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识形态

高校意识形态
高校意识形态

应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高校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当前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太多问题,甚至很突出、很尖锐,高校不可能置身事外。这些年一些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还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挑战随时都在面对。有些是来自社会的挑战,有些是来自校内的挑战,在政治信仰方面有些情况并不乐观。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我们高校责任和任务很重。

要进一步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意识形态关系方向、道路、思想、制度。在和平环境,作为执政者,反腐放松会铸成大错,意识形态失管同样会铸成大错。前苏联就是惨痛教训。回顾分析苏联解体,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混乱,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全面否定,最后政权垮台。我们抓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看到意识形态在方向、道路、思想、制度上的影响,切实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要求上来。要在深化认识中,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这应表现在领导责任的落实上。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长要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把主要责任担起来。二级学院的党政主要领导也要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责任。明年高校书记校长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要增加意识形态工作内容,就是要让书记们讲一讲意识形态你抓得怎么样。这是党建一个很需要加强的方面。应表现在工作部署上。在工作部署上,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同时要深入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自身意识形态存在问题的措施。工作仅是贯彻上级精神是不够的,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情况,也应有不同的工作办法。还应该表现在对重点人、重点事的处置上。我们要求,在处理重点人、重点事上,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一定要靠前指挥,积极参与,亮明态度,提出办法。

要着力做好教师工作,尤其是教师的思想工作。在高校,能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关键看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授的学生的思想取向。从某种

程度上讲,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老师。学生越年轻,老师的影响越大。而在这方面,我

们有些专业、有些课堂,情况不容乐观。我们有些教师自身思想信仰问题没解决,自身思想

信仰有偏差。

抓高校意识形态,重点应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一方

面要研究加强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的老师讲,现在领导会很多,一般教师会很少,

基本上上完课就走人,在学校接触到的来自正面的教育太少。即使是很少的集中,也是讲业

务比较多,很少讲思想政治。这种状况应该改变。高校应研究加强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及

培养,让他们从学校多了解一些中央、省里的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特别是有关思想政治的

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融合于日常的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现在不少

老师,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不了解。讲课中,除了从网络上,从一些刊物书籍当中搜索一

些例子,社会情况到底怎么样真的很不了解。要增加老师的社会实践。不仅是思政课老师,

所有的老师,都应增加社会实践。多与社会接触,对国情就会更了解,对老百姓的愿望就会更了解,对党和政府的政策也会更了解,就会切实增强身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中国社会需要团结稳定,需要改革开放,在课堂上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我们应该用社会责任这杆称多称称。

做教师的工作还要多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帮助他们多解决一些在教学上、科研上的困难,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做教师工作光讲大道理没有用。要把相应的关心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关心老师要求领导有点忍让精神。比如在科研经费分配上,咱们吃点亏行不行?如果领导很强势,常常考虑发展自己的学科,自己的实验室,那教师们的心态就不好,有些人就会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发泄到课堂上去。还有我们把职称评审权下给了各高校,前段时间,有些高校领导想自己破格申报评审,这怎么行?还未评未聘,老师反映就很大。你又没有什么突出的学术成就,怎么好破格呢?领导在相关利益上一定要处理好,处理好了,老师的气就会顺。

要有效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落到学生。学校最大的责任就是育人,在我们国家的学校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育人要关注课程,关注课堂。大家知道,去年以来,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推动大家关注课堂,关注教学,强化育人,提高课堂课程教育的教化作用,尤其是思想教化作用,道德教化作用。学校重视知识培养,重视能力培养必需的,但是更应该重视思想道德的教化作用,这更重要。知识、能力,说实话,学生毕业了还能补,思想道德出问题了,就来不及补了。加强思想教化、道德教化,在开好思政课的同时,要不断强化专业课的育人作用,增加专业课的教化职能。育人,加强意识形态的引领,单靠思政课是远远不够的。在高校,对学生影响大的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不应仅仅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讲授。任何一个专业课程,都有思想贯穿在里面,都有道德的追求在里面。我们应该很好地发掘和强化专业课职责。

