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历史名人

滕州历史名人
滕州历史名人

滕州历史名人

奚仲

奚仲,造车鼻祖,是奚姓、任姓、薛姓的祖先,也是古薛国的祖先。其故里在滕州市官桥镇附近,古称奚邑。奚仲发明了车,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服大夫”(亦称“车正”)。奚仲是古薛国地面上出现最早的,也是最大的发明家、政治家,过世后被百姓奉为车神。

鲁班,姓公输,名般。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传说鲁班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铲子等工具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他尊为我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小邾国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滕文公

战国中期滕国(今滕州市)国君,滕定公之子。曾两次拜见孟子,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诲。增强了将滕国治理为善国的信心。滕文公做国君后,根据孟子的意见,在国内推行仁政,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赋税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声大震,远近都称文公为“贤君”,自愿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数年后,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贤君,善国之名远扬。

毛遂

战国时薛(今滕州市官桥镇)人,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三年无所为,不被人所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20名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19人,尚缺1人。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到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会谈,求其出兵援赵。半日已过,会谈仍不见成效。毛遂手握宝剑登阶而上,陈其利害,毛遂一席话语说得楚王连连点头称是,遂与平原君歃血为盟,决心楚赵联合共同抗秦。至赵国后,平原君将毛遂视为上客。毛遂后卒于薛,葬于薛城北门外(原滕州官桥火车站处),民国初年,

修建津浦铁路时,迁葬官桥车站西,现迁葬墓址尚存。

孟尝君

姓田名文,田婴之子,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薛国(今滕州市官桥镇)人。他轻财下士,广招八方志士仁人。不久,门下食客达3000余人,境内百姓达6万余户。公元前298年,秦昭王闻知孟尝君贤能,聘为国相,后听信谗言,将孟尝君囚禁。孟尝君靠门客有“狗盗”“鸡鸣”之技方才逃出。后孟尝君又被齐闵王聘为齐相。在任期间,他主张联合韩、魏,牵制楚、赵,发展合纵抗秦势力,使齐国名声大震。有一年,门客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收债,竞“窃矫君命,以债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并称“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后因同姓田甲劫闵王,遭人诬告。孟尝君谢病归薛时,“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卒后,葬于薛城东北隅,现墓址尚存。

叔孙通

又名叔孙何,薛县(今山东省滕州市)人,西汉初期儒家学者。秦朝时因有文才而被朝廷征召。叔孙通降汉后,综合夏、商、周、秦四代的礼乐为汉高祖制订了朝廷礼仪。先后出任太常及太子太傅。

司马迁称赞叔孙通因时而变,为大义而不拘小节,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滕州土特产

滨湖荷花半湖开,红心鸭蛋引客来.大坞狗肉卖得快,羊庄羊汤也不赖. 龙阳狗肉打不改,王开猪头香满街.界河土豆龙阳姜,鲍沟鞭炮震天响. 姜屯花卉誉滕县,出口特产松花蛋.东郭新开莲青山,界河山畔供鲁班. 柴湖店梨甜出水,姜屯草莓味酸美.西岗乌鱼香又辣,官桥河鱼更不差. 西岗级索都挖炭,书记镇长都提干.洪绪盈态生态圆,吃饭洗澡两方便. 张汪烤鸭味道鲜,城里遍地煎饼摊.木石全民搞化工,不是化肥就酒精. 东沙河鱼糖醋烧,吃完还想再打包.

“名人故里之争”

