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合集下载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件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件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1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 标题内容
02
基因的显性
显性基因的定义
显性基因是指在杂合子中能够表达出其特征的基因。 显性基因可以掩盖隐性基因的作用,使隐性基因无法表达。 显性基因在遗传中起主导作用,决定了生物的性状表现。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
苯丙酮尿症: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影响智力发育
囊性纤维化:由于缺乏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导致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系 统等部位出现病变
隐性基因的影响
隐性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的相互作用 隐性基因在遗传病中的作用 隐性基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04
隐性基因通常与显性基因相对,显性基因是指在生物体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其表达不受抑 制,能够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隐性基因在生物体的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遗传病研究中,隐性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 疾病的发生。
隐性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等。
隐性基因的遗传机制
单基因遗传病:如亨廷顿舞蹈症、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等
植物育种: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显性基因,培育出高产、抗病、抗虫的作物 品种
显性基因的影响
显性基因控制生物体的主要特征 显性基因在杂交育种中起重要作用 显性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疾病 显性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因素影响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课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课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决定人有耳垂的基因(D)对决定人无耳垂的 基因(d)为显性,某人有耳垂,那么他的体细 胞内的基因组成是( D ) A. DD B. Dd C. Dd D. DD或Dd
2.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时,则该性状的基因 组成是( C ) A.两个都是显性基因 B.一个为显性基因,另一个为隐性基因 C.两个都是隐性基因 D.以上均有可能
他选用具有明显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如 植株是高茎的和矮茎的,种子是黄色的和绿色 的,种皮是光滑的和皱缩的,等等,进行人工 控制的传粉杂交,研究相对性状的遗传。






茎 豌
左为高茎豌豆 右为矮茎豌豆
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授给去掉雄 蕊的高茎豌豆








获得了杂交子一代种子
由杂交子一代种子长成的植株
都是高茎的

亲代 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子一代
杂种高茎



子一代表现为高茎,并且和亲代高
茎豌豆一样高。
高茎

亲代基
杂 生殖细胞基因 D



子代基因
Dd
矮茎
dd
d
高茎
高茎
子一代基因 Dd
×
Dd


代 自 交
生殖细 胞基因
Dd
Dd

验 子二代
DD
Dd
Dd
dd
基因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现象解释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 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习惯 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教学设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设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总之,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培养他们运用遗传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一章节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的繁殖等知识基础。然而,对于遗传学中较为抽象的基因概念及其显性与隐性关系的理解,学生可能还感到困惑。此外,他们在运用遗传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分析思路不清晰、推理方法不熟练等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为例,如双眼皮、单眼皮等,引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通过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让学生理解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和图示法,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理解遗传规律。
3.教学内容: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在生物体的遗传中遵循一定的规律,如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哪些遗传现象?
-如何判断某一性状的显性或隐性?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如何解释遗传现象的?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教学内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遗传图解的分析方法,提高运用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孟德尔遗传定律等概念。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图表示人的耳垂性状(已知控制有耳垂的显性基因 为A)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解析: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 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 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 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有无耳垂是人的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部分家庭的 耳垂遗传情况进行调查.其结果统计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 答:
组别(1)变异 父母性状 父亲 1 2 调查的家庭数目 子女的性状
3
(2)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 母亲 有耳垂 无耳垂 (3)显性 62 有耳垂 有耳垂 (4) 0 56 无耳垂 无耳垂 (5)Dd;dd;1/2(或50%)
有耳垂 无耳垂 77
47
17 61
57
26
(1)表中第1组家庭的父母都有耳垂,子女中却出现了无耳垂性状.这种 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 (2)父母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是以______为“桥梁”传递给后代的. (3)根据表中第1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控制有耳垂性状的基因是 ______基因. (4)若让第2组中某个家庭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耳垂的可能性是 ______ (5)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则第3组父母的基因成分别 是______、______;如果第3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第一个孩子无耳 垂,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几率是______.
根据上表信息回答: (1)有酒窝和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性状. (2)小英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若小玲母亲再生一个孩子,无酒窝的可能性是______. (4)小红母亲通过整形手术,在面部做出酒窝后,能否再生 出一个有酒窝的孩子?

