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

(完整word版)(全国1卷)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1卷)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

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

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

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

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1/ 16

(全国1卷)2019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2/ 16

3 / 16

A .P 和Q 都带正电荷

B .P 和Q 都带负电荷

C .P 带正电荷,Q 带负电荷

D .P 带负电荷,Q 带正电荷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

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

为3 km/s ,产生的推力约为4.8×

106 N ,则它在1 s 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1.6×102 kg B .1.6×103 kg

C .1.6×105 kg

D .1.6×106 kg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

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1.5F

C .0.5F

D .0

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1<2

1

t

t <2 B.2<2

1

t

t

<3 C.3<2

1

t

t

<4 D.4<2

1

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20.空间存在一方向与直面垂直、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其边界如图(a)中虚线MN所示,一硬质细导线的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将该导线做成半径为r的圆环固定在纸面内,圆心O在MN上。t=0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如图(a)所示:磁感应

4/ 16

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在t=0到t=t1的时间间隔内

A.圆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不变

B.圆环中的感应电流始终沿顺时针方向

C.圆环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

0 4

B rS t

D.圆环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2 0

0π4

B r

t

21.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M的半径是星球N的3倍,则

A.M与N的密度相等

B.Q的质量是P的3倍

5/ 16

C.Q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的4倍

D.Q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的4倍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

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

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

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3位

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A 0.233 0.75)

23.(10分)

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250μA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20 mA的电流表。该同学测得微安表内阻为1 200 Ω,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R的电阻与微安表连接,进行改装。然后利用一标准毫安表,根据图(a)所示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虚线框内是改装后的电表)。

6/ 16

(1)根据图(a)和题给条件,将(b)中的实物连接。

(2)当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16.0 mA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由此

可以推测出改装的电表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18 mA A.21 mA

C.25mA D.28 mA

(3)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大于1 200 Ω

B.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小于1 200 Ω

C.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

D.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大

(4)要达到预期目的,无论测得的内阻值是都正确,都不必重新测量,只需要将

7/ 16

8 / 16

阻值为R 的电阻换为一个阻值为kR 的电阻即可,其中k

=

(1)连线如图所示

(2)C (3)AC (4)9979

24.(12分)如图,在直角三角形OPN 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带正电的粒子从静止开始经电压U 加速后,沿平行于x 辅的方向射入磁场;一段时间后,该粒子在OP 边上某点以垂直于x 轴的方向射出。已知O 点为坐标原点,N 点在y 轴上,OP 与x 轴的夹角为30°,粒子进入磁场的入射点与离开磁场的出射点之间的距离为d ,不计重力。求

(1)带电粒子的比荷;

(2)带电粒子从射入磁场到运动至x 轴的时间。

(1)设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加速后的速度大小为v ,

由动能定理有21

2

qU mv ①

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领第二定律有

2 v

qvB m

r

=②

由几何关系知d2r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22

4

q U

m B d

=④

(2)由几何关系知,带电粒子射入磁场后运动到x轴所经过的路程为

π

tan30

2

r

s r

=+?⑤

带电粒子从射入磁场到运动至x轴的时间为

s

t

v

=⑥

联立②④⑤⑥式得

2π3

()

42

Bd

t

U

=⑦

25.(20分)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a)所示。t=0时刻,小物块A在倾斜

9/ 16

10 / 16

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A 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 点(图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轨道上保持静止。物块A 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b )所示,图中的v 1和t 1均为未知量。已知A 的质量为m ,初始时A 与B 的高度差为H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块B 的质量;

(2)在图(b )所描述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物块A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已知两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在物块B 停止运动后,改变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然后将A 从P 点释放,一段时间后A 刚好能与B 再次碰上。求改变前面动摩擦因数的比值。

(1)根据图(b ),v 1为物块A 在碰撞前瞬间速度的大小,1

2v 为其碰撞后瞬间速度的

大小。设物块B 的质量为m ',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1()2

v mv m m v ''=-+① 2221111()222

v mv m m v ''=-+② 联立①②式得

3m m '=③

(2)在图(b )所描述的运动中,设物块A 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下滑过程

11 / 16

中所走过的路程为s 1,返回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为s 2,P 点的高度为h ,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 ,由动能定理有

