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完整版)

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完整版)
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完整版)

2012年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考试

一、操作实验

传统实验:DIS实验:

实验1: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成实验4:用DIS研究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2:多用表的使用实验5:用DIS测平均速度

实验3:研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实验6:用DIS测加速度

实验8: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

实验7:用DIS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二:分组:

小组实验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实验仪器设备的初设状态

A组

实验一:

用DIS研究

通电螺线管

内的磁感应

强度

长螺线管1个,稳压电源1个,

滑动变阻器1个,导线3根,计算

机1台,数据采集器1个,磁传感

器(整个探管上至少标有10个等

间距刻度)1个,相应的连接线。

(1)计算机、数据采集器、磁传感器三者

已连接;

(2)计算机显示本实验的界面;

(3)长螺线管、稳压电源、滑动变阻器三

者已连接。

实验二:

互成角度的

共点力的合

图板1块,图钉4只,橡皮筋1根

(附有2个小绳圈),弹簧测力计2

个,带刻度的三角板1副。

(1)在图板上固定实验用纸;

(2)橡皮筋的一端已用图钉固定在“参考

固定点”上(根据橡皮筋的长度可适当调整

固定点的位置);

(3)一个弹簧测力计指针设置于非零位置。

B组

实验一:

用DIS研究

气体的压强

与体积的关

注射器1个,计算机1台,数据采

集器1个,压强传感器1个,相应

的连接线。

(1)在大气压下,将注射器的活塞定在约

12mL的位置;

(2)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压强传感器与

注射器四者已连接;

(3)监考教师依次输入12mL、11mL、

10mL、9mL四个体积值,并采集对应的压

强值;

(4)计算机显示本实验界面(已含四组数

据)。

实验二:

多用表的使

多用表(建议用MF30型)1个,1

号碱性干电池2节(装在电池盒内

组成串联电池组),定值电阻(10

欧,电阻值用橡皮胶布贴盖)1个,

导线4根(其中2根导线带鳄鱼

夹)。

(1)电池、电键和定值电阻已按图连接;

(2)断口处的导线均带鳄鱼夹(便于和多

用表表笔连接),并夹在一起。

C组

实验一:

用DIS研究

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

带滑轮的轨道1个,小车(质

量已知)1辆,钩码1组(或用其

他类似器材替代),配重片2个,

细绳1根,计算机1台,数据采集

器1个,位移传感器1个,相应的

(1)计算机、数据采集器、位移传感器三

者已连接,小车与轨道安装完毕;

(2)计算机显示本实验界面。

连接线。

注:若实验需要将位移传感器放置在小车上,则小车质量中应包含位移传感器质量。

实验二: 研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灵敏电流计

1个,1号碱性干电池2节(装在电池盒内组成串联电池组),线圈A (附铁芯)1个,线圈B 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键1个,条形磁铁1根,导线6根。

(1)灵敏电流计与线圈B 连接成串联电路,其他元件、导线等均不连接;

(2)电键处于闭合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居中。

实验一:研究共点力的合成

实验目的:

研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

图板、图钉、白纸、带绳套的橡皮筋、弹簧测力计(2个)、刻度尺、量角器 实验步骤:

1. 固定:如图a 所示,根据给定的器材,现在图板上固定一张白纸,将橡皮筋的一端

固定在纸边,将带有两个绳套的另一端放在纸面上,测力计可以拉住绳套使橡皮筋伸长。

2. 第一次拉:如图b 所示,先用一个弹簧秤拉住绳套将橡皮筋拉长至某位置,标记此

时橡皮筋末端位置为O 点,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和拉力的方向F (即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第二次拉:如图c 所示,再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同时拉住两个绳套将橡皮筋拉长至O

点,记下此时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和拉力方向F 1、F 2(即两个分离的大小和方向)。 4. 作图:取下白纸,用力的图示法分别画出表示分力F 1、F 2和合力F 矢量的有向线段,

以分力F 1、F 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以及它的对角线F ’,如图d 所示。最后比较F ’和F 。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得出,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 1和F 2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F 1和F 2所夹的对角线表示。 注意事项:

1. 弹簧使用前要调零,明确量程和最小分度。

2. 弹簧秤在拉力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在与纸面平行的平面内。 3. 拉力应适当的大些,当不要超过量程。

4.画力的图示,要选用恰当的单位长度,做力的合成图时,应将图精良画大些。

5.实验总有误差。直接测出的力F和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的合力F’不可能重合,但在误差范围内可认为重合。

