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优化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优化

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Methods of Optimization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理论课/选修 适用专业:信息计算、统计学开课学期:6 总学时数:56总学分数:3.5 编写年月:2002年3月修订年月:2007年7月 执笔:刘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最优化计算方法是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选取最佳决策,研究在一定限制条件下,选取某种方案,以达到最优目标的一门学科,广泛应用与空间科学、军事科学、系统识别、通讯、工程设计、自动控制、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是工科院校高年纪学生、研究生、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和搞优化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最优化计算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学会处理应用最优化方法解决实际中的碰到的各个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 最优化方法和最优化模型 最优化方法定义、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与分类;根据问题特点(无约束最优化与约束最优化),根据函数类型(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最优化方法(解析法,直接法),最优解与极值点。 2.基础知识 多元函数泰勒公式的矩阵形式,古典极值理论问题,二次函数求梯度公式,凸集,凸函数,凸规划,几个重要的不等式。 3. 常用的一维搜索方法 一维搜索法是最优化的基础,“成功-失败”法的思想与算法,黄金分割法(0.618法)的思想与算法,二次插值法,三次插值法,D。S。C法,Powell 法等方法的思想与算法。 4. 无约束最优化方法 无约束最优化方法是最优化方法中的基本方法。最速下降法的思想与算法步骤,牛顿法的思想与算法步骤,共轭方向法的思想与算法步骤,共轭梯度法的思想与算法步骤,变尺度法(DFP法和BFGS法)的思想与算法步骤 5. 约束最优化方法 约束最优化方法通常约束问题转化为无约束问题求解。序列无约束极小化方法(SUMT-外点法与SUMT-内点法)的思想与算法步骤,内点的求法,其他罚函数法,Frank-Wolfe法的思想与算法步骤

开题报告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分析

开题报告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分析

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尚不宜采取有力措施限制小汽车的购买和使用。因此,如何科学组织道路交通,充分发挥现有路网的通行效能,显得尤为重要。 道路拥堵早已是一大问题,许多城市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早晚高峰让民警在路面进行管控,随时调节信号灯这是最常见的做法。最近网上还有爆料,一些地方开始让民警红灯时拉绳管理,但这些效果可想而知,即搞疲了警察,还解决不了拥堵问题,对于强闯红灯的行人更是难以管理。所以我基于上诉问题以一问题路口为例,通过借鉴一些他人研究成果,并通过自己调查分析,进行优化,并通过仿真验证,探求在交通管理工作中适合大多路口的优化措施。 目前,全国各地在交叉口交通优化上存在较多的差异,总体而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布局不尽合理,缺乏人文特性。地方在交通布局上由于之前没有较好的预见性,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环境,比如道路宽度、车行道宽度走向不合理,加剧了交通的拥挤,造成交通堵塞。 (2)设施建设不完善。很多地区交通标志欠缺,道路没有中心线,护栏设置也不合理,给驾驶者带来许多不便,也增加了交通隐患。 (3)信号灯设置不合理,难以充分利用每一个相位,难以达到最大流量。 (4)缺乏行人诱导、保护措施,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行人随意穿插马路,影响交通对自身带来危险。 (5)诱导向标、标线不明确,设置不明显,或相互有冲突,有些

磨损严重易导致交通秩序紊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围绕信号交叉口,国内外学者研究人员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下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交叉口渠化、信号灯优化、仿真分析几个方面予以介绍。 1.交叉口渠化 在进行优化过程中,根据影响交通的不同因素确定不同的优化措施。孙斌《城市交通组织优化实践——以太原市为例》通过调整道路交叉口、路段车道宽度,将道路交叉口导向车道宽度进行压缩至,车道数量增加,能提高通行能力。从他的观点可以看到合理压缩车道宽度,能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 美国的MUTCD(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介绍了各种路口渠化措施及相应设施尺寸、颜色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日本的《平面交叉口的规范与设计》对交叉口渠化与设计做了很多论述,认为渠化是很有效的优化措施,渠化措施包括交通岛、导流设施、路障、中心圈等,交通岛可有效保护行人分割车流,导流设施可使车流明确行驶路线,路障阻隔禁止通行车辆,使交通设施为特定服务。 2.信号灯优化 王学军孙志勇商茂华《城市主干道交通组织优化的精细化设计》给予了一种研究思路,以交通调查为基础,确定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然

