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联考重点

六科联考重点
六科联考重点

前言

1.六科联考考试题型:全为选择

2.部分考题来自大学城缙云校区竹苑复印店资料(首页第一排字印有“第一部分,基础综合”8个大字),没找到电子档,建议大家自行复印或去缙云校区购买。

3.该资料(苑复印店资料)不用重点看的章节:

1)第二篇第十单元(生殖)

2)第四篇第十单元(黏膜免疫系统)

3)第四篇第十一单元(免疫耐受)

4)第四篇第十二单元(抗感染免疫)

5)第四篇第十七单元(移植免疫)

6)第四篇第十七单元(免疫检测技术)

7) 第六篇第八单元(局部麻药)

8)第六篇第十六单元(抗心律失常药)

9)第214页至219页可不看。

4、特别说明:整理的大纲,是根据职业医师考试大纲与10级生化、生理、微生物、病理、药理、免疫上课内容,结合10级六科联考考试试卷整理。整理的题库大多来源于网络。由于10级和11级六科大纲有些许差异,且每年考试试题会有所变化,大家复习时以教材为准,特别是老师上课强调和每学期期末考试重点,此资料仅作为参考,祝大家六科联考都能考出最佳水平!

5、《生物化学》2-4页;《生理学》4-6页;《医学免疫学》6-8页;《病理学》8-10页;《药理学》10-13页;《医学微生物学》14-17页。

重庆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合作学习课题组 2014年7月21日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氨基酸与多肽(1)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2)肽键与肽链

2.蛋白质的结构(1)一级结构概念(2)二级结构—α螺旋(3)三级和四级结构概念

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变性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1)核苷酸分子组成(2)核酸(DNA和RNA)

2.DNA的结构与功能(1)DNA碱基组成规律(2)DNA的一级结构(3)DNA双螺旋结构(4)DNA高级结构(5)DNA的功能

3.DNA变性及其应用(1)DNA变性和复性的概念(2)核酸杂交

4.RNA结构与功能(1)mRNA(2)tRNA(3)rRNA

三、酶

1.酶的催化作用(1)酶的分子结构与催化作用(2)酶促反应的特点(3)酶-底物复合物

2.辅酶与酶辅助因子(1)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2)辅酶作用(3)金属离子作用

3.酶促反应动力学(1)Km和Vmax的概念(2)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

4.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1)不可逆抑制(2)可逆性抑制

5.酶活性的调节(1)别构调节(2)共价修饰(3)酶原激活(4)同工酶概念

6.核酶核酶的概念

四、糖代谢

1.糖的分解代谢(1)糖酵解的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2)糖有氧氧化的基本途径及供能(3)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肝糖原的合成(2)肝糖原的分解

3.糖异生(1)糖异生的基本途径和关键酶(2)糖异生的生理意义(3)乳酸循环

4.磷酸戊糖途径(1)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重要的产物(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5.血糖及其调节(1)血糖浓度(2)胰岛素的调节(3)胰高血糖素的调节(4)糖皮质激素的调节

五、生物氧化

1.ATP与其他高能化合物(1)ATP循环与高能磷酸键(2)ATP的利用(3)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

2.氧化磷酸化(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2)两条呼吸链的组成和排列顺序(3)ATP合酶(4)氧化磷酸化的调节

六、脂类代谢

1.脂类的生理功能(1)储能和供能(2)生物膜的组成成分(3)脂类衍生物的调节作用

2.脂肪的消化与吸收(1)脂肪乳化及消化所需酶(2)一脂酰甘油合成途径及乳麇微粒

3.脂肪的合成代谢(1)合成的部位(2)合成的原料(3)合成的基本途径

4.脂肪酸的合成代谢(1)合成的部位(2)合成的原料

5.脂肪的分解代谢(1)脂肪动员(2)脂肪酸β-氧化的基本过程(3)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

6.甘油磷脂代谢(1)甘油磷脂的基本结构与分类(2)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

7.胆固醇代谢(1)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原料和关键酶(2)胆固醇合成的调节(3)胆固醇的转化

8.血浆脂蛋白代谢(1)血脂及其组成(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3)高脂蛋白血症

七、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作用(1)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营养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

2.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及腐败作用(1)蛋白酶在消化中的作用(2)氨基酸的吸收(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1)转氨酶(2)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3)α-酮酸的代谢

4.氨的代谢(1)体内氨的来源(2)氨的转运(3)体内氨的去路

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1)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2)一碳单位的概念、来源、载体和意义(3)甲硫氨酸循环(4)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

八、核苷酸代谢

1.核苷酸代谢(1)两条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2)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3)两条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4)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

2.核苷酸代谢的调节(1)核苷酸合成途径的主要调节酶(2)抗核苷酸代谢药物的生化机制

九、遗传信息的传递

1.遗传信息传递概述中心法则

2.DNA的生物合成(1)DNA生物合成的概念(2)DNA的复制(3)逆转录(4)DNA的损伤与修复

3.RNA的生物合成(1)RNA生物合成的概念(2)转录体系的组成及转录过程(3)转录后加工过程

十、蛋白质生物合成

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述(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念(2)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和遗传密码(3)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的关系

十一、基因表达调控

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述(1)基因表达的概念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2)基因表达的时空性(3)基因的组成性表达、诱导与阻遏(4)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5)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要素

2.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1)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乳糖操纵子)(2)真核基因表达调控(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

十二、信息物质、受体与信号转导

1.细胞信息物质(1)概念(2)分类

2. 受体(1)受体分类和作用特点(2)G蛋白

3.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1)蛋白激酶A通路(2)蛋白激酶C通路(3)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

4.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素的作用机制

十三、重组DNA技术

1.重组DNA技术的概述(1)重组DNA技术相关的概念(2)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基因工程与医学(1)疾病相关基因的发现(2)生物制药(3)基因诊断(4)基因治疗(5)遗传病的防治

十四、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1.癌基因与抑癌基因(1)癌基因的概念(2)抑癌基因的概念

2.生长因子(1)生长因子的概念(2)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

十五、血液生化

1.血液的化学成分(1)水和无机盐(2)血浆蛋白质(3)非蛋白质含氮物质(4)不合氮的有机化合物

2.血浆蛋白质(1)血浆蛋白质的分类(2)血浆蛋白质的来源(3)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3.红细胞的代谢(1)血红素合成的原料、部位和关键酶(2)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十六、肝胆生化

1.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1)肝脏生物转化的概念和特点(2)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及酶系(3)影响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2.胆汁酸代谢(1)胆汁酸的化学(2)胆汁酸的代谢(3)胆汁酸代谢的调节

3.胆色素代谢(1)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性质(2)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生理学》考试大纲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3)主动转运(4)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2)兴奋性与兴奋的引起,阈值、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3)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3.骨骼肌的收缩功能(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二、血液

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1)内环境与稳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3)血液的理化特性

2.血细胞及其功能(1)红细胞生理:红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造血原料及其辅助因子(2)白细胞生理: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数,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功能(3)血小板生理: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3.血液凝固和抗凝(1)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2)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

4.血型(1)血型与红细胞凝集反应(2)AB0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3)输血原则

