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面温度遥感定量反演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基于遥感数据的洞庭湖温度反演研究

基于遥感数据的洞庭湖温度反演研究

基于遥感数据的洞庭湖温度反演研究作者:熊凌坤冷静包春红等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4年第10期摘要:根据Landsat TM数据,利用单窗算法对洞庭湖区域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出湖区地表温度的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温度反演成果可靠误差小,湖区温度比周边植被、裸露地地表温度偏低,湖泊冷湖效应明显;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紧密相关。

研究成果对于改善湖区生态环境、加强科学规划洞庭湖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洞庭湖;TM数据;温度反演;单窗算法中图分类号:S12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10-0016-033结论与讨论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区温度主要分布在15~30℃之间,其中,植被地表温度在21~23℃之间(绿色区域),裸地地表温度在28~35℃之间(红色区域),农田园地地表温度大约在23~28℃之间(黄色区域),水体地表温度在15~21℃之间(蓝色区域),湖区温度明显低于周边区域,属于典型的“冷湖效应”。

该效应可概括为:由于湖泊水对阳光的透射作用以及水具有较高的热容量,阳光透过大气照射到湖泊时,大部分热量被湖水吸收,少量被反射到水面上空,相对于周围陆地环境来说,湖泊水面上的空气温度会较低。

同时可以看出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植被、裸地地表温度比水体平均地表温度高,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地表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同时也反映出植被与水域下垫面能对调节温度起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区域为平原,陆地地表像元较为单一,植被的空间结构及角度变化对误差的影响较小,反演结果已应用于项目研究并经验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对于复杂地表,像元组分构成较多,该反演方法还需更多实测数据验证,同时对于多数据源温度反演问题的认知,还需更多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张振克,王苏民,吴瑞金,等.中国湖泊水资源问题与优化调控战略[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1):16-21.[2]覃志豪, Zhang Minghua, Arnon Karnieli,等.用陆地卫星TM6数据演算地表温度的单窗算法[J].地理学报,2001,56(4):456-466.[3]覃志豪,李文娟,徐斌,等.利用Landsat TM6反演地表温度所需地表辐射率参数的估计方法[J].海洋科学进展,2004,22(S1):129-137.[4]柳易林.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生态功能区划[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12-13.[5]覃志豪, Li Wenjuan,Zhang Minghua,等.单窗算法的大气参数估计方法[J].国土资源遥感,2003(2):41-43.[6]彭定志,郭生练,黄玉芳,等. 基于MODIS和GIS的洪灾监测评估系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4):7-10.[7]丁莉东,吴昊,王长健,等. MODIS图像湖泊水体信息的快速识别与制图[J].海洋测绘,2006(6):31-34.。

陆地表面温度反演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陆地表面温度反演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陆地表面温度反演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地球表面温度是一个重要参数,精确定量反演陆面温度,对旱灾预报和作物缺水研究、农作物产量估算、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利用遥感资料进行地表温度的反演已成为目前遥感定量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近年来有关方法的研究非常多,主要反演方法可分为5类。

本文对各种方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优缺点做了评述。

如何提高反演的精度和模型的适用性是地表温度热红外遥感的未来发展趋势。

标签:陆地表面温度比辐射率热红外遥感组分温度反演在许多模型中,如大气与地表的能量与水汽交换、数字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等方面,地表温度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参量[1]。

大多数地-气界面的通量都可参数化为温度的一个函数[2]。

遥感可以提供二维陆面温度分布信息[3]。

通过遥感技术,可获得区域性或全球性地表温度分布状况。

因此利用卫星数据演算地表温度,探讨卫星热通道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方法,已成为遥感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近年来许多方法被用于从热红外波段探测到的经大气影响的地表辐射,并结合其它辅助数据来估算地表温度。

1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的原理目前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大气校正法、单窗算法等。

这些算法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是维恩位移定律和普朗克定律。

根据Planck定理,黑体的光谱发射特性可以表示为:式中B(λ)T是黑体辐射强度,单位为W·m-2·sr-1·μm-1 ,λ是波长,C1和C2是辐射常数,C1=3.7418×W·m-2;C2=1.4387685×λm·K,T是温度,单位是K 。