关于我市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布局的研究

关于我市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布局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态势,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市经济的发展的牵动和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一、我市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在投资规模、建设速度、工程质量、提高道路等级等方面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国省级公路7条401.393公里,其中:国道黑大线51.825公里;省道沈营线53.753公里;沈环线81.557公里;小小线67.492公里;连鞍线51.565公里;辽凤线88.699公里;吉高线6.502公里。拥有各级农村公路633条2634. 339公里。其中:县道26条535.352公里;乡道185条1109.211公里;村道422条989.7 76公里。专用公路8条57.854公里。全市拥有桥梁700座20912.83米。其中:大桥36座7129.6米;中桥87座5099.04米;小桥577座8684.19米。东南环绕城路11.87公里。其中:东环5.3公里;南环6.57公里,本辽辽高速公路横贯我市东西,沈大高速公路纵穿我市南北,我市有铁路专用线53条,合计长303公里。 目前各类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公路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已新改造大、中修工程483公里。其中:06年87公里,07年225.9 公里,08年215.6公里,09年176公里。 ----沈营线北段改扩建工程。沈营线灯塔市境内24.8公里改造工程,总投资14300万元。已于2009年10月通车。 ----沈营线南段绕城公路改线工程。路线全长28.12公里(含利用旧路5.3公里),建设标准为一级路标准。工程总投资43072万元。全线工程分段实施,工期两年。 ----辽宁中部工业走廊出海通道辽阳段工程。出海通道辽阳段全长6.716公里,总投资9900万元,正在建设中。

浅析新时期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观念和思路

浅析新时期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观念和思路 曹国华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210024) 【摘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受到高度重视,其地位和作用发生转变,倡导“交通引导发展”,重点研究综合交通发展策略、战略,统筹规划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和城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停车设施,成为新时期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观念和思路。 【关键词】综合交通规划;观念;思路 1 背景 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农村人口城市迅速转移,城镇建设用地迅速增长。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化历程来看,快速城市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机动化同时快速发展的背景跳下,我国城市交通在需求、供给和运行方面呈现不同以往的特征,城市交通问题更加综合化、复杂化和多元化,交通运行状况令人担忧,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呈现由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向欠发达地区城市蔓延、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由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出入口道路蔓延、由高峰时段向平峰时段蔓延的态势。进入新世纪以来,部分城市交通运行已经处于全面紧张状态,部分城市仅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状况,部分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城市关键路段和节点交通拥堵严重。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从规划编制入手,我国城市各地对通过规划来引导和指导城市交通问题得以缓解和解决寄予厚望。为此,我国各地加强了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如江苏省建设厅在2005年颁布了193号文,对全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提出专门规定和要求。 2 规划定位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重要的专项规划之一。目前,我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大多在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完成后展开编制,由于对城市发展态势的解读和理解不够深入到位,对交通如何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缺乏深入研究,城市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相互脱节、“两张皮”现象相当严重。在当前城市化和机动化同时快速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如果继续放任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脱节,必然带来更为严重的交通问题,并对城市的科学发展带来更多不利的影响。 为更好地指导城市交通发展,一些大城市还加强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研究,明确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内容和要求。如深圳市建立了包括整体交通规划、分系统交通规划、分区交通规划、片区交通(改善)规划、重要交通设施建设详细规划及交通影响分析、专项交通调查研究等六个层级的交通规划编制体系[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建立交通模型,统筹规划各项设施,加强对交通发展的依据和指导作用。在城市化和机动化同时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被赋予新的内涵和要求,传统的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办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因此,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应按照服务事权的要求,强化科学性、可操作性、权威性,梳理本规划以其他层级交通规划研究以及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进一步更新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观念和思路,使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真正成为落实国家发展政策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交通对经济社会、城乡统筹、城市规划发展的促进作用。 3 规划观念 我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观念经过三次转变。在 16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 人是什么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 人是什么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 1作者认为人是由追忆往事、把握现时和憧憬未来三部分组成。为什么说对现时的把握应该是重点,比重应该占95%? 参考答案 对往事的追忆能借助于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对未来的憧憬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而对理想不断追求的过程能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这种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强者。伟大的志向造就伟大的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前提。因为只有牢牢地把握现时的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所以说,把握现时应是重点,比重应占95%。 2“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意象出自谁的笔下?你能背诵其原作吗?为什么说这些意象充满伤感? 参考答案 出自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原曲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曲第一句就是“枯藤老树昏鸦”,其中“枯”“老”“昏”三个字修饰“藤”“树”“鸦”,六个字组成三个词,构成三种事物,用一系列名词排列成句式,它们是作者精选的典型景物,尤其是“藤”“树”“鸦”的色彩情调贴切地衬托出游子的思绪,使得诗句呈现出一幅深秋傍晚的荒凉萧索图景,表现出流落者孤独、凄清、悲凉的心境。情调感伤低沉。 3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三者间的联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则不成其为人。回忆固然有其意义,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对未来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1为什么“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能在读者心中营造出“甜美的忧郁”? 提示 牛希济的原词为:“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诗人由天涯芳草,联想到闺人芳草一般碧绿的罗裙,回忆起伤心离别的春晓,因而说出了为了那绿罗裙,我珍爱着每一株芳草的话语。整首词写诗人的离情别绪,而在面对芳草引起的回忆中,伤离别的情景也包含着淡淡的温馨,正是“甜美的忧郁”的境界。 2作者把“现时”看成是“1”,把对未来的憧憬看成是“0”,是为了说明什么? 提示 要说明只有把握现时,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理想越是远大,工作越是努力,数值越是巨大。这是要说明憧憬未来与把握现时要紧紧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1.形近字的分辨 ?????)击(阻)(击狙。 。ǔūz j ?????)盘子(舔)犊(舐。。n ti sh ǎì ?????)(薄鄙)(簿财。。ób bu ?????)改(篡)著(纂。 。n cu n zu àǎ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其他论文文档]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

