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证研究:研究设计与统计(莫雷)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学科,而心理学研究方法则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它主要分为实验法、问卷法和观察法三种。
实验法是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实验法通过对被试者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其行为和反应,从而得出结论。
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但是实验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实验环境可能会影响被试者的行为,实验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问卷法是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问卷法通过向被试者发放问卷,收集被试者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得出结论。
问卷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而且被试者可以在自己的环境中填写问卷,不会受到实验环境的影响。
但是问卷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被试者可能不够真实地回答问题,问卷设计可能存在偏差。
观察法是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观察法通过观察被试者的行为和反应,从而得出结论。
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观察到被试者的真实行为,而且不需要特殊的实验环境。
但是观察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观察者可能存在主观偏见,观察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除了以上三种方法,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还包括许多其他方法,比如案例研究法、访谈法、焦点小组法等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之,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它通过实验、问卷和观察等方法,帮助研究者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导师介绍

郑雪(博导):人格心理研究。现主要从事主观幸福感和跨文化心理研究。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位老师。
陶德清:特殊儿童心理研究。
王穗苹:阅读心理。张卫的太太。
何先友:莫雷的学生。主要从事阅读心理研究。在本科实行双语教学获奖。
应用心理学:
张敏强(博导):人力资源管理与测评。hot
学习与智力开发:莫雷、王穗萍、何先友等老师。主要是搞阅读。听说莫雷老师的学生还搞分类和推理。他的学生比较忙。
人格心理研究:郑雪老师。暂时没有什么项目,他的弟子可以天天泡论坛。
动作学习心理研究:暂不清楚是谁带。
郑希付老师搞临床,主要是非精神分析的。也许,认知疗法是他的强项,因为他曾经花了不少精力翻译凯利的《个人结构心理学》,上课的时候也着重讲了这个。另外,他的学生经常要编量表的。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他招的学生通常都是女生。
李宁:学习效果,群体心理。体操王子李宁的同门师兄。
语言学习与认知心理研究是张积家和刘鸣两个老师的,张积家老师有一些语言心理学(汉语)的课题,刘鸣老师现在没有任何课题。
动机心理研究与记忆心理研究:任旭明老师。其子刚参加完高考,现在有时间做研究了,课题不清楚。
中国文化心理学:申荷永老师。对他的研究也不了解,只知道他的弟子会得到他的不少真传,外人则难以获得。
温忠麟:人力资源管理与测评。数学系毕业,现在香港攻读博士,主修“自我”。为人随和。
马欣川:人才测评。华东师大博士后。
郑希付(博导):临床心理学。hot
王玲:学校心理卫生、XXXXX心理学,郑雪的太太在中山三院做心理咨询。
申荷永(博导):心理分析。中国荣格学派第一人。very hot!
李小建:神经、短时记忆等。从美国归来。
2019年教育心理学教案(莫雷)课件

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避 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教学方法的运用
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选择 适当的教学方法,如直观 教学、实验教学、讨论式 教学等。
评估与反馈
对儿童的学习进行评估和 反馈,了解其认知发展水 平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 教学策略。
03
情感发展与教育
情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1-3岁
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情感特点 ,以便更好地引导和教育。
教师需要创造一个积极、温暖、支持性的 教育环境,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提供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游戏、角色 扮演等方式,提供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提高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包括 情绪识别、情绪调节、情绪表达等,以帮 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教育适应认知发展
教育应该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阶 段,提供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
促进认知发展
通过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相互影响
认知发展与教育是相互影响的,儿 童的认知发展会影响其学习效果, 而教育也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01
02
03
教学内容的选择
情感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情感发展是教育的基础
情感发展是儿童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基础,良好的情感发展有 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人际关系。
教育对情感发展的影响
教育环境、教学方式、教师态度等都会影响儿童的情感发展 ,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
情感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和习题详解-第三篇 心理学研究变量与研究设计【圣才出品】

第三篇心理学研究变量与研究设计第6章心理学研究变量与研究类型6.1复习笔记一、心理学研究变量概述(一)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1.逻辑起点的定义任何一门学科或一个理论,往往会有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可以将整个学科或理论的主要范畴联系起来,构成该学科或理论的连贯体系,从而真正把握整个学科或理论的核心和实质。
这个概念称为逻辑起点。
2.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变量”(variable),以研究变量、变量类型、变量关系、变量水平为主线展开,可以清晰地将整个心理学研究设计与统计整合起来。
(二)心理学研究变量的定义和操作定义1.心理学研究变量的定义(1)概念心理学研究变量是指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因素及与其有关的因素,这些因素是能够变动的。
一般用符号V来表示。
心理学研究变量最本质的特点是其必须是心理或行为本身的各种因素,或者是可能与心理或行为有关的其他的因素包括各种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同时,这些因素是可以而且实际上也是在经常变动的,具有可变动性。