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就是已经表现出来的现状,隐性基因就是没有表现出来的。

基因显示出的性状通常用两个英文字母表示,大写的是显性,小写的是隐性。

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会显示显性基因的性状,除非两个隐性基因相遇,否则不会显示隐性性状。

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1、显性基因:显性基因就是指这样的一种等位基因,无论该基因是纯合的还是杂合的,它都会被表达出来。

当这种等位基因出现时,生物体的表型就会显示出显性特征。

2、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

在二倍体的生物中,在纯合状态时能在表型上显示出来,但在杂合状态时就不能显示出来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有哪些五官显性遗传主要表现在眼睛、嘴巴、眉毛、鼻子、耳朵等面部器官,显性遗传受显性基因控制。

在同源染色体上,两个同型显性基因成对存在,或显性、隐性基因成等位存在时,显性基因才会显现出来,这种遗传方式称为显性遗传。

1、眼睛: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都属于显性基因,孩子的眼形、大小均遗传父母,大眼睛相对小眼睛是显性基因,父母有一位是双眼皮或长睫毛,孩子拥有双眼皮和长睫毛的可能性也较大。

2、嘴巴:嘴唇的厚薄也容易遗传给孩子,上嘴唇变薄和下嘴唇凸起都属于显性基因。

如果父母双方某一方具有这种特点,也大概率会遗传给孩子。

3、眉毛:眉毛也可以遗传父母,眉毛的基因主要分布在常染色体上,若父母的眉毛美观,孩子的眉毛也可能会好看。

4、鼻子:鼻子又宽又大,或是高挺的鼻梁,都属于显性基因,大概率会遗传给孩子。

5、耳朵:耳朵的形状也可以遗传,大耳朵相对于小耳朵是显性基因,父母双方只要有一个人是大耳朵,孩子有可能也是一对大耳朵。

孩子在发育过程中,五官会发生较大变化,会和父母所想的有所偏差,因此遗传因素也不是很绝对,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即可。

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的区别一、性质不同1、隐性基因:一种等位基因,只有该基因是纯合时,其决定的性状才会表达出来。

2、显性基因:无论该基因是纯合的还是杂合的,它都会被表达出来。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新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新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研究的重要性
遗传疾病的诊断
了解个体的基因型对于预测其 患病风险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
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进化研究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生物进化研 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理解 物种演化和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 要意义。
农业和育种研究
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作物育种和改良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农作 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
在生物体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有时,一个显性基因可以掩盖或 抑制另一个隐性基因的表现,这被称为显性覆盖或显性抑制。
遗传学中的互作现象
除了显性与隐性的相互作用外,遗传学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的互作现象,如互补、叠加和多 效性等。这些互作现象都涉及到多个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新
2023-10-27
目录
•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述 •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学原理 •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生物体的表

目录
•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研究的应用 •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研究的未来展