实验二:多用电表的使用

一.多用表测电阻

实验目的:利用多用表测量电阻值

实验原理:欧姆表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值一一对应。

实验器材:多用表、待测电阻

实验步骤:

1)选挡:根据待测电阻的估计值,用选择开关选好适当的倍率。

2)调零:将红黑表笔相互接触,进行欧姆表调零。通过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满

偏电流处,此即为欧姆表零刻度处。

3)测量、读数:用两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两端,将从刻度盘上读数,得到的待测电

阻的阻值:RX=读数×倍率。如指针偏转角度太大或太小,则需要改变倍率

后,重新调零再次测量。

4)复位:测量结束后,拔出表笔,并将选择开关旋至“OFF”或交流电压最大处。注意事项:

1)测量电阻时,要注意当待测电阻与电路断开。

2)测量时量表笔不要与手接触。

二.多用表测电流、电压

实验目的:利用多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验原理:利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个并联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实验器材:多用表、电源、电阻R、导线。

实验步骤:

1)按右图连接电路,

2)测电压

①选挡、调零:将多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插入“+”、“-”

插孔,选择开关旋至直流电压5V档(测前要调零)。

②测量、读数:,利用红黑表笔将多用表与待测电阻并联,读出此时的电压值。

3)测电流:

①选挡、调零:断开开关,并将电阻R与开关间导线拆开;将多用表选择开关调

至直流电压500mA档(换挡要调零)。

②测量、读数:利用红黑表笔将多用表串联在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路中的电

流值。

4)复位:

注意事项:

1)开始实验前,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调至最大,实验中再慢慢减小,但要注意不要让小

灯泡两端的电压超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以免照成器材损坏。

2)在测量电流或电压时,要让电流从多用表的红表笔流入,黑表笔流出。

3)测量电流时若读数太小,则应适当改变量程,使指针发生叫明显偏转,以减小读数

误差。

实验三: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实验目的: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实验器材:

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线圈A和线圈B、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将灵敏电流计和线圈B按右图1连接成闭合回路。用条

形磁铁在线圈插入或拔出,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及其规律。

2)按右图2连接电路,用线圈A代替条形磁铁,闭合开关

后A在线圈B中插入或拔出,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

否偏转及其规律。

3)在图2电路中,线圈A放在线圈B中不动,闭合或断开

电建,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及其规

律。

4)在图2中,线圈A仍放入线圈B中不动,改

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大小,再观察灵敏电流计

指针是否偏转及其规律。

5)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会

产生感应电流。

实验四: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

⑴研究物体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所受力之间的联系

⑵研究物体在所受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带滑轮的力学轨道、细绳、小车、钩码、小车配重片、天平、支架等。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1:研究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

⑴DIS 连接:将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固定在力学轨道的高端。调整接收器、发射器的位置,使其基本正对。将接收器与数据采集器相连,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相连,构成DIS实验系统。

⑵进行摩擦力平衡调整。步骤如下:

a、双击图标,打开DAS程序,等待传感器自动连接,待变成,

了。单击“新课改实验”,

双击实验条目“用DIS

求加速度”,进入实验

界面。

b、将小车放到斜面上,

打开位移传感器发射器

电源开关,点击

“”,轻推小

车开始运动,测量小车

的加速度。当加速度接

近零时,可以认为小车

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已与

小车和轨道之间的摩擦

力平衡,见(图)。

c、如果加速度与 0 相差较大,则调节轨道的倾角,再次测量,直至达到要求。

d、点击退出,退出“用DIS求加速度”。

⑶返回软件主界面,点击实验条目“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⑷将细绳的一段栓在小车上,另一段通过滑轮拴在钩码上。

⑸在窗口下方的表格内输入小车的质量及拉力数值(等于钩码的重力)。

⑹将小车放到轨道上,点击“开始记录”,释放小车,数据采集完,点击“停止记录”

⑺点击“选择区域”,选择需要研究的一段v-t图线。此时软件窗口下方的表格中将自

动显示该段v-t图线对应的加速度。

⑻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拉力,重做实验,可得到另几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F/N

a/m·s-2

⑼处理实验数据,画出a-F图线,归纳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五:用DIS研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实验目的:

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原理:

玻意耳定律

实验器材:

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压强传感器,注射器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⑴双击图标,打开DAS程序,等待传感器自动连接,待变成,传

感器就连接成功了。单击“新课改实验”,双击实验条目“用DIS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进入实验界面。

