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职 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 试题D(赛项赛卷)

2015高职 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 试题D(赛项赛卷)
2015高职 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 试题D(赛项赛卷)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联想杯”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

竞赛赛题D卷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

中国·潍坊

2015年6月

工位号:

赛题说明

一、竞赛内容

本试卷适用于Android 4.3或Win 7平台,共一套综合题,其中包含1道系统设计题、3道改错题和10道编程题,编码实现各题,试卷满分100分。

二、竞赛时间

竞赛时间:共计240分钟。

三、竞赛事项要求

1.参赛选手不得携带通信设备等物品进入赛场,违反者按作弊处理。

2.请根据大赛所提供的比赛环境,检查所列的硬件设备、软件清单、材料清单是否齐全,计算机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

3.竞赛结束前,将各试题代码整合,部署到竞赛所提供的设备上,并提交一个完整的项目工程(服务端和客户端)代码到大赛组委会提供的U盘中,目录格式如图1所示。

图1 模块提交目录格式

4.竞赛结束时,请将U盘、试卷和答题纸统一提交。禁止将比赛所用的所有物品(包括试卷和稿纸)带离赛场。

5.裁判以各参赛队部署到竞赛设备上的APP运行结果为评分依据。严禁在程序及运行结果中任何位置标注竞赛队的任何信息,否则按照作弊处理。

项目背景

智能农业是通过光照、温度、湿度等无线传感器,对农作物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CO2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采集,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如远程控制浇灌、开关卷帘等)。用户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观察现场情况、查看现场温湿度等数据和控制远程智能调节指定设备。现场采集的数据,为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系统以联想实验机作为数据采集器,并与沙盘的单片机板通过串口相连,用于采集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同时,联想实验机作为服务器与客户端APP进行通讯,将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实时发送到客户端APP进行显示,并根据设置的阈值打开和关闭沙盘中的报警装置,用于实现对农业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本试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设计题,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信息,按照软件工程编写模块系统设计说明书来编写设计文档。第二部分为改错题,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错误信息,基于给定的工程代码定位故障位置,并修改为正确信息。第三部分为编程题,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需求,并参阅U盘中的辅助文档,自行设计,编码实现。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题

第1题:完成客户端用户注册功能的系统设计说明书文档的编写。(5分)【要求】必须使用U盘中指定的《系统设计说明书(模板)》。

第二部分:改错题

第2题:客户端登录界面,如图1-1所示。(10分)

图1-1 客户端的登录界面

故障现象:

1.登录对话框界面,没有对用户名、密码输入框内输入的内容进行长度及

类型的校验。需要增加前端校验代码、用户名(5-12位纯字母,忽略大

小写)、用户密码(5-8位字母与数字组合)。

2.当前界面语言主题是中文,但登录按钮下面的“记住用户”显示的却是

英文“Record Password”,请修改为中文主题显示。

3.“登录”、“记住用户”、“密码找回”以及“用户注册”四个控件的布局

不合理,请根据用户操作逻辑性,合理调整界面布局。

请根据题中所述现象,定位代码并改正。

第3题:客户端的IP地址设置界面,如图1-2所示。(5分)

图1-2客户端的IP地址设置界面

故障现象:

1.IP地址输入框没有针对IP地址取值标准进行判断和容错处理。

2.四个输入框之间没有用“.”号连接,界面上没有完整地体现出一个标准

的IP地址控件格式。

请根据题中所述现象,定位代码并改正。

第4题:服务端的启动界面,如图1-3所示。(10分)

图1-3 服务端的启动界面

图1-3中显示获取的服务端地址为:168.1.119.192。客户端使用此地址进行连接时发现连接不成功。经检测发现,服务端界面上所获取的IP地址与服务端操作

系统设置界面显示的地址不一致,如图1-4所示。

图1-4服务端操作系统设置界面中显示的IP地址界面

故障现象:

服务端获取的IP地址与服务端操作系统配置的IP地址不一致。请根据题中所述现象,定位代码并改正。

第三部分:编程题

第5题:实现系统客户端的用户登录界面的密码找回和用户注册功能。(5分)【功能说明】

登录界面负责完成对用户的鉴权、用户注册、密码找回、记住用户等功能,用户鉴权功能已经提供,现在需要完成密码找回和用户注册功能。

【要求】

1.利用现有资源,自行设计用户登录界面,参阅登录界面原型,如图1-5所

示。

图1-5 用户登录界面原型

2.实现密码找回功能:当用户密码找回时,输入用户名后,点击【密码找

回】,系统会将该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以明文方式发送到该用户注册时所

登记的邮箱。

注:系统邮箱为:admin@https://www.360docs.net/doc/8b4373653.html,,密码为:admin;SMTP服务器地址

为:192.168.1.2,端口号为:25;系统预置了四个普通用户:user1-user4,

对应邮箱为:user1@https://www.360docs.net/doc/8b4373653.html,-user4@https://www.360docs.net/doc/8b4373653.html,,密码:user1-user4。

3.实现用户注册功能:点击【用户注册】,弹出用户注册对话框。用户注册

时需要填写用户名(5-12位纯字母,忽略大小写)、用户密码(5-8位

字母与数字组合)、用户邮箱等信息。客户端需要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合法

性检查,若发现输入非法,则给出明确的提示信息。通过合法性检查的

内容以Json格式封装发送至服务端进行存储。

第6题:实现系统主界面布局。(5分)

