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方法

合集下载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摘要:本实验主要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探讨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显微镜可以显著增强对植物细胞的观察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引言: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它可以放大细小的物体并让其清晰可见。

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对于研究植物生长和发展过程至关重要。

因此,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生物学。

材料与方法:1.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显微镜和玻璃片。

2.取一块植物组织,如鲜叶片或根尖组织。

3.将植物组织切片,切片厚度约为0.1毫米。

4.将切好的植物组织放在玻璃片上,再叠加一片盖玻片。

5.将叠加好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样品平台上。

6.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强,以确保图像清晰可见。

7.使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进行观察,并调整物镜的放大倍数。

8.通过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强,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结果与讨论:我们使用上述的方法观察了鲜叶片和根尖组织的植物细胞。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组织层次。

主要观察到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器。

植物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围结构,其由纤维素组成。

细胞壁可以提供对细胞的支持和保护,同时还可以通过孔道与相邻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质是细胞内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器的区域。

细胞质中含有许多细胞质器,如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

这些细胞质器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线粒体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合成。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着遗传信息。

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编码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细胞核还包含着核仁,核仁参与转录过程。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器等组成部分。

简述植物原生质体的鉴定方法

简述植物原生质体的鉴定方法

简述植物原生质体的鉴定方法
植物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胞内的液泡,含有胶体物质、溶质、酶和其他细胞器。

要鉴定植物原生质体,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和一些化学实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原生质体鉴定方法:
1.显微镜观察:使用透射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横截面,原生质体通常呈液泡状,且有一定的透明度。

在显微镜下,你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质内的原生质体。

2.染色方法:使用细胞染色方法可以增强对原生质体的观察。

例如,使用伊红染色可以使细胞液泡更为显著地显现在显微镜下。

3.酶处理:常用的酶处理方法包括使用细胞壁水解酶,如纤维素酶,来消化细胞壁。

这样可以使原生质体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便于观察。

4.渗透剂处理:使用渗透剂,如蔗糖或甘油,可以引起渗透性变化,导致原生质体膨胀或收缩。

这样的处理可以帮助更好地观察原生质体的形态和结构。

5.分离纯化:通过细胞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可以获得相对纯净的原生质体样品,以进行更详细的结构和组成分析。

6.电子显微镜观察:透过电子显微镜,可以更高分辨率地观察植物原生质体的细微结构,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内部组织和成分。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的具体目的和所需的分辨率。

在进行植物原生质体鉴定时,结合多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其结构和功能。

一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

一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

一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供药学专业用)编写程亚青樊敏武喜红王红娟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目录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实验2 植物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实验3 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实验4 根的内部构造实验5 茎的内部构造实验6 根茎叶的内部构造及花粉实验7 营养器官的形态观察实验8 繁殖器官的形态观察实验9 校园植物识别实验10 腊叶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目的与要求】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熟悉临时制片法和植物显微绘图的方法。

3、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后含物的特征及类型。

【主要仪器及用品】显微镜、显微解剖盒、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擦镜纸、蒸馏水、稀碘液等。

【实验材料】洋葱Allium cepa L.新鲜鳞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新鲜块茎半夏 Pinellia ternate(Thunb.) Breit. 粉末大黄Rheum offeicinalis Baill.粉末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或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粉末【内容和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显微镜可分为单式显微镜和复式显微镜。

植物解剖实验所用的复式显微镜,其有效放大倍数可达1250倍,最高分辨率为0.2微米。

它的基本构造包括两大部分,即:保证成象的光学系统和用以装置光学系统的机械部分(镜架)。

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置稳固。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为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位。

直筒显微镜镜臂的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称倾斜关节。

可使镜体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其上端放置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并使目镜和物镜的配合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是160毫米,有的是170毫米。

植物细胞骨架的显微镜观察

植物细胞骨架的显微镜观察

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细胞骨架处理及染色方法。

2、对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其细胞骨架。

二、【实验原理】用适当浓度的TritonX-100处理时,可将细胞内蛋白质破坏,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却被保存,后者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骨架的网状结构。