要抓校园文化。润物无声,在学校关键是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打造校园文化,应切忌形式主义,应紧紧围绕着学生老师的学习、工作、生活来进行。近期重点打造教室文化环境,图书阅览室文化环境,学生宿舍文化环境,还有实验室文化环境。打造校园文化,不是让大家又去搞大建设,实际上是动员和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教师、学生的进步成果和理想追求。可以把教师、学生闪光的东西上墙嘛,可以把他们一些很好的体会上墙嘛,让老师同学互相影响,互相鼓励。图书馆应多功能化,既是藏书的地方、读书的地方,还应是学生交流的地方,甚至是学术讨论的地方。国外一些好的大学图书馆都是多功能化的。明年我们想在学校图书馆推广安装冷暖空调。图书馆尤其是阅览室,没有冷暖空

调,冬天很冷,学生坐不住,夏天很热,学生也坐不住。我们要改善条件,让图书馆尤其是阅览室成为学生最爱去的地方。寝室文化也很重要,要把寝室文明建设好,关键是坚持,经常地持久地做下去。

要抓网络。现在的世界,有一个现实世界,有一个网络世界。在生活中,我们许多学生接触社会,主要靠网络。网络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那消极的、负面的,甚至反面的东西就会去占领。我们的网络空间环境,十八大以来有了明显改善,但问题还很多。一个人整天泡在网上,思想很容易变消极,甚至很容易对社会持抵触情绪。因为网上骂人的、抱怨的东西太多,灰色、黄色以致黑色的东西太多。我们应重视网络阵地。要加强自有网站建设。每个高校都有一些网站,咱们的网站要研究怎么样增加充实让学生能够接受的、感兴趣的东西,增加吸引力。同时,积极参与学生的网络空间,与他们一起谈学习、谈人生,理解他们,并帮助他们。

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经常参与社会实践,精神状态就好,就能够更脚踏实地。我们在座的高校主要领导大多数都出生于50年代或者60年代初期,说实在的,我很留恋当年读书时候的学工、学农、学军。当时学校教授的知识可能许多都忘了,但学工、学农、学军给予我们的意志和品格锻炼却是长久的,甚会影响了我们一生。咱们知道什么叫苦,可现在的不少孩子不知道苦,甚至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珍惜生活。我们要努力帮助学生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

做学生工作,我们还要重视主动回应学生关切。凡是学生关切的事我们都不要忽略。应该回应的回应,该解决的问题我们解决,做错了的,坦诚承认并切实改正。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们是爱他们的,所做的一切,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他们健康成长。

要严格学校管理。现在,我们高校在管理上总体还是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学校管理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意识形态上,管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首先要把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授课有纪律这一条落实好,我们学校要严格各类论坛、讲座等的管理。在我省的高校,决不能给任何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舞台。要严格防范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宗教势力的渗透。要严肃查处违法违纪的人和事。首先是领导旗帜要鲜明,做战士,不做绅士,不要怕网上谩骂和围堵。

要加强对政治理论问题的研究。我们高校有这样的能力,有这样的人才,应组织加强相关研究,包括课程二次开发。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几个方面突出问题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几个方面突出问题▲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较量中的重要筹码。 ▲当今世界,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思想领域的争锋、较量从来不会消失,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任务艰巨。 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较量中的重要筹码。当今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核弹与火箭”退居幕后,“意志与思想”走向台前。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作为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参与国,基于国际、国内各种压力,中国被推到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苏联解体及西方敌对势力对后社会主义国家一系列“颜色革命”的成功,使中国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重要目标国家。西方敌对势力除了在经济、政治领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以外,更注重通过文化渗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文化渗透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的文化宣传,即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长期思想渗透。最典型、最常用的是广播电台和电视的覆盖式宣传。美国的CBS、CNN等媒体发

