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粘性研究综述与展望_韩飞

成本粘性研究综述与展望_韩飞
成本粘性研究综述与展望_韩飞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本科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专业班级:会计学11 学生姓名:曹彩云 指导教师姓名:章文芳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 年 4 月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文献综述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以生产耗费发生事前与成本控制过程及事后分析,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管理者往往重心都倾向销售业绩的提高,而忽视了成本控制的工作。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本的降低是增加利润的有效方法之一,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成本控制已经是一门非常系统的课程。国外学者一直对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并且很早就认识到成本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技术、质量、服务、成本)的核心。他们将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视为企部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绩效指标。 1987年,库珀和卡普兰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品》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 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理论,将成本比作因变量,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认为成本是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合力相互影响的结果。他们还是认为,业务量,比如产量,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动因。主要论述了业务量对成本的制约作用,但没有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按照这一动因决定思想,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如量本利分析以及依存于产量的弹性预算等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成本动因理论的提出,将成本控制从理论上提升到了系统的高度,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Roger J. Binder提出成本控制是通过降低成本以提高企业成本效率的一个广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活动。企业在具体产品生产领域运用成本控制方法,监测、评估并最终提高其在特定领域的效率,如:部门、生产线,及内部管理的操作过程。他提出成本控制的两种应用形式:行为的管理和监督,绩效评估。 厄休特·库恩(美)在《项目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中提出项目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是事关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Robert W.Ingram博士(亚拉巴马大学会计学院讲席教授)提出了按成本-预算-资本支出-内部控制-业绩评价这条主线剖析管理会计,以企业经营的日常管理为背景讲解成本会计。这些都使成本控制这一课题更加丰富与详实。

交易成本文献综述

交易成本文献综述 一、交易成本的含义 1937年,科斯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他认为,企业的存在是由于“使用价格机制是有代价的”,这一代价就是交易成本。在1960 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中,科斯明确使用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他指出,“为了执行一项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和谁交易、告诉人们自己愿意交易以及交易条件是什么,要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拟订契约、实施监督以保证契约条款得以履行等等。这些工作通常是要花费成本的”。 在科斯看来,交易成本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至少包括以下三个项目:(1)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价格是不确定的,要将其转化为已知,进行市场交易的当事人必须付出代价。(2)谈判和签约的成本。因为交易人之间常会发生纠纷、冲突,这就需要讨价还价,签订和履行合约。这些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3)其他方面的不利因素(或成本)。例如签订长期契约时面临的更大不确定性,在以后解决交易细节问题时需要花费的成本。 在科斯之后,众多学者对交易成本的概念进行了自己的理解。 肯尼斯?阿罗最先使用“交易成本”这一术语,他将交易成本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它包括信息成本和排他性成本;设计公共政策并执行的成本。 奥利佛?威廉姆森进一步发展了交易成本这一概念。他认为交易成本就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威廉姆森将合同方法作为分析交易最基本的方法,把交易成本划分为合同签订之前的“事前”交易成本和签订合同之后的“事后”交易成本。事前的交易成本包括起草、谈判和维护一项协议的成本;事后的交易成本包括:当交易偏离了所要求的准则而引起的不适应成本;倘若为了纠正事后的偏离而做出双边努力,由此而引起讨价还价成本;伴随建立和运作管理机构而带来的成本;确保各种承诺得以实施的保证成本。同时威廉姆森还对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他特别强调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这三种因素。按照威廉姆森的见解,倘若上述三个因素不是同时存在的话,交易成本就不会存在。 张五常从一般意义上定义交易成本,他认为交易成本包括所有那些不可能存在于没有产权、没有交易、没有任何一种经济组织的鲁滨逊?克鲁索经济中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他还将交易成本的概念扩展至“制度成本”,其中“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订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从而,在张五常的交易成本理论里,所有的组织成本都是交易成本。 诺斯从组织生产的角度来说明交易成本。他将交易成本界定为:“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在他看来,交易成本不仅与组织生产的制度结构有关,还与生产的技术条件有关。 汪丁丁从博弈均衡的角度对交易成本进行理解,并从机会成本角度对交易成本进行定义的尝试。他认为,交易成本只能通过制度选择的多人博弈过程的均衡状态来确定。 埃格特森与巴泽尔定义角度类似,明确将交易成本概念与产权概念联系起来,前者将交易成本定义为“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立他们的排他性权利的费

