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老师二模试卷讲评课 (1)

刘宁老师二模试卷讲评课 (1)
刘宁老师二模试卷讲评课 (1)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高三年级语文二模试卷讲评课堂实录

授课人:刘宁

授课班级:2011级24班

授课时间:2014年4月28日下午第三节课

授课过程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你们的气势跟高一高二就是不一样,你们喊“老师好”的口号,真是体现出我们高三同学的豪气和霸气,很不错,你们是即将上战场的战士,战士就是需要这股劲头。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讲评我们上一周考的二模语文试卷。我现在手里拿了一份这次考试的咱们班的统计数据。最高分是孟鑫琦同学119分,100分以上的同学有42人,班级平均分是102.4分,年级平均分是103.6分,普通班平均分是101.3分。我们班这一次考的很不错,但是我感觉有两个遗憾,一是咱们班没有120

分以上的同学,全年级120分以上的同学也只有3个人;二是咱们班的平均分名列普通班第二名,不是第一名。当然,我们的眼睛不要只盯着我们的分数,我们考试的目的是看到分数背后自己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查漏补缺。

师:我看了咱们的语文小题分和得分率,同学们得分率比较低的有论述类阅读第3题,文言文翻译第7题,诗歌鉴赏第8题,成语第13题。

师:在课前,同学们都研究了试卷和答案,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同学们研究完答案还不明白的问题。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不懂的题目。

生:第8题诗歌鉴赏问诗歌表达的情感,答案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依恋之情,为什么不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

生:我觉得文言文翻译给的答案,翻译的并不准确。

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刚才这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生讨论)

生:诗歌的题目是《题盘豆驿水馆后轩》,诗下面有注释:盘豆驿,古驿站名,在今河南灵宝。也就是说,诗人是在今天的写这首诗的时候在今天的河南,注释还介绍韦庄,唐末诗人,曾因战乱避祸于江南。

师:还有吗?

生:除了我们看注释之外,我们读整首诗歌,前两联“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盘豆驿周围清丽恬静的如画美景。诗歌的尾联“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中的“楚水吴山”指的就是江南。“无限情”指的就是此时正身处河南的诗人对曾经避祸的江南的思念之情。

师:同学们说的很不错。但是诗人韦庄为什么对江南的感情这么深呢,除了原先他避祸江南这个原因之外,江南的美景也令诗人思念。我们曾经学过韦庄的一首词《菩萨蛮》,同学们能不能背诵一下?

生(齐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师:这首词主要描写什么内容?

生: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词的下片由物到人,侧重抒情。词人运用比喻写出了酒店当垆女子长得洁白明媚。江南物美,人更美,让人留连