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发布的总信息量的100倍。这种直接的文化渗透规模大、成本低、覆盖面广,正如《华盛顿邮报》宣称的,“西方世界在寻找瓦解共产主义方法,花费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和亿万美元,却发现答案就在电视新闻里”。如今,借助互联网,直接的文化宣传更获得了便捷、高效、广泛、强势的高科技平台,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另一个重要阵地;第二种是以文化商品为载体,向社会大众渗透西方的各种价值观。二战之前,西方敌对势力就注重文化输出与国家地缘战略的结合并用,二战之后更加重视通过全面的文化输出对他国施加影响。美国好莱坞电影成为典型代表,甚至有媒体称好莱坞电影是“铁盒里的大使”。通过这种方式传播文化价值观念,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往往能达到“无为而治”、“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第三种是以教育和学术交流为掩饰,向高层学者、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进行价值观渗透。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名目众多的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福布赖特基金会等,拉拢和利用高层社科研究人员和知识分子,意在培养从内部瓦解社会主义的“文化基因”,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传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社会大众。 二是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在思想领域,争锋、较量从来不会消失。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既有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也有主张改良、倡导民主、自由的民主社会主义,更有借歪曲、诋毁党的历史和领袖人物虚化中国共产党历史

小学意识形态网络安全实施方案

***镇小学 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工作方案 为落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根据教育和体育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如下分工: 一、成立***镇小学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 二、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分工 学生网络意识责任人:** 教师网络意识形态责任人:** 党建网络意识形态责任人:** 三、具体实施 (一)坚持用防并举,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 1、加强网络阵地建设。重点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及时掌握舆情。 2、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把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提高师生的整治素养,增强网络世界的抵御能力。 3、做好网上正面思想舆论。做好先进典型、先进人物的宣传,在校园网、QQ群、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开展正向

舆论宣传引导。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价值。 (二)加强管控监督,打造网络意识形态“保障网。 1、健全舆情综合防控体系,完善工作机制。 2、加强队伍建设,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充实网评员队伍,规范工作流程,加强网络信息管控,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 3、进一步规范网络信息管理和报送流程。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定期研判,及时报告、定期专项督导考核的工作、突发问题和重要事项专题会商机制,及时掌握工作动态。 (三)健全应急方案,完善网络舆论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师生突发的网络舆情,相关第一接报人第一时间报告书记和校长。根据突发情况,报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分管领导,并根据实际情況及时成立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明确工作分工,开展后续处置。 具体流程如下: 相关第一接报人→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分管负责人(汇报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员、事态发展情況)→分管责任人第一时间报告书记和校长→研判情況后,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及分管校领导、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成立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明确分工,确定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意见和建议,各负责人员分头开展工作,有第一手信息立即反馈,形成信息闭

大学生意识形态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权威性的话语,是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总体,它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是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我国,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这是维护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信念支柱。做好对青年一代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转型带来了诸多矛盾以及全球化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对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冲击。 当今中国社会既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处在矛盾凸显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各种矛盾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爆发,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少数党员干部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冲突的孵化器,在引发普通民众心理失衡,质疑司法公正,改革公平的问题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此外,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明显的多元趋势,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官僚主义、贪污腐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迷信等消极现象有所抬头,这些思想渗入校园也部分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感召力。 另外,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实行的“西化”和“分化”战略,也在干扰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普世文化”,标榜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合理性”与“优越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西方打压我国的意识形态愈加呈现反弹和激化走势,他们不断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传输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意识形态终结论”,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心理。 此外,某些学校以学生反感为由,通过各种途径缩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不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来自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缺乏深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缺乏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产生怀疑,从而不敢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一些意识形态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照本宣科,面对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难以做出有针对性的令人信服的回答,存在着教育实效性差的问题。而另一些教师只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看作是一种纯业务性的工作,对课程肩负的使命没有深刻的认识,教学中一味迎合学生,追求所谓的生动有趣,而不懂得当代大学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认识世界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更需要一个选择和鉴别信息的思想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思想基础。当代大学生总体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但拒绝简单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方法亟待改进。 国际国内、高校内外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思想活跃但缺乏判断能力且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迷茫甚至误解,动摇大学生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与决心。如果任由态势发展,势必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动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问题并保持高度的重视和警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视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调查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调查 所谓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属于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识,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和推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民主权利屡遭破坏、公平正义难以伸张、社会道德每况日下、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等重大社会问题。 高校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抗西方虚假意识形态渗透的前沿阵地。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积极应对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的变化,准确把握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和困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是我国目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一项既现实又紧迫的重大任务。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一些国家通过文化等的渗入,影响当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妄图通过这种方法,达到和平演变