企业成本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理论文献综述 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价格的竞争,而价格又取决于成本,甚至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竞争。传统的成本管理是适应大工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但是,近几年来,企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全球竞争力增强;生产与信息技术的提高;更关注于顾客;新的管理组织形式;企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改变)已导致了成本管理实务的显着调整。[1]定 1.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发展 1.1成本管理理论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到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据统计表明,产品的研发、制造、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的比重如下:研发成本占55%、制造成本占16%、管理成本占8%、销售成本占15%、售后服务成本占6%,在这样的成本结构下,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传送准确合理的成本信息,而成本信息是企业高效管理所需的关键信息。因此,为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内涵的拓展就必然成为当代成本管理的显着特征,也就是说,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拓展到了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1.2成本管理理论视野:由日常经营管理到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可以说,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以战略成本管理为理念指导,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以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画为方法论指导,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提高顾客价值的目标与保障的一个成本系统工程。 1.3成本管理理论的控制环节:从下游延伸至上游 被誉为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的两朵奇葩的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画,从中游和上游对成本实施“改善控制”与“革新控制”,与传统的从下游入手对成本进行“维持控制”形成鲜明对比。作业成本管理通过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达到最终增加“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目的。作业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领域一项革命性变革。“成本企画”是日本人倡导的一种有助于达成高品质、多功能、低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旨在企业策划、开发产品时,设定符合顾客需求的品质、价格、信赖性及交货期