【功能说明】

系统在main_activity.xml布局文件中给出了主界面的布局框架,界面原型如图1-6所示。

图1-6 主界面基本原型

【要求】

1.可以利用TabHost、Fragment、Activity、ImageView、TextView等UI技术

完善布局文件,完成后的界面布局如图1-7所示。

图1-7 主界面目标原型

2.点击图标或图标下方的模块名称,可以进入对应的模块界面。

3.初始界面Banner Title显示为“智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进入各界面之后

的Title动态显示为各模块的名称。

第7题:实现系统的实时环境指标动态显示功能。(6分)

【功能说明】

实时环境指标界面用于显示所有传感器的当前状态及当前值,并动态实时刷新。

【要求】

1.利用给定的资源,实现该界面原型的布局,参阅环境指标界面原型,如

图1-8所示。

图1-8环境指标界面原型

2.实现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CO2、土壤湿度和光照六个传感器

的实时数据显示功能。

注:数据实时刷新周期为1秒。

3.实现报警状态警示功能,正常状态背景为绿色,警告状态为红色。

4.点击各传感器的显示区域,可以进入对应的传感器“实时曲线显示”界

面。

第8题:实现系统中各传感器数据的实时折线显示功能。(8分)

【功能说明】

本功能的上层界面是实时环境指标动态显示界面。该界面针对某一选定传感器,在界面上以折线的形式显示时间与数值的对应关系。

【要求】

1.在“实时环境指标”界面点击任一传感器,可以进入对应传感器的实时

折线显示界面。根据给定的资源,实现界面的功能布局,参阅实时折线

显示界面原型,如图1-9所示。

图1-9 传感器实时折线显示界面原型

2.实现传感器的实时曲线动态显示:横向轴为时间轴,显示当前时间,格

式为HH:MM:SS;纵向轴为刻度轴,显示该传感器的取值范围;节点在纵

轴的位置为当前时间的实时读数,节点与节点之间用折线连接构成折线

图;当前的数值显示在节点上方。

3.在该界面,通过手指的触摸横向滑动,实现各传感器折线界面的切换。

4.折线显示时支持报警状态动态刷新。当传感器的状态为正常状态时,节

点为绿色;当传感器在某一时间点的状态为警告时,该节点为红色。

5.点击【返回】按钮,可以返回到环境指标显示界面。

第9题:实现系统的历史数据查询功能。(10分)

【功能说明】

系统提供对各传感器的历史数据查询功能。在该界面选择对应的传感器,再选择需要查询的时间段,点击【查询】按钮,该界面可以将满足条件的数值以图表

的形式展现出来。

【要求】

1.根据界面原型,实现该界面原型的布局,参阅历史数据查询界面原型,

如图1-10所示。

图1-10 历史数据查询界面原型

2.传感器类型支持: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

和CO2。

3.查询周期支持:60秒,5分钟。

4.单击【历史数据查询】按钮之后,可以将对应传感器的数据从对应的数

据库表中查询出来,并以折线的形式显示在界面上。

5.超出界面显示范围的数据需要支持手指触摸横向滑动显示。

6.单击【历史数据分析】按钮,针对当前传感器类型的前60秒历史数据进

行数据分析(分析算法参见注释),并弹出数据分析对话框。

7.在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采用柱形图/饼图的方式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展示。

界面示意图如图1-11所示。

图1-11数据分析示意图

注:数据分析算法

(1)60秒数据:取当前时间的前60秒数据,超过范围的数据建议删除。

(2)5分钟数据:取当前时间的前5分钟数据。每分钟的数据是该分钟内60秒数据的平均值。超过范围的数据建议删除。

(3)柱/饼图数据:取当前时间的前60秒数据,计算出该组数据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将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平均分为5个区间,分别统计各区间内数据的落点数量,以柱图/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第10题:手动控制界面。(5分)

【功能说明】

本功能实现在手动控制模式下,手动下发各控制单元的开/关命令,用于手动驱动控制单元的动作。

【要求】

1.根据界面原型进行功能布局设计,参阅手动控制界面原型,如图1-12所

示。

当前状态:关闭当前状态:打开

打开

当前状态:关闭当前状态:关闭

打开

图1-12手动控制界面原型

2.在自动/手动控制模式下,支持动态的显示和刷新各控制单元的当前状态。

3.在手动控制模式下,实现风扇单元的手动开/关控制功能。

4.在手动控制模式下,实现水泵单元的手动开/关控制功能。

5.在手动控制模式下,实现光照单元的手动开/关控制功能。

6.在手动控制模式下,实现蜂鸣报警单元的手动开/关控制功能。

第11题:实现系统设置功能。(10分)