(2)研究变量与变量的关系研究变量与变量之间是否有关,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其中一个变量发生变动,观察另一个变量的变动情况。
如果另一个变量也有规律地发生了变动,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果另一个变量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动,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关系。
2.心理学研究变量的操作定义(1)概念变量的操作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指在定义一个变量时,不直接描述被定义变量的特征、性质,而是说明观察或测量被定义变量所要做的实际活动。
(2)意义研究中对变量作出恰当的操作定义,是心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操作定义可以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化、明晰化;②操作定义可以促进科学研究者之间的沟通,因为只有操作定义限定下的变量,才不至于导致理解偏差;③操作定义可以简化一门学科的变量体系,避免一些重叠概念的干扰。
心理学实证研究方法发展课件.pptx

传统实验心理学方法
A
n1
S
n0Leabharlann n3n4 N 过程
n2
A
n5
根据R 推导N R
根据S条件有R结果,推测内部发生了 N过程(n0-n1-N2-n3-n4-n5)。
实证方法的局限:两个瓶颈
瓶颈2:(研究高级的心理现象) 用什么作为(高级)心理变量变动的客观指标
例1:社会拒绝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研究
主要探讨当个体受到忽略、拒绝之后,是否攻击性会增强。这个 研究问题是有意义的,但是,如何测定“攻击性”的变化?传统只能 用“测评范式”,询问被试是否有攻击行为,这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无法寻求到既有意义性 又有科学性的研究方法
形成研究方法论的两大派: 现象学研究方法
PK
实证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论争
现象学研究 PK 实证研究
现象学研究: 问题中心,强调心理学研究的意义性
实证研究: 方法中心,强调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三、心理学实证研究方法发展的三次浪潮
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
传统实验心理学方法
认知神经科学
讲授提纲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论争 三、心理学实证研究方法发展的三次浪潮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
1、理论或思辩的研究方法
通过理论推导或对已存在的现象、事实进行分析而提出或总结关 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看法。
2、现象学或描述的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新的事实与证据,证实并得出关 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结论或观点。
能够科学地进行研究(科学性)
内涵: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要科学、客观、可检验
心理学两大派别研究方法的局限
现象学研究方法 : 实证研究方法
莫雷 教育心理学

莫雷教育心理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莫雷教育心理学是以美国心理学家莫雷(John Wade Morell)命名的一门心理学分支。
它研究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发展规律和心理行为,探讨教育活动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和作用。
莫雷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莫雷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心理学基本原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与情感因素、个体心理素质的评价与提高、教育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与情感因素是莫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它不仅涉及到个体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还包括对知识的整合、应用和创新。
在学习过程中,个体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策略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知识,提高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对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个体心理素质的评价与提高是莫雷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个体的心理素质是指在各种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
它既包括认知能力、情感素质,也包括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
教育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知识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育活动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育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莫雷教育心理学所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教育环境是指个体在学习、交往、生活等方面所处的外部环境。
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环境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发展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莫雷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莫雷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心理活动B. 心理现象C. 心理过程D. 心理特征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生物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行为心理学D. 化学心理学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部分代表潜意识?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情感和情绪B. 认知过程C. 社会行为D. 人格发展5.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社会学习理论D. 心理动力学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7.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8.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并讨论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10. 分析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并讨论如何避免群体思维的负面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阅读以下案例:小明是一名高中生,最近他发现自己在考试前总是感到非常紧张,甚至出现了失眠的症状。
