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级联考】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起点考试化学试题

【全国校级联考】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最新】高三起点考

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科技、医药、工业生产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举行下水仪式,该航母使用了素有“现代工业的骨骼”之称的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阴离子交换膜

C.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经提纯的SiO2 D.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萃取原理

2.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发生化学反应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石墨和C60是同素异形体

: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A.::: B.:: C.:: D.:::

3.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图装置可证明ρ(煤油)< ρ(钠) < ρ(水)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D.用丁图装置制取氯气

4.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5.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co

A.pH:1的无色溶液中:Na+:Cu2+:Cl-:2

3

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K+:Na+:NO3-:Cl-

C.0.1 mol·L-1的FeCl2溶液中:H+:Al3+:SO42-:S2-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 mol·L-1的溶液中:Mg2+:NH4+:SO42-:HCO3-6.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2g金刚石中含有C-C键数目为2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9 N A

C.1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一定为0.1 N A

D.1mol的 Na2O和Ba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N A

7.现有Al、Cl2、Al2O3、HCl(aq)、A1(OH)3、NaOH(aq)六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A.N一定是HCl(aq)B.X可能是Al或Cl2

C.Q、Z中的一种必定为A12O3D.Y一定为NaOH(aq)

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FeCl3溶液中投入足量的Zn粉:2Fe3++Zn=Zn2++2Fe2+

B.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呈中性:2H++ SO42-+ Ba2++2OH-=BaSO4↓+2H2O C.磁性氧化铁(Fe3O4)溶于氢碘酸:Fe3O4+8H+=Fe2++2Fe3++4H2O

D.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9.已知苯乙烯的结构为。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和氢气完全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溴取代物有6种

B.该物质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褪色原理完全相同

C.苯乙烯分子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除去中的苯乙烯可以通入等量氢气反应

10.短周期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D为金属元素,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 K 层电子数;若往 E 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E强

B.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该物质一定是含C的盐

C.向D单质与沸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D.B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A的氢化物11.:::::::::::::::::::OHC-CHO:::::::H00C-COOH:::::::::OHC-CHO+2Cl2+2H2O→HOOC-COOH+4HCl:::::::::

A.:::0.1mol::::Pt1:::2.24L::::::::

B.Pt1:::::::4OH--4e-=2H2O+O2↑

C.:::lmol:::::2molH+::::::::

D.::::::Cl-:::::::::

12.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

C(s)+2NO(g)CO 2(g)+N2(g),平衡时c (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 ,则此时v正>v逆

C.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 B、P C 、P D ,则P C=P D>P B

D.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1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0.1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00 mL浓度均为0.100 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滴定HCl溶液的曲线

B.A点溶液中:c(CH3COO-)+c(OH-)-c(H+)=0.1 mol·L-1

C.在相同温度下,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A

D.D点溶液中:c(Cl-)=2c(OH-)-2c(H+)

14.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二、有机推断题

15.短周期元素W、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0,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Z与M同主族,Z2-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

同。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p由W、X、Y、M四种元素组成。已知向p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向p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可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p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由X、Y、Z三种元素可组成摩尔质量为84g·mol-1的物质q,且q分子中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1。已知q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且分子中不含双键,但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q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XY)2的性质与Cl2相似,(XY)2与NaOH溶液常温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5)常温下,1molZ3能与Y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盐和1molZ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A(C3H6)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合物C和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

已知::‖ :R—C≡N R—COOH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B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3:E→F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5:B的同分异构体中,与B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1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

结构简式):

:6:结合题给信息,以乙烯、HBr为起始原料制备丙酸,设计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CH3CHO CH3COOH

CH3COOCH2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原理综合题

17.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关于CO2和碳酸盐应用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

(1)以CO2与NH3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CO(NH2)2]。已知:

①2NH3(g)+ CO2(g) = NH2CO2NH4(s) △H = -159.47 kJ·mol-1

②NH2CO2NH4(s) = CO(NH2)2(s)+ H2O(g) △H =+116.49 kJ·mol-1

③H2O(l) = H2O(g) △H =+88.0 kJ·mol-1

试写出NH3和CO2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CO(g) + H2O(g) H2(g) + CO2(g) △H = -41.2kJ/mol,850℃时在一体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达到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12mol

B.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最终会放出49.44kJ热量

C.4min内CO2的反应速率为0.003 mol/(L·min)

D.第8min时,若充入氦气,不会导致v正(CO) < v逆(H2O)

(3)850 ℃时,若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amol CO2和bmol H2。若达平衡时各组分体积分数都与(2)中平衡时相同,则a=____________mol,b=________mol。

(4)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方法,可实现水泥生产时CO2零排放,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①上述生产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电解反应在温度小于900℃时进行碳酸钙先分解为CaO和CO2,电解质为熔融碳酸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32--4e-=2CO2↑+O2↑,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金属元素,其中钠、镁、铝、铁、铜等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CuSO4和Cu(NO3)2中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2)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KCN能生成配离子[Cu(CN)4]2?, 1 mol CN?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_。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3)在络离子[Cu(NH3)4] 2+中 NH3的 VSEPR 模型为____________,其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

(4)NaCl和MgO都属离子化合物,NaCl的熔点为801.3℃,MgO的熔点高达2800℃。造成两种晶体熔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晶体是由无数晶胞___________而成。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最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铁镁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若该晶胞的晶胞参数为d nm,则该合金的密度为______g/cm3 (不必化简,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四、实验题

19.亚硝酸和亚硝酸盐在生产、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硫酸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已知NO2和NO液化温度分别为21 ℃和-152 ℃。

(1)A中盛放70%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2)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确认A 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题

20.工业上回收利用某合金废料(主要含Fe、Cu、Co、Li等,已知Co、Fe都是中等活泼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

(1)金属M为。

(2)加入H2O2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加入氨水的作用是。(3)CoC2O4﹒2H2O高温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Li2CO3微溶于水,其饱和溶液的浓度与温度关系见下表。操作2中,蒸发浓缩后必须趁热过滤,其目的是,90:时Ksp(Li2CO3)的值为。