三、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2)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脏做功、心力贮备(3)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每搏输出量的调节和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

2.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1)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2)心肌的兴奋性、自动节律性和传导性(3)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3.血管生理(1)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2)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3)微循环的组成及作用(4)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2)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3)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5.器官循环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和血流量的调节

四、呼吸

1.肺通气(1)肺通气原理: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2)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3)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2.肺换气肺换气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2)血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及影响因素

4.呼吸运动的调节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五、消化和吸收

1.胃肠神经体液调节的一般规律(1)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2)胃肠激素及其作用

2.口腔内消化(1)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2)唾液分泌的调节

3.胃内消化(1)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2)胃液分泌的调节(3)胃的运动: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排空及其控制

4.小肠内消化(1)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2)小肠的运动形式,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5.大肠内消化

6.吸收小肠的吸收功能

六、能量代谢和体温

1.能量代谢(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2)基础代谢率

2.体温(1)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2)体热平衡:产热和散热(3)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

七、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1)肾小球的滤过率和滤过分数(2)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1)对Na+、Cl-、水、HC03-和葡萄糖的重吸收(2)对H+和NH4+的分泌

3.尿生成的调节(1)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2)神经和体液调节: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4.清除率血浆清除率

5.尿的排放排尿反射

八、神经系统的功能

1.突触传递(1)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2)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3)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2.神经反射(1)反射与反射弧(2)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3)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

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1)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2)内脏痛与牵涉痛

4.脑电活动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5.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1)骨骼肌牵张反射(2)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3)小脑的主要功能(4)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2)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九、内分泌

1.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1)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2)下丘脑调节肽

2.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1)腺垂体激素的种类(2)生长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3.甲状腺激素(1)生物学作用(2)分泌调节

4.与钙、磷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1)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2)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3)维生素D3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

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生物学作用(2)分泌调节

6.胰岛素(1)生物学作用(2)分泌调节

《医学免疫学》考试大纲

一、绪论

(1)免疫的概念(2)免疫系统及其组成(3)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4)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5)克隆选择学说

二、抗原

1.基本概念(1)抗原和抗原的特性(2)抗原表位(3)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概念及区别(4)抗原结合价(5)共同抗原(共有决定基)(6)交叉反应(7)耐受原与变应原

2.抗原的分类(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3)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

3.超抗原(1)概念(2)种类(3)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4.佐剂(1)概念(2)种类(3)作用机制

三、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1)概念(2)组成(3)主要功能

2.外周免疫器官(1)概念与组成(2)主要结构(3)主要功能

四、免疫细胞

1.T淋巴细胞(1)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2)TCR基因及TCR-CD3复合物(3)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4)调节性T细胞

2.B淋巴细胞(1)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2)BCR复合物的组成(3)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3.自然杀伤(NK)细胞(1)NK细胞的表面标志(2)NK细胞的受体(3)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4.抗原递呈细胞(1)抗原递呈细胞的概念(2)抗原递呈细胞的种类(3)外源性抗原递呈过程(4)内源性抗原递呈过程(5)抗原的交叉递呈

五、免疫球蛋白

1.基本概念(1)免疫球蛋白(Ig)(2)抗体(Ab)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编码基因(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3)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4)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3.免疫球蛋白的类型(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类、亚类、型和亚型(2)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3)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抗独特型、独特型网络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1)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2)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

5.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1)IgG的特性和功能(2)IgM的特性和功能(3)IgA 的特性和功能(4)IgE的特性和功能(5)IgD的特性和功能

6.抗体的制备(1)多克隆抗体(2)单克隆抗体(3)人源化抗体

六、补体系统

1.基本概念(1)补体系统的概念(2)补体系统的组成

2.补体系统的激活(1)经典(传统)激活途径(2)旁路(替代)激活途径(3)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激活途径

3.补体激活的调节(1)补体的自身调控(2)补体调节因子的调控

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1)膜攻击复合物介导的生物学作用(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七、细胞因子

1.基本概念细胞因子

2.细胞因子的种类(1)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3)肿瘤坏死因子(4)集落刺激因子(5)生长因子(6)趋化因子

3.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1)理化特征(2)产生和分泌特点(3)细胞因子受体的种类及特点(4)细胞因子网络

4.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1)调节固有免疫应答(2)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3)刺激造血细胞生成(4)细胞毒效应(5)促进损伤修复

5.细胞因子与疾病(1)纤维化(2)传染性疾病

八、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1.白细胞分化抗原(1)分化群(CD)概念(2)参与T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子(3)参与B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子(4)CD分子的应用

2.粘附分子(1)种类(2)共性(3)功能

九、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1.基本概念(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2.HLA复合体及其产物(1)HLA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2)HLA复合体的分类(3)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多基因性、多态性、单元型遗传、共显性遗传、连锁不平衡)(4)HLA 编码的产物

3.HLA-1类抗原(1)结构(2)分布(3)主要功能

4.HLA-Ⅱ类抗原(1)结构(2)分布(3)主要功能

5.HLA在医学上的意义(1)HLA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2)HLA与输血反应的关系(3)HLA与疾病的相关性(4)HLA的生理学意义

十、免疫应答

1.基本概念(1)免疫应答(2)免疫应答的类型(3)免疫应答的过程

2.固有免疫应答(1)概念(2)固有免疫识别(3)组成(4)效应

3.适应性免疫应答(1)概念(2)分类(3)特点

4.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2)T1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3)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5.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T细胞活化的双识别、双信号(2)Th1细胞的效应(3)Th2细胞的效应(4)CTL的细胞毒效应

十一、黏膜免疫系统

1.基本概念(1)黏膜免疫(2)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黏膜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1)细胞(2)分子

3.黏膜免疫的功能(1)诱导免疫耐受(2)抗感染

十二、免疫耐受

1.基本概念(1)免疫耐受(2)中枢免疫耐受(3)外周免疫耐受(4)克隆缺失与克隆无能

2.免疫耐受的形成(1)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2)形成免疫耐受的机制(3)免疫耐受的维持与终止

3.免疫耐受与临床(1)建立免疫耐受(2)打破免疫耐受

十三、抗感染免疫

1.概述

2.效应机制(1)对细胞外病原体(2)对细胞内病原体

3.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1)抗原性的变化(2)持续性感染(3)免疫抑制

十四、超敏反应

1.基本概念(1)超敏反应(2)超敏反应的分型

2.I型超敏反应(1)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2)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变应素和细胞(3)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4)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5)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3.Ⅱ型超敏反应(1)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4.Ⅲ型超敏反应(1)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5.IV型超敏反应(1)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十五、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基本概念(1)自身免疫的概念(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2.自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1)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自身反应性T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1)隐蔽抗原的释放(2)自身抗原的改变(3)分子模拟(4)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5)表位扩展(6)免疫调节异常(7)遗传因素

4.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策略

十六、免疫缺陷病

1.基本概念(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2)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B细胞缺陷(2)T细胞缺陷(3)联合免疫缺陷(4)吞噬细胞缺陷(5)补体系统缺陷