请分析小明可能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A4. B5. D二、简答题6.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了解心理现象和行为。
7.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例如,一个有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数学问题时,更有可能坚持尝试并找到解决方案。
8.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感到不舒服。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可能会改变其中一个认知或增加新的认知以减少不一致性。
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吸烟而感到内疚,但为了减少这种认知失调,他可能会忽视吸烟的健康风险或寻找支持吸烟的理由。
心理学实证研究:研究设计与统计(莫雷)PPT课件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新的事实与数据证据,据此直接证明或得 出新的见解或观点(直接证明即无逻辑保证地证明)
3、实证的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数据证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高概率保证地证明或得出新的见 解或观点。
2021
2
二、心理学研究变量与研究类型
<二>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实质与类型 实质: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 类型:相关关系研究;因果关系研究
存在变量 相关关系 存在变量 (相关关系研究)
引发变量 因果关系 引发变量 (因果关系研究)
2021
3
三、探讨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一>探讨两个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二>探讨多个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Vk类型
l
V1
V2 …
Vk (相关设想)
l
❖ V1 : V2 : … Vk
Vy (因果设想)
2021
7
<二>研究多个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两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检验方法
l
变量的数据模式
统计分析
l
连续 连续 … 连续
V1
V2 … Vk (相关设想) 积差相关矩阵, 因素分析
❖ V1 : … Vk
与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有关的、能变化的因素、属性、特征等称为心理 学研究变量。
<一>心理学研究变量的类型
存在变量(being variable):预先已经存在的、并非研究过程中引起 的变量。如性别、智力、职务、学生成绩、个性特点等。
引发变量(induced variable):在研究过程中由研究者施加或引起的 变量。如物理刺激、教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等
心理学硕士论文的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心理学硕士论文的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心理学硕士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科研项目,需要运用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来解答研究问题。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硕士论文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流程。
一、引言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在硕士论文中,要明确论文的主题和目标,提出一个或多个明确的研究问题。
同时,引言部分还要综述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并分析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突出研究的创新性和必要性。
二、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心理学实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研究设计中,需要明确研究的类型,如实验研究、观察研究、问卷调查等,并选择合适的研究参与者。
同时,还需要确定实验条件、操作定义和实验材料等。
三、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实证研究的关键环节。
在硕士论文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实验记录、观察记录、问卷调查、访谈等。
在选择数据收集方法时,要考虑研究的具体目的和问题,以及资源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四、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心理学硕士论文的核心部分,为了回答研究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应该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注意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五、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部分是对数据分析结果的总结和解释。
在结果部分,要准确地呈现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来展示。
在讨论部分,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分析与前人研究的一致性或差异性,并提出对研究问题的解答和研究结果的启示。
同时,还可以讨论研究结果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六、结论结论部分对整篇硕士论文进行总结,并回答研究问题。
结论要简明扼要,突出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对心理学领域的贡献。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心理学硕士论文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要遵循相应的引用格式,并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
八、致谢致谢部分是对指导老师和其他对论文完成有贡献的人表示感谢的地方。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莫雷(RichardMorey)在2012年提出的一种基于样本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旨在改变统计和
统计计算在心理研究中的作用,以提高科学研究的信度和准确性。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以样本实证研究为基础,从样本中提取信息,利用不同的统计工具和分析方法来解释研究结果。
它主要采用相关、双变量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和线性多元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精细化研究、实验试验、跨媒体分析等特定研究设计。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探究与推论,针对研究问题提出假设,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数据和研究结果推论出结论,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规律性的结果。