211102

mgH fs mv -=-④ 2121()0()22

v fs mgh m -+=--⑤ 从图(b )所给的v -t 图线可

11112

s v t =⑥ 11111(1.4)22v s t t =

??-⑦ 由几何关系

21s h s H =⑧

物块A 在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12W fs fs =+⑨

联立④⑤⑥⑦⑧⑨式可得

215W mgH =⑩

(3)设倾斜轨道倾角为θ,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改变前为μ,有

cos sin H h W mg μθθ

+=○11 设物块B 在水平轨道上能够滑行的距离为s ',由动能定理有

2102

m gs m v μ''''-=-○12 设改变后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动能定理有

12 / 16

cos 0sin h mgh mg mgs μθμθ

'''-?-=○13 联立①③④⑤⑥⑦⑧⑩○11○12○13式可得

11=9

μμ'○14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

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的密度。(低于 大于)

(2)(10分)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部其性能。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容积为013 m 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

中。已知每瓶氩气的容积为3.2×

10-2 m 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5×107 Pa ,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2.0×

106 Pa ;室温温度为27 ℃。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i )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

(i i )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1 227 ℃,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i )设初始时每瓶气体的体积为V 0,压强为p 0;使用后气瓶中剩余气体的压强为p 1。假设体积为V 0、压强为p 0的气体压强变为p 1时,其体积膨胀为V 1。由玻意耳定律 p 0V 0=p 1V 1 ①

13 / 16

被压入进炉腔的气体在室温和p 1条件下的体积为

10V V V '=- ②

设10瓶气体压入完成后炉腔中气体的压强为p 2,体积为V 2。由玻意耳定律

p 2V 2=10p 1V ' ③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p 2=32×107 Pa ④

(ii )设加热前炉腔的温度为T 0,加热后炉腔温度为T 1,气体压强为p 3,由查理定律 31

10p p T T = ⑤

联立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p 3=1.6×108 Pa ⑥

34.[物理一选修3-4)(15分)

(1)(5分)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5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 )所示,P 、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 )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质点Q 的振动图像与图(b )相同

B.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大

C.在t=0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的大

D.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

E.在t=0时刻,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的大(CDE)

(2)(10分)如图,一般帆船静止在湖面上,帆船的竖直桅杆顶端高出水面3 m。距水面4 m的湖底P点发出的激光束,从水面出射后恰好照射到桅杆顶端,该出射光束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取sin53°=0.8)。已知水的折射率为

4 3

(i)求桅杆到P点的水平距离;

(ii)船向左行驶一段距离后停止,调整由P点发出的激光束方向,当其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时,从水面射出后仍然照射在桅杆顶端,求船行驶的距离。

(i)设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x1,到P点的水平距离为x1;桅杆高度为h1,P点处水深为h2:微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有

1 1tan53

x

h

=?①

2 3tan

x h

θ

=②

由折射定律有

sin53°=n sinθ ③

14/ 16

15 / 16

设桅杆到P 点的水平距离为x ,则

x =x 1+x 2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x =7 m ⑤

(ii )设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时,从水面出射的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i ',由折射定律有

sin i '=n sin45° ⑥

设船向左行驶的距离为x',此时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x'1,到P 点的水平距离为x'2,则

1

2x x x x '''+=+ ⑦ 11tan x i h ''= ⑧

22tan 45x h '=? ⑨

联立⑤⑥⑦⑧⑨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x'

=3m=5.5m () ⑩

结尾处,小编送给大家一段话。米南德曾说过,“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在每个精彩的人生中,学习都是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专业文员教职,我更加懂得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掌握最新的相关知识,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才能开拓创新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档也是由我工作室专业人员编辑,文档中可能会有错误,如有错误请您纠正,不胜感激!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16/ 16