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 摘要:文章从城市道路建设和城市交通工具的发展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强以交通工具建设、道路建设和政策法规建设为主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缓解我国城市交通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说明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交通工具;道路建设;政策法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onditions of the city’s transport developm ent in our country through two aspects:the development of roads and transport tools in city,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we are facing of the city’s transp ort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vehicle, road and policy, so could we relieve the problem of t he transprotaion in our city. At last, we refers to the important menanings of the foundational establishment constru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vehicle;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 polic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2 123座增加到54 643座,其增长率分别为85.2℅、248℅和70.1℅。(2)公共交通发展迅速。从1990~2006年间,公共交通运营的数量从6.2万辆增加到31.6万辆,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2.2标台到9.1标台,增长率分别是248℅和313.6℅。从以上这些数据我们能够发现,我国城市交通体系不论是在道路建设,还是在交通工具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并且开始制约我国城市交通的健康发展。 1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机动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1.2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国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未来交通需求量估计不足以及缺乏对城市发展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道路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路面狭窄曲折,线网的连续性、连通性与可达性差,甚至不成环不成网,瓶颈断头亦经常出现,通行能力与交通流量的需求很不适应。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线路分布不合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停车场建设不够,只做表面文章,道路越修越宽,停车场却没有相应的跟上发展,导致市区中好多车辆停靠在道路两旁,影响了交通。按照目前北京拥有社会公用停车设施的水平,到2010年北京缺少停车设施超过60万个。 1.3交通法规不健全、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2加强我国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知识分享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英文名称:Mechanical Optimize Design 学时:总计48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6学时,实验(含上机)12学时 学分:3.0学分 面向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程序设计,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教材:《机械优化设计》,孙靖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 5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目或资料: 1.《机械优化设计》,陈立周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年 2.《机械优化设计基础》,高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3. 其它教学参考数目在课程教学工作实施前另行确定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优化设计是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是将最优化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应用于设计领域而产生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利用优化设计方法可以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加快设计过程,缩短设计周期,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优化设计方法目前已经在机械工程、结构工程、控制工程、交通工程和经济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机械设计中采用最优化方法,可以加速产品的研发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机械优化设计》课程,可以掌握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建立最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基本过程,初步具备对工程中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建模、编程和计算的应用能力,为以后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门课程通过授课、计算机编程等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优化设计在机械中的作用及其发展概况。初步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掌握优化方法和使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将机械工程问题转化为最优化问题并求解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其基本要求 第一章优化设计概述(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课程的性质、优化的含义;优化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机械优化设计的内容及目的;机械优化设计的一般过程 2、机械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优化问题的几何描述;优化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要求 机械优化设计的内容及目的。明确优化的含义、任务,性质、内容、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 2、了解机械忧化设计的一般过程(步骤)。 3、掌握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以及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 第二章优化方法的数学基础(6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函数的梯度与二阶导数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贵阳市“十二·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发布日期:2013-06-18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处字体:【大中小】 贵阳市“十二·五”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送审稿) 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2年5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3 第一节规划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三节规划范畴................................................................................................................................. 第四节规划领域................................................................................................................................. 第五节规划期限:2011年-2015年。..............................................................................................第二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5 第一节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及取得的成绩 ......................................................................................... 第二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环境条件分析10 第一节机遇和有利条件..................................................................................................................... 第二节挑战和不利因素.....................................................................................................................第四章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13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规划原则................................................................................................................................. 第三节规划目标.................................................................................................................................第五章重点建设任务19 第一节城市道路部分......................................................................................................................... 第二节供水部分................................................................................................................................. 第三节排水部分................................................................................................................................. 第四节综合管网部分......................................................................................................................... 第五节公共交通设施部分................................................................................................................. 第六节慢行系统部分......................................................................................................................... 第七节垃圾处理系统部分................................................................................................................. 第八节园林绿地部分......................................................................................................................... 第九节城市轨道交通部分................................................................................................................. 第十节防灾减灾设施部分.................................................................................................................第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33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 第二节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 第三节改善建设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第四节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建设 .....................................................................