⑵将压强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

把注射器活塞置于初始位置(一般选30-40ml处,这样气体体积变化可以较大,并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前端软管紧密连接,确保其气密性。

(3)点击“”,观察压强传感器实时测得的大气压强值

(4)在软件窗口下方的表格中输入活塞初始位置对应的气体体积值。点击“记录数据”,记录下此刻的压强值。

(5)改变注射器活塞的位置使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将变化后的体积值输入到表格中,当气压值稳定时,点击“记录数据”,记录下此刻的压强值。

(6)重复步骤5,得到多组数据。点击“”按钮。

(7)点击“P-V 绘图”,根据

已有数据在P-V坐标系中描点。点

击“图形拟合”,得到p、V 有反

比关系(图1)。

(8)点击“P-1/V 绘图”,

绘出“压强-体积倒数”关系图线。

点击“图形拟合”,得到p、1/V 有

正比关系(图2)

注意事项:

①实验时要求气体的质量

保持不变,要注意注射器与压

强传感器连接时的密闭性,实

验过程中不能拔出针筒。实验

前,先把针筒拉到一定体积再

接上压强传感器;

②为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

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同时拉

动活塞时应缓慢。

实验六: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

实验目的:

测定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感应强度

实验器材:

长螺线管、直尺、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源、DIS(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将磁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将磁传感器探管前沿置于距离螺线管中心为4cm处,

点按传感器置零按钮,进行较零。把线圈接入3V直流电源(不要接通)。

2)双击图标,打开DAS程序,等待传感器自动连接,待变成,

传感器就连接成功了。单击“新课改实验”,双击实验条目“用DIS研究通电螺

线管的磁感应强度”,进入实验界面。

3)接通3V直流电源(或电池组)。

4)点击“”,输入距离d为“4”,点击“记录数据”,在表格中会记录下

一组实验数据。

5)将磁传感器向螺线管方向靠近,每次移动0.5cm,相应输入距离d的数值,点击“记

录数据”,记录对应的磁感强度值。直到磁传感器探管伸出到螺线管另一端,得

到多组数据。

6)点击“”按钮,结束实验。

7)点击“绘图”,绘出基于实验数据的螺线管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图(图1)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题(一)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题(一) 物 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间9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卷中作答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物理学中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称为矢量。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一个是矢量( ) A .加速度 B .时间 C .功率 D .磁通量 2.电压的单位是 ( ) A .库仑 B .法拉 C .伏特 D .安培 3.一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 .R π2,0 B .0,R π2 C .R 2,R π2 D .0,R 2 4.下列图像中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中x 表示位移、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 ) A B C D 5.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 .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B .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 C .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 D .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 6.一根粗细均匀,阻值为8Ω的电阻丝,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先将它等分成四段,每 段电阻为R 1;再将这四段电阻丝并联,并联后总电阻为R 2。则R 1与R 2的大小依次为 ( ) A .1Ω,0.5Ω B .4Ω,1Ω C . 2Ω,1Ω D . 2Ω,0.5Ω 7.在轻质弹簧下端悬挂一质量为0.1kg 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弹簧伸长了0.01m ,取 g =10m/s 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1N/m B .10N/m C .100N/m D .1000N/m 8.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关于物体所受的 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B .物体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0 0 0 v v x x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卷七 第一部分选择题(全体考生必答,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A.大江东去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夕阳西下 D.飞花两岸照船红 2.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模型之一。下列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3.在长为50m的标准泳池举行200m的游泳比赛,参赛运动员从出发至比赛终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 m,50 m B.50 m,100 m C.100 m,50 m D.0 m,200 m 4.火车从广州东站开往北京站,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列车在16时10分由广州东站发车 B.列车于16时10分在武昌站停车 C.列车约在凌晨3点15分到达武昌站 D.列车从广州东站到北京站运行约22小时 5.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每经过1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1倍 B.每经过l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是2m/s D.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2m/s 6.右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信 息所得到的纸带。为便于测量和计算,每 5 个点取一 个计数点.已知s1<s2<s3<s4<s5。对于纸带上2 、3 、4 这三个计数点,相应的瞬时速度关系为 A.计数点2 的速度最大B.计数点3 的速度最大 C.计数点4 的速度最大D.三个计数点的速度都相等 7.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零时刻的速度大小为3m/s ,经过1s 后速度大小为4m/s,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 A.1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某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时间是4 s,若把水的下落近似简化为自由落体,g 取10 m/s2,则下列计算瀑布高度结果大约正确的是 A. 10m B.80m C.100m D.500m 9.下列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0.关于弹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音乐学业水平考查