通过运用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检验心理学理论,更好地提取数据,更好地识别心理现象,更好地解释研究结果,更好地控制参与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还有助于心理学研究者更好地认识研究受试者,为受试者提供更有效的帮助,更有效地设计研究,并有效地传播心理学知识。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它的统计工具,它采用多元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替代传统研究方法,使得心理学研究可以从实证和经验推断中获取到更准确、更可靠的结论。
另外,它还重视受试者参与研究过程,结合实验试验和相关分析,重视受试者的个性特征,以此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综上所述,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心理学研究
方法,它以样本实证研究为基础,采用多元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和实验试验等特定研究设计,旨在改变统计和统计计算在心理研究中的作用,以提高科学研究的信度和准确性,有助于心理学研究者更好地认识研究受试者,为受试者提供更有效的帮助,更有效地设计研究,并有效地传播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术型研究生教学计划
*“各学期教学安排”、“考查”和“考试”栏目里用“√”来表示。
统计学(心理统计方向)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必读文献主要书
目和期刊目录
统计原理与数据处理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应用多元统计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高级统计与测量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潜变量结构模型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统计方法新进展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心理测量新进展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标准化测试理论与实践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心理测量应用与人才测评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心理学研究方法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心理学实证研究与实验设计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心理学研究前沿与新进展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学习理论与学习心理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人格理论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临床心理学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社会认知专题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心理分析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青少年问题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认知神经科学专题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心理咨询个案分析与督导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和习题详解-心理学相关研究的设计【圣才出品】

第7章心理学相关研究的设计7.1复习笔记一、研究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思路(一)探讨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思路1.数据模式相关研究中的两个变量既可以是连续变量又可以是类型变量,根据两个变量不同的数据形式,可以组成以下四种具体数据模式:(1)连续变量→连续变量(2)类型变量(两水平)→连续变量(3)类型变量(三水平以上)→连续变量(4)类型变量→类型变量2.统计方法(1)连续变量与连续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当相关研究中的两个变量都是连续变量时,通常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或者一元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①如果设想是相关关系,则只求相关系数,即皮尔逊积差相关。
②如果两个变量存在因果设想,假设其中一个为自变量,另一个变量为因变量,则可以使用一元回归。
一元回归用来表示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作相应变化的单向关系。
(2)两水平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当两个研究变量,一个是两个水平的类型变量,另一个是连续变量时,通常采用t检验、二列相关或者点二列相关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①如果把其中的类型变量按照2个水平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被试在另一个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就用t检验。
②如果其中的类型变量被人为地划分为二分变量,该二分变量与连续变量的相关就是二列相关。
③如果其中的类型变量本身是一个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则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就是点二列相关。
二列相关的计算公式如下:公式中,r b表示二列相关系数;p表示在二分变量其中一个水平上的被试的频数比率;q表示在二分变量中另一个水平上的被试的频数比率;X q表示在二分变量q水平上对应的被X表示在二分变量p水平上对应的被试在连续变量X上的平试在连续变量X上的平均数;P均数;σt表示连续变量的标准差;Y表示正态曲线下与p相对应的纵线高度。
(3)三水平以上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当两个研究变量中一个是类型变量,有三个及以上水平,另一个是连续变量时,通常采用F检验或者多系列相关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

第27页
多变量(多原因)设计
多因变量试验设计
是指在一个试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变量试验 设计。就是含有多个行为指标。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
第28页
两个自变量(年纪大小和材料性质)对再认能力 影响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
第29页
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被试间设计:是每一个被试只接收一个自变量水平处理,对另
第33页
多原因完全随机设计
不一样照明条件与噪音条件对工作效率影响研究:
照明条件定为明、暗两种水平,噪音条件为大、小两种水平,两种原因组合水平为
4种:明高、明低、暗高、暗低。每种试验处理准备要30人,从某工厂随机选出120名工 人
,随机将他们分为4个组,每组30人,然后每组随机指定接收1种处理,进行处理后各组 被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
第21页
思索题
指出下面是什么样设计? 试验目标:考查暴力场面对人记忆影响。 被试:226名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自愿参加者;随 机分配到以下两组。 组一:看带有暴力场面电影 组二:看非暴力场面电影 看完电影之后,要求两组被试回答25道关于电影中事件问 题。其中一道题非常关键:问被试在银行外面露天停车场 踢球男孩穿足球衫上号码是多少。 因变量是正确回想出男孩运动衫号码人数百分数。 结果:组一,4%;组二,28%。
3、单原因、两原因、多原因……
4、随机、匹配、重复测量、混合、随机区组……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
第9页
1、变量、原因、水平、处理……?