中国的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把高校视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辨别事物的能力,抵制西方的各种文化侵入。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大学生,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程度。为此各高校开展了一系列这方面的课程,在本科阶段就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法》两门课程,意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国家教育部也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也积极开展工作。但现实中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以农大为例校内的大学生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学习,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所以对这门课的学习不认真,态度消极怠慢,上课听歌、玩手机等现象在课堂上已经是一种常态。虽然老师在课堂积极的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的

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社会的巨大变革,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了较大影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契合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主动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科学应对并在这场变革中把握主导地位,树立起大数据的思想观念,同时深入挖掘大数据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标签:大数据;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维护 随着人类社会“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手机、PC等数据承载方式的推广,大规模的几何式的“数据大爆发”趋势日渐显著,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类思考世界的方式。高校历来是个别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进行渗透的重要领域,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掌握着先进的传播载体,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在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上借助“大数据”进行“移动化”渗透的主要群体。因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迎合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在各种社会思潮交汇和意识形态较量的平台上,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有效利用“大数据”维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数据时代”及其特征 大数据(Big Data)最早产生于IT领域,人们用它来形容网络信息高速膨胀时代不断产生的数据集,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对大数据的定义是:“大数据是指那些规模大到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工具已经无法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1〕通常我们用体量大(V olume)、多样性、(Variety)、价值性(Value)、速度快(Velocity)来概括大数据的基本特征。简言之,大数据是借助计算机等存储设备对数据进行存储、挖掘、分析、预测的数据集合。其实,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在于数据集合之容量大,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对数据集合的整合、分析和交换发现新的效用,带来新的价值,走向“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归结起来,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凸显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海量数据成为常态。有统计显示,每天数以亿计的网络信息产生,被分享、被接收。群消息堆积,朋友圈刷屏产生“信息超载”,形成了民众娱乐化、快餐式的生活方式。例如:百度公司目前数据总量接近1000PB,存储网页数量接近1万亿页,每天大约要处理60亿次搜索请求,几十PB数据。〔2〕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群体,刷微博,微信、QQ、浏览新闻,以及每天使用的网络浏览记录,都不断产生由文字、照片、音频、视频、对话、邮件等构成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为大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与互动的空间,客观地反映了展现了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动态。 二是快速传播得以实现。大数据的产生速度之快与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之快

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

·现代管理2012/8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科学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集团(在有阶级的社会就是阶级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自觉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体系。但是,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不可能只有一种纯粹的形式。这是因为,一定的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性质也不同。然而,任何国家或社会,其内部总是或有不同的阶级、阶层,或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或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其外部总是要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影响。因而,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不可能只有一种意识形态。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尽管可能存在多种意识形态,但各意识形态的地位并不是平起平坐的,而总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 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即主流意识形态。这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它引导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多少种所有制、有多少个阶级,就有多少种反映其利益的意识形态。因此,意识形态不可能只有一种,而是多种多样的。在当代中国,事实