21.(1)已知:H2S的电离常数K1=1.0×10?7,K2=7.0×10?15。0.1 mol/L NaHS溶液的pH___7(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废水处理领域中常用H2S将Mn2+转化为MnS除去,向含有0.020 mol·L?1 Mn2+废水中通入一定量的H2S气体,调节溶液的pH=a,当HS?浓度为1.0×10?4mol·L?1时,Mn2+开始沉淀,则a=________。[已知:K sp(MnS)=1.4×10?15]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

B. 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为防止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氯碱工业使用阳离子交换膜,B错误;

C. 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经提纯的Si,C错误;

D. 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萃取原理,D正确,答案选D。

2.C

【解析】试题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但是不能产生新的原子,因此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错误;: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是电子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的,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因此发生的是物理反应,错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正确;: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为纯净物如O2、O3,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错误;:石墨和C60是由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属于同素异形体,正确;:糖类中的淀粉与纤维素、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及单糖、二糖都是小分子,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故上述说法正确的是::,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有关概念、性质及物质之间相互关系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3.D

【解析】A::::::::::::::::::::::::::::::::::::A:::B::::::::F e:::::FeSO4:::::::::::::::::::::::::::B:::C::::::Al:::::::::::::Mn::C:::D:MnO2:::::::::::::::::::::::D:::::D:

4.C

【解析】A、根据能量-反应过程的图像知,状态I的能量高于状态III的能量,故该过程是放热反应,A错误;B、根据状态I、II、III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CO中的C和O形成的化学键没有断裂,B错误;C、由图III可知,生成物是CO2,具有极性共价键,C正确;D、状态:→状态: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D错误。答案选C。

5.B

【解析】

A. pH=1的无色溶液显酸性,则Cu2+、CO32-均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显碱性,K+、Na+、NO3-、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

C.H+、Al3+与S2-均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的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如果显酸性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果显碱性,Mg2+、NH4+、HCO3-均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特点、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

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6.A

【解析】A. 金刚石中平均1个碳原子形成2个C-C键,则12g金刚石即1mol金刚石中含有C-C键数目为2N A,A正确;B. 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 L己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B错误;C. 溶液温度不能确定,1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不一定为0.1 N A,C错误;D. 1mol的 Na2O和Ba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分别为3N A、2N A,D错误,答案选A。

点睛: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如A中金刚石的组成、B中物质的状态、C中溶液的温度等。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二者结构的不同。

7.B

【详解】

Al、Cl2、Al2O3、HCl(aq)、A1(OH)3、NaOH(aq)六种物质,其中NaOH和其他5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所以Y一定为NaOH。盐酸和除了Cl2之外的其他4种物质都能反应,所以N一定为盐酸。Al能和Cl2、HCl(aq)、NaOH(aq)发生反应,所以M为Al,X为Cl2,Al2O3和A1(OH)3都只能盐酸、NaOH(aq)反应,所以Q、Z分别为Al2O3和A1(OH)3中的一种。故选B。

8.B

【解析】

A. 锌的金属性强于铁:在FeCl3溶液中投入足量的Zn粉最终生成铁和氯化锌,A错误;

B.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呈中性生成硫酸钡、硫酸钠和水:2H++ SO42-+

Ba2++2OH-=BaSO4↓+2H2O,B正确;C. 磁性氧化铁(Fe3O4)溶于氢碘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化亚铁、单质碘和水,C错误;D.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次氯酸根离子被还原为氯离子,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一分析原理正误(例如选项A:C:D:;二分析粒子配比是否合理(例如选项B:;三分析是否漏掉反应;四分析物质拆写是否正确;五分析两守恒(原子、电荷)是否违背。

9.A

【解析】A、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和氢气完全加成得,乙基环己烷中氢原子的种类有6种,一氯代物的种类取决于氢原子的种类,所以乙基环己烷中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的一氯代物有6种;故A正确;B、使溴水褪色是因为烯烃和溴发生了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可以将烯烃氧化,原理不同,故B错误;C、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有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D、有机反应大多反应不完全,苯乙烯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乙苯,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10.C

【分析】

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则A是碳元素;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B为N元素;C:D为金属元素,原子序数大于氮,处于第三周期,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层电子数,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D为Mg元素,C为Na元素;若往E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能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则E是Cl元素。

【详解】

A.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氮元素,所以高氯酸的酸性比硝酸的强,A错误;

B.某物质焰色试验呈黄色,该物质含有Na元素,可能是含钠盐,也可能为NaOH等,B 错误;

C.Mg单质与沸水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镁,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C正确;

D.A的氢化物有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时,为气态,大于4以上为液态;B的氢化物是氨气,虽然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沸点较高,但其沸点不一定高于A的氢化物,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B 选项为易错点,注意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注意在对物质性质进行解释时,是用化学键知识解释,还是用范德华力或氢键的知识解释,要根据物质的具体结构决定。

11.D

【解析】A. 根据图像,Pt1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每消耗0.1mol乙二醛,转移0.4mol电子,生成0.2mol氢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故A 错误;B. 根据A的分析,Pt1的电极上发生氢离子的放电反应,故B错误;C. 根据A 分析,每得到lmol乙二酸将有4molH+从右室迁移到左室,故C错误;D. 阳极发生氯离子的放电反应,生成的氯气将乙二醛氧化为乙二酸,盐酸起到提供Cl-和增强导电性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

12.B

【详解】

A:随温度升高NO浓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H<0:A错误;

B: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要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需正向进行,所以v正>v逆:B正确;

C:温度越高压强越大,P C>P D=P B:C错误:

D:随温度升高NO浓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K1>K2:D错误。

答案选B:

13.D

【解析】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CH3COOH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加入NaOH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强;HCl是强电解质,随着NaOH溶液加入,溶液体积增大,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当完全反应后离子浓度最小,继续加入NaOH溶液,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根据图知,曲线②代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HC1溶液的滴定曲线,曲线①代表0.1 mol/LNaOH溶液滴定

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则A.由分析可知,曲线①代表滴定CH3COOH溶液的曲线,