自变量—试验结果确实是由你设置那个/多个 变量引发
自变量必备条件: (1)自变量本身能改变 (2)自变量能由研究者直接控制操纵 (3)自变量能引发要研究心理现象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和习题详解-心理学因果研究的实验设计【圣才出品】

第8章心理学因果研究的实验设计8.1复习笔记一、研究两个变量因果关系的统计思路(一)因果设计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1.基本概念探讨两个引发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设计,就是将一个变量设计为自变量,另一个变量设计为因变量,探讨两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单因素设计。
(1)自变量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又称独立变量或原因变量,是指由研究者操纵控制并且预期能引发特定的心理或行为的变量。
自变量是导致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提供给被试某种形式的刺激输入。
自变量具有变化性、控制性和诱发性等特性,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纵。
(2)因变量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是指预期由自变量引发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变量。
因变量是自变量作用的结果,是被试的某种反应和输出。
因变量应该有较高的效度、信度、灵敏度和可数量化等特点。
(3)虚无结果如果自变量的改变未导致因变量的改变,则称出现的结果为“虚无结果”(null results)。
一般来说,出现虚无结果有以下几种原因:①可能自变量选择有误,即所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本身没关系;②实验者没能有效地操纵自变量,不足以显示出自变量的效果;③因变量有缺陷,如测量的灵敏度和辨别力不够,容易导致“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或“地板效应”(floor effect)。
a.天花板效应是指被试在自变量不同条件下在因变量上的测量得分普遍很高。
天花板效应主要是题目太容易,不同条件下被试的得分都很高,成绩差异无法表现出来。
b.地板效应指被试在自变量不同条件下因变量测量中的得分普遍很低。
地板效应主要是因为题目太难,不同条件下被试的得分都很低,成绩差异无法表现出来。
不论是出现“天花板效应”还是出现“地板效应”,研究结果都不能准确反映自变量变化所产生的效应,需重新进行研究。
(4)控制变量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又称无关变量或干扰变量,是指心理学研究中能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并非研究者所选择和操纵、而必须加以有效控制、使其中立化的变量。
心理学研究的统计方法

Wen ZL 21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与方差分析
实验设计 方差分析的平方和 注释 分解 可以检验交互效应 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SST=SSA+SSB +SSAB+SSE (有重复实验) 两因素被试内设计 SST=SSS+SSA +SSAS+SSB+SSBS +SSAB+SSABS SST=SSB+SSE(B) 两因素混合设计 (A是被试内因素) +SSA+SSAB+SSE(A) SSAS用于检验A SSBS用于检验B SSABS用于检验AB SSE(B)用于检验B SSE(A)用于检验A和AB
Wen ZL 35
变量与因子
调查某校初中一年级新生的情况, 包括: 身高、体重、语文入学成绩、数学 入学成绩、英语入学成绩、家庭人 均年收入、家庭月均支出。
Wen ZL
36
七个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Wen ZL
37
这七个变量中,下列变量之间相关系数较大:
身高与体重 三科入学成绩之间 家庭人均年收入与家庭月均支出 而其余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小
Wen ZL 42
教学建议
教材:莫雷, 温忠麟, 陈彩奇 .《心理学研究 方法》.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学生 学过心 理统计 课程 未学心 理统计 课程 学时 6-8 教学内容
因子分析步骤
检视相关矩阵 因子提取 因子旋转 计算因子得分 对因子做出解释
Wen ZL
41
因子个数的确定
以相关矩阵R的特征根是否大于1为标 准,特征根大于1的特征根个数为提取的 因子数 (SPSS默认) 参考R的特征根的碎石图(scree plot) 使前m个因子的方差贡献达到一个适当的 比例,比如60%以上 根据专业知识指定因子个数
教育心理学教材莫雷

部分观点发表在:
教育研究 1996年第6期
《论学习理论》
《知识的类型与学习过程》 课程 教材 教法 1997年第5期 《人类学习的类型与特点》 教育理论与实验 2000年第1期 《学习双机制理论与课堂教学模式》 心理学探新 2000年第2期
第二部分:学习双机制理论与教学模式
一、学习的心理过程与学习类型 二、学习过程的智力活动性质与特点 三、知识的类型与获得过程 四、知识学习过程与课堂教学模式
4、总结:所有的方案都符合要求,即所用的钱都小于或等于100,或者倒 过来,所给的钱都大于或等于买东西的钱,这就是不等式。
