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张珊珍

内容提要 陈立夫是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八年抗战期间,陈立夫担任近7年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在战争艰难岁月中,陈立夫在拟订战时教育政策、方针,迁播高校,增设、改进中国高等教育,推进中等教育、国民教育与社会教育,发展边疆教育和华侨教育,以及救济、培养与征召青年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使中国教育不仅没有因战争而停顿,相反得到了相当的发展。但是,陈立夫执掌教育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在教育部门维护蒋介石的专制独裁,实行思想统制,防共反共,抵制“赤化”,逆时代进步大潮。功过是非,历史会给予公允的评价。

关键词 陈立夫 抗战 教育 国民政府 

陈立夫(1900—2002年),原名祖燕,字立夫,浙江吴兴人。因其叔父陈其美为国民党元老、其兄陈果夫为蒋介石近臣,1925年,留美归国年仅25岁的陈立夫弃工从政,担任蒋介石的机要秘书,从此平步青云,在长达2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职权扩大到政界、军界、教育界、文化界乃至经济界,成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多年来,陈立夫因其与兄陈果夫组建“国民党中央俱乐部”(即CC)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而扬名,但很少有人关注他曾经在八年抗战中出任过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而他在这一时期的所作所为以及是非功过则更加鲜为人知。本文试图根据掌握的资料,对此做一番初步的介绍与探讨。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日军来势凶猛,短短的几个月?

?

9

间,平、津、京、沪相继失守,华北、华东大片国土沦陷。战争使中国教育陷于混乱之中。“各地之机关学校,均以变起仓卒,不及

准备……损失之重,实难数计”。①在此紧急关头,初迁武汉的国

民政府,决定走马换将,重振旗鼓,委任陈立夫出任教育部部长。1938年3月7日,陈立夫在重庆披挂上阵,从此开始了长达7年(1938年3月—1944年11月)的教育部长生涯。

一 战时教育政策、方针与方案的拟订

初到任上,陈立夫首先就面临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何制定战时教育政策以支撑战时的中国教育?当时在教育界有两种强烈的声音。一部分人士受“焦土抗战”主张的影响,提出一切为了战争,教育也不能例外,非常时期应实施战时教育政策。所谓战时教育,就是“一种适应战时体制或状态,而促进民族中成员身心发展,借以培养战时所需国力的工具,推动民族解放与社会改革的工

具”。②实施这种教育政策,要求“高中以上学校除个别与战事有关者外,为配合抗战,均应予以改组和停办,俾员生应征服役,捍卫祖国。即初中以下学生未及兵役年龄,亦可变更课程,缩短年

限”。③可见,他们主张废弃正规教育,以短期培训的方式,迅速造就战争人才。另一些人士则提出:“我国过去的正规教育,在平时已有改造之必要;在战时,更非彻底改造不可”,主张“须以远大目标,作标本兼治的筹划”。所谓治标,是指“应目前迫切的需要,而?

19?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①②③吴景宏:《战时高等教育问题论战的总检讨》,《教育杂志》1939年第1期。

吴景宏:《战时高等教育问题论战的总检讨》,《教育杂志》1939年第1期。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

编第2章,第8页。

设施各种暂时的办法,谋补救因抗战而发生的种种事实上的困难”;所谓治本,是指“对整个教育事业,加以整理、充实、调整、改进、扩充,为根本远大之谋,以期应付长期抗战,适应建国需

要”。

①陈立夫对以上两种建议均不以为然。一方面,陈立夫认为根据抗战与建国双管齐下的国策,建国需要人才,教育不能因为战争

而中断,“使青年而有废学之现象,实即国家衰亡之危机”。②因

而,他断然否定了实施战时非常教育政策的建议,明确表示:“在长期抗战过程之中,更不许孤注一掷于俄顷之间,而必须持续培养人才……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

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③另一方面,陈立夫同样拒绝从根本

上改革旧的教育体制的主张。他极力维护国民党政府在1937年8月发布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强调“镇静”与“秩

序”,“谋教育制度之持续维持”。

④为研究战时教育,以冀对战争非常时期的全国教育有个通盘筹措和长远规划,同时也为了能够及时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1938年2月,陈立夫组织成立了战时教育问题研究会,由顾毓秀任主任委员,聘请朱家骅、谷正纲、陈布雷、陶希圣、陶百川等

政界、教育界著名人士23人为委员。

⑤1938年4月,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陈立夫的提议,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突出了关于战时教?

29?《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①②③④⑤《教育通讯》1938年创刊号,第3页。

陈立夫:《抗战一年来之教育》,《教育通讯》第17期,第12页。

陈立夫:《告全国学生书》,《教育通讯》1938年创刊号,第14页。

陈立夫:《告全国学生书》,《教育通讯》1938年创刊号,第13页。

陈礼江:《论战时教育》,《教育通讯》1938年第7期,第3页。

育的4项纲领:“(二十九)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程,注重于国民道德之修养,提高科学的研究与扩充其设备。(三十)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予以适当之分配,以应抗战需要。(三十一)训练青年,俾能服务于战区及农村。(三十二)训练妇女,俾能服务

于社会事业,以增强抗战力量。”①根据这个4项纲领,陈立夫又

主持拟定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其中包括9大方针和17项实施要点。9大方针是:“(1)三育并进;(2)文武合一;(3)农村需要与工业需要并进;(4)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5)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6)对吾国文化固有精粹所寄之文史哲艺,以科学方法加以整理发扬,以立民族之自信;(7)对于自然科学,依据需要,迎头赶上,以应国防与生产之急需;(8)对于社会科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其原则应加以整理,对于制度应谋创造,以求一切适合于国情;(9)对于各级学校教育,力求目标之明显,并谋各地平均之发展,对义务教育,依照原定期限,以达普及,对社会教育,

力求有计划之实施。”②至于17项实施要点,则对于学制、学校迁

移与设置、师资训练、课程教程、训育、军训、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教育经费、留学政策、最高学术审议机构、边疆与华侨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等,均作了具体规定。

1939年3月4日,陈立夫在重庆主持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请蒋介石莅会致词。蒋介石在会上声明:“我们决不能说教育可以遗世独立于国家需要之外,关起门来不管外面环境,甚至外敌压境了,还可以安常蹈故,一些不紧张起来;但我们也不能说因为战时,所有一切的学制课程和教育法令都可以搁在一边;因为在战时了,我们就把所?

39?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①②《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革命文献》第58辑,第26—27页。

《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教育部门)》,《革命文献》第58辑,中国国民党中央委

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出版,第25页。

有的现代青年,无条件的都从课室、实验室、研究室里赶出来,送到另一种境遇里,无选择无目的地去做应急的工作……而且尤其在抗战期间,更需要着重各种基础教育……总而言之,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

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就丢却了基本”。①“战时应作平时看”,

蒋介石的“训词”几乎是一锤定音,结束了教育界关于战时教育的争论,也给初掌教育的陈立夫以极大的支持。

二 高等院校的迁播、增设与改革

抗战伊始,战火迅速蔓延,为保存和延续中国的高等教育,更为了高等学校不被敌伪沾染,当务之急是抢救各大高校,撤离战区。陈立夫当机立断,将高校内迁作为教育部当时的主要工作,并亲自主持了这个中外教育史上空前的大迁徙。

战前,中国的高等学校大多集中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沿江一带以及平津两地,在日军炮火中,这些地区首当其冲,最先陷落。情势紧急,在教育部的统筹安排下,华北、东南沿海各大高校一齐向西南、西北搬迁。据教育部1939年的统计,战前全国专科以上学校108所,战事初起时,因日军占领被迫迁移后方的高校是52所,迁入上海租界或香港续办的25所,停办17所。余下14所学校,或是原设后方,或是原在上海租

界,或是教会大学当时能在沦陷区继续办学。②太平洋战争爆发

后,形势进一步恶化,所有原先迁入上海租界与香港以及原在租界开办的学校,包括教会大学,相继关闭。教师学生有的迁至后方,转入其他学校,有的异地继续办学。原先设在后方各省的高?