刘宁老师二模试卷讲评课

高三年级语文二模试卷讲评课堂实录 授课人:刘宁 授课班级:2011级24班 授课时间:2014年4月28日下午第三节课 授课过程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你们的气势跟高一高二就是不一样,你们喊“老师好”的口号,真是体现出我们高三同学的豪气和霸气,很不错,你们是即将上战场的战士,战士就是需要这股劲头。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讲评我们上一周考的二模语文试卷。我现在手里拿了一份这次考试的咱们班的统计数据。最高分是孟鑫琦同学119分,100分以上的同学有42人,班级平均分是102.4分,年级平均分是103.6分,普通班平均分是101.3分。我们班这一次考的很不错,但是我感觉有两个遗憾,一是咱们班没有120 分以上的同学,全年级120分以上的同学也只有3个人;二是咱们班的平均分名列普通班第二名,不是第一名。当然,我们的眼睛不要只盯着我们的分数,我们考试的目的是看到分数背后自己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查漏补缺。 师:我看了咱们的语文小题分和得分率,同学们得分率比较低的有论述类阅读第3题,文言文翻译第7题,诗歌鉴赏第8题,成语第13题。 师:在课前,同学们都研究了试卷和答案,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同学们研究完答案还不明白的问题。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不懂的题目。 生:第8题诗歌鉴赏问诗歌表达的情感,答案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依恋之情,为什么不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 生:我觉得文言文翻译给的答案,翻译的并不准确。 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刚才这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生讨论) 生:诗歌的题目是《题盘豆驿水馆后轩》,诗下面有注释:盘豆驿,古驿站名,在今河南灵宝。也就是说,诗人是在今天的写这首诗的时候在今天的河南,注释还介绍韦庄,唐末诗人,曾因战乱避祸于江南。 师:还有吗? 生:除了我们看注释之外,我们读整首诗歌,前两联“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盘豆驿周围清丽恬静的如画美景。诗歌的尾联“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中的“楚水吴山”指的就是江南。“无限情”指的就是此时正身处河南的诗人对曾经避祸的江南的思念之情。 师:同学们说的很不错。但是诗人韦庄为什么对江南的感情这么深呢,除了原先他避祸江南这个原因之外,江南的美景也令诗人思念。我们曾经学过韦庄的一首词《菩萨蛮》,同学们能不能背诵一下? 生(齐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师:这首词主要描写什么内容? 生: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词的下片由物到人,侧重抒情。词人运用比喻写出了酒店当垆女子长得洁白明媚。江南物美,人更美,让人留连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高三语文组二模质量分析 一、关于试卷的总体评价 备受师生重视的xx市201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4月初如期而至。xx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能及时根据新的《语文考试说明》来命制题目,题型新,赋分科学合理,试卷难度和一模难度相当。此次测试能较好地起到了复习检测和诊断的功能,对以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导向作用。教师通过考后具体数据,结合自身教学,作细致的质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抓住有针对性的薄弱点,抓住高效增长点。 整份试卷体现了以下特点: (1)强调基础知识和生活的结合。 表达题、作文等有较强的现实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引发考生思考,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接近高考难度,突出能力要求。 重点是考查考生各方面的能力,看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是否全面,检测考生阅读理解及表达能力是否具备。对我校学生来说,是一次检测、诊断。 二、学生试卷分析: 1、总体情况分析: 分析:总体平均分要比一模低xx分,原因有两点。一是作文平均分低。这其中有教师批改的原因,也有学生审题不准的原因。但是,通过这次全市集中批卷,我们也可喜的发现,我校学生的作文在谋篇布局、审题立意、材料运用驾驭上有着突出的优势。这是自08级学生自入校以来梯度引导、强化训练的有效结果。第二个原因是试卷的难度较一模稍高,个别题考察点不突出。

2、各分数段分配 分析:我校在高分段人数上较其他各校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分数段主要集中在xx之间。其中文科高分段人数也很突出。 3、各班平均分统计图:

三、卷面分析 分析:与一模相比诗歌、文言文、诗歌得分较低。究其原因:1、诗歌鉴赏题对思想内容把握不到位,艺术手法的分析不够准确。2、文字综合掌握不灵活,不扎实。3、审题不准确。 四、近阶段教师教学策略

2020北京海淀二模语文(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下)二模试题 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策划开展以“多元文明 交融与共”为主题的线上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下面是某小组同学为启动仪式准备的发言稿。阅读文段,完成(1)-(3)题。(6分)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文化的融合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 汇的过程,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是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必然步骤。 【甲】中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先秦时期,文明交流仅 局限于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但这种交流传播了先进的文明,吸收了周边地区的优秀文化, 促使中原文明养成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西周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战国时期的赵武灵 王胡服骑射,都表现出了一种虚怀若谷、广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自秦汉以来,中外交流的 动脉逐渐形成。西汉张骞西行打通了陆上的丝绸之路,架起了直通亚欧大陆的桥梁。从此, 佛教、琉璃、各种农作物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欧各地。在 陆上丝绸之路稳步发展的同时,对外交流的海道也伴随着秦汉时期造船高峰的到来而日渐延 伸。到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船队经过南海诸岛,跨越亚、非两洲,最远可到达非 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形成覆盖面更大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过畅通且跨度很大的海上通道, 中华传统文化散播于亚、欧、非各地,同时亚、欧、非的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乙】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 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汲取其他文化精髓. 的重要特点,在葆有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他文化摄取融汇,从容地发展完善自己,形成内容丰富、具 自信的根源。【丙】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在创新中发展,文明之花才会在世界舞 台上(xuàn) 烂绽放。 B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精髓.(suí) 炫 寻:┐ 一 一 一 亅 丶 B .精髓. (su ǐ) 绚 寻:┐ 一 一 一 亅 丶 C .精髓.(suí) 绚 寻:┐ 一 一 一 丶 亅 D .精髓.(su ǐ) 炫 寻:┐ 一 一 一 丶 亅 (2)“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①遍,漫;②填满,遮掩; ③更加。结合发言稿的内容,你认为“历久弥新”这一成语在这里的意思是