新材料作文“名人故里之争”导写与演练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国见诸报端的名人故里之争就有上百起。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争夺李白故里;河北丰润、辽宁辽阳和铁岭、江西武阳四地争夺曹雪芹故里;河北临城、正定两地争夺赵云故里;重庆奉节和四川彭山争夺刘备故里;安徽亳州和河南永城争夺曹操故里;湖北襄樊和河南南阳争夺诸葛亮躬耕地……总之,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只要有点儿名气,都在争抢之列。甚至连孙悟空这样的虚构人物的故里,福建、山东、山西、江苏等省都争得不亦乐乎。 你对上述现象有什么看法?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 本次作文涉及的材料取自现实热点,目的是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索现实、评论现实,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愈演愈烈的争夺名人故里,此现象值得思考。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曾说:“每一项遗产的背后都隐藏着尘封的历史,正是这些历史构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这数千年的文明绵延不断、薪火相传。所以,弘扬本土本乡的名人,重在弘扬其精神实质。很显然,材料中争执的双方或多方并非真的重视文化遗产,而是利用“名人效应”争利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的面纱之下遮盖的是一个“利”字。至于争虚构的人物孙悟空的故里,则是扭曲事实架空历史,负面影响更不容忽视。总之,“争抢”背后的实质是:对于文化太过实用主义,缺少了敬畏之心;对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理解过于浮浅,徒添了浮躁之风。综上所述,本文的最佳立意是:“莫让文化成为牟利的工具”“还文化以尊严”等。 【高分策略】 如果想写议论文,应注意取评论性标题,可以力求一语中的,如“收一收文化闹剧”“莫为利益遮望眼”“请还文化以尊严”“当名人故里染上铜臭”“谁动了利益的‘奶酪’”;可以巧妙化用,观点暗含其中,暗寓讽刺,耐人寻味,如“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故里”“文化,魂归何方”等。写作时,首先要注意议论文的结构特点、议论方式,做到有观点有根据;其次要注意议论文“针对性强”的特点。倘若考生抛开事件本身,大谈如何敬畏文化、应如何看淡名利等,则有偏题之嫌。评论时,应注意议论的准确度、广度和深度,特别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析议论,材料和议论不能“貌合神离”;选材时,应选取与题旨相关的材料;要做到文章观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清晰。 如果写创新式文体,该材料则较适合写故事新编,在古人故事的基础上,用“借史还魂”法演绎古人留下的故事,加入新的现代元素,在新编的故事中契合主题。总之,要体现出“故”与“新”两个特点来。“故”即选取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而“新”则体现在根据文章需要,揭示新的主题上。

《常州近现代历史名人》.

《常州近现代历史名人》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授课老师:刘成刘文一、课程开设缘由: 常州地处太湖流域,经济富庶,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文荟萃,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古有“中吴要辅”、“江左名区”之称。季札是常州人文始祖,他的三次让国、聘鲁观乐、冢树挂剑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为春秋时代儒雅文化的化身,礼让睿智的象征,诚信守义的典型。隋唐以来常州经济繁荣,文教发达,儒风蔚然,科学鼎盛,人文荟萃。常州画派、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孟河医派等,更是开宗立派,卓然独立,才子学人,踵杰辈出,影响全国,光耀后世。近百年来,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社会变革翻天覆地,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七君子中李公朴、史良,以及盛宣怀、赵元任、华罗庚、刘海粟等常州精英脱颖而出,成为常州城市的标志性人物。他们各以彪炳史册的业绩,为常州文化添上璀璨而又厚重的一页。正是数千年来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善汲纳、务实效、争一流、中信诺的常州优秀的人文精神。 二、课程总目标: 本着“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常州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2、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常州名人的事迹,使自己思想价值、人生观有新的认识和提高。 难点:能够加强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五、教学内容: 1、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 2、民主斗士:史良、李公仆 3、实业巨擘——盛宣怀 4、纺织巨子刘国钧 5、文学精英:赵翼洪亮吉李宝嘉赵元任高晓声 6、艺术名家:画坛泰斗——刘海粟… 7、医学大家:孟河医派 8、科教英杰:华罗庚、吴敬琏 9、外交春秋:章汉夫、过家鼎 10 、群星荟萃

50个成语,每个背后都有一位历史名人

50个成语,每个背后都有一位历史名人! 1、鞠躬尽瘁(诸葛亮)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家乡的历史名人