国内外费用粘性综述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https://www.360docs.net/doc/8a8592889.html, 2012年8月 183 国内外费用粘性研究综述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王贞萍 摘 要:近年来,费用粘性研究已成为热门话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文献,对费用粘性的研究进程进行回顾,对费用粘性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我国未来可研究的方向。关键词:费用粘性 文献回顾 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8(b)-183-03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作为管理会计的一种计算方法,成本依据性态一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三种类型。而企业发生的成本大多属于半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是指某一期间内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的非严格正比例的成本,表达式为y=a+bx 。对表达式y=a+bx 两边同时对x 求导,则有:dy/dx = b 。b 是常数,说明企业成本的边际变动与业务量的增减是呈对称性的,与变动的方向无关。模型的过于简化导致其偏离了企业的实际成本状况,意味着成本只能机械性的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管理者决策等因素。Cooper 和Kaplan(1992)以及Noreen 和Soderstrom(1997)发现成本性态的传统模型与现实中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并不相符,管理者的成本管理行为会使得成本的增减不随着业务量增减的变 化而同比例变化,与其变动方向相关,即,成本随着企业业务量增减的幅度是不对称的。传统模型假设成本与企业的业务量增减呈对称性,而成本粘性否定了这一对称性,对传统的成本性态模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于是理论界开始对成本费用粘性进行深入的探究。 1 文献回顾 Banker 等(1993)是最早发现费用的增减与业务量非对称变动的,在对美国航空业的一次研究中发现其费用上升和下降的幅度与业务量变动的方向相关,虽然没有正式阐述,但已经预告了企业存在费用“粘性”的可能性。Anderson 等(2001)在对美国上市公司的产品销售费用(Cost of Good Sold)进行研究后发现企业确 济发展和国内生产因素价格不断地上升,韩国对中国投资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与其他国家相比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因此为了适应中国 投资环境的变化,韩企开始投资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学工业及 汽车等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业。因此劳动密集型行业慢慢转变到资 本密集型业。2012年6月目前韩国对中国电子通讯和IT产业方面 已达到83亿4645万美元,韩国对中国制造业投资中占29%,是制造 业中投资最多的项目。此外汽车及拖车制造业达到35亿美元、其他 机器及其设备制造业达到20亿美元。而纤维、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 型业重越来越减少 1.4 投资的地域分布(地区偏重深化) 截止到2011年,韩国已经在中国内陆31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 进行了投资,除了西藏自治区外已经覆盖了中国的全部地区。对山 东省2011年的投资增加到71亿2966万美元,对北京市的投资达到 23亿3796万美元,发展速度迅猛。韩国最早从1988年对中国进行 了投资,当时仅仅申请了福建省、北京市、山东省三个省直辖市,而 实际落实投资的进北京市90.4万美元和山东省的9万美元。通过 从1988年到2012年6月份25年间每个5年(1992、 1997、2002、2007、2012.6)进行抽样分析,对当年韩国投资在中国各省份投资额进行 计算得出结论;(1)韩国在中国的投资,区域集中程度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东北三省以及广 东、浙江等沿海省份,投资比例几乎占每年投资的80%左右。韩国中 小型企业投资地区一般散布在中国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是:第一,东 北、天津和山东地区离韩国比较接近,因此节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运输经费、有受韩国语言和文化影响的朝鲜族会说韩语,因此相互交流方便。第二,廉价的劳动力及低廉的租费等优点。(2)韩国在中国的投资,区域在不断扩大,有最初的3个省或直辖市,慢慢扩大到2011年的26个省或自治区直辖市,且具有从东北沿海地区向中西 部扩展的特点,但所占比例较小。 2 结语 看以上的韩企对中国投资特点及截止2012年6月韩企对中国国际投资趋势,我们可以知道韩企对中国投资依存性越来越多高,且多元性依然很少。因此为了韩企防止碰到任何危机或风险,需要摸索以后的发展点和投资的新因素。现在韩企在内陆发展有几个方向:中国内需市场、从内陆出口到第三国家、返回出口到韩国内等。因此,这些因素不仅仅是具有在企业立场的优势(价格竞争因素、基础设备、廉价劳动力、区位转移等),也得考虑内需市场的内陆消费者。与‘韩流’或‘韩国文化’合起来两国经济关系持续发展下去的话,我们可以期待韩中建交30周年、以及更加强韩中贸易伙伴的关系。 变化中的韩中经济合作,关键词已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转变成为“为中国生产(Made for China)”。 也就是说中国从“世界工厂”发展成为“世界商场”。因此韩企对中国投资性需要转 变点。据韩国忠北大学教授朴相守说“如果说过去20年是韩中经济 合作的制造业时代,今后20年将是服务业的时代。今后中国内需市 场攻略将成为做生意的核心。”可以说无法触动中国消费者的企业 很可能退出市场。与中国消费者时刻保持沟通是“Made for China ” 时代企业生存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金容善.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外资政策的变化与韩国企业的 对华投资[J].韩国国际贸易问题,2008(3). [2] 李彦.韩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3] 张载奎.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分析[D]吉林大学,2004.[4] 朱平.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决定原因[D]中国人民大学,2008. [5] Tack Seo Lyung.最近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变化及关于进入中国的时事点[J].韩国出进口银行经济,2006.

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目录 摘要…...…….……...………………………………………..I 旭STRACT.………………...….…………………….……..…….Il 1绪论…....……....……….………..…….…………….…….1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国外研究现状………………….………………………2 I.2.2国内研究现状………………………………….………4 1.2.3文献述评……….…….………………………………81.3研究意义………………………………………………….9 1.4研究内容….……...……………………………………..10 1.5研究方法….……………………………………………..10 1.6本文的创新点………一…………………………………….11 2相关理论分析…………………………………………………..122.1成本粘性的概念……….…….…….………..……...……..12 2.2成本粘性的特征…………………………………………….12 2.3成本粘性的成因…………………………………………….14 2.4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16 2.5成本反粘性的概念……………………………………..……18 2.6企业绩效的概念…………………………………………….18 3成本粘性对企业短期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203.1研究假设、模型构建及变量定义……..….….………………….203.1.1研究假设…………………………………………….20 3.1.2模型构建..…………………….……..……...……..20 3.1.3变量定义….….……...….…….……..……...…….203.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3 3.3实证分析…...…….……...…….………………...…….233.3.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23 3.3.2回归分析…………………………………………….253.4本章小结………..…………….….….………………….26 4成本反粘性对企业短期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274.1研究假设、模型构建及变量定义………………………………..274.1.1研究假设……………………..……...…….……….27 4.1.2模型构建..…….………………………….…...……27 4.1,3变量定义……..…………..…..….…...……..…….274.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8 4.3实证分析….…………….………..……….……..……..294.3.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29 4.3.2回归分析…………………………………………….314.4本章小结..………………………..…….…….…..…….31 5成本粘性对企业长期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325.1研究假设、模型构建及变量定义….…………………………….325.1.1研究假设………….………….……………………..32 ¨