城市道路交叉路口优化设计交通设计说明

《交通设计》课程设计 -------焦作市民主路与解放路交叉口优化 -------焦作市民主路与解放路交叉口优化 (1) 一、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2) 1、交叉口概况 (2) 2、道路几何条件调查 (3) 三、交通条件调查 (6) 1、平峰机动车交通量调查 (6) 2、高峰机动车交通量调查 (10) 二、问题分析与对策 (15) 1、现状评价 (15) 2. 交通问题与对策 (22) 三.交叉口概略设计 (27) 1. 东、西、北进口道的拓宽 (27) 2东进口出口道的拓宽 (28) 4. 路段上的展宽和渐变段长度优化设计 (28) 5. 完善交叉口处标线 (29) 四.交叉口详细设计 (29) 1. 东、西、北进口拓宽及渐变宽段的详细设计 (29)

2. 东进口进口道拓宽的问题 (31) 3. 公交线路及公交停靠站的优化 (31) 4.交叉口标线的完善 (32) 五,优化方案评价 (33) 1. 现状和改善方案的效果 (33) 2成本和效益的分析 (33) 六. 总结 (33) 一、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1、交叉口概况 民主路与解放路交叉口为十字形交叉路口,这两条道路都是焦作市的市主干道。民主路为南北走向,解放路为东西走向。由于道路建设年代较早,道路线宽度较窄,已经较难以适应交通量的增长要求,虽然经过多次设计规划,但交通拥堵问题依然存在。民主路为一块板形式,入口道两车道、出口道一条车道;解放路为三块板结构的东西走向线,入口道拓宽为三车道、出口道为双车道。由于道路资源有限,为适应交通量发展要求,道路无绿化隔离带,只是设置隔离栅栏以分隔对向车辆和划分机非车道。周边分布着百货大楼、三维广场、肯德基和麦当劳等等大的客流吸引地,河南理工大学北校区以及大量的小型商铺等的生活区,此外还有邮政、工商银行等服务机构,交通环境较为复杂。由于处于商业活