A错误;B.A点溶液中c(Na+)=0.05mol/L,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H3COO-)+c(OH-)-c(H+)=c(Na+)=0.05mol/L,B错误;C.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C点溶质为NaCl,A点溶质为醋酸钠,促进水电离,B 点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钠和NaOH,NaOH会抑制水的电离,所以在相同温度下,水的电离程度:B<C<A,C错误;D.定量分析可知,D点溶液中,c(Na+)=1.5c(Cl-),根据电荷守恒得c(Cl-)+c(OH-)=c(H+)+c(Na+),则c(Cl-)=2c(OH-)-2c(H+),D正确;答案选D。

14.C

【解析】

【详解】

A.相同温度下,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甲、乙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并向甲中加入少量胆矾固体,锌置换出铜,甲中形成原电池,则甲中生成氢气速率较大;由于锌的质量相等、硫酸足量,则甲生成氢气体积较少,即产生氢气的速率:甲>乙,产生氢气体积甲<乙,A错误;

B.用硫酸酸化,亚铁离子与氢离子、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说明亚铁离子是否与过氧化氢反应,则不能比较H2O2、Fe3+的氧化性,B错误;

C.粉状大理石比块状大理石的接触面积越大,则反应速率为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C 正确;

D.Na2S溶液过量,均发生沉淀的生成,不发生沉淀的转化,则不能比较K SP(ZnS)、K SP (CuS)的大小,D错误;

答案选C。

15.第三周期第VIA族NH4SCN N≡C—O—O—C≡N (CN)2+2OH-=CN-+CNO -+H2O 2NH3+4O3=NH4NO3+4O2+H2O

【分析】

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0,W是H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X 是C元素;Z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是O元素;Z与M同主族,M是S元素。W、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N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W、X、Y、Z、M分别是H、C、N、O、S。

(1)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VIA族;

(2)化合物p由W、X、Y、M四种元素组成。已知向p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血红色,P中含有SCN-;向p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可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NH+,因此p的化学式为NH4SCN。

蓝的气体,P中含有

4

(3)由X、Y、Z三种元素可组成摩尔质量为84g·mol-1的物质q,且q分子中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1。已知q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且分子中不含双键,但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所以q分子的结构式为N≡C—O—O—C≡N。

(4)(CN)2的性质与Cl2相似,根据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CN)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2+2OH-=CN-+CNO-+H2O。

(5)常温下,1molO3能与氨气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盐NH4NO3和1mol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4O3=NH4NO3+4O2+H2O。

16.丙烯碳碳双键、酯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10 8

CH2==CH2CH3CH2Br CH3CH2CN CH3CH2COOH

【解析】

B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丁烯酸甲酯,则B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CH3:A为C3H6: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则A结构简式为CH2=CHCH3,聚丁烯酸甲酯发生水解反应然后酸化得到聚合物C:C结构简式为:A发生反应生成D:D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E能发生题给信息的加成反应,结合E分子式知,E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D结构简式为CH2=CHCH2Cl:E和2-氯-1:3-丁二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结构简式为:F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G发生信息中反应得到,则G结构简式为:

:1)通过以上分析知,A为丙烯,B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CH3,其官能团名称是碳

碳双键和酯基;(2:C结构简式为:D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生成E::3:根据信息可知E→F的化学方程式为::4)该分子中含

有10个原子,根据乙烯结构特点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因此最多有10个原子::5:B 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CH3:B的同分异构体中,与B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醛基,为甲酸酯,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HCOOCH=CHCH2CH3:HCOOCH2CH=CHCH3:HCOOCH2CH2CH=CH2:HCOOC(CH3)=CH CH3:HCOOCH=C(CH3)2:HCOOC(CH3)CH=CH2:HCOOCHC(CH3)=CH2:HCOOCH(CH2C H3)=CH2,所以符合条件的有8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1的是::6:CH2=CH2和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Br:CH3CH2Br 和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CN:CH3CH2CN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然后酸化得到CH3CH2COOH,所以其合成路线为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然后阅读题给信息(转化关系和题给信息反应),与教材信息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有机推断的关键点是寻找突破口,抓住突破口进行合理假设和推断。有机合成首先判断目标有机物属于哪类有机物,其次分析目标有机物中碳原子的个数、碳链组成与原料、中间物质的组成关系。根据给定原料,结合信息,利用反应规律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分解成若干个片段,找出官能团引入、转换的途径及保护方法。找出关键点、突破点后,要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选择最佳合成途径。

17.2NH3(g)+ CO2(g)=CO(NH2)2(s)+H2O(l) △H = -130.98 kJ·mol-1BD 3.0 3.0太阳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CO2 + 4e-= C + 2CO32-

【解析】

(1)已知:①2NH3(g)+ CO2(g) = NH2CO2NH4(s) △H = -159.47 kJ·mol-1

②NH2CO2NH4(s) = CO(NH2)2(s)+ H2O(g) △H = +116.49 kJ·mol-1

③H2O(l) = H2O(g) △H =+88.0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即得到NH3和CO2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

CO 2(g)=CO(NH 2)2(s)+H 2O(l) △H = -130.98 kJ·mol -1

(2)A .由图可知,平衡时△c(CO )=0.2mol/L-0.08mol/L=0.12mol/L ,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c (H 2)=△c (CO )=0.12mol/L ,故n (H 2)=0.12mol/L×10L=1.2mol ,A 错误;B .生成1.2mol 氢气,放出的热量为41.2kJ×1.2mol/1mol=49.44kJ ,B 正确;C .4min 内CO 2的浓度变化量是0.12mol/L ,所以反应速率为0.12mol/L÷4min=0.03 mol/(L·min),C 错误;D .恒容密闭容器中,若充入氦气,体积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不变,速率不变,D 正确,答案选BD ;(3)在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 CO ,3.0mol H 2O ,amol CO 2和bmol H 2,若要与(2)中平衡是等效平衡,则全部转化为反应物,与(2)中起始的量等比例即可;设实际转化的CO 2和 H 2为xmol ,所以转化为反应物时,c (CO )=(1+x)/2mol/L ,c (H 2O )=(3+x)/2mol/L ,已知(2)中反应物的起始量为c (CO )=0.2mol/L ,c (H 2O )=0.3mol/L ;则10.2230.3

