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电学知识总结----电功和电功率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总结----电功和电功率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总结----电功和电功率

初三物理电学复习学案---- 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

一、串并联电路特点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 。 字母表达式:

2、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 字母表达式:

3、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 。 字母表达式: 理解:把n 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 ,这相当于增加了导

体的 。

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总电阻R= .

4、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成表达式: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 。字母表达式:

2、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字母表达式:

3、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字母表达式:

理解:把n 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 ,这相当于导体的

横截面积 。

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R 0并联,则总电阻R= . 求两个并联电阻R 1、R 2的总电阻R=

4、并联电路中分流定律: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成表达式:

二、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即:保持 不变,改变 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

保持 不变,改变 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

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

在 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 ;在 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

成 。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

成 。

3、数学表达式:

4、说明:

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 、U 、R 对应 ,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

加角标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

③ 同一导体(即R 不变),则I 与U 成 ,同一电源(即U 不变),则I 与R

④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 、 、 、 等因素决定。

R = ρ S L

R =U/I 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 给出,即R 与U 、I 的比值有关,

但R 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 等因素无关。

三、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 表和 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 和通

过的 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

安法。

2、原理:

3、电路图: (右图)

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a 、

b 、 。

⑵如上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 R 2

练习

1.小明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同学,他想:路灯改装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通过查资料知道

有一种“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还有一种“声控开关”——

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一分钟后,若再无声音就自动断开。小明利用这两种开关设计了一个

“聪明”的电路:白天路灯不亮,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路灯自动亮起来。请判断小

明设计的电路图是 。

2.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

它们同时工作。评价下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3.在图1四个电路中的电表连接错误的是( )

初三物理电学复习学案---- 电功、电功率、电热、安全用电

一、电功和电能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 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就是 能转化为 能(消耗电能)的过

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 能转化为 能,就消耗了多少 能。

3、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 、电路中的 和 三者的乘积。

4、计算公式: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

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 2Rt ,相同时间内电流做的功与电阻成 ,关系式为 W 1:W 2=

① 关系为W 1:W 2:W 3:…W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 2t/R ,相同时间内电流做的功与电阻成 ,关系式为

W 1:W 2=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电流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W 总等于 写成公式:

5、单位:电功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是

6、电功的测量:

⑴测量工具: 。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 (某一段时间

内消耗 )的仪器。

⑵ 电能表上“220V ”“5A ”“3000R/kwh ”等字样,220V 表示: ;

5A 表 ;3000R/kwh 表示 ;

该家庭电路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 W 。

二、电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 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 大小。

2、定义: 。

3、电功率计算公式: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I 2R ,电功率和电阻关系为:P 1:P 2:P 3:…P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U 2/R ,电功率和电阻关系为: P 1:P 2=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P 总 与各用电器功率关系为:P 总=

4、单位: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 额定电压:用电器 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 下的功率。P 额=U 额I 额=U 2额/R 某灯泡上标有

“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 220V , 25W 的灯泡。若知该灯

“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 ,额定功率 ,额定电流 ,灯丝阻值R= Ω。 ⑵ 当U 实 =U 额时,P 实 P 额 用电器 (灯正常发光)

当U 实<U 额 时,P 实 P 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

①同一电阻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 2/R 得 ②根据P=U 2/R 如果U 减小为原来的1/n

则P ′= 如:U 实 = 1 2U 额 P 实 = 1 4P 额 当U 实 > U 额 P 实 P 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P 实 P 额 U 2

U 2实 = P = R U 2

n 2 1 n 2 1

P实= 0 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⑶灯L1“220V 100W”,灯L2“220V 25W”相比较而言,灯电阻较大,灯

丝粗短,灯丝细长。

⑷“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h消耗的电能。

P=W/ t 可使用两套单位:“、、”、或“kw、 kw.h、h”

①原理:②电路图:

●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器材:电能表秒表原理:P=W/t

四、电流的热效应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

比,跟成正比。

2、计算公式: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Q = = =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电热和电阻的关系为:Q1:Q2:Q3:…Q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2t/R,电热和电阻的关系为:Q1:Q2=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Q总等

于,写出公式

3、应用——电热器:

①定义:利用电流的而制成的发热设备。②原理:。

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五、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

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联的,

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的作用:

⑴低压供电线:

①给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 V 的电压,火

线和地线之间也有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

②测电笔:用途:用来辨别和

种类:钢笔式,螺丝刀式。

⑵电能表:

①用途:测量用户消耗的(电功)的仪表。

②安装: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原因:这样才能测出全部家用电器消耗的总电能。

③铭牌:所标的220V是:所标的电流10A是:,该电

能表所接电路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如果同时使用的家用电

器的总瓦数超过这个数值,电能表的计数会不准确甚至烧坏

⑶闸刀(空气开关):

①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以便检测电路更换设备。

②安装:家庭电路的,控制电路的通断

⑷保险盒:

①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 、熔点较 的铅锑合金制成

②保险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 ,于是

保险丝 ,自动 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③ 电路符号:

④ 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 ,且一般只接在 线上

⑤ 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 或 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⑥规格: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注意: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

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⑸ 插座:

① 作用:家庭电路大电源

②种类: 固定插座、可移动插座

二孔插座、三孔插座 ③安装: 联在家庭电路中,具体接线情况:

1接 线 2接

线 3接 线 4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5接用电

部分的线路

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

电路的同时,也把用电器的 与 连接起来,防止了

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⑹ 用电器(电灯)、开关:

①螺丝口灯泡的螺旋接灯头的螺旋套,接 线;灯泡尾部的金属柱接灯头的弹簧片,

再通过开关接 线:原因:防止维修触电

②开关和用电器 联,控制用电器,如果开关短路用电器会一直工作开关不能控制,

但不会烧干路上的保险丝。

③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连接电路,每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灯

(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1、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 、

2、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 、 、选择了额定

电流过小的保险丝

练习:

一、填空题

1. 叫电功,电流做功的过程中消耗 能转化为 能,例

如,电风扇工作时, 能转化为 能。

2.实验表明,电流做功的多少与 、 和 有关,其关系式为:

。电功的国际单位是 。

3.一个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做电源,测得发光时的电流为0.2A ,

一分钟内电流做功为 。

4.如图所示,电能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表.“Kw.h ”

读做 ,1 Kw.h = J.“2500r/ Kw.h ”

表示 。图中电能表已消耗电能

3 火

Kw.h。

5. 10s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5 C,电流做的功

为15 J,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A,导体两端的

电压为 V,它消耗的电能为 J.

6.一个10Ω的电阻,通电10秒钟电流做的功是400J,通过电阻的电流是________A.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V。

7.电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单位是 .

8.一只白炽灯接在电压为220 V的电路中,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18 A,这只白炽灯的功

率是 W.

9. 用电器接在220V电源上时.它的功率是880W,则通过它的电流为,它的

阻值为。

10.一只标有“PZ220-40”的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电压为V,消耗的电功率

是W,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A,灯丝的电阻是_________Ω。

11.某电热水器标有“220V、1500W”字样.正常工作1.5h,消耗的电能是___ __度. 12.1 kWh的电能可供标有“220V40W”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h.

13.某导体接到6V电压下,它消耗的功率是6W;将改接到3V的电压下,这个导体消

耗的功率是________W.

14.标有“220 V 60 W”字样的灯泡接在110 V的电路中,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 15.一间教室里六盏40 W的灯,同学们注意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灭,这样平均每天每

盏灯少开半小时,则一个月(30天)可以节约kWh电能.

16. 标有“220 V 60 W”字样的灯泡接在110 V的电路中,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

二、选择题

1.一台电风扇和一个电熨斗,如果使用时电流做功相同,电能转化为内能()A.一样多B.电风扇较多C.电熨斗较多D.无法比较

2.实验表明,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决定于电路中的()A.电流、电阻

B.电流、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通电时间

C.电流、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阻

D.电流、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3.有两个电阻R1、R2(已知R1<R2=,如果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消耗的电能分别为W1、W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判断

4.两个用电器并联,已知其电阻R1> R2,若它们同时工作相等的时间,所消耗的电能

W1和W2的关系是()

A.W1> W2 B.W1< W2 C.W1=W2 D.无法确定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B.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