浅析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分析介绍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阐述了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内容、层次及过程,论述了交通需求預测的分析方法及其相应交通需求模型在交通管理规划中的应用。 标签: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交通需求 0.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整体管理与文明水平,适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1.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基本内容与方法 1.1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 应调查、搜集的资料包括:交通小区划分及小区经济、土地利用资料、交通网络结构及道路几何要素资料、历史道路交通量及流向资料、居民出行特征资料、机动车出行特征资料、货物出行特征资料、现有交通管理设施及效果资料等。在这方面,由于交通调查面广,调查工作量大,资金投入多,因此,有的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单位,甚至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对基础数据调查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在原有交通规划资料搜集的基础上,作些补充调查即可,以致于规划方案与现实脱节,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这是一种极为错误和片面的观点,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现状分析与问题的诊断。 从道路基础设施状况、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交通管理设施及现代化程度、交通秩序、交通质量及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管理体制、政策、规划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对城市道路交通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诊断。 (3)城市交通需求分析。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7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6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7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优化设计大纲人教版第6 册 1作者认为:“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作者是怎样解释这个观点的? 明确先举个非常熟悉的例子,再指出容易干扰思路的认识,接着说选择的标准,把一切手段都归之于“选择”,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观点。 2怎样理解“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这句话? 明确作者为了打消一些人对“修辞”的畏惧感而指出这是一种偏颇认识。为装饰而装饰,便容易忘掉准确、易懂,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至于现在一些所谓新的语言,如“新新人类”等一些词汇,有许多是不规范的,而有些新的词汇出现,则是伴随着新事物产生的,另当别论。3作者提出的“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些标准? 明确“选择”的标准,一是准确性、表现力,二是时代性、社会性。这两条标准,一是从普遍性角度看,二是从发展性角度说,联系实际,切中要害。这两条标准的关键还是准确性和表现力,第二条标准是针对实际问题强调的一个方面,仍可以归到准确性和表现力上。而在准确性和表现力之间,又以准确性更为重要。 修辞选择要做到“准确性且有表现力”,需要考虑什么?结合原文和自己的体会,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修辞选择要做到“准确性且有表现力”,不仅要考虑主观方面的目的,也要考虑客观方面的要求。 主观范围主要是指自我意识方面,如选择语言材料,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准确,借助什么方式进行表达,都可遵循自己的主观意愿。客观是与主观相对的,它主要是指客观要求,它要求选择语言材料时要考虑对象,注意场合,在此基础上采取恰当的说法,注意修养,注意精神面貌。 1.字形辨识 (1)气、汽 气:本义是云气,引申为许多义项。例:空气、气息、上气不接下气、气象、香气、勇气、娇气、受气。 汽:形容为水。义项①:液体或固体受热而成的气体。例:汽车。义项②:特指水蒸气。例:汽船、汽笛、汽锤、汽水、汽车、汽油。 (2)申、伸 申:作“说明”讲。例:申述、三令五申、重申、引申。 伸:指肢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展开。例:伸展、伸直、延伸。 (3)竖、树 竖:指跟地面垂直的,如“竖井”;树:有建树的意思。所以“竖立”和“树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 2.字形与字音 he 貌合(和)神离 随声附和(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规划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1标准货车 以载重量4-5T的汽车为标准车,其他型号的载重汽车,按其车型的大小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货车,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取值。 2.2乘客平均换算系数 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其值为乘车出行人次与换算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肯定需要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提供支持。因此城市交通配套设施建设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演变为评价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本文当中详细分析现阶段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做出保证。 标签: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问题;优化对策;分析 1.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实际情况 1.1 城市交通压力较大 目前我国范围内大多数城市的交通压力都比较大,交通堵塞问题出现几率比较高,因为交叉路口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因此演变为道路阻塞的重灾区。这是因为在设计初期当中,设计人员并没有对当地人流量实际分布情况形成深入的认识。因此在道路交通规划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详细分析当地人流特征,尤其是在人流量较大的交叉路口当中,应当科学合理的使用道路工程学知识规划交叉路口,以便于可以让建成的交叉路口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2 道路整体结构不科学合理 我国道路整体呈现出来结构不科学合理这种特征,因为道路建设体系中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建成的道路自然质量不高。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并没有逐渐对现有的道路结构进行优化,因此道路上的主干和支路没有办法分清楚,呈现出来一种混乱连接的状态。并且城市外环需要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不断扩建。现有城市内道路需要不断拓宽,以便于可以承载更多的流量。各个部门应当不断弥补城市交通基础社会建设领域中的缺陷,促使交通网络的运输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1.3 道路规划中没有开展宏观调控 城市道路规划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对各个问题济宁分析,而后再科学合理的完成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大多数现有道路建设过程中没有秉承宏观调控精神。日后城市建设过程中,道路交通规划应当得到充分地重视,以便于可以弥补道路结构中的缺陷。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心态较为随意 透过套路规划,可以看出来城市的人文氛围及经济条件,将城市的特色展现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 摘要:城市道路交叉路口各种车辆汇集、行人密度大、路况复杂,是交通事故多发点,改善道路平面交叉。是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平面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设计的基本内容,解决了交通组织的安全问题,并以身边宝石花路的平面交叉口进行实例安全分析和就改建、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方案及建议。 关键词: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优化设计;交通组织;渠化;视距三角形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网也在不断增加。平面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网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的功能是连接相交道路,使其构成道路网,使路网中的人和车实现自由转向。在平面交叉口处由于多个方向的交通流进人,交通量大、冲突点多,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也特别多。由此可见,合理进行交叉口安全设施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着重从道路本身来深人分析事故原因。 2我国道路交叉口常见问题 2.1道路交叉口本身的几何构造 由于我国城市道路网规划上的历史原因,在很多城市道路网中,特别是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中,交叉口存在诸多弊端,如多岔交叉口、不规则交叉口、锐角交叉口、错位交叉口及T形交叉口大量存在。同时,一些新建的道路在建设时期对建成后交通量预测不充分,设计时对交叉口的几何设计考虑不甚合理,如进出口车道设置不合理、交叉口面积过大、视距不足、线形不合理以及没有预留建设用地等,使交叉口通行能力不足,造成交叉口交通拥挤和车辆运行混乱,加大了交通事故的危险性。 2.1.1交叉口角度过小或畸形交叉口 两条道路相交时,其交角应该大于45°,过小的交角不仅在行车时容易造成对象冲突,而且司机也不容易判断被交道路的距离和交通情况。畸形多路交叉,如X型Y型往往会给交通组织带来麻烦,一般情况下采用环形交叉口来解决。但是当相交道路角度、间距、等级组合不当时也会带来很大问题,一般通过交通组织和渠化来进行改善。 2.1.2视距不良 非信号控制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内如果存在广告牌、灌木丛,或者很多中小城市一贯采用的交叉口四角黄金地段大型建筑物等障碍物,造成一定的盲区,使前进在盲区的司机没有安全感,驾驶速度过快而交叉口较小时,很容易于被交道路的车辆发生冲突。如果驾驶员遇紧急状况时来不及反应,采取应急措施不当而造成交通事故。速度过慢又会使得通行能力过低。 视距不良的改善:在不能拆迁房屋的情况下,应该在支路上设置停车让行标志,并且对交叉口附近机非分隔带的灌木进行消减。 2.1.3交叉口面积过大又缺少必要的渠化

