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

必修4基础知识汇整

第一部分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

1.⑴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π弧度180=,1180

π

=弧度,1弧度180()π='5718≈.

⑵ 弧长公式:||l R α=;扇形面积公式:211

||22

S R Rl α=

=. 2.三角函数定义:

⑴ 设α是一个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那么y 叫作α的正弦,记作sin α;

x 叫作α的余弦,记作cos α;

y

x

叫作α的正切,记作tan α. ⑵ 角α中边上任意一点P 为(,)x y ,设||OP r =,则:

sin ,cos ,y x r r αα==tan y

x

α=.

三角函数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3.三角函数线:

正弦线:MP ; 余弦线:OM ; 正切线: AT .(过定点A (1,0)) 4

六组诱导公式统一为“()2

k Z α±∈”

,记忆口诀:奇变偶不变(对k 而言),符号看象限.

5.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22sin cos 1αα+=(平方关系);sin tan cos

α

αα

=

(商数关系).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①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②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③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7.二倍角公式:① sin22sin cos ααα=;

② 2222cos2cos sin 2cos 112sin α

αααα=-=-=-; ③ 22tan tan 21tan α

αα

=-.

变形:21cos2sin 2αα-=;21cos2cos 2

α

α+=. (降幂)

8.辅助角公式:sin cos )y a x b x x x =+)x ?+. 万能公式:a

a a a a cos 1sin sin cos 12tan

+=

-= 9. 物理意义:物理简谐运动sin(),[0,)y A x x ω?=+∈+∞,其中0,0A ω>>. 振幅为A ,

表示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周期为

2

T

π

ω

=,表示物体往返运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频率为

1

2

f

T

ω

π

==,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往返运动的次数;x

ω?

+为相位;?为初相.

(会根据图像求函数的解析式)

函数

sin

y x

=cos

y x

=tan

y x

=

作图:五点法作图:五点法定

义域(-∞,+∞)(-∞,+∞){|,}

2

x x k k Z

π

π

≠+∈

[-1,1][-1,1](-∞,+∞)

极值当x=2kπ+

2

π

,y max=1;

当x=

2

-

2

π

πk y min=-1

当x=2kπ,y max=1;

当x=2kπ+π,y min=1 无

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周

2kπ2kπkπ最

小正周期

|

|

2

ω

π

=

T)

|

|

2

ω

π

=

T)

π

|

π

=

T)

称轴x=,

2

π

π

k

+πk

x=无

称中心(kπ,0)(,0

2

π

π

k

+) (0,

2

πk

)

单调性[2,2]

22

k k

ππ

ππ

-+递增

3

[2,2]

22

k k

ππ

ππ

++递减

[2,2]

k k

πππ

-递增

[2,2]

k k

πππ

+递减

(,)

22

k k

ππ

ππ

-+递增

11. 正弦型函数sin()(0,0)y A x A ω?ω=+>>的性质及研究思路:

先把已知函数转化为sin()(0,0)y A x A ω?ω=+>>的形式 ① 最小正周期2T π

ω

=

,值域为[,]A A -.

② 五点法图:把“x ω?+”看成一个整体,取30,

,,

,222

x π

π

ω?ππ+=时的五个自变量

值,相应的函数值为0,,0,,0A A -,描出五个关键点,得到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③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路线:sin y x =??????→左移个单位

sin()y x ?=+ ω

?????→1

横坐标变为倍 sin()y x ω?=+A ?????

→纵坐标变为倍

sin()y A x ω?=+. 或:sin y x = ω

?????→1

横坐标变为倍

sin y x ω=?

ω

?????

→左移个单位

sin ()y x ?ωω

=+A ?????

→纵坐标变为倍

sin()y A x ω?=+. (先伸缩后平移这种情况必须保证x 前面的系数为1)

④ 单调性:sin()(0,0)y A x A ω?ω=+>>的增区间,把“x ω?+”代入到sin y x =增

区间[2,

2]()22k k k Z π

π

ππ-

++∈,即求解22()22

k x k k Z π

π

πω?π-

+≤+≤

+∈.减区

间同理(注:求单调区间必须保证x 前面的系数为正)

⑤对称轴:sin()(0,0)y A x A ω?ω=+>>的对称轴,把“x ω?+”代入到sin y x =对

称轴x=

,2

ππ

k +(Z k ∈)

,即求解x ω?+=,2

ππ

k +(Z k ∈)

。y=Acos(x ω?+)同理 ⑥对称中心:sin()(0,0)y A x A ω?ω=+>>的对称中心,把“x ω?+”代入到sin y x =对称中心(k π,0)(Z k ∈),即求解x ω?+= k π,(Z k ∈)。y=Acos(x ω?+)同理