三、【实验试剂】1、M-缓冲液;2、pH6.8磷酸缓冲液;3、1% TritonX-100,用M-缓冲液配制;4、0.2%考马斯亮兰R250;5、3%戊二醛,用pH6.8磷酸缓冲液配制;四、【实验步骤】(Ⅰ)1、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约1cm2大小若干片,置于装有pH6.8磷酸缓冲液的培养皿中,使其下沉(约1-2min);2、吸去pH6.8磷酸缓冲液,用1% TritonX-100处理30min;3、吸去1% TritonX-100,用M-缓冲液洗3次,每次3-5min;4、3%戊二醛固定30min5、pH6.8磷酸缓冲液洗3次,每次3-5min;6、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10min;7、用蒸馏水洗1-2次,将内表皮细胞平铺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事项:1、用去垢剂 TritonX-100 的缓冲液处理材料时,应控制在30min 左右;2、每一次加液或染色后,应用 PBS 洗2 次,并用滤纸吸干。

3、加 3%戊二醛溶液对细胞骨架和细胞形态的维持十分重要,固定时间应不低于20min。

4、在用考马斯亮蓝染色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洋葱鳞茎表皮摊开,使其染色均匀.利于以后观察.5、在染色之前用滤纸吸去缓冲液再进行染色或许观察到的效果更好.6、在观察时,很清楚的看到细胞核的分布,但细胞骨架有点模糊,不过也可以观察到它的基本轮廓及其分布的网状结构.四、【实验步骤】(II)1、取洋葱内皮1cm 左右2、置于含PBS 液的载玻片上3、湿润后,吸去PBS4、加2 滴1%Triton X-100/M-缓冲液,5min5、吸去缓冲液,加3%戊二醛-PBS溶液,固定30min6、加PBS 洗2 次,共3min7、加0.2%考马斯亮蓝R250 染色30min8、用PBS 洗2 次,共2min,吸干,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四、【实验步骤】(III)1、取内表皮约0.5cm2,放在盛有PBS缓冲液的小烧杯中,浸泡处理10min。

实验十、植物细胞骨架光学显微观察

实验十、植物细胞骨架光学显微观察

2.6mmol/L PH6.8磷酸缓冲液。 3.1%Triton X-100,用M-缓冲液配。 4.0.2%考马斯亮蓝R250,其溶液 是甲醇ml,冰乙酸7ml,蒸馏水 46.5ml。 5.3%戊二醛,用6mmol/L磷酸缓 冲液(PH6.8)配制。 6.5%、7%、95%乙醇。 7.叔丁醇、正丁醇、二甲苯、树胶。 (三)材料:洋葱鳞茎。
十、植物细胞骨架光学显微 观察
内蒙古大学生技基地
一、实验目的
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细胞骨架的结构, 了解显示植物细胞骨架的方法及其 原理。
二、实验原理
细胞骨架是指在细胞中支持和连接 细胞各组分,以及与细胞运动有关 的结构,它包括微管、中间纤维、 微丝。当用适当浓度的Triton X100处理时,可将细胞内大部分蛋 白质抽提掉,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 白质却仍被保存,经过固定和考马 斯亮蓝R250染色,从而在光镜下 观察到细胞骨架的网状结构。
细胞骨架观察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洋葱内表皮细胞的轮廓清 晰可见(如图1),细胞壁及其分界明显。 10×10倍镜下可粗略观察到细胞内粗细 不等的蓝色纤维、团块形成的网状结构。 同一细胞内各处骨架的密集度不均匀, 细胞核区域的纤维相对密集,蓝色浓重, 甚至分辨不出网络结构,另外可见细胞 壁区域有零星蓝色纤维分布;相邻细胞 的密集程度基本一致,
三、实验用品
(一)器材:显微镜、50ml烧杯、滴管、容量瓶、载玻 片、盖玻片、镊子。 (二)试剂: 1.M一缓冲液 作用:M缓冲液使细胞骨架中的微丝保持稳定。在M缓 冲液中,其中咪唑是缓冲剂EGTA 和EDTA螯合 Ca 离子,溶液并提供Mg离子,在低钙条件下,骨架纤 维保持聚合状态并且较为舒张,便于观察。 配方:50mmol/L咪唑,50mmol/L kCl:,0.5 mmol/LMgCl2, lmmol/L EGTA(乙二醇双(a-氨基乙酸)醚四乙酸), 0.1mmoL/L EDTA,lmmol/L巯基乙醇或 DTT(二硫苏糖醇)。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hua)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hua)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实验一显微镜使用与植物细胞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会正确使用与保养光学显微镜。

2、学会临时装片法。

3、学会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能绘出植物细胞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4、了解显微镜的类型、构造及简要的工作原理。