49?《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①②《1937年以来之中国教育(有关教育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58辑,第60页。《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2编第4章,第53页。

校,因躲避敌机轰炸,也被迫从城市迁到农村。实际上,战时108所高校中,只有新疆文理学院一所没有受到战事的影响。陈立夫后来回忆,如此众多的高校纷纷搬迁,“教育部对于此等学校之迁移、接济、设立地点、筹措应变及经常费用,以及后方被炸学校校舍和图书馆之休整与补充等,无时不在紧急应付情况之下

……其工作之艰巨,实非笔墨所能描述”。①不仅如此,因战事变

化,当时许多高校在撤退中是一迁数迁,颠沛流离。如浙江大学先迁往浙西天目山,再迁江西吉安,又迁至广西宜山,最后到贵州遵义;中山大学一迁广西龙州,再迁云南澄江,复课不久,又迁到广东坪石。迁校次数最多的还是广东文理学院,一迁广西梧州,再迁藤县,三迁融县,四迁广东乳源,五迁连县,六迁曲江,七迁回连县,八迁罗定。迁移最远的是当时的北大、南开与清华三

校。先迁湖南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②,但开课仅3个

月,日军进逼,再度搬迁至昆明,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长途跋涉,山高路远,异常艰辛。对此胡适曾感慨“不但联大值得纪

念,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值得纪念”。③全国高校几度举迁,期间的

艰难困苦可想而知,然而,绝大部分高校虽辗转千里,却得以保持完整,烽火漫天中弦诵不绝,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坚韧不拔的大无畏精神。这其中,教育部的精心筹谋、密切配合,部长陈立夫的劳苦功高自不待言。

在战争年代资金短缺的困境中,陈立夫始终坚守“教育不可一日中断”的信念,力求“学校数量不仅不应减编,并且依据需?

59?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①②③《益世报》1946年11月2日。

郭冠球:《国立长沙临时大学》,《长沙文史资料》1989年6月。

陈立夫:《回忆抗战期间的教育》,《抗战岁月》,台湾《中央日报》编印,1985年版,第

146页。

要,还须相当扩展”。①他在组织、指挥高校迁徙的同时,深入调

查全国各大高校的基本情况,结合战时教育纲领,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作整体规划。首先,为保持名校的高水平,适当将一些学校合并,达成强强联合,确保中国教育的高水准。其次,加强师范院校的教学力量,增设高等师范院校,谋求教育的持续发展。陈立夫认为:“师范教育为教育的基础,要求教育的改造与改进必

从师范教育做起。”②他于1938年7月签发《师范学院规程》,

1942年8月,又公布《修正师范学院规程》,在规范师范学院设立、组织和培养目标、课程的同时,增设师范学院,大量培养中学师资。从1938年开始,先在几所国立大学分设师范学院,随后在湖南创立了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此后,陆续增设贵阳师范学院、南宁师范学院和湖北师范学院等。到抗战结束,全国的高等师范院校由1所增至11所。在校学生数从1938年的996名,

增至1945年9062名。③第三,为适应战争对工程、医药技术人

才的急需,迅速创办了一批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等工程技术学院,与此同时,各高校还相应增设了一些战时急需的专业,开设与抗战国防有关的课程,如航空工程、碉堡工程、军用结构、战时救护、毒气化学等。陈立夫不仅重视增加战时大学的“量”,同时也相当关注改进大学教育的“质”。为提高战时教育的质量,陈立夫对高等教育作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如实行大学入学统一考试、统一大学教师评聘标准、统一大学课程设置标准、统一大学生学籍管理、改进毕业考试办法等,均成效显著。尤其是整理大学课程,意义深远。陈立夫?

69?《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①②③《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5编第1章,第37—38页。

陈立夫:《成败之鉴》,台湾中正书局1994年版,第249页。

《中国教育史资料之一》,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61页。

在视察一些高等学校时发现,当时中国大学课程体制极其混乱,没有一定的标准,相同专业,课程难易程度却相差很大。更为严重的是,各大学均采用西方体制,有“德国制”、“法国制”、“英国制”和“美国制”,却惟独没有“中国制”。许多重要学科的研究,都使用外国语言,研究中引用的材料及例证,也都采自国外,似为研究中国的外国学生或研究外国的中国学生而设,而有关中国历史、政治、经济制度的课程却极其缺乏。在陈立夫眼里,这些大学都像“外国租界”。他不禁感叹:“文化侵略者对于所侵略的国家,首先要毁灭

其历史文化。”①陈立夫当即召集国内教育专家、各大学校长以及

资深教授,专就大学课程问题商讨对策,于1938年9月推出统一的大学科目表,由教育部公布施行。当时确立的“大学课程整理之原则,约有三点:一、注重一般学术之基本原则,二、求各种课程之集中,避免支离庞杂,三、立一最低限度之标准,使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程度。大学课程整理之结果,有两种趋向可以看出,一为偏重文

化陶冶,二为合于中国自己需要之课程比战前为多”。②根据这些

原则,大学课程被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种,中国人应知的中国各部门历史材料列入了必修科。许多年后,陈立夫在回忆往昔时依然为当年自己主持的这项工作感到欣慰,“使中国的大学像一座中

国的大学,我排除了一切障碍,收回了‘文化租界’”。③整理大学

课程除规定科目外,另一关键就是拟订科目教材内容。1940年开始,教育部征集各院校各科目的教材纲要,邀请各科教授数百人,开会审议数百次,经过两年的努力,到1943年编定各科教材纲要草案42种,颁发各院校参考试行。同年成立大学用书编辑委员?

79?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①②③陈立夫:《成败之鉴》,台湾中正书局1994年版,第252页。

《1937年以来之中国教育(有关教育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58辑,第63页。陈立夫:《成败之鉴》,台湾中正书局1994年版,第251页。

会,拟订编辑计划,分公开征求、特约撰写和采用成书3种办法,到

1943年,共得大学教材163部。①为调动教员积极性,促进教学和

学术科研工作,即使在战争困难时期,教育部还是颁布各种教员奖助金办法,并从1941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著作发明及艺术奖

励。②这些举措直接催生了这一时期各高校教学科研上的累累硕果,仅西南联大就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王竹溪的《热学问题之研究》以及王力的汉语语法理论,贺麟、汤用

彤、金岳霖在哲学、逻辑学方面的成就。③这些学术成果在当时的

世界教坛上都是遥遥领先的。统观抗战时期的中国大学教育,较之战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甚至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努力,为中国的教育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陈立夫当时的深谋远虑应该说是有成效的。

三 中等教育、国民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推进

按照民国政府体制,教育部不直接主办中等教育和国民教育,只是决定政策方针、制定法规,监督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办理中等教育和国民教育。但战争的爆发却给教育部增添了额外的工作。

由于战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沦陷区百姓举家搬迁,后方人口暴增。大批青少年移居后方,急于继续求学。而后方原本经济落后,教学基础设施差,根本无法容纳。此外,各地的教师撤到后方,无处立足,生活无着。1937年冬开始,教育部已经在后方各地?