2

x

x +=+,解得:x=3;所以初始时CO 2和 H 2的物质的量均为3mol ,即a=b=3;(4)①根据装置图可判断上述生产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②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碳生成,则阴极是CO 2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3CO 2 +4e -=C+2CO 32-

。 18.[Ar]3d 9 或 1s 22s 22p 63s 23p 63d 9 N > O >C 2N A 或2×6.02×1023 CO 或者 N 2 四面体形 sp 3 氧化镁晶体所含离子半径小,电荷多,晶格能大 无隙并置 Mg 2Fe

321

A 4104d N 10-?? 【解析】

:1:Cu 2+核外有27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基态Cu 2+的电子排布式是[Ar]3d 9 :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由于氮元素的2p 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因此

C 、N 、O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 >O >C ::2:CN ?中N 原子含有孤对电子,CN ?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N:CN -存在C:N 叁键,叁键中有2个π键,1 mol CN ?含有的π键是2mol:数目为2×6.02×1023。等电子体是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分别相同的分子或离子,与CN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CO 或者N 2::3:NH 3的价层电子对数是

531342

-?+=,所以VSEPR 模型为四面体形,其中N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 3::4)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与离子半径和电荷多少有关,氧化镁晶体所含离子半径小,电荷多,所以

晶格能大。(5:晶体是由无数晶胞无隙并置而成。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铁原子数118682

?+? =4,镁原子数8:,铁镁合金的化学式是Mg 2Fe ,设有1mol 晶胞,体积为321310A d cm N -??:

质量为1044g ?:根据m ρv

=可知合金的密度是321A 4104d N 10-??: 19.分液漏斗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产生的NO 被氧化成NO 2,造成对A 中反应产物检验的干扰 C E D 装置D 中通入氧气后会出现红棕色气体 2NaNO 2+H 2SO 4===Na 2SO 4+NO↑+NO 2↑+H 2O 水蒸气会与NO 2反应产生NO ,造成对NO 的来源认识不清

【解析】

: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A 中盛放70%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硫酸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为NO:NO 2,其中NO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被氧化成NO 2,所以实验开始前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反应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可能产生的NO 被

氧化成NO 2,造成对A 中反应产物检验的干扰,根据各部分装置的作用可知,

C 吸收水蒸气,B 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D 检验NO:

E 冷却二氧化氮,利用D 检验NO ,所以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C→E→D→B::2:无色的NO 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所以确认A 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 ,依据的现象是装置D 中通入氧气后会出现红棕色气体;:3:装置A 中为硫酸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NO:NO 2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NaNO 2+H 2SO 4=Na 2SO 4+NO↑+NO 2↑+H 2O::4:C 装置主要作用是干燥混合气体,如果有水,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所以如果没有装置C ,水蒸气会与NO 2反应产生NO ,造成对NO 的来源认识不清。

20.(1)Cu ;

(2)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调节溶液的pH 使Fe 3+转化为Fe(OH)3沉淀;

(3)4CoC 2O 4?2H 2O +3O 2 2Co 2O 3+8 H 2O +8CO 2 ;

(4)减少Li 2CO 3的溶解损失;4.0×10-3 ;

【解析】试题分析:合金废料(主要含Fe 、Cu 、Co 、Li 等,已知Co 、Fe 都是中等活泼金属)加入盐酸过滤得到金属M 为不与盐酸反应的铜,浸出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 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通过操作:过滤得到溶液A 中加入草酸铵溶液沉淀钴离子过滤得到溶液B 主要是锂离子的溶液,加入碳酸钠沉淀锂离子,过滤得到碳酸锂;结晶析出CoC 2O 4?2H 2O 足量空气煅烧得到氧化钴,

(1)上述分析判断金属M 为Cu ,故答案为:Cu ;

(2)加入H 2O 2的作用是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加入氨水的作用是调节溶液PH 使Fe 3+转化为Fe(OH)3沉淀,故答案为: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调节溶液的pH 使Fe 3+转化为Fe(OH)3沉淀; (3)CoC 2O 4焙烧生成Co 2O 3、CO 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C 2O 4?2H 2O+3O 22Co 2O 3+8 H 2O+8CO 2,故答案为:4CoC 2O 4?2H 2O+3O 22Co 2O 3+8 H 2O+8CO 2; (4)Li 2CO 3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为减少Li 2CO 3的溶解损失,蒸发浓缩后

必须趁热过滤,90:时c(Li 2CO 3)的浓度为0.10mol/L ,则c(Li +)=0.20mol/L ,

c(CO 32-)=0.10mol/L ,则Ksp(Li 2CO 3)=0.20×0.20×0.10=4.0×10-3,故答案为:减少Li 2CO 3的溶解损失;4.0×10-3。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的相关知识。

21. > HS ?的水解常数为14

77101010

-=-->7.0×10?15,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pH >7 5

【解析】(1)由于HS ?的水解常数为1477101010

-=-->7.0×10?15,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溶液显碱性,所以pH >7。(2)Mn 2+开始沉淀时溶液中硫离子浓度是 1.4×10?15÷0.020 mol·L ?1 =7.0×10?14,根据K 2=7.0×10?15可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154

514710110/10/710

mol L mol L ----???=?,所以a=5。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精编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2017~2018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要求) 1、下列关于生产和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肉制品加入适量的食盐可以防腐 B.“可燃冰”是一种烃类化合物 C.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D.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 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瓶,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谓的“法”是指 A.萃取 B.渗析 C.蒸馏 D.干馏 3、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NO 2含有N A 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将和混合后,可以得到N A 个NO 2 分子 C.常温常压下,·L-1HF溶液中含有个H+ A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用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C.的二氯代物有6种 D.的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烯 5 选项③实验结论 A酸性高锰酸 钾浓盐酸 MaHCO 3 溶液Cl 2 与水反应生成酸性 物质 B 浓硫酸蔗糖澄清石灰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 化性 C 浓硝酸铁片NaOH溶液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 NO D稀盐酸Na 2CO 3 Na 2 SiO 3 溶液非金属性:Cl>C>Si 6 3 - 与I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在该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的还原性大于KI的还原性,小于KIO和KIO 3 的还原性 C.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6届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5.9.8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 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 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 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 “王道”上。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 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 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 传统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 (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 相容的例子。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 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 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 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 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 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丢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