5、通过实验理解植物细胞的概念、结构及作用。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1. 仪器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0.03%中性红、1mol/L硝酸钾溶液、4mol/L(24%)尿素溶液[备用]、稀甘油、稀碘液、氯化锌碘试液、去离子水、吸水纸。

2. 实验材料:洋葱、马铃薯三、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类型:略(二)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显微镜是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两大部分构成。

1、光学部分: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镜四个部件。

2、机械部分:主要由精巧的金属零件组成,作用是支持光学部分,使其充分发挥效能。

主要有镜座、镜臂、镜筒、载物台、物镜转换器和调焦装置等六部分。

(三)显微镜的使用每台显微镜一般都配有低倍、高倍、油镜三个物镜头,在观察物体时,要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因低倍镜的视野范围大,容易找到观察物,然后转换高倍镜观察,若需要再放大时,再到油镜下观察。

低倍镜的使用取镜-对光-放置载玻片-调焦高倍镜的使用由低倍—高倍—低倍(四)显微镜的使用、保护的注意事项1、显微镜应放在干燥的地方,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

2、拿取显微镜时,应右手握镜臂,左手托住底座,使镜身直立,切勿左右摇晃,以免碰伤或目镜滑出。

3、保持显微镜的清洁,用擦镜纸擦拭镜头,不可用手或毛布擦物镜和目镜;用绸布或纱布擦机械部分。

4、观察时应由低倍到高倍再到低倍,决不可先用高倍物镜,以免损坏玻片而影响观察。

(五)植物细胞的结构(1)用尖头镊子撕取洋葱(玉葱)鳞片内表皮薄片(0.3×0.3cm),浸到0.03%中性红溶液中(载玻片上)10~15min进行染色。

观察:1.1 将染色后的植物材料放到载玻片上,盖好盖玻片,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无离子水(或pH略高于7.0的自来水),另一侧放吸水纸吸干,以洗净撕片外粘附的中性红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出液泡染成樱桃红色;原生质层(细胞质和细胞)则无色透明紧贴细胞壁(在细胞的角隅上可以看见)。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教案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教案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了解细胞的结构及特点,掌握显微镜操作技能,提高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白菜叶片、盐水、载玻片、覆盖玻片、手动切片刀、荧光染剂(罗丹明B)、移液器、贴标签。

三、实验步骤:1.取白菜叶片,将其泡入盐水中30分钟,使其保持新鲜并膨胀。

2.取出叶片,清晰地观察其表面,并用手动切片刀将其切成透明薄片,宽约1-2厘米,长约3-4厘米,避免损伤组织结构。

3.将片切好后,用载玻片轻轻将其压平,用移液器滴一滴荧光染剂罗丹明B在片上。

4.将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上,从侧面滑入,使覆盖玻片覆盖全片并使荧光染剂充分渗透。

5.将片放在显微镜镜头下面,调整焦距,找到合适的位置,调整好目镜焦距和放大倍数。

6.观察整个切片,观察透过显微镜镜头下的荧光染剂对细胞内部核、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的染色,结合教师的指导或课本知识,认真备注每个结构的位置和特点。

7.实验结束后,用清水将荧光染剂擦拭干净,把细胞片放回相应的容器,洗干净载玻片和覆盖玻片,用干净布将显微镜镜身擦拭干净,并放回原位,做好清洁工作。

8.将制片进行标签,标明制片日期、标本名称、学生基本信息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1.观察位置、手段和方式要准确严谨,避免对切片和显微镜镜头的损伤。

2.观察精度和谨慎要求高,确保观察到的结构精确清晰,不得遗漏或出现“视幻觉”。

3.实验器材和切片要清洁干净,避免污染结果。

4.自觉遵守实验守则,安全较真,避免发生意外危险或伤害事件。

五、实验测评标准:1.操作规范性:包括制片技能、显微观察技能、试剂使用技能、清洁卫生技能等。

2.观察能力:包括对切片结构的识别、分析及标注能力。

3.文献归纳:能够用正确的专业语言概括细胞学理论知识和时间背景,并分析、归纳实验过程及结果与其相关性。

4.实验整体评价:包括实验精度、参考书资料及科学素养等方面的评价。

六、实验拓展:1.与华丽感染细菌吞噬作对比,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的结构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的结构