家乡的历史名人 教学目标: 知识:1.掌握添加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2.学会幻灯片放映的特效——图片、文本的动画效果设置。 技能:1.熟练添加上符合主题而不花哨的幻灯片背景; 2.学会给幻灯片上的图片、文本添加动画效果,达到放映时按先后顺序出现的效果。 3.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设计一组介绍一位家乡历史名人的幻灯片。 情感:重温历史名人,激发热爱家乡、尊重历史名人,向历史名人学习、为祖国多做贡献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幻灯片背景及动画效果设置; 难点:背景符合主题突出主题,动画设置突出图片、文本出现的顺序感。 教学方法:自学法、演示法、对比法、竞赛法、鼓励法。 教学准备:PPT2003课件演示文稿(待修饰)图片、文本资料小红旗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山东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名人,有:(播放“课件.ppt”)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扁鹊:战国时期名医……你对家乡的历史名人了解多少?【学生举手回答】。这节课我们走近家乡的历史名人,学习历史名人。 二、新课。 1.出示课题(即“课件.ppt”第五张幻灯片)“第6课家乡的历史名人”。2.(板书:家乡的历史名人)老师搜集了一些名人的资料,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一幅:全部一个背景(“全部应用”) 同学们,在你们的电脑桌面上也有一个名为《家乡的历史名人》的幻灯片,同学们打开看看。 提问::你认为你电脑上的幻灯片与老师刚才播放的幻灯片有什么不同?(生: 3.任务一:设置背景(即“课件.ppt”第七张幻灯片)。 A.那么这个背景究竟怎样来进行设置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2——33页标题一的内容。然后为你桌面上打开的幻灯片设置上背景。 C.作品展评。(2幅) 4.任务二:设置图片、文本的动画效果。 A.过渡语:刚才我们看到同学的作品放映的效果不错,如果放映时出现人物、文本动态效果是不是更好?【再播放“课件.ppt”前四张幻灯片】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动态效果是怎样实现的。请大家跟我一起做 B.教师广播演示:设置图片的动画效果。 注:边说操作步骤,边演示。 大家学会了没有? 既然大家都学会了,那么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幻灯片把后面几张幻灯片分别设置上不同的动画效果 D.全体学生设置动画。教师巡视指导。 E.作品展评:(至少2幅)。学生广泛参与,多种形式评价。

常州名人小报

是中共党史上的“常州三杰”。 瞿秋白是早期中共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张太雷是第一位在共产国际发言的中共代表,恽代英担任过早期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宣传部秘书长。他们是从常州走出的职业革命家。 瞿秋白从一个多思的苦闷的少年,跨入激进爱国的先驱行列,成为青年革命家和共产主义者。他从书生——领袖——烈士的脚步走完他短暂坎坷而又熠熠生辉的人生历程;死于敌人屠刀之下时,他只有36岁。他的一篇写于临难之际的千古绝唱《多余的话》,证明了他是一个纯真的毫无伪饰的人。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0年即参加了李大钊创建的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党组织,后参加过党的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和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是共青团的创始人之一。在1927年著名的广州起义上,张太雷是主要领导人之一。12月12日,在战斗中他被枪击身亡,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恽代英祖籍是常州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父亲恽爵三为清朝知府下属八品官。代英兄妹5人,他排行第二。瞿秋白和张太雷差不多都是17岁时离开常州,恽代英同样是青少年离开家乡,直到最后牺牲,恽代英都未到过常州。恽代英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8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宣传部部长,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为《中国青年》撰写了200多篇文章和通讯,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1930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1年4月29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时年36岁。英勇就义时恽代英留下了一首绝笔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 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 .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常州名人录 季札——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萧统——《昭明文选》的编纂者 唐荆川 ——明朝抗倭名将 陈济——主持编纂《永乐大典》 段玉裁——清代语言学家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作者 恽南田 ——画家,常州画派代表人 黄景仁 ——清代学者、诗人 吕思勉——历史学家,钱穆、赵元任的老师 丁甘仁——清代名医,孟河医派杰出代表 赵翼——清代学者,诗人 洪亮吉——清代学者,高中课本有他的名篇《治平篇》 张惠言——清代学者,常州学派代表人 盛宣怀——清末管办资本家,中国近代工业的创始人 刘国钧——原靖江人,民族资本家,在常州发展实业 刘海粟——杰出画家 徐伯昕——新闻出版家 赵元任——民国清华四大名师之一,语言学家 吕叔湘——语言学家,《现代汉语词典》主编 李公朴——“七君子”之一,民主人士 史良——“七君子”之一,新中国首任司法部长 华罗庚 ——当代杰出数学家 孟宪民——院士,著名地质学家 中共史上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 冯仲云——抗日爱国将领 周旋——旧上海歌唱明星 恽逸群——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 唐荆川(1507— 1561年),明代武进(常州)人,原名唐顺之,字应德。因爱好荆溪山川,故号荆川。明嘉靖八年(1529年)二十三岁中进士,礼部会试第一,入翰林院任编修。一年后即告病归里,闭门读书二十年,于学无所不精。嘉靖初年与王慎中同为当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世称“王唐”,又曰“晋江王、毗陵唐”。后又与归有光、王慎中三人合称为“嘉靖三大家”。后人把王、唐、归三人与宋谦、王守仁、方孝孺共称为“明六大家”。著有《荆川集》、《勾股容方圆论》等著作。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说:“唐宋八大家之说盖始于唐顺之”。可见他是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 荆川先生不但是有名的文学家,同时他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而且是有名的抗倭英雄,刀枪骑射,无不娴熟。他在抗倭战斗中屡建奇功。相传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等都从他学过 枪法。最后因积劳成疾,客死异乡。荆川五十一岁那年被朝廷重新起用,任右佥都御史,兵部主事及凤阳巡抚等职。自此,他亲督海师狙击倭寇,屡建奇功,后因久居海中,足腹尽肿,在赴任凤阳巡抚途中,病重去世,终年54岁。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常州自古以来就是诗书礼仪之乡、钟灵毓 秀之地。自从2500 年前延陵季子(吴公 子季札)在常州开邑以来,常州这块土地 就以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文化兴盛、人才辈出而著称,有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 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科学家从常州 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近现代,有被称为“常州三杰”的矍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有数学家华罗庚、企业家刘国钧、书画家刘海粟,等等。常州人不仅为常州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全国、为世界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常州无愧于“德业之盛,代不乏人,文学甲于天下”的美誉。