01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述
定义与概念
显性基因
在遗传过程中,能够表达出相应性状的基因被称为显性基因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隐性基因
在遗传过程中,只有当两个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会表达 出相应性状的基因被称为隐性基因。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学基础
显性基因的遗传
当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显性基因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 达,使显性性状得以表现。
隐性基因的遗传
当两个隐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如果其中一个基因有显 性等位基因存在,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件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件
疾病。
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生物学、医 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研究 ,以全面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对人类
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隐性基因的表达通常 需要多个基因共同作 用,因此其遗传效应 较为复杂。
隐性基因的表现形式 只有在显性基因不存 在或受到抑制时才会 表现出来。
显性和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
显性和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 复杂的遗传现象,如修饰、抑制、上 位性等。
抑制是指一个基因的存在可以完全阻 止另一个基因的表达。
修饰是指一个基因的存在可以改变另 一个基因的表达程度或表达形式。
上位性是指一个基因的存在可以影响 另一个基因的表达,即使该基因本身 并不直接与该表型相关联。
0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生物 进化中的作用
自然选择与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起着重要 作用。
显性基因往往在自然选择中更容易被保留下来,因为它们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具 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
隐性基因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重 新激活并成为显性,从而在进化 过程中产生新的表型特征和物种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决定了生物体的表型特征和 适应性。
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可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物种的适 应性和进化方向发生变化。
基因组学的发展为研究基因的显性和 隐性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通过全基因 组关联分析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 更深入地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组学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基因和 变异,进一步揭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在人类疾病和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2
显性和隐性基因
孟德尔发现,有些基因的表现会掩盖其他基因的表现,即显性和隐性基因的关系。
3
遗传法则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学中重要的法则,如分离法则、自由组合和独立分离法则。
显性基因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显性基因具有以下特点:表现形式突出、会掩盖隐性基因、通常由大写字母表示。例如,棕色眼 睛是由显性基因决定的。
基因型
个体的基因组成,由显性基因 和隐性基因组合而成。
表型
基因型在外部环境作用下所表 现出来的特征,如外貌、性格 等。
环境因素
表型的表现也受到环境因素的 影响,如营养、光照等。
基因的遗传规律
基因的遗传规律揭示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传递和表现方式,包括显性和隐性基因的传递、基因的配对、基因 的分离和再组合等。
表现形式突出
显性基因会在表型中明显表现,如棕色眼睛。
掩盖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会将隐性基因的表现掩盖,只有个体双重携带两个隐性基因时才会显现。
用大写字母表示
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B代表棕色眼睛。
隐性基因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隐性基因具有以下特点:表现形式不明显、被掩盖于显性基因之下、通常由小写字母表示。例如,蓝色眼睛是 由隐性基因决定的。
表现形式不明显
隐性基因在表型中通常表现不明 显,如蓝色眼睛。
被掩盖于显性基因之下
隐性基因只有在个体双重携带两 个隐性基因时才能表现出来。
用小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b代表蓝色眼睛。
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
基因型指个体的基因组成,而表型则指基因型在外部环境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基因型和表型之间存在复 杂的关系。
遗传疾病的诊断 育种 基因工程
了解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遗传方式,可以对遗传疾 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预测。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奇妙世界里,生命的奥秘无穷无尽。

而基因,作为生命的密码,掌控着生物的各种特征和性状。

其中,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一概念,对于理解遗传现象至关重要。

想象一下,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可能在外貌、性格甚至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上存在差异。

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有关。

那么,什么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呢?简单来说,显性基因就是在遗传中能够表现出来的基因,而隐性基因则是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表现出来的基因。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 A 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 a 表示)。

如果一个人的基因组合是 AA 或者 Aa,那么他就会表现出双眼皮;只有当基因组合是 aa 时,才会表现出单眼皮。

在遗传过程中,父母会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子女。

比如,父母都是双眼皮,但他们的基因组合可能是 Aa 和 Aa。

在这种情况下,子女的基因组合就有 AA、Aa、Aa、aa 这几种可能。

所以,即使父母都是双眼皮,子女也有可能是单眼皮。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规律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在疾病方面,有些疾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如果一个人携带了一个隐性致病基因,通常不会发病,但如果他的配偶也携带了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并且他们的子女恰好从父母双方都继承了这个致病基因,那么子女就有可能患病。

再比如,植物的花色、果实的形状等特征,也常常受到基因显性和隐性的调控。

比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对于农业生产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杂交育种等手段,科学家可以筛选和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品种。

例如,想要获得抗病性强的作物,就可以通过杂交将抗病基因引入到新品种中。

在人类社会中,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也影响着我们对自身和他人的认识。

比如,有些人可能具有某种天赋,这可能与他们所携带的特定显性基因有关。

而对于一些隐性基因所导致的疾病,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提前发现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遗传学中的显性与隐性基因