5、扩展:要求学生提出自己了解的不等式现象,键盘输入,通过计算机 将各人意见全部呈现给每个学生,要学生分析哪些恰当,哪些不恰当。 6、总结不等式的定义。
第二部分:学习双机制理论与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课例
教学内容:戊戌变法 学习者:初中二年级(8岁左右)。
程序:1、放甲午战争录象。提问: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由学生根据上网等 方式查询到的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回答。教师引出康有为公车上书。 2、提问:如果你是康有为,你会向皇帝提出什么改革方略?(小组讨论, 部分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维新派的改革措施) 3、提问:谁会反对改革措施?为什么?然后请不同组的学生分别当维新派 与顽固派对改革的合理性进行辩论。 4、屏幕放维新失败的录象,问:维新为什么失败?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原因。 5、提出思考问题:戊戌变法失败对我们有何启示? 6、放维新失败录象的结束语。
学习理论主要解答的问题
1、学习的结果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和习题详解-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论【圣才出品】

第1章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论1.1复习笔记一、科学研究概述(一)科学研究的含义科学研究是指通过运用各种客观方法,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思维活动或过程。
(二)科学研究的特征1.目的性科学研究是一种以课题研究为中心而展开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其目的是揭示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事物间的关系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1)因果关系通过研究,研究者可以清楚地指出何种事物是因,何种事物是果的研究关系规律。
(2)相关关系通过研究,研究者只能指出两个事物之间存在共变关系,而无法获知二者的作用方向的研究关系规律。
共变关系是指当一个事物发生变化时,另一个事物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3)因果与相关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区别在于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否重要或是否明确。
如果两个事物具有相关关系,则未必具有因果关系;如果两个事物间具有因果关系,则必定具有相关。
2.继承性科学研究通常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必须搞清楚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哪些理论是已经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哪些理论则被证明为错误的理论,哪些是需要补充和完善的理论,即要学会找准前人研究的忽视点、遗漏点、空白点和矛盾点。
只有这样,研究者才能使自己的研究活动以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水平为出发点,使研究真正达到发现和创造的目的。
继承性体现了科学研究应该遵循的经济性原则,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消耗。
前人或他人有关科学研究的思想、理论、方法或收集的事实材料等,都是可以继承的内容。
3.创新性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
创新是指在前人与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创新的内容可以涵盖科学的各个方面,既可以是理论方面的,也可以是方法方面的;既可以是发现新问题,也可以是发现新规律;既可以是提出新见解,也可以是发明新产品。
因此,只有具备新意的课题才是有价值的课题,才是有生命力的课题。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和习题详解-心理学研究变量与研究类型【圣才出品】

第6章心理学研究变量与研究类型6.1复习笔记一、心理学研究变量概述(一)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1.逻辑起点的定义任何一门学科或一个理论,往往会有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可以将整个学科或理论的主要范畴联系起来,构成该学科或理论的连贯体系,从而真正把握整个学科或理论的核心和实质。
这个概念称为逻辑起点。
2.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变量”(variable),以研究变量、变量类型、变量关系、变量水平为主线展开,可以清晰地将整个心理学研究设计与统计整合起来。
(二)心理学研究变量的定义和操作定义1.心理学研究变量的定义(1)概念心理学研究变量是指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因素及与其有关的因素,这些因素是能够变动的。