Planck函数给出了黑体辐射的辐射强度与温度波长的定量关系。

从(1)式可以看出,温度确定后,由Planck函数可以确定辐射源的能量谱分布,进而可以推算出物体的能量谱峰值的波长[4]。

反之,从物体的能量谱分布及辐射强度也可计算出物体的实际温度。

这也是地表温度能被反演的理论基础。

水体参数的遥感反演实验步骤

水体参数的遥感反演实验步骤

水体参数的遥感反演实验步骤目标本实验旨在通过遥感技术,反演水体参数,为水环境管理和水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具体步骤的阐述,揭示遥感反演水体参数的过程,并展示其可行性和优势。

步骤1. 数据采集遥感数据的采集是实验的第一步。

这一阶段,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卫星传感器,如Landsat、Sentinel等,以获取水体在不同波段的光谱信息。

此外,还需获取水体的地理位置、形状、水深等辅助信息。

2. 数据预处理原始遥感数据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地形校正等,以消除噪声和其他干扰因素。

这一步骤是遥感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3. 特征提取在预处理的数据中,我们需要提取与水体参数相关的特征。

这些特征可能包括水体的颜色、纹理、形状等。

通过运用机器学习算法,从预处理的数据中挖掘出这些特征,为后续的反演提供依据。

4. 模型构建与训练利用提取的特征和已知的水体参数,构建并训练预测模型。

常用的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神经网络等。

通过交叉验证等技术,评估模型的性能,并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预测精度。

5. 水体参数反演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和实时获取的遥感数据,对水体参数进行反演。

这一步骤将遥感数据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水体参数,为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实例支持以某湖泊为例,我们通过Landsat 8卫星获取了湖泊在不同波段的光谱信息。

经过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我们发现湖泊的水色与波段4(红色光)和波段5(近红外光)的反射率具有显著相关性。

进一步地,我们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以水色为特征,成功预测了湖泊的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等关键水体参数。

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具有高度一致性,证明了遥感反演水体参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看法与能力展现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认识到遥感技术在反演水体参数方面的优势。

遥感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方便、时效性强等特点,使得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水体参数信息。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湖泊水质监测研究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湖泊水质监测研究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湖泊水质监测研究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湖泊水质监测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遥感技术则成为了湖泊水质监测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探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湖泊水质监测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器或无人机等遥感平台所获取的电磁辐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解译和分析,从而了解地球表面的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数据,并具有非接触式、实时性强、反复观测等优势。

二、湖泊水质监测的重要性湖泊是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健康。

湖泊水质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湖泊中的水质状况,及时掌握湖泊环境变化,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三、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应用1. 湖水表层温度监测湖泊水温是湖泊生态系统稳定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湖水表面温度信息,进而研究湖泊的热力学过程、循环和交换变化,为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2. 悬浮物浓度监测湖泊中的悬浮物浓度是影响水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传统的悬浮物监测方法通常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而利用遥感技术可以从大范围、高精度的角度对湖泊中悬浮物浓度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

3. 水色指数监测水色指数可以反映湖泊内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特征,是评价湖泊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湖泊的水色指数数据,可以实现对湖泊水质的快速有效监测,为湖泊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 藻华监测湖泊中的藻华是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水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湖泊中的藻华信息,定量评估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并为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5. 湿地监测湿地是湖泊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对维持湖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湿地的监测,包括湿地类型、湿地面积和湿地动态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为湖泊湿地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支持。

四、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挑战与展望尽管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基于完全遥感的湖泊湿地水文特征参数综合反演

基于完全遥感的湖泊湿地水文特征参数综合反演

基于完全遥感的湖泊湿地水文特征参数综合反演朱长明1,张新2,黄巧华1(1.江苏师范大学地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2.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湖泊水文特征参数在水资源合理配置、规划、灾害预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总结现有的水文特征参数遥感提取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构建基于完全遥感的湖泊水文特征参数综合反演技术框架体系。

首先,通过多光谱遥感影像完成水域面积参数的时间序列遥感提取;然后选取测高卫星ICESat GLAS 的有效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对湖泊水位高程信息进行反演;进一步根据湖盆数据对湖泊水资源量估算,并通过“面积—水位—水量”关系模型构建,实现湖泊水文特征参数的高动态模拟。