遗传学中的显性与隐性基因

遗传学中的显性与隐性基因在遗传学中,显性和隐性基因是指影响个体特征的遗传因素。

这两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物种的进化和多样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显性与隐性基因的定义、性质和遗传模式。

一、显性基因显性基因是指在个体表现中能够掩盖隐性基因的遗传因子。

当一个个体存在显性基因时,其表现型将受到该基因的决定。

显性基因往往会显露出来,直接表现在外观或功能上。

在遗传学中,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比如"A"。

显性基因的特点有:1. 通过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一对相同或不同的显性基因决定;2. 个体中只需有一个显性基因就能表现出显性状态;3. 显性基因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

二、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是指在个体表现中被显性基因所掩盖的遗传因子。

当一个个体只存在隐性基因时,其表现型将由于显性基因的存在而被掩盖,无法直接观察到。

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比如"a"。

隐性基因的特点有:1. 通过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一对相同的隐性基因决定;2. 个体中必须同时拥有两个隐性基因才能表现出隐性状态;3. 隐性基因需要两个个体同时传递给下一代才能表现出来。

三、显性与隐性基因的遗传模式1. 显性遗传:在显性遗传模式中,一个表现出显性状态的个体可以是异型或纯合子。

当一个异型个体与另一个异型个体或纯合子个体交配时,其后代中将有一半或全部表现出显性状态。

例如,红花与白花是通过红色花色显性基因和白色花色隐性基因控制的。

2. 隐性遗传:隐性遗传模式中,只有纯合子个体才能表现出隐性状态。

当两个纯合子个体交配时,其后代中全部表现出隐性状态。

例如,黑色毛皮与白色毛皮是通过黑色毛皮隐性基因和白色毛皮显性基因控制的。

3. 基因型比例: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显性与隐性基因的基因型比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情况。

在显性遗传模式中,杂合子基因型的比例通常为1:2:1。

在隐性遗传模式中,纯合子基因型的比例通常为1:2。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显性和隐性在遗传中的作用
决定性状表达
显性基因通常控制显性性状,隐 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通过基因
组合控制个体的特征表现。
杂合子表现
杂合子携带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时, 通常表现出显性性状,但隐性基因可 能会通过修饰作用影响表型。
遗传疾病风险
某些隐性基因可能携带遗传疾病风 险,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 等,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会发病。
对未来人类健康的影响
预防和治疗遗传性疾病
通过基因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应用,科学家们将能够更好地 预防和治疗由显性基因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从而提高人类 的健康水平。
改善人口质量
随着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人类的遗传性 疾病发生率有望降低,从而提高人口质量。
伦理和社会问题
然而,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伦理和社会 问题,如基因歧视、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改造等,需要引 起关注和思考。
在这些疾病中,致病基因可能是显性的或隐性的,其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取决于基 因型。
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对遗传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3
基因显性和隐性的实验证据
豌豆实验
总结词
通过观察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发现了显性与隐性基因的存在,并提出了遗传 规律。
详细描述
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了杂交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性状的表现,发现有些性状是 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例如,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部表现为高 茎,说明高茎是显性性状,而矮茎是隐性性状。
基因显性和隐性的未来展望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
基因编辑技术
随着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将能够更精确地修改人类基因,从而纠正由 显性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实验现象并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正确性。同
时,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的误差来源及改进措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05 人类遗传病类型 及预防策略
单基因遗传病类型及特点
类型
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 遗传病和Y连锁遗传病等。
特点
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遗传方式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家族聚 集性,且发病率和性别有一定关系。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特征 • 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 • 遗传规律及实验验证 • 人类遗传病类型及预防策略 • 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前景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概念
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大 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显性基因存 在时,其控制的性状会表现出来 。
隐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小 写英文字母表示。当隐性基因纯 合时,其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 来。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 在遗传中的作用;理解基因型与表现 型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物遗传现象 ,解释生物性状的表现和遗传规律。
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基因被发 现和解析,为理解生命的奥秘提供了更多线索。
3
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
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遗 传背景和患病风险,为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提供 依据。
思考题与讨论环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个话题看似复杂,但其实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当你看到一个小孩的眼睛像他妈妈,或者有的人总是能轻松长出卷发,而有的人却一直是直发,这背后其实都在运作着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一、显性和隐性基因的基本概念1.1 显性基因显性基因就像那个在班级里总是抢风头的学生,不管是好是坏,只要它在场,大家都难以忽视。