一般用符号V来表示。
心理学研究变量最本质的特点是其必须是心理或行为本身的各种因素,或者是可能与心理或行为有关的其他的因素包括各种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同时,这些因素是可以而且实际上也是在经常变动的,具有可变动性。
(2)研究变量与变量的关系研究变量与变量之间是否有关,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其中一个变量发生变动,观察另一个变量的变动情况。
如果另一个变量也有规律地发生了变动,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果另一个变量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动,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关系。
2.心理学研究变量的操作定义(1)概念变量的操作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指在定义一个变量时,不直接描述被定义变量的特征、性质,而是说明观察或测量被定义变量所要做的实际活动。
(2)意义研究中对变量作出恰当的操作定义,是心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操作定义可以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化、明晰化;②操作定义可以促进科学研究者之间的沟通,因为只有操作定义限定下的变量,才不至于导致理解偏差;③操作定义可以简化一门学科的变量体系,避免一些重叠概念的干扰。
(3)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给研究变量下操作定义时,要避免操作定义的单一性偏差,以免影响研究的效度。
华南师大莫雷教授简介

莫雷教授简介莫雷, 1988年在华南师范大学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3月至今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同时担任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生导师组组长,国家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科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评审组专家等职务。
莫雷主要研究领域是学习心理,包括两大研究方向:一个方向是文本阅读心理,另一个方向是类别学习与问题解决。
十几年来,他完成或正在主持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招标课题1项(经费50万),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1项(经费140万),近5年项目经费达400多万;其中2005年12月获批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是我国人文社科最高级别、最有显示度的重大项目。
在科研成果方面,莫雷出版了学术著作40多部,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其中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SSCI,影响因子4.564),《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SSCI,影响因子2.516)《Human Brain Mapping》(SCI,影响因子6.058)等高影响因子的SCI、SSCI国际心理学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在国内最权威的心理学刊物《心理学报》发表40多篇。
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由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协联合组织),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0多项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在人才培养方面,莫雷是国家精品课程《教育心理学》的负责人,他指导的博士生王穗苹的博士论文《语篇阅读过程背景信息通达研究》 2002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
V2 … Vk (相关设想)(分离)χ2 检验
❖ V1 : … Vk
Vy (因果设想)(分离)χ2 检验
两个存在变量与多个存在变量关系的统计方法比较
两个存在变量关系
多个存在变量关系
考察两个变量是否有关V1 V2
考察多个变量之间是否两两有关V1 V2 Vk
(考察V1 是否Vk的原因) V1 V2 (考察V1 … Vk是否Vk的原因)V1 : … Vk Vy
存在变量 相关关系 存在变量 (相关关系研究)
引发变量 因果关系 引发变量 (因果关系研究)
三、探讨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一>探讨两个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二>探讨多个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一>研究两个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我们如何能确定两个变量是否有关?