高三理科数学起点考试试卷

高三理科数学起点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n 为等差数列 ,0,2,4--中的第8项,则二项式n x x )2(2 +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 . 第7项 B .第8项 C .第9项 D .第10项 2.设),(~p n B ξ,3=ξ E ,49 =ξD ,则n 与p 的值为 ( ) A .4 1,12==p n B .4 3,12= =p n C .4 1,24= =p n D .4 3,24= =p n 3.下列电路图中,闭合开关A 是灯泡B 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 ) 4.下列函数在x =0处连续的是 ( ) A .f (x )=?? ?>-≤-.0,1, 0,1x x x B .f (x ) =lnx C .f (x )= x x | | D .f (x )=?? ?? ?<=>-.0,1,0,0,0,1x x x 5.已知函数b a b f a f x f x f x 1 1,4)()()(2)(111 +=+=---则满足的反函数的最小值为 ( ) A .1 B . 3 1 C . 21 D .4 1 6.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边长分别是c b a ,,,设向量),sin ,(C b a += )sin sin ,3(A B c a n -+=,若n m //,则角B 的大小为 ( ) A . 6 π B . 6 5π C . 3 π D . 3 2π 7.如果以原点为圆心的圆经过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焦点,而被该双曲线的右准线分成弧长为2:1 的两段圆弧,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 A . 5 B . 2 5 C .3 D . 2 8.有两个同心圆,在外圆周上有相异6个点,内圆周上有相异3个点,由这9个点决定的直线至少有 ( ) A .36条 B .30条 C .21条 D .18条 9.记满足下列条件的函数f (x )的集合为M:当|x 1|≤1,|x 2|≤1时, |f (x 1)-f (x 2)|≤4|x 1-x 2|.若有函数g (x )=x 2 +2x -1, 则g (x )与M 的关系是( )

高三起点考试语文答案

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2018.9.6) 1.D (“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中华大地”有误,除了中华文明外,还有多元文化以及外来先进文明。) 3分 2.B (“并论证了二者的关系”有误,于文无据。) 3分 3.D(A.对“礼”的认知与反腐倡廉之间没有天然的关联; B.中华文明是依靠“礼”所衍化的制度而传承,并不是“礼”来帮助中华文明祛魅和建构; C.“‘礼’的基因仍拖累了文明的进程”有误,最后一段说“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礼’的基因”。)3 分 4.C(“对退休后生活境遇的变化已经释怀”属过度解读。)3 分 5.①悬念。小说开头写老樊决定去周健家是为了“散散心,消消火”,使读者急切想知道老樊心中冒“火”的原因。制造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使得情节更加紧凑。 ②误会。周健请老樊吃“香辣酸菜鱼”,没有用老樊最爱的乌鱼片,用的是胖头鱼片。老樊认为周健故意轻怠自己,后来才知道误会了好友。这样的设置强化了小说的戏剧效果。 ③对比。老樊退休后,老汪、小魏等人对老樊的态度和周健对老樊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樊退休前后老汪等人对老樊的态度也存在对比(从老樊的心理活动可读出)。这些对比突出了老樊巨大的心理落差,有利于塑造老樊、周健的人物形象,突显了小说的主旨。(答对一点给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2分;答对两点,言之成理即可。答“铺垫、突转”手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共6分) 6.答案一:老樊。首先,老樊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小说的标题与老樊有关,主要内容也是围绕老樊的烦恼展开的。其次,老樊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方面刻画了这个人物形象。 答案二:周健。首先,作者虽然对周健着墨不是最多的,但小说正是通过对周健待人真诚、重情重义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彰显了本文的主题思想。其次,小说写老汪、小魏和郑局长也是为了衬托周健。(选取一个答案,分析正确一点给3分,分析正确两点且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 7. D “关键在于处置固体废弃物的产业尽快提升品质”表述不对,原文是是针对“环境问题”提出的“这根本上是处置固体废弃物的产业该如何进行提升的问题”。前后内容的指代不一致。3分。 8. C 前者和后者的看法说反了。3分 9. 第一问: (1)《人民日报》侧重介绍了禁令新规的产生背景及相关内容; (2)参考消息网侧重介绍禁令颁布后,对世界主要垃圾出口国和中国的影响; (3) 《中国经济导报》侧重介绍几位专家对中国制造业所需要的再生资源进口的看法。(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3分。)第二问: 三篇报道对禁令新规的解读视角不同,立场不同。(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10.A 11.D( “乞骸骨”与“致仕”不同) 12. D(“在林兴祖的反复劝说下,最终答应不退兵。”理解错误。) 13. (1) 第二天兴祖刚一进城办公,就用恩德和信用劝说盐商,借到五千锭钱钞。(“视事”“贷”各1分,意思对3分) (2)不久又停止兴建土木的工程,赈济贫穷的人,减轻徭役和税收,郡里非常太平(“罢”、“大治”各1分,意思对3分) 14.C (格调不同。) 15.①对朋友的担忧。“天南不可去”南方荒蛮之地,“落日青山路”,此去路途逼远,为朋友担心。②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人可以倾吐平生心事。③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间接赞赏友人敢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新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新高三起点考试 化学试卷 命题人:武汉四中审题人:武汉中学 考试时间:本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a-40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A.CuSO4?5H2O B.FeSO4?7H2O C.KAl(SO4)2?12H2O D.Fe2(SO4)3?9H2O 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据悉中国在建的第二艘航母中使用了素有“现代工业的骨骼”之称的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阴离子交换膜 C.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萃取原理 D. 酸碱指示剂变色、煤的液化、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海水提取溴、焰色反应都涉及化学变化 4.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 B.正极反应式为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6.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 、BaCO3 D.Na2CO3、CuSO4 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8.下表是25℃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相同浓度①CH3COONH4 ②NH4HCO3 ③(NH4)2CO3 溶液中,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B.向饱和氯水中滴加NaOH 溶液至溶液刚好为中性时,c(Na+)=2c(ClO-)+ c(HClO) C.AgCl 易溶于氨水难溶于水,所以AgCl 在氨水中的Ksp 大于水中的 Ksp D.向浓度均为1×10-3mol·L-1 的KCl 和K2CrO4 混合液中滴加1×10-3mol·L-1 的AgNO3 溶液,CrO42-先形成沉淀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CH3)2CHCH(CH2CH3)(CH2CH2CH3)的命名为:2-甲基-3-丙基戊烷