C.千瓦、瓦都是电功率的单位

D.消耗电能多的用电器做功快

6、一台电风扇工作时的电压是220V,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时0.4A,电动机线圈电阻为5Ω,一分钟内,电流通过电动机所做的功是多少J?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作者:教育人 ?[ ?标签: ?知识点总结 ?物理概念 ?] 小编整理了关于初三物理电学的知识点总结,电学是物理中的重难点,很多问题都要仔细谨慎,这篇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于同学们学习和理解电荷、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能、生活用电等物理概念和实际做题有所帮助! 十四、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 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④电荷的多少称为电量。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 是常见的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又如常态下,气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极少,因此气体是很好的绝缘体,但在很强的电场力作用下,或者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气体的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这时气体由绝缘体转化为导体。所以,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电路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断路也叫开路,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4、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流法,即当电流通过电路上各元件时不出现分流现象,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 (初三物理电学的知识点,下一页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知识点...)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十五、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1、电流的产生:由于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①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理解: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的电流是带电的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因此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而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的电流是由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定向移动所形成的,因此导电溶液中的电流方向跟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而跟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②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开关、导线等流回电源的负极的。 电流的三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其中热效应和磁效应必然发生。 2、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简称电流。 ①定义: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I=Q/t ②单位:安(A)常用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 它们之间的换算:1A=103 mA=106μA ③测量:电流表 要测量某部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必须把安培表串联在这部分电路里。在把安培表串联到电路里的时候,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安培表,并且从“-”接线柱流出来。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电功电功率公式归纳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电功电功率公式归 纳 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下面是一篇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电功电功率公式归纳,欢迎大家阅读! 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物理量(单位) 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kg/m3) =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 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F2L2 F1:动力L1:动力臂 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

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二)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1+P2,也可以跟据P=UI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 R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 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 t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 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U R、P = W t、P = UI、Q = I 2Rt 。其他 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2)I = P U(5) U = IR (6)R = U I(7)R = U2 P(12)P = U2 R(13) P = I 2R (14) W = Pt (17) Q = I2Rt 这八 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本资料大部分来自网络,经过格式转换,以便大家使用,并对部分内容修改整理。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总结24947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库仑定律电场强度 一:电荷库仑定律 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和。 2、元电荷:电荷量为1.6×10-19C电荷,叫。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也不能被,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4、库仑定律: ①内容:在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跟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边线上。 ②公式:,其中k=9×109Nm2/C2,叫静电力常量。 ③适用条件:。 ④点电荷: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与带电体本身大小无关。 二:电场电场强度 1、电场:带电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其特殊性表现在不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看不见摸不着),是电荷间的媒介,电场是客观存在的,电场具有的特性和的特性。电场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的作用。 2、电场强度E:在电场中放入一个试探电荷q,它所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所带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个位置上的电场强度。定义式:,单位。场强是量,规定电场强度E的方向为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则与场强E的方向。 注意:E与试探电荷的电量关,与它所受的电场力也关。由决定。 三:电场线匀强电场 1、电场线: 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上各点的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的表示电场的强弱。 2、电场线的特点: ①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而假想的、实际上不存在的。 ②始于(或无穷远),终于(或无穷远),不。 ③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如果平行则等距,不会平行而不等距。 ④电场线的疏密表示表示,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它不表示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尽管二者可能是重合的,那也是一种巧合,不是应有的规律。 ⑤沿电场线方向,电势。电场线从高等势面(线)指向低等势面(线)。 3、要熟悉以下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①孤立正负点电荷;②等量异种点电荷; ③等量同种点电荷;④匀强电场;⑤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 4、正负点电荷Q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是非匀强电场,场强的计算公式是。 5、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处处,场强大小处处的区域称为匀强电场。匀强电场的电场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欧姆定律: 电功: 电功率: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 1+P 2,也可以跟据P=UI 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 R 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