最新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试卷及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期中测试1 ) 1.秦朝统治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秦的制度对于此后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由秦开创并一直沿用至后世的制度是 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③科举制④郡县制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 A.民贵君轻的思想B.农业为本的思想C.儒法并重的思想D.“存百姓”的思想3.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独爱之如一”,对这一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统治者认识到民族平等B.李唐皇族有少数民族血统 C.有利于维护唐朝的统治稳定D.各民族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4.柏拉图心目中理想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 A.公民推选出来的贤士B.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勇士 C.仁慈而有权威的贵族D.富于理性和智慧的学者 5.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孔子下列言论与之类似的有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6.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表明克伦威尔A.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B.主张分散国家权力 C.严格遵守共和国原则D.建立个人独裁统治 7.华盛顿被美国人民尊称为“国父”,受到人民的尊敬,这是因为 ①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开创美国近代民主制度 ③出任美国第一任总统④重国家利益不贪恋权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8.以下不属于 ...拿破仑对资本主义发展贡献的是 A.打败欧洲封建君主的进攻B.建立起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 C.确立西方世界的法律典范D.将大革命精神传播到欧洲国家 9. 《论语·雍也》篇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体现了孔子的哪一思想 A.仁者爱人 B.和而不同 C.中庸之道 D.克己复礼 10.学生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回答仲弓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回答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讱。”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孔子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B. 孔子根据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解释 C. 体现了孔子在处事原则上“中庸之道”的思想 D. 孔子论证了“仁”和“礼”的辩证关系 11.以下有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三人都认同奴隶制度

走进历史人物——李清照_初中作文

走进历史人物——李清照 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一瓣摇曳在动荡的北宋,一瓣在南宋的哀怨中飘零。 历史注定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否则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柔情劲经南北宋朝,又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才情遮掩文坛墨客。 一介草民,惟求安。 风雨过后,不变是动荡。历尽了颠沛流离,何尝不愿安宁?却是世事难料,却是兵败马乱,即便如此,安逸的生活可以不要了罢,珍世的古董可以舍弃了罢,可家呢?不论家,国已逝,家何存!留下的,唯有一刬的哀怨与心酸,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一名青衿,惟求清。 清淡的生活是多少迁客骚人的追求啊,却终于被现实大海重重拍下。面对残阳秋水,晚秋落叶,诗人的苦闷,身处异乡的孤寂,也散落在水面,晕开思念的涟漪。女人花映在水中,水滋润了花,水却因