(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3试卷及答案

2017·全国卷Ⅲ(物理) 14.D5、E2[2017·全国卷Ⅲ] 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 A .周期变大 B .速率变大 C .动能变大 D .向心加速度变大 14.C [解析] 由天体知识可知T =2πR R GM ,v =GM R ,a =GM R 2,半径不变,周期T 、速率v 、加速度a 的大小均不变,故A 、B 、D 错误.速率v 不变,组合体质量m 变大,故动能E k =1 2 m v 2变大,C 正确. 15.L1[2017·全国卷Ⅲ] 如图所示,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 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金属杆PQ 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 ,一圆环形金属线框T 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PQ 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 .PQRS 中沿顺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B .PQRS 中沿顺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 C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D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 15.D [解析] 金属杆PQ 突然向右运动,则其速度v 方向向右,由右手定则可得,金属杆PQ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Q 到P ,则PQRS 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PQRS 中感应电流产生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故环形金属线框T 中为阻碍此变化,会产生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则T 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D 正确. 16.E1、E2[2017·全国卷Ⅲ]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绳PQ 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 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 点,M 点与绳的上端P 相距1 3l .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g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doc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对三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试题体现四川特色。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Ⅰ卷和Ⅱ卷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如2006年试卷的4、6、11、14、22、26、28、29、30题; 2007年试卷的3、4、12、14、17、25、26、29、30题等;

2008年试卷的1、3、12、16、20、22、28、30题等。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06年试卷的第22题、第26题、 2007年试卷的25题等,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张试卷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对物理试题的基本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占44.2%;电学49分,占40. 8%;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占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2008年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4个(未涉及到电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涉及到30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考

秦皇岛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秦皇岛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60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21分) 注意事项: 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 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一、选择随(本大題共9个小题,共21分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題2分:7-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对的给3分,选对但不全的给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个给分) 1.图4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地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大 B.乙: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丙: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了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D.丁:不再蹬地,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属 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张纸的F度约为0.1cm B.正常骑行自行年的速度约为5m/s C.一支普通圆珠笔重的为2N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C.教家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

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图5所示四个装置中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相同的是 5.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6.图6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惆性成危害的是 7.如图7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晴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D.当光屏成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倒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 得到清断的像 8.如图8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v的速度匀速运动了s,已知物体在 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物重的n分之一,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1)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分)将质量为1.00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kg?m/s B.5.7×102kg?m/s C.6.0×102kg?m/s D.6.3×102kg?m/s 2.(3分)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3.(3分)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m a>m b>m c B.m b>m a>m c C.m c>m a>m b D.m c>m b>m a 4.(3分)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 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H+H→He+n,已知H的质量为2.0136u,He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物理 专题01 物理常识 单位制 考试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专题 01物理常识 单位制 选择题: 1.(2019?北京卷?T8)国际单位制(缩写SI)定义了米(m)、秒(s)等7个基本单位,其他单位均可 由物理关系导出。例如,由m 和s 可以导出速度单位m· s –1。历史上,曾用“米原器”定义米,用平均太阳日定义秒。但是,以实物或其运动来定义基本单位会受到环境和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采用物理常量来定义则可避免这种困扰。1967年用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 细能级间跃迁辐射的频率?ν=9 192 631 770 Hz 定义s ; 1983年用真空中的光速c =299 792 458 m·s –1定义m 。2018年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基本物理常量来定义(对应关系如图,例如,s 对应?ν,m 对应c )。新SI 自2019年5月20日(国际计量日)正式实施,这将对科学和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物理常量定义,保证了基本单位的稳定性 B. 用真空中的光速c (m·s –1)定义m ,因为长度l 与速度v 存在l =vt ,而s 已定义 C. 用基本电荷e (C)定义安培(A),因为电荷量与电流I 存在I =q /t ,而s 已定义 D. 因为普朗克常量h (J·s)的单位中没有kg ,所以无法用它来定义质量单位 2.(2019?天津卷?T9)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质量单位“千克”用普朗克常量h 定义,“国际千克原器”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h 的数值为346.6310-?,根据能量子定义,h 的单位是______,该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表示,则为______。 3.(2018·浙江卷)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能量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A. kg·m 2/s 2 B. kg·m/s C. N/m D. N·m 4.(2018·浙江卷)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伽利略 C. 笛卡尔 D. 牛顿 5.(2016·天津卷)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近五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分析

