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陶瓷纹饰的时代特征

论中国传统陶瓷纹饰的时代特征
论中国传统陶瓷纹饰的时代特征

论中国传统陶瓷纹饰的时代特征

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江苏省常州市213001 摘要: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陶瓷的纹饰发展史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真实写照,纹饰中蕴含着浓厚的古代文化气息,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对陶瓷纹饰的内容、类型、种类及其历史发展的分析,阐述中国传统陶瓷纹饰的美学特征和时代特征。

关键词:传统;陶瓷纹饰;时代;特征

引言

远古时代我国陶瓷制品上就出现纹样装饰,到唐代时陶瓷纹样装饰形成灿烂的局面,经历宋、元、明、清而不衰。数千年来,中国传统陶瓷纹饰与图案因装饰技法超群,文化内涵丰厚,而具有强烈的审美意识。陶瓷纹饰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表达了陶工的审美情趣,美化与装饰了产品器物。陶瓷纹样不仅需要较高的绘画水平,也必须具有丰富的艺术修养与技巧。探索传统纹饰的时代特征,是一种美的享受与自我素质美感的提高。

1 传统陶瓷纹饰的基本种类

陶瓷器上的纹饰,习惯上按其地点部位及制作技术,可分红胎装修与釉装修两类。

1.1 胎装修

陶瓷器上举凡刻、划、印、剔、堆、贴、镂、雕、塑,等等纹饰,技术上均是以硬质东西在胎体上作成,大多于上釉前施工,亦有少数作于上釉后。

1.2 釉装修

用釉料、彩料在胎体上描写图画、书画等,技术上是以毛笔之类的软东西施技,不触破、更不损害胎体。我们知道,釉装修中又有釉上彩、釉下彩之不一样。胎装修乃元代早年陶瓷的首要装修办法,釉装修为元、明、清陶瓷的首要装修办法。

2 陶瓷纹饰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2.1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彩陶

彩陶图案的装饰重点,多落在上部,肩部和口部的纹饰大多比较丰富。这是因为陶器放在地上,人席地而坐,视觉的重点必然落在陶器的上部。因此,陶器,特别是大腹壶、罐类等,上半部纹饰丰富而下半部多数无纹。

我国彩陶文化的早期,主要分布区为黄河中游的河南、陕西一带,其代表类型是半坡和庙底沟。早期的半坡类型,彩陶纹样简单朴素,已红底黑花为主,少数为红彩。母题有鱼、鹿、蛙等动物纹和人面纹,少量植物枝叶纹,以及由直线、横条、三角形、折波、斜线和圆点组成的图案花纹。其中鱼纹数量较多,变化丰富,形象生动,有单体和复体两种组合,某些图案纹亦可能由鱼纹简化演变而成。纹样的组合变化多端,或对称,或不对称,或由同一母题的花纹连续组合,或取不同母题的花纹连续组合,气纹饰部位与器物造型配合相宜,均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庙底沟类型,为仰韶文化彩陶繁荣时期的代表。其纹饰以图案为主,常以弧线、弧边三角、勾叶、圆点及曲线组成二方连续的带状纹饰,环绕器壁,绚丽多彩。

此外还有垂幛、豆荚、花瓣、网格等纹样,以及各种姿态的鸟纹、鱼纹和蛙纹。庙底沟类型的典型彩陶器为卷唇曲腹盆和敛口曲腹碗,纹饰主要施于曲腹以上圆鼓的肩部,且多用曲弧装饰,侧视之则成球体,线条的曲弧度也显得越大。半坡类型的彩陶折肩以上为微弧的平面,故多用直边三角形和直线纹装饰,二者装饰风格迥然有别,但各与其器物的形制特点相协调,从中也反映了仰韶文化不同时期和地域之间生活风貌和审美观念的变异。

2.2 夏商周的陶瓷纹饰

2.2.1 夏代陶器

夏代陶器的器表多饰有划纹、弦纹、篮纹、方格纹、绳纹与附加堆纹,并有一些回纹、云雷纹、涡旋纹、叶脉纹、圆圈纹、花瓣纹和人字纹等。

2.2.2 商代陶器

商代早期陶器以满饰绳纹和兼饰划纹、弦纹与附加堆纹为主,并有一些双勾纹、云雷纹等带条状的图案装饰,也有少量刻划的鱼纹、夔纹与蝉纹。

商代中期陶器的表面除素面磨光外,绝大部分陶器的腹部与底部,都是使用比商代早期印痕稍浅的绳纹,并加饰一些划纹、附加堆纹和镂刻。部分胎质细腻,器表磨光,制作精致;部分细泥质盆、壶、豆与翁等陶器的腹部或颈部,还印饰有饕餮纹、夔纹、方格纹、人字纹、曲折纹、花瓣纹、云雷纹、涡旋纹、连环纹、乳丁纹、蝌蚪纹、圆圈纹和火焰纹等图案组成的带条装饰,其中以饕餮纹组成的带条数量最多,为当时各种图案带条装饰中最为精美的一种。

商代晚期陶器的表面主要以饰印痕较浅的绳纹为主,兼施一些划纹、弦纹、附加堆纹与刻划的三角纹、人字纹、云雷纹、方格纹、并有少量图案精美的饕餮纹、夔纹。

2.2.3周代陶器

周代陶器的器表多满饰绳纹,并兼施一些划纹、弦纹、三角纹、曲折纹与附加堆纹。只有部分素面磨光的陶器表面,才施用一些云雷纹、回纹、曲折纹等图案组成的条带状纹饰。另外,东南地区的陶器表面多为素面或饰印一些弦纹、水波纹与席纹。

2.3 春秋战国的陶瓷纹饰

2.3.1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的陶器以平底器和袋状三足器最为多见,日用陶器的品种明显减少,纹饰也趋简单,基本为素面或绳纹。

2.3.2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由于丧葬制度发生变化,陶礼器逐渐取代铜礼器随葬,因而仿铜礼器的陶制明器成套成批地生产,陶器的纹饰也变得讲究起来,出现了暗花、磨光、线刻、朱绘等多种手法,把制陶工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2.3.3印纹硬陶