3.获得性免疫缺陷病(1)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十七、肿瘤免疫

1.肿瘤抗原(1)肿瘤抗原的概念(2)肿瘤抗原的分类

2.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1)体液免疫机制(2)细胞免疫机制

3.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1)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2)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

4.肿瘤的免疫治疗(1)非特异性免疫治疗(2)主动免疫治疗(3)被动免疫治疗

3.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措施(1)组织配型(2)免疫抑制(3)诱导耐受

十八、免疫学防治

1.免疫治疗(1)免疫治疗的概念(2)免疫治疗的分类及应用

2.免疫预防(1)人工免疫的概念(2)人工免疫的分类(3)疫苗的种类及应用

《病理学》考试大纲

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1.适应性改变(1)萎缩的概念(2)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类型

2.损伤(1)可逆性损伤(2)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

3.修复(1)再生的概念(2)各种细胞的再生潜能(3)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4)创伤愈合(5)骨折愈合

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和淤血(1)充血的概念和类型(2)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2.血栓形成(1)概念(2)血栓形成的条件(3)血栓的类型(4)血栓的结局(5)血栓

对机体的影响

3.栓塞(1)栓塞与栓子的概念(2)栓子的运行途径(3)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4.梗死(1)概念(2)形成的原因和条件(3)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三、炎症

1.概述(1)概念(2)原因(3)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4)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5)炎症的结局

2.急性炎症(1)渗出(2)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3)急性炎症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3.慢性炎症(1)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和特点(2)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病因和病变特点

四、肿瘤

1.概述(1)概念(2)组织结构

2.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肿瘤的异型性(2)肿瘤的生长(3)肿瘤的扩散和转移(4)良、恶性肿瘤的区别(5)交界性肿瘤的概念(6)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肿瘤的命名和分类(1)肿瘤的命名原则(2)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及原位癌的概念(3)癌与肉瘤的区别

4.常见的上皮性肿瘤(1)上皮组织良性肿瘤(2)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5.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1)良性间叶组织肿瘤(2)恶性间叶组织肿瘤(3)其他类型肿瘤

6.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1)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2)常见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致癌因素(3)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五、心血管系统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1)血管的病理变化(2)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2.原发性高血压(1)血管的病理变化(2)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3.风湿性心脏病(1)基本病理变化(2)心脏的病理变化

4.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1)病因(2)心脏的病理变化

5.心瓣膜病(1)病因(2)心瓣膜病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六、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3)主要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变化、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2.大叶性肺炎(1)病理变化(2)并发症

3.小叶性肺炎(1)病理变化(2)并发症

4.肺硅沉着病(矽肺)(1)病因(2)病理变化(3)并发症

5.肺癌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

七、消化系统疾病

1.消化性溃疡(1)病理变化(2)并发症

2.病毒性肝炎(1)基本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类型和病变特点

3.门脉性肝硬化(1)病因(2)病理变化(3)临床病理联系

4.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

5.原发性肝癌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

八、泌尿系统疾病

1.肾小球肾炎(1)各型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2.慢性肾盂肾炎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九、内分泌系统疾病

1.甲状腺疾病(1)单纯性甲状腺肿病理变化(2)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变化

2.胰腺疾病(1)糖尿病的病理变化(2)胰腺肿瘤的病理变化

十、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1.乳腺癌常见组织学类型及转移途径

2.子宫颈癌(1)组织学类型(2)扩散与转移

3.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病理变化

十一、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结核病(1)基本病理变化(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和结局(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和结局(4)肺外结核的病理变化

2.细菌性痢疾(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3.伤寒(1)肠道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5.流行性乙型脑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6.血吸虫病(1)基本病理变化(2)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十二、性传播疾病

2.梅毒梅毒的病理变化

3.淋病淋痛的病理变化

4.尖锐湿疣尖锐湿疣的病理变化

《药理学》考试大纲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1.不良反应(1)副反应(2)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4)停药反应(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

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1)半数有效量(2)治疗指数

3.药物与受体(1)激动药(2)拮抗药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1.吸收首过消除

2.分布(1)血脑屏障(2)胎盘屏障

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生物利用度

4.药物消除动力学(1)一级消除动力学(2)零级消除动力学

三、胆碱受体激动药

1.乙酰胆碱药理作用

2.毛果芸香碱(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作用机制(2)药理作用(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

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毒理作用机制(2)急性中毒

3.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中毒

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去甲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2.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3.多巴胺(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4.异丙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八、局部麻醉药

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1)局麻作用(2)作用机制

2.常用局麻药(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4)不良反应及防治

九、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革类(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作用机制

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苯妥英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2.卡马西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苯巴比妥、扑米酮临床应用

4.乙琥胺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丙戊酸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6.硫酸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一、抗帕金森病药

1.左旋多巴(1)体内过程(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

2.卡比多巴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苯海索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二、抗精神失常药

1.氯丙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

2.丙米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3.碳酸锂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十三、镇痛药

1.吗啡(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

2.哌替啶(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

3.喷他佐辛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

1.阿司匹林(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

2.对乙酰氨基酚(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

3.布洛芬(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十五、钙拮抗药

1.钙拮抗药的分类及药名(1)选择性钙拮抗药(2)非选择性钙拮抗药

2.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十六、抗心律失常药

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1)I类钠通道阻滞药(2)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4)IV类钙拮抗药

2.利多卡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3.普萘洛尔(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4.胺碘酮(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5.维拉帕米临床应用

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1.强心苷类(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抗心衰的作用机制

十八、抗心绞痛药

1.硝酸甘油(1)药理作用(2)作用机制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3.钙拮抗药抗心绞痛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HMG-CoA还原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

2.贝特类药物药理作用及调血脂机制

二十、抗高血压药

1.利尿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钙拮抗药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3.β受体阻断药抗高血压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

5.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二十一、利尿药

1.袢利尿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噻嗪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保钾利尿药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4.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二、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肝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1)药理作用(2)药物相互作用

3.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4.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5.促凝血药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6.抗贫血药(1)铁剂的临床应用(2)叶酸、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

7.血容量扩充剂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三、组胺受体阻断药

1.H1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H2受体阻断药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四、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

2.支气管扩张药(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2)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3.抗过敏平喘药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五、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抗消化性溃疡药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十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

二十七、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

抗甲状腺药(1)硫脲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碘及碘化物药理作用、临

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十八、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1.胰岛素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口服降血糖药(1)罗格列酮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二十九、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青霉素类(1)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2.头孢菌素类(1)各代产品的特点(2)临床应用

三十、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1.红霉素(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

2.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十一、氨基苷类抗生素

1.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1)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2)不良反应

2.常用氨基苷类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临床应用

三十二、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1.四环素类(1)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

2.氯霉素(1)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

三十三、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1.喹诺酮类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磺胺类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

3.其他类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三十四、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1.抗真菌药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十五、抗结核病药

1.异烟肼(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

2.利福平(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3.乙胺丁醇(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4.抗结核药物应用原则

三十六、抗疟药

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氯喹、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主要用于控制远期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伯氨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十七、抗恶性肿瘤药