她的思绪而惆怅,为她的柔情而妩媚。 一缕轻衫,惟求静。 才情缀满了一缕轻衫,但她终究还是一名女子,有血有肉,柔情似水。她与赵明诚明明相爱,却是天人相隔,是源于当时无情的乱世啊,才会让他们的爱情这般悲凉!这又是一个何等坚韧的女子,悲怆使她柔肠万断,她却化作细语追忆自己的爱情,然而,这柔丝般的细语又怎能载起她千钧的伤痛? 面对残香断酒,面对物是人非,面对绿肥红瘦,柔弱的女子要如何抵撑?只能以泪筛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恐怕连蚱蜢舟也载不下罢,既然载不下,那就忖度着旧梦,让泪滴下,滴在对国仇家恨的悲愤中,滴在对赵明诚的思念中。 女人花飘落了,镶在水面上,流水洗去了岁月的光华和铅华,变的是岸上风雨,垂柳芭蕉,不变的仍是东流水。 春花秋月,年年月月依旧,还有惆怅也依旧。纵使没有了风横雨狂,不再乱红纷飞,然惟有一丛芳草,蜂蝶纷舞里,年年月月爱与恨

家乡历史文化名人简介

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 谢邦彦,字朝美,号后洲先生,生于宋徽宗初年(公元1100年),祖籍长溪绯洋漈源(今柏洋乡柘头村),系柘头村始祖谢十九公的第七丗孙,对《春秋学》颇有研究,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其中《霞浦山》一诗脍炙人口、颇为流传,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无限赞美之情:“十里湾环一浦烟,山奇水秀两鲜妍。渔人若问翁年代,为报逃秦不计年。”从此“霞浦县”便因“霞浦山”而名。 謝翱(1249年-1295年),南宋著名爱国詩人,被誉为“南宋翘楚”、“宋末诗人之冠”,字皋羽,一字皋父,號晞發子,生于长溪(今霞浦县),祖籍绯洋漈源(今柘头村),先祖谢邦彦。自幼聪颖好学,“苦思力索、淹贯诸经史”,深受其父谢钥(通《春秋》,著《春秋衍义》、《左氏辩证》传于时)思想的熏陶,性格倜傥,不拘小节,胸怀报国大志。27岁时倾尽家资招募乡兵数百人,投奔文天祥麾下,任咨议参军,为复宋大业呕心沥血,表现了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辛勤笔耕,创作丰富,其散文“是天地间的至文”(黄宗羲语),最著名的有《登西台恸哭记》(曲折地表达他哭祭文天祥的沉痛悲愤之情,感人至深,今浙江富春山西留有“謝翱哭台”);写景则文风峭劲(得力于柳宗元的散文),如《游赤松观羊石记》写羊石群象、形神俱肖,《金华洞记》

写洞中灵怪、形象生动;其诗传于今者约200篇,如《宋铙歌鼓吹曲》、《宋骑吹曲》(写宋太祖建国时东征西讨之事)文句炫煌、音韵雄壮,读后有“亲在短箫鼓吹间”之感;《鸿门宴》似李贺,《效孟郊体》似孟郊、贾岛。其诗文在反清斗争中产生过积极影响,编有《晞发集》、《天地间集》、《□发集》、《□发遗集》、《浦阳先民传》、《国粹丛书》等。 林瞪(1003-1059),柏洋乡上万村林氏开基祖,是一个早于方腊近百年就加入明教的领军人物。公元1027年(宋真宗咸平三十年)弃俗入明教门,斋戒严肃,历二十有二年,功行乃成。林瞪在摩尼教教徒的阶层中有较高的品级,其法脉在福建“明教门”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促使摩尼教进一步“脱夷化”,演变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教门”。林瞪在上万村附近有一个堂口--乐山堂,有弟子数百人,他的两个女儿就像后来金庸小说中描写的明教圣女一样终生未嫁,只是她们的称呼不叫“圣女”,村民都称为“龙凤姑婆”,在乐山堂附近还建有姑婆宫。 许旺(1903-1937),原名许品旺,柏洋乡柏洋村人。1929年始,经常在霞安柘等县交界山区做木工的许旺自发参加了反鸦片游行示威等早期革命斗争活动;1932年2月由马立峰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木匠身份作掩护,在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结构图

选修四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㈠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②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③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④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 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 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③徭役繁重。④刑法严酷。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 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的暴政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②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㈡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⑴原因:①客观上: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总结历代兴衰的经验。②主观上:唐太宗心存百姓,选贤与能,励精图治,善于用人与纳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 ⑵主要表现: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②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③法律上:慎用刑法,使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大改观;④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础;⑤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或控制,促进民族关系发展;⑥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态度和开放政策,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二、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入了鼎盛时期。③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㈢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一、康熙帝初年面临问题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②沙俄势力正在东来;③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④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⑤满汉矛盾尚未平复。 二、康熙帝巩固中国统一的举措 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②收复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海防。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