在西周崛起的印纹硬陶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春秋时期的印纹硬陶的纹饰以回纹、方格纹、云雷纹、曲折纹为多见。战国时期印纹硬陶的纹饰以米字纹、小方格纹、编织纹和麻布纹为主,并注意纹饰与器形及大小相协调,在面的布局上展示出点与线的律动,寓变化于均衡同一之中,具有一种单纯朴素的美感。例如翁、坛和大型罐等高大容器,因腹部块面大,往往拍印米字纹、粗麻布纹、方格纹、米筛纹等较粗犷的花纹,显得大气而浑然一体。小件器物如盂、钵和各式小罐等,则拍印细麻布纹一类细密工致的纹样,在肩部还常常贴饰旋涡纹或S形堆纹,显得轻盈工巧。

2.4 秦汉陶瓷纹饰

2.4.1 秦代

除主要的印绳纹外,还有一些划纹、弦纹与彩绘。

2.4.2 汉代

汉代日用陶器的器表装饰有绳纹、弦纹与划纹。

2.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瓷纹饰—越窑

三国时期的越窑瓷器上,常见的纹饰有弦纹、水波纹、铺首和耳面印叶脉纹等,至晚期出现了斜方格纹。

西晋时期的越窑瓷器上,常见的纹饰有铺首、弦纹、斜方格纹、联珠纹或忍冬、飞禽走兽组成的花纹带。

东晋时期的越窑瓷器上,纹饰以弦纹为主。

南朝时期的越窑瓷器上,莲瓣纹成为瓷器的主要纹饰。

2.6 隋唐五代陶瓷纹饰

2.6.1 青瓷

隋代南方青瓷装饰以印花为主,其次为划花,亦有少量贴花。常见纹样有朵花、草叶、卷叶、莲瓣、波浪、几何纹等;隋代北方青瓷装饰较简朴,河北磁县贾壁窑产品大多素面无纹饰,河南安阳相州窑则多见纹饰,以莲瓣纹为主,此外还有忍冬纹、草叶纹、三角纹和水波纹等。

2.6.2 花釉瓷

花釉瓷的装饰方法,就底釉和彩斑或花纹而言,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底釉为黑色、黑褐色、黄褐色釉,加绘白色或灰白色斑纹,有的还以白色绘出菊花、朵花和折枝花等;第二类是黑色、月白色或钧蓝色底,饰以天蓝色条纹彩斑;第三类是青色或茶叶末色底釉,绘以黄色彩斑或花卉。其共同特点都是以深底色衬以较浅的彩绘,使所饰纹样极为清晰,视觉效果十分强烈,给人以唐代所特有的那种热烈而浪漫的感受。

2.6.3 青花瓷

青花瓷的纹饰较丰富,有宝相花、复瓣团花、花叶、枝蔓、卷草、蝴蝶、流云、卷云及几何图案等。

2.7 宋代陶瓷纹饰—铁绣花

宋代铁绣花的特点是形象简练、概括,以影像表现形象。因为色彩不透明,烧前常以竹针在色块内划线以分开花瓣,划出叶脉或鱼龙的鳞片等。

2.8 元代的陶瓷纹饰

2.8.1 元青花

元青花瓷的装饰,可分细致繁密和粗放简约两大类。前者大多以进口青料绘制,多见于大器件,纹饰满布器面,少则四、五层,多至八、九层,但主次分明,繁而不乱。题材有人物故事、缠枝花卉、海水龙纹、莲池鱼藻等,花卉纹常作大花大叶,气势雄放。还有以青料作地色而留出白色纹样的“青地白花”装饰,色调浓烈,对比鲜明,有的还施以浅浮雕,使纹饰更富有立体感。另一类多以国产青料绘制,纹饰简约,笔意粗放,题材以各种花卉纹为多见,亦有以文字为装饰者。

2.8.2 釉里红瓷

因为釉里红的烧制工艺与青花相同,只是所用彩料不同,故呈色有红蓝之异。但相比之下,铜的呈色更难控制,其烧成难度也比青花大很多。加以处于初创阶段,烧造工艺尚未成熟,因而釉里红的发色多不纯正,红中闪灰或泛黑,纹样多有晕散现象。为克服这一缺陷,元代釉里红往往先在胎上刻画出纹样的轮廓线及细部,然后用釉里红作地色留出白色纹样,或以釉里红涂绘纹样,使之产生红地白纹或白地红纹的效果。釉里红的纹饰大多与同期的青花相同。

2.8.3 卵白釉瓷器

除粗器为素面外,大多采用压膜印花装饰,题材以缠枝花卉为常见,花卉间有的印有对称的“枢府”二字,因俗称“枢府器”。

2.8.4 铜红釉

元代红釉器为稀见品种,器型也较少,其中碗、盆类红釉器多有印花装饰,典型纹饰为内壁印二行龙,隙地饰云纹,内底心划有三朵云纹。这种装饰一直延续到明代早、中期而不衰。

2.8.5 钴蓝釉

元代蓝釉器除通体一色的纯蓝者外,还有蓝地金彩、蓝地白纹以及剔刻纹样等装饰。2.8.6 龙泉瓷

元代龙泉瓷的装饰纹样丰富多彩,流行的题材有八仙、神仙、八卦、八吉祥、四如意、云龙、云鹤、飞凤、麒麟、昆虫、水禽、鼓钉、钱纹、银锭、杂宝、马上封侯、百花朝王、童子戏竹马等等。

2.8.7 青白瓷

在装饰上,元代青白瓷继承了宋代的刻划花和印花技术,而有所变化。印花以阴文细线图案为主,与传统的块面印花风格不同。还流行褐色点彩、贴花及堆贴串珠纹等装饰。褐色点彩在当时的龙泉窑器物上也常使用,串珠纹则为景德镇元代青白瓷的特殊装饰,时代特色鲜明。