实验表明:该方法反演的水文参数与实测数据一致性较好,误差较小,结果可信度高;体现了遥感在水资源综合监测中的技术优势,可为区域水资源调查与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文参数;遥感监测;水资源;自动提取中图分类号:TP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852(2018)05-0029-05收稿日期:2017-06-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7328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504201)作者简介:朱长明(1983-),男,安徽庐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遥感信息智能提取、湿地生态环境遥感以及干旱区水文水资源研究等。

E-mail :zhuchangming@1引言面积、水位、水量等水文特征参数的遥感估算与反演一直是陆地水循环遥感监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及时获取湖泊的面积、水位和蓄水量信息,对于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规划、洪水分析、防洪决策、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然而,就全球范围而言,基于陆面监测网络的传统方法对其研究和信息获取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有限,不能够满足大区域尺度应用中数据空间精度和信息时效性的要求[1]。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具有宏观、快速、周期性观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尺度水资源调查与监测,已成为水资源调查和研究中不可替代的技术手段之一。

卫星遥感ssh数据在水下温度垂直分布反演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遥感ssh数据在水下温度垂直分布反演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遥感ssh数据在水下温度垂直分布反演中的应用研

摘要
水下温度分布是探究水体混合、微生物活动、动力气候等问题的关键因素。

传统水文监测网络和漂浮物调查技术提供了有限的空间信息。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水温分布越来越易于收集和建模。

本文提出了若干研究问题,探讨了卫星技术如何应用于水下温度垂直分布反演,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卫星数据来识别、预测和模拟水下温度的变化趋势。

首先,本文综述了从卫星遥感获取水下温度分布信息的技术,如水面外观恒温模型、Column-Integrated-Ocean-Radiance-Inversion(COOLR)模型、基于数值海洋模型的水温反演以及智能算法处理的水温反演等;接着本文评估了这些近海水温反演方法,证明低光线函数对水温反演有很大的影响,数值型反演方法可以用来准确地模拟复杂的水温结构;之后,章节介绍了反演结果的分析与评估方法;最后,就未来的研究方向展开了探讨。

总之,本文综述了卫星遥感数据在水下温度垂直分布反演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研究未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卫星遥感;水下温度;垂直分布反演;低光线函数;数值海洋模型。

基于遥感技术的湖泊水质参数反演研究综述

基于遥感技术的湖泊水质参数反演研究综述

基于遥感技术的湖泊水质参数反演研究综述
王林;白洪伟
【期刊名称】《全球定位系统》
【年(卷),期】2013(038)001
【摘要】湖泊水体污染和营养化问题是当前湖泊研究的重点之一,遥感反演技术由于具有快速、宏观、低成本、周期性的特点,已成为当前水质监测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阐述了水质反演方法、反演参数和反演基于的遥感数据源三方面的发展过程,讨论了目前反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遥感反演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6页(P57-61,72)
【作者】王林;白洪伟
【作者单位】安徽宿州市宿州学院东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宿州234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79
【相关文献】
1.遥感技术在西部干旱区湖泊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J], 汪溪远;师庆东;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潘晓玲
2.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J], 喻欢;林波
3.基于遥感技术的湖泊水质监测分析 [J], 范一鸣
4.基于遥感技术的湖泊水质监测研究 [J], 毛玉婷
5.基于多源遥感技术的水库特征参数反演研究 [J], 李闯;李兵;王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范文

《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范文

《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黄河口海域作为我国重要的河口区域,其悬浮物浓度的监测与研究对于海洋环境、生态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旨在研究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的遥感反演算法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为海洋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黄河口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海湾之一,其水质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悬浮物浓度时常发生较大变化。

因此,对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的监测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监测方法主要依靠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但这种方法耗时耗力,难以实现实时监测。

而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时效性强、数据获取方便等优点,为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的监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遥感反演算法研究1. 数据源选择本研究选用卫星遥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包括多时相、多光谱的卫星图像数据。

通过分析不同卫星数据的分辨率、光谱范围和辐射定标等参数,选择适合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反演的卫星数据。

2. 算法设计根据卫星遥感数据的特性,设计适用于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反演的算法。