89?《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①②③参见范小方、李永铭著:《陈果夫与陈立夫》,武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1937年以来之中国教育(有关教育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58辑,第63页。同上书,第253页。

设立临时中学①,收容流亡师生以救一时之急,但终非长久之计。陈立夫上任后,指示教育部制定《国立中学暂行规程》,取消各校校名的“临时”二字。此后陆续创办国立中学28所,国立华侨中学3所,国立边疆学校3所,国立专科以上学校附设中学16所,共50所;国立师范学校1所,国立边疆师范学校9所,国立华侨师范学校2所,国立专科以上学校附设师范1所,共22所;另有各类职业

学校28所。收容学生5万多人,安置战区中等学校教师数千。

②这是战争非常时期教育部直接开办中等教育的开端。这些国立中等学校的设立,不仅可以给战区的学生与教师提供就学就业的机会,而且由于这些学校的教员来自沿江沿海教学质量比较优秀的学校,由他们任教的学校,对于当时后方各省市原有的中学还有示范作用,对于改进一般中等学校的素质,也有贡献。在陈立夫的授意下,1938年,教育部订立和颁布了各类中等学校划分学区办法,“通令各省市依照人口、交通、经济等情形,分别划定:(一)普通中

学(注意小学升学儿童之比例)、

(二)师范学校(注意区内小学师资之需要)、(三)职业学校(注意配合地方经济与特产)等三类”。

③1942年,又颁布《中等学校设校增班注意事项》,对具体实施作进一步指示。规定中等学校课程,也是陈立夫在战时改进中等教育的重要措施。除了在中等教育中添设战时特种教材和实施后方服务训练外,1940年,教育部修订和公布了高初级中学教学科目及时数表,修订“三三制”中学课程,并将初中分甲乙两组:甲组作就业准备,乙组作升学准备;高中也分甲乙两组,甲组侧重理科,乙组侧重文科。又在高中第三年设简易职业科目,供高中学生有意就?

99?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①②③陈立夫:《回忆抗战期间的教育》,《抗战岁月》,第149页。

《1937年以来之中国教育(有关教育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58辑第67页。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63页。

业者选修。

①职业教育是国民时期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爆发后,为了培养后方建设所需的中级技术人才,教育部对职业教育尤为重视。1938年颁布《创办县级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实施办法》,翌年又公布《各省实验分区辅导职业学校办法大纲》,令各省市教育厅局,会同本省或外省公、私立大学、专科学校及有关生产建设、军事机关等就其所在地及所设科系的便利条件,辅导各科职业学校,编订教材、选择教本及改进教学方法。1942年,教育部再次下令颁布各省市编制该年度教育行政计划及教育文化经费概算原则,

指定中等教育经费的分配,其中职业学校应占35%。②直至抗战

胜利前夕,教育部为了战后建设的需要,先后制定了若干个发展职业教育的计划和方案。如1944年3月的《海事职业教育设施方案》、《商船职业学校设置计划》等。1941年,教育部通令公立职业学校除一律免收学费外,应设置至少30%的公费名额;1944年,又规定职业学校各科学生享受公费待遇的比例,农工医科学生享受

公费的比例高达80%。③这些措施无疑促进了当时职业教育的长

足发展。1938年陈立夫上任教育部部长之前,全国仅有职业学校256所,学生31897人。到1945年抗战胜利,全国职业学校增加到517所,学生91278人,学校数增加一倍,学生人数增加近两

倍。

④国民教育在抗战前是中国各级教育中薄弱的一环。国民政府于1935年通令全国实施义务教育,但收效甚微。陈立夫到教?

001?《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①②③④《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8编第1章,第7页。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8编第1章,第7—11页。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8编第1章,第2页。

同上书,第149页。

育部后,着手对国民教育作根本改造。一是制定并颁布《国民教育实施纲领》,下令各省于1940年6月起试行。此《纲领》目的在于配合1940年国民政府实施的“新县制”,规定推行“新县制”

的县市,乡镇设六年制中心国民学校,保设四年制国民学校。

①要求各校均设儿童教育与失学民众补习教育两部,6—12岁儿童小学义务教育与16—45岁成人(包括妇女)的补习教育齐头并进。二是推出《国民教育法》取代原有的《小学校法》。《国民教育法》的推出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其中一些条款与原有的教育规定相左,遭遇了不少阻碍。陈立夫回忆:“我为了克服阻碍,在行政院陈述,在中央党部提案,并请国民参政会通过议案,最后经过立法院的决议,不知经过了多少说服工作,最后始克完成法律

而奠定了国民教育新制度。”②1943年,《国民教育法》经立法院

通过正式实施。三是首次制定国民教育五年计划。1941—1945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又细分为三期,各规定明确的任务,为中国国民教育走上正规奠定了基础。关于国民教育的其他重要措施,尚有:制定强迫入学条例、改革初等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修订小学课程标准、改善和提高小学教师待遇等等。战时国民教育的成就不可忽视,据1935—1936年统计,全国入学儿童数占学龄儿童总数的30%强,到1944年,这一比率上升到76%强

(统计来自当时已实施国民教育的19省)。③1944年,国民政府

公布《国民学校法》将战时对于国民教育的创制,作了法律规定,对国民教育的长久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

101?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①②③《1937年以来之中国教育(有关教育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58辑,第72、77

页。

陈立夫:《成败之鉴》,台湾中正书局1994年版,第264页。

《1937年以来之中国教育(有关教育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58辑,第73页。

在推进社会教育方面。陈立夫亦下了不少功夫。除了搬迁增设各级图书馆、博物馆,使大批图书文物幸免于战火之外,还以教育部的名义,创设音乐教育委员会、国立音乐学院、戏剧专科学校、中华交响乐团、艺术文物考察团等等,使战时的社会教育依然得以发展。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电化教育的创设。陈立夫在入主教育部之前,就特别提倡教育电影,曾与教育界人士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掌管教育部之后,他先在社会教育司增设主管电化教育的科室,并令各省设立电化教育辅导处。1942年创设了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又组建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分赴19个省市巡回示范,到1944年,这样的工作队竟

组建了52个之多。①就中国国情而言,当时社会教育的重点是

扫除文盲。抗战爆发后,教育部组织大批来自战区的中小学教师,在后方各大城市成立识字班,同时组织编印了初级民众读本

及高级民众读本两种,大力推行识字教育。②因配合抗战的需

要,当时的教育方法多利用电影、话剧、歌咏、巡回施教车等,再加上新推出的国民教育制度的保障,扫盲效果比战前更为显著。1936年一年扫除文盲3121820人,以后逐年增加,到1943年,

一年达到10407612人。③可谓成绩斐然。

四 边疆教育与华侨教育的开展

在发展国立中学、国民教育的同时,陈立夫也关注边疆教育和华侨教育的问题。

?