⑦最大,最小值(或值域):先把函数转化为sin()(0,0)y A x A ω?ω=+>>的形式 (1)当x 的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当x ω?+=2

π+

k 时,y max =A,

当x ω?+=2-

πk 时,y min =-A

(2)当x 的范围是指定的,就须先根据x 的范围确定x ω?+的范围,再根据x ω?+的范围画图来确定sin(x ω?+)的取值范围,在进行计算 y=Acos(x ω?+)同理

⑧ 整体思想:把“x ω?+”看成一个整体,代入sin y x =,y=cosx 与tan y x =的性质

中进行求解. 这种整体思想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求单调区间时,对称轴,对称中心或取最大值与最小值时的自变量取值.

余弦型函数y=Acos(x ω?+),正切型函数y=Atan(x ω?+)的性质及研究思路同理(按第10点的表所列的性质)

第二部分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

1. 向量与数量:在数学中,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反之,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称为数量. 向量常用有向线段来表示,记为a 或AB (起点A ,终点B ). 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长度(或模),记为||a 或||AB . 规定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为0;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2. 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记作//a b ,并规定零向量平行于任意一个向量. 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到同一直线上,因而也叫共线向量. 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的向量称为相等向量,记作a b =. 与向量a 长度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向量,称为a 的相反向量,记为a -,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

3. 向量加减法:

向量加减法运算遵循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图所示,已知非零向量,a b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作,OA a AB b ==,则向量

b a AB OA OC OA OB +=+=+=.

若作,OA a OC b ==,则向量b a OC OA CA -=-=.

向量的加减法满足:交换律a b a b +=-;结合律()()a b c a b c ++=++. 向量加法:向量首尾相接,结果首尾连.

向量减法:向量起点相同,结果第二个向量终点指向第一个向量起点

4. 向量数乘运算(结果仍是一个向量):实数λ与向量a 的乘积仍然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称为向量的数乘,记作a λ,并规定:① ||||||a a λλ=;②当0λ>时,a λ的方向与

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a λ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当0λ=时,0a λ=. 数乘运

算满足:

分配律()u a a ua λλ+=+、()a b a b λλλ+=+;结合律()()a a λμλμ=. 对于任意向量,a b ,以及任意实数12,,u u λ,恒有1212()u a u b u a u b λλλ±=±. 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 5.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2,e 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2,λλ,使1122a e e λλ=+. 把不共线的向量12,e e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不共线的两个向量都可以作为一组基底)

向量夹角(起点须相同):对两个非零向量,a b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作

,OA a OB b ==,则AOB θ=∠叫做向量a 与b 夹角. 当a 与b 夹角是90°时,a 与b 垂

直,记作a b ⊥.

正交分解:依据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对平面上的任意向量a ,均可分解为不共线的两个向量11a λ与22a λ,使1122a a a λλ=+. 若把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向量,叫做把向量正交分解.

坐标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x 轴、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j 作为基底,则对于平面内的一个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 ,使得a xi y j =+. 即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都可由x 、y 唯一确定,把有序数对(x ,y )叫做向量a 的坐标,记作(,)a x y =,式子(,)a x y =叫做向量的坐标表示.

6.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结果是一个实数):θcos ||||b a b a =?,其中θ是a 与b 的夹角,||cos a θ叫做向量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b a ?的几何意义:数量b a ?等于a 的长度

||a 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cos b θ的乘积. 数量积运算满足:

交换律?=?;数乘结合律)()()(b a b a b a λλλ?=?=?; 分配律c a b a c b a ?+?=+?)(.

把?记作2

a ,有性质22||a a =,从而2

||a a =. 7.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设11(,)a x y =,22(,)b x y =,则

加减法:1212(,)a b x x y y +=++,1212(,)a b x x y y -=--;

数乘:11(,)a x y λλλ=;向量积:2121y y x x +=?;模:21||a x =+ 距离:2||||(AB d AB b a x ==-=-(终点坐标减起点坐标) 夹角:21

1

cos ,||||

a b

a b a b x y

<>=

=+.

8. 向量共线:设11(,)a x y =,22(,)b x y =,其中0b ≠,若,a b 共线,当且仅当存在实数

λ,使a b λ=,即//a b a b λ?=12210x y x y ?-=. 由此可证明平行问题、三点共线等.

9. 向量垂直:对于平面内任意两个非零向量,a b ,0a b a b ⊥?=. 设11(,)a x y =,

22(,)b x y =,则12120a b x x y y ⊥?+=. 由此可证明一些垂直问题.

2(AB x x =-||||a b 或转化为两个非零向量,a 的数量积为b 共线,即a 11. 向量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三步曲: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得到几何问题的结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