部分学校2018届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理科数学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 {20}A x x x =-≥,{12}B x x =<≤,则A B =( ) A .{2} B .{12}x x << C .{12}x x <≤ D .{01}x x <≤ 2.设(1)1i x yi -=+,其中,x y 是实数,则x yi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23a ,32a ,4a 成等比数列,设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33 S a 等于( ) A . 139 B .3或139 C .3 D .79 4.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投两次,得到的点数依次记为a 和b ,则方程210ax bx ++=有实数解的概率是( ) A . 736 B .12 C. 1936 D .518 5.函数2()log (45)a f x x x =--(1a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2)-∞- B .(,1)-∞- C. (2,)+∞ D .(5,)+∞ 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它的表面积为( )

A .28 B .24+ 20+.20+7.已知,x y R ∈,且0x y >>,若1a b >>,则一定有( ) A . a b x y > B .sin sin ax by > C. log log a b x y > D .x y a b > 8.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桶装产品,已知生产甲产品1桶需耗A 原料2千克,B 原料3千克;生产乙产品1桶需耗A 原料2千克,B 原料1千克,每桶甲产品的利润是300元,每桶乙产品的利润是400元,公司在要求每天消耗,A B 原料都不超过12千克的条件下,生产产品A 、产品B 的利润之和的最大值为( ) A .1800元 B .2100元 C. 2400元 D .2700元 9.已知不等式2230x y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一点(,)P x y 到直线y =和直线 y =的垂线段分别为,PA PB ,若三角形PAB P 轨迹的一个焦点坐标可以是( ) A .(2,0) B .(3,0) C. (0,2) D .(0,3) 10.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0x =,1y =,1n =,则输出,x y 的值满足( ) A .2y x = B .3y x = C. 4y x = D .5y x =

2014年语文-成人高考高起点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昏聩.馈.赠功亏一篑. B.恶心恶劣深恶痛绝 C.装载.记载.载.歌载舞 D.贻.误怠.慢心旷神怡.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犹豫陷阱歌功颂德 B.缘由部署握手言和 C.辍学慷慨克不容缓 D.湍急揣度众志成城 【答案】C 【应试指导】C项中“克不容缓”的正确写法是“刻不容缓”。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他的书画一样,都非常富有________。他在艺术_______上苦心经营,形成了铁笔疏狂、直肆雄健的印风,最终达到________的境界。 A.个性面貌大智若愚 B.个性风貌大巧若拙 C.性格面貌大智若愚 D.性格风貌大巧若拙 【答案】B 【应试指导】“个性”可以指人的特性,也可以指事物的特性。“性格”指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根据文意,“个性”更恰当,所以排除C、D两项。“面貌’:指人的脸形、相貌,也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风貌”指风格和面貌等。根据上下文可推出应是风格的意思,所以“风貌”更恰当。“大智若愚”形容人外表好像很蠢笨,其实很有智慧和才能。“大巧若拙”形容真正灵巧的人藏而不露,看上去像是很笨拙。“大智若愚”和“大巧若拙”意思相近。总的来看,答案选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文学界沸反盈天 ....,原因是某文学奖评奖程序不公,大家对最后结果非议颇多。 B.登场亮相后,我意识到,我那原以为能够力压群雄的参赛作品真的是相形见绌 ....了。 C.尽管他们已经连续两次夺冠,但正所谓欲壑难填 ....,他们仍希望能获得第三次胜利。 D.对新组建的国家队,很多人都拭目以待 ....,希望他们能在明天的比赛中创造好成绩。 【答案】C 【应试指导】C项“欲壑难填”指欲望像山沟一样难以填满,形容贪欲太大,很难满足。显然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有什么样的作家。作家就是其成长衍生的情感、观察和思考。 B.团队的组织者能否正确地指引方向,是一个团队能否成为优秀团队的决定性因素。 C.只有建立起国家监督制度,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在消费中蒙受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的精神赔偿费。 【答案】A

2009年语文-成人高考高起点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默不作声磨坊蓦然墨守成规 B.怦然心动蓬勃烹饪朋比为奸 C.摇唇鼓舌遥望造谣杳无音信 D.束手无策宽恕赎罪述而不作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防范兼收并蓄流离失所过尤不及 B.配给染眉之急貌合神离旗开得胜’ C.企盼相机行事手疾眼快置若罔闻 D.滞留屈指可数借古讽今昭然若揭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不管是修缮是重建,对于文化遗迹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何必要抹去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更何况,收拾起来的前夜的残梦,今日的游戏。 A.或即使仅是不是 B.还如果仅是不是 C.还如果不是只是 D.或即使不是只是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②这座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古塔,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③任何人都可能被别人批评和议论,但必须是的和实事求是的。 ④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着这个边远小镇的经济发展。 A.品位侵蚀善意制约 B.品格侵袭善意限定 C.品格侵蚀诚意限定 D.品位侵袭诚意制约 答案:A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评选表彰那些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B.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领地,其他人不要以为凭借善良就可以随意闯入。 C.我深切体会到翻译在促进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巨大的。 D.嘈杂的拍摄现场本来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大家都用眼神敬意地注视着这位敬业的老导演。 答案:B 6.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体养。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A.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 B.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