音乐学业水平考查 Ⅰ.考查范围与能力要求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音乐学业水平考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为依据,结合我省普通高中音乐教学实施现状、学生基础、音乐教材选用和音乐课程资源等实际情况进行考查。 一、考查范围 考查范围包括必修模块内容和选修模块内容。必修模块《音乐鉴赏》为所有考生必考内容;选修模块为选考内容,考生从《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四个模块中任选其中一个模块内容进行考查。 二、能力要求 音乐学业水平考查着重考查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Ⅱ.考查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查形式 1、必修模块:闭卷、笔试。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选修模块:采用模块学习情况考查和当众表演考查的形式,以100分制计分。

3、综合考查成绩评定 (1)综合考查成绩必须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个分值组成。 (2)必修模块占总分值的70%,选修模块占总分值的30%。 (3)必修模块所占分值按70%折算后不得低于42分,选修模块所占分值按30%折算后不得低于18分。 (4)最终考查评定为等级制,分为A、B、C、D四个等级。100分-90分为A(优秀),89分-75分为B(良好),74分-60分为C(及格),59分-0分为D(不及格)。 二、试卷结构(必修模块) 试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听辨题、简答题等题型。 试卷中基础题占分约70%,中等题占分约20%,较难题占分约10%。 Ⅲ.考查内容与考查要求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有关文件要求,各市针对普通高中学生音乐学业水平考查内容与考查要求,应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试题库、试卷分析、音像等资料。辽宁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及有关专家将定期抽查、督导。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音乐学业水平考查内容与考查要求如下: 一、必修模块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 理 试 卷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必修和选修模块共同部分卷(70分) 选 择 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在下列选项中,都属于国际单位中基本单位的是 A 、千克、秒、牛顿 B 、千克、米、秒 C 、克、千米、秒 D 、牛顿、克、米 2、如图所示的电场线,是下列那种情况产生的 A 、单个正点电荷 B 、单个负点电荷 C 、等量同种点电荷 D 、等量异种点电荷 3、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A B C D 4、两个大小分别为9N 、5N 的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 、2N B 、5N C 、15N D 、17N 5、某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是x =2t +3t 2,x 和t 的单位为m 和s ,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 A 、3m/s 、2m/s 2 B 、6m/s 、2m/s 2 C 、2m/s 、3m/s 2 D 、2m/s 、6m/s 2 6、如图所示,一小孩用水平力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未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小孩对木箱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箱所受的重力 D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t t t t

A 、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B 、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 C 、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D 、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8、质量不同的两物体,分别置于粗糙和光滑的水平面上,在相同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相同位移,若两种情况下拉力做功分别为W 1和W 2,则 A 、W 1>W 2 B 、W 1=W 2 C 、W 1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考试知识点(修订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考试知识点 生物1 分子与细胞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得基础之上【了解】 1、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才能生活,所以病毒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单细胞生物: 依靠单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依靠分化得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理解】 1、动物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植物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 植物没有系统 3、单细胞生物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 单细胞生物无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得层次例:植物组织:营养、保护、机械、输导组织;动物组织: 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组织; 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种子; 动物器官: 心、肝、胃、肠、脾、肾 第2节细胞得多样性与统一性 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得区别与联系【了解】 科学家根据细胞有无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四、细胞学说建立得过程【应用】 1、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2、细胞学说得内容: (1):细胞就是一个有机体,一切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与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就是一个相对独立得单位,既有它自已得生命,又对其它细胞共同组成得整体得生 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德国得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细胞学说得意义: 揭示了细胞得统一性与生物结构得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得结构基础。 第2章组成细胞得分子 第1节细胞中得元素与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得元素【了解】 1、组成细胞得化学元素包括:C、H、O、N、P、S、Ca、K、Mg、Fe、Mn、B、Zn、Cu、Mo; 其中最基本元素:C ; 主要元素;C、O、H、N、S、P; 大量元素:C、H、O、N、P、S、Ca、K、Mg等;微量元素:Fe、Mn、B、Zn、Cu、Mo; 2、组成人体得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得元素就是C, 鲜重中含量最多得元素就是O。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

物理知识点公式汇总 必修1知识点 1.质点(A )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注意:不能以物体的绝对大小作为判断质点的依据) 2.参考系(A )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描述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情况时,可假设参考系是“不动”的 3.路程和位移(A )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是矢量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是x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t x v ??= (1) 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t x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5.匀速直线运动(A ) 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加速度(A )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t v a ??= a 的方向与△v 的方 向一致,是矢量。 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v 、速度的变化x ?v 均无必然关系。(怎 样理解?)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纸带上连续3个点间的距离除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用公式2 aT x =?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注意:对aT x =?要正确理解: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差...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音乐试题汇总