201?《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①②③《1937年以来之中国教育(有关教育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58辑,第89页。《1937年以来之中国教育(有关教育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58辑,第86页。陈立夫:《成败之鉴》,台湾中正书局1994年版,第264页。

抗战爆发后,边疆各省成为重要的根据地,文化教育亟待提高。1939年全国教育会议通过教育部提议的《推进边疆教育方案》,成为战时实施边疆教育的准绳。为了落实推广边疆教育,教育部直接接管原有的边疆学校,使边地教育纳入正轨。同时,大量增设各级边疆学校。从1939年开始,先后设国立边疆小学24所,国立边疆师范12所(内有师范附小14所),国立边疆中学

3所,国立边疆职业学校9所,国立边疆专科学校2所。①此外,

积极推进边疆考察与研究工作,多次派遣边疆考察团进行实地考察;筹设边政学院、组建大学生边疆服务团、制定边疆教育计划、组织编译少数民族教材等,使中国的边疆教育在这一时期打下了基础。

抗战期间,华侨出钱出力,贡献良多,但海外侨民教育却因战争扩大而深受影响,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各地侨校毁于炮火,许多华侨学生被迫辍学。陈立夫认为教育部有承担设置侨校、安顿侨校员工的责任。他在国民党七中全会上提议《侨民教育推进方案》而获得通过,根据这个方案,陈立夫又拟订了《侨民教育实施纲要》,于1943年由行政院颁发实行。在整个抗战期间,教育部拨款资助从香港及越缅内迁的学校20余所,救济侨生14286人。

资助侨校教职员,使“无一人流离失所”。②除了妥善安置回归祖

国的华侨师生外,教育部还在海外增设侨民小学5所。1940年起,又陆续在云南、广西设立华侨学校5所,并向广东省内学校拨款,增开50个班收容侨生。同时还在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增设侨生先修班,收容中学毕业的侨生。战时华侨教育的发展,对增进海外华侨对祖国的向心力,很有帮助。

?

301?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①②陈立夫:《回忆抗战期间的教育》,《抗战岁月》,第152页。

《1937年以来之中国教育(有关教育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58辑,第94页。

五 青年学生的招致、救济、培养与征调

在战争的特殊年代出任教育部长,陈立夫深知青年对国家的特殊重要性。他认为:“战时对青年的工作,首要是争取青年。”这其中的一个考虑是:“大凡子女之能入中学或大学者,其家庭多半为中上之家,吾人若能在后方照料其子女之学业,其父兄决不为日

伪所利用。”①因此,从招致、救济到培养与征调,教育部对青年学

生作了一系列统筹安排。

首先是招致青年。根据抗战初期的战况,教育部拟订了一个《沦陷区教育设施方案》,将沦陷区分为50个教育督导区,派战区教育督导专员主持,就地在地下设校,吸收沦陷区青年,给予抗日教育。1943年增至102个区。这些教育督导专员工作相

当危险,据战后不完全统计,共有343人牺牲。②对无法在沦陷

区进行教育的青年,实施“教养兼施”计划,在各地设站招收,由教育部拨款供给青年并安置入学。这一计划开始只是零星进行,随着战区的扩大以及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1940年,在陈立夫的指挥下,教育部成立战地失学失业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作大规模、有计划的青年招致工作。截止到1943年,共招收沦陷

区青年154000多人。

③其次是救济与培养青年。大批沦陷区青年来到后方,主要进入各类学校继续求学。然而,这部分青年大多遭受家园被毁、亲人罹难的厄运,现又背井离乡,陷入生活无着的困境。陈立夫?

401?《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①②③陈立夫:《回忆抗战期间的教育》,《抗战岁月》,第153页。

陈立夫:《成败之鉴》,台湾中正书局1994年版,第287页。

陈立夫:《回忆抗战期间的教育》,《抗战岁月》,第152页。

认为:“对这班学生不但要教,还要养”①,才能为国家保养青年,

同时争取民心。于是,他以教育部的名义,建议建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制度,对家在战区,费用来源断绝,生活无着的学生,由政府提供贷学金,以维持基本日常生活。很显然,这是一笔极大的费用。在当时战火遍燃,国家税收锐减而军费开支浩大的情况下,陈立夫的建议,立刻遭到反对意见。时任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的孔祥熙首先反对,陈立夫多方斡旋,后在蒋介石

的支持下,才得以实施。②194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国立中

等以上学校贷金暂行规则》,同时还公布了《省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暂行规则》、

《省私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暂行规则》等有关学生贷金的规定。其基本原则为救济战区缺乏生活来源的学生,鼓励他们安心学习。以后学生贷金覆盖范围逐步扩大,非战区学生因家庭困难也享受到这种待遇。1943年起,因法币贬值以及学生偿还困难等原因,转而实行《非常时期国立中等以上学校及省市立专科以上学校规定公费生办法》,改为公费制度。凡师范、医药、工各系科学生享受甲种公费待遇,免缴学膳费,并领取其他补助;理学院各系科学生以80%享受乙种公费生待遇,即免膳食费……凡来自沦陷区(包括侨生)家境贫寒的学生,或公教人员的子女并且成绩优良者,或原籍在

蒙古、西藏、新疆的学生,尽先给予公费待遇。③“专科以上学校

学生获得此种贷金或公费者每年常在五万人至七万人左右”。

④此项支出费用浩大,几乎超过当时全部教育文化经费的一半。?

501?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①②③④《1937年以来之中国教育(有关教育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58辑,第61页。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2编第3章,第24页。

参见刘敬坤:《抗战时期陈孔关于学生贷金的争议》,《民国春秋》1998年第1期。陈立夫:《回忆抗战期间的教育》,《抗战岁月》,第152页。

但是,在陈立夫看来,依然是非常值得的。他在自己的回忆中认为:“费用虽大,但是成就甚著,据统计,战时由中学以至大专学校毕业,全赖国家贷金或公费以完成学业者,共达12万8千余人之多。此等兼是国家不可少之人才。凡是现在国内外五十岁以上之社会中坚分子,几无人未受贷金或公费之惠。如无贷金

及公费制度,不知道有多少人失学,将为国家一大损失。”

①第三是有步骤、有计划地征调青年。抗战伊始,在群情激愤中,许多有志青年纷纷要求从军抗日,社会上也有人主张,及龄大专院校青年一律照壮丁抽签办法征召入伍。陈立夫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认为当时全国1万人中只有1人受大专教育,学生极其宝贵,“为了国家建设前途,也为了储备作对军事更有价值的贡献,不应无分别的与一般壮丁一同抽调入伍,应该仍令受完大专教育

而加以军事训练,遇将来必要时,再行征调”。②他的意见得到蒋

介石的首肯。在1938年的《告全国学生书》中,陈立夫表示,“亡人国者必图亡其文化教育,以绝其复兴之凭藉……我国受教育之人

数,本已较欧美各国为少”③,因此不能为抗战而停顿学业,使差距

更大。但他同时也声明两点:一是已达兵役年龄的学生,如果有志从军,可以办理手续就近加入中央军事学校及各地方依照中央方案特设的训练机构,接受专门训练;二是遇有国家需要,无论在何级学校毕业的学生,应随时应国家征召。在教育部的组织下,1938年,480名青年学生进入政治部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受训,期满开赴前方。以后随着前方需求的增加,先分批征调了医科学生、工科学生、外国语系学生,共计6371人。1942年后,战事激烈,单是征?