采购成本文献综述

采购成本文献综述 会计 07-3 班关玉珍 4 号 国内研究现状 尽管国内对于采购历史悠久,但将采购视为新的战略性功能并提出,却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后。过去,在许多组织机构里,采购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比较低。直到进入21 世纪,人们的对采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降低组织成本的重要性才有了初步的认识,采购被视为企业价值链的源泉,采购职能从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变成管理的一个热点,人们也更深入的探求采购领域潜在的改进机会,在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我国管理学界开展采购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 2004 年李雅萍编著的《采购物流》,2005年刘荔主编的《现代采购管理》,2006 年郭晖主编的《采购实务》,2007 年陶源、杨军主编的《如何控制采购成本》,2008年白世贞主编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文献方面有:李步峰、江勇和白庆华(2002)将Filip Roodhooft 和Jozef Konings (1996)的“供应商总成本”的计算模型与“所有权总成本”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与“所有权总成本”概念一致的计算模型。但这一计算模型比较简单,考虑到的成本因素比较少,无法全面地反映出采购物资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对采购决策的影响。 郭思英在2003年的第 1 期《工作研究》的第21 卷发表的《把好材料价格关降低采购成本》中论述:材料价格在企业生产成本项目中能体现为直接材料成本,材料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因此企业要强化物资采购管理,把好材料价格关,最大限度地追求最低的进料成本。 邵敬中、张帆(2003)认为TCC分析是战略采购的基本出发点,战略采购是以最低总成本建立业务供给渠道的过程,不是以最低采购价格获得当前所需原料的简单交易。战略采购充分平衡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优势,以降低整体供应链成本为宗旨,涵盖整个采购流程。此外,他们还认为所有权总成本等于价格、使用成本、管理成本三者之和。 郝皓、朱秋沅(2003)提出了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他们认为,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是在需求链的拉动下,按订单制造的模式使采购运作更加贴近市场。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能够更加有利于减少存货、节约成本以及加快供应速度。 刘晓、李海越、王成恩、储诚斌(2004)认为以往的介绍供应商选择方法的文献由于采购决策的不同,决定了所选用的准则、模型和方法不同,而许多文献并没有说明其模型与方法适用于哪一种采购模式,因此难以指导采购实践。他们采用分类的方法,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自1973?2002年中公开发表的有关供应商选择的一些主要模型和方法,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存在的问题,并且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

粘性成本研究

1成本粘性研究 成本粘性相关理论 成本形态假设 1、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性态假设———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对称性 传统的管理会计假设成本与业务量是一种线性关系, 即在业务量的增加额与减少额相等时, 其对应的成本增加额也与减少额相等。这是传统的、理想化的观点。 解释:多数管理会计教材认为单位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线性比例关系, 而固定成本保持不变。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线性比例的对称关系可简单化为: 业务量增加1%, 成本相应的增加1% ; 相反, 业务量减少1%成本也减少1% 。根据成本变动与业务量水平的关系,可以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传统成本性态模型(y=a+bx)中,a被视为固定成本,bx 被视为变动成本,表现为:当业务量增加时,成本按某一比例增加;当业务量减少时,成本按同一比例减少。 缺陷:其实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条例、不同地域、不同组织结构、不同技术优势、不同企业家精神以及各种随机因素, 它们都是导致不同成本的因素。管理会计产生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对生产的理想化描述, 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其他客 观因素对于企业成本的影响。 例如,经理层有时会出于各种考虑而有意识地对成本加以管理, 使成本的变化朝他们期望 的方向发展, 不能随业务量的增减调整成本。对于已经发生的成本, 有些成本具有不可调整性, 即使有些成本可以调整, 其调整本身也要发生大量的成本。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确实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影响着成本。 2、成本粘性( 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非对称性) 对传统成本性态假设的挑战 现代研究发现, 成本与业务量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国外已有文献提出业务量的增加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额比业务量等额减少时引起的成本减少额大, 也就是说, 业务量等额增减变化时成本减少的幅度小于成本增加的幅度, 即存在着成本粘性。这与传统的成本模型中假设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同幅度的增减变动有着明显的差异。成本性态的非对称性研究, 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成本粘性研究, 是在近十多年来才提出和兴起的。它一开始就对传统管理会计关于成本性态的假设提出了挑战。 成本粘性的基本理论 1、成本粘性的界定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成本粘性概念的界定普遍采用的是描述性定义,即他们在对实证研究所出现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如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业务量上升1%时成本上升%,业务量下降1%时成本仅下降%,由此解释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非对称性变化就产生了成本的“粘性”这一概念。进一步地讲,所谓的成本粘性就是指当业务量发生等额增减变动时成本的下降幅度小于成本的增加幅度,即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非对称性变化。 2、成本粘性的特征。 (1)反转性。在单一期间所研究的成本粘性反映的是当销售收入下降时维持多余的资源所发生的成本。当研究的期间扩大到多个时,更多完整的调整周期发生了,经过更长的调整间隔时间,管理者在确认需求变化的持久性时将会更有把握,并且相对于维持多余的资源成本,调整所发生的成本将会变得相对更小。因此,当所研究的区间变长时,成本粘性很有可能会变得不是很显着。由此得出成本粘性的一个特征:随着研究区间得拉长,成本的粘性程度将会变小,即成本粘性在以后期间将会发生反转。 (2)反向性。成本的粘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生产能力的使用情况。当业务量变化较小时企业可以用现有资源应对,但是较大的业务量变动将促使管理者改变成本结构,进而改变企业总成本的方向———当管理者增加成本并提高生产能力使其适应业务量的增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知识分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