【功能说明】

本功能实现系统中所有需要进行设置的配置项。

【要求】

1.根据界面原型进行功能布局设计,参阅系统设置界面原型,如图1-13所

示。

图1-13系统设置界面原型

2.实现系统国际化(中/英文切换显示)功能:在客户端操作系统中进行语

言(中/英文)切换设置时,“智能农业系统”的语言也同时变换显示。

3.实现是否显示欢迎界面的配置功能:默认为【是】。当设置为【是】时,

系统在启动时需要显示欢迎导航界面;当设置为【否】时,系统启动时

不需要显示欢迎导航界面。

4.实现控制方式的设置功能:默认为【自动】。当设置为【自动】时,“手

动控制”界面中各控制单元的设置开关为灰色(不可用),服务端自动控

制逻辑起作用;当设置为【手动】时,手动控制界面中各控制单元的设

置开关为正常,服务端自动控制逻辑不起作用。

5.实现空气温湿度阈值的设置功能:点击【空气温湿度阈值设置】项,弹

出空气温湿度阈值设置对话框。对话框需要显示出空气温湿度的当前值、

当前状态以及当前设置的阈值(初始为系统默认值)。手动修改空气温湿

度的阈值(只支持数字格式),点击【确定】按钮,客户端将设置的阈值

通过对应接口传送到服务端。

6.实现土壤温湿度阈值的设置功能:点击【土壤温湿度阈值设置】项,弹

出土壤温湿度阈值设置对话框。对话框需要显示出土壤温湿度的当前值、当前状态以及当前设置的阈值(初始为系统默认值)。手动修改土壤温湿度的阈值(只支持数字格式),点击【确定】按钮,客户端将设置的阈值通过对应接口传送到服务端。

7.实现光照强度阈值的设置功能:点击【光照强度阈值设置】项,弹出光

照强度阈值设置对话框。对话框需要显示出光照强度的当前值、当前状态以及当前设置的阈值(初始为系统默认值)。手动修改光照强度的阈值(只支持数字格式),点击【确定】按钮,客户端将设置的阈值通过对应接口传送到服务端。

8.实现CO2浓度阈值设置。点击【CO2浓度阈值设置】项,弹出CO2浓度阈

值设置对话框。对话框需要显示出CO2浓度的当前值、当前状态以及当前设置的阈值(初始为系统默认值)。手动修改CO2浓度的阈值(只支持数字格式),点击【确定】按钮,客户端将设置的阈值通过对应接口传送到服务端。

第12题:编码实现客户端警告消息推送功能。(5分)

【功能说明】

当各传感器的当前值达到了设置的警告阈值时,系统将在第一时间将警告消息推送到客户端的通知栏内,以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注:同一类型的警告在连续时间周期内仅发送一条警告推送消息。

【要求】

1.当出现任一类型的传感器阈值警告时,客户端的通知栏在不超过10秒的

时间内必须收到对应的传感器警告消息。

2.警告信息的内容至少包含:警告对象、警告类型、警告发生时间、当前

值、阈值。

3.点击某一通知消息时,可以自动进入实时环境指标界面。

4.当某一类型传感器告警恢复正常时,客户端通知栏内的消息自动消除。

第13题:实现气象信息发布功能。(10分)

【功能说明】

在智能农业管理系统中,气象的变化会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可以实时关注气象的变化,在系统中设计气象信息查看功能。

本功能中,服务器已经提供了一个weather数据表,并预置好测试数据,请参阅服务端代码。

注:请不要修改或删除数据表中的预置数据,擅自修改将影响裁判评分。

【要求】

1.实现客户端主界面当天气象信息的显示(包括:日期、天气状态、最高温

度、最低温度、风速),如图1-14所示。

图1-14 天气信息主界面热点区界面原型

2.点击主界面“气象信息”区域,弹出窗口显示昨天、今天以及未来3天的

气象信息显示,界面原型如图1-15所示。

图1-15气象信息系统设置界面原型

3.在服务端设计Action接口,实现从Weather表的读数据功能。

4.在客户端完成查询天气数据列表的接口Request。

5.在界面上,将Weather表中的状态字段映射为对应的图标资源。

6.实现“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折线显示。

第14题:实现农产品交易信息发布功能。(6分)

【功能说明】

农产品交易信息发布功能,用于跟踪当前农产品的买卖双方市场需求,通过对买方需求的管理,实现农产品的订单式生产。

本功能中,服务器已经提供了一个productinfo数据表,并预置好数据,请参阅服务端代码。

注:请不要修改或删除数据表中的预置数据,擅自修改将影响裁判评分。

【要求】

1.实现客户端主界面农产品交易信息(交易方、标题、日期)的显示,界面

如图1-16所示。

图1-16 农产品交易信息主界面热点区域界面原型

2.点击主界面农产品交易信息显示区域,弹出交易平台对话框,用于显示所

有买卖双方的交易信息,交易平台对话框界面原型如图1-17所示。

图1-17 农产品交易平台对话框界面原型

3.实现买方信息或卖方信息标签的互相切换,并在对应界面显示不同的信息

内容。

2015计算机技能高考模拟试卷5

《2015计算机技能高考模拟试卷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 【第1题】 在下列HTML语句中,可以正确指向百度搜索引擎的超是 A、百度 B、百度 C、.baidu. D、百度 本题答案:B . 【第2题】 某兴趣小组想制作一个反映当代人类探索宇宙的多媒体作品,规划了四个专题,通过网络、图书馆、教材、光盘等途径获取了素材,接下来他们将进入多媒体作品制作的 A、选题立意阶段 B、设计规划阶段 C、开发制作阶段 D、评估测试阶段 本题答案:C . 【第3题】 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时,表示“开始”的图形符号是 A、 B C D、 本题答案:B . 【第4题】 浏览网页时,可以从一个网页跳到另一个网页,也可以从一个跳到另一个,制作时实现网页之间跳转的技巧是 A、网页动态效果 B、超级 C、动画 D、网页布局 本题答案:B .

