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高考模拟考试(一)

生物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体、酶、tRNA等物质的功能都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

B.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的细胞膜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

C.细胞内的ATP不都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

D.具有细胞壁的细胞都是能够合成纤维素和果胶的

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胰岛B细胞中,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B.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C.含有色素的植物细胞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D.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越不利于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完成

3.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B. 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

C. 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不大,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

D.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4.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将导致产量降低

B. 低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C. 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影响时,应选不同种的植物材料

D.种子在浸泡过程中,用适量的脱落酸处理可解除休眠而萌发

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中转录形成的RNA完全不同

B. 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

C. 使用盐酸能加速甲基绿进入细胞,并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

D.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6. 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

B. 每克脂肪储能多于每克糖类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分子中含H多

C. ATP的合成过程需要腺嘌呤核糖核苷酸、Pi等原料

D.少数核糖核酸可降低某些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性能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一)必考题:

29.(10分)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科研人员探究了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和。

(2)某人拟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较低和较高氧气浓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玉米幼苗3株,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含植物生长的全部必需无机盐离子),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维持CO2含量在大气水平),培养装置,照明灯,O2发生器等。

实验步骤:

①组装培养装置并编号为甲、乙、丙。

②向甲、乙、丙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和NaHCO3溶液,振荡摇匀,各放入1株玉米幼苗。

③向装置甲、乙中分别,丙组充入相同体积的21% O2作为对照。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过程中保持培养液的有氧环境。

⑤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结果与结论(略)。

讨论:为尽量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应注意:

a.幼苗应生长良好且长势一致;

b.。

30.(9分)下图为甲状腺激素作用机制图解,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在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调节作用下,甲状腺的活动加强。由图推测,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其直接调节的是过程,最终产生的生物效应是加快物质,产热增加。

(2)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桥本氏病患者体内则产生另外一种抗体,攻击自身甲状腺细胞的球蛋白等,最终引起甲状腺细胞损坏。

①引起Grave病的抗原是。这种抗原刺激机体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细胞。

②甲状腺细胞的损伤除了由抗体引起外,还与效应T细胞有关,由此判断桥本氏是由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

31.(9分)为减少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对荔枝的危害,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并研究了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的数量。请回答:

(1)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的

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2)复合种植园中,等属于生产者。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中荔枝蝽的数量减少而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更高。

(3)如果利用农药灭虫,尽管逐年增加使用农药的浓度,但并没有将害虫灭尽,原因之一是通过生存斗争,害虫的抗药性,这是长期的结果。

32.(11分)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蓝色和紫色两种均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其紫花(含紫色素)形成的途径如图1所示,B或b基因控制合成的物质使酶1失去活性。

(1)利用纯合紫色甲分别与纯合蓝色乙、丙杂交,结果如图2

①丙的基因型是。

②基因2是,其控制合成的物质使酶1失活。

(2)另一组进行实验二时,F1出现一株开蓝色的植株。为确定是否亲本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只考虑一个基因的突变),进行如下实验。

①选取甲与该蓝色植株杂交得F1。

②F1自交得F2,统计分析F2的性状分离比。

③如果F2紫色与蓝色的分离比为,则是基因突变引起。

(3)根据实验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定律。

(二)选考题: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图如下。

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

(2)PEG的作用是。

(3)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作为目的菌株。

(4)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请回答: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法。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和。

(5) 接种后需密封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被发现以来,一直作为一个监测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及蛋白质位置的理想标记。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GFP是从水母的体细胞中提取出的一种基因,提取它时通常利用的酶是。

(2)若将含GFP的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则常用的方法是。

(3)欲进一步将已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带有绿色荧光蛋白质的转基因猪,还需利用技术,将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猪的卵母细胞中,从而形成重组细胞,再进一步培养成早期胚胎,通过技术转移到猪的子宫中,从而得到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

(4)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从分子水平分析,说明了生物共用一套。

(5)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