601?《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①②③陈立夫:《告全国学生书》,《教育通讯》创刊号,第13页。

陈立夫:《成败之鉴》,台湾中正书局1994年版,第289页。

陈立夫:《成败之鉴》,台湾中正书局1994年版,第289页。

用学生从事军事技术工作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教育部开始发起青年从军运动,一年内征召学生15000余人。1944年冬更是达到高潮,教育部发动了波澜壮阔的十万青年从军运动,在中国教育史及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在教育部长任内,陈立夫还在促进学术文化研究、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但是,陈立夫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也有其消极甚至反动的一面,虽然其本人总是试图回避、掩饰,但他极力以党化教育加强国民党对教育的控制,在教育部配合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六 陈立夫执掌教育的消极影响

抗战爆发后,陈立夫兼任“军事委员会第六部”部长,此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战区青年的宣传、组织与救济,与教育部的职责有相关之处。但是,陈立夫避而不谈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当时他与蒋介石的关系。为维护和加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稳固独裁统治,蒋介石力图在教育领域贯彻实施思想政治统制。陈立夫惟蒋马首是瞻,又是资深“党务专家”,自然是蒋的最佳人选。抗战伊始,教育界一时陷于混乱,蒋介石一面痛陈“从前教育的失败”,一面趁机将陈立夫安插到教育部,由此将教育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中。

陈立夫入主教育部后,首先确立了“以党治校”体制,强化各级学校的党团组织网络。他要求各校设立国民党区党部与三青团团部,规定学校行政领导必须是国民党党员,并以资助科研、休假、进修等为“交换条件”,利诱普通教师加入国民党。为在学校中发展壮大三青团组织,陈立夫不惜专门训练一批工作人员,到各校宣传、鼓动,甚至亲自披挂上阵,频繁到“基层”演讲,拉拢青年学生集

?

701?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体加入三青团。当时规定,国民党区党部协助学校行政,三青团分团部协助学校训育工作。国民党区党部书记要列席校务会议。这

样,各级各类学校就处于国民党的监督管制之下。

①其次,建立“训育”制度,加强对学校师生的思想控制。1938年,教育部公布了《青年训练大纲》;次年9月,又公布了《训育纲要》,规定从1940年起在中学实行导师制。要求导师充分利用一切时机,对所管学生进行训导,并作详细记载,每学期分两次报告训导处,并联系、报告学生家长,严密监控学生的思想行动、学习及身心发展。《训育纲领》中规定12项“训育实施”内容,主要是“讲解三民主义要义”以及蒋介石的言行。同年,又颁布大专学校组织要点12项,规定各校除了原有的教务、总务处外,增设训导处,其主要任务是,统筹推行导师制的实施,主管战时学生贷金、救济、疾病照顾及征调等有关事务,指导学生思想行动,集中青年意志。实际上就是监督管理学生的思想言行。为此,陈立夫亲自起草了一篇《训育纲要》,呈交蒋介石核定后颁布施行。其要点是16个字:“自信信道,自治治事,自育育人,自卫卫国。”同时颁布全国所有学

校的共同校训“礼义廉耻”四字。②训育目的、内容以及方式的陈

腐落后是显而易见的,如规定学生要“耳听心唯,时时刻刻心领袖

之心,行领袖之行”。③并将训练国民党党员的《党员十二守则》来

要求学生,企图以此“改造人心,统一行动”。此举遭到学生的普遍抵制和反对。训育制度以失败而告终,蒋介石曾悲叹:“能守纪律、重秩序,克尽本分,完成职责的青年,一定是寥寥无几,恐怕一百个?

801?《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①②③《训育大纲》,载《中等学校训育法令汇编》,四川教育厅1941年印刷。陈立夫:《回忆抗战期间的教育》,《抗战岁月》,第148页。

参见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页。

青年还挑不出一个。”

①第三,宣扬“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限制学术自由。陈立夫毕竟是国民党党务的行家里手,深谙党化教育的套路。在竭力鼓噪改革教育,呼吁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乘机收缴各校原有的自主权,统一实行“部订”的“全新”教育规章制度,由此,经过蒋介石统治集团篡改的“三民主义”,便成为中国教育的最高基准;在统一大学课程的幌子下推出的“部颁”课程表里,“党义”、“军训”、“三民主义”、“理则学”等纷纷登台并成为主干课程;甚至从“部订”教科书、“部颁”学籍规则,到教师资格审查、教职聘任,乃至教师休假、进修、奖励等具体规定中,都把服从“领袖”、信仰“三民主义”作为重要依据。学校的各项学术活动均以拥戴“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为准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陈立夫在以后的回忆中,反复为自己辩解:“当时也有一部分学者专家,以为妨害讲学与

研究的自由,实属误会。”

②更为显见的是,在陈立夫的控制之下,教育部在各级学校严加防范“赤化”。即便是令其引以自豪的青年学生招致、救济工作,陈立夫也毫不讳言他的反共意图:“奔赴后方之青年学生,深信政府必能为之设法,若来而无人照顾,势必为共匪所勾引前往延安而不

及补救,故虽花大量经费,亦属值得。”③为达到防共、反共目的,

同时也为了扩展其个人政治势力,陈立夫还想方设法将CC 势力渗透于学校之中。CC 特务在校园内大肆活动,对具有进步思想的师生进行迫害,施以绑架、逮捕,甚至杀害,激起广大师生的强烈愤?

901?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①②③陈立夫:《回忆抗战期间的教育》,《抗战岁月》,第153页。

陈立夫:《成败之鉴》,台湾中正书局1994年版,第253页。

《青年团工作的根本要旨》,《总裁言论选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

会编,第2072页。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找到那本神奇的书 冷玉斌 诗人辛波斯卡说教师这一行,“只要他们能够不断地发现新的挑战,他们的工作便是一趟永无终止的冒险”。 这很好地解释了教师为什么要读书——书,就该是这趟无止境冒险中的路标与向导,当疑问产生,当实践延展,那么,只有读书与思考,才能帮助教师面对所有“新的挑战”。寻找那本神奇的书,是所有教书人注定的脚步。 转眼2017年又近尾声,回头看,不敢说这一年长进几何,到底读书未停。岁首到年终,“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一本一本读过去,有惬意、有满足,也有困惑、有迷思。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愚”其实难医,关键是书本提供助力,可明察,可审视,可校正,可笃行,令吾辈多加自省,多得自知,多有自明。 这些年来,读书这件事,早已不外在于生活。从根本上说,正因为一本一本神奇的书,我才成为如今这个“我”。如此,当下生活,无非继续踏着一本又一本神奇的书,往前而去。这一点在今年尤为鲜明。年中,自己的小书《教书·读书》出版,我在《后记》中写道:“平凡如我,一天一天教书,一天一天读书,或许是唯一行得通、靠得住的自己救自己……往后这日子,还是教书,还是读书。” 这是心里话。已经很久没有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无须再问,因为有“读”,才教得有底气;因为要“教”,更加用心去读。这一年,从书中来,往教中去,攒了一堆喜爱的好书,做了一些自己的事情,仍然真真切切感受读书的意义,不在于读了多少,不在于读得有多快,不只是增长知识,不只是享受闲情逸致,而是遇到这些书,读过这些书,人生从此开始不同,从来都是这样,“他们能把我们心灵深处翻腾的模糊想法加以照亮并固定成形”(伍尔夫《普通读者》)。 10万+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认识他人,又该如何做好自己,书里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但它们确实在一次又一次提醒我,透过教书与读书,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很难,所以才有意义。一年将尽,觉得自己可以有一些别于他人的“奇特性”,愿意拥有一张诗人布罗茨基念兹在兹的“表情独特的脸庞”,没有比这更让我欣慰的发现,毕竟,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使命。 今天,“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发布,愿你从中找到那本神奇的书。再想一想,还有这么多同道喜爱着书,还有这么多好书可以去读,心里无比欢喜。是啊,书永远不死,只要有书,世界终是可爱,未来必然可观。(作者系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代的角度看,其不仅在历史上的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当今社会也有深刻影响。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出客观的评价,是对历史的负责人,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特征作整体把握,并且分析其中的一些关系,进而做出评价。 一、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二、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教育