主要包括辐射传输模型的选择、大气校正、水体反射率计算、悬浮物浓度反演等步骤。

其中,辐射传输模型的选择对于反演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3. 算法验证通过将遥感反演结果与现场采样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不同算法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优的算法进行后续研究。

四、时空分布特征研究1. 空间分布特征利用遥感反演得到的悬浮物浓度数据,分析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通过地图可视化手段,展示不同时期的悬浮物浓度空间分布情况,分析其空间变化规律。

2. 时间变化特征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反演,分析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通过统计分析和趋势预测等方法,揭示其时间变化规律和趋势。

3. 影响因素分析结合气象、水文、生物地球化学等因素,分析影响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的主要因素。

《2024年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范文

《2024年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范文

《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黄河口海域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生态区域,其悬浮物浓度的变化对于区域海洋环境、水质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遥感手段对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进行监测和反演成为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

本文旨在研究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的遥感反演算法,以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二、黄河口海域概况黄河口海域位于我国黄河流域的末端,其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水体中悬浮物浓度较高。

黄河的泥沙含量大,加之流域内的降雨、河流改道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变化较大。

三、遥感反演算法针对黄河口海域的特殊环境,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数据的悬浮物浓度反演算法。

该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其次,根据水体的光谱特征,选取合适的波段进行数据提取;最后,利用统计方法或机器学习方法建立悬浮物浓度与遥感数据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实现悬浮物浓度的反演。

四、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通过对黄河口海域多年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到了该海域悬浮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在时间上,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在空间上,由于受到河流流向、海流、潮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悬浮物浓度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

具体来说,我们发现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在春季和夏季较高,这可能与这两个季节的降雨、河流流量等因素有关。

而在空间上,靠近黄河入海口的区域悬浮物浓度较高,随着距离的增加,悬浮物浓度逐渐降低。

此外,受到海流和潮汐的影响,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在沿海岸线附近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五、结论通过对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的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提出的遥感反演算法能够有效地对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进行反演,为区域海洋环境的监测和评估提供了新的手段。

2. 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空间异质性,这与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海面温度遥感反演方法

海面温度遥感反演方法

海面温度遥感反演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这海面温度遥感反演方法。

这玩意儿啊,就像是给大海量体温的神奇魔法!你想啊,大海那么大,咱总不能拿着个温度计跳进海里到处去量吧!那得累成啥样啊。

这时候,海面温度遥感反演方法就闪亮登场啦!它就像是一双超级厉害的眼睛,能从遥远的太空或者高处,一下子就把海面的温度情况给看个清楚。

这方法可神奇了呢!它通过各种高科技的手段,比如说卫星啊之类的,来收集海面发出的各种信号。

然后呢,就像个聪明的侦探一样,根据这些信号来推断出海面的温度。

是不是很厉害?比如说,卫星在天上“咔嚓”拍张照片,然后科学家们就能从这照片里分析出好多信息来。

这就好像你看一个人的表情,就能猜到他大概的心情一样。

只不过这个更复杂、更高级罢了。

那这方法有啥用呢?用处可大啦!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海呀。

比如说,知道了海面温度的分布,就能知道哪里的鱼可能会多一些,渔民们不就可以更准确地去捕鱼啦?而且,海面温度还和天气、气候有很大关系呢。

它就像是一个隐藏的线索,能让我们对大自然的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还有哦,它对海洋环境保护也很重要呢!如果发现某个地方的海面温度异常,说不定就是那里出了什么问题,比如有污染啊之类的。

这样我们就能及时采取措施去解决啦。

而且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海面温度遥感反演方法也越来越厉害啦!以前可能只能大概地知道个温度范围,现在能精确到很小很小的区域呢。

这就像是从看模糊的照片变成了高清大片呀!咱可别小看了这方法,它背后可是有无数科学家们的努力和智慧呢。

他们就像是一群默默耕耘的园丁,一点点地让这朵科技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总之呢,海面温度遥感反演方法真的是个超棒的东西!它让我们对大海的了解更上一层楼,也让我们能更好地和大自然相处。

所以啊,咱可得好好感谢那些研究这方法的人,也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呀!不是吗?。

湖泊遥感研究进展(概述)

湖泊遥感研究进展(概述)