海淀二模试卷讲评

海淀区二模语文 一、选择。(共12分。每小题2分) 1.A 2.D 3.B 4.B 5.C 6.A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犷.(ɡuǎnɡ)哺.育(bǔ) 呜咽.(yè)牵强.附会(qiǎng) B.暂.时(zàn)细菌.(jǔn) 琐屑.(xiè)厚此薄.彼(bó) C.广袤.(mào)炫.耀(xuàn) 狭隘.(ài)轩然大波.(pō) D.恣.意(zì)脸颊.(xiá) 嗤.笑(chī)断壁残垣.(yuán) 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和.蔼——心平气和. 解释:“和”有“平和、和缓”的意思。

判断:“和蔼”指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B.举.措——举.一反三 解释:“举”有“举动;提出”的意思。 判断:“举措”指举动、措施;“举一反三””指举出一件事情就可类推而知其他许多事理。 C.当.之无愧——锐不可当. 解释:“当”有“承当、承受;阻挡、抵挡”的意思。 判断:“当之无愧”指承当某种称号或荣誉,能够当 得起,不用感到惭愧;“锐不可当”指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D.左顾.右盼——三顾.茅庐 解释:“顾”有“拜访;转过头看、看”的意思。 判断:“左顾右盼”指拜访朋友时,盼望早点见到;“三顾茅庐”指三次到草庐中去看望他,比喻诚心诚意 地邀请。 3.在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一项是 A.这个年轻人,因为生活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作

品难免幼稚,可能会贻笑大方 ....;但其中蕴涵的朝气却是最宝贵的。 B.端午节,我国南方盛行赛龙舟。竞赛时,各个竞 赛队在浪花里随波逐流 ....,奋勇前进。 C.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激励优秀青年要百尺竿头 ....。 ....,更进一步D.刚参加工作的李明,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深感 书到用时方恨少 .......,因此,他积极参加了单位的业务 学习。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部2012年3月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 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有条件的 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家长委员会。 B.本市今年25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传来捷报:截至5 月1日,全市植树突破万株,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的 74%,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C.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 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

二模试卷讲评课教案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备课日期:2011-11-08 上课日期:2011-11-11

教学内容 本次考试,总体来说,试题难易适中,试题的区分度较好,学生成绩分布基本按正态曲线。 一:试题分析 1、考点覆盖面 面向高考,全面考察,根据教学实际,作为高三年级的一次大型考试,试题应该做到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尽量提高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本次月考共考查以2007年高考考纲对应考点,考查知识面较广,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全部内容,但根据高考实际和年级三类不同班级的学情仍有所侧重,尤其以最近学习内容的考查巩固为主。 2.各题得分情况 非选择题部分

二:试卷讲评 第15:已知()(2)2,(0)f x a b x a b a =++-≥,且当[0,1]x ∈时恒有()1,f x ≤则 (1)f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转化思想:是在处理问题时,把那些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 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求得原问题的解答. 第17:已知()sin 2f x x =,定义n 阶导数:(1),()[()],f x f x =(1)(),()[()],n n f x f x += ().n N *∈则(1)(2)(2008)()()()4 4 4 f f f ππ π ++ +=__________. 第10题:数组123(,,),a a a 其中123,,{|10},a a a x N x *∈∈≤且123,a a a ≤≤如(1,1,1), (1,1,2),(1,1,3), (1,1,10),(1,2,2) ,这样的数组共有 ( ) A 1000个 B 550个 C 220个 D 175个 转化思想应遵循的原则: ① 熟悉化原则 :将陌生的问题化为熟悉的问题来解决; ② 简单化原则 :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问题; ③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 ④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去探求. 练习:练习1.定义一种运算 对于正整数满足以下运算性质: ① ② 则 练习2: 对 记 函数 ()x R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三、答卷中存在问题 从评卷情况看,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卷面乱,有的表现为在答题卷上乱写乱画,把试卷当草稿纸等; ""*220061;*=(22)20063[(2)2006],n n +*=?*20082006*=,,a b R ∈{} ,max ,,,a a b a b b a b ≥?=?