2.9 明清陶瓷

2.9.1 青花瓷

明初洪武时期,青花装饰已由繁复向疏朗转化,纹饰以扁菊花纹为多见,其次有缠枝牡丹、松、竹、梅及云龙纹等。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的纹饰以植物纹为主,常见有缠枝莲、牡丹、菊花、石榴、枇杷、葡萄、荔枝、樱桃等;动物纹以龙凤为多见,亦有少量的麒麟和海兽波涛纹。(同时期的民窑青花瓷,纹饰除植物、动物纹外,还常见人物故事、仕女庭院、仙山楼阁等题材,具有较浓郁的民间气息。)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青花瓷纹饰以缠枝和折枝花草为主,也有云雾楼阁、人物故事等题材,有的画面较虚幻怪诞。成化青花瓷纹饰以各式龙纹最多见,此外还有麒麟纹、十字杵、庭院婴戏、岁寒三友、梵文、藏文等,画面十分精细。弘治的青花瓷,基本是成化青花的继续,纹饰也沿袭成化,仍以龙纹为主,其中莲池游龙颇具特色。正德青花瓷纹饰流行伊斯兰教和道教题材,以波斯文为主题图案的也比较常见。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青花瓷,在装饰上除沿袭前朝常见的纹样外,还较多地出现道教色彩的题材,各种祥瑞图案和吉祥文字也较常见。明末天启、崇祯两朝在装饰题材和风格上完全突破了官窑的程式化束缚,凡山水、人物、花卉、禽兽、虫鱼等,应有尽有,大至龙凤之尊,小至蜗牛之微。

康熙时期的青花瓷装饰题材很丰富,有山水、花草、鸟兽。虫鱼、博古、婴戏、历史故事、戏曲小说、神仙佛道等,亦有诗文题款和吉祥图案,绘画兼工带写,于严谨工细中见清新活泼之致。乾隆时期的青花瓷纹饰以花鸟、山水、人物和吉祥图案为多见。嘉庆时期的青花瓷纹样沿袭乾隆朝,而多花蝶纹,青花双勾廓线而不填色的纹样也较多见。同治青花大多蓝中带灰,并已出现蓝紫色的“洋蓝”,装饰以吉祥图案和花卉纹为多见。光绪时期的青花瓷的装饰纹样相当丰富,几乎集有清一代纹饰之大成。

2.9.2 釉里红

洪武釉里红的装饰纹样与同期青花相似,以花卉纹为主,而扁菊花纹尤为多见。永乐、宣德两朝的釉里红瓷的装饰纹样除三鱼外,还有三果、云龙等纹样。

康熙时期的釉里红较之前的烧制工艺已大大的提高,出现了在不同色地上以釉里红描绘纹样或书写诗文的装饰。雍正时期的釉里红的纹饰更丰富多彩,以折枝、缠枝花果、莲池、云鹤、云凤等为多见。乾隆时期的釉里红纹饰趋于规范化,以团螭、团凤、三鱼、三果、云龙等为主。

2.9.3 青花五彩

嘉庆时期的青花五彩纹饰丰富,尤以反映道教思想的八卦、八仙。云鹤、灵芝等纹样为多见,与同期青花相似。隆庆时期的青花五彩色彩浓艳古雅,画工细致,用笔流畅,纹饰以花鸟、龙纹、莲池、水禽等为多见。万历时期的青花五彩的纹样大多承袭嘉庆,除龙、凤及吉祥图案外,反映道教思想的仙人骑鹤、芝鹿长生等题材也较常见。此外还盛行捧字纹,即由植物枝干缠绕成“福”、“寿”等字图案,四周配置人物、动物或花卉,组成诸如“八仙捧寿”、“龙凤捧寿”、“海水飞狮捧寿”等图案,亦有在缠枝花间圈写“寿山福海”、“国泰民安”之类吉祥语或八卦纹饰。天启、崇祯时期的青花五彩在装饰风格上由繁缛而趋向简率潇洒,以写意山水、花鸟纹为典型,大体与同期青花瓷的装饰风格相似。

2.9.4 釉上五彩

隆庆时期的釉上五彩纹饰有花草、人物、山水、莲池鱼藻和戏曲故事等。弘治时期的釉上五彩在纹样装饰上仍受磁州窑的影响,如五彩云龙盘,先在胎上刻划龙纹,再在釉上用红、黄、孔雀绿等色描绘。嘉庆时期釉上五彩的纹饰遍布器身,但繁而有序,华丽而有气派。

康熙时期民窑釉上五彩的纹饰不像官窑那样受到束缚,取材丰富多样,除传统的花鸟虫鱼、婴戏人物、山水、博古图外,还有《陶雅》所说的古木怪兽等新奇题材,以及大量采用通俗小说和戏曲故事入画,其中以表现战斗场景的“刀马人”最为著名。

2.9.5 斗彩

成化斗彩的纹样,主要用青花勾勒和色彩平涂的方法,花朵只绘正面,无反侧之别;树叶只有阳面、无向背之分;树干不施皴,山石也无凹凸之感;人物衣着都是有表无里的一色单衣。

乾隆时期的斗彩装饰纹样亦大多为寓意吉祥之物,如双鱼、方胜、灵芝、八吉祥、缠枝莲等。

2.9.6 素三彩

嘉庆、万历时期,素三彩的纹饰趋于繁复,且由器表而及于器内。

2.9.7 珐琅彩

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器,装饰完全仿铜胎珐琅,多以黄、蓝、豆绿、绛紫等彩色作地,彩绘缠枝牡丹、月季、莲花、菊花等图案,大花大叶,特色鲜明。有的还在花朵中填写“万”、“寿”、“长”、“春”等吉祥语。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的绘画题材更为广泛,以花鸟、山水、竹石、人物等为典型。其花鸟画改变了康熙时只绘花枝不绘鸟的单调构图,点染淡雅,疏秀清润。

2.9.8 粉彩

康熙晚期的粉彩的纹样多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使色彩呈现深浅浓淡的变化。雍正时期的粉彩制作工艺不断提高,各种色彩通过玻璃白的打底渲染,都能产生不同色调的变化,将纹样的阴阳向背表现得生动逼真。乾隆时期的粉彩的图案纹饰以繁缛为特点,色彩丰富华丽,风格与同期斗彩和珐琅彩相似。