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 t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 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U R、P = W t、P = UI、Q = I 2Rt 。其他 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2)I = P U(5) U = IR (6)R = U I(7)R = U2 P(12)P = U2 R(13) P = I 2R (14) W = Pt (17) Q = I2Rt 这八 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初中物理电学详细知识点 一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1.①电荷只________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正电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③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 ____④电荷的多少称为________。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等是常见的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__是常见半导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 3、电路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________,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______也叫______,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________。 4、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流法,即当电流通过电路上各元件时不出现分流现象,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二、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1、电流的产生: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①____________________为电流的方向 理解: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的电流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____________相反。而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的电流是由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定向移动所形成的,因此导电溶液中的电流方向跟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而跟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②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开关、导线等流回电源的负极的。 电流的效应:________、________和化学效应 2、电流强度:____________,简称电流。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公式:____________ ②单位:________ 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换算:1 A=____mA=____6μA 4、______是形成______的原因,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5、①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兆伏(M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

初三物理复习—电功和电功率

初三物理复习:——电功和电功率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要点回顾 【电功】 1.电流做功的实质:将_____能转化成_______能的过程。当电流通过电炉时,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通过电动机时,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计算公式: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单位:主单位是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二者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4.测量:用____________表,该表的单位是____________。 【电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电功率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 2.计算公式:P=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 3.单位:主单位是_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 4.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用电器___________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___________,U额和P额都只有______个。 5.决定灯明亮程度的物理量是_________,它又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6.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状态可求: ⑴额定电流:I额_________。 ⑵电阻:R=_________。由这一公式可知:额定电压相同的用电器,额定功率越大的,其电阻_________。(即额定电压相同时,电阻与电功率成________。) ★7.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 ⑴用_________测出灯泡通过的_________,用_________测出灯泡两端的_________,再用公式_________就可算出灯泡的电阻,用公式_________就可算出灯泡的功率。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 ⑵电路图: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电路。 ⑶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你所连接的电路的________端。 二、例题解析 1.小明家的电能表标有“3000R/kw·h”字样,为测家中电炊风工作时的功率,小明关掉家中其它的用电器,单独让电炊风工作2min,同时观察到电能表表盘转过了5圈。则电吹风机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J,电吹风机的功率为_________w。 2.家庭电路中,一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670mA,该灯泡的功率为_________w;该灯每天工作4h,一个月(以30d计算)电流对它做的功为_________kw·h,合_________J。 3.(一诊)甲灯为“220V 25w”, 乙灯为“220V 100w”,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正常工作时,甲灯的灯丝电阻较小 B.在正常工作时,通过甲灯的电流较小 C.使用甲灯照明时一定比乙灯少消耗电能 D.使用乙灯照明时一定比甲灯亮 4.一灯规格为“6V 3w”,且灯泡灯丝电阻保持不变: ⑴将它接入6V电源工作时,通过电流为多大?灯丝的电阻是多少?功率为多大?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填空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基础识记 团泊镇中学李国海整理 一、内能和内能的利用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 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彼此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扩散越快。夏季的公园里花香阵阵就是扩散现象的一种。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力和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气体分子之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作用力。所以气体具有性,又容易被。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与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 5.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①②③④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①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将机械能转化为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将内能转化为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的过程。②热传递:热传递是热量从温物体传到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部分传到部分的过程。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的单位是。(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内能; ③热传递的条件:存在差。如果没有,就不会发生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 7.比热容: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物理意义为: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物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比热容大。 8.热量公式:Q吸= Q放= 9、热机是利用___________的机械;内燃机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10、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______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_______ ,汽油机是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和飞轮转动_____周,活塞往复____次,对外做功____次。依靠飞轮惯性完成的冲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吸气冲程:进气阀门_______,排气阀门_______,活塞_______运动,压缩冲程:进气阀门,排气

初三物理电功电功率典型例题解析(免费)

电功电功率典例精析 电功和电功率基础知识 1. 电功(W):电流对用电器做的功(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①电功的国际单位:焦耳(J)。常用:度(千瓦时)KW.h,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②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③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④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t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才能代入公式计算,即要满足“同一性”;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⑤其他计算公式:W=I2Rt(多用于串联电路),W=U2t/R(多用于并联电路) 2. 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①计算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 ②利用公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a.如果W用焦(J),t用秒(s),则P的单位是瓦(w); b.如果W用千瓦时(KW.h),t用小时(h),则P的单位是千瓦(KW)。 c.公式中各物理量必须满足“同一性”才能代入公式计算。 ③其他计算公式:P=I2R (多用于串联电路),P=U2/R(多用于并联电路) ④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 ⑤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⑥实际电压(U实):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 ⑦实际功率(P实):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⑧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随加在它两端的实际电压而改变。实际电压升高,实际功率增大;反之则减小。 a.当U 实> U额时,则P 实> P额;(灯很亮,将缩短灯泡寿命,且易烧坏)。 b.当U实< U额时,则P实< P额;(灯很暗)。 c.当U实= U额时,则P实= P额;(正常发光)。 ⑨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即同一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跟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平方成正比,P1/P2=U12/U22)