作业成本法理论概述

作业成本法 第一章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况 本章拟就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又译为作业成本计算法,以下简称ABC)的历史、产生依据、概念体系等三个方面对ABC的理论概况作以介绍。 第一节 ABC的历史 ABC起源于美国,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的观点:(一)科勒(Kohler, Eric L.)的作业会计思想。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主要来自于对20世纪30年代的水力发电活动的思考。在水力发电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这里指水源)成本都很低廉,而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对很高,这就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按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其原因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本文指制造成本法),预先假定了一个前提,即: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如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生产中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原料消耗一直是成本的主体)。科勒提出的会计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 1、作业(activity),指的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个规划或重要经营事项的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或者说某一个部门的某一类活动;作业在现实生产活动中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此时才第一次被运用到成本核算和生产管理之中。 2、作业账户(activity account),对每一项作业设置一个作业账

户,对其相关的作用(贡献)和费用进行核算,对作业的责任人,要能进行控制,即是说,同一个责任人控制的作业活动才是一项独立的作业。 3、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低层、最具体、最详细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一直到最高层的作业总账,类似于传统科目的明细账、二级账和总账。 4、作业会计的假设是,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的,所有的成本都能够找出具体责任人,控制由责任人实施。 在会计史上,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第一次把作业的观念引入会计和管理之中,被认为是ABC的萌芽。 (二)斯拖布斯(G.T. Staubus )的会计思想。斯拖布斯是第二位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学者,他分别在1954年的《收益的会计概念》、1971年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和1988年的《服务与决策的作业成本计算——决策有用框架中的成本会计》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作业成本观念。其理论要点有: 1、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作业会计是一个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同时,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该明确其基本概念,如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 2、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必须揭示报表目标。报表目标是履行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为投资决策提供信心,减少不确定性,报表中的收益和利润,与成本密切相关;ABC揭示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量。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