3 结语

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朝,传统陶瓷纹饰的特征既有传承,又有改变,各种纹样和装饰手法让人叹为观止。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哺育了一方人,影响了一方人,其纹饰的时代特点更是反映了每个时代的文化特点,是一种视觉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期刊--李鹏《浅谈古代陶瓷纹样的时代特征》,南昌高专学报,2012年4月,第99期

[2] 期刊—夏金标《浅谈传统陶瓷纹饰的时代特征》,尊似缸曲,2008年,第119期

[3] 电子文献—上海古玩交易《古代陶瓷的纹饰特征与判定》

[4] 专著—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5] 专著—周淑兰《中国陶瓷纹饰》,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9年6月

[6] 专著—吴战垒《中国陶瓷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7] 专著—伯仲《中国瓷》,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

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传统图案和传统纹样

传统图案和传统纹样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传统图案及寓意 中国传统图案及寓意 图案:梅花、竹、绶带鸟 解题:齐眉,《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眉」与「梅」同音。世称夫妇相敬谓「举案齐眉」。「齐眉祝寿」,比喻夫妻互敬互爱,健康长寿。

图案:鸳鸯、莲花、莲实。 解题:鸳鸯,水鸟名,羽毛颜色美丽,形状象凫,但比凫小。雄的翼上有扇状饰羽。雌雄常在一起。旧时文艺作品中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禽经》载:鸳鸯,朝倚而暮偶,爱其类。据说鸳鸯成对游弋,夜晚雌雄翼掩合颈相交,若其偶失,永不再配。莲实,莲子,喻连生贵子。「鸳鸯贵子」寓意夫妻恩爱,同偕到老。

图案:两条龙、龙珠等。 解题:龙,《说文》十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钜,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珠,指夜明珠、珍珠。《述异记》卷上:「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传说龙能降雨。民间遇旱年常拜祭龙王祈雨。后演成「耍龙灯」的民俗活动,「二龙戏珠」即由「耍龙灯」演变来的,有庆丰年,祈吉祥之意

图案:凤凰、太阳。 解题:凤凰,亦作「凤皇」传说中的神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古来有关凤凰的传说故事很多,传统年画,以凤凰为题材的图案运用也较普遍

图案:龙凤呈祥。 解题:龙凤都是传说想象中的生物。不仅形象生动、优美,而且赋予许多神奇的色彩。龙能降雨祈丰收,又象征皇权。凤凰风姿绰约高贵,牵涉许多传说,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吉祥幸福的化身。龙凤又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南史·王僧虔传》:「于时王家门中,优者龙凤,劣者虎豹。」「龙凤呈祥」图案象征高贵、华丽、祥瑞、喜庆。

陶瓷纹饰寓意大全

植物纹 -------------------------------------------------------------------------------------------------------------------- 3 缠枝牡丹纹 ------------------------------------------------------------------------------------------------------- 3 缠枝纹-------------------------------------------------------------------------------------------------------------- 3 牡丹纹-------------------------------------------------------------------------------------------------------------- 3 过枝纹-------------------------------------------------------------------------------------------------------------- 3 梅花----------------------------------------------------------------------------------------------------------------- 4 莲花纹-------------------------------------------------------------------------------------------------------------- 4 福至心灵 ---------------------------------------------------------------------------------------------------------- 5 卷枝纹饰 ---------------------------------------------------------------------------------------------------------- 5 缠枝莲纹 ---------------------------------------------------------------------------------------------------------- 5 岁寒三友图 ------------------------------------------------------------------------------------------------------- 5 变形莲瓣纹 ------------------------------------------------------------------------------------------------------- 5 多子多福纹 ------------------------------------------------------------------------------------------------------- 5 福寿三多 ---------------------------------------------------------------------------------------------------------- 6 芭蕉叶纹 ---------------------------------------------------------------------------------------------------------- 6 百花纹-------------------------------------------------------------------------------------------------------------- 6 宝相花纹 ---------------------------------------------------------------------------------------------------------- 7 海石榴纹 ---------------------------------------------------------------------------------------------------------- 7 梧桐图-------------------------------------------------------------------------------------------------------------- 8 鸟兽(+植物)纹 ----------------------------------------------------------------------------------------------------- 8 花鸟纹-------------------------------------------------------------------------------------------------------------- 8 锦鸡跟牡丹花---------------------------------------------------------------------------------------------------- 8 鱼龙变化 ---------------------------------------------------------------------------------------------------------- 8 岁岁平安 ---------------------------------------------------------------------------------------------------------- 9 鹤 -------------------------------------------------------------------------------------------------------------------- 9 鹤纹----------------------------------------------------------------------------------------------------------------- 9 鹿 -------------------------------------------------------------------------------------------------------------------- 9 鹿纹----------------------------------------------------------------------------------------------------------------- 9 百鹿纹------------------------------------------------------------------------------------------------------------ 10 一路平安 -------------------------------------------------------------------------------------------------------- 10 龙飞凤舞 -------------------------------------------------------------------------------------------------------- 10 二龙戏珠 -------------------------------------------------------------------------------------------------------- 11 鱼跃龙门 -------------------------------------------------------------------------------------------------------- 11 鸡纹--------------------------------------------------------------------------------------------------------------- 11 一路连/登科---------------------------------------------------------------------------------------------------- 11 祥云龙纹 -------------------------------------------------------------------------------------------------------- 11 八骏图------------------------------------------------------------------------------------------------------------ 11 百鸟朝凤图 ----------------------------------------------------------------------------------------------------- 12 百雀图------------------------------------------------------------------------------------------------------------ 12 五福捧寿纹 ----------------------------------------------------------------------------------------------------- 12 红福寿双全 ----------------------------------------------------------------------------------------------------- 12 龙凤穿云 -------------------------------------------------------------------------------------------------------- 13 鱼藻纹------------------------------------------------------------------------------------------------------------ 13 九条鲤鱼 -------------------------------------------------------------------------------------------------------- 13