(完整)高校意识形态

应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高校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当前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太多问题,甚至很突出、很尖锐,高校不可能置身事外。这些年一些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还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挑战随时都在面对。有些是来自社会的挑战,有些是来自校内的挑战,在政治信仰方面有些情况并不乐观。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我们高校责任和任务很重。 要进一步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意识形态关系方向、道路、思想、制度。在和平环 境,作为执政者,反腐放松会铸成大错,意识形态失管同样会铸成大错。前苏联就是惨痛教 训。回顾分析苏联解体,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混乱,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全面否定,最后 政权垮台。我们抓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看到意识形态在方向、道路、思想、制度上的影响, 切实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要求上来。要在深化认识中,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 领导。这应表现在领导责任的落实上。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长要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把 主要责任担起来。二级学院的党政主要领导也要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责任。明年高校 书记校长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要增加意识形态工作内容,就是要让书记们讲一讲意识形态你 抓得怎么样。这是党建一个很需要加强的方面。应表现在工作部署上。在工作部署上,我们 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同时要深入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自身意识形态存在问 题的措施。工作仅是贯彻上级精神是不够的,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情况,也应有 不同的工作办法。还应该表现在对重点人、重点事的处置上。我们要求,在处理重点人、重 点事上,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一定要靠前指挥,积极参与,亮明态度,提出办法。 要着力做好教师工作,尤其是教师的思想工作。在高校,能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关键看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授的学生的思想取向。从某种 程度上讲,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老师。学生越年轻,老师的影响越大。而在这方面,我 们有些专业、有些课堂,情况不容乐观。我们有些教师自身思想信仰问题没解决,自身思想 信仰有偏差。 抓高校意识形态,重点应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一方 面要研究加强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的老师讲,现在领导会很多,一般教师会很少, 基本上上完课就走人,在学校接触到的来自正面的教育太少。即使是很少的集中,也是讲业 务比较多,很少讲思想政治。这种状况应该改变。高校应研究加强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及 培养,让他们从学校多了解一些中央、省里的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特别是有关思想政治的 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融合于日常的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现在不少 老师,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不了解。讲课中,除了从网络上,从一些刊物书籍当中搜索一 些例子,社会情况到底怎么样真的很不了解。要增加老师的社会实践。不仅是思政课老师,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1).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1) 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包括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民主社 会主义等等许多流派,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它以个人主义 为核心,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集中体现着资本主义的政治关系、政治 行为、政治体制和政治价值观,对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 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20世纪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30年代 的“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撒切尔主义”、“里根革 命,”是两次不同类型的自由主义改革,标志着20世纪自由主义在基本政策层 面上的两次重大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次转型使自由主义脱离了19 世纪传统的自由放任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 20世纪维护和保持了自己的发展势头和活力。 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第一次转型 1、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14?16世纪,资产阶级刚刚 形成,本身的力量十分软弱,尚不能直接提出夺取政权的要求。他们首先在思 想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斗争,用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以理性为武器批 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 反对蒙昧主义。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另一场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宗教改革运动 的发生、发展。通过这场斗争,资产阶级初步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主要代表 人物及其理论有马基雅弗里的共和政体论;马丁?路德的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 加尔文改革教会的民主思想;在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人民自由、 人民主权等思想;法国一些思想家提出的自由状态、自然权力、人民主权、政 府源于契约思想等等。这些理论观点为近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重 要的思想材料。 17至 18世纪,在欧美许多国家相继发生了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 众广泛参加的反封建革命运动。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为适应资产阶级夺取政 权和建立新社会制度的需要,提出了以“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思想为核心的学说。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 所体现的人权原则和包括的公民基本权利,构成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重要 内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各项权利,诸如自由权、平等权、参政权、财产 权等,均说成是一切人的、普遍的权利。所有这些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奠定了 思想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并成为其重要内容。 任何类型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反映,上层建筑 服务于经济基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保障私有财产不可 侵犯为目的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核心是以个人为中 心来对待社会和他人的个人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生动 而形象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特征,他们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 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 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 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 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 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新特征及对策建议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新特征及对策建议 【要点】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沿。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但也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被边缘化,多种社会思潮渗透,对西方价值渗透渠道缺乏警惕,以及宗教信仰升温”等问题。面对新形势,高校急需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方式,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监管,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精神环境。 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的课题研究成果,针对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特 征,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 沿。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多种思潮交织和交锋的新特征,对高校的办学方向、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急需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仍需切实巩固。总体看,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新时期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主流,但也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高校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个别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忽视、轻视、甚至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思想政治课教学在重点抓业务的大环境下一定程度被淡化和边缘化。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离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要求还有距离。 2?多种社会思潮渗透且影响深刻复杂。总体看,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高校意识形态的主流。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不断地投射和渗透进高校,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 消费主义”等思潮和价值观念在高校潜滋暗长,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言论以及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的思潮在校园里不时泛起,个别教师缺乏职业自律,以学术自由为由,突破政治、法律、道德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状况简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c13178930.html,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状况简析 作者:张占军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年第09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非主流意识形态范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随而至,不仅有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一面,更有阻碍、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另一面,这种双重性、相对性是当前起主导作用的主流意识形态所面临的一种严峻挑战。为了推进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在深入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对非主注意识形态内涵及特征进行探讨,有效把握二者关系,科学地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整合,使非主流意识形态良性发展并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正向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指导下发展和谐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 [关键词]意识形态;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由来已久,涵盖范围极广,是精神层面汇聚凝结在物质层面上升华的具体体现,精神层面源于物质生活,以物质为基础,形成即定的意识形态,同时反作用于其基础,影响物质层面。意识形态引领人类的价值取向,反映利益诉求。正能量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有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负能量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不仅不利于社会发展,反而阻碍、扭曲社会的发展,将使社会进入动荡不安,朝难夕虑的混乱难艰境况。可见意识形态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巨大,有必要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内涵及特征,有效掌控践行正向意识形态,让正能量汇聚并传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一、解析意识形态内涵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意识形态就相随而生,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具有不容忽视的群体精神力量,其上深深烙印着一个阶级、或一个集团、一个群体的思维模式、思想观念、利益诉求。是积淀自然成型的一套思想理论体系,可以作用于特定社会,可以适时规范人类行为。是思想库源,是理论库源,是思想理论依据,可以有效整合社会建构。 意识形态是人们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立场、观点在理论上的系统表现,是一个世界观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是人们的某种信念理性,是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式属于特定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同政治、法律制度等要素一起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体系,为其所在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服务,我们把这类社会意识形式叫做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是对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集中体现出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发展与社会物质经济关系发展状况不完全一致;意识形态具有能动性,它产生于经济基础,又积极、主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参与社会关系的建设。