(完整版)初中电学基础知识汇总

初中电学基础知识汇总(含答案)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 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二、电路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通; 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

高中物理电磁学和光学知识点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公式总结大全 来源:网络作者:佚名点击:1524次 高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公式总结大全 一、静电学 1.库仑定律,描述空间中两点电荷之间的电力 ,, 由库仑定律经过演算可推出电场的高斯定律。 2.点电荷或均匀带电球体在空间中形成之电场 , 导体表面电场方向与表面垂直。电力线的切线方向为电场方向,电力线越密集电场强度越大。 平行板间的电场 3.点电荷或均匀带电球体间之电位能。本式以以无限远为零位面。 4.点电荷或均匀带电球体在空间中形成之电位。 导体内部为等电位。接地之导体电位恒为零。 电位为零之处,电场未必等于零。电场为零之处,电位未必等于零。 均匀电场内,相距d之两点电位差。故平行板间的电位差。 5.电容,为储存电荷的组件,C越大,则固定电位差下可储存的电荷量就越大。电容本身为电中性,两极上各储存了+q与-q的电荷。电容同时储存电能,。 a.球状导体的电容,本电容之另一极在无限远,带有电荷-q。 b.平行板电容。故欲加大电容之值,必须增大极板面积A,减少板间距离d,或改变板间的介电质使k变小。 二、感应电动势与电磁波 1.法拉地定律:感应电动势。注意此处并非计算封闭曲面上之磁通量。 感应电动势造成的感应电流之方向,会使得线圈受到的磁力与外力方向相反。 2.长度的导线以速度v前进切割磁力线时,导线两端两端的感应电动势。若v、B、互相垂直,则 3.法拉地定律提供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方法,也就是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以频率f 转动的发电机输出的电动势,最大感应电动势。 变压器,用来改变交流电之电压,通以直流电时输出端无电位差。 ,又理想变压器不会消耗能量,由能量守恒,故 4.十九世纪中马克士威整理电磁学,得到四大公式,分别为 a.电场的高斯定律 b.法拉地定律 c.磁场的高斯定律 d.安培定律 马克士威由法拉地定律中变动磁场会产生电场的概念,修正了安培定律,使得变动的电场会产生磁场。e.马克士威修正后的安培定律为 a.、 b.、 c.和修正后的e.称为马克士威方程式,为电磁学的基本方程式。由马克士威方程式,预测了电磁波的存在,且其传播速度。 。十九世纪末,由赫兹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 劳仑兹力。 右手定则:右手平展,使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右手放入磁场中,若磁力线垂直进入手心(当磁感线为直线时,相当于手心面向N极),大拇指指向导线运动方向,则四指所指方向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知识讲解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 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总结大全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电路的几种状态: ①、串联电路: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道,通过第一个元件的电流一定大小不变地通过第二个元件,只要电路 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都断开。 ②、并联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道,各元件可独立工作。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 本支路上用电器。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 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 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 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 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 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U)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 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重难知识点汇总

《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重难知识点汇 总 一、欧姆定律: 1、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导体两端的________成正比;而跟流过超导体的_______成 反比. 2、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3、 探究电路图:(重点要弄清楚每一个仪器的作用是什么) 4、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欧姆定律反映了在电路当中,电阻和电压是怎样来 影响电流大小的. 5、 公式变形: (1)U =IR 意义:在已知电阻值和流过电阻的电流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电阻两端的电压大小。注意:不能由公式得出电压与电流大小成正比的结论,因为在电流为0的情况下,电压也可能不为零。 (2)I U R 意义:本公式表明可以用测定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来计算电阻的大小。这也就是用“伏安法”测定电阻大小的原理。 6、欧姆定律的应用: (1) 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①在串联电路中:如图,有U 总=U 1+U 2 即:2211R I R I R +=总总I ,又因为串 联电路中I 总=I 1=I 2,所以:R 总=R 1+R 2。(越串越大) ②在并联电路中:如图,有I 总=I 1+I 2,即 2 2 11总 总+ = R U R U R U 。因为并联电路中