践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比较2
通过实验观察,深入理解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有助于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比较3
实验结果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细胞的 奥秘。
比较4
虽然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法和观察手段, 以更深入地了解细胞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05
实验总结与思考
本实验的收获与体会
定。
细胞质
含有多种细胞器,如叶绿体、 线粒体等,参与细胞代谢和能
量转换等过程。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 的遗传和代谢活动,维持细胞
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04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展示
实验结果1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果2
通过显微镜观察,成功观察到了植物细胞 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 质和细胞核。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 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而细胞膜则具 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深入学习细胞生物学
0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计
划在未来的学习中深入学习细胞生物学相关知识。
探索更多显微镜应用领域
02
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我希望能有机会探索更多
领域,如医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
培养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
03
我希望通过更多的实验和实践机会,培养自己的科研素养和实
观察完毕后,关闭显微镜电 源。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01
02
使用前应先了解显微镜 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植物细胞PPT课件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植物细胞PPT课件

显微镜的存放和使用注意事项
存放环境
显微镜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无尘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和高温。
使用环境
使用显微镜时应保持室内明亮,避免强光直接照射镜头。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显微镜时应轻缓,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以免损坏显微镜和影 响观察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维持细胞 的内部环境稳定。
细胞质
含有多种细胞器,负责细胞内 的物质合成、代谢和能量转换

细胞核
储存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 长和分裂。
植物细胞的功能
物质合成
细胞内的各种酶和细胞器参与 物质的合成。
能量转换
细胞内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将光 能转化为化学能,为细胞提供 能量。
信息传递
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和电信 号传递信息,调节生理活动。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显微镜通过物镜将物体放大并形成一 个倒立的实像,然后通过目镜将这个 实像再次放大,最终形成一个正立的 虚像。
通过调整聚光镜和载物台的位置,可 以调整光线角度和观察角度,以获得 更清晰的图像。
02
植物细胞的介绍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01
02
03
04
细胞壁
维持细胞形态,提供机械支持 和保护。
显微镜的组成部件
物镜
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之一,负责将物体放大 并清晰地呈现在视野中。
目镜
目镜是观察者眼睛与物镜之 间的连接部件,负责将物镜 放大的图像传输到眼睛。
聚光镜
聚光镜用于聚集光线并 调整光线的角度,以便
更好地观察物体。
载物台
载物台用于放置被观察 的物体,通常可调节以 改变观察角度和位置。

药用植物学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

药用植物学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一.目的要求1.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后含物2.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特化细胞壁的鉴别3.了解生物绘图的基本技术4.学习临时装片法、徒手切片和组织粉末透化法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1.仪器类:显微镜、镊子、培养皿、载玻片与盖玻片、刀片、解剖针、吸水纸、檫镜纸、酒精灯2.试剂类:蒸馏水、稀甘油、水合氯醛试液、苏丹III试液、稀碘液3.材料类:洋葱鳞茎、新鲜樟树叶、胡萝卜、马铃薯块茎、大黄粉末、半夏粉末、甘草粉末、花生米三.内容与步骤1.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a)显微镜的类型i.光学显微镜ii.电子显微镜b)显微镜的构造i.镜座:ii.镜柱:iii.镜臂:iv.镜筒:v.物镜转换器:vi.载物台:vii.调焦装置(粗调焦螺旋、细调焦螺旋):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下降viii.聚光器调节螺旋ix.物镜x.目镜xi.聚光器xii.物体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 物镜放大倍数c)显微镜的使用方法i.取镜和放置:ii.对光iii.低倍镜的使用iv.高倍镜的使用v.油镜的使用vi.显微镜使用后的整理注意事项:切忌用手直接拨物镜(通过转换器转换物镜)先低倍镜观察再高倍镜观察,忌直接用高倍镜观察2.生物绘图的基本技术a)注意科学性和准确性b)先构图。

按绘图的数量和内容,在图纸上首先安排好各图的位置和相关部分的比例,并留出书写图题和注字的地方c)绘好草图,用HB/2H铅笔描出线条。

d)植物图常用圆点的疏密表示明暗和颜色的深浅。

点应圆而整齐,大小均匀。

e)图纸要保持清洁,图注一律用铅笔书写,并用平行线引出在图的右侧f)实验题目写在绘图纸的上方,图题和所用材料的名称和部位写在图的下方。

并注明放大倍数。

3.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将鳞茎切成约5mm大小的方块,用镊子撕下内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①细胞壁——细胞最外层,比较透明②细胞质——无色透明的胶状物,紧贴在细胞壁以内,被中央大液泡挤成一薄层,近细胞两端较明显③细胞核——为扁圆球形的小球体,浸埋在细胞质中④液泡——位于细胞中央,占细胞体积的大部分。