湖北省恩施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 化学

恩施高中2012级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0 16 Na 23 Al 27 Cl 35.5 Fe 56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以下共有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导电能力很强,是一种很好的通讯材料 B.纯碱不仅有较强的去油污能力,还可以用于中和发酵面团中的酸性物质 C.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D.钛被誉为“太空金属”,室温下不与水、稀硫酸、稀硝酸反应,却溶于氢氟酸,可能是因为氟离子易与钛离子形成可溶性难电离物质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8035Br C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将硫酸铜溶液直接 蒸干得到胆矾 说明2NO2(g) N2O4(g) △H<0 实验室制备Fe(OH)2 A B C D 4.下列说法或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为1:1 ②纯碱既属于正盐又属于钠盐和碳酸盐。 ③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比氨水溶液强

④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烟、云、雾均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⑤钢铁的吸氧腐蚀,负极发生反应:Fe-2e -=Fe 2+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5.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Y 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1 3,ZX 2是一种储氢材料,W 与Y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 W >r Z >r Y B .Y 形成的离子与W 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数不可能相同 C .化合物X 2Y 、ZY 、WY 3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 .由X 、Y 、Z 、W 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 4溶液与H 2O 2反应,证明H 2O 2具有还原性: 24MnO +6H + +5H 2O 2=2Mn 2+ +5O 2↑+8H 2O B .将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2 C 6H 5O - +SO 2+H 2O =2C 6H 5OH +23SO - C .用硫氰化钾溶液可以检验溶液中的Fe 3+:Fe 3++3SCN - =Fe (SCN )3↓ D .向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2Fe 2++2I -+2Cl 2=2Fe 3++I 2+4Cl - 7.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 3+2KNO 3===K 2O+5Na 2O+16N 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40.0LN 2(标准状况) B.有0.250molKNO 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D.被氧化的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5mol 8.类比推理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几种类比推理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H 2SO 4为强酸,推出HClO 4为强酸 B .Fe 3Cl 8可以改写为FeCl 2·2FeCl 3,推出Fe 3I 8可以改写为FeI 2·2FeI 3 C .NH 3的沸点高于PH 3,推出CH 4沸点高于SiH 4 D .CO 2通入Ba(NO 3)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推出SO 2通入Ba(NO 3)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B .2NO(g)+2CO(g)===N 2(g)+2CO 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 C .加热0.1 mol ·L -1 Na 2CO 3溶液,CO 2- 3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 均增大 D .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ΔH <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10.已知AgCl 、AgBr 的溶解度分别为1.5×10-4 g 、8.4×10-6 g (20℃)。将AgCl 与AgBr 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的浓硝酸银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 A.只有AgBr 沉淀生成 B. AgCl 和AgBr 沉淀等量生成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新高三起点考试文数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第5题图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新高三起点考试 数 学 试 卷(文科) 命题人: 武汉49中 周镜 审题人:武汉49中 徐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集合}034|{2≥++=x x x A ,}12|{<x x B =,则=B A A .)0,1[]3,(---∞ B .]1,3[-- C .]0,1(]3,(---∞ D .)0,(-∞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已知a ,b ,m ∈R ,命题:“若am 2 0”的否定是:“?x ∈R ,x 2 -x ≤0” C .命题“p 或q ”为真命题,则命题p 和命题q 均为真命题 D .“x >3”是“x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已知复数3 (2)(2)z i a i =++在复平面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4,)+∞ C .(1,4)- D .(4,1)-- 4.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7825a a -=,则11S 为 A. 110 B. 55 C. 50 D. 不能确定 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 3 cm A .243π+ B .342π+ C .263π+ D .3 62 π+ 6. 某商场对某一商品搞活动,已知该商品每一个的进价为3元,销售价为8元,每天售出的第20个及之后的半价出售.该商场统计了近10天的这种商品销量,如图所示:设x 为每天商品的销量,y 为该商场每天销售这种商品的的利润.从日利润不少于96元的几天里任选2天,则选出的这2天日利润都是97元的概率为 A .19 B .110 C .15 D .18 7.偶函数f (x )在(0 ,+∞)上递增, 2120 19 18 O 频数(天) 销量(个) 432 1 第6题图

2013年语文-成人高考高起点考试真题和参考答案

201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设备十分复杂,了解其结构原理有助于在维修保养中有的放矢,避免盲目。 B.这家刚开业的公司的业绩连续十个月保持增长,真可谓江河日下、一日千里。 C.一些食品加工小作坊不顾有关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仍然我行我素,违规生产。 D.主管部门应该一视,让民营剧团享受到国有剧团的政策补贴和优惠待遇。 【答案】B 【应试指导】B项中“江河日下”指江河之水一天天由高处流向低处,比喻事物一天天坏下去,情况越来越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情况恶化,与句中语境不符。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收入的增速放缓没有影响财政支出,这是上半年数据统计中呈现出的一大特点。 B.与老式手机和个人电脑相比,新一代智能手机操作使用的难易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C.根据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之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只是非常狭窄。 D.声明称,这种细菌并不依靠砷存活,而是“能在高砷环境中生存的极端微生物”。 【答案】C 【应试指导】C项成分残缺,可改为: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之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常常认为,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山是______,海是______,沙漠是,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 A.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 B.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 C.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沉重的责任与各节的矜持 D.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 【答案】D 【应试指导】题干语句主要表达各种自然景观的特征与人之间的关联契合。就自然特征而言,有厚重的山、浩瀚的海和一望无际的沙漠。因此,与山对应的是“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与海对应的是“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与沙漠对应的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堤.坝题.跋提.纲挈领 B.沦.落抡.拳论.资排辈 C.晦.涩侮.慢诲.人不倦 D.哄.动拱.卫烘.云托月 【答案】B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攀缘陌路万马齐喑 B.嘉许徒劳扑朔弥离 C.收敛较勘大智若愚 D.附庸拘泥绵里藏真 【答案】A 【应试指导】B项中“扑朔弥离”的正确写法是“扑朔迷离”;C项中“较勘”的正确写法是“校勘”;D项中“绵里藏真”的正确写法是“绵里藏针”。其他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9月起点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9月起点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Fe 56 Cu 64 Ag 108 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 分,共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产和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肉制品加入适量的食盐可以防腐 B. “可燃冰”是一种烃类化合物 C.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D.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槽人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萃取B.渗析C.蒸馏 D.干馏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NO2含有N 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将22.4 LNO和11.2LO2混合后,可以得到N A个NO2分子 C.常温常压下,1L0.1mol/LHF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D.0.1mol的羟基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N A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用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C. 的二氯代物有6种 D. 的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 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 A 酸性高锰酸钾浓盐酸NaHCO3溶液Cl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B 浓硫酸蔗糖澄清石灰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浓硝酸铁片NaOH溶液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D 稀盐酸Na2CO3Na2SiO3溶液非金属性:Cl>C>Si 6.某温度下,将1.1molI2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I、KIO、KI0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IO-与I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I2在该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B.I2的还原性大于KI的还原性,小于KIO和KI03的还原性 C.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7mol D.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碘元素与被氧化的碘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7:5 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 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 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 8.在25℃时,碳酸钙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25℃时硫酸钙的K sp=9.1×10-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锅炉水垢中硫酸钙的办法是将其转化为碳酸钙,然后用酸去除 B.图中b点碳酸钙的结晶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

