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浅谈工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日益蓬勃发展,整个的经济活动正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势中。尤其是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更为日新月异的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昭示着中国经济的又一个春天的到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正确带领下,李克强总理的热忱关怀下,全国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发展自我、加大力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经济的历史高潮。就此,作为经济开展的前沿单位——工商管理部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促进市场繁荣这一课题,就显而易见地凸显在每一位工商管理者面前。以下本人就工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一方面予以浅论。

一、工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科技的出现,掀起了一场社会革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信息化工作正在逐步由局部性工作发展成为全局性工作,并成为在新世纪发展工商行政管理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工作职能拓展,提高工商管理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以及队伍建设这些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未来方向的工作上,信息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经济已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在新的体制下,市场的管理者对市场的调控决策,必须依赖对市场信息精确、规范地了解和掌握,才能得以科学地制订。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的职能部门,工商管理机关应承担收集市场信息、为最终的政府决策

提供科学的依据。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承担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主要任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通过详实、准确的信息整理才能得以正确的体现。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以往的很多经济管理模式将有一个较大的转变。很多旧的管理职能如:查抄超范围经营、防止抽逃注册资金、打击投机倒把、发放《广告许经营许可证》等等都会有调整。同时对企业经营身份和信誉的管理、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工作会逐步地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的不断加强,将逐步成为在更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职能更清晰、办事更有效率的行政管理部门。

办好工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更能充分发挥工商管理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便于更好地全面掌握和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种事件,有利于对市场进行监督。保障执法的连续性和规范性。尤其对处理紧急突发事件,逐级贯彻落实重要指令有快速反应能力。对消除“中梗阻”,保证政令畅通有重大的意义。

实现信息化管理,可进一步加强对违法现象的查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合法经营活动,维护市场经营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样做既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也得到了大多数合法经营户的支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优良执法环境。尤其是在目前企业改革、下岗工人较多,国家需要安定团结的局面下,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来说,有着重要政治意义。

二、目前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首先表现为人员素质与实际技术要求的脱节。

在知识爆炸、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里。工商管理系统的总体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于现实技术发展的速度要求。知识的不断更新,要求有过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并及时提高未来技术的适用性。

其次表现为人文环境缺乏。

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但是这些仅仅是信息化基层建设的一部分,而绝不是信息化的全部内容。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信息化对工商管理工作、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用方法、长远目标及规章制度、而这些的具备离不开相应的人文环境的配套。

再有,传统的管理模式依旧阻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实质是管理模式的改革,既然是改革,必将牵动利益格局的改变。传统的监管模式、思维的历史惯性以及利益关系的牵制,其反作用力仍旧很大。

三、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管力度的强化。

收费问题一直是困扰工商管理部门的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耗费了工商管理监管工作的大量时间和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信息化建设可成功地解决这个历史难题。从过去的工商人员“上门收费”到经营户“上门交费”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但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法规政策所规定的交费义务,而且能力求做到定费的公平和准确。古语有云:

“民不患寡,患之不均”。良好的信息化建设在避免定、收费的随意性的同时,尤其防范了用收费权与经营户做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堵塞人为造成规费流失的漏洞。同时,实现信息化建设,现实地讲可极大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对违法现象的查处。

2、监督领域的扩宽。

工商部门要实现和某些当事人的交流,要想实现及时发现、打击违法行为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化。全国工商系统一直在开展针对保险、金融、电信等行业垄断行为的打击、查处。这些工作中我们所面对的管理对象和以往有很大的差距,他们的信息化水平都很高,甚至绝对领先,很多违法行为都是借助现代化手段实施的,而且是全国范围的。我们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的管理信息网络,做到技高一筹,那么工商部门的监管只能是一句空话。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3、管理手段的增加。

信息时代,信息和技术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资源。对他们的运用分析可能启发、派生我们开展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方向。比如说,实现企业监管信息的全面披露,对企业进行信誉管理,就是信息化工作对管理的深入促进。对企业的各种管理行为都是记载在公开信息中的。但是以往这些信息由于没有一个有效的披露渠道,只好躺在机关文件柜里睡大觉。现在,有了互联网,这些信息都可以上网公布出来,从而组成企业行为的同时,也就多了一种监管市场的内容和方法。更进一步地讲,我们可以建立高技术的平台对企业进行身份认证管理。

以后对每个企业的经营身份我们都可以利用网络及时监管,而且可以一步到位,做到用点击鼠标来完成营业执照的变更、年检以及吊销。借助信息网络化的帮助,我们的管理将逐步成为信息快捷、监管严密的网络。另外,变“人脑记忆”及书式查询为“电脑查询”,可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效能。

4、服务外围的扩大。

工商管理系统旧的工作方式是“重监管,轻服务”。现在已经逐步认识到服务既是其自身的责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管理方法。网络在这方面使得管理方法更加丰富了,比如:网上年检、网上投诉、可以让企业足不出户地申请、办理有关业务。当事人通过网络就可以全面地咨询所有登记业务,还可以及时了解《营业执照》办理过程中,在受理、审理、打印等环节的情况。再比如,利用网络给企业提供身份证服务,这不仅仅会方便企业,还对打击假冒、伪造《营业执照》有非常大的帮助,也就是在服务的同时实现“软件管理”。