【第5题】 下图是一Excel工作表,若用柱形图反映每天销售利润的情况,应选择的区域是 A、A2:A11,H2:H11 B、A2:A11,F2:F11 C、A2:A9,H2:H9 D、B2:B9,F2:F9 本题答案:C . 【第6题】 君同学录制了一段wav格式的音乐文件,为了使文件变小,并能正常播放,最好的办法是使用音频编辑软件 A、给音乐加上淡入淡出的效果 B、将文件转换成mp3格式 C、剪掉其中的一部分 D、将音乐的音量变小 本题答案:B . 【第7题】 某同学搜索资料时进入一家英文,可是他不能完全看懂的英文容。下列选项中,能帮助他看懂网页容的软件是 A、Word B、英汉字典 C、好记星 D、金山快译 本题答案:D . 【第8题】 下列选项中不是文字处理软件的是 A、Word B、WPS C、记事本 D、暴风影音 本题答案:D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 1.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DB包括DBMS和DBS B. DBS包括DB和DBMS C. DBMS包括DB和DBS C. DBS与DB和DBMS无关 2.在数据库系统中,读脏数据是指一个事务读了另一个事务() A. 未更新的数据 B. 未撤销的数据 C. 未提交的数据 D. 未刷新的数据 3.加锁协议中规定“先申请先服务”的原则,可以避免数据库系统出现() A. 活锁 B. 死锁 C. 读-写冲突 D. 写-写冲突 4.语句DELETE FROM SC表明() A. 删除SC中的全部记录 B. 删除基本表SC C. 删除基本表SC中的列数据 D. 删除基本表SC中的部分行 5.数据库设计阶段分为() A. 物理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编程和调试阶段 B. 模型设计阶段、程序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 C. 方案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个别设计阶段和编程阶段 D. 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实施和调试阶段 6.关系笛卡尔积运算记号R×S表示() A. R为关系名,S为属性名 B. R和S均为属性名 C. R为属性名,S为关系名 D. R和S均为关系名 7.在DB应用中,一般一条SQL语句可产生或处理一组记录,而DB主语言语句 一般一次只能处理一条记录,其协调可通过哪种技术实现() A. 指针 B. 游标 C. 数组 D. 栈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B.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BCNF C. 任何一个包含三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D. 任何一个关系模式都一定有码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试卷新课标卷II(一)英语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试卷·新课标卷II(一) 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前,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 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A (2015年广州一模英语试卷)At the start of the 20th century, a new city was beginning to grow on some flat land near the sea in southern California; its name was Los Angeles. At the same time, a new industry was just being born: the cinema. America’s movie industry began life in New York; but by 1910, movie-makers were moving to Los Angeles. In New York, everything was too expensive: workers, land, taxes. Moreover, it was difficult to make movies in winter, because it was too cold. The Los Angeles region, on the other hand, was full of advantages. In California, they could make films all through the year; and everything was cheaper. In particular, there was lots of land for sale, especially in the Los Angeles suburb called Hollywood. Mo vies quickly became very popular, and this popularity exploded after “talkies” first appeared in 1925. Nevertheless, movies were expensive to produce, and film companies needed money-lots of it. For this reason, Hollywood rapidly became controlled by a small number of big companies such

2014高考乐理模拟试题

2015高考乐理模拟试题201412310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大致每秒钟振动11-20000次。而音乐中所用的音,其振动频率的范围一般只限于()。 A.27—4100次 B.100—4100次 C.100—20000次 D.27—20000次2.音量是音的重要属性,音量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发音体振动时的()。 A.振幅 B.频率 C.延续时间 D.泛音 3.将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一定音高关系和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依次排列起来叫做()。 A.音阶 B.音级 C.音列 D.音律 4.五线谱高音谱表上加一线的音是()。 A.c3 B.a3 C.c2 D.a2 5.由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拍子叫做()。 A.混合拍子 B.复拍子 C.变换拍子 D.交错拍子 6.等于八分音符的三连音是()。 A.B.C.D. 7.#c和声小调式的第Ⅶ级音是()。 A.CB.DC.#DD.#B 8.f小调式的关系大调是()。 A.F大调式 B.D大调式 C.b D大调式 D.b A大调式 9.下中音是调式音阶中的()。 A.第Ⅲ级 B.第Ⅵ级 C.第Ⅳ级 D.第Ⅱ级 10.根据音程在听觉上的协和程度,纯四度、纯五度音程属于()。