中国传统图案现状分析

中国传统图案现状分析 ———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这一点来说,是勿庸置疑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传统图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而正是这支永不枯竭的细流至今依然浇灌和渗透在许多的现代艺术领域之中,标志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相信大家对标志并不陌生,在经济信息文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无论是用于公众和社会活动的公用标志,还是用于商业性质的商标或是有关专利的专用标志,都可谓是无处不在。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标志是平面设计的一种,是具有相当视觉美感的一种艺术造型,但它同时也是实用美术,它在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近年来标志成为了CI策划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个产品的名称,更是商品制造商的代言人和企业形象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现代商品社会中,标志属于现代设计的范畴。 可是现代设计是不是就等于要将传统摒弃、淘汰甚至与之隔绝,又或是束之高阁,否则就是陈旧过时而体现不出创意感和时代感呢?当然不是。我们从近年来一些脍炙人口且深入民心的标志设计的佳作中不难看到设计者是如何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互相结合,互相融为一体的。 在标志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是将本土文化自我延续,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传统向来推崇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处世哲学,而最能形象生动表述出这一哲理的,则要算“太极图”——阴阳鱼合抱、互含,两条鱼的内边衔合得天衣无缝,两条鱼的外边是为正圆。通过这个“太极图”,祖圣和先贤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这个“太极和谐原理”,无论个人之间、家庭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乃至人类与自然之间,都是广泛适用、概莫能外的。而在设计这个概念中,我们则把这种形式称之为“互让”。 (1)现今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了。从申办奥运会中所设计的申办会徽,到正式的奥运会徽,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特色,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称赞。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中国结”象征着吉祥如意,也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大家心心相连、团结一致的精神;太极拳则是中国的国粹,整个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的深刻涵义。 综合上述,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其他设计专业如广告设计、海报招贴、室内设计等等多个方面,设计的理念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图案的启发,都是借助传统图案的形式,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有关中国梦作文:中国梦的时代特征.doc

有关中国梦作文: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7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

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古代瓷器纹饰

xx古代瓷器纹饰 xx古代瓷器纹饰 【一路连科图】瓷器装饰题材。一路连科是科举时代对赶考学生的祝颂语,谓此行可以连中三元。科,是指程度、等级,科举制取士的规格和年份称登科。科举考试分乡式、会试、殿试三等,乡试列为首者为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夺魁称状元。清代瓷器上绘一只鹭鸶和莲花,寓“一路连科”之意。此外,绘一只鹭鸶和芙蓉,称“一路荣华”,绘一只鹭鸶和牡丹,称“一路富贵”,绘一只鹭鸶和花瓶,称“一路平安”,这些题材不仅是对赶考学生的祝福,也是对人们美好未来的希翼。 【八仙图】“八仙”即张果老、吕洞宾、汉钟离、韩湘子、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相传他们学道成仙,各有一套本领,故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说。八仙所持之物: 张-鱼鼓、吕-宝剑、汉-扇子、韩-花篮、铁-葫芦、何-笊篱、蓝-横笛、曹-阴阳板,被称为“暗八仙”。明嘉靖后,八仙成为瓷器装饰题材之一,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内容,清初仍较流行。 【八吉祥】瓷器纹饰。始于元,流行于明清时期。八吉祥图案为: 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它们(或称八宝)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北京雍和宫法器说明册》载: 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之物。****,佛说****圆转万劫不息之物。宝伞,佛说张驰自如,曲复众生之物。白盖,佛说遍复三千净一切药之物。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物。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物。金鱼,佛说坚固活泼,解脱禳劫之物。盘长,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物。 元代瓷器上八吉祥的排列无一定规则。明永乐开始按轮、螺、盖、伞、花、瓶、鱼、结为序,清乾隆以后亦有不按顺序排列的。有印花和彩绘两类,印花多见于元至明永乐年间,宣德开始以彩绘为主,有青花、斗彩、五彩等,清代出现粉彩、珐琅彩品种。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图案及寓意(图文)整理版

中华传统精华图案及寓意大全 中国的传统图案大都以神话传说、民间典故等为题材,通过比拟、借喻、象征、谐音、寓意等手法表达人们对于平安、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 【天中辟邪】 图案:钟馗、蝙蝠。 解题: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天中,即天中节。《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端午,也作端五。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南朝陵墓用作镇墓兽石。皆驱灾去邪之意!!

【一琴一鹤】 图案:七弦琴,弦琴」。 见於周、成於汉。鹤,亦称「仙鹤」。羽毛雪白,颈背和翼部分呈黑色,头顶有红色肉冠。体态潇洒优雅。《宋史·赵●传》载神宗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冀其为政简易,如其行装也。后人用「一琴一鹤」称颂为官刑清政简、廉正不阿。也用以称颂品德高尚者 【鹤鹿同春】 图案:桐、鹤、鹿。

解题:桐,梧桐树,落叶乔木。树干平滑挺直。桐木是制乐器的好材料。桐与「同」同音。「同春」,象春天一样美好。「鹤」、「鹿」都是瑞兽。隐喻「禄」、「寿」。「鹤鹿同春」祝颂长寿之词。 【马上平安】 图案:信使骑马奔驰送家书。 解题:「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 【麒麟送子】 图案:童子手持莲花、如意,骑在麒麟上。

中国古代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中国古代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摘要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鱼纹装饰比较特殊的发展阶段,该阶段鱼纹由陶器装饰为主,逐步转向以瓷器装饰为主。本文从鱼纹装饰的涵义、鱼纹装饰的技法、鱼纹装饰的形式(包括构图方式、鱼纹形态、组合形式)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分析和研究了这一时期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关键词陶瓷,鱼纹,装饰特征 1引言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不定和隋代的时间过于短暂,唐代就成为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陶瓷蓬勃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唐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绘画和雕塑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对陶瓷鱼纹装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鱼纹装饰由陶器向瓷器上的逐步转移,鱼纹装饰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调整时期。 2鱼纹装饰的涵义日趋世俗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鱼纹装饰开始较多地