比如说,棕色眼睛的基因通常是显性的。

如果父母其中一个有棕色眼睛,即使另一个是蓝色眼睛,孩子很可能会遗传到棕色眼睛。

这种基因的强势表现,让它在后代身上更加突出。

1.2 隐性基因而隐性基因呢,就像那个默默无闻的同学,平时不太显眼,但如果条件合适,它也能冒出头来。

蓝色眼睛的基因通常是隐性的,假如两个棕色眼睛的父母,都是蓝眼睛基因的携带者,他们的孩子有机会遗传到这个隐性基因,长出蓝色眼睛。

这种基因的“隐身”特性,有时甚至让家长感到惊讶,孩子的眼睛怎么和自己完全不同?二、基因遗传的实际案例2.1 家庭中的基因故事回想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她的孩子有着一头金色的卷发,跟她的直发和她丈夫的黑发截然不同。

起初她有些困惑,后来才发现,原来她的外婆曾经是金色卷发。

这就是显性和隐性基因在家族中的延续。

显性基因在后代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隐性基因则悄悄潜伏,等待合适的时机露面。

2.2 意外的基因组合再说说另一个有趣的故事,朋友的弟弟和他的妻子都是普通的身高,大约一米七左右。

然而,他们的孩子却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超乎寻常的身高潜力。

经过家族调查,他们发现孩子的曾祖父是篮球运动员,遗传下来的高个子基因在这一代得到了显现。

这种意外的基因组合,有时真的让人感叹,基因的力量真是不容小觑。

2.3 环境因素的影响当然,除了基因本身,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营养的丰富程度、运动的习惯等等,都能影响基因的表达。

有些人可能天生携带显性基因,但如果缺乏适当的生活方式,这些基因的优势也可能无法展现出来。

因此,基因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个体独特的特征。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我们生命的奥秘中,基因无疑是最为关键的角色之一。

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一特性,更是影响着生物的各种性状表现,从我们的外貌特征到身体的机能,都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基因。

基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生物体携带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指令手册,决定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特征。

而基因又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由 DNA 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是指在一对基因中,只要存在一个这样的基因,就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比如说,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如果一个人的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是控制双眼皮的显性基因,那么这个人就会表现出双眼皮。

而隐性基因则需要在一对基因中都存在,才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例如,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只有当一个人的基因中两个都是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单眼皮。

为了更好地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比如豌豆的花色。

假设控制豌豆红花的基因是显性的(用 R 表示),控制白花的基因是隐性的(用 r 表示)。

那么当豌豆的基因是 RR 或者 Rr 时,它就会开红花;只有当基因是 rr 时,才会开白花。

再比如人类的血型。

ABO 血型系统是由三个等位基因控制的,分别是 IA、IB 和 i 。

IA 和 IB 是显性基因,i 是隐性基因。

当一个人的基因是 IAIA 或者 IAi 时,表现为 A 型血;基因是 IBIB 或者 IBi 时,表现为 B 型血;基因是 IAIB 时,表现为 AB 型血;只有当基因是 ii 时,才表现为 O 型血。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遗传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会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当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时,它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会自由组合。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件(共26张PPT)八年级下册生物学人教版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件(共26张PPT)八年级下册生物学人教版