深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

深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 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56号),进一步加大深圳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有效支撑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加快推动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要求,以“四个全面”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快实现特区一体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深圳建设“二区三市”发挥支撑保障和引领带动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国际一流、深圳标准。把深圳质量、深圳标准贯穿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和各环节,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规划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模、服务水平适度超前,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坚持统筹规划、建管并重。统筹考虑基础设施的系统规划和项目布局,打破行政区划、部门分割和行业限制,切实发挥规划调控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建设运营管理,建立责权明晰统一、管护动态精细、执法规范有力、运转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坚持聚焦基础、安全优先。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满足居民工作生活需求。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坚持绿色优质、低碳生态。立足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环保

城市道路交叉路口优化设计交通设计说明

《交通设计》课程设计 -------市路与解放路交叉口优化 -------市路与解放路交叉口优化 (1) 一、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3) 1、交叉口概况 (3) 2、道路几何条件调查 (3) 三、交通条件调查 (6) 1、平峰机动车交通量调查 (6) 2、高峰机动车交通量调查 (10) 二、问题分析与对策 (14) 1、现状评价 (14) 2. 交通问题与对策 (21) 三.交叉口概略设计 (25) 1. 东、西、北进口道的拓宽 (25) 2东进口出口道的拓宽 (26) 4. 路段上的展宽和渐变段长度优化设计 (26) 5. 完善交叉口处标线 (27) 四.交叉口详细设计 (27) 1. 东、西、北进口拓宽及渐变宽段的详细设计 (27)

2. 东进口进口道拓宽的问题 (29) 3. 公交线路及公交停靠站的优化 (29) 4.交叉口标线的完善 (30) 五,优化方案评价 (30) 1. 现状和改善方案的效果 (30) 2成本和效益的分析 (31) 六. 总结 (31) 一、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1、交叉口概况 路与解放路交叉口为十字形交叉路口,这两条道路都是市的市主干道。路为南北走向,解放路为东西走向。由于道路建设年代较早,道路线宽度较窄,已经较难以适应交通量的增长要求,虽然经过多次设计规划,但交通拥堵问题依然存在。路为一块板形式,入口道两车道、出口道一条车道;解放路为三块板结构的东西走向线,入口道拓宽为三车道、出口道为双车道。由于道路资源有限,为适应交通量发展要求,道路无绿化隔离带,只是设置隔离栅栏以分隔对向车辆和划分机非车道。周边分布着百货大楼、三维广场、肯德基和麦当劳等等大的客流吸引地,理工大学北校区以及大量的小型商铺等的生活区,此外还有邮政、工商银行等服务机构,交通环境较为复杂。由于处于商业活动中心,交通量(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较大,且有明显的高峰时段。为减少行人干扰和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建有过街天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