【26】"花儿""信天游"是哪个地区的民歌代表形式?( ) 【27】下列属于贝多芬作品的是( ) A. 《马太受难曲》B. 《惊愕交响曲》C. 《伦敦交响曲》D.《田园交响曲》 二、【选择判断题】 【31】腾格尔属于通俗唱法?( ) 【32】《辛德勒的名单》音乐选段是德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 ) 【33】《包龙图打坐在开封》选自《铡镁案》,是豫剧。( ) 【34】俄国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黑暗时代,悲观主义的思想、情绪强烈地影响着俄国的知识分子,柴可夫斯基 的(《第六(悲怆)交响曲》)作品是受其影响的。 【35】很多人在一起唱歌就是大合唱。( ) 【36】《牧歌》、《酒歌》、《美丽的草原》都属于蒙古族民歌。( ) 【37】《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 ) 【38】《马车从天上下来》是黑人灵歌。( ) 【39】轮唱是一个人唱完了,另一个接着唱。( ) 【40】《金蛇狂舞》、《步步高》都是广东音乐( ) 【41】《卡门》的作者是( )。 【42】下列哪首不是新疆民歌?《茉莉花》 【43】歌曲《魔笛》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代表作。( ) 【44】我国民歌按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类。( ) 【45】柴可夫斯基是奥地利作曲家。( ) 【46】《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者是聂耳(曲)、田汉(词)。 【47】《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是新疆民歌,由女中音演唱。( ) 【48】京剧按行当可分为生旦净丑。( ) 【49】《怒吼吧,黄河》选自《保卫黄河》。( ) 【50】 ( ) 徐沛东 是词作家,王立平是曲作家。 A 对 B 不对 三、【选择连线题】 【51】选择正确的一项( ) 《谁不说俺家乡好》 电视剧插曲 《晴朗的一天》 电影插曲 《卡门序曲》 管弦乐曲 《重整河山待后生》 歌剧选曲