近五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分析 利川一中高三物理备课组 2008.11 搞好高考真题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考复习效率。分析试题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1)历年试题抽样分析——找共性;(2)近期试题重点分析——找趋势;(3)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分析——找变化;(4)不同模式的试题分析——找差别。下面对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卷(以下简称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09年高考提供一些预测依据。一、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知识点的分布,预测09年物理高考 湖北省近五年高考,理综卷用的都是全国Ⅰ卷,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但物理核心内容重点考查,力学和电学两大块所占比例约为48.3%和36.7%,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三块所占比例均为5%,即各占一道选择题。下面按题型具体分析。 1.选择题 近五年在高考理综卷物理试题(全国卷Ⅰ)中,选择题数量均为8个,分值共48分,占物理试题总分的40%。选择题的考查内容较为稳定,题目数量为力学3个(08年力学4个,其中1个内容为振动和波),电学2个(08年电学1个),光学、热学、原子物理各1个。选择题具体知识点分布见附表一。 五年中,最近四年都考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考查有三年都是以图像的形式;单独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有三次(04、05、08);热、光、原、波几乎每年都以一个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可以预测,在09年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相结合,万有引力与航天,原子物理中的核反应方程和原子能级及跃迁等问题仍将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电荷在电场中的动力学及功能关系问题,动量和能量问题,一些科普知识和物理学史等问题也有可能出现,以体现对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考查。 2.实验题 从近五年高考实验题来看,已从考查原理、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过渡到要求考生用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解决新颖灵活的实验问题,强化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从仪器使用,装置改造,电路设计,实验方法等多方面设置了新的物理情境。实验题具体知识点分布见附表二。预测09年高考实验题仍然为一大一小两道实验题不变,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必修(包括必选修)内容中实验共有十一个,选修3-5中一个,共十二个实验(具体内容见附表三),考虑到重复考试的可能性很小,其中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等实验考查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些实验应该作重点复习。 3.计算题 计算题只有三道题,通过由易到难的三个考题,区分考生对主干知识掌握程度、鉴别考生物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9套

第 1 页 共 142 页 2019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声的物体一定都在振动 B. “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 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D. 开会时将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 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关于该木材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导热性差 B.硬度大 C.耐腐蚀性好 D.密度大 3.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导体M 就会运动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电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B. 在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此实验说明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D. 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可以改变导体M 的运动方向 4.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铁丝的内能 5. 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不受力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 C. 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 静止在地面上的“歼-20”战机,受平衡力的作用 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h 丄2两灯均正常发光,电 流 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两 个电表示数均不变,假设故障是由其中某只灯泡引起的,则造成 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L1短路 B. L1短路 C.L2断路 D. L 2断路 7. 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凝华现象 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升华现象 D.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变慢 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f/恒定,闭合开关和S 2,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过程中 A.灯泡L 的亮度不变 B. 两端的电压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9.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 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 Phh 。则下列关系

2017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理科綜合能力測試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の四個選項中,第14~17題只有一項符 合題目要求,第18~21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の得6分,選對但不全の得3分,有選錯の得0分。 14.將質量為1.00kg の模型火箭點火升空,50g 燃燒の燃氣以大小為600 m/s の速度從火箭噴口在很短時間 內噴出。在燃氣噴出後の瞬間,火箭の動量大小為(噴出過程中重力和空氣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15.發球機從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兩個速度不同の乒乓球(忽略空氣の影響)。速度較大の球越 過球網,速度較小の球沒有越過球網,其原因是 A .速度較小の球下降相同距離所用の時間較多 B .速度較小の球在下降相同距離時在豎直方向上の速度較大 C .速度較大の球通過同一水平距離所用の時間較少 D .速度較大の球在相同時間間隔內下降の距離較大 16.如圖,空間某區域存在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電場方向豎直向上(與紙面平行),磁場方向垂直於紙面 向裏,三個帶正電の微粒a ,b ,c 電荷量相等,質量分別為m a ,m b ,m c ,已知在該區域內,a 在紙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b 在紙面內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c 在紙面內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選項正確の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 17.大科學工程“人造太陽”主要是將氚核聚變反應釋放の能量用來發電,氚核聚變反應方程是 2 2311 120H H He n ++→,已知21H の質量為2.0136u ,32He の質量為3.0150u ,10n の質量為1.0087u ,1u =931MeV/c 2。氚核聚變反應中釋放の核能約為 A .3.7MeV B .3.3MeV C .2.7MeV D .0.93MeV