湖泊遥感研究进展(概述)1、概述湖泊遥感作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是湖泊科学和遥感科学的重要分支。

本文探讨了湖泊遥感科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总体研究进展,总结出湖泊遥感的5个发展趋势:(1)关注问题,从兴趣向发展到问题导向;(2)观测手段,从地基遥感/中分辨率卫星发展到高分辨率高光谱/无人机;(3)算法算力,从单机版经验/机理模型发展到云计算机器算法;(4)研究维度,从水体表层发展到垂向剖面;(5)研究区域,从单一/区域湖泊发展到国家/大洲/全球尺度。

最后,指出了湖泊遥感学科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1)研制满足湖泊观测特点的静止卫星或小卫星集群;(2)发展湖泊水色遥感标准算法,建设全球湖泊卫星遥感监测网络;(3)加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湖泊盐度、温度和碳循环等遥感研究;(4)开展全流域统筹的湖泊天空地遥感监测和模拟研究。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湖泊遥感已经从最初利用光学遥感影像定性观测水华或湖岸带变化的简单应用,发展成瞄准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湖泊变化和响应等复杂问题,联合天空地多源、多类型、多尺度遥感手段(段洪涛等,2020),从经验模型、机理模型再到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湖泊多参数长时间序列定性定量遥感的综合研究。

针对2020年以前全球湖泊和水库卫星遥感文献关键词词频统计(图1),出现超过100次的有15个,第20名“Eutrophication”出现91次,涉及到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关注问题、不同的传感器和不同的研究手段;湖泊遥感已经开枝散叶,多元化发展,应用广泛,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集中到全球500km2以,上湖泊和水库(图2(a)),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SCI论文数量显著增加,从1985年前年均不到20篇,发展到近5年(2016年一2020年)年均超过1000篇(图2(b))。

其中,北美、亚欧大陆和非洲地区大湖遥感研究最集中(图2©)。

中国太湖、鄱阳湖近5年已成为全球遥感研究最多的湖泊,青海湖、三峡水库、纳木错和巢湖等4个湖泊和水库也位居全球前20名;但实际上中国湖泊不管是面积还是数量在全球的比重并不高,这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湖泊遥感领域中的主导和领先地位。

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湖泊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周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

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往往需要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实现大面积、实时的监测。

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湖泊水质监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全面的手段。

二、遥感技术的原理与特点遥感技术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地表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而获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和状态。

在湖泊水质监测中,主要利用的是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

光学遥感基于水体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散射和反射特性来反演水质参数。

例如,清澈的水体对蓝光的吸收较弱,反射较强,而含有大量悬浮物和藻类的水体则对绿光和红光的反射增强。

微波遥感则可以穿透云层,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对于大面积的湖泊监测具有独特优势。

遥感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

它能够快速获取湖泊的空间分布信息,及时反映水质的动态变化。

三、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应用(一)监测叶绿素 a 浓度叶绿素 a 是藻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浓度可以反映湖泊中藻类的生物量。

通过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可以建立叶绿素 a 浓度与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实现对其浓度的监测。

(二)监测悬浮物浓度悬浮物会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光学性质。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水体的反射率来估算悬浮物的浓度,为了解湖泊的泥沙含量和浑浊度提供重要依据。

(三)监测营养盐含量如总氮、总磷等营养盐是影响湖泊水质的关键因素。

虽然遥感直接监测营养盐较为困难,但可以通过与叶绿素 a 等相关参数的关系间接推断其含量。

(四)监测水温利用热红外遥感可以获取湖泊表面的水温分布,对于研究湖泊的热交换、生态过程和水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五)监测湖泊面积和水位变化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可以准确监测湖泊的面积和水位变化,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提供支持。

四、遥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一)数据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以消除传感器误差、地形影响和大气干扰,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我国东海海面温度定量遥感反演研究

我国东海海面温度定量遥感反演研究

我国东海海面温度定量遥感反演研究朱利;顾行发;王桥;余涛;李莉【期刊名称】《遥感技术与应用》【年(卷),期】2008(23)5【摘要】提出了利用Terra卫星的MODIS的20、29、31和32红外通道数据来反演我国东海海面温度的区域SST反演算法。