1.抗肿瘤药的分类(1)干扰核酸合成(2)破坏DNA结构与功能(3)嵌入DNA及干扰转录RNA(4)干扰蛋白质合成

2.常用药物甲氨蝶呤、巯嘌呤、羟基脲、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的临床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分类(1)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的定义(2)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的形态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

2.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2)肽聚糖的结构(3)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4)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意义

3.细菌的特殊结构(1)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2)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3)菌毛的定义、分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4)芽孢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4.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方法革兰氏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

三、细菌的生理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2)根据对氧需求进行细菌分类

2.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1)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2)由细菌产生并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

3.细菌的人工培养(1)培养基的概念(2)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3)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

四、消毒与灭菌

1.基本概念消毒、灭菌、无菌、抑菌和防腐的概念

2.物理灭菌法(1)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2)射线灭菌法的原理和应用

3.化学消毒灭菌法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应用

五、噬菌体

1.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噬菌体的概念、形态、化学组成及主要应用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1)毒性噬菌体的概念(2)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其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

六、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细菌遗传物质的种类

2.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制(1)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的概念(2)耐药质粒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

七、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正常菌群与机会性致病菌(1)正常菌群、机会性致病菌、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的概念(2)机会性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2.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的来源(2)医院感染的控制

3.细菌的致病性(1)细菌的毒力(2)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4.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2)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后果(3)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及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

5.感染的发生与发展(1)细菌感染的来源(2)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八、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细菌学诊断(1)标本的采集原则(2)检验程序

2.血清学诊断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3.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1)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2)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常用的免疫制剂

九、病原性球菌

1.葡萄球菌属(1)形态、染色和分类(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3)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2.链球菌属(1)形态、染色和分类(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3)链球菌溶血素和临床检测的关系

3.肺炎链球菌(1)形态和染色(2)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4.脑膜炎奈瑟氏菌(1)生物学性状(2)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3)标本采集和分离鉴定

5.淋病奈瑟氏菌(1)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防治原则

十、肠道杆菌

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1)形态、染色和结构(2)生化反应的特点

2.埃希氏菌属(1)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种类(2)肠出血型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及所致疾病(3)大肠埃希氏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

3.志贺氏菌属(1)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标本采集、分离培养与鉴定

4.沙门氏菌属(1)主要致病菌种类、致病物质、所致疾病(2)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3)肥达氏试验和结果判断

十一、弧菌属

1.霍乱弧菌(1)生物学性状(2)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

十二、厌氧性杆菌

1.厌氧芽孢梭菌(1)破伤风梭菌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2)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3)肉毒梭菌形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无芽孢厌氧菌致病条件、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种类

十三、棒状杆菌属

白喉棒状杆菌(1)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十四、分枝杆菌属

1.结核分枝杆菌(1)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抵抗力(2)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3)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和应用(4)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2.麻风分枝杆菌形态、染色和致病性

十五、放线菌属和奴卡氏菌属

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主要致病性放线菌及其致病性

十六、动物源性细菌

1.布鲁氏菌属形态、染色、种类和所致疾病

2.耶尔森氏菌属鼠疫杆菌的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3.炭疽芽孢杆菌形态、染色、抵抗力、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十七、其他细菌

1.流感嗜血杆菌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所致疾病

2.百日咳鲍特氏菌形态、染色、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3.幽门螺杆菌形态、染色、培养特点及所致疾病

4.军团菌传播途径及其所致疾病

5.铜绿假单胞菌形态、染色、色素及所致疾病

6.弯曲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其防治原则

十八、枝原体(支原体)

1.生物学性状枝原体的概念、培养特性及其与细菌L型的区别

2.主要病原性枝原体(1)肺炎枝原体所致疾病(2)溶脲脲原体所致疾病

十九、立克次氏体

1.生物学性状概念、形态、染色及其培养特性

2.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氏体、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恙虫病立克次氏体和伯氏考克斯氏体(Q热柯克斯体)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所致疾病

二十、衣原体

1.生物学性状概念、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

2.主要病原性衣原体(1)沙眼衣原体的亚种和所致疾病(2)肺炎衣原体所致疾病

二十一、螺旋体

1.钩端螺旋体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2.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形态、染色、所致疾病及其防治原则

3.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

二十二、真菌

1.概述真菌及其分类、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及致病性

2.主要病原性真菌(1)皮肤癣真菌常见的种类和致病性(2)白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3)新生(型)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二十三、病毒的基本性状

1.病毒的形态病毒体的概念和测量单位

2.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1)病毒的结构和对称性(2)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3.病毒的增殖病毒增殖的过程

4.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1)物理因素(2)化学因素

二十四、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1.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2.病毒的感染类型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

3.致病机制(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4.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抗病毒感染的免疫(2)干扰素的概念、抗病毒机制及应用(3)中和抗体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二十五、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1.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1)标本的采集和送检(2)病毒分离培养方法(3)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2.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及其常用制剂

二十六、呼吸道病毒

1.正黏病毒(1)人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病毒生物学性状和变异(2)致病性和免疫性

2.副黏病毒(1)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2)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

3.冠状病毒(1)冠状病毒生物学性状(2)SARS冠状病毒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4.其他病毒(1)腺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2)风疹病毒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二十七、肠道病毒

1.概述人类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性

2.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别、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3.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致病性

4.急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的形态、致病性

二十八、肝炎病毒

1.甲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与免疫性(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

2.乙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与免疫性(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

3.丙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与免疫性(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原则

4.丁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5.戊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3)微生物学检查

二十九、虫媒病毒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途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2.登革病毒致病性

三十、出血热病毒

汉坦病毒形态、结构、培养特性、主要型别、流行环节、致病性及免疫性

三十一、疱疹病毒

1.单纯疱疹病毒致病性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致病性

3.巨细胞病毒致病性

4.EB病毒致病性

三十二、逆转录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形态、结构、复制和变异(2)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感染过程和致病机制(3)微生物学检查(4)防治原则

三十三、其他病毒

1.狂犬病病毒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2.人乳头瘤病毒致病性

三十四、亚病毒朊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

湖南省2019届高三六校联考试题数学(理科)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2019届高三六校联考试题 数学(理科)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作答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时,监考员将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z 满足(1+i)z =||-4i ,则z = A .2+2i B .1+2i C .1-2i D .2-2i 2.已知集合A = ???? ?? x|x +31-x ≥0,则?R A = A .[-3,1) B .(-∞,-3)∪[1,+∞) C .(-3,1) D .(-∞,-3]∪(1,+∞) 3.对某两名高三学生在连续9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单位:分)进行统计得到如下折线图,下面是关于这两位同学的数学成绩分析. ①甲同学的成绩折线图具有较好的对称性,故平均成绩为130分; ②根据甲同学成绩折线图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估计该同学平均成绩在区间[110,120]内;

③乙同学的数学成绩与测试次号具有比较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且为正相关; ④乙同学连续九次测验成绩每一次均有明显进步.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且这个几何体的体积 为8,则俯视图中三角形的高x 等于 A .2 B .3 C .4 D .1 5.已知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 x -2,则函数在x =-1处的切线方程是 A .2x -y -1=0 B .x -2y +2=0 C .2x -y +1=0 D .x +2y -2=0 6.如图,在矩形OABC 中的曲线分别是y =sin x ,y =cos x 的一部分,A ? ?? ??π2,0,C(0,1),在矩形OABC 内随机取一点,若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P 1, 取自非阴影部分的概率为P 2,则 A .P 1>P 2 B .P 1