198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赏析(含答案)

198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赏析 一、每小题4分.第(1)到第(4)小题,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 写出演算过程.第(5)小题,按题意要求在附图上作图. (1)写出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或数值: 北京地区的重力加速度是9.801 . 冰的熔点是K. 第一宇宙速度大约是千米/秒. 基本电荷e=1.60×10-19 . (2)以60°的仰角抛出一物体(空气阻力不计).它到达最高点时的动量的 大小跟刚抛出时的动量的大小之比等于.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跟刚抛出时的动能之比等于 . (3)使金属钠产生光电效应的光的最长波长是5000埃.因此,金属钠的逸 出功W= 焦耳. 现在用频率在3.90×1014赫兹到7.50×1014赫兹范围内的光照射钠,那么,使钠产生光电效应的频率范围是从赫兹到赫兹. (普朗克恒量h=6.63×10-34焦耳·秒) (4)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级是E1=-13.6电子伏特.第二能级是E2=-3.4电 子伏特.如果氢原了吸收电子伏特的能量,它即可由基态跃迁到第二能级.如果氢原子再获得1.89电子伏特的能量,它还可由第二 能级跃迁到第三能级.因此,氢原子的第三能级E3= 电子伏特. (5)物体AB被置于一薄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之间,并垂直于透镜的主 轴.透镜的大小、焦点的位置、物体AB的长度和位置都如附图所示. 1.在下图上用作图法(以透镜中通过光心的一段虚线代表薄透镜)画 出凸透镜成像光路和像. 2.要想看到物体AB的完整的像,眼睛必须处在某一范围内.试作图确 定下图上的这一范围(用斜线标明.) 二、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它的号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得-1分;不答的,得0分;如果选了两个答案,不论写在括号内或括号旁,得-1分. (1)在右图所示的电路里,r是电源的内阻,R1和R2是外电路中的电阻.如果 用P r、P1和P2分别表示电阻r、R1和R2上所消耗的功率,当R1=R2=r 时,P r:P1:P2等于:

最新物理选修3—4近5年高考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 34【物理—选修3-4】(15分)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布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1x ?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2x ?相比1x ? 2x ?(填“>”“<”或“=”)。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nm ,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m ,测得第一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mm ,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 mm 。 答案:> 0.3 解析:双缝干涉条纹间距L x d λ ?= ,红光波长长,所以红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较大,即 1x ?>2x ?。条纹间距根据数据可得2 10.5 2.1 2.1105mm x mm m -?===?,根据L x d λ?=可得9421630103100.32.110L m m d m mm x m λ---??===?=??。 (2)(10分)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 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 25/cm s ,两列波在0t =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求 (i )0t =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 的所有质点的x 坐标 (ii )从0t =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 -的质点的时间 答案 (i ) 1(50300)x n cm =+ 1,2,3n =±±±…… (ii )0.1s 解析:(1)根据两列波的振幅都为8cm ,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 的的质点即为两列波的波峰相遇。 设质点x 坐标为x 根据波形图可知,甲乙的波长分别为60cm λ=乙,50cm λ=甲 则甲乙两列波的波峰坐标分别为

新人教版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II)卷

新人教版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目前“山东舰”上“歼-15”飞机仍然采用滑跃式起飞。据透露,中国下一艘很可能是电磁弹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如图所示。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下列实验中,与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A.B.C.D. 2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3 .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八号导航卫星发射到预定椭圆轨道,该椭圆软道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599千米,如图是北斗八号一导航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关于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动能、速度的变化是