A.极完全协和音程 B.不完全协和音程 C.完全协和音程 D.不协和音程 二、按要求构成音程与和弦。(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10分,共30分) 1.将下列音程转位,并写出转位前、后的音程名称。 2.以下列各音为低音,向上构成指定的和弦。 三、用正确的记谱方法,重新组合下列不正确的音值组合。(5分) 四、写出下列音乐术语及符号的中文含义。(每小题1分,共10分)1.Moderato( )2.Allegro( ) 3.rit.( )4.mf( )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Word版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2012-11-11 10:20:59) 转载▼ 分类:工作积累 标签: it 一、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和趋势: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互联网电脑网民规模已达到4.69亿,手机网民的数量已达到3.26亿。预计到2013年,中国手机网民将达7.20亿,手机网民占中国人口比例将达52.9%,首次超越电脑网民。201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收入规模同比增加了66%,市场营收达到633亿左右,2009—2011年三年复合增长率或将超过40%.我国移动互联网及其增值业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未来十年将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发展10年。 同时“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成为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关键词。终端方面,android系统被众手机制造商追捧,众手机制造商对于智能手机的重视使得智能手机性价比有效被提升,大大刺激了用户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同时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竞争开始往大屏幕延伸,Ipad的推出,使得平板电脑成为硬件厂商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新机会。而2010年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也逐渐随着应用商店的遍地开花现象而不断丰富,游戏、阅读等纯娱乐类移动应用的使用已逐渐成为用户习惯,同时移动互联网应用也开始由娱乐类往社会化应用发展,check in模式的位置服务交友应用成为服务与移动化特性结合的首例。 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原因: ?一是小型化、高性能的终端发展,尤其是更加小型化、低功耗的芯片,专注于网络应用的操作系统、更高的电池效果等创新需求的诞生,推动 高性能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高速发展和快速普及,苹果、三星、HTC、 华为、小米等各类厂商都在大力抢占这块市场。 ?二是3G网络的普及,3G网络的技术让大规模信息量的无线传输、快速传输成为现实,3G的下行带宽达到了2Mbit/s,可以满足人们快速获取信 息的需求(相当省道,相对以前土路也比较宽敞了);中国移动目前正 在多个城市试点的4G移动网络技术传输带宽可以达到100Mbit/ s,可 以满足人员在线音频、视频、游戏等大数据量应用的需求,可以说移动 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快要通车了。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5章 习题答案

第5章数据库完整性与安全性 1. 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解: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其目的是防止不符合语义、不正确的数据进入数据库,从而来保证数据库系统能够真实的反映客观现实世界。 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防止因用户非法使用数据库造成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2. 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完整性约束条件可以分为哪几类? 解: 完整性约束条件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应该满足的语义约束条件。一般可以分为六类:静态列级约束、静态元组约束、静态关系约束、动态列级约束、动态元组约束、动态关系约束。静态列级约束是对一个列的取值域的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数据类型的约束,包括数据的类型、长度、单位、精度等;②对数据格式的约束;③对取值范围或取值集合的约束; ④对空值的约束;⑤其他约束。静态元组约束就是规定组成一个元组的各个列之间的约束关系,静态元组约束只局限在单个元组上。静态关系约束是在一个关系的各个元组之间或者若干关系之间常常存在各种联系或约束。常见的静态关系约束有:①实体完整性约束;②参照完整性约束;③函数依赖约束。动态列级约束是修改列定义或列值时应满足的约束条件,包括下面两方面:①修改列定义时的约束;②修改列值时的约束。动态元组约束是指修改某个元组的值时需要参照其旧值,并且新旧值之间需要满足某种约束条件。动态关系约束是加在关系变化前后状态上的限制条件,例如事务一致性、原子性等约束条件。 3. 试述DBMS如何实现完整性控制。 解: 为了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DBMS提供了以下三种机制: ①完整性约束条件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也称为完整性规则,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约束条件。SQL标准使用了一系列概念来描述完整性,包括关系模型的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这些完整性一般由SQL的DDL语义来实现。它们作为数据库模式的一部分存入数据字典中。 ②完整性检查方法检查数据是否满足已定义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称为完整性检查。一般在INSERT、UPDATE、DELETE语句执行后开始检查,也可以在事务提交时检查。检查这些操作执行后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否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 ③违约处理若发现用户操作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拒绝(NOACTION)执行该操作,或级连(CASCADE)执行其它操作,进行违约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4. 现有以下四个关系模式: 供应商(供应商编号,姓名,电话,地点),其中供应商编号为主码;

2016年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卷II(文科综合地理)

2016年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卷II(三) 文科综合(地理) 一、选择题 (2015·河北保定期末8-9)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以有机质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以上。左图为“美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右图为“取自美国两地的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左图中I、Ⅱ两种土壤分别取自右图中的() A.甲地、乙地 B.乙地、丙地 C.丙地、丁地 D.乙地、甲地 2.形成I、Ⅱ两种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植被 D.地形 (2015·韶关元月质检5-6)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单位:亿立方米)统计数据,据此完成3~4题。 3.该区域近年来() A.降水量和径流量增加 B.地下水位不断回升 C.区域内的水资源基本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D.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4.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B.珠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015·浙江绍兴一模4-5)下图是天津市区及郊县1964~2003年期间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影响图中甲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 D.植被状况 6.图中乙等温线的数值为() A.122 B.123 C.124 D.125 7.(2015·韶关市元月质检2)韶关某学校同学假期去纽约(40°43′N,74°0′W)旅游,计划当地时间7月28日18点搭乘飞机回国,12小时后到达香港。该同学到达香港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是() A.7月27日7点B.7月28日19点 C.7月29日19点D.7月30日7点 (2014学年青浦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15-17)读下图,回答8~9题。