出现于陶瓷器上,其涵义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一种原因是当时普通阶层的人们更多地希望生活富裕宽绰,期望年年(连年)有余的思想观念;另一个原因是唐代皇帝姓“李”,“鲤”同“李”为谐音,故唐代多喜爱鲤鱼,皇室之中以鲤为佩,兵符也改用鲤符,将鲤鱼视为祥瑞。由此,鱼纹装饰中的吉祥涵义逐渐显现,崇拜和信仰的象征性逐步淡化,世俗化的趋势得到增强。 3继续完善在陶器上的装饰 唐代早期陶器上的鱼纹装饰以单色釉为主,之后逐步向多色釉发展,并且出现了三彩装饰。三彩陶器的最大特色在于高度发挥了低温铅釉的性能,运用黄、红、蓝、褐等色釉,制作成复杂、华美的装饰。图1为唐三彩鱼纹盘,盘内绘鱼纹和植物纹组成的适合纹样,并施以黄、绿色的釉。 4探求鱼纹在瓷器上的装饰技法和装饰形式 4.1 鱼纹在瓷器上的装饰技法 瓷器由瓷土上釉后,经过高温烧制而成,材质坚硬,表面光滑,和陶器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魏晋南北朝时期,瓷

中国梦毛概

1.什么是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2]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2.怎么实现中国梦? 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为核心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3.提出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 成就“中国梦”,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 4.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中国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 5.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五个有”:有路、有魂、有底、有人、有备。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在十八大报告中,中共作为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冯秀安和考验有哪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大势作出的正确判断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大背景也是党的十八大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现实依据。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范例及分析

4。2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范例及分析 4。2.1 原始社会时期 中国原始社会的图案往往具备实用与图腾的双重特点,在满足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图案是实用性功能逐渐地让位于部落图腾、祭祀或满足人们的装饰审美需求等更高级的精神需求.在图案的形象与构成形式上也经历了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1. 彩陶图案 中国的传统图案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经出现。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在制作的陶器上绘制大量的装饰纹样,这一类陶器被统称为彩陶。 在彩陶图案所使用的题材上,大多来自人们对于当时渔猎生活的描写及图腾等精神诉求,在创作手法上也主要分写实与抽象两种. 2。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 仰韶文化活跃于距今7000~5000年前,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广大地区。人面鱼纹盆是彩陶中代表作品,盆内壁内用黑色颜料绘制了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额头及嘴部均涂黑,眼睛及鼻梁的线条处理细而长,整个人物面部神态显得非常&&&详.在人面的耳朵旁边各画了两条小鱼,并作黑白处理.在人物的嘴两旁有类似鱼&&&&饰,在人物头顶也有类似的装饰物,应是人物的发髻。 3。马家窑文化彩陶旋纹 在马家窑彩陶中主要使用的纹饰是旋纹。旋纹一般是以4个旋心为中心,个别的有6个或者更多,旋纹均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旋心由多道黑色锯齿带与红带相间线条或宽带连接组成二方连续的图案,更增加了视觉的旋转效果。这种以流畅的线条所描绘出来的线条纹路,就像奔腾的波涛一样,反映了当时人们逐水而居的渔猎生活.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绘制中以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型手段、以黑色(同于墨)作为主要基调,奠定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 4。玉器图案 玉器在原始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既是祭祀等宗教场合的重要礼器,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饰品.

中国古代瓷器常见纹饰的喻意

中国古代瓷器常见纹饰的喻意 在我国古代瓷器上常见纹饰有:百花、山水人物、渔樵耕读、耕织图、十六子、百子图、博古、八仙、八宝、三星人、云龙、穿花龙、九龙、九龙闹海、海水龙、云鹤、团鹤、云凤、凤穿花、云蝠、团蝶、牡丹、凤牡丹、丹凤朝阳、水仙、兰草、兰石、石榴、莲池荷花、并蒂莲、秋葵、菊花、月季、海棠、四季花、玉兰花、团花、团菊、折枝、牡丹、缠枝莲、山石芭蕉、山石.牡丹、秋叶怪石、山石竹鹊、花卉蝴蝶、喜鹊梅花、海马瑞兽、雄鹰独立、鹰石、三鱼、荷花翠鸟、花鸟、锦维牡丹、松鹿、松鹤、松鹰、松下老人、二老赏月、人鹿、仕女、牧牛图、三羊开泰、五子登科、米带观砚、山高水长、万寿无疆、安居乐业、歌舞升平、双燕、五谷丰登、年景、松寿梅、重阳菊花、七夕图、狮球、海兽、天鹅、天马、花蝶、葫芦、竹石、菊石、松石、折枝花、折校果、灵芝、葡萄、蟠躏螭、朵花、梧桐、缠枝花、团莲、把莲、勾莲、冰梅、草虫、鱼藻、蝈蝈、蛐蟀、佛手、白菜、西湖十景、庐山十景、羊城八景、太白读书、仕女歌舞、印谱、秦砖汉瓦、金石文字、皎洁明月、银河在天、七珍八宝、寿星、钟尴、罗汉、二老图、五伦图、太平有象、蝴蝶探花、喜字、八仙庆寿、眼麟、福禄寿、蜂蝶、梅雀、杏林春燕、水浮莲、西蕃莲、苟药、芙蓉、富贵白头、松下三老、合和