算法的系数是通过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4,输入TIGR大气廓线库中中国东海附近的大气廓线进行辐射传输模拟获得。

通过MODIS的SST产品MOD28数据以及实测海面浮标数据进行算法精度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该算法获得的SST分布与MOD28产品相吻合;用21个实测浮标数据为真值,算法精度为0.98 K,RMSE为1 K,而MOD28的精度为1.29 K,RMSE为1.26 K,该算法精度优于MODIS的SST产品精度;卫星观测角度在40°以内精度为0.68 K,大于40°精度降低到1.16 K,对于大观测角度的SST反演,算法还有待改进。

【总页数】6页(P495-499)【关键词】SST;东海;Terra/MODIS;MODTRAN;SST反演算法;验证【作者】朱利;顾行发;王桥;余涛;李莉【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29;国家环保部环境卫星筹备办公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9【相关文献】1.用MODIS遥感数据反演东海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年际变化的研究 [J], 沙慧敏;李小恕;杨文波;李继龙2.湖泊水面温度遥感定量反演研究综述 [J], 项文华;张玉超;林珊;钱新;陈兆丰3.利用MODIS遥感数据反演东海海域海表温度的研究 [J], 郑嘉淦;李继龙;杨文波4.湛江东海岛地表温度遥感反演 [J], 万荣胜;黄文星;刘鑫;张伙带;5.利用卫星遥感海面温度、高度联合反演南海北部三维温度场 [J], 汤博; 侯一筠; 殷玉齐; 胡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湖泊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水质状况对于生态平衡、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湖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污染威胁,如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等。

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通常需要在现场采集水样,然后在实验室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实现大面积、实时、动态的监测。

遥感技术的出现为湖泊水质监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手段。

二、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非接触方式获取目标物体信息的技术手段。

它利用传感器接收来自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获取有关目标物体的特征和性质。

遥感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数据综合性高等优点,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

在湖泊水质监测中,常用的遥感数据源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

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广、周期短等优势,可以实现对大面积湖泊的长期监测;航空遥感则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活性,适用于对小范围湖泊或重点区域的精细监测。

三、遥感技术监测湖泊水质的原理湖泊水质参数与水体的光学特性密切相关。

不同的水质参数会导致水体对电磁波的吸收、散射和反射特性发生变化。

遥感技术正是通过探测水体的光谱特征来反演水质参数。

例如,叶绿素 a 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叶绿素 a 在蓝光和红光波段有较强的吸收,而在绿光波段有较强的反射。

通过分析水体在这些波段的光谱特征,可以估算叶绿素 a 的浓度。

透明度是反映水体清澈程度的参数。

透明度较低的水体对光的衰减较大,遥感传感器接收到的反射光强度较弱。

通过建立反射光强度与透明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对透明度的监测。

此外,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水质参数也与水体的光谱特征存在一定的关联,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进行监测。

四、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中的应用(一)富营养化监测富营养化是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大面积地监测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

内陆湖泊水质遥感反演方法研究共46页

内陆湖泊水质遥感反演方法研究共46页
方法研 究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2024年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范文

《2024年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范文

《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黄河口海域作为我国重要的河口区域,其悬浮物浓度的监测与研究对于海洋环境、生态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已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

本文旨在研究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的遥感反演算法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为海洋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本研究以黄河口海域为研究对象,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复杂的海洋环境。

(二)研究方法1. 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卫星遥感数据、现场观测数据以及气象数据等。

2. 遥感反演算法:根据黄河口海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遥感反演算法,如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算法、基于经验统计的算法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校正和同步处理,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三、遥感反演算法研究(一)算法选择与原理本研究采用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遥感反演算法。

该算法通过模拟卫星传感器接收到的辐射信息与海洋水体中悬浮物浓度的关系,建立反演模型,从而得到海洋水体中悬浮物浓度的信息。

(二)算法实现与验证1. 算法实现:根据黄河口海域的实际情况,对算法进行参数设置和优化,实现遥感数据的反演处理。

2. 算法验证:通过与现场观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一)时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的遥感数据,发现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在季节性变化上呈现出明显的规律。

具体表现为春夏季节较高,秋冬季节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季节性气候和河流输入的影响。

(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黄河口海域的遥感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悬浮物浓度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