历史名人故事【四篇】

历史名人故事【四篇】 历史名人故事篇一:人生的真谛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候着他们。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也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历史名人故事篇二:小比尔盖茨的“电脑梦” 比尔。盖茨从小就是个“电脑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小时候就开朗活泼,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等长大些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入成年时期,也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在中学时酷爱数学和计算机。保罗。艾伦是他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诸如排座位之类的小软件,小比尔。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 1972年的一个夏天,年龄比他大3岁的保罗拿来一本《电子学》的杂志,指着一篇只有10个自然段的文章,对比尔说,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尔的公司推出一种叫8008的微处理器芯片。两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摆弄出一台机器,可以分析城市交通监视器上的信息,他们就想成立一家命名为“交通数据公司”的公司。1973年,比尔上了哈佛大学,保罗则在波士顿一家叫“甜井”的电脑公司找到一份编程的工作。两个伙伴经常会面,探讨电脑的事情。 如苹果砸出牛顿的灵感一样,个人电脑突入比尔的脑海也有一个外在的启蒙者。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

盘点中国名人故里之争

盘点中国名人故里之争 中国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若干年后,斯人已去,其故里蕴含着丰厚的人文价值,自然就成为惠及后人的一方宝地。从黄帝、炎帝、尧帝、舜帝,到老子、姜尚,再到诸葛亮、赵云、李白、曹雪芹,乃至众多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如孙悟空、西门庆等,都引起了诸多城市之间的争抢,好不热闹。 1、黄帝故里之争 事件背景:河南省新郑市是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之地,陕西黄陵县是黄帝的陵冢,两地都和黄帝有关。由此,祭拜黄帝,去陕西还是去河南,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腾讯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甚至开辟专栏解析陕西、河南的“黄帝之争”,陕西人认为陕西桥山上的黄帝陵,早已成为海内外华人每年清明公祭始祖的场所;但河南人则认为河南新郑是黄帝的出生地,黄帝在这里建都立业,所以更应该在这里祭拜。轩辕故里是以轩辕诞生在天水市清水这一史实为基础,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延伸,不断融合辐射的特定地域文化。它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十分丰富,影响颇为深远。清水,这个陇上古县,虽然至今还鲜为人知,但他却是中华人文初祖黄帝的诞生地,是名副其实的“轩辕故里”。 争夺地:河南新郑、陕西黄陵和甘肃清水。 2、炎帝故里之争 事件背景:湖北随州自称“炎帝故里”,此乃湖北省文化旅游整

体布局的结果。《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服务业)》明确提出开发“随州炎帝故里”。湖北倾力打造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随州亦跻身其中。随州的炎帝故里项目是“炎帝神农故里名胜风景区”,规划总面积3000亩,预期投资4.4亿元。第二个“炎帝故里”在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南省在其《“十—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旅游品牌”,打造省级精品旅游路线——长沙一株洲(炎帝陵)一南岳一永州(舜帝陵)的寻根祭祖旅游线。而《株洲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规定的株洲市四大城市职能之一就是“面向海内外华人的炎帝历史文化纪念地”。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亦自称当地为“炎帝故里”,力推自己“全球华人老家”的城市名片,这使得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华人似乎都“被故里”了。宝鸡的炎帝故里项目是“炎帝故园景区综合开发”,总投资约1.6亿元,预计建成后将达到国家4A级景区标准,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利润2000万元,8年收回投资。第四个“炎帝故里”在湖南省会同县,其城市名片即是“炎帝故里·易学源头”。会同县《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着重连山“炎帝文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5月7—9日,会同县人民政府在北京举办“全国首届会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讨会”,其新闻发布会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山西省高平市在其《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按照‘打造炎帝文化品牌,开发长平古战场’的思路,加大对神农炎帝根祖文化、长平古战场军事文化和特色民居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宣传力度,提高该市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历史名人介绍