A.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 B.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 C.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不变 D.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 4 . 下列有关家庭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试电笔可以判别零线和地线 B.家庭电路中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两盏灯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 C.家庭电路中的熔丝接在火线上 D.在正确使用试电笔时,试电笔与火线接触,没有电流流过人体 5 . 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作直线运动的s﹣t图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 B.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5m/s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运动速度是2.5m/s 6 . 如图所示,“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 2 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T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A. 2 T噬菌体病毒颗粒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B. 2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2T噬菌体的核酸中 T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 2 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 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的部 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4h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B.0~1h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 .2~3h 物质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0~1h 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 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 、b 、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1F 均为黄色,2F 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下列说确的是 A .-141L0.1mol L NH 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0.1A N B .2.4gMg 与24H SO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 C .标准状况下,2.24L 2N 和2O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 D .0.1mol 2H 和0.1mol 2I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 9. 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 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40年1984年高考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198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物 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儒京解析 一、(21分)每小题3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我国在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信卫星.这颗卫星绕地 (1)【答案】1:1【解析】本题考查卫星的角速度及理解能力。 因为通信卫星是同步卫星,所以这颗卫星绕地 2 为1:1。 本题难度:容易。 (2)平衡下列核反应方程式: (2)【答案】He 42,n 10【解析】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及理解能力。 根据核反应的电荷量守恒与质量数守恒,得He 42,n 10 本题难度:容易。 (3)如右图所示,一正离子以速度v 从左向右射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并存的区域 中.电场强度E=4×104牛顿/库仑.磁感应强度B=0.2特斯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磁场和速度三者的方向互相垂直.如果该离子在场中运动时不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在附图中为从 向 ;离子速度大小v= 米/秒. (3)【答案】电场方向向下,速度s m /1025 【解析】本题考查洛伦兹力和电场力及分析能力。

根据左手定则,洛伦兹力向上,根据力的平衡,电场力向下,所以电场方向向下。根据Eq Bqv =,得s m B E v /1025?== 。 本题难度:容易。 (4)频率为ν的光照射到一金属表面上,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当所加反向电压 U的大小增大到3伏特时,光电流刚好减小到零.已知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0=6×1014赫兹,因此照射光的频率ν= 赫兹. (4)13.2×1014Hz.【解析】本题考查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推理能力。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0221ννh h mv -=,而初动能为qU mv =221,解得:=ν13.2×1014Hz 。 本题难度:中等。 (5)太阳光谱中含有许多暗线,这些暗线是由于 而形成的. (5)【答案】太阳光通过地球大气层时某些频率的光被吸收而形成的。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光谱及理解能力。 太阳光通过地球大气层时某些频率的光被吸收而形成的。 本题难度:容易。 (6)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 1=-13.6电子伏特,则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5的能级时的 能量为 电子伏特. (6)【答案】-0.544电子伏特【解析】本题考查氢原子的能级及理解能力。 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公式20n E E = ,得=5E -0.544电子伏特. 本题难度:容易。 (7)S 1和S 2是两个相干波源.在图中分别以S 1和S 2为圆心作出了两组同心圆弧, 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在图中方框内标出了三个点a 、b 、c .在这三个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 ,振动减弱的点是 .

近五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整理

第一章 直线运动 (2011)24.(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2013)24.(13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 和B ,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 、B 和R 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 )、(0,-l )和(0,0)点。已知A 从静止开始沿y 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运动;B 平行于x 轴朝x 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 在某时刻通过点(l ,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 运动速度的大小。 (2014)24.(12分)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后,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来而不会与前车相碰。同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 。当汽车在晴天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18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未120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2013)19.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时间(x-t )图线。由图可知 A .在时刻t 1,a 车追上b 车 B .在时刻t 2,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的大 第二章 力与物体的平衡 (2012)24.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 ,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 θ0。 (2012)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1N ,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2N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 A. 1N 始终减小,2N 始终增大 B. 1N 始终减小,2N 始终减小 C. 1N 先增大后减小,2N 始终减小 D. 1N 先增大后减小,2N 先减小后增大 O x t t 1 t 2 a b