二仙、刘海金瞻、竹兰梅菊、子孙葫芦、竹林七贤、四灵、十鹿、百鹿、三秋、九秋、八桃、九桃、西厢记、三国演义、封神榜、文王访贤、水浒、空城计、隋唐演义、陈平卖肉、木兰从军、加官进爵、赤壁赋、饮中八仙、大乔二乔、四妃十六子、婴戏百子图等。许多装饰图案的构思,有着耐人寻味的深刻寓意和表达人们内心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生 活的祝福。下面重点介绍20种我国古代传统瓷器纹饰及其喻意。1、二龙戏珠为二条云龙一火球;龙据说是“四灵”之长,“四灵”为龙、凤、龟、麟。《广雅》载“有鳞曰蛟龙,有冀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蜻龙,末升天曰蟠龙。”在传说中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如果图案为多条龙戏珠,称为“群龙戏珠”。如果图案为二条云龙盘旋中间有一寿字,则称为“云龙捧寿”。表示吉祥安泰相祝颂的意思。2、龙凤呈祥为一龙一凤;传说龙是鳞虫之长,凤为羽虫之尊。那里有龙出现,那里就有凤来仪,那里就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龙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祥兽瑞鸟,为一种祥瑞和吉祥的象征。此外也有称之为“龙祥凤瑞”。3、龟鹤齐龄为一龟一鹤;传说中的龟是四灵之一,为甲虫之长。是长寿的象征,可兆吉凶。故古时以龟甲刻文。《尔雅·释虫》中记载“十龟:一神龟、二灵龟、三摄龟、四宝龟、五文龟、六篮龟、七山龟、八译龟、九水龟、十火龟。”日本人对龟有特殊感情,常有以龟字为

中国传统图案和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图案及寓意 中国传统图案及寓意 图案:梅花、竹、绶带鸟 解题:齐眉,《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眉」与「梅」同音。世称夫妇相敬谓「举案齐眉」。「齐眉祝寿」,比喻夫妻互敬互爱,健康长寿。

图案:鸳鸯、莲花、莲实。 解题:鸳鸯,水鸟名,羽毛颜色美丽,形状象凫,但比凫小。雄的翼上有扇状饰羽。雌雄常在一起。旧时文艺作品中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禽经》载:鸳鸯,朝倚而暮偶,爱其类。据说鸳鸯成对游弋,夜晚雌雄翼掩合颈相交,若其偶失,永不再配。莲实,莲子,喻连生贵子。「鸳鸯贵子」寓意夫妻恩爱,同偕到老。

图案:两条龙、龙珠等。 解题:龙,《说文》十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钜,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珠,指夜明珠、珍珠。《述异记》卷上:「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传说龙能降雨。民间遇旱年常拜祭龙王祈雨。后演成「耍龙灯」的民俗活动,「二龙戏珠」即由「耍龙灯」演变来的,有庆丰年,祈吉祥之意

图案:凤凰、太阳。 解题:凤凰,亦作「凤皇」传说中的神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古来有关凤凰的传说故事很多,传统年画,以凤凰为题材的图案运用也较普遍

图案:龙凤呈祥。 解题:龙凤都是传说想象中的生物。不仅形象生动、优美,而且赋予许多神奇的色彩。龙能降雨祈丰收,又象征皇权。凤凰风姿绰约高贵,牵涉许多传说,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吉祥幸福的化身。龙凤又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南史·王僧虔传》:「于时王家门中,优者龙凤,劣者虎豹。」「龙凤呈祥」图案象征高贵、华丽、祥瑞、喜庆。

中国古代瓷器纹饰

中国古代瓷器纹饰 中国古代瓷器纹饰 【一路连科图】瓷器装饰题材。一路连科是科举时代对赶考学生的祝颂语,谓此行可以连中三元。科,是指程度、等级,科举制取士的规格和年份称登科。科举考试分乡式、会试、殿试三等,乡试列为首者为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夺魁称状元。清代瓷器上绘一只鹭鸶和莲花,寓“一路连科”之意。此外,绘一只鹭鸶和芙蓉,称“一路荣华”,绘一只鹭鸶和牡丹,称“一路富贵”,绘一只鹭鸶和花瓶,称“一路平安”,这些题材不仅是对赶考学生的祝福,也是对人们美好未来的希翼。 【八仙图】“八仙”即张果老、吕洞宾、汉钟离、韩湘子、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相传他们学道成仙,各有一套本领,故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说。八仙所持之物:张-鱼鼓、吕-宝剑、汉-扇子、韩-花篮、铁-葫芦、何-笊篱、蓝-横笛、曹-阴阳板,被称为“暗八仙”。明嘉靖后,八仙成为瓷器装饰题材之一,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内容,清初仍较流行。 【八吉祥】瓷器纹饰。始于元,流行于明清时期。八吉祥图案为: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它们(或称八宝)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北京雍和宫法器说明册》载:法螺,佛

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之物。****,佛说****圆转万劫不息之物。宝伞,佛说张驰自如,曲复众生之物。白盖,佛说遍复三千净一切药之物。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物。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物。金鱼,佛说坚固活泼,解脱禳劫之物。盘长,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物。元代瓷器上八吉祥的排列无一定规则。明永乐开始按轮、螺、盖、伞、花、瓶、鱼、结为序,清乾隆以后亦有不按顺序排列的。有印花和彩绘两类,印花多见于元至明永乐年间,宣德开始以彩绘为主,有青花、斗彩、五彩等,清代出现粉彩、珐琅彩品种。 【八音图】瓷器纹饰。钟、磬、琴、萧、笙、埙、鼓柷、圉八种乐器叫八音。八音也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总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钟、铃等属金类,磬等属石类,埙属土类,鼓等属革类,琴瑟等属丝类,柷、圉等属木类,笙、芋等属匏类,管、萧等属竹类。清代瓷器上绘有八音图。 【三多九如图】瓷器纹饰。流行于清代。《随园笔记·庄子天地篇》载:“华封人祝尧曰:‘使圣人福,使圣人寿,使圣人多男’。尧辞曰:‘多富则多事,多寿多辱,多男多累’”,九如:如山、如阜、如陵、如 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 之升、如松柏之荫、如南山之寿,也是祝颂之辞。瓷盘上绘佛手、桃、石榴、,喻多福(佛与福音近)、多寿、多子,绘九个如意指代“九如”,合