1: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政治领袖 2:牛顿发现日光十七色混合的人;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人;微积分,二项式创始人;四大运动定论创始人;《原理》作者;恒星起源学创始人 3:耶稣基督基督教创始人;《圣经》作者 4: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5:孔丘儒教创始人 6:保罗基督教最伟大的使徒;《新约》作者 7:蔡伦纸的发明人 8:古登堡活字印刷及活字印刷法的创始人,推广人 9:哥伦布美洲大陆发现者 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相对论学创始人,核能发现者 11:巴斯德生源说创始人,细菌学创始人,疫苗创始人 12:伽利略“无阻力时不同重量物体下落速度一样”定理创始人,惯性定律创始人,太阳黑子,卫星论创始人;日心说创始人之一 13:亚里士多德古代史中最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地质学,物理学,解刨学,生理学,形而上学创始人14:欧几里的《几何原本》作者 15:摩西犹太教创始人,率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的人 16:达尔文进化论奠基人 17:秦始皇统一中国者 18:奥古斯都古罗马第一任皇帝 19:哥白尼日心说创始人 20:拉瓦锡基本化学理论创始人,元素说创始人,“呼吸等于燃烧”重要理论创始人

21:君士坦丁大帝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 22:瓦特蒸汽机发明人 23:迈克尔法拉第发电机创始人 24:迈克斯韦创立了一组有四个方程式的表达电磁间基本定律的方程组25:路得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26: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开国总统,美国解放者 27:卡尔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 28:莱特兄弟飞机发明人 29:成吉思汗古元国开国皇帝 30:亚当斯密经济理论学奠基人 31:爱德华德维尔(莎士比亚)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32:约翰道尔顿将原子假说引入主流科学的人 33:亚历山大大帝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 34:拿破仑伯纳巴著名的征服者,法国皇帝 35:托马斯爱迪生发明大王 36:安东尼凡列文虎克微生物发现者,高倍率显微镜发明人 37:威廉默顿将麻醉引入手术的人 38:马可尼无线电发明人 39:希特勒著名独裁者,征服者,前德国元首 40:柏拉图西方主流哲学创始人 41:克伦威尔英国议会民主制奠基人

美国100位历史名人榜(19):Thomas Paine

Headoffice管理总部 Thomas Paine (February 9, 1737 [O.S. January 29, 1736] –June 8, 1809) was an author, pamphleteer, radical, inventor, intellectual, revolutionary, and one of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Born in Thetford, Norfolk, Paine emigrated to the British American colonies in 1774 in ti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His principal contributions were the powerful, widely-read pamphlet Common Sense (1776), advocating colonial America's independence from the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The American Crisis (1776–1783), a pro-revolutionary pamphlet series. The historian Saul K. Padover in the biography Jefferson: A Great American's Life and Ideas, refers to Paine as "a corsetmaker by trade, a journalist by profession, and a propagandist by inclination." Paine was deeply involved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He wrote the Rights of Man (1791), in part a defenc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against its critics, in particular the British statesman Edmund Burke. Despite not speaking French, he was elected to the French National Convention in 1792. The Girondists regarded him as an ally, so, the Montagnards, especially Robespierre, regarded him as an enemy. In December of 1793, he was arrested and imprisoned in Paris, then released in 1794. He became notorious because of The Age of Reason (1793–94), his book advocating deism, promoting reason and freethinking, and arguing against institutionalized religion and Christian doctrines. He also wrote the pamphlet Agrarian Justice (1795), discussing the origins of property, and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a guaranteed minimum income. Paine remained in France during the early Napoleonic era, but condemned Napoleon's dictatorship, calling him "the completest charlatan that ever existed". In 1802, at President Jefferson's invitation, he returned to America where he died on June 8, 1809. Only six people attended his funeral as he had been ostracized for his criticisms and ridicule of Christianity. American Revolution Thomas Paine has a claim to the title The Father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because of Common Sense, the pro-independence monograph pamphlet he anonymously published on January 10, 1776; signed "Written by an Englishman", the pamphlet became an immediate success., it quickly spread among the literate, and, in three months, 100,000 copies sold throughout the American British colonies (with only two million free inhabitants), making it a best-selling work in eighteenth-century America. Paine's original title for the pamphlet was Plain Truth; Paine's friend, pro-independence advocate Benjamin Rush, suggested Common Sense instead. The pamphlet appeared in January 1776, after the Revolution had started. It was passed around, and often read aloud in taverns, contributing significantly to spreading the idea of republicanism, bolstering enthusiasm for separation from Britain, and encouraging recruitment for the Continental Army. Paine provided a new and convincing argument for independence by advocating a complete break with history. Common Sense is oriented to the future in a way that compels the reader to make an immediate choice. It offers a solution for Americans disgusted and alarmed at the threat of tyranny. Paine was not expressing original ideas in Common Sense, but rather employing rhetoric as a means to arouse resentment of the Crown. To achieve these ends, he pioneered a style of political writing suited to the democratic society he envisioned, with Common Sense serving as a primary example. Part of Paine's work was to render complex ideas intelligible to average readers of the day, with clear, concise writing unlike the formal, learned style favored by many of Paine's contemporaries. Common Sense was immensely popular, but how many people were converted to the cause of independence by the pamphlet is unknown. Paine's arguments were rarely cited in public calls for independence, which suggests that Common Sense may have had a more limited impact on the public's thinking about independence than is sometimes believed. The pamphlet probably had