C.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 D.通过生殖细胞
2.天鹅的受精卵发育成天鹅,而不发育成丑小鸭,是因为
其受精卵含有特有的( C )
A.性状
B.细胞
C.遗传物质
D.细胞膜
基因的显 性和隐性
课堂小结
孟德尔的豌 豆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的解释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 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
DD
矮茎 dd 隐性性状
D
d
Dd
高茎 显性性状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用大写英文字母(如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用相应的小写英文字母(如d)表示。
×
DD
dd
D
d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Dd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③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 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1.孟德尔简介
1858-1865年 豌豆的杂交实验 1865年发表论文《植物杂交的实验》 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现代遗传学之父”
奥地利 修道士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左高
右矮
(1)将高茎豌豆种子和矮茎豌豆种子 种植下去,长出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
(2)在豌豆自花传粉前,把矮茎豌豆的 花粉授给去掉雄蕊的高茎豌豆(或反之)。
AA aa 体细胞
A
a 生殖细胞×DD源自dd体细胞D
d
生殖细胞
Dd 体细胞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024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2024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性和隐性》教案•课程背景与目标•基因显性与隐性基础知识•实验探究:观察遗传现象•生活中遗传现象应用举例目录•课堂互动环节•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课程背景与目标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性的传递,即生物体通过生殖细胞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遗传的定义遗传现象举例遗传规律如血型遗传、单双眼皮遗传、色盲遗传等。

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交换定律等。

030201生物学中的遗传现象基因显性与隐性概念引入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能够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则不能表现出来。

举例说明如豌豆的高茎(显性)和矮茎(隐性)等。

掌握基因显性和隐性的概念,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遗传现象。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重点与难点重点基因显性和隐性的概念及其遗传规律。

难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以及解释一些复杂的遗传现象。

为了突破难点,可以采用图示、动画、实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02基因显性与隐性基础知识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定义显性基因能够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同时存在于一个生物体中时,显性基因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达。

遗传规律简介:孟德尔定律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件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件
基因治疗
基于对基因显性和隐性的理解,科学家们开发出基因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和某些癌症。
05
基因显性与隐性的伦理和社会问 题
基因歧视与隐私权保护
基因歧视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检 测出某些与疾病相关的基因,但这也可 能导致对携带这些基因的人产生歧视, 影响他们的就业、保险和社会地位。
基因工程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优良性状转入到其他作物中,实现作物改良和品种创 新。
04
基因显性与隐性的研究进展
基因定位与克隆技术
基因定位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科学家 们已经能够将基因定位到特定的染色 体上,这为研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提 供了基础。
基因克隆
通过基因克隆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复 制特定基因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进 一步了解其在显性和隐性表达中的作 用。
若某个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和一对隐性基因共同控制,则后代中出现该 性状的概率为50%。
03
基因显性与隐性的应用
遗传疾病的诊断与预防
遗传疾病诊断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可以确定个体的基因型,从而预其患遗传疾病的风险。
预防措施
了解遗传疾病的风险后,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 等,以降低患病风险。
VS
隐私权保护
基因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应受到法律保护 。在基因检测和研究中,应尊重个人隐私 权,避免未经授权的基因信息泄露和滥用 。
人格特质与基因的关系
遗传因素与人格特质
研究表明,某些人格特质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例如,内向、外向、焦虑等特质可能与 特定的基因变异有关。
基因与行为
基因不仅影响生理特征,还对行为和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影响。了解基因与行为之间的关 系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生命的奥秘无处不在。

而基因,作为生命的密码,决定了我们的外貌、性格、健康等诸多方面。

其中,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遗传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遗传规律和生命的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象一下,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就像是一个由无数基因组成的巨大宝库。

这些基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决定了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就像是这个宝库里的两种不同类型的钥匙。

显性基因,是那些在遗传中表现得较为“强势”的基因。

当一个个体同时拥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时,显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往往会表现出来。