0,b>0),以点P(b ,0)为圆心,a 为半径作圆P ,圆P 与双曲线 C 的一条渐近线交于M ,N 两点,若∠MPN=90°,则C 的离心率为 A. 72 B.5 2 C. 2 D. 3 9.若m ,n 均为非负整数,在做m +n 的加法时各位均不进位(例如:2019+100=2119,则称(m ,n)为“简单的”有序对,而m +n 称为有序对(m ,n)的值,那么值为2019的“简单的”有序对的个数是 A .30 B .60 C .96 D .100 10.若x 1是方程xe x =1的解,x 2是方程xln x =1的解,则x 1x 2等于 A .e B .1 C.1 e D .-1 11.已知函数f(x)=sin(ωx +φ)? ?? ??ω>0,φ∈??????π2,π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且f(x)在

全科副主任医师考试题目

1.治疗严重上消化道出血首要:迅速补充血容量。 2.大肠癌最好发:直肠与乙状结肠。克隆病好发:末段回肠和右半结肠。 3.慢性胃炎特异症状:无都不对。 4.胃溃疡好发部位:小湾胃角附近。球后溃疡好发:十二指肠降部近端的溃疡。 5.胃癌血转最常见:肝脏。 6.消化性溃疡的病里损伤深度浅至少达:粘膜肌层。 7.食管癌放疗用于:上段食管癌和不能切除的中下段食管癌。 8.肝硬化早期表现:不对是少数有腹水。 9.胃溃疡X表现:胃轮廓之韩影。 10.治疗胆汁反流胃炎B胃炎选:复方铝碳酸镁胃复安 11.食管癌最常见类型:鳞癌 12.不是克隆病临床表现:黄疸 13.早期胃癌:不超过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转移。 14.导致为题萎缩性胃炎病因:口腔及咽部慢性病灶。 15.胃癌X:充盈缺损。 16.小细胞未分化癌说法错:痰癌细胞检出率低。 17.原发肺癌引起症状中,错误是:发作性胸闷,气喘。 18.慢喘急发主要治措施:控制感染。 19.慢支临床分型:单纯和喘息型 20.严重支气管哮喘发作病人,重要祛痰方法:补液。 21.坐位误吸,肺脓肿好发:下叶后基底段。 22.确诊支气管扩张,胸部薄层高风辨率CT. 23.单纯性鼾症,小于60DB 24.大叶性肺炎:混合型呼吸困难。 25.肺癌组织细胞学分类:鳞,腺癌,大小细胞未分化癌。 26.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会出现氧饱和度下降。睡眠过程鼻气流停止》=10sm 27.慢性支气管炎早期x表现,是无特殊征象。 28.粉红色泡沫样痰是:急性肺水肿。 29.慢性支气管炎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延缓期。 30.支气管扩张最有意义体征是:局限性湿罗音。 31.急性肺水肿在:肺功能不全情况下禁用肺功能不全。 32.支气管哮喘典型症状:发作性呼吸困难。 33.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咳嗽。 34.阻塞性肺气肿实验室意义最大:肺残气容量占肺总量百分比。 35.胸闷,肺压缩50%,治疗首选:人工 36.哮喘发作:呼气相为主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7.慢性支气管炎主要依据:临床症状。 38.为防止肺性脑病方法不对: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39.哮喘最适宜治疗方法:注射氨茶碱。 40.支气管扩张临床表现错误:急性咳嗽。 41.COPD呼吸性酸中毒时,不宜用巴比妥类药物。COPD的主要特征:气流阻塞。 42.不发展肝硬化的病毒:甲型和戊型肝硬化。 43.新生儿肺炎可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肺炎。 44.肺癌化疗恶臭味感染:厌氧菌。

考研学校

1.国家按照一区、二区、三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二区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三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2本名单来源于教育部网站,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所高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实际高校为116所。 高校名单:“985”工程大学名单(39所)

宁夏、新疆等10省(区)。

985大学区别于211大学的地方在于科技创新实力。当然211大学也可以成为985大学,两者并不冲突。985大学更加少也更高端。 3排名中可能有部分学校新近更名,只列出前三十,考研足够。可能不同版本有个别出入,但大致顺序不会错,一个学校的实力不是三五年可以改变的。医学好的重点大学基本都在其中了。 1 北京大学 2 复旦大学(上海) 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4 中山大学(广州) 5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6 中南大学(长沙) 7 四川大学(成都) 8 首都医科大学 9 中国医科大学(沈阳) 10 吉林大学(长春) 11 浙江大学(杭州) 12 天津医科大学 13 南京医科大学 14 山东大学(济南) 15 武汉大学 16 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 17 哈尔滨医科大学 18 苏州大学 19 暨南大学(广州) 20 重庆医科大学 21 西安交通大学 22 青岛大学 23 郑州大学 24 北京中医药大学 25 南京大学 26 山西医科大学(太原) 27 福建医科大学(福州) 28 中国药科大学(南京) 29 东南大学(南京) 30 安徽医科大学(合肥) 4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1003 口腔医学(2009年) 学校代码及名称整体水平 排名得分 10610 四川大学 1 92 10001 北京大学 2 80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4 75 10335 浙江大学 5 66

全科医师培训心得体会2020

全科医师培训心得体会2020 全科医师培训心得体会一 有幸参加了xx市举办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此次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全科医师的全科医疗思维和社区服务理念、管理经营技巧和应变能力,通过对学员进行系统的现代全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全科医师的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沟通技巧,塑造和谐、向上的全科团队精神和工作氛围。培训内容从全科医学概论、全科意思实践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提出的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以浅显而富有说服力的举例和互动教学。让学员真正参与并积极思考,使这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使我受益匪浅。 一、明确了全科医师的位置和任务 全科医师、全科医学、社区中心在以前,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以为全科医师只是在基层看看小病,开开药品的低水平医师。但通过了近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我对全科医学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全科医学和临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一样,都是临床二级学科;社区服务中心同样也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地方,而且是更具有人情味、更尊重人的卫生服务机构。社区的服务对象不仅是病人,而且还有没病的健康人群。 全科医师不单要会高超的医术,还要懂得与患者沟通,进入患者的世界,不能像临床专科医师一样以被动和以疾病为导向的