我的家乡——台州历史名人介绍

我的家乡——台州——历史名人 细胞学家朱洗 我的家乡在浙江省台州市。自古台州人才辈出,台州文化和台州精神孕育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英雄豪杰、名家硕儒,正史中立传的人物就有99人。自唐至清有文武状元各3人,文进士974人,是中进士较多的地区之一。还有台州籍两院院士21人。1、文化名人。有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天台宗五世祖章安大师,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诗书画三绝”、开台州教化之先河的郑虔,“初唐四杰”之一、做过临海县丞的骆宾王,隐逸诗人寒山子,唐代著名诗人项斯,著名“活佛”道济(济公),宋代有儒学大家朱熹,著名理学家徐中行、徐庭筠,著名文学家、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元代有著名书画家柯九思,元末明初有著述169卷入《四库全书》的文史学家陶宗仪,明代有儒学大师、“台州式硬气”的代表人物方孝孺,史学家、茶陵派代表诗人谢铎,独树一帜的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清代有著名“博学鸿词”齐召南等。2、政治军事名人。有南宋名相谢深甫、杜范,太皇太后谢道清,与文天祥一起聚兵勤王的南宋名臣杜浒,元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抗倭名将戚继光,清台州知府、著名爱国将领刘璈,抗日将领、被誉为中国“空军之父”的周至柔,抗日将领、为国捐躯的陈安宝,中共早期女英烈郭凤韶,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观澜,军事家张崇文,外交家章文晋等。3、科教名人。有我国近代植物生理学创始人和奠基人、著名科学家罗宗洛,我国近代生物学的倡导人、举世公认的“冯氏效应”开创者冯德培,独创“没有外祖父的蝌蚪”学说者、著名生物学家朱洗,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专家、“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开创“断手再植”的奠基人、著名医学家陈中伟,著名经济学家周宪文,教育家林迪生等。 以为我本人是学生物技术的,所以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我国的著名细胞学家朱洗。 朱洗——中国细胞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0年10月14日生于浙江临海,1962年7月24日卒于上海。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考入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生物系学习,1931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历任广州中山大学、北平中法大学教授,台湾大学动物系主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和上海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对两栖类、鱼类、家蚕等动物卵子成熟、受精、人工单性生殖和异种杂交的细胞学,两栖类人工排出卵的成熟、受精和单性生殖等做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发现卵子成熟程度与胚胎的正常发育有密切关系;还发现输卵管产生的胶膜对受精有重要作用。他创立了蟾蜍卵巢离体排卵的方法,为探讨卵子成熟、受精和发育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1961年首次使人工单性生殖产生的雌蟾蜍与雄蟾蜍交配,繁殖出后代,证明了单性生殖的高等动物仍保有传种接代的能力。在家蚕的混精杂交研究中,他发现了不同品种的逾数精子能影响子代的遗传性;他参与解决蓖麻蚕的引种、驯化、越冬品种培育和推广等问题,并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三等奖。还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成功地解决了鲢、鳙等池养家鱼的人工催产和鱼卵孵化等问题,促进了中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发表科普读物19种。著有《生物的进化》等。 当然这些都是网上可以查到的。有些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及譬如说,他曾经留法五年才得以上学。中国实验生物学的开拓者朱洗(1900—1962),出身贫寒,1920年的时候他还叫朱玉文。这年他到了巴黎想留学,但没有足够的钱了,就没有学上,只好和其他穷学生在华侨协社等着工作的降临。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朱玉文的钱越来越少了,有一天,他对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