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

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摘要: 德国双元制大学(DualeHochschule,简称DH)在2009年3月1日之前叫做职业学院(Berufsaskasademie,简称BA),德国并未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德国把中等双元制教育体系直接延伸到高等院校,这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叫做职业学院,也叫双元制大学。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大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集中在五对矛盾关系上:一是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二是规模能力与质量结构不合理;三是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四是中央大力发展与各方相应不足;五是公平教育目标与政府责任缺位。 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缺少共识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责任,但不少人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只要依靠市场,导致国家定位和主体责任定位出现偏差。二是缺少制度供给。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等法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双证书”制度、教师编制标准等制度缺失。三是缺少财力保障。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持续下降。四是缺少政策引导。财政金融税收等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积极办学的政策体系没有建立,政府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不足。五是缺少机制配套。管理评价机制、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不配套,影响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的实际效果。六是缺少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职高职、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不健全、不衔接。 理论与实践领域对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认识不足,政府履行责任不清,公益性实现形式单一,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德国双元制大学采取“双元制”教育模式,通过两个学习地点——州立学院和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每学期三个月学校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培养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 双元制大学的教育活动与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大学“双元制”教育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实训帮助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学生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缩短进入企业后的见习期,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双元制大学的办学模式成为私营企业与州政府之间双元教学方式的合作,它被认为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一个创举。 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一是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二是从生存主导时代进入消费主导时代;三是从城乡分治的二元时代进入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的城市化时代;四是从私人物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物品短缺时代;五是从经济转型时代进入政府转型时代。与此相应,我国的教育也呈现出五大特征:一是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时代进入“后普九”时代,促进各级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成为必然;二是从文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校园欺凌及其解决办法(中国教育报)

校园欺凌及其解决办法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并不时有校园学生欺凌暴力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案件中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们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在中国,校园暴力一般要到非常严重,甚至已经触犯刑法的程度,才会受到社会注意。例如:邯郸26中女学生吴华被同校七八个女生多次暴打、折磨,被送进医院;广东开平的一位初二女生因为得罪了校园里拜把子的七姐妹,被掳到一家宾馆。七姐妹找来四个未成年少男轮奸了这个女生,对她肆意殴打、凌辱,并将施虐过程录像,上传网络取乐。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除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长期欺负别人,会很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等等,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等等,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欺凌是学校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及预防的问题。但同学和家长的合作也很重要的。 主要表现 校园欺凌会发生在教学区、生活区或者校外。主要表现是欺负、欺负弱小的人,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 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是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 类型 典型欺凌者 ·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得到部分朋辈的认同。 ·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被动欺凌者 ·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 易成为受害者类型 ·性格害羞、怕事 ·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缺乏与朋辈相处的社交技巧,言语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浅谈高职教育的“德国路径”和“中国特色”

浅谈高职教育的“德国路径”和“中国特色” 发表时间:2013-01-15T11:54:42.68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1期供稿作者:吴建新南炯 [导读] 中国高职教育的发生发展既显示出相对明显的“德国路径”,又体现出较为显著的“中国特色”。 吴建新南炯(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735009) 摘要:中国高职教育的发生发展既显示出相对明显的“德国路径”,又体现出较为显著的“中国特色”。正视自身存在的客观差距,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从理顺校企合作关系、规范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行动导向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层面入手,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是高职教育形成中国模式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元制优势差距策略 近三十年来,中国高职教育的发生发展,既留下了相对明显的“德国路径”的痕迹,又体现出较为显著的“中国特色”。然而,只有在否定中否定,才能在改革中前行;如何吸取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确立高职教育的中国模式,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亟待思考、探索和反复实践的命题。 一、德国“双元制”的突出优势 所谓“双元”,即培训企业(或跨企业培训机构)和职业学校。企校基于共同的培训目标,在培训企业一元,主要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在职业学校一元,主要实施专业理论和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双元制”作为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典范,其突出优势在于: 1.强大的法律支撑。“双元制”的背后,是一整套自上而下、责权清晰、相互衔接、便于操作的职教法规,既有《联邦职业教育法》(1969年颁布,2005年整合了《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这样的纲领性文件,又有《手工业行业协定》(1965年)、《企业基本法》(1972年)、各州学校法及《实训教师资格条例》(1972年)、《职业培训条例》(1984年)、《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1987年)、《强化职业教育的几项重点措施》(1994年)等配套政策,从而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法律基础和政策保障。 2.完备的组织体系。在策划层面上,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由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简称BIBB,1970年成立)通过开发培训机构、确定培训工种、制定培训方案等措施统筹推进;在执行层面上,“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由德国工商联合会(拥有83个分支机构、150万个会员企业)、手工业行会(拥有59个分支机构、85万个会员企业)等行业协会和政府合作实施,负责签订企业培训合同、确定培训时间内容、组织培训结业考试、颁发培训合格证书等。BIBB和行业协会等的共同介入,为调动校、企两支力量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3.优质的职教资源。在师资方面,职业学校教师准入门槛高,需经约5年(10个学期)的修业学习,取得硕士学位,并经1年半(3个学期)的职业资格培训,具备2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入职后还要经过2年的试用期,FH类院校(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尚须具备较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能发表相应的专著或发明专利;企业培训师学历要求较低,但须为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企业人员,并经大学1年职业教育学科学习,取得“师傅证”;兼职教师则为有经验的工程师或管理人员,企业兼职实训教师也由具有“师傅证”的工长担任。上述措施,无疑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师队伍质量。在实训条件方面,培训企业作为主导方,本身具有相当的行业地位和发展程度,其先进、完善的设备为开展实训教学特别是生产性实训教学提供了理想条件;职业学校凭借政府投入以及与相关行业企业的“鱼水关系”,也普遍建立了工厂化的实习车间,并能从龙头企业引入最新产品或实验产品应用于教学,加之班额严格受限(30人以内),从而保证了人均实训资源占有量,最大限度缩小了教学与生产的距离。 4.合理的培训计划。在“双元制”模式下,企业培训以联邦培训章程为准,学校培训以各州文教部长与议员常务会议通过的教学大纲为准。就企业而言,与州经济部长、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由各行业人员组成)和联邦职业教育科学部属一个系统,其培训章程由联邦职业教育科学部委托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研制,经联邦职业教育科学部审核同意,由州经济部长签字并颁布施行。就学校而言,则与州文教部长和州学校发展研究所属一个系统,其教学大纲由文教部长委托其领导的学校发展研究所衔接企业培训章程制定,并经文教部长委员会审定,由州政府划拨经费实施。这些有序化的手段,为校企合作实施职业教育提供了具体规范和有效指导。 5.科学的课程设计。20世纪40年代以来,德国职业教育先后经历了同步课程模式(校企培训理、实同步)、协调课程模式(理、实教学由校、企分担,而“课程的混合区域”由校、企及跨企业培训机构共担)、差异课程模式(培训企业主导课程设置,职业学校只承担与职业培训相关的课目和语言、数学、体育等普通课目)、自主课程模式(校、企平等,独立自主设置理、实课程),最终催孕了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这一课程模式,以满足社会生活和劳动力市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为目的设计学校课程方案,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构建“学习领域”,由“行动领域”导出“学习领域”,以“学习情境”对应“行动情境”,使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更加切近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6.有效的质量监控。一是联邦政府设有教育质量考评委员会,由经过质量管理专门培训的教育专家、教育行政人员、企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定期进行教育质量评估,从宏观上保证了教学质量。二是各行业协会按联邦《职业培训条例》设有职业教育委员会(由雇主、雇员、职业学校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审查培训合同、组织技能考试、监管培训人员和培训场所等,教、考分离,有效保证了考试的客观性。三是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学生(学徒)在企业培训,有专门的培训日志,企业培训师出具的实习鉴定是毕业审核的必备条件;而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项目法分组实施,从制定计划到过程答辩再到最后的评价,都有严格程式和相应的评价标准。 二、中国高职教育的主要差距 中国高职教育起步虽晚却发展迅猛,短短十余年间,高职院校不仅从数量上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而且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探索构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框架性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逐步推出了一批“示范”、“骨干”院校。但毋庸置疑,就整体而言,与德国“双元制”相比,我们尚有相当的差距 1.职业教育类型化程度不高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完备,在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技术高级学校、职业高中等)之外,向下可以延伸到职业准备阶段或职业基础教育阶段,向上可以延伸到高等专科学校、FH类院校(应用科技大学),涵盖了高中前、高中、专科、本科、硕士等诸多学历层次,各种形式、各个层次之间以职业培训为主线,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教育类型。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则被界定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教高16号文),虽然打破了以往只将其视为“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一种形式”的偏见,但仍然从属于高等教育,更多地强调学历教育属性,没有将其纳入职业教育的独特视野,并由此去探索建立从初中、中专(高中)、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相互衔接的类型梯次和职