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重要工具。

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并对观察到的植物细胞进行详细的描述。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高质量的显微镜。

确保显微镜的光源亮度调节正常,并将物镜转到最低放大倍数。

接下来,我们需要制备植物细胞样本。

可以选择叶片、茎或根等植物组织来制备样本。

在制备样本之前,我们需要先清洁样本,以去除上面可能存在的灰尘和杂质。

取适量的植物组织样本,并将其放入显微镜玻片上。

使用切片刀或剃刀将组织样本切成薄片。

记住,薄片越薄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细节。

将切好的薄片放在显微镜玻片上,并用盖镜将其覆盖。

在样本制备好后,将显微镜的物镜转到所需的放大倍数。

通常,40倍或100倍的物镜是比较适合观察细胞结构的。

将显微镜玻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然后使用聚焦旋钮将植物细胞带到焦点上。

当样本位于焦点上时,可以通过观察显微镜的目镜来看到细胞的细节。

植物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等。

植物细胞的特点是有细胞壁。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可以看到它呈现出一种纤维状的结构。

细胞壁由纤维素和其他多糖构成,给细胞提供了支撑和保护。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它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细胞膜是由两层脂质分子构成的,其中疏水脂肪酸朝内,亲水磷酸基朝外。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质膜是细胞核的外包膜,它与细胞膜相连,并用于调控物质的进出。

在显微镜下观察质膜时,可以看到它呈现出一种光亮的薄膜结构。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它是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时,可以看到一些颗粒状物质,这些物质是细胞内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溶解物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包含遗传物质DNA。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时,可以看到它呈现出一种深色的圆形结构。

实验显微镜使用方法及植物细胞观察

实验显微镜使用方法及植物细胞观察

实验显微镜使用方法及植物细胞观察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学习植物细胞的观察方法;3.进行对植物细胞的观察,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

实验器材:1.显微镜2.植物标本3.盖玻片4.水5.酒精棉球6.植物染色溶液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显微镜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确定显微镜的平衡;用酒精棉球擦拭显微镜镜片,使其干净明亮。

2.调整光源将显微镜放置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调整镜头旁边的光源,使其照亮物镜。

通过调节光源,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3.调整目镜将目镜转移到合适的位置,使其距离物镜最近。

这样能获得更清晰的观察效果。

4.载玻片制备将一片植物细胞标本放在玻片上,并用滴管滴入少量水,使标本覆盖在水下。

然后放置一片盖玻片。

5.调整物镜将物镜转到最小放大倍数(通常为4X)。

用低放大倍率进行对准。

6.调整焦距通过转动焦距轮或调节光源照射角度,使得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7.升高放大倍数当图像清晰后,可以逐渐升高放大倍数,观察细胞的细节。

8.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时,可以寻找质壁分离物或其他明显的细胞器。

观察细胞的大小、形状以及细胞间的关系等细节。

9.染色观察如果需要更清楚地观察细胞结构,可以使用植物染色溶液进行染色。

将植物标本浸泡在染色溶液中,然后用盖玻片盖住,再次放入显微镜中观察。

实验结果:观察植物细胞时,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质、质壁分离物等结构。

细胞核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位于细胞的中央。

细胞质包围细胞核,可以看到一些细胞器,如线粒体和叶绿体。

质壁分离物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由质壁和细胞膜组成。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植物细胞的观察。

通过调整光源、目镜、物镜以及焦距,可以获得清晰的细胞图像。

观察植物细胞时,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质和质壁等结构。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植物细胞结构的认识,并培养了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报告
1.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2.学习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3.观察和了解植物细胞骨架的结构和作用。

实验仪器:
光学显微镜、载玻片、镊子、荧光染料。

实验步骤:
1.将新鲜的姜或洋葱切成小片,用镊子将其轻轻夹在载玻片上;
2.将荧光染料滴在载玻片上,让荧光染料渗透进入细胞内;
3.用眼镜观察载玻片下的姜或洋葱片,找到一块合适的细胞及其骨架,调节显微镜的倍镜和焦距进行观察;
4.观察并记录该细胞骨架的形态、结构和分布情况,并拍摄照片。

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植物细胞内部有一种关键的结构——细胞骨架。

植物细胞骨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其中微丝是最细的部分,通过它们细胞可以保持形状和变形。

微管是较大的结构,可以支持细胞的分裂和胞吐作用。

中间纤维为肌动蛋白纤维和中间丝细胞内质网细胞丝组成的混合物,主要起到支撑和维持细胞结构稳定的作用。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并学会了如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研究植物细胞骨架。