比如说,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如果一个人的基因组合中有一个是双眼皮的显性基因,那么他就很可能会拥有双眼皮。

隐性基因则相对“低调”。

只有当个体拥有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才会显现。

例如,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一个人要表现出单眼皮,那么他的基因组合中必须两个都是单眼皮的隐性基因。

为了更好地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让我们来看看一个经典的例子——豌豆实验。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遗传规律。

他选择了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对性状进行研究。

高茎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矮茎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当孟德尔将纯合的高茎豌豆和纯合的矮茎豌豆进行杂交时,第一代子代(F1 代)全部表现为高茎。

这是因为高茎基因是显性的,在与隐性的矮茎基因结合时,高茎基因的作用占据了主导地位。

然而,当 F1代自交产生第二代子代(F2 代)时,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既有高茎豌豆,也有矮茎豌豆,比例大约为 3:1。

这是因为 F1 代的个体实际上都携带了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在自交过程中,基因重新组合,就有一部分个体获得了两个矮茎基因,从而表现出矮茎性状。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人类的遗传疾病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些疾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比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等。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案(带)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案(带)

教案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理解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2.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3.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的实例分析4.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1)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存在于染色体上。

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表现在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上,隐性基因则不表现在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上,但能遗传给后代。

(2)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这对基因分别来自父母。

当这对基因中有一个是显性基因时,生物体就会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这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才会表现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3)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的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特点,如:单眼皮和双眼皮的遗传、植物花色的遗传等。

(4)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基因决定生物体的遗传特征,但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生物体的表现。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基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4.课后作业(1)解释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

(2)举例说明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特点。

(3)分析基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评价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的理解程度。

2.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特点的掌握程度。

3.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分析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课型:新授课八年级生物学科
教材分析:顺利完成本节教学,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前两节《基因控制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内容,并且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

同时这节课的学习也是《人类性别遗传》的基础。

这一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先用单眼皮和双眼皮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提问,引出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再从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过程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理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

在课程中穿插一个小探究,帮助学生理解杂种子二代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基因组成。

最后回到课前提出的问题,学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的生物学现象。

孟德尔遗传学定律讲究灵活运用,因此在课程结束时设计了两道“课后探究”,以便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深入研究。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孟德尔,了解豌豆杂交试验。

理解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概念
2.运用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探究生物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能力目标:
1.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的能力
2.尝试借鉴运用数学方法探究生物学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生命的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
2.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3.运用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探究生物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
2.由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推导出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教学方法:
讲述法、推导和实验综合使用
媒体使用:电子白板
课前准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图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德育教育:尊重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子代获取了父母遗传下来的基因,但子代的性状和父母并不完全一样,有些些地方像父亲,有些地方却又和母亲相似。

例如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观察并统计父母和自己以及兄弟姐妹的眼皮性状。

很多同学发现了父亲是双眼皮、母亲是单眼皮(或者反过来),不同家庭的孩子中既有单眼皮也有双眼皮。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用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来解释。

二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1 孟德尔个人介绍
提出问题
①孟德尔选用什么植物作为实验对象?纯种豌豆
②研究了哪些相对性状?豌豆的茎杆高度,高豌豆和矮豌豆
学生作答
①孟德尔选用纯种豌豆作为实验对象
②实验研究了豌豆的茎杆高度这个性状,有高豌豆和矮豌豆这对相对性状
2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遗传学定律
(1)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图片,在下图中填写从亲代到子二代的性状
亲本父本母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
P ♂♀ F1 F2 ╳○
(2)由上图可以得出结论Ⅰ: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分为两类,纯种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3)孟德尔做了一个猜想:生物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字母表示(如上述实验中的高茎,表示为D);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用小写字母表示(如上述实验中的矮茎,表示为d)。

