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奏响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奏响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奏响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对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By 吴林红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完善和创新,作为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努力构建科学的、生态的、和谐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氛围。

课堂是人们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的时空集合体,是学生学习、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是教学领域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动事件,是师生基于教材文本相互交流,民主对话所产生的意义、价值,是知识、情感、个性、甚至持续不断的创新生成。

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从一种环境,双边活动,三个落实做起。(一)教学软环境的创造——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所谓教学软环境就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大背景,这个大背景要融合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去。说到底就是要走进学生心里去,明白他们之所思,之所需。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应强调学习者过程的体验,使学生用轻松活泼、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主动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

我在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我的呼吁》这篇文章进行讲授时,特别注意创设情境。首先创设演讲环境,模拟演讲现场,让每个学生都来当史怀哲,将同学们带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诺贝尔奖颁奖现场,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敬畏。接着,我借着大家刚演讲完的余情,组织学生针对现实问题,运用课文观点进行即兴演讲。重点是现实问题,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社会时事,一来激发他们对新闻的兴趣,而来增加他们对祖国的关注和热爱,从而达到呼吁的效果。

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还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归属感的获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归属感,来源于教学环境的和谐。

一般我会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学生为本。教师工作中要体现学生为本。不能居高临下以家长式的作风进行教学。善于聆听学生的需要,找寻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事例,把这堂课的知识和教学目标结合在这有趣的事例中去。走进学生的心里,实现最佳的情感效应,从而体现教学的民主。当然“教学民主”不是建议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

学”,就像“无为而治”并不是“无为”一样。

2、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重审教材,提炼教学重难点,压缩讲授的内容,将难点、重点、学点有机结合,重视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关注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提升度,研究精讲多练的方法。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考虑我所教的,与学生所需的、应知应会的知识、能力之间是否有关系,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使这些关系更密切,怎样使我们的教学为学生的学服务,怎样的设计安排更有利于学生对当堂内容的掌握。

例如在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调动一切视听手段,引导学生对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感知。然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起品味作者的康桥情结,从而联想到自己生活中有没有这样隽永的画面,行云流水一样的文字。可在课前,大肆渲染文章的背景色彩。带领学生走进角色,学生一旦进入了课文情境,把自己扮演成文中某一角色时,这种参与感一经产生,兴趣就会大增,受感染益会更深。

学生不仅能够参与活动,更能够引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各种思维形式并用,以达到和提高创新境界。从而达到我的教学为学生服务,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参与度,不同学科在课堂上的提升度。

3、善于捕捉“评价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要善于捕捉“评价点”这一方面。学生的亮点,哪怕是星星般的亮点,也要渲染成太阳般耀眼,以感染周围学生们的情绪。当然错误的观点也要犀利地指出来。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终结环节,要及时、恰当、适度。从不同角度给学生客观的真诚的又是发展性的评价,始终注意学生对于评价的积极感受。教学过程评价不但要积极评价优秀学生,还要从那些没有回答好的学生身上找到积极的评价点,给他们鼓励,给他们信心。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接受信息的单一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空间。学生对教师的情感除了尊重外,还带些崇拜,所以他们会把一个眼神或一句肯定的话语视为珍宝。所以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是很关键的。

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肯定和建议。我在对其评价后,一般都很注重学生对评价的积极感受,这样其实也是一种互动性质的反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对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归属感是有重大影响力的。

(二)注重师生双边活动——让每一节课充满魅力

所谓双边活动,自然是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两者的和谐统一是教学目标完成的基础。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艺术,特别是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古人云:文以载道,澄澈心灵。语文老师的语言是一种修养的体现,是一种功底的展示,语文老师语言的魅力是任何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网络等辅助手段无法替代的。教学竞赛、课堂教学艺术展示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艺术是人们一个特别的关注点。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斟酌自己语言的表达。

首先语言应富有文气。生动优雅的语言极能表现语文教师的风范与文化底蕴,老师的语言有文气,能够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同时营造很好的情感氛围,给学生以感染熏陶。例如《七根火柴》中的导入语我是这样设计的:火柴在生活中,可以说是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是你们可曾想过,在艰苦的革命年代里,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刻,就是这个火柴,发出过怎样的光?放射过多少热?它又有怎样的价值?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就是紧紧扣住火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赞歌。