植物细胞骨架的形态、结构和分布情况,对深入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帮助和意义。

植物学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

植物学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

植物学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引言:显微镜是植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植物细胞的微观结构。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组织。

材料与方法:1.显微镜:包括目镜、物镜和调焦手轮等部件。

2.盖玻片、载玻片和滴管:用于制作和观察样品。

3.植物材料:如鲜叶片、细胞培养物等。

实验步骤:1.准备显微镜:将显微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目镜和物镜。

2.制作样品:取一片鲜叶片,用镊子夹起并放在载玻片上。

滴一滴蒸馏水在叶片上,然后将盖玻片轻轻覆盖在叶片上。

3.放置样品:将制作好的样品放在显微镜的样品夹上。

4.调焦:用调焦手轮将样品调焦到最清晰的位置。

5.观察细胞:通过目镜观察样品中的细胞,并注意细胞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了鲜叶片的细胞结构。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叶片上的细胞。

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元,它们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的呈长方形,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梭形等。

细胞壁是细胞的外围结构,它起到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在样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壁的存在,它呈现为一层透明且均匀的薄膜。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的分界线,它控制着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呈现为一层透明的薄膜,紧密地包裹在细胞质的外围。

细胞质是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的区域,它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等成分。

在样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质呈现为一种黏稠的半透明物质,散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

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它包含着遗传物质DNA,并参与细胞的分裂和遗传传递等重要功能。

在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核位于细胞质的中央,呈现为一个较大的、圆形的结构。

综上所述,通过显微镜的使用,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微观结构。

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其结构和功能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植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植物细胞的其他组成和特征,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观察植物细胞知识点整理

观察植物细胞知识点整理

观察植物细胞知识点整理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组织的基本单位,具有许多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下面是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一些知识点整理。

一、植物细胞的组成结构1.细胞壁: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坚韧材料,位于细胞膜的外部,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功能。

根据不同类型的细胞,细胞壁的厚度和构成可能会有所不同。

2.质壁分离层:质壁分离层位于细胞壁的内部,与细胞质相连。

它是由延伸的纤维素和纤维素微纤维构成,具有让物质在细胞间传输的功能。

3.细胞膜:细胞膜位于细胞的外部,是细胞的保护屏障。

它由脂质双层构成,具有选择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4.细胞质:细胞膜内的胶状物质称为细胞质。

细胞质包含了许多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等。

5.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绿色器官。

它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

叶绿体有双层膜的结构,内部包含了一系列叶绿体内腔和叶绿体基质。

6.线粒体:线粒体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中心。

它是由双层膜组成的,内部有许多折叠的膜片,称为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

7.内质网:内质网是细胞内包裹着许多膜鞘的管状结构。

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储存蛋白质。

8.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类似于内质网的细胞器,位于内质网的一端。

它参与了包装和运输蛋白质的过程。

9.液泡:液泡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特殊结构,主要用于储存水分、营养物质和废物。

液泡通常被液泡膜所包围。

二、观察植物细胞的方法1.显微镜观察:使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结构。

通常,需要通过切片技术将植物组织样品切成薄片,然后使用染色剂来增强细胞的对比度。

2.染色技术:染色剂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细胞中的特定结构,例如细胞核和叶绿体。

常用的染色剂有伊红、苏丹三丁绿、碘化钾碘锇等。

3.电镜观察:电子显微镜提供了更高分辨率的观察细胞的能力,可以看到更细微的结构。

但是,电子显微镜需要对样本进行特殊的处理和固定,且操作较为复杂。

实验 显微镜使用方法及植物细胞观察

实验 显微镜使用方法及植物细胞观察

实验显微镜使用方法及植物细胞观察[目的要求]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3.熟悉草酸钙晶体的类型及形态特征。

4.熟悉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

[材料和用品]显微投影仪、显微镜、酒精灯、镊子、解剖针、火柴、单面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擦镜纸;水合氯醛、稀甘油、I·IK溶液、蒸馏水洋葱、马铃薯块茎;甘草、大黄、半夏的粉末[内容与步骤]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显微镜的构造: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调螺旋、精调螺旋、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聚光器。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开始工作前,将显微镜放在桌面上稍左侧,用纱布擦净机械部分,上升聚光器,开大虹彩光圈。