刘宁老师二模试卷讲评课 (1)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高三年级语文二模试卷讲评课堂实录 授课人:刘宁 授课班级:2011级24班 授课时间:2014年4月28日下午第三节课 授课过程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你们的气势跟高一高二就是不一样,你们喊“老师好”的口号,真是体现出我们高三同学的豪气和霸气,很不错,你们是即将上战场的战士,战士就是需要这股劲头。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讲评我们上一周考的二模语文试卷。我现在手里拿了一份这次考试的咱们班的统计数据。最高分是孟鑫琦同学119分,100分以上的同学有42人,班级平均分是102.4分,年级平均分是103.6分,普通班平均分是101.3分。我们班这一次考的很不错,但是我感觉有两个遗憾,一是咱们班没有120 分以上的同学,全年级120分以上的同学也只有3个人;二是咱们班的平均分名列普通班第二名,不是第一名。当然,我们的眼睛不要只盯着我们的分数,我们考试的目的是看到分数背后自己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查漏补缺。 师:我看了咱们的语文小题分和得分率,同学们得分率比较低的有论述类阅读第3题,文言文翻译第7题,诗歌鉴赏第8题,成语第13题。 师:在课前,同学们都研究了试卷和答案,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同学们研究完答案还不明白的问题。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不懂的题目。 生:第8题诗歌鉴赏问诗歌表达的情感,答案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依恋之情,为什么不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 生:我觉得文言文翻译给的答案,翻译的并不准确。 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刚才这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生讨论) 生:诗歌的题目是《题盘豆驿水馆后轩》,诗下面有注释:盘豆驿,古驿站名,在今河南灵宝。也就是说,诗人是在今天的写这首诗的时候在今天的河南,注释还介绍韦庄,唐末诗人,曾因战乱避祸于江南。 师:还有吗? 生:除了我们看注释之外,我们读整首诗歌,前两联“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盘豆驿周围清丽恬静的如画美景。诗歌的尾联“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中的“楚水吴山”指的就是江南。“无限情”指的就是此时正身处河南的诗人对曾经避祸的江南的思念之情。 师:同学们说的很不错。但是诗人韦庄为什么对江南的感情这么深呢,除了原先他避祸江南这个原因之外,江南的美景也令诗人思念。我们曾经学过韦庄的一首词《菩萨蛮》,同学们能不能背诵一下? 生(齐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师:这首词主要描写什么内容? 生: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词的下片由物到人,侧重抒情。词人运用比喻写出了酒店当垆女子长得洁白明媚。江南物美,人更美,让人留连

二模试卷讲评课教案

二模试卷讲评课教案 开课人:钱慧琳班级高三(9)班时间3月26日下午第四节 的开始。据此推测南京最冷应是三九或▲四九(填写大写数字);题中所给日期时,南京(约32°N)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34.5 。(3分) ⑵此时图中西行的探险船船员可以在在▲东南方向目睹日出▲(日出/日落),该船航行中可能遇的不利条件有▲。(4分) ⑶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是▲,直接造成印度尼西亚人员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的灾害是▲。(3分) ⑷此时波罗的海的冰冻线在图示冬季冰冻界的▲(南/北)侧;图示冬季冰冻界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3分) 27.(13分) (1)三/叁(1分)四/肆(1分)34°34 ′/34. 5 °(1分) (2)东南(1分)日出(1分)狂风/巨浪/风浪大/逆风/逆水(2分) (3)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板块名称错不得分)/板块消亡边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2分)海啸(巨浪)(1分) (4)北(1分) 冬季波罗的海内部海水比热容较大,水温高/波罗的海沿岸陆地比热容小,水温低/受陆地影响小,海洋比热容大/比热容大,水温高(2分)