传统图案的分类

传统图案的分类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传统图案的分类 传统图案可定义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图案艺术。传统图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文化和审美,具有经典的涵义。 有缠枝花图案、卷草图案、团画图案、中国吉祥图案、佩兹利图案、日本友禅图案、印度纱丽图案、夏威夷图案、东南亚蜡防图案、非洲蜡防图案、土着树皮图案、东非康茄图案、法国朱伊图案、英国莫里斯图案等。 1 缠枝花图案 Motif of Entangled Floral Branch 植物花草以柔和的半波状线与切圆,并在其间缀以多种花朵,枝茎上填以叶子。 因其连绵不断的结构,故有“生生不息:的美好吉祥寓意。缠枝花可谓是世界范畴的纹样,无法追究其起源。 2 卷草图案 Motif of Rolled Grass 盛行于中国的唐代。而有“唐草”之名。《中国丝绸艺术史》有记载“忍冬的骨架启发了唐草的思路,葡萄和石榴的形象又为唐草增添了无穷的变化”。 阿拉伯藤蔓纹样受到古埃及、古希腊和波斯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艺术赋予的绚丽视觉特性,涡卷的曲线韵律形成阿拉伯风格的卷草图案。

卷草图案以其动感流畅、柔中带刚的艺术特性流行于全世界。 3 团画图案 Motif of Grouped Floral 中国传统纹样,以精美细致、饱满华丽的艺术样式着称,多以刺绣工艺为主。外形圆润成团状,似圆形适合纹样。 4 中国吉祥图案 Motif of Chinese Fortune Design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的审美文化心理形成了“吉祥”的图案特色。如龙凤、云纹;莲花、鲤鱼(连年有余);喜鹊、梅花(喜上眉梢);更有“双凤朝阳”、“梅兰竹菊”等。 还影响了18世纪的欧洲洛可可艺术图案纹样,给世界艺术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云锦 吉祥纹样 5 佩兹利图案 Motif of Paisley 起源于南亚次大陆北部克什米尔地区 佩兹利纹样在中国称其为“火腿纹样”;伊朗以及克什米尔地区称为“巴旦姆纹样”或“克什米尔纹样”;日本称为“曲玉纹样”;在非洲称为“腰果纹样”;西方国家称为“佩兹利纹样”。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范例及分析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4.2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范例及分析 4.2.1 原始社会时期 中国原始社会的图案往往具备实用与图腾的双重特点,在满足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随 祭祀或满足人们的装饰审美需求着社会的发展,图案是实用性功能逐渐地让位于部落图腾、从简单到复杂的等更高级的精神需求。在图案的形象与构成形式上也经历了从单一到多样、演变过程。 彩陶图案 1. 人们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传统图案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经出现。已经开始在制作的陶器上绘制大量的装饰纹样,这一类陶器被统称为彩陶。在彩陶图案所使用的题材上,大多来自人们对于当时渔猎生活的描写及图腾等精神诉 求,在创作手法上也主要分写实与抽象两种。 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 2. 年前,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广大地仰韶文化活跃于距今7000~5000 人面呈圆人面鱼纹盆是彩陶中代表作品,盆内壁内用黑色颜料绘制了对称的人面鱼纹。区。形,额头及嘴部均涂黑,眼睛及鼻梁的线条处理细而长,整个人物面部神态显得非常&&&详。在人面的耳朵旁边各画了两条小鱼,并作黑白处理。在人物的嘴两旁有类似鱼&&&&饰,在人物头顶也有类似的装饰物,应是人物的发髻。 3. 马家窑文化彩陶旋纹 在马家窑彩陶中主要使用的纹饰是旋纹。旋纹一般是以4个旋心为中心,个别的有6个或者更多,旋纹均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旋心由多道黑色锯齿带与红带相间线条或宽带连接组成二方连续的图案,更增加了视觉的旋转效果。这种以流畅的线条所描绘出来的线条纹路,就像奔腾的波涛一样,反映了当时人们逐水而居的渔猎生活。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绘制中以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型手段、以黑色(同于墨)作为主要基调,奠定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 4. 玉器图案 玉器在原始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既是祭祀等宗教场合的重要礼器,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饰品。.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

中国古代瓷发展史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瓷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保存了千百万年,记录下古代社会的诸多信息。中国瓷在历史上曾经享誉世界,具有悠久的历史 和优秀的传统.成就卓著,本文从纵向阐述了各个时代瓷的发展和特征。 关键词:瓷发展、白瓷、青瓷 前言:瓷是中国对人类文化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在国际上久享盛誉,在 历史上,中国有瓷国之称,瓷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各个时期。从新石器时代一 直到现代,没有间断过,因而它能够记载所有时期的历史信息,这是其他一些 器物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在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中,瓷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 1.中国瓷文化的发展历程 1.1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7000-8000年,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作器。由 于当时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很低下,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不高,因而导致了新石 器时代器的粗糙、古朴几制作不精良的特点。根据以往的研究,最初的制方法可能是在篮子表面涂上粘土,经火烧后,篮子被烧去了,篮子外的粘土烧成后变得坚

硬,这样器就烧成了[1]。最新的的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境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器遗存是位于省万年县的仙人洞遗址、英德青塘、灵山滑岩石洞、甑皮皮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十几个文化遗址[2]的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瓷,其主要品种有灰、彩、黑和几何印纹等。原始彩器大致分有壶、罐、盆、罐瓶、勺等。彩绘纹饰又多以几何形出现,手法粗糙,构图新颖流畅,表现了当时中国制的技艺水平。龙山文化的黑少有装饰,却整体浑圆端正,器壁薄而均匀,表现出惊人的技巧[3]。 1.2夏至两晋时期 商朝器,总体上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样式,在种类上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因此器仍以灰为主,但当时已有专门烧制泥质灰和专门烧制泥质夹砂灰的不同作坊。到后期,白和印纹硬有很大发展,尤以白最为精美,纹饰采用青铜器的艺术特点,装饰华丽,弥足珍贵。同时,还出现了用高岭土作胎施青色釉的原始瓷器(的十四座器)[3]。殷商时代用千度高温烧制的白,手工精细。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上釉器,从无釉器到敷釉器,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周代器的重要发展,是器应用到了建筑方面,如版瓦、简瓦、瓦当、瓦钉、阑干砖等。有关遗址分布在、、、等地。到战国时期,瓷的造型变得十分优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