制鞋有限公司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要点 “材料采购成本”是当前晋江鞋厂在成本控制上的重中之重,是最实际的成本体现。如何有效控制“材料采购成本”?这既是林总向来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财务一直努力的目标。2004年,新厂和总厂将分开采购,这势必又给财务对“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带来很大难度,总结去年在新厂和今年在总厂的经验,我认为对明年道崎公司在“材料采购成本”上的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在“样品开发环节”必须建立材料档案 要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必须从源头上抓起,而“样品开发环节”上的材料原始数据正是我们对“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源头。以往,我们道崎几乎忽视这一环节在“采购成本”控制上的作用。所以,必须首先要求开发部对每一“货号”(款式)的鞋子都要提供材料的名称、规格、宽幅(厚度)、标准计量单位和耗量等档案资料。只有这样,“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才真正具有实际意义。 二、在“材料核算环节”必须建立车间确认程序 以前,公司的算料组根据技转组算出材料的耗量后,就直接交给采购,既不管冲裁的实际排刀,也不管仓库到位材料的实际宽幅(或者“利用率”),造成在生产过程中材料超耗后(排除人为因素),往往找不到、分不清责任,更无人承担责任(比如,关于网布宽幅1.4米和1.37米的争论从年头持续到年尾)。所以,材料算出来后,必须要求提供给冲裁车间确认,并在《备料单》上签字。另外,车线和胶水也要参照同样的程序办理。 三、在“材料确认环节”必须明确“确认权限” 外贸订单生产中,“材料确认”对于工厂来说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稍微不

注意,就可能造成损失,甚至客户的索赔。道崎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惨重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在“材料确认环节”必须明确“确认权限”,即:什么材料必须在业务上由谁确认算数,无效确认的材料采购部门拒绝安排采购!财务也据此审核,对购买的“无效确认材料”拒绝结账!否则,总是为了赶进度,材料还没确认好,就买回来了,最后又被打掉,赶出来的都是“垃圾”,这些损失谁又能承担? 四、在“材料请购环节”必须建立“仓库库存日报表”制度 象我们公司这样大的规模,每天、每月、每年材料进出的次数频繁,数量巨大,如果没有坚持严格的“仓库库存日报表”制度,大家都是得过且过、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做事,可想而知,这里面的损失是多么可怕!所以,《备料单》确认后,一定要求采购部门对库存材料进行查询,查询的依据就是材料仓库的《库存日报表》。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是。目前道崎的现状必须非要走这一条路不可,再不采取措施,每年在这方面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总要超过百万元!非常痛心! 五、在“材料订购环节”必须坚持采用《订购单》方式 《订购单》是财务审核采购人员是否合法合理采购、仓库仓管是否合法合理验收的唯一依据!如果没有采用《订购单》,“采购”和“验收”当然会失控!供应商也就有机可趁、“有空子可钻”! 六、在“材料验收环节”必须坚持“物料检验报告”制度 去年在新厂,“物料检验报告”制度一直在发挥作用,基本上“卡”住了供应商的“颈脖子”,今年在老厂,可能是由于人员的原因,“物检报告”制度坚持得不彻底,多少总给供应商钻了一些“空子”,仓库忙起来了更是顾不上“物检”。

粘性成本研究

成本粘性研究1 成本粘性相关理论1.11.1.1成本形态假设 1、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性态假设———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对称性 传统的管理会计假设成本与业务量是一种线性关系, 即在业务量的增加额与减 少额相等时, 其对应的成本增加额也与减少额相等。这是传统的、理想化的观点。解释:多数管理会计教材认为单位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线性比例关系, 而固定成本保持不变。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线性比例的对称关系可简单化为: 业务量增加1%, 成本相应的增加1% ; 相反, 业务量减少1%成本也减少1% 。根据成本变动 与业务量水平的关系,可以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传统成本性态模型(y=a+bx)中,a被视为固定成本,bx被视为变动成本,表现为:当业务量增 加时,成本按某一比例增加;当业务量减少时,成本按同一比例减少。 缺陷:其实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条例、不同地域、不同组织结构、不同技术优势、不同企业家精神以及各种随机因素, 它们都是导致不同成本的因素。管理会计产生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对生产的理想化描述, 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其他客观因素对于企业成本的影响。 例如, 经理层有时会出于各种考虑而有意识地对成本加以管理, 使成本的变化朝他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不能随业务量的增减调整成本。对于已经发生的成本, 有些成本具有不可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其调整本身也要发生大量的成本。, 即使有些成本可以调整, 调整性. 因素确实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影响着成本。 2、成本粘性( 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非对称性) 对传统成本性态假设的挑战 现代研究发现, 成本与业务量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国外已有文献提出业务量的增加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额比业务量等额减少时引起的成本减少额大, 也就是说, 业务量等额增减变化时成本减少的幅度小于成本增加的幅度, 即存在着成本