主流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 所谓“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叫做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包括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法律法规、文学文艺思潮等。主流意识形态一般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的传播力和极强的认同感。在这个社会里,文学家的感觉是灵敏了一点儿,许多观念,许多现象,许多现象下隐藏的事实,文学家早感到了,社会却还没感到。文学、文学家与这个社会有着莫大的联系,有着奇特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也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鲁迅说:“我以为文艺大概由于现在生活的感受,亲身所感到的,便影印到文艺去,”人生的经验,生命的体验是文学座屏的源泉,一个作家,如果对当下没有现实体验,那么他的作品就是无病呻吟。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格局,新的任务和环境,作家必须感同身受,写出的作品才不至于离谱,才不至于对社会做出错误的反应,错误的引导。 文学与社会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社会的思想、政治、政策等通过文学反应传达,文学跟着社会的脚步行进着,跟着社会的变动而变动着,也先于社会的“感到”把隐藏的真实反应出来。文学,是人民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应,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源泉,但文艺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作家把生活中的题材进行加工才能融进文学作品,才能有更深刻的道理及真理。当代文学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反应社会生活,解释社会生活。 但是日新月异的社会格局有可能把文学引向一个偏轨的方向,人们认为文学可以用来宣传、鼓吹、煽动、促进,以达到某政治目的、

改革目的等,所以,文学成了“给定题目,按要求写作文”,这样做文章,就形同“八股”了,尤其现当代社会,这样的“八股”文章更是把当代文学引向了一条不归路,这样的文章虚伪、无力,误导社会误导人民,更不用谈什么敏感的反应出社会现实问题,感动人,在文学中无价值,在社会中也无价值。 中国当代文学受文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的反应等多,但是文学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一个“派别”的,正如鲁迅批评的一批“北京的文人”,也就是新月社的一些文人,鲁迅讽刺说他们是活在“象牙塔”里的文人,“但‘象牙之塔’里的窗子,到底没有一块一块的面包递进来的呀!”。但创造社的文人有说鲁迅是“二重反革命”。受各种影响,正面的反面的,当代文学在未来发展上,态势也会多样。