上一课学过:生物体内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一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携带有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也就是说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又因为孟德尔选择的豌豆是纯种豌豆,那么亲本豌豆的基因组成是:高豌豆DD,矮豌豆dd
纯种杂种
由图3可以看出:表现出显性性状的个体基因型为Dd和DD,而表现出隐性性状个体的基因型为dd。

(4)由孟德尔的实验结果和结论Ⅰ可以推出,在F2中矮豌豆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高豌豆的基因组成有两种可能性。

F2代高豌豆的基因组成到底是什么样?
第一步:分析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的基因
第二步:F1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可以同过实验得出
实验过程:每个学生拿一个骰子,掷出的点数为单数记作D,双数记作d。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作父本,一个作母本。

记录下多次投掷(20次以上)形成的基因组合方式。

第三步:统计F2代基因组成的类型。

(5)结论Ⅱ:生物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表现为隐性性状的个体只有dd
结论Ⅲ: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不会受D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三回顾课前问题
1 假定父亲是双眼皮(AA),母亲是单眼皮(aa),完成下面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图解(在三个( )内填入相应的基因)
2 孩子将来会表现出什么性状?
3 解答
精子携带基因A,卵细胞携带基因a,受精卵基因组成是Aa。

孩子是双眼皮。

四禁止近亲结婚
1 认识婚姻法: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提出问题:什么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由课后练习题3可以直观了解
贾母、贾政、贾宝玉三者为直系血亲,林黛玉和贾宝玉属于旁系三代血亲,因此不能结婚。

2 近亲结婚的危害
设贾母未患病,但携带有某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a),正常非致病基因为A。

贾母基因型为Aa。

贾政和林母携带此致病基因的概率分别为0.5,贾宝玉和林黛玉再经遗传得到此基因的概率分别为0.25。

(1)如果此二人结婚,其后代患病概率为1.56╳10-2;(2) 设在人群中此致病基因的携带率为10-5,如果贾宝玉和其他女子结婚,那么贾宝玉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是:6.25╳10-7。

近亲结婚使得后代得遗传病的概率高了2.5╳104倍
3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有许多种,如白化病(皮肤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色盲(常见的红绿色盲和全色盲。

红绿色盲不能分清红色和绿色,全色盲人的世界只有黑白两色)、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

从单一遗传病的发病概率上看,每种遗传病的发病概率较低,但是近亲结婚显著的增加的了发病概率。

同时每个人的体内或多或少都携带有好几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所以近亲结婚的夫妇后代患上一种遗传病的概率就很高了。

课堂小结:
(1)都是单眼皮的父母,他们的后代会是什么样的性状?
(2)都是双眼皮的父母,他们的后代会是什么样的性状?
作业布置:
课内练习:
1、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某些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出现的,成对基因表现的性状中有和
之分。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2、在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高茎豌豆(DD)和矮茎豌豆(dd)杂交,子一代表现的性状是()A高茎豌豆多,矮茎豌豆少 B均是矮茎豌豆
C高茎豌豆少,矮茎豌豆多 D均是高茎豌豆
3、一株高茎豌豆(DD)和一株矮茎豌豆(dd)杂交,后代表现为高茎,若后代进行自花授粉,则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可能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4、下列婚配方式中,其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南方人和北方人B同一姓氏的人 C表兄妹或表姐弟 D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
5、下列关于基因显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对的基因一定有显隐性
B纯合体中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
C成对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D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6、下列哪一种疾病不属于遗传病()
A、感冒
B、白化病
C、血友病
D、色盲
7、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的医学依据是:()
A、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近亲婚配与伦理道德不相符合
8、人的卷舌与非卷舌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某小孩的父母均能卷舌,这小孩却不能。

说明卷舌是性性状,这小孩的基因组合是。

9、绵羊的白毛基因(R)相对黑毛基因(r)为显性。

⑴一只白色母绵羊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该母羊的基因组合必定是。

⑵与此母绵羊交配的公绵羊的基因组合可能为,表现性状为;也可能基因组合为,表现性状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再教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