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教育的十大区别 1、考上大学 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好好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好好学习。(注:美国大学“宽进严出”;中国大学“严进宽出”) 2、向老师发问 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而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才能更好与老师交流。 中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对老师的尊敬。 3、解题方法 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正好重合,请问要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语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的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场的中国学生立即拿出纸和笔,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4、受教育方式 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所以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种“填鸭”,辛苦的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5、数学头脑 美国学生一般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 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能够不用计算机做四位数的乘除法,甚至能够徒手开平方根,那美国学生看中国学生的眼神,肯定像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6、零用钱 美国学生的父母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把家里打扫一遍,我们就可以在给你一些零用钱。” 中国学生的父母说:“零用钱用完了吗?没钱就自己到抽屉里去拿。” 7、旅游 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 中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了,请给我一笔钱。” 8、女朋友 美国学生把女朋友带回家自豪的对父母说:“这是我女朋友。” 中国学生面对着自己已经被撬开的日记,看着气急败坏的父母,心虚的说:“我没有早恋·····” 9、新赛车 美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瞧,这是我自己组装的新车。” 中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的长辈:“看,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新车。” 10、自己做主 美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说:“亲爱的,你已经长成一个男子汉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不要老是依赖我们给你提意见。” 中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吼到:“放肆!翅膀长硬了是不是?敢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告诉你,就算你长出胡子,还是我们儿子,还得听我们的。” 美国教育体制和中国教育体制的区别 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 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

对美国教育的认识及看法

对美国教育的认识及看法 美国文化教育的高水平也决定了美国在世界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在美国人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发展个人的天赋与能力。美国教育体系早在其建国时就初具规模,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和逐步完美,形成了今天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体制。 美国学制没有学力测验、大学联考学生凭着在校成绩及SAT/ACT 分数自行申请大学入学。和许多国家不同的是,美国没有国立大学这种名称,义务教育由州政府来承担。且在义务教育的部份,只要你是合法居留人就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且在美国受义务教育都是免费的,不必缴交学杂费、课本。 美国高等院校师资力雄厚、学历高,教师要在四年制高等学校任教通常必须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适应专业需要。在美国,学生18岁高中毕业生不需要入学考试就能升入高等院校学习,6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都能进大学继续深造。此外,美国大学生在入学后前两年,就如大一、大二时修读通识课程,到大三才会决定主修课程。另外,攻读医科、法律等专业课程要等大学念完毕业后,考到相关考试才可申请。 美国教育制度和大多数其它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不同点,是美国的教育为社会上每一个人而办,不是专为少数人而设。用税款兴办的免费教育,除了设立一般学校的科目如数学、历史、语文外,还有缝纫、打字、无线电与汽车修理等科目。学生可依自己的兴趣、个人未

来的计划和才能,从许多科目中自行选修。美国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每个孩子的才能,不管它高或低到什么程度,同时给每个孩子灌输公民意识。 美国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对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的学校上课时只要求学生记住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就行。在课堂上,教师常把很多时间留给学生发表意见,老师启发学生提出各种设想,最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一些课还完全以学生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学生思想活跃,有时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作欲望和尝试。2、结合实际,联系生活和个人,不讲空泛的理论。课堂还讲授孩子生活中的事,在美国,凡是孩子生活中的事情,都能在课堂上学得到,课程五花八门。3、鼓励孩子去尝试,着力培养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获取信息;二、清晰地思考;三、有效交流;四、理解人类环境;五、知晓人类和社会;六、个人生存能力。 而美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与中国的往往不同。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旅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对知识的凝聚,固定知识的凝聚,甚至是在知识方面,国

文言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言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语文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文言文教学,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就文言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文言文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文言文的教材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 现行语文教材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选自《论语》中的篇目为例: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语文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教学提纲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 (1) 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以贵族为教育对象,贵族不想学习官学衰落也就成 (2) (3) 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也有记录历史文化、思想学说的古 段。 (1) 1 强有力的政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落的官学已不可能养士,能适应新时期养士需要的就 (2)

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 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控球时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时间里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必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可能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丘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丘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面,至于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这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 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有教无类“其意为不分贫富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打破了 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3、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的吸收学生。孔子私学之中各色人物都有实是 有教无类的活标本。 4、意义 ⑴打破了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⑵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⑶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一个月中国教育报实习总结

一个月中国教育报实习总结 三峡之行结束后,我在家呆了14天就返回京城。不是做志愿者,而是去中国教育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为此,我错过了 8月1日xx省境内的日全食,西安360一遇的日全食。为此,我也没有能和家人、朋友过多地相聚。 但是因为提早来了三天,我有了两个发表文章的机会。祸福相依,孰能辨之。 历数在教育报实习的一个月,除周末外早上七点半起床,赶九点半到报社,下午四点半之后就可以离开。有两天请假,一周休假,一天采访,算来在报社的日子不过13天而已,真正实习的时间,就是15天。这十五天里,我发表了三篇文章,每一篇都曾四易其稿;排了两个版,有一个版由于粗心数错了行,连累了高老师和排版工作者周六回报社改版;采访两次,一次在紫竹院公园采访4位xx市民,一次在学校用英语采访一位外国奥运志愿者;撰写一份策划,关于高校学生媒体的情况。目前这篇大稿还在酝酿中。 一个月里,我认识了徐老师、高老师、两位张老师、石老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还结识了几位实习生,他们现在都是我的朋友。 一个月里,我接触到正规的报社工作,看到了规范化的运作流程。关于报纸的收获,虽然不多,但也相当受用。