物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

V F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 A. mgh B . mgH C. mg (H + h ) D. mg (H - h ) 第一部分 必答题(必修模块 共 8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32 分) 1. 下列物理量中, 属于矢量的是( ) A.质量 B. 动能 C. 力 D. 路程 2. 如图所示,小物体 m 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随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物体的 12. 用绳系一个小球,使它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绕 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小 球运动到 A 点时绳突然断裂,则此后小球将 ( ) 1 A. 沿轨迹 1 运动 B. 沿轨迹 2 运动 C. 沿轨迹 3 运动 D. 沿轨迹 4 运动 第 12 题图 受力情况是( )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向心力 D.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中运动的物体是不受重力的作用的 B.重力有时也叫质量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 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13. 一艘轮船以速度 10m/s 匀速运动,它所受到的阻力为 1.2×107N ,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 ) A.1.2×105kW B.9.0×104kW C.8.0×104kW D.8.0×103kW 14.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 B.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C.周期小的半径一定大 D.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15、对于质量为 m 1 和质量为 m 2 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 F = G m 1m 2 ,正确的是( ) r 2 4. 有两个大小分别为 3N 和 4N 的作用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 ( ) A.0 B.5N C.10N D.12N 5.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有在突然静止时才有惯性 B.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C.自由下落的物体没有惯性 D.汽车行驶时没有惯性,但刹车时有惯性 6.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 s =4t +2t 2 (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是( ) A .0 m /s B .2m /s C .4m /s D .8m /s 7. 将质量为 10Kg 的物体提升 10m ,重力做了多少的功 ( ) A .100J B .1000J C .-1000J D .-100J 8. 如图,重为 100N 的物体 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用 F =20N 的力竖直向下压物体,则地面对物体的作用力 ( ) A.80N ,竖直向上 B.120N ,竖直向上 C.80N ,竖直向下 D.120N ,竖直向下 9.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述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 力停止以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B.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它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或者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10. 某人站在奥星楼房顶层从 O 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最大高度为 20m ,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 下方 25m 的 B 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 A .25m 、25m B .65m 、25m C .25m 、﹣25m D .65m 、﹣25m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从离桌面 H 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度为 h 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地的机械为( ). A. 公式中的 G 是引力常量,是人为规定的 B.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 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C. m 1 和 m 2 所受引力大小总是相等,而与 m 1 和 m 2 是否相等无关 D.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16. 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 3:1,线速度之比为 2:3,质量之比为 2: 3,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2:3 B .它们的向心力之比为 2:3 C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2:1 D .它们的向心力之比为 2:1 二、填空题(4 小题,共 24 分) 17.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加速度为 m / s 2 ,第 2s 末的速度 为 m/s ,前 2s 内物体下落的位移 。 18. 如图 4-2 所示,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所具有的动 图 4-2 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填“增加” “不变”或“减少”) 19.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线速度与半径,周期的关系 ,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向心加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 。 3 A 2 4 O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卷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1.本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36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所有题目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4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pì槛.车kǎn 一曝.十寒bào B.日昳.dié羹.汤gēng百花争妍.yàn C.内讧.hòng 木铎.duó棱.角分明líng D.镌.刻juān 簟.席diàn 楔.形文字xi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慰藉聆听抢词夺理既往不咎 B.契机体恤张灯结采推心至腹 C.绿洲震撼相提并论平心而论 D.真谛休憩举步为艰标炳千古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水为天地至柔之物,却着不尽的力量,河中圆圆的鹅卵石就是明证。治水,不二法门是,不违其本性,不悖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征服,鲧以刚制之,终究大业未成,送了自己身家性命;而禹以柔制之,最终降服洪魔,造福苍生。 A.孕育因地制宜妄想反而 B.蕴含因势利导希望却 C.蕴含因势利导妄想反而 D.孕育因地制宜希望却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儒家普通的学派,西方式的宗教团体,它没有严密的组织制度,不重视自身有形力量的拓展,没有特殊的利益诉求,它基于普遍人性的一种公共性的社会德教。致力于向社会和各领域提供基本道德规范和公共生活准则,使社会人生沿着向上向善有序的文明方向前行。 A.不仅是而且是虽然 B.不是也不是是 C.不仅是也是却 D.不是而是是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西世界杯决赛,德国经过12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兵不血刃 ....,最终以1:0绝杀阿根廷,成为首支在南美夺冠的欧洲球队。 B.他潜心于文学研究,身居书斋数十年,焚膏继晷 ....,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未来五年,中华民族将穿越萦绕千年的小康梦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幅亿万人民勠力 .. 同心 ..决胜全面小康的壮丽图景即将展开。 D.闻得老人一席话,顿时犹如醍醐灌顶 ....,我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明白了他一直以来藏在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考前必读 1.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 =Δx /Δt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Δv /Δt =(v t -v 0)/Δt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 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t x v ??=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t x v v t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 速度公式:at v v +=0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 位移速度公式:ax v v 2202=- 平均速度公式:t x v v v =+=20 1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②表示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 ③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 1时间内②的位移 11.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静止 ; ②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③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 12.自由落体运动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音乐复习提纲)