2015高考高职单招数学模拟试题(带答案)(2020年整理).doc

1.已知集合{}0,1,2M =,{}1,4B =,那么集合A B U 等于( ) (A ){}1 (B ){}4 (C ){}2,3 (D ){}1,2,3,4 2.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22,4a a ==,那么5a 等于 (A)6 (B)8 (C)10 (D)16 3.已知向量(3,1),(2,5)==-a b ,那么2+a b 等于( ) A.(-1,11) B. (4,7) C.(1,6) D (5,-4) 4.函数2log (+1)y x =的定义域是( ) (A) ()0,+∞ (B) (1,+)-∞ (C) 1,+∞() (D)[)1,-+∞ 5.如果直线30x y -=与直线10mx y +-=平行,那么m 的值为( ) (A) 3- (B) 13- (C) 13 (D) 3 6.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可以看做是把函数=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 倍而得到,那么ω的值为( ) (A) 4 (B) 2 (C) 12 (D) 3 7.在函数3y x =,2x y =,2log y x =,y = ) (A) 3y x = (B) 2x y = (C) 2log y x = (D) y = 8.11sin 6π的值为( ) (A) 2- (B) 12- (C) 12 (D) 2 9.不等式23+20x x -<的解集是( ) A. {}2x x > B. {}>1x x C. {}12x x << D. {}1,2x x x <>或 10.实数lg 4+2lg5的值为( ) (A) 2 (B) 5 (C) 10 (D) 20 11.某城市有大型、中型与小型超市共1500个,它们的个数之比为1:5:9.为调查超市每日的零售额情况,需通过分层抽样抽取30个超市进行调查,那么抽取的小型超市个数为( ) (A) 5 (B) 9 (C) 18 (D) 20 12.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m ?平面α,那么直线m 与平面β 的关系是( )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来源:金窝窝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不断推进,拥有庞大下载量或者用户量却无法变现的实例屡 屡出现,打破以往产业的惯性思维。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 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可以预见将会创造经济 神话。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随着4G网络的部署和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 移动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发展,云计算, 一、移动互联网应用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3G/4G时代的到来和各种应用的推出,互联网已从桌面PC走向 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融合的速度加快。移动互联网满足上下班途 中、外出旅行时间、等候时间及户外休闲娱乐时间便捷享受互联网的服务,给人们的工作和 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二、移动互联网简介 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 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 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 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 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 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学报》刊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一文,从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及安全与隐私保护 4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 方向进行了展望。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相对于固定互联网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充分个性化。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 方便接入无线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通信能力;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表现为终端、网络和内 容/应用的个性化,互联网内容 /应用个性化表现在采用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博客、聚合 内容(RSS)、Widget等Web2.0技术与终端个性化和网络个性化相互结合,使个性化效应极大释放。