(2)用低倍接物镜,两眼睁开,左眼对准接目镜向下观察,用手转动反光镜,使视野充分照亮为止,此时可放置被检标本片于载物台上,用压夹夹好。

(3)调焦距时,先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必须由侧面细心观察,使物镜头将接近标本片时为止,这时再由目镜观察,同时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直到视野中能看到清晰物象为止。

(4)当视野中出现较清晰物象后。

停止调粗螺旋。

(5)如需进行细致观察,可将标本片的目的物移向视野中心,转动转换器以高倍物镜,若物象不清楚,可调细调节器,但绝不能转动粗调节器以避免碰坏玻片损坏镜头。

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调聚光器及虹彩光圈以增加亮度。

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使用显微镜之前,应按记录卡片,逐项检查零件有无丢失、破损,并作检查签字。

(2)取镜时一手握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不可斜提。

(3)放置时应使镜座轻轻着落,不得使显微镜遭受震动,且只准放在实验台上,不准放在窗台等处。

(4)在观察临时制片之前,要认真检查盖玻片外不准有残留试液,以免腐蚀镜头。

图1-1 显微镜的结构1.目镜2.镜筒3.物镜转换器4.物镜5.通光孔6.聚光器7.光圈8.反光镜9.粗调节器10.细调节器11.镜臂12.推进器13.载物台14.倾斜关节15.镜柱16.镜座17. 照明装置18.粗调限位环凸柄(5)用纱布揩拭机械部分,用绸布揩拭光学部分,不可混用或做它用。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名称: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特征。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草叶、切片刀、切片夹、蒸馏水、盐水溶液。

实验步骤:1.准备草叶和显微镜。

将一片新鲜的草叶放入1%的盐水溶液中浸泡片刻。

2.将一张载玻片拿起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取一片已经与盐水溶液的草叶,用切片刀切取一块足够薄的组织,并小心放在载玻片上。

3.盖上盖玻片,然后在载玻片上滴加一两滴蒸馏水。

4.将载玻片放到显微镜物镜下,调节电源开关,调焦器和照明系统,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原理:显微镜是一种用透镜或反射镜放大显微物体的仪器。

在显微镜的使用中,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准备样本:选择一个适当的植物组织,将其切割成薄片。

用盐水溶液进行浸泡,以保持组织的活性和细胞的形态。

2.制作载玻片:将样本放在载玻片上,然后盖上盖玻片。

3.调节显微镜: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调节照明系统并通过显微镜调焦器使样本清晰。

4.观察样本:用低倍镜先观察样本的整体结构,然后再用高倍镜观察样本的细节。

结果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可以看到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以及细胞器等结构。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起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壁是位于细胞膜外侧的结构,提供细胞的保护和机械支撑,细胞质是细胞核外的胞质区,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和调控细胞活动的基因。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和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显微镜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微小的细胞和细胞器,进一步了解生物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对于后续的生物学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植物学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ppt课件

植物学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12
2)标本放置
(1)放载玻片。 (2)从左侧观察移动推进器,使观察物于光束中央。 (3)双手调节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升至最高。 (4)调节目镜间距。
整理版课件
13
3)低倍镜观察(双眼同睁) (1)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使物像清晰。 (2)调节细准焦螺旋(前后半圈)。 (3)观察部位于视野中央。 (4)左眼观察,右眼画图。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洋葱表皮
整理版课件
21
(三)生物绘图
记录植物形态结构的方法: 绘图法、照相法、 录像法等。
1. 生物绘图的特点
生物绘图是形象描述生物外部形态和内部 结构的一种重要的科学记录方法,通常用 点线图的形式来描绘。
整理版课件
22
生物绘图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 具科学性 ② 比例正确 ③ 层次分明
物镜数字:表示镜头的主要性能 参数
“40”:放大倍数
“0.65”:镜口率(或称数值孔径, 数值越大分辨率越高)
“160”:镜筒长度(mm)
“0.17”:盖玻片厚度(mm)
整理版课件
8
物镜的工作距离 :从物镜组最前面×、40×和100×物镜的工作距离分别为 34.7、7.634、0.53和0.198毫米。 调焦时要特别小心,以免碰坏镜头或损坏标本。
整理版课件
17
(二)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
植物制片技术是观察植物内部形态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有徒手切片法、压片法、石蜡切片法和树脂切片法 等。
(1)临时封片:是植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观察植物形态 结构的方法之一。基本方法是:①准备好载玻片、盖玻片, 擦拭时要小心,以免弄碎玻片;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蒸馏水,用镊子或解剖针取植物材料置于水滴上,并使材 料展开或分散均匀;③盖上盖玻片,方法是用镊子夹住盖 玻片的一边,另一边与水滴的边缘接触,然后慢慢放下盖 玻片,这样可避免混入气泡。如盖玻片下水过多,可用吸 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做好的封片可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