1.《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2.吴祖强: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 3.刘德海:琵琶演奏家; 4.柴可夫斯基:俄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第六(悲怆)交响曲》等; 5.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6.音乐的形式要求: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等; 7.民歌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 8.西北民歌 代表曲目: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 风格特点: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9.中原民歌 代表曲目:《沂蒙山小调》(山东)、《王大娘钉缸》(河南)、《孟姜女哭长城》(河北); 10.南方民歌 代表曲目:《弥渡山歌》(云南)、《对鸟》(浙江); 11.少数民族民歌 内蒙古民歌代表曲目: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短调民歌《嘎达梅林》; 西藏民歌代表曲目:《宗巴朗松》; 维吾尔族民歌代表曲目:《牡丹汗》; 12.各民族代表乐器:扎木聂(藏族)、马头琴(蒙古族)、手鼓(维吾尔族)、冬不拉(哈萨克族); 13.鼓吹乐:是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 代表曲目:《滚核桃》、《童谣》等: 14.“打溜子”: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代表曲目:《锦鸡出山》; 15.江南丝竹: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以及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乐种,所用乐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等;代 表曲目有《中花六板》等; 16.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主奏乐器有高胡、扬琴等,代表曲目有《娱乐升平》等; 17.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18.梅兰芳: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19.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0.京剧的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 21.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两部分; 22.京剧的著名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京剧《贵妃醉酒)选段)、《家 住安源》(现代京剧《杜鹃山》选段)等; 23.呼麦: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种民间唱法。 代表曲目:《四岁的红鬃马》(蒙古民歌); 24.《星星索》: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 25.《欢迎》:印度民间乐曲,萨朗吉演奏; 26.《巴雅提木卡姆》:阿寒拜疆民间乐曲。卡曼贾演奏; 27.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复杂多变、强烈奔放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灵魂。 代表曲目有:《非洲赞歌》(加纳民歌)、《鼓舞》(布隆迪圣鼓)、《门库尔雅》(坦桑尼亚民间乐曲); 28.特色乐器:萨朗吉(印度)、卡曼贾(阿塞拜疆)、马头琴(蒙古族)、马林巴琴(非洲)等; 29.《鸟儿在歌唱》:保加利亚民歌,用欧亚唱法演唱; 30.《优雅》:苏格兰民间乐曲,苏格兰风笛演奏; 31.《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罗马尼亚民间乐曲,排箫演奏; 32.《告别》:秘鲁民间乐曲,用排箫、盖那笛、恰朗戈等乐器演奏 33.《美丽的小天使》:墨西哥歌曲; 34.《小伙伴》:阿根廷著名探戈舞曲,节奏强烈,情绪紧张、激越; 35.特色乐器:苏格兰风笛--发音粗犷有力、音色嘹亮: a)爱尔兰风笛; b)排萧-----欧洲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36.巴赫: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马太受难曲》等; 37.《马太受难曲》:巴赫的代表作品之一,被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38.十二平均律:将八度音程平均分为12个相等音程的律制,由中国明代律学家朱载境1581年首创; 39.贝多芬: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 曲》等: 40.《第九(合唱)交响曲》:在作品的第四乐章中,贝多芬将人声引入庞大的管弦乐队中,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 作为歌词; 41.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魔王》、《鳟鱼》、《菩提树》等,被誉为“歌曲之 王”; 42.艺术歌曲:由作曲家以某种艺术表现为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 A. 细胞膜B .核膜C .细胞D .核糖体 3. 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 A. 细胞核中 B.细胞质基质中C .线粒体中D .叶绿体中 4. 科学家说:"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兀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 .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C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 .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 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D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 蛋白质的结构多种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以下过程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 关系的是 A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 B .水分的运输 C .抗体消灭抗原 D .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7. 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取“化疗”的方法来治疗,其实质就是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 复制,这时的肿瘤细胞就停留在 A. 分裂间期 B .分裂前期C .分裂后期D .分裂末

& 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A. A-P?P?P B . A-P-P-P C . A-P-P ?P 9?根据药理分析,一种茅草的根内含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判断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饮用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试剂来鉴定该产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A. 碘液B .斐林试剂 C .苏丹III试剂D .双缩脲试剂 10. 能够促使淀粉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B ?蛋白质 C ?脂肪酶 D ?麦芽糖酶 11. 下面对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B. 细胞分化能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C. 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都来自一群相似的胚胎细胞 D. —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不可能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有时会有一些变化 12. 下图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甲T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②乙T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T乙T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T甲T乙的全过程 .③ C .①②④D.①②③ 13.施莱登和施旺认为: “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对这一观点的正确理解是 A.新细胞是从老细胞核长出的 B .新细胞是在细胞质中结晶产生的 C.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老细胞通过分化产生新细胞 14. 把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的原因是 A.细胞呼吸减弱 B .细胞呼吸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分解 15.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能进行光反应 C. 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 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16. 右图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曝于光下后, 并根据其吸收CO量制成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 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D. 整段曲线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黑龙江省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学业水平测试方案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音乐鉴赏学业水平测试方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音乐鉴赏学业水平测试工作以教育部颁发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推动素质教育,促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基于我省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学现状,增强我省高中音乐鉴赏学业水平测试考核力度,特制定本方案: 一、测试对象 全省普通高中全体高一学生。 二、测试内容 1.《音乐鉴赏》模块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音乐知识; 2.学生在课内外应知应会的音乐鉴赏常识; 3.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鉴赏感受及分析判断水平。 三、测试原则 1.测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对学生的重视,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注重和促动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2.评价内容要多元化,体现出对三维目标的注重 3.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1)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占总成绩的30%; (2)终结性评价——高一学年下学期期末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四、测试方式 测试时间:全省统一时间,60分钟; 测试分值:笔试,闭卷;卷面满分100分; 试卷题型:听辨题、辩析题、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论述题;