要确定两个变量是否有关系,首先就要使这两个变量发生变动
V2)
变量的数据模式
统计分析
连续
连续
皮尔逊积差相关 , 一元回归
类型(2) 连续
类型(3以上) 连续
类型
类型
t 检验, 二列相关, 点二列相关 F 检验, 多系列相关(等级) χ2 检验,列联表相关
<二>研究多个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探讨多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
V1连续
V2连续 ……
V2)
变量的数据模式
统计分析
连续
连续
皮尔逊积差相关 , 一元回归
探讨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
V1连续
V2连续
V1类型(2)
V2连续
V1类型(3以上) V2连续
V1类型
V2类型
<一>研究两个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探讨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
V1连续
V2连续
V1类型(2)
V2连续
V1类型(3以上) V2连续
V1类型
V2类型
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统计检验方法(V1
V1类型
Vy连续 …… 单因素
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都是类型数据的研究设计(尽可能少)
V1类型
Vy类型 …… 单因素
<一>探讨两个引发变量关系的设计与统计(单因素设计)
探讨1个自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设计
V1连续
V2连续
V1类型(2)ຫໍສະໝຸດ V2连续V1类型(3以上) V2连续
V1类型
V2类型
研究1个自变量因果关系统计检验方法(V1
第一种:因果关系。但是谁是因,谁是果也无法断定,既可以认为强势有利于男 性积极竞争从而取得高收入,也可以认为是由于其高收入因此产生强势心理。
第二种:共变关系。可能是能力强的人,既倾向取得高收入,也倾向产生强势心 理,因此,强势与收入是以能力为潜在变量的共变关系。
四、探讨引发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一>探讨两个引发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单因素设计)
<二>研究多个自变量因果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多因素设计)
<一>探讨两个引发变量关系的设计与统计(单因素设计)
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都是连续数据的研究设计(基本没有)
V1连续
Vy连续 …… 单因素
探讨自变量是类型数据因变量是连续数据的研究设计
Vk连续
V1
V2 …
Vk (相关设想)
❖ V1 : V2 : … Vk
Vy (因果设想)
V1类型 :V2类型:…Vk类型
Vy连续
V1 : V2 : … Vk
Vy (因果设想)
V1类型 :V2类型 … …
Vk类型
V1
V2 …
Vk (相关设想)
❖ V1 : V2 : … Vk
Vy (因果设想)
<二>研究多个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连续 连续
皮尔逊积差相关
一元回归
连续 连续 … 连续 积差相关矩阵 多元回归
类型 连续
类型…类型 : 连续
t检验
F检验(单向方差分析)
F检验(多向方差分析)
类型 类型
χ2 检验
类型 类型 …类型
分离χ2 检验
存在变量的关系研究的局限
对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结果只能表明变量之间有关系,这个关系固然可 能是因果关系,但也有可能只是一种共变关系
两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检验方法
变量的数据模式
统计分析
连续 连续 … 连续
V1
V2 … Vk (相关设想) 积差相关矩阵, 因素分析
❖ V1 : … Vk
Vy (因果设想) (积差相关矩阵)多元回归
类型…类型 : 连续
V1 : … Vk Vy (因果设想) F检验(多向方差分析)
类型 类型 …类型
<一>心理学研究变量的类型
存在变量(being variable):预先已经存在的、并非研究过程中引起 的变量。如性别、智力、职务、学生成绩、个性特点等。
引发变量(induced variable):在研究过程中由研究者施加或引起的 变量。如物理刺激、教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等
<二>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实质与类型 实质: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 类型:相关关系研究;因果关系研究
心理学实证研究:
设计与统计
主讲人:莫雷
讲课内容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分析 二、心理学研究变量与研究类型 三、探讨存在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四、探讨引发变量关系的研究设计与统计 五、研究变量水平的确定方法与实验范式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分析
1、理论或思辩的研究方法
通过理论推导或对已存在的现象、事实进行分析得出新见解或观点
例如:
广州日报2008年9月25日报道了美国发表在《应用心理学》上的一项权威的研 究,该研究研究了男性的强势程度与其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教育背 景、工作复杂程度以及工作时间等因素的情况下,强势的男性(大男子主义)收 入仍然高于平和的男性。
这是一项相关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得出强势与收入有关系,可能有两种情况:
2、现象学或描述的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新的事实与数据证据,据此直接证明或得 出新的见解或观点(直接证明即无逻辑保证地证明)
3、实证的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数据证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高概率保证地证明或得出新的见 解或观点。
二、心理学研究变量与研究类型
与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有关的、能变化的因素、属性、特征等称为心理 学研究变量。
如果在每个成员(被试)身上这两个变量的变动显示出一致性,那么, 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两个变量是有关系
不同的变量的变动方式不同。有的是连续变动,有的是类型变动,两个 变量的不同变动方式,构成不同的变动模式
两个变量不同的变动模式,会使结果形成不同的数据模式,不同的数据 模式,需要用不同的统计检验方式才能确定两个变量是否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