诊疗模式开展工作,而是要主动对社区居民开展卫生服务、进行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树立以预防为导向的诊疗理念。通过这半个月的培训来,我对全科医师的理解从当初认为的:只要会看“发烧、感冒”就可以的赤脚医生,提高到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人性化、持续性与综合性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的经过专业医学训练的高素质医师。 二、提高了医患沟通的能力的认识 现实社会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医闹也越演越烈,医生越来越难当。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医生与患者在沟通方面出了问题。20XX年恩格尔首先提出了生物社会医学模式,即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具有心理文化和精神特征的综合体,因此,以“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逐渐被“以病人为中心在培训中,通过授课老师不断给我们灌输“以病人为中心,健康为导向,加强沟通”的社区服务观念。 使我在潜移默化中对医患沟通有了新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患者在工作、生活都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压力与问题,躯体的疾病只是患者健康问题的一部分。目前大医院的门诊医师的每日诊疗工作分繁重,每天可能需要看30-40位病人,试问大医院的门诊医师怎么可能花大量时间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而全科医师则不同,全科医师管理的病人数及范围相对专科医师少且固定,可以有较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同时方便对病人

重医检验研究生毕业考试复习题1

2011 年医学检验系毕业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质谱分析 生物质谱分析是以质谱分析技术用于精确测量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苷酸和糖类等的分子量,并提供分子结构信息。对存在于生命复杂体系中的微量或痕量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一般的方法有:电喷雾电离质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快原子轰击质谱,离子喷雾电离质谱,大气压电离质谱。 2.ANA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5%~100%)、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2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80%~100%)、干燥综合症(SjS,10%~40%)、全身性硬皮病(85%~90%)。常见的核免疫荧光抗核抗体试验有以下几种图形:(1)均质型;(2)斑点型;(3)周边型;(4)核仁型;(5)着丝点型。 3. 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测定红细胞体积大小变异的一个参数,以标准差或变异系数表示,它是以红细胞直方图定点的高度定为100%,自下而上高度为20%时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常用于贫血的分类和诊断。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客观、准确。 4.Acute phase reaction protein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AAT、AAG、Hp、Cp、CRP,以及α1-抗糜蛋白酶、血红素结合蛋白、C4、C3、纤维蛋白原等,这些血浆蛋白浓度显著升高或升高;而血浆PA、ALB、TRF则出现相应的下降,这些血浆蛋白质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这一现象可称为急性时相反应。 5.线索细胞 线索细胞为阴道鳞状上皮细胞黏附大量阴道加特纳菌所致,在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可见大量阴道上皮细胞,少量脓细胞及无数成簇的小杆菌群集或吸附于上皮细胞表面,使细胞边缘呈锯齿状,细胞部分溶解,周边见大量加特纳菌,即为线索细胞,为诊断阴道加特纳菌感染的重要指标。 6.高敏C反应蛋白 是血浆中的一种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由于健康人体内的CRP水平通常小于3mg/L,因此筛查要使用高敏感的检测方法,准确检测低浓度C反应蛋白,提高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来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用超敏方法测得的CRP

西南大学报考点公告

1、选择西南大学报名考试点(报考点代码:5007)报考2013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务必于2012年10月10日-31日登录中国研招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a11211172.html,)进行网上报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于2012年9月28-29日进行网上预报名,预报信息有效。 2、报考全国“建筑设计类”专业(指考试时间在三小时以上六小时以下,即考试科目代码为“5XX”,下同)且需参加有关专业设计绘图考试的重庆市内考生必须选择重庆大学或重庆医科大学或四川美术学院作为报名考试点,现场确认、考试均在重庆大学或重庆医科大学或四川美术学院。 3、报考法律硕士联考的重庆市内考生必须选择重庆师范大学或西南政法大学作为报名考试点,现场报名、考试均在重庆师范大学或西南政法大学。 4、报考在渝招生单位工商管理硕士(专业代码125100)、公共管理硕士(专业代码125200)、会计硕士(专业代码125300)、旅游管理硕士(专业代码125400)、工程管理硕士(专业代码125600)以及在重庆考点参考的报考会计硕士、图书情报、审计硕士的考生,网报时必须选择西南大学或重庆大学或重庆师范大学或重庆交通大学作为报名考试点,并在规定时间内到该考点现场进行报考信息确认、纳费和摄像。 5、参加西南大学单考的考生只能选择西南大学作为报考点,且于2012年10月26日前完成网上报名。考生在选择考试科目时暂选统考考试科目,待报考单位确认其单考资格后,再由招生单位将考试科目改为单考科目。若不够单考资格,考生只能选择其他报考方式或放弃报名。 现场确认时报考我校的单考考生须带的材料有:(1)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证书;(2)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介绍信;(3)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信。 6、高等学校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的免试生(含支教团、农村师资计划)凭推荐单位发的“免试推研校验码”(注意:专业学位校验码只能报专业学位硕士生,学术型校验码可报考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在网上就近选择报名点报名。报考强军计划的考生,凭报考单位发的“校验码”在网上选择其报考单位为报名考试点。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的考生请先填写《报考201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一式三份,再到考生生源所在地的省级教委(或教育厅)民教处(未设民教处的到高教处)签字、盖章,然后到省级招办领取报名“校验码”,凭“校验码”进行网报,并选择相应的专项计划类别。 推免生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报考安排和全国统考生同步进行。 7、在现场确认过程中,报考点须对考生有效身份证件(限“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非应届毕业生的学历证书及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学生证进行核对。特别注意: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进行报考信息确认。凡不具备报考资格而参加报名者,造成遗留问题考生自行负责。 8、凡选择我校作为报考点的考生请务必于2012年11月10-14日带上与本人网报所填一致的有效身份证件(限“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以及学历证书(非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学生证(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网上报名编号(即网上报名成功后系统显示的9位数字报名号),到我校“八一礼堂”(研究生院旁)缴费、确认报名信息和电子摄像。在电子摄像后摄像工作人员会立即打印一张含考生本人电子照片、报考信息的《报考信息表》,请考生认真核对该表上的信息,在确认无误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将此表交到现场报名点的指定地方。凡未进行现场报名、未在《报考信息表》签字或未将《报考信息表》交到指定地方的视为报名无效,后果由考生自负。 9、考生务必认真、准确填写各项网报数据,现场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此信息将是你报名、考试、录取及攻硕期间的信息来源,要确保准确,若因填报错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招生单位如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或复试。 10、2012年12月25日-2013年1月7日,教育部开通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系统,准考考生务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并打印《准考证》。考生凭有效身份证件和考生自己打印的准考证方能在我校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二者缺一不可。 11、报考西南大学美术学专业(含文学院和美术学院的美术学专业,专业代码130400)、艺术硕士(美术)(专业代码135107)、设计学专业(专业代码130500)的考生,只能选择西南大学报名考试点进行报名,且务必于2012年10月26日前完成网上报名。 12、我校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相关信息将在我校研招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a11211172.html,)上发布,请留意查询。

全科医师个人述职报告

【篇一】全科医师个人述职报告 尊敬的医院领导: 本人xxx,20xx年xx月毕业于xx医学院xx专业,于20XX年xx 月至今在xx医院骨科任职住院医师,在近两年的工作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在院领导、科主任、多位上级医师的指导下,我努力工作、学习,将书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努力钻研骨科专业知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逐渐认识到骨科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了解了骨科手术的一些新进展。 在政治思想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以“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18年全年主管病人xx人,无医疗差错。在工作中我逐渐对康复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较多的认识,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及理论水平,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有关骨伤康复理论基础。听取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处理本科急诊、熟练本科各类小手术及一般中型手术操作。 工作中能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为病人提供最温馨的“人性化服务”,并能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对患者极端负责任,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程度给于患者精心治疗,自工作以来,工作能力得到了上级及同事的肯定,同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肯定。 工作以来,能以身作则,积极接受上级医师指导,完成一般患者诊治工作。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基本理论知识。当然在工作学习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有时对一些疑难病例还不能很好的进行诊断治疗,手术操作方面还待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还待进一步学习。 综上所述,本人从政治表现、业务技术、等方面已经较以前有一定