高浓度区域主要集中在近岸水域和河流入口附近,低浓度区域则分布在远岸水域和深海区域。

这主要受到海流、风浪等因素的影响。

五、结论与展望(一)结论本研究通过遥感反演算法对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得到了其时空分布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mp rld n mi h n e f h a es r c mp r tr ep u r c s n n trc a o a t r lo e o a y a c c a g s o elk uf et t a e e au e i h l f l o i b o m.T e t e r d s t o a o l a h oy a h n meh d o e o s u t n o k u fc mp r tr sn e t e sn a ai i lra h t o u f c so a t n c a s t o frc n t ci fl e s ra et r o a e e au e u i gr moe s n ig d t ssmi st a rs r e f r a d o e n . a f a e h I hs p p r a e n t e me h n s o c n t cin o a t u f c e e rt r ,s v rlmeh d d p e o d a r a n t i a e ,b s d o c a im f e o s u t fe r s ra e tmp au e e e a t o sa o td h me a b o d h r r o h n s c s ig e i d w ag r h , s l - n o a d mut l - a d a g r h r ve e u h a s l w n o lo i m n t pi w d w n l i e b n o t ms we r iw d, o h c h d a t g s n d ti p l i e e f w ih t e a v n a e a
第3 O卷第 6期
21 0 1年 1 2月


环 境
Vo. 0. 1 3 Nn 6 De e e 0 c mb r2 1 1
SCHUAN I ENⅥ R ONMENT


述 ・
湖 泊 水 面 温 度 遥 感 定 量 反 演 研 究 综 述
项文华 张玉超 , , . 林 一 珊 钱 , 新 ,陈兆丰。
C i s A ae yo ci c , 彬 2 0 0 ,C i ;3 N nn y ruiR s rhIst e N n n 10 9 hn ) hn e cd m e fS e e n 10 8 h a n . af gH dal e ac tu , af g2 02 ,C ia i c e n it i
Ab ta t aesr c mprt e( S )a et te rwho gevr uh o ba ei om t no esa a ad sr c :L k uf et ea r L T fcsh o t a a ym c .T tnt fr ai fh ptl n a e u g fl e o i h n o t i
20 4 ; 10 6 ( .南京大学环境学 院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南京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 泊研究所 ,南京 2 00 ;3 10 8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南 京 2 02 ) 10 9
摘 要 :湖泊水面温度与 藻类 生长密切 相关,通过获取水体表层 温度信息来监测 湖泊水面温度时空动 态变化 ,对 于蓝 藻
XA GWe—u Z A GY . a , I hn , IN Xn,C E hof g IN nh a, H N uc o LNS a QA i h H N Za—n e
( .S t K yL brtyo ol i ot l e ucs es, c o o E v n et 1 t e e a o o l t nCnr &R s r Rue Sh l ni m n, a a r fP u o o o e o f o r 彬  ̄w rt, af g2 04 ,C i ; .N nn s t e Gorp y&Lm ooy e i N n n 10 6 hn 2 aj gI tu egah sy i a i nito f inl , g
用趋势进 行 了展 望。


词 :湖泊水面温度 ;热红外遥感 ;反演算法 ;藻华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34 (0 10 -16 7 10 -64 2 1 )60 1 - 0
中图分类号 : 54 X 2
R ne n Qu ni t eReo sr c o f a eS raeT mp rtr s gR moeS nigD t e ws a ta v cn tu t no k u fc e eau eui e t e s a o ti i L n n a
水华预警监控 具有重要意义 。湖泊水面温度遥感定量反演的理论方 法与反 演地表 、海洋表 面温度基本相 同。本文在介
绍遥感反 演地表 温度原理的基础上 ,总结 了国内外基于热红外波段反 演水体表 面温度的单 窗算法、劈 窗算 法、多通 道 算法等几种常用方法,重点分析 了各算法的优缺点和反演的主要难点 ,并对今后在 内陆水体藻华预测顸警 等方 面的应
ds d a tg sa dtercn t c o if ut sw r n ye . T eftr p l a o st n fb a c s n al rigo ia v nae n h o sr t n df c i e a a z d h uuea pi t n r d o r d ata d e ywann f e u i il e e l ci e o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