材料一哈萨克斯坦是中亚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家,也是中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该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3.2%,位列全球第9位,2018年石油总产量约9030万吨,其中出口7150万吨。加工工业、机器制造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 材料二图14为哈萨克斯坦示意图。 50 45 图14 (1)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其东南部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3分)(2)哈萨克斯坦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地自然生产力水平较低,试分析原因。▲ (3分)(3)简述哈萨克斯坦石油开发的主要条件。▲ (3分) (4)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哈合作的重要意义有▲ 。(4分) 分析:本题考点 1、气候类型的判读(从题干中找答案;中亚、内陆) 2、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3、分析条件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4、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5、学会主题转移,回归课本 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东南部位于山地迎风坡,,来自北冰洋、大西洋的气流遇到地形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2分)(答案强调风向和迎风坡,答案中迎风坡和地形雨算一个得分点,写受到西风或北风影响也算一个得分点) (2)纬度高,热量不足,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气候干旱,水源不足(或水资源不足);多风沙、寒潮等自然灾害(可以写一个);多荒漠,土壤贫瘠(或土壤肥力低,或土地荒漠化)(3分) (3)有利:石油资源丰富,开采量大(或储量大);周边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大(或市场广阔);石油管道系统发达(一定答管道交通,只答交通便利不得分)不利:深居内陆,距离主要消费市场远。(1分) (4)哈萨克斯坦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哈萨克斯坦从中国引进资本、技术、管理等,提升本国的经济实力;増加哈萨克斯坦的就业;完善哈萨克斯坦的基础设施;中哈合作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4分)(补充拉动相关产业;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2012海淀二模(试题分析)

2012海淀二模试卷分析 第二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Reading books,_______ takes the reader to other worlds,is a wonderful way to enjoy life. A. that B. what C. as D. which D. 定语从句修饰books,从句缺少主语,补充关系代词which。 22. ---What makes you a history major? ---Interest. I _____ it because my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 influenced me a lot. A. loved B. had loved C. love D. have loved C. 一般现在时。Love表示现在的状态或者可以理解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发生的动作。 23. The average Facebook user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245 friends,according to a study ______ in February. A. publishing B. published C. publish D. to publish C. 非谓语动词。Study和publish之间呈被动关系,选择过去分词。 24. As the intelligence of robots increases to match ________ of humans,we may use them to expand our frontiers. A. it B. that C. which D. them B. 代词。that指代上文提到的同类事物,但不是同一事物。it指代上文提到的同一事物。 25. ---Have you received your new shoes? ---Yes. And at the same time I got the jacket I _____. A. had ordered B. ordered C. have ordered D. order A. 过去完成时。Order发生在got之前,属于过去的过去,使用过去完成时。 26. A mistake _____ have been made on our bill. We didn’t order any fish today. A. should B. would C. must D. could C. 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的用法。后半句说明账单肯定有错,所以选择must。 27. One doesn’t have to look far to realize the direct connection smoking and cancer. A. of B. with C. to D. between D. 介词。smoking和cancer用and连接,使用搭配between…and… 28. She came to Beijing on April 28,_____ Mayday's concert in the Bird’s Nest. A. to expect B. expecting C. expected D. expect B. 非谓语动词。She和expect之间呈主动关系,选择现在分词。to do表示目的,不放在逗号之后,且此处意思不通,故不对。 29. ---Is dinner ready? ---Not yet. The main course ______. It needs another ten minutes. A. was not done B. had not done C. is not done D. has not done C. 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main course和do之间呈被动关系,且为现在存在的状态。 30. House prices vary from place to place and are usually high _____ there are famous schools. A. where B. since C. when D. whether D. 状语从句。 31. You don’t need to make fancy foods to impress guests—it is something simple but good _____ will do. A. what B. that C. which D. who B. 强调句。去掉it is 和that之后句子结构完整。 32. More than ten people _____ in their own homes during the first 3 months of this year. A. were gassed B. had been gassed C. are gassed D. have been gassed A.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gas动词意思为煤气中毒,people与gas之间呈被动关系,根据时间状语during the first 3 months of this year判断动作发生在过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