某学校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汇报材料

某学校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汇报材料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当前,必须树立宽广视野,强化战略思维,强化担当意识,严格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落实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守好阵地、管好队伍,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学校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处于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关乎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我校高度重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结合本单位实际,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加强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和亲和力,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组织保障、能力保障和机制保障。现将我校一年来抓意识形态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在学校党委领导之下,我校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校长xxx同志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xxx同志为副组长,所有党委委员、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为组员。 党委书记、校长xxx同志全面负责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xxx同志具体负责意识形态日常工作,为全校意识形态工作具体责任人。其他党委委员负责党委分工和部门分工领域意识形态工作,为所直接管理领域、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人。各党支部书记具体负责本支部全体党员的意识形态工作,为本支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人。 二、建立健全制度,有章可循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建立了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坚持用制度明确责任、规范行为、进行考核。制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责任分工制度、学习教育制度、重大活动申报审批制度、阵地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失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制度使我校意识形态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加强对重大精神的学习宣传,提升知晓度、理解力 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重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学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要求。我校根据上级党委

意识形态 相关知识

意识形态知识 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 依据这个定义,可以说意识形态就是一种思想观念,但不是一般的思想观念, 它有三个特征: 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经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 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 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 意识形态包括哪些 意识形态的领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它与非意识形态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既相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意识形态给社会意识整体以重大影响。意识形态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一般和特殊两个方面来认识: 意识形态工作又称做思想上层建筑相关方面工作。 意识形态是一个由政治思想、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所组合而成的观念系统,它为经济基础服务。意识形态工作的就是要给人们一种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意识形态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一味模仿学习西方的价值观,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制度,不必去跟着西方的意识形态走。所以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做好思想宣传工作,辅助其他工作展开。 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区别: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价值观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价值观是一种基本信念。 总之,价值观的本质就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主观反映。 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 意识形态有三个特征群体性、系统性、历史性。 总之,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 当前的意识形态领域突出问题是什么 一是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是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 三是苏东剧变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 四是发展主题与现代化目标淡化了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 五是多元价值取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六是信息网络化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形成挑战。

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摘要]在当前社会转型与全球化背景的冲击下,加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权威性的话语,是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总体,它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是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我国,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这是维护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信念支柱。做好对青年一代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转型带来了诸多矛盾以及全球化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对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冲击。 当今中国社会既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处在矛盾凸显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各种矛盾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爆发,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少数党员干部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冲突的孵化器,在引发普通民众心理失衡,质疑司法公正,改革公平的问题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此外,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明显的多元趋势,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官僚主义、贪污腐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迷信等消极现象有所抬头,这些思想渗入校园也部分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感召力。 另外,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实行的”西化”和“分化”战略,也在干扰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普世文化”,标榜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合理性”与“优越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西方打压我国的意识形态愈加呈现反弹和激化走势,他们不断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传输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意识形态终结论”,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心理。 此外,某些学校以学生反感为由,通过各种途径缩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不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来自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缺乏深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缺乏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对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突出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道出了意识形态工作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意识形态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党委委员 组员: 二、意识形态工作目标 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大力加强党员教师的理论武装,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加强党员教师的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宣传马克思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赢网上舆论攻坚战,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形成教职工齐心协力干事创业良好的氛围。 三、意识形态主体责任

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校党委领导班子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与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必须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党委与党支部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四、意识形态工作任务 1.把握正确方向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定期研判、及时报告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校党委每年至少一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突发问题和重要事项专题会商,及时向县委报告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3.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指导和督促各党支部的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政治鉴别力。 4.加强对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学校主题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的价值引领,发挥爱国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