企业的本质-交易成本理论资料讲解

1.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企业的本质?为什么有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差别?哪些因素决定企业的规模范围? 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组织效率 强调制度 企业(契约)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契约。资本、融资结构。 交易成本理论是关于产权交易的理论。 交易成本是企业替代市场的运行机制成本。 长期以来,西方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能够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作用下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观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理论使得人们“既不知道引导市场交易活动的成本,也不知道企业内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成本的影响如何。” 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公司的性质》中认为,“创建公司成为有利可图之事的主要原因似乎在于:存在着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即:发现价格的成本以及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成本。 公司存在的充分条件就是交易成本的差异,也就是在公司内部管理和管理的市场化两者之间寻找一个交易成本更低的方式。当公司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公司就应该产生;而当市场交易成本低于公司内部交易成本时,公司的内部交易就会弱化、消失,甚至会导致公司的灭亡。通常根据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取代市场,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形式,选择只存在于企业和市场二者之间。 交易成本是企业替代市场的运行机制成本。1937 年,交易成本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它的运行也是有成本的。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由于运用市场机制也有成本是客观现实,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企业家代替市场机制,企业家指挥生产。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物,其运用市场机制的成本包括:(1)发现相对价格的费用;(2)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3)不确定性原因引起的费用,即契约履行的费用;(4)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科斯关于企业内部组织运行同样存在交易成本的论述,对以后相关的企业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斯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零交易成本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是不可能实现或达到的,但是,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可以不断地降低企业内外部的交易成本,使其交易成本不断地逼进零的极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正因为如此,西方各国政府和企业经济组织不断改革社会经济的产权制度和组织机构,改善经济运行机制、运行规则和运行方法。 用交易成本理论进行解释:(1)短期生产经营决策的机会成本是生产组织制度选择的交易成本。在成本管理会计中,短期生产经营决策需要重点考虑机会成本,并在不同生产组织形式方案中决定取舍。(2)长期投资决策中的机会成本是发现相对价格的交易成本。 科斯于1960年发表了著名的《社会成本问题》,对交易成本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界定,科斯把它定义为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我们可以把交易成本理解为“扯皮成本”,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为获取经济收益而与人打交道时发生的一切时间、精力和物质的支出(彭真善,2006)。 科斯用交易成本完满地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和决定企业规模的因素,并用它分析了企业与市场的差别与联系,他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制度。市场的交易由价格机制来协调,而企业的存在将许多原属于市场的交易“内部化”了。在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取代了价格机制成为生产活动的协调机制,企业通过市场“内部化”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09-11-16T16:52:10.48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5期下供稿作者:朱莹 [导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朱莹(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商学院,山东烟台 264670)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应用于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急剧增长,采用传统成本法按照人工工时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使得成本扭曲现象普遍存在,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核算管理方法应运而生。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比较;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0-0076-02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计算产品成本的中间桥梁,通过作业动因来确认和计量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并以作业动因为基础来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一、作业成本法与各成本核算法比较与应用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最明显的区别是:(1)以作业中心来归集资源消耗;(2)依据成本动因采用多元化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消除了传统成本法中使用人工工时作为唯一标准分配全部间接费用的不合理性。因此,与传统成本分配方法相比,它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产品(包括服务)成本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和业绩评价提供更相关的信息依据,使成本核算更准确,更具有相关性和配比性。 众多学者对于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法的比较也各有研究: 1.郑莹(2008)按成本计算模式发展历程,即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顺序,分析了各自产生的背景与条件以及其特点。典型的完全成本法形成于19世纪,它是从生产的观点处理产品成本的计算题,将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各项成本全部计入产品,将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在20世纪70年代的制造业中得到推广和发展。而变动成本计算法以成本性态析为前提,只将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当期固定费用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免去固定成本的分配计算程序。到20世纪60年代变动成本法被用于西方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她认为作业成本法是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扩展性补充。与完全成本法一样,作业成本法也不区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者的区别在于成本的分配复程度与成本分配基础的选择。但是,设计作业成本计算系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一旦投入使用后,企业又必须定期收集和更新作业成本计量单位的信息,产生巨额维护成本。 2.贾磊(2003)从适用的经济环境来比较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的计算是从数量和价格两方面设置的,且多采用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分配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基础一次分配到位,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比较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为大批量少品种,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通常较低。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的成本计算法,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以多品种小批量为主,产品种类繁多或者结构复杂;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通常较高;产品生产工艺复杂,不同产品需要的生产支出不同。 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自动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大批量少品种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并存,因此在现阶段标准成本法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同时受到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成本高、对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要求高等条件的限制,需要建立一种标准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方法。 二、作业成本法具体应用研究 1.王建华(2007)从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现行成本核算方法的不足,提出符合目标成本控制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目标成本管理是在通过对市场充分的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的目标利润而倒推出总的目标成本水平。然后把总的目标成本再逐级分解形成各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标准。而作业成本法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进行作业链价值分析,确定哪些作业为最终产品的价值形成提供服务,消除不必要或不增值的作业,同时对于企业必要但不增值的作业应尽量降低其成本消耗,实现作业链的优化管理。因此把内部市场化下的目标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结合起来,就必须使目标成本分解到的责任中心和按作业成本核算划分的作业中心协调一致,相互对应,实行责任中心和作业中心协调控制,使作业成本核算的信息满足责任中心考核的要求。 2.作业成本法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成本法很难根据单一标准确认费用的承担主体,也难以精确反映真实的成本信息,严重影响到企业预算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程文莉(2005)提出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预算管理,增强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可比性,明确价值创造的要因,实现战略与业务流程的对接,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预算管理效率,明确各环节和资源发生的合理性。其具体运用思路如下: (1)根据顾客需要和自身生产能力,确定销售目标。 (2)设计满足顾客需要的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在用作业成本法编制出销售预算后,应分析原有作业是否必要,能否增加顾客的价值。 (3)确定企业作业链。企业整合优化作业链,消除重复迂回等一切不合理的作业。 (4)以现有各部门为范围,归并同质作业。 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的现状分析及其原因 近年来,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成为我国会计学界的热门课题之一。但是,目前在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在尝试作业成本法。从1985—1999年关于企业理财先进经验5报道统计结果看,实行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只占3.17%。 为什么有着无可比拟优势的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不能广泛使用呢?首先从外部环境来讲,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依靠半机械化和手工操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存在,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仅达到小康,市场的多样性需求不足。从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看,企业的生产方式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传统的大规模、少品