试卷难度比例:基础题占70%;稍难题占20%;较难题占10%。 五、测试建议 1.建议全省统一制做测试用音响光盘(一式两份)。 2.测试形式分为笔试及学生平时表现两项内容: (1)卷面部分:卷面部分占70%。考查学生对音乐鉴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重点测试学生聆听音乐作品时,对音乐的感知、体验、分析及鉴赏水平。 (2)学生平时表现:学生平时表现占30%。学生平时表现成绩由学生学籍所在学校提供,重点测试学生出勤、学习态度和应知应会的音乐鉴赏常识。 六、试题题型示例 第一题:听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时间:学生听辩音乐的时间约20分钟,10题,每段音乐之间有答题时间。 2.范围:包括民歌、京剧、欧洲民间音乐等内容。 第二题: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时间:播放两段音乐,时间约10分钟,每段音乐之间有答题时间。 2.范围:包括演奏乐器、演唱形式、曲式、速度、音乐情绪、音乐内涵等。 3.学生写下自己鉴赏体会。 第三题:填空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 所考内容为测试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及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 第四题: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最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物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2 A(牛顿 B(米 C(米/秒 D(米/秒 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5N和8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为 A(5N B(8N C(12N D(14N 3、在下列图像中,描述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座位上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考系可以为 A(地面 B(坐在他身边的乘客 C(公路边的树木 D(公路边的房屋 5、关于行星的运动及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 B(所有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都相同 C(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6、物体的惯性大小取决于 A(物体的运动速度 B(物体的质量

C(物体的加速度 D(物体受到的合力 7、如图所示,一个木箱静止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则 A(木箱受到四个力作用 B(木箱受到两个力作用 C(木箱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 D(木箱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 高一物理第二次月考 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等实验中都 用到了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是 6V以下的交流电源 B(6V以下的直流电源 A( C(220V的交流电源 D(220V的直流电源 9、如图所示,让质量相同的物体沿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斜面从顶端运动到底端,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B(乙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C(丙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D(重力做的功一样多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必修 1.质点 A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 A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A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Δx/Δt,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 A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a=Δv/Δt=(v t-v0/Δt,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t x v ??=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A t x v v t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 速度公式:at v v +=0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2019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音乐美术体育说明

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素质测试标准 (2019 年版)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 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9〕11 号)和《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渝教基发〔2018〕24 号)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 级普通高中学生课程设置及周课时安排表的通知》(渝教基发〔2018〕28 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音乐 一、测试目标和要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音乐学科素质测试,从音乐学科知识、音乐实践活动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检测学生的音乐鉴赏、表现和评价能力。促进学生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提供有益参照。 二、测试内容标准 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的音乐课程必修模块——“音乐鉴赏”和音乐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为测试内容。 (一)音乐鉴赏内容标准

1.欣赏中外作曲家的优秀音乐作品,感受、体验其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等。 2.聆听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认识了解中外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并能对其做出评价。 3.能够在电脑上应用相关软件欣赏音乐,并能够通过互联网收寻和下载音乐资料。 4.能够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5.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能够对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有基本的认识。 6.能够借助乐谱熟悉音乐作品的主题。 7.能够联系姊妹艺术或其他相关学科,对所聆听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文化特征作比较,并进行综合评论。 8.能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或社会音乐生活现象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9.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10.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了解西方音乐不同发展时期的简要历史。 (二)音乐学习、实践活动

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3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6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麦克斯韦为经典力学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B.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伽利略认为一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都处于静止状态 2.分析下列运动时,可将有下划线的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D ) A.瓢虫翅膀的煽动 B.乒乓球的旋转 C.运动员跨栏

D.火星绕太阳公转 3.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面上的船为参考系 B.“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以地球为参考系 C.“钟表的时针在转动”以表盘为参考系 D.“火车行驶出站台”以该列车上的乘客为参考系 4.运动员参加110米栏比赛,11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2 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A.10 m/s B.11 m/s C.6 m/s D.12 m/s 5.下列物理量均为矢量的是( D ) A.速度、力、质量 B.加速度、力、温度 C.平均速度、功、位移 D.瞬时速度、加速度、力 6.下列运动中不能用经典力学规律描述的是( D ) A.子弹的飞行 B.和谐号从深圳向广州飞驰 C.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 D.粒子接近光速的运动 7.汽车以72 km/h 的初速度做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 m/s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汽车的速度每秒增加5m/s D.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 8.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末的速度达到15 m/s,汽车的加速度是(B )A.1 m/s2B.3 m/s2C.5 m/s2D.15 m/s2 9.小明站在电梯里,当电梯以加速度5 m/s2下降时,小明受到的支持力( A )A.小于重力,但不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