六校联考高二英语试卷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六校联考高二英语试卷 命题人:杨飏学校:上海市朱家角中学2016年5月 第I卷(共69分)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1’) 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five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 On the playground. B. In a hospital. C. At school. D. In a park. 2. A. Terrible. B. Ordinary. C. Excellent. D. Unique. 3. A. Typing a 24-page letter. B. Making 24 copies of a paper. C. Introducing the operation steps. D. Presenting a marketing lecture. 4. A. The woman prefers subway as their transport means. B. They are arguing about which fishing place is better. C. The man likes to ride a bicycle as a hobby. D. They couldn’t afford the taxi fee. 5. A. He is going to travel in Brazil. B. He plays for Brazil during the 2014 Brazil World Cup. C. He doesn’t like football at all. D. He missed the game because he had to work. Section B (1’) Directions: In Section B, you will hear one short passage, and you will be asked three questions on the passage. The passage will be read twice but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When you hear a question,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i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would b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Questions 6 through 8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6. A. It is kind of waste of time to park the cars. B. New drivers may not find the proper place. C. There is not enough parking space. D. Cycling is a better idea. 7. A. 8:30. B. 9:00. C. 9:30. D. 10:00.

重庆医科大学六科联考复习题库

六科联考复习题 前言:时间、资源有限,本题库仅仅收集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五科资料,药理学建议参考本校的白皮书。毕竟只是一份复习题,不敢保证你包过,仅供参考学习,毕竟带那么多书回家很累人的。 复习建议:建议购买贺银成《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讲义》(上册),里面包含了六科的全部考点重点难点,都有解析,我自己用的就是这本书,很多都是原题。照着考点复习,有效率和容易掌握重点。 PS:道客巴巴上的请认准 “w20062258”上传的资料,百度文库请认准“缙云孤魂”上传的资料,谢谢。 病理学(一) 1.肉芽组织的结局是() A. 纤维化 B.机化凝血块 C.最终形成肉芽肿D.抗感染保护创面 E.毛细血管化生成小血管 2.下列哪项不属于化生() A.胃粘膜腺体被肠腺上皮替代 B.膀胱变移上皮被肌细胞替代 C.肾盂变移上皮被鳞状上皮替代 D.支气管纤毛上皮被 鳞状上皮替代 E.胆囊腺上皮被鳞状上 皮替代 3.湿性坏疽最常见于 () A.肝、肾、脑 B.子宫、肺、胰 C.肠、子宫、肺 D.肠、膀胱、肝

E.胃、肾、脑 4.不属于细胞和组织适应性反应的形态表现是() A.增生 B.化生 C.萎缩 D.变性 E.肥大 5.判断一个离体心脏是否萎缩,主要依据是() A.体积缩小 B.质地变硬 C.颜色变深 D.心腔缩小 E.血管弯曲明显 6.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肝细胞 B.骨母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腺上皮 E.生殖管道管腔被覆上皮7.血栓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 A.心瓣膜 B.小动脉 C.毛细血管 D.静脉 E.心房 8.下列哪种梗死的形态表现为不规则形() A.脾梗死 B.脑梗死 C.心肌梗死 D.肾梗死 E.肺梗死 9.不属于纤维素性炎症的疾病是() A.大叶性肺炎 B.流脑 C.白喉 D.菌痢 E.绒毛心 10.炎症时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坏死称() A.变质 B.梗死 C.凋亡

全科医师考试30题

全科医师考试“不得不看”的30道练习题 1.全科医生是 A.全面掌握各科业务技术的临床医生 B.提供“六位一体”全部服务内容的基层医生 C.专门为社区群众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生 D.经全科医学专业培训合格,在社区提供长期负责式医疗保健的医生 E.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医生 [答案]B准确的描述,全科医生应该是提供“六位一体”的全部服务内容的基层医生。 2.全科医疗作为一种基层医疗保健,它不是 A.公众需要时最先接触的医疗服务 B.以门诊为主体的医疗照顾 C.仅关注社区中前来就医者 D.强调使用相对简便而有效的手段解决社区居民大部分健康问题 E.强调在改善健康状况的同时提高医疗的成本效益 [答案]C全科医疗服务的特征之一就是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COPC),将个体和群体健康照顾密切结合,相互促进,而绝不是只关注前来就医者。 3.全科医学“连续性服务”体现在 A.全科医生对社区中所有人的生老病死负有全部责任 B.全科医生在患者生病的过程中均陪伴在病人床边 C.对患者的所有健康问题都要由全科医生亲手处理 D.全科医生对人生各阶段以及从健康到疾病的各阶段都负有健康管理责任 E.如果全科医生调动工作,就必须将自己的患者带走 [答案]D全科医学“连续性服务”体现在:①人生的各个阶段;②从健康-疾病-康复的各个阶段:⑧任何时间、地点的全程服务。 4.最早提出“社区”这一专业名词的是 A.希波克拉底 B.弗洛伊德

C.汤尼斯 D.吴文藻 E.费孝通 [答案]C最早使用“社区”这一概念的是19世纪德国社会学家汤尼斯,其原意是指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 5.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是指 A.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免疫、医疗 B.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医疗 C.健康教育、预防、营养、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医疗 D.法制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医疗 E.法制教育、预防、营养、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医疗 [答案]B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社区医疗、社区预防、社区保健、社区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社区计划生育服务。 6.疾病死因谱通常用的统计指标是 A.年龄别死亡率 B.死因别死亡率 C.死因别病死率 D.死因构成比 E.总死亡率 [答案]B按死因死亡率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说明各类死因的相对重要性。 7.抽样误差是指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之差 C.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差 D.总体测量值和总体参数之差 E.样本统计量与个体值之差 [答案]C本题考点:抽样误差、统计量和参数概念,统计量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参数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估计总体参数,而抽样误差是C. 8.患者,女,23岁,发热,T38.5℃,咳嗽,咳黄痰1周,左下肺闻及湿性音。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上呼吸道感染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2010版)摘要

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大纲——全科医师骨干 (2010年版) 一、培养目标 遵循以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社区卫生需求为导向,实践、思考、学习为方法,培养全科医师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较为系统的全科医学及相关理论、临床和社区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学员热爱、忠诚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精神,掌握全科医疗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其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转诊、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技能,具有一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管理能力,指导全科医师临床工作的技能,达到全科医师骨干的基本要求,成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中的业务骨干人才。 二、培训对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现从事医疗工作的注册执业医师,并同时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或五年及以上高年资医师。 三、培训时间与方法 培训时间:全脱产10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1.理论培训:1个月。 2.临床科室轮转培训:7个月。 3. 社区实践:2个月。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医院科室轮转和社区实践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理论培训(1个月) (一)全科医学基本理论。 掌握: 1. 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 包括: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概念与基本原则;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全科医学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方式;生命周期保健和临床预防的概念与原则;周期性健康检查的原则;接诊技巧和工作方式。 2.居民健康管理概念。 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功能与服务体系;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COPD 等慢性疾患者和高危人员进行管理的技能,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重点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医德医风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熟悉:全科医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家庭评估的基本工具及特点。 了解: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医疗卫生

