思维,而后者就是逆向思维了。启发学生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受益良多。 一年级学习奥数的目的: 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感觉,力求图文并茂,由较多的图画自然地向较多的数学言语与文字叙述过渡。 以上仅供参考!

小学一年级奥数(思维训练)知识点 1、认数、写数及简单的分类 1)认数:根据图形说出对应的数目 2)写数:根据不同类型的图形写出所对应的数字 3)简单的分类:实物的分类、图形的分类 (重在训练多种分类方法) 主要是让学生从课内知识到思维训练知识的学习有一个过渡阶段。 2、认识图形(是数图形的基础) 1)认识点 2)认识线:线段、射线、直线、平行、和相交 3)认识角:锐角、直角、钝角 4)认识常见的集合图形: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及其他多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5)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3、数一数 1)数线段: 2)角:3)三角形: 4)正方形:5)长方形:

小学奥数知识总结手册

小学(数学)奥数知识总结手册 目录 1、和差倍问题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4、鸡兔同笼问题 5、植树问题 6、盈亏问题 7、牛吃草问题 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9、平均数 9、抽屉原理 10、定义新运算 11、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 12、数列求和 13、二进制及其应用 14、质数与合数 15、约数与倍数 16、余数及其应用 17、余数、同余与周期 18、数的整除 19、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20、分数拆分 21、分数大小的比较 22、完全平方数 23、比和比例 24、综合行程 25、工程问题 26、逻辑推理 27、立体图形 28、几何面积 29、时钟问题—快慢表问题

30、时钟问题—钟面追及 31、浓度与配比 32、经济问题 33、简单方程 34、不定方程 35、循环小数 1、和差倍问题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5、植树问题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小学奥数知识点梳理(免费下载)

学而思小学奥数知识点梳理 一、计算 1.四则混合运算繁分数 ⑴运算顺序 ⑵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技巧 一般而言: ①加减运算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统一以小数形式; ②乘除运算中,统一以分数形式。 ⑶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 ⑷繁分数的化简 2.简便计算 ⑴凑整思想 ⑵基准数思想 ⑶裂项与拆分 ⑷提取公因数 ⑸商不变性质 ⑹改变运算顺序 ①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②连减的性质 ③连除的性质 ④同级运算移项的性质

⑤ 增减括号的性质 ⑥ 变式提取公因数 形如:1212......(......)n n a b a b a b a a a b ÷±÷±±÷=±±±÷ 3. 估算 求某式的整数部分:扩缩法 4. 比较大小 ① 通分 a. 通分母 b. 通分子 ② 跟“中介”比 ③ 利用倒数性质 若 111 a b c >>, 则c>b>a.。形如:3 12123 m m m n n n > >,则 3 12123 n n n m m m <<。 5. 定义新运算 6. 特殊数列求和 运用相关公式: ①()2 1321+=++n n n ② ()()6 12121222++= +++n n n n ③()21n a n n n n =+=+ ④() ()4 121212 22 333+= ++=+++n n n n ⑤131171001???=?=abc abc abcabc ⑥()()b a b a b a -+=-22

⑦1+2+3+4…(1)(1)+…4+3+2+12 二、数论 1.奇偶性问题 奇±奇=偶奇×奇=奇 奇±偶=奇奇×偶=偶 偶±偶=偶偶×偶=偶2.位值原则 形如:abc=10010 3.数的整除特征:

奥数知识点 简单数阵图

简 单 数阵图 一、辐射型数阵图 从一个中心出发,向外作若干条射线,在每条射线上安放同样多个数,使其和是一个不变的数。突破关键:确定中心数,多算的次数,公共的和。先求重叠数。 数总和+中心数×重复次数=公共的和×线数 重叠部分=线总和-数总和 / 线总和 = 公共的和×线数 数和:指所有要填的数字加起来的和 中心数:指中间那数字,即重复计算那数字(重叠数) 重复次数:中心数多算的次数,一般比线数少1 公共的和:指每条直线上几个数的和 线数:指算公共和的线条数 例 1、 把1-5 这五个数分别填在左下图中的方格中,使得横行三数与竖列三数之和都等于9。 例2、把1~5这五个数填入下页左上图中的○里(已填入5),使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 分析与解:中间方格中的数很特殊,横行的三个数有它,竖列的三个数也有它,我们把它叫做“重叠数”。也就是说,横行的三个数之和加上竖列的三个数之和,只有重叠数被加了两次,即重叠了一次,其余各数均被加了一次。因为横行的三个数之和与竖列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9,所以: 总和数=(1+2+3+4+5)+重叠数=9+9, 重叠数=(9+9)-(1+2+3+4+5)=3。 分析与解:与例1不同之处是已知“重叠数”为5,而不知道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什么数。所以,必须先求出这个“和”。根据例1的分析知,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相加,只有重叠数被加了两遍,其余各数均被加了一遍,所以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 [(1+2+3+4+5)+5]÷2=10。