粘性信息经济学_宏观经济学最新发展的一个文献综述

粘性信息经济学_宏观经济学最新发展的一个文献综述粘性信息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最新发展的一个文献综述 彭兴韵 ——粘性信息理论的发展及其内容提要:本文对近十年来新兴不完全信息理论之一— 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梳理,介绍了信息粘性的来源、度量,存在信息 通胀与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粘性信息菲利浦斯曲线)、粘性摩擦时的消费者行为特征、 融入粘性信息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对经济周期(大稳定)的解释。文章最后还总结 了粘性信息经济中的货币政策规则设计、透明度及可信性等货币政策哲学。 关键词:粘性信息菲利浦斯曲线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哲学 一、引言 凯恩斯基于粘性价格和工资,认为市场无法自动出清,只有依靠国家干预,才能避免经济周期波动。Phillips(1958)发现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被视为是政策选择菜单。但货币主义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只在短期存在;在长期,菲利浦斯曲线是垂直的。理性预期理论更进一步认为,即便在短期,菲利浦斯曲线是也是垂直的,任何预测到的货币供给变动都没有真实效应,扩张性货币政策只会导致通胀率的持续上升,对真实产出和就业没有实质影响。 新凯恩斯粘性价格/工资理论容易受到质疑。Fischer(1977)认为长期合约导致了工资的不完全调整,但为什么理性人会接受无效率的工资合同或事后不重新谈判呢?Ball (1994)还指出,根据 紧缩政策会导致繁荣而不是衰退,这又恰恰与事实相反。Mankiw&Reis新凯恩斯菲利浦斯曲线, (2019)认为,一些基本的宏观经济现象仍是过去的理论无法解释的:(1)加速现象:经济繁荣时,通胀趋于上升,当经济活动乏力时,通胀趋于下降,即通胀具有顺周期性。(2)真实工资的平滑性:根据古典理论,真实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下,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平均生产率。但是,真实工资并不像劳动生产率的波动那么大,与真实工资的基本决定因素变动相比,真实工资具有平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