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

观察植物细胞结构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结构一、实验目的: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练习生物绘图方法,练习使用显微镜。

二、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基本结构,植物细胞还具有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等质体以及液泡和细胞壁等结构。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的体积大小,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分辨,其他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能够清楚地观察到。

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核糖体以及微管、微丝等结构只能在电镜下才能看清。

本实验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番茄果肉游离细胞,用以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并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三、实验仪器:参考发下来的word四、方法与步骤1、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和步骤:⑴、清洁载玻片:用干净的纱布清洁载玻片;⑵、用滴管吸取清水,滴一滴在载玻片的中央;⑶、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划一个“井”,用镊子撕取一小块表皮(大小0.5cm左右),放在水滴的中央并用镊子展平;⑷、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接触水滴,倾斜慢慢盖在标本上;⑸、染色: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重复1-2次。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⑴、取镜和安放①、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安放: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距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左右处)。

⑵、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⑶、观察玻片标本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玻片标本从压片夹的后方插入后,再向前推移,使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②、眼睛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成分的分析
利用显微镜技术进行绵羊日粮植物学组成的分析, 并参考Sanders 等[13 ]和Vavra等[14 ]的方法, 进行载玻片的制作。

主要过程为: 将适量粉碎通过1 mm 筛的粪样放入玻璃皿中, 用热水浸泡混合1~2 m in,然后用0.1 %N aOH 漂洗1 m in 左右, 再将样品倒入200 目的分样筛中, 用凉水冲洗, 滤掉碎粉沫, 分样筛内剩余的样品是比较均一的植物组织碎片。

将这些碎片分别放于5 个培养皿中, 加水摇动使碎片较均匀地分布在培养皿中, 不致出现较多的重叠, 在60℃左右烘干即可镜检。

镜检前的准备及方法
为了提高辩认率, 根据Ho lechek 等[15 ]介绍的方法, 实验前进行了系统训练, 即将已知的植物粉碎过1mm 筛, 参照上述方法制作载玻片, 并与康乐[16 ]所绘制的主要植物表皮细胞特征图和检索表
进行对照辩认。

实验过程中, 每个培养皿在双目显微镜下放大160 倍, 观察20 个视野, 与参考图[16 ]比较, 系统地记下所有各视野中碎片所属的植物种; 如果出现不能辩认或辩别不清的表皮细胞或碎片, 也作记录, 最后将这些辩不清的碎片按比例分给各个种。

最后列表计算出每个种出现的频率并换算成每个种的相对密度[12 ] , 再用这些相对密度估测每种植物的干物质百分比, 即:DA = (A 种植物的相对密度/各种植物相对密度的总和) ×100%
2.2 显微制片
将采集的植物与粪便样本在60 ℃烘箱里烘72 h 至恒重,用筛孔为1 mm 的粉碎机粉碎,然后在40—100目分样筛中筛选,取筛上样装入信封内。

制片时取大约1 g 放入培养皿内,倒入次氯酸钠约1/3 培养皿容量。

用解剖针搅拌使样品完全浸泡在药液内,贴上标签。

间隔3—5 h( 次氯酸钠处理时间长短和室内温度有关,室内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细胞形态呈现的越早)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形态是否清晰,并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形态的呈现效果。

待细胞形态清晰后把培养皿内容物倒入200目的网筛冲洗2 min,移入洗净的培养皿内,滴1—2 滴番红花红染色剂。

染色大约30 min。

染色结束后再次冲洗 2 min 洗去染色剂。

用镊子取少量置于滴有蒸馏水的载玻片上,使碎片充分展开,用滤纸吸掉水分,滴 1 滴甘油,用镊子稍微搅拌使碎片分布均匀并尽量减少卷曲和重叠。

盖上盖玻片。

用中性树胶封片并贴上标签待观察。

每种植物和复合粪便样本均
制作3 张装片贴标签待检。

2.3 显微镜片的镜检
每张显微片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下检查10个视野( 避免重复),观察每个视野中出现的可辨认植物表皮角质碎片,根据不同的细胞形态类别和特点参照植物显微装片鉴定出该植物的种并记录在视野中出现的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