5、工作效率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小政府、大市场”趋势的发展,我们在工作中将越来越多地面对人员精简和任务加重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仅仅依靠热情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从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入手,有了现代化的办公手段,一个人就可以干以往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的工作,而且还能干得更好,这样我们才有精力去拓展职能。开辟更远大的发展空间。

四、工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构成。

工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是要提供无纸化办公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要实现和管理对象的网上交流,开展电子政务。再者是要将工商信息社会化。

(一)无纸办公——即办公自动化。

眼下,越来越多的部门、单位或多或少地都在向无纸办公发展,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信息化网络的普及,对加速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当今中国,工商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积极开展显得尤为迫切。以信息网络为核心,确立局、分局、工商所的网络结构已势在必行。但需要明确认识的是:

1、真正实施无纸化办公,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能否有与程序相配合的管理制度。如果我们把办公自动化看成用计算机程序重新翻译一遍纸制文件管理制度,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如此势必造成网上数字文件、网下纸制公文同时流转的情况,那样网络的效率就无从谈起了。若想实现无纸办公,系统程序的开发极为重要。比较好的程序设计思路应该是在详细规定了无纸化办公的目标之后,让程序来优化管理。

2、系统程序的开发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监管工作的转变或递进而相应改变的,给进一步的技术升级留下空间。因此,希望通过一次程序开发解决全部问题,是不现实的,我们在开发办公程序的时候必须为这个程序的持续开发留有余地。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系统规划,预先思考。很多问题如果不能未雨绸缪,到时候会非常被动。

3、信息网络化后,每个部门都要有自己的业务办公程序。而旧有的办公习惯是各个业务部门之间是没有很多固定的业务联系的。如果我们简单地将这种旧习沿袭到网络程序的开发上,就会得到很多相互不能够共享的业务办公系统。这是与网络的原则相背离的。我们应该在每一个业务系统之间尽可能地实现信息共享。这里要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以往只是将业务部门中明确规定了可以公开的内容公开,现在网络中应该是除了明确规定不能够公开的以外,其他内容都要互联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度透明、高度效率的自动化办公。

(二)电子政务的开展。

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机关近年来的工作重点,工商管理系统越来越需要开展网站备案、网上年检和网上投诉等电子政务工作了。但电子政务的开展需要注重以下两点:

1、信息网络的安全防范。

工商管理的信息化包括内部系统网——局域网和外部总网——互联网两大部分。前者的数据公布需要后者提供空间,同时前者也需要后者为其提供广泛的信息资源;反过来说,后者有关工商管理方面的数据信息需要前者为其提供。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无纸化办公的条件下,办公的内部网络实际上就是整个办公系统的神经系统,一旦被恶意入侵,后果不堪设想。按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应有效地采取将内网和互联网物理隔断的方法。从安全的角度看,这种方法确实达到了目的,但是这也给我们的电子政务的开展留下了非常大的难题。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它要

同企业、老百姓打交道。因此,他必须借助外网。但同时,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每一个电子政务的项目或多或少地都要有办公自动化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内、外网衔接的安全防范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网络时代共享和联通是发展的方向,打开局域网是一个迟早的问题。越是固步自封,就越会落后,只有知难而上,才能在工作中获得进步。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来。我们可以先将一部分内网上的工作转移到外网上去。供各级消保干部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但消保干部的工作记录,各单位业务工作的统计汇总,则一律在内部局域网上完成。这样既直接向社会公布政务、办理政务,也同时接受监督。并有利防范了黑客的恶意入侵。

2、摈弃“完美”的热衷思想。从现在的技术水平上看,工商部门的各项业务基本上都可以实现相当高的自动化程度。但一定要克服开发中追求尽善尽美的“过积极”思想的影响。因为从网络技术上来讲,尽管一些锦上添花的功能能细致入微地完善某些需要,但过多的应用功能的添加会占用有限的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影响整个信息网络化的远行速度,降低效率,甚至容易导致系统的崩溃。一般来讲每一的电子政务工作到70-80%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花少钱办大事。同时,节约下来的资金可以开发更多的程序,服务、方便更多的百姓。

(三)、工商信息社会化。

工商管理信息的网上传播,既可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增加办公的透明度,促进廉政。在便于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同时,也便于了向经营者提供相关信息查询服务,更有利于实现“监

管联动”。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相对是比较封闭的,各项费用的收缴标准存在着很多程度的随意性。且具体的项目、手续也鲜为人知。往往一套手续办完,令人大费周折。一个公开、透明的办公环境的建立,可以使凡想办理或了解的人只要通过网上查询,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其原本如何,因此将信息更多地公布是网络信息社会化的最终目标。如何克服地方局域思想的束缚,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的问题。旧的管理模式,往往滋生个别人“混水摸鱼”的不良思想。而信息的社会化,势必让那一部分人感觉到“水至清则无鱼”,从而使其想尽办法阻碍公开化,尽力消减透明度。这便需要在建设信息化的同时,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为其保驾护航。

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潮流。工商管理实现彻底的信息化更是大势所趋。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长远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既要有耐心,又要有魄力地去面对实施。每一位工商管理战线的员工都应为实现全面的信息化建设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