2018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学习

2018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 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本周播放了最后一部分,那些接受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 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 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支撑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相反,艺术、文学能够启迪人的心智,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心中的审美等,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后来居上。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英国教育就是“放养”模式。他们认为若在“圈养”的框架下,学生们中规中矩,束手束脚,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得不面对未来“单飞”时能力匮乏的窘境。不过,“放养”也是有规矩的。英国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不低: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不一而足。这些活动使得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实践,实现了与社会的对接。 当然,正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英教育发端于各自国土,符合本国国情社情。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有差异,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如果英国一味照搬中国的教育模式,即便如这次取得了好成绩,但“水土不服”就会引发纪录片中校长那样的抵触情绪;如果把英国教育模式移植到中国,显然也根本行不通。看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才是应取态度。乐于学习而不“夜郎自大”,不盲目妄议、指摘和贬损对方,才是教育的应有之道。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建设 1.2.5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6.核心课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东莞理工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项目建设小组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定位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计算机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专业核心课。课程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导向,注重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同时遵循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国家工信部通信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移动互联网技能认证析考核要求,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信息管理及生产管理三方面需求为导向,详述移动互联网热点技术的应用,大量的技术应用和软件开发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环境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课程中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2、课程任务 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国家关于软件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关键性的软件开发与应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力求达到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 二、职业活动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既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又保证学生能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了多个实际企业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具体案例,每个案例都能覆盖本课程的知识点,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和容易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达到社会相应岗位群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职业活动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如下: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二维表来表示。在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中,它 以文件形式存储。 2.数据库中的选择、投影、连接等操作均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3.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二维表的列称为字段,行称为记录。 4.在Access中,查询可作为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的数据源。 5.子查询“包含于”对应的谓词是In。 6.参数查询中的参数要用[]中括号括起来,并且设置条件提示。 7.绑定文本框可以从表、查询或SQL语言中获取所需的内容。 8.在创建主/子窗体之前,必须设置主窗体和子窗体(主表和子表)之间的关系。 9.表A中的一条记录可以与表B中的多条记录匹配,但是表B中的一条记录至多只能与表 A中的一条记录匹配,这样的关系是“一对多”。 10.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有3种,分别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11.在关系数据库中,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一个或多个字段称为主键。 12.参照完整性是一个准则系统,Access使用这个系统用来确保相关表中记录之间的关系 有效性,并且不会因意外删除或更改相关数据。 13.在数据表中,记录是由一个或多个字段组成的。 14.在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中,把由一个关系中相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形成新的二 维表的操作称为连接。 15.关系规范化是指关系模型中的每一个关系模式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16.数据表之间的联系常通过不同表的共同字段名来体现。 17.表是Access数据库的基础,是存储数据的地方,是查询、窗体、报表等其他数据库对 象的基础。 18.在Access中数据表结构的设计是在设计器中完成的。 19.在查询中,写在“条件”行同一行的条件之间是并的逻辑关系,写在“条件”行不同行 的条件之间是或的逻辑关系。 20.窗体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表和查询。 21.计算型控件一般来说用表达式/公式作为数据源。 22.主窗体和子窗体通常用多个表或查询的数据,这些表或查询中的数据具有一对一/一对 多的关系。 23.在报表中可以根据字段、表达式对记录进行排序或分组。 24.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具有数据的安全性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和故 障恢复功能。 25.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中三级模式是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26.实体完整性是对关系中元组的唯一性约束,也就是对关系的主码的约束。 27.若想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数据库,就要尽量满足关系规范化原则。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_新课标卷II(一)文综地理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新课标卷II(一) 文科综合(地理) 一、选择题 (2015·北京东城区期末9-11)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图3),回答: 图3 1. 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 A. 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 B. 人口分界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 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2. 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位置的差异 B. 海拔高低的差异 C. 纬度位置的差异 D. 大气环流的差异 3. GIS在绘制该线时的作用主要是 A. 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 B. 确定地理事物空间位置 C. 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D. 将相关信息立体化呈现 (2015·北京市朝阳区元月质检·21-22)自20世纪60年代起,甲国设立边境工业区(图7),吸引乙国企业来此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后再销往乙国。 图8是两国边境m段景观图,图中边境线接近东西向。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 B.乙国企业借助边境工业区的发展开拓了甲国市场 C.在合作中,乙国获得的经济收益较甲国高 D.在合作中,甲国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 5.两国边境景观图(图8)中,甲国() A.在左侧,因为地物的背阴面在左侧 B.在左侧,因为左侧的城镇规模较小 C.在右侧,因为右侧汽车普及率更高 D.在右侧,因为右侧城镇建筑更密集 (2015·唐山2月质检3-4)下图显示为1950-2015年(2015年为预测值)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据图回答6~7题。 6.图中信息表明,我国在1980~2015年间() A.少儿人口上升幅度加大 B.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减缓 C.老年人口增加出现拐点 D.人口平均年龄在增大 7.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相适应的措施为() A.加大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 B.适度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C.缩短现有劳动力工作年限 D.控制农业人口流入城市 (2015·淮南一模32-33)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8~9题。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可以预见将会创造经济神话。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随着3G网络的部署和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本文在对移动互联网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E3G时代的到来和各种应用的推出,互联网已从桌面PC走向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融合的速度加快。移动互联网满足上下班途中、外出旅行时间、等候时间及户外休闲娱乐时间便捷享受互联网的服务,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现状、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的介绍,进一步增进业界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 二、移动互联网简介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学报》刊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一文,从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及安全与隐私保护4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相对于固定互联网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充分个性化。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方便接入无线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通信能力;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表现为终端、网络和内容/应用的个性化,互联网内容/应用个性化表现在采用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博客、聚合内容(RSS)、Widget等Web2.0技术与终端个性化 和网络个性化相互结合,使个性化效应极大释放。 3.1、Web 2.0技术

高级数据库技术试卷

《高级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期末试题(2013) 1.数据库技术发展阶段如何划分,简述当前数据库技术热点和发展趋势。 (1)数据库技术发展阶段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根据数据模型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的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的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和70年代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商CODASYL下属数据库任务组DBTG提议的网状模型。层次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有根的定向有序树,网状模型对应的是有向图。这两种数据库奠定了现代数据库发展的基础。这两种数据库具有如下共同点:1.支持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保证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2.用存取路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3.有独立的数据定义语言;4.导航式的数据操纵语言。 第二代数据库的主要特征是支持关系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关系操作、数据完整性)。关系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连系用关系来表示;2.以关系数学为基础;3.数据的物理存储和存取路径对用户不透明;4.关系数据库语言是非过程化的。 第三代数据库产生于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领域对数据库技术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关系型数据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于是产生了第三代数据库。主要有以下特征:1.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2.保持和继承了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3.对其它系统开放,支持数据库语言标准,支持标准网络协议,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连接性、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等。第三代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模型(比如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的模型),并和诸多新技术相结合(比如分布处理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模拟试题