2019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2019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 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1 m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 N D.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3 2.头球(运动员用头碰撞飞行中的足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 C.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 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静止的 3.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C.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 D.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越大的物体,质量一定越大 B.固体的密度总是大于液体的密度 C.同一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 D.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5.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6.如图所示,灯泡1L 、2L 的电阻分别为10 Ω、20 Ω,闭合开关S ,通过1L 、2L 的电流分别为1I 、2I ,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U 、2U ,则 ( ) A .12:1:1I I =,12:2:1U U = B .12:1:2I I =,12:1:1U U = C .12:1:1I I =,12:1:2U U = D .12:1:2I I =,12:1:2U U = 7.如图所示为家庭部分电路示意图,正常发光的电灯突然熄灭。检查保险丝发现完好,再用试电笔先后检测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由此判断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 A .插座短路 B .进户的火线断路 C .进户的零线断路 D .电灯的灯丝断路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如图所示,用细线系住小球悬挂在O 点,将小球拉至A 点释放,从A 点经过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 ,动能先 后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某汽油机工作过程有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如图为 冲程工作示意图,活塞向 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 。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 上的直线ON 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 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入射角等于 (选填“30?”或“60?”);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 。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1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静止的导体棒ab 在轨道上向右运动,说明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 的作用。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则导体棒ab 将向 运动(选填“左”或“右”);

2017年高考北京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物理)

2017年高考北京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物理)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13)【2017年北京,13,6分】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 【答案】C 【解析】水流速度是机械运动速度,不能反映热运动情况,A错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错误;水的温度升高,水分子的平均速率 增大,并非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 大,D错误;选项C说法正确,故选C。 【点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但单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单个分子在高温时速率可能较小。(14)【2017年北京,14,6分】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 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是() (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作出完整光路图,如图所示,a光 进入玻璃砖时光线偏折角较大,根据光的折射 定律可知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因此a 光的频率应高于b光,故选D。

【点评】由教材中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色散的演示实验可知,光线在进入棱镜前后偏折角越大, 棱镜对该光的折射率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15)【2017年北京,15,6分】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t=1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负的最大值 (B)t=2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 正的最大值 (C)t=3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t=4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答案】A 【解析】在1s t=时,振子偏离平衡位置最远,速度为零,t=和3s 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A正确,C错误;在2s t=时,振子位于平衡位 t=和4s 置,速度最大,回复力和加速度均为零,B、D 错误,故选A。 【点评】根据振动图像判断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沿着时间轴看去,上坡段质点向上振动,下坡段质点向下振动。(16)【2017年北京,16,6分】如图所示,理想 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2202sin(V) =π的交 u t 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55 R=Ω的负载电阻,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 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五年高考真题高考物理专题近代物理精选

五年高考真题高考物理专题近代物理 考点一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1.[2015·新课标全国Ⅱ,35(1),5分](难度★★)(多选)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解析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可以说明电子是一种波,故A正确;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可以说明β射线是一种粒子,故B错误;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中子衍射说明中子是一种波,故C正确;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利用了电子束的衍涉现象,说明电子束是一种波,故D正确;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说明光是一种粒子,故E错误.答案ACD 2.[2015·江苏单科,12C(1),5分](难度★★★)(多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解析光电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所以A正确;热中子束在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即运动的实

物粒子具有波的特性,即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所以B 正 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电磁辐射具 有量子化,即黑体辐射是不连续的、 一份一份的,所以黑体辐射用光的粒子性解释,即C 错误;根据德布罗意波 长公式λ=h p ,p 2 =2mE k ,又质子的质量大于电子的质量,所以动能相等的质 子和电子, 质子的德布罗意波较短,所以D 错误. 答案 AB 3.[2014·江苏单科,12C(1)](难度★★)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 7.73×1014 Hz 和 5.44×1014 Hz ,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 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 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 较大的( ) A .波长 B .频率 C .能量 D .动量 解析 由光电效应方程 E km =hν-W =hν-hν0 钙的截止频率大,因此钙中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其动量p = 2mEkm ,故动量小,由λ =h p ,可知波长较大,则频率较小,选项A 正确. 答案 A 4.(2014·广东理综,18,6分)(难度★★★)(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 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 .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 .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解析 增大入射光强度,使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加,因此光电流增 大,选项A 正确;光 电效应与照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强度无关,选项B 错误; 当照射光的频率小于ν,大于极限频率时 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 错误;由E km =hν-W ,增加照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选项D 正确. 答案 AD 5. (2013·北京理综,14,6分)(难度★★)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 的圆心O ,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 和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