除此之外语文老师的语言应简洁流畅、有分寸感、应充满智慧、妙趣横生、画龙点睛。

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应包含奔放亲切的情态美、丰富隽永的语言美、通达环联的序列美以及多元相融的整体美。

我之所以讲这么多语言艺术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现在的学生其实对老师的“讲”是很挑剔的。反过来老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语文这样的工具学科。

学生是主体,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动,作为“导演”的教师,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其主要任务是努力使得每个学生达到最佳状态。

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在下列情况下容易达到最佳状态:有兴趣;身心处于最佳状态;遭遇到理智挑战;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对自己有更高期待;对教师充满热爱。

这里面的每一点,都提醒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去协调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达到最佳效果。破除“一言堂”,树立“群言堂”新理念

既然是双边活动,当然要注重学生、教师参与的一致性。如紧张激烈的辩证式、似是非是的讨论式都可以协调师生之间的启发、互动与民主、尊重的关系。

互动与民主并不是说所有的题目都要共同讨论,所有的情境都要模拟现场。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减少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效活动。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时间。如有一次在学《中国的石拱桥》这一课时,我为了使课上得生动,而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在下面去画赵州桥,结果情境占据课堂太多时间,而情境本身又没能给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或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再如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情况下使用,怎样调动不爱发表意见学生的积极性等,不能简单的问题,学生也合作,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无效。

把握课堂这种和谐性,教师就要运用教学智慧,把握课堂生成性资源,注重教育艺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扩充容量,整合教学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当中去思考,去学习,去训练。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限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音响语言的接受能力是4.4比特/秒,而对画面构图中信息接受能力为46比特/秒(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利用挂图、漫画、投影、录像等教学媒体,从而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媒体自觉恰当地为教学艺术服务,优化教学过程,尝试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多样化(如大小课堂结合教学),挖掘教材活性因子,组织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如实验探究、演讲、讨论、小导师、网上查阅等形式,尽量少用讲授式教学。尽可能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让每一节课充满魅力。

教师让每一节课充满魅力,这样学生才能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事,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一种参与意识和责任感,折射到对教学目标的认同,组织策略的配合,做到:放手不放任,自主不自由,互动不浮动,学生活动充分,教者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三)教学做到三个实——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首先教师备课要实,备课的关键是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好比野外锻炼,老师只带着学生走,还要他们快点走,加油走,学生还是走不快的。而你如果说:

同学们,还有500米就到我们可以休息的地方了,学生肯定一下子走快了。一节课上,我们如果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主要有三个问题要解决,学生就明白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他们会重点关注这三个问题,教学也就达到最佳的效果。而没有目标的教学,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就像闲庭信步,没有目标也就很难收到好的效果。明确教学目标还有反馈评价的功能,在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矫正、查漏补缺,不放过一个知识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也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教师备课的时候,要思考通过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再思考运用什么方法、借助哪些手段、设计什么问题、安排怎样的环节达到这个教学目的,甚至要考虑学生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教师又该怎样引导调控。在重审教材时,应注意对教学内容的筛选。规范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时通过自学也会的,不讲老师讲了还不会的。

规范了教学内容之后,就是要保证教学结构的合理性。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其互相关系。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的课题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魅力。一篇好的文章,起要美丽,中要跌宕,结要回味。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也要绵绵有序、起伏有致,这样才能紧扣学生心弦,拨动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导入、高潮、结课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是课堂训练要实。强化训练学生学科基本功,做到有训练有强化有检查。这是保证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训练不是单纯的题海战术,而是有针对性的分课题教学。注重学法指导,关注过程,尊重差异,分层训练。以人的发展为本,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第三,习惯培养要实。如认真倾听的习惯、正确书写的习惯、规范坐姿、站立的习惯。这是从细节入手来看课堂教学的一些元素。好的习惯能让人用一辈子,也能改变人的一生,细节决定成败。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我总是不急着上课,我会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说明我的一些要求,表明我的立场。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会时不时渗透这些关于习惯培养的观点,以端正他们的行为,使规范成为习惯。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则是对艺术的保证。教学软环

境的创造是为了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师无限度地触摸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摸索出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注重师生双边活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师做到三个实,建立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需求的自主学习的课堂,让每一节课充满魅力。

让我们再一次奏响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