、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A ?企业管理器 B ?事件跟踪器 C ?服务管理器 D ?以上均不是 或内存的数据库。 7、多用户数据库系统的目标之一是使它的每个用户好像正在使用一个单用户数据库,为此数据库系统必须进行 )。 &设有两个事务 T1、T2,其并发操作系列如图所示,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模拟试题 1、通过 SQL SERVER2000 的( ),方便实现建立数据库、数据表、 设计候选键等操作。 2、从数据库中读取得数据,存放在( )对象上,它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8b4373653.html, 的一个重要组件,也被称为一个离线的 A ? SqlDataAdapter B . SqlConnection C . DataSet D . SqlCommand 3、下面列出的选项中只有( )不是常用的 RDBMS 实例。 A . SQL Server B .Sysbase C . Ingres D . IDS/ n 4、( )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 . 模 式 B. 外模式 C. 内模式 D. 概念模式 5、有了模式 /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 )。 A . 逻 辑独立性 B. 物理独立性 C. 数据一致性 D. 数据安全性 6、保护数据库, 防止未经授权或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漏、 非法更改或破坏。 这是指数据库的数据 ( )。 A .完整性 B .并发控制 C .安全性 D .恢复 A .安全性控制 B .完整性控制 C .并发控制 D .可靠性控制 )。

A .该操作不存在问题 B .该操作丢失修改 C .该操作存在不一致分析 D ?该操作读“脏”数据 9、数据库设计过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物理模式设计四个阶段,关系模式的规 A .需求分析 B ?概念模式设 计 C ?逻辑模式设计 概念模式设计、逻辑模式设计和范化处理属于()阶段。 D .物理模式设计 10、在某银行的数据库系统,设置只允许员工在上午以拒绝。这是数据库的( )控制功能。 A .安全性控制 B .完整性控制9 : 00时至下午5: 00可以访问数据库,其他时间全部予 C .并发控制 D .可靠性控制 二、数据库设计(共15分) 一个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要求提供下述服务: (1)可随时查询书库中现有书籍的品种、数量与存放位置。所有各类书籍均可由书号唯一标识。 (2)可随时查询书籍借还情况,包括借书人单位、姓名、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规则约定:任何人可借多种书,任何一种书可为多个人所借,借书证号具有唯一性。 (3)当需要时,可以通过数据库中保存的出版社的电报编号、电话、邮编及地址等信息向相应出版社增购有关书籍。规则约定:一个出版社可出版多种书籍,同一本书仅为一个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名具有唯一性。

【地理】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五)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五) 文科综合(地理) 一.选择题 (2015·吉林市高三摸底5-6)下表为某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该城市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A.暖流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2.该城市可能属于下列的国家是 A.美国B.意大利 C.巴西D.澳大利亚 (2015·保定期末10-11)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曾利用正午影长率(正午时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精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和时刻。下图为我国某地正午影长率的年内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纬度可能为 A.4°N B.22.5°N C.30°N D.45°N 4.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当地正值一年中 A.夜长最短的一天 B.日出最晚的一天 C.气温最高的月份 D.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 (2015·北京东城区期末6-8)读“2025年世界城市分布示意图”(图2),回答5~7题。

图2 5. 世界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 北美洲沿海城市数量多于内陆 B. 人口1000万以上沿海城市多于内陆 C. 亚洲内陆城市数量少于北美洲 D. 大洋洲的内陆城市数量多于沿海 6. 与欧洲相比,南亚 A. 城市化水平高 B. 城市化起步早 C. 城市化速度快 D. 逆城市化现象显著 7. 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 降水量减少 B. 蒸发量增加 C. 地表径流增加 D. 下渗量增加 (2015·乌鲁木齐元月诊断5-6)下图为根据某流域长年水文数据(1875-1975)所推算的洪水频率曲线图。但如以较近年代(1945-1975)的水文数据推算,则洪水频率有提高的现象。读图完成8~9题。 8.原百年一遇的洪水位,在194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约为A.10年B.20年C.50年D.70年 9.如该流域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近年洪水频率提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①河道疏浚②退耕还牧③城市化④林地转牧地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基于对移动互联网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演进趋势的预测,文章对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

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从宏观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终端和移动子网、接入网络、核心网络3部分组成,如图1[1], 图1 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如图2[2], 图2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 1.1 研究背景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最令我

们惊喜的变化或许就是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于任何品牌或者公司营销领域的人士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告知自己的客户“消费者、用户接入企业网站、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应对。”对于这一变化所发生的速度以及普及程度,我们或许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数字进行说明: (1)在美国地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是计算机用户数量的四倍。 (2)苹果在2011年总共卖出了4800万部移动设备,而同期苹果卖出的笔记本以及Mac机的数量则仅为490万台。 (3)48%的美国移动订阅数字内容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 (4)2012年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 (5)91%美国人无时无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动设备在可触及的范围内(即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移动设备)。 (6)2013年,移动手机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

数据库技术 试题库(附答案)

《数据库技术》试题库 (附答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答案:A 2.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答案:B 3.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答案:A 4.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①,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叫②,由计算机、操作系统、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③。 ①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 ② A.命令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操作系统 ③ A.文件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软件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案:①B ②B ③B 5.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答案:B 6.数据库具有①、最小的②和较高的③。 ① A.程序结构化 B.数据结构化 C.程序标准化 D.数据模块化 ② A.冗余度 B.存储量 C.完整性 D.有效性 ③ A.程序与数据可靠性 B.程序与数据完整性 C.程序与数据独立性 D.程序与数据一致性 答案:①B ②A ③C 7.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