例 3、 把1~5 这五个数填入右图中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 例4、将1~7这七个自然数填入左下图的七个○内,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0。 分析与解:例1是知道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不知道重叠数;例2是知道重叠数,不知道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本例是这两样什么都不知道。但由例1、例2的分析知道, (1+2+3+4+5)+重叠数=每条直线三数之和×2, 每条直线上三数之和=(15+重叠数)÷2。 因为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是整数,所以重叠数只可能是1,3或5。 若“重叠数”=1,则两条直线上三数之和为8。 若“重叠数”=3,则两条直线上三数之和为9。 若“重叠数”=5,则两条直线上三数之和为10。 分析与解:与例1类似,知道每条边上的三数之和,但不知道重叠数。因为有3条边,所以中间的重叠数重叠了两次。于是得到 (1+2+…+7)+重叠数×2=10×3。 重叠数=[10×3-(1+2+…+7)]÷2=1。 剩下的六个数中,两两之和等于9的有2,7; 3,6;4,5。可得右上图的填法。 例5、将 10~20填入左下图的○内,其中15已填好,使得每条边上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 总结:辐射型数阵图只有一个重叠数,重叠次数是“直线条数”-1,即m-1。对于辐射型数 阵图,有已知各数之和+重叠数×重叠次数 =直线上各数之和×直线条数。 (1)若已知每条直线上各数之和,则重叠数等于(直线上各数之和×直线条数-已知各数之 和)÷重叠次数。(如例1、例4) (2)若已知重叠数,则直线上各数之和等于(已 知各数之和+重叠数×重叠次数)÷直线条数。 如例2、例5。 (3)若重叠数与每条直线上的各数之和都不知 道,则要从重叠数的可能取值分析,如例3。 分析与解:与例2类似,中间○内的15是重 叠数,并且重叠了四次,所以每条边上的三个 数字之和等于[(10+11+…+20)+15×4]÷5=45。 剩下的十个数中,两两之和等于(45-15=)30的 有10,20;11,19;12,18;13,17;14,16。 于是得到右上图的填法。

【小学数学】小学奥数所有知识点大汇总(最全)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一、和差倍问题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差 ;求这两个数。 方法① :(和-差)÷2= 较小数 ;和 -较小数 =较大数 方法② :(和+ 差)÷2=较大数 ;和- 较大数 =较小数 例如:两个数的和是 15;差是 5; 求这两个数。方法:(15-5)÷2=5 (; 15+5)÷2=10 . (二)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和÷(倍数 +1)=1 倍数(较小数) 1 倍数(较小数)×倍数 = 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 -1 倍数(较小数) = 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两个数的和为 50;大数是小数的 4 倍 ;求这两个数。 方法: 50÷( 4+1) =10 10×4=40 (三)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求这两个数。 方法:差÷(倍数 -1 )=1 倍数(较小数) 1 倍数(较小数)×倍数 = 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 -倍数(较小数) =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两个数的差为 80;大数是小数的 5 倍 ;求这两个数。 方法: 80÷( 5-1)=20 20×5=100 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 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 =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小年龄 ; 几年前年龄 =小年龄 -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 ;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 树 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 三、植树问题 (一)不封闭型(直线)植树问题 1、直线两端植树:棵数 =段数 +1=全长÷株距+1 ; 全长=株距×(棵数-1 ); 株距=全长÷(棵数-1 ); 2、直线一端植树:全长=株距×棵数; 棵数 =全长÷株距 ; 株距 =全长÷棵数 ; 3 、直线两端都不植树:棵数 =段数-1= 全长÷株距 -1 ; 株距=全长÷(棵数 +1 ) (二)封闭型(圆、三角形、多边形等)植树问题 棵数 =总距离÷棵距; 总距离 =棵数×棵距;

小学奥数理论知识点总结

小学奥数理论知识点总结 小学奥数理论知识点总结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 较大数-差=较小数 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小数+差=大数 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 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 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 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小学奥数知识点分类【完整】

小学奥数知识点分类 小学奥数大约80 个知识点,可分成5 大类,数论和行程是重点也是难点。 计算能力速算与巧算、分数百分数、循环小数、分数拆分、四则混合运算等等 基础知识和差倍、年龄、植树、周期、鸡兔、方阵、逻辑、容斥、排列组合等 图形问题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几何计数、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阴影面积 行程问题相遇、追及、行程、流水、过桥、时钟、圆周、发车间隔等等 数论问题平方数、奇数、偶数、约数、倍数、质数、合数、整除、余数、进制 第一部分计算能力 万丈高楼平地起,计算能力任何时候都是学好数学的根基,必须高度重视!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点列表 1 归一归总9 鸡兔问题17 加法乘法原理 2 和差问题10 方阵问题18 排列与组合 3 和倍问题11 抽屉问题19 商品利润 4 差倍问题12 容斥问题20 存款利息 5 植树问题13 逻辑问题21 浓度问题 6 年龄问题14 数字谜22 工程问题 7 盈亏问题15 等差数列23 正反比例 8 周期问题16 一笔画24 牛吃草问题 第三部分数论知识 数论由于比较抽象,是小学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且小学数论与中学的代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数论知识点列表 1 定义新运算 6 整数进制

2 约数倍数7 数的整除 3 奇数偶数8 余数与同余 4 质数合数9 高斯取整 5 平均数10 不定方程 第四部分图形知识 图形属于小学奥数三大专题之一,主要考察学生们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建构、以及对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图形问题的重点在于等积变换的直线型面积 数论知识点列表 1 几何计数 4 体积与表面积 2 周长与面积 5 阴影面积 3 长方体与正方体 6 直线型面积 第五部分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平均问题: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基本题型:已知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时间(相遇时间、追及时间)、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数论知识点列表 1 相遇问题 4 流水行船 2 追及问题 5 钟表问题 3 火车过桥 6 发车间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