1,定位 教育报的定位是面向全国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内容都是针对知识精英提供他们的所需。如此一来,中国教育报成为了教育行业的领跑者。专业化,是教育报做强做精的制胜法宝。也许中国教育报的发行量不如中国青年报大,知名度也没有中国青年报高,但是它的广告收入和记者待遇,确是远远好于前者。正是因为定位准,才容易出奇制胜。相反,如果和其他报纸一样都做大综合,竞争太过激烈,想要做到不可替代,实在不那么容易。 横向定位于教育行业,纵向还要定位于主流媒体。既然是主流媒体,那么重大事件、主流声音就绝不能缺少,否则就是将自己边缘化。所以汶川地震、奥运会这些所有媒体都在报道的事件,教育报也出了若干个专版,而且做得很精彩。 经纬坐标精确定位之后,接下来便是细分工作。文化周刊一周四五六日出版,每个版面分别定位为“人文焦点”——关注教育周围时代文化现象,“人文博艺”——培养知美爱美文化情怀;“人文文史”——为教育提供人文常识;“人文笔记”——记录教育时代的心灵和生活。 我第一次对定位和口号的感觉如此清晰。人文焦点记录文化新闻和学术事件,人文博艺是阳春白雪的琴棋书画,人人文史介绍历史故事和文化常识,人文笔记则刊登教师们的感悟和点滴。这些文章的起点都非常高,因为精品的层次都

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差距

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差距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那么糟糕,为什么美国的大学那么牛?为什么美国无论是科技还是人文的创新,都远远把中国甩到后面?为什么美国基本垄断每年的诺贝尔奖?很多中国家长对此不解,答案其实只有一句话:美国人相信“不落后于终点”,中国人相信“不落后于起点”。美国人基本不怎么管学生的初中和小学教育,中国人拼命拔苗助长,结果在学前班、小学、初中教了很多学生接受不了的东西,学生长大全忘了。下面南京出国留学机构南京金世达留学为大家详细介绍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差距从哪开始。 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差距,始于高中。 第一,学制上有差距:大部分美国高中阶段是9-12年级,有四年的时间学习。中国的高中阶段其实只有两年,第三年要准备高考,基本就没多少机会学新知识了。 第二,课程上有差距:美国高中是学分制的,因此可以开出比中国的高中多得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普通一个美国高中,都能开出上百门的课,跟一所小型大学差不多,这点中国大部分高中都无法相比。 第三,教师的水平有差距:美国的高中,因为要开大学的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就要很高。美国的高中教师很多都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也不少。美国的教师执照课程跟中国不一样。中国读师范毕业,四年本科,能考到教师证书就能当老师。但是,美国人要当教师,无论拥有何种学位,一律要读两年的教师执照课程。要考进去读,读完还得考出来。假如是本科生,读完四年师范,还得再读两年执照课程才能当老师,比中国教师多受两年训练。同时,因为美国的大学普遍比中国的大学牛,因此,美国的正规大学出来的博士硕士的水平当然也比中国高,何况在中国,博士会去中学教书的,真是凤毛麟角,因此,在教师水平上,中国就落后一截了。 第四,科目的程度有差距:美国的高中可以开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或者二年级公共课程度的科目,中国的高中基本是不会开大学程度的课的。 第五,美国有重点高中,甚至有”全国重点高中“:按照成绩高低,甚至根据入学成绩高低来录取学生;在每一所高中里面,美国是按照学生的程度来分班,有专门给能力最高的学生读的“荣誉”班(honors class),天才学生读的"大学预修班“(AP class),有全球承认的”国际班“(IB class),等等。这跟中国取消”重点中学“,不按照学生的程度分班教学,全部混合在一起教的错误做法,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第六,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医院、政府机构、商业机构,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协调高中生的课外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美国的高中生可以到大学上课,拿大学的学分;可以到科研机构,跟科学家一起做研究;可以到各级政府机构去当官员的助理,议员的秘书,民选官员的竞选团队义工;在教育董事会- 州或者县市的教育局的决策机构里面,也有学生委员,可以参与公立教育的最高决策。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有哪一位省长或者市长可以让一个高中生当办公室秘书?中国有哪一家科研机构可以让高中生参与一个项目的研究? 最后,因为美国的高中可以开出很多高程度的课程,而且很多是得到资金雄厚的科研机构、政府机构或者商业机构支持的,因此,美国高中的配置跟设备,很可能是连中国的大学都望尘莫及的。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就已经可以知道,中国跟美国在教育上的差距,始于高中,到了大学,更加大踏步拉开距离。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那么多,为什么美国是世界科技龙头,为什么美国那么发达:从高中开始,美国人就已经远远领先中国人,因为美国人相信:笑到最后的人,才会一马领先过终点。

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

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 2016-06-10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集中在五对矛盾关系上:一是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二是规模能力与质量结构不合理;三是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四是中央大力发展与各方相应不足;五是公平教育目标与政府责任缺位。 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缺少共识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责任,但不少人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只要依靠市场,导致国家定位和主体责任定位出现偏差。二是缺少制度供给。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等法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双证书”制度、教师编制标准等制度缺失。三是缺少财力保障。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持续下降。四是缺少政策引导。财政金融税收等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积极办学的政策体系没有建立,政府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不足。五是缺少机制配套。管理评价机制、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不配套,影响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的实际效果。六是缺少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职高职、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不健全、不衔接。 理论与实践领域对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认识不足,政府履行责任不清,公益性实现形式单一,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德国双元制大学采取“双元制”教育模式,通过两个学习地点——州立学院和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每学期三个月学校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培养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 双元制大学的教育活动与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大学“双元制”教育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实训帮助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学生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缩短进入企业后的见习期,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双元制大学的办学模式成为私营企业与州政府之间双元教学方式的合作,它被认为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一个创举。 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一是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二是从生存主导时代进入消费主导时代;三是从城乡分治的二元时代进入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的城市化时代;四是从私人物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物品短缺时代;五是从经济转型时代进入政府转型时代。与此相应,我国的教育也呈现出五大特征:一是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时代进入“后普九”时代,促进各级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成为必然;二是从文化扫盲时代进入技能扫盲时代,文化文盲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技能性文盲问题日益凸显;三是从“高中——大学”一元化成长时代进入多元化成长时代,通过普通教育上大学的成长道路面临系统性挑战,多元化质量、多阶段分流、多路径成长、是政府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建立现代国民教育新体系的战略安排;四是从学校教育时代进入全民终身学习时代,有教无类具备了新的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的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商对夏的教育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周对商的教育制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西周教育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且具有特色的典型代表。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按行政管理系统,分设国学与乡学,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按贵族子弟不同年龄阶段,分设小学、大学,教育内容有习小艺与习大艺之别,而其要求是先后贯通的。西周贵族教育制度在当时是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