21U U ==总U , 所以: 2 1总+=R 1R 1R 1。(越并越小) 注意:不管是串联电阻还是并联电阻,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都将增大。 (2) 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重点内容): ①串联分压:串联电路中由于电流处处相等:21I I =,由欧姆定律可得: 2 1 21R R U U =,它的意义是:串联电路中,(由于电流处处相等),电压和电阻成正比,电阻大的分得的电压越大。 ②并联分流:并联电路中由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21U =U ,由U =IR 可知, 1 2 21R R I I =(注意分子分母顺序)。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并联电路中,(由于各电压相等),各支路的电流大小和电阻成反比,电阻越大的流过的电流越小。 二、电功(W )和电功率(P ): 1、 电功:即“电流做功”之意。所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也就有多少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把“电功”这个词简单理解成“消耗的电能”。 2、 电功(W )的单位:①主单位:焦耳(J )。②常用单位:千瓦时(kWh ),也叫“_____”。 换算关系:1度=1kWh =____________J.(识记)(1kwh=1kw ×1h=1000w ×3600s=?) 3、 电功(也就是电能)的计算公式: ①基本公式:W=UIt (意义:电流在电路上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其中单位:U ——伏 I ——安 t ——秒 W ——焦耳 ②推导公式1:Rt I W 2 = (串联电路) 推导公式2:R t U W 2=(并联电路) ③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式:W=Pt 。 4、 电功的测量工具——电能表 适用范围:两个公式都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

电学知识点总结提纲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三、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四、电阻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C )。 7、元电荷(e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1.6×10-19C 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 ②电路闭合 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7.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8.电路的基本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9.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断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绝对不允许。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初三物理知识要点 电功和电功率

初三物理知识要点电功和电功率 1、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转变成了多少其它形式的能。 2、能量的转化: 电灯亮:电能转化为热能,再由一部分热能转为光能。 电动机转: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池充电:电能转化化学能 光电池工作:光能转化为电能。 3、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计算公式:W=UIt 电流在某段导体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功的单位:焦耳〔J〕 千瓦时〔kWh〕〔度〕 1 kWh=1度=3.6106J 4、电能表的作用:电能表是测量电器在某段时间内所消耗电能的千瓦时数。 电能表上220V 5A的意义是正常工作电压是220伏,最大工作电流是5安 5、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计算公式:P=UI 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电功率是用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意义〕 6、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在低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压下工作的用电器不能发挥其实际功率。在高于额定电压的电压下工作的用电器容易被大电流烧毁。 7、会画用伏安法测定电灯泡功率的实验图 8、PZ220-25的意思是:PZ──普通照明灯泡,220──额定电压220伏,25──额定功率:25瓦 PZ220-100的灯泡在110伏的电压下工作时,电功率是多少? 9、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推出了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计算公式:Q=I2Rt 10、电热器的主要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用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制成。 11、电热器散热的方法:①加散热窗②加大散热面积③加大空气流通。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 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大全 一.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 AB/d 6.电场力:F=qE 7.电势与电势差:U AB=φA-φB,U AB=W AB/q=-ΔE AB/q 8.电场力做功:W AB=qU AB=Eqd 9.电势能:E A=qφA 10.电势能的变化ΔE AB=E B-E A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 AB=-W AB=-qU 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0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V o=0):W=ΔE K或qU=mV t2/2,V 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 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 o 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二、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 2.欧姆定律:I=U/R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 6.焦耳定律:Q=I2Rt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

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电路的几种状态:

①、串联电路: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通道,通过第一个元件的电流一定大小不变地通过第二个元件,只要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都断开。 ②、并联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特点: 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道,各元件可独立工作。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上用电器。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