2020年山东省市级六校联考英语试题

试卷类型:A 英语试题 2020.10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 至9 页。第II卷10至11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三部分,共95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is Grandpa’s birthday? A. On May 6th. B. On May 7th. C. On May 8th. 2. What does the girl advise the man to do? A. Look for a job. B. Take classes. C. Stay at home. 3. Where will the man go for the holiday probably? A. To London. B. To Toronto. C. To his hometown. 4.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n airplane. B. In a boat. C. On the ground. 5. What happened to Peter’s bike? A. A tree fell on it. B. Someone stole it. C. It got broke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ich bus goes to River Drive? A. No.16. B. No.14. C. No.6. 7. What will the woman ask the bus driver? A. Where to change buses. 英语试题第9页(共11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题库(概念)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系列三(概念)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苏教国标版综和专题总复习1) 姓名班级等第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概念:数位位数计数单位 2、数位顺序表: 3、注意:读数、写数的顺序零的读法 二、数的改写和大小比较 1、注意:“数的改写”和“写成近似数”的区别。“数的改写”只是把一个数改写成和原数相等而计数单位不同的数 例如:235800=23.58万(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写成近似数”是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 例如:235800≈24万(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4.62975≈4.630(保留三位小数或精确到千分位) 2、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注意:有些分数化成小数或百分数,还可以采取一些比较简便的方法。

例如:)(或)(或%.%.12120100 12425432535050100552051201==××===××= 3、想一想: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怎样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 三、数的整除 1、整除部分有关概念的意义和关系 2、小数、分数(除法)、比的基本性质的一致性 概念:小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 五、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2、四则混合运算 ⑴ 运算顺序: 第一级运算:加、减法 第二级运算: 乘、除法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⑵ 运算过程:混合运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职读研介绍

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教育详细说明 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教育详细说明 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教育的方式分为两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结束后可以获得双证(毕业证+学位证),非学历教育没有毕业证,没有学籍,申请通过可获得学位证。在职人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 学历教育: 一、单独考试毕业证:√ 学位证:√ 二、1月法律硕士毕业证:√ 学位证:√ 三、1月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证:√ 学位证:√ 非学历教育: 一、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毕业证:× 学位证:√ 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毕业证:× 学位证:√ 三、研究生进修班毕业证:× 学位证:× 在职读研六种方式之一:参加单独入学考试(学历教育) 单独考试属于研究生学历教育,每年1月随统考进行,考试试题由招生单位独立命题,招生在职人员,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报考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 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报名时间及注意事项: 与参加1月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相同。参加单独考试 的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学科专业。 考试科目:单独考试的初试科目均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试题难易也与全国统 考的水平大体相当。 复试:对单考生参加复试的要求由招生单位自定。 录取:参加单考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培养硕士生或委托培养 硕士生。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主要采用全日制脱产、非脱产(周末或晚班或集中授课)几种方式,学制一般2年-3年。 单独考试硕士生学习期间不转户口、档案、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医疗费由考生原工作单位负责,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证书获取:可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双项证书。

全科医师培训详细介绍

P18 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细则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 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的各类健康问题 . 疾病。经过该专业培训出来的全科医师主要工作在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时间为3 年。 一、培训目标 通过全科医学专科医师教育,培训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 二、培训方法 培训内容分3 个部分,即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临床科室轮转、社区实习。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时间为3 个月,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的方式进行。 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26 个月。在轮转期间,学员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的主要临床三级科室和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管理工作依照临床实习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此外,在医院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讨会与案例讨论等方式,学习全科医学相关问题与相关学科新进展知识。同时每月安排1 天到社区基地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安排的教学活动。

社区培训基地实习时间为7 个月。要求学员在社区培训基地工作,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培训基地安排经过师资培训合格的医师,实行一对一带教。 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的内容及时间分配:

2016天津市六校联考英语试卷

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六所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 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1至10页, 第Ⅱ卷11至12页, 考试结束后, 将II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1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Go to the cinema. B. Leave for some place. C. Stay in the hotel. 2.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get if she can accept tips? A. 6 dollars. B. 34 dollars. C. 40 dollars. 3.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didn’t tell the truth. B. The woman has a complaint about the man. C. The man thinks it is not his fault. 4. Why does the woman feel tired? A. She went to bed very late last night. B. She got up very early this morning. C. She couldn’t sleep well recently.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has given up smoking. B. He is used to smoking more. C. He is smoking fewer than before.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听下面几段材料。每段材料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材料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

全科医师考试题全科医师考试题(36)(附全部答案)

姓名:科室:得分: 一、单选题1、促进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目的主要是 A. 促进体格发育 B. 促进心理行为发育 C. 促进代谢功能 D. 促进内分泌功能 E. 以上均不正确 2、发绀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黑色素增多 B. 血红蛋白增多 C. 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D. 氧合血红蛋白增多 E. 血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过低 3、为落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筛检工作,应组织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岁以上首诊病人 测量血压工作 A. 25岁 B. 35岁 C. 45岁 D. 55岁 E. 60岁 4、病人,女性,72岁,1年前无诱因出现双肩、大腿及臀部肌肉酸痛,晨起明显,伴发热,T37.8℃左右,无明显规律,翻身、起床和活动受影响。双上肢上举受限,不能下蹲,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无明显压痛点。血沉102mm/h,CRP57mg/L,血常规、心 肌酶谱正常,肌电图正常。抗核抗体系列均阴性。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多发性肌炎 B. 重症肌无力 C. 纤维肌痛综合征 D. 风湿性多肌痛 E. 结节性多动脉炎

5、家系图是医生在一页纸上总结与家庭有关的大量信息的工具,可用来描述 A. 家庭资源、家庭结构、家庭功能 B. 家庭功能、家庭问题、家庭重要事件 C. 家庭资源、遗传性疾病 D. 家庭结构、医疗史、疾病的遗传状况等 E. 以上都是 6、病人,女性,42岁,反复上腹痛3年,饥饿时明显,进食后很快缓解,春季多发。最可能诊断是 A. 慢性胃炎 B. 功能性消化不良 C. 消化性溃疡 D. 胃癌 E. 胆囊炎 7、关于母乳喂养的优点错误的是 A. 钙磷比例适当(2∶1),较少发生低钙血症 B. 含消化酶较多 C. 乳糖量较多 D. 含饱和脂肪酸多 E. 蛋白质、糖、脂肪比例适当 8、新生儿保健的重点应放在 A. 生后第1周 B. 生后10天内 C. 生后第2周 D. 生后第3周 E. 生后第4周 9、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 B. 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 C. 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 D. 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 E. 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