新高三起点考试模拟试卷-普通用卷

新高三起点考试模拟试卷 副标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1.如图1所示,两个带电球,大球的电荷量大于小球的电荷量,可以肯定 图1 A. 两球都带正电 B. 两球都带负电 C. 大球受到的静电力大于小球受到的静电力 D. 两球受到的静电力大小相等 2.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 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很大,但物体的动量变化很小 B. 物体所受到的冲量不为零,但物体的动量大小却不变 C. 物体做曲线运动,但动量变化在相等的时间内却相同 D. 物体只受到一个恒力的作用,但物体的动量却始终不变 3.下列选项对公式认识正确的是 A. 公式可以用来求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其中 Q为一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r为研究点到带正电极板的距离 B. 可用来计算电风扇正常工作时内阻的发热功率 C. 由公式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 成反比 D. 由公式可知,磁场中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由公式中的电流I的大小来决 定 4.取一根长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 上第一个铁垫圈,隔再系一个,以后铁垫圈之间的距离分 别为、、,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 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铁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 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 5各铁垫圈 A.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长

C. 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之比为 D. 依次落到盘上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5.如图,一跨过光滑动滑轮的轻绳AB与杆的两端连接,滑轮下端连接一物体,现将 轻杆的中点水平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一个小角度,当平衡后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将杆逆时针转动,绳AB上拉力不变 B. 若将杆逆时针转动,绳AB上拉力变大 C. 若将杆顺时针转动,绳AB上拉力不变 D. 若将杆顺时针转动,绳AB上拉力变小 6.如图1,闭合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 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规定垂直纸面向外为磁场的正方向,线框中顺时针电流的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为安培力的正方向.关于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与ad边所受的安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 7.两颗行星A和B均可视为球体,A的半径是B的3倍。卫星a和b分别在行星A和 B表面附近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a的周期是b的3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行星A与B密度之比 B. 行星A与B质量之比 C. 卫星a和b绕各自行星运动的角速度之比 D. 卫星a和b绕各自行星运行的线速度之比 8.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如 图所示,M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起点考试试卷

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起点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 1. (2分)针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内容及过程,有以下叙述: ①伽利略后来借助数学知识发现,如果速度与位移成正比,将会推导出复杂的结论; ②伽利略通过逻辑得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 ③伽利略做了大胆的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运动,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或位移成正比; ④伽利略通过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这一严谨求实的实验测定,得出只要倾角一定,铜球的加速度不变,他进一步设想当倾角为90°时,运动变为自由落体,其性质不变,且所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一样,到此人类终于认识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了. 根据伽利略研究的真实过程,请你做出科学合理的排序,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①③④ 2. (2分) (2019高一上·蕉岭月考) 某驾驶员驾驶具有良好刹车的汽车在以72km/h的速度行驶时,可以在54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54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33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等于() A . 0.5s B . 0.7s C . 1.5s

D . 0.2s 3. (2分) (2017高一上·大连期末) 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A . B . C . D . 4. (2分) (2017高一下·衡水期中) 如图所示,木块B上表面是水平的,木块A置于B上,一起以某一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冲,上冲过程中A与B保持相对静止,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A . 因AB的运动情况相同所以相互间没有摩擦力 B . 木块A处于超重状态 C . A的机械能不发生变化 D . A对B做负功 5. (2分) (2017高一上·临桂期中) 甲乙两人沿河两岸拉一艘小船前进,小船沿虚线方向匀速行驶需要200N

湖北省武汉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起点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起点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20.9.10 本试题卷共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 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守护蓝天碧水净土。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臭氧 B.氮的氧化物 C.PM2.5 D.二氧化碳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或谚语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蜡炬成灰泪始干 B.爆竹声中一岁除 C.烈火焚烧若等闲 D.雷雨发庄稼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用于考古测定文物年代的原子为14 6C B.新戊烷的化学名称为2?二甲基丙烷 C.氮分子的电子式为 D.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4.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B.用乙装置除去I 2中混有的泥沙 C.用丙装置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用丁装置验证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 N :.:.:: N 288 +17

5.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物质的沸点:HF< HCl B.物质的硬度:金刚石< 晶体硅 C.分子的极性:BCl 3X B.常见单质的氧化性强弱:W>Y C.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Z>Y D.化合物Z 2Y 的水溶液呈碱性 8.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 3中分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28gN 2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 C.1L0.1mol ?L ?1CH 3COOH 的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0.2N A D.常温下,28g 铁片投入足量浓H 2SO 4中生成SO 2为0.5N A 9.一定温度下,体系中, c(Ag +)和c(Cl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b 、c 三点对应的K 相等 B.d 点的溶液为AgCl 的不饱和溶液 C.AgCl 在c 点的溶解度比b 点的大 D.AgCl 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Ag)=c(Cl 10.在Zr 2O + 4催化作用下CO 与N 2O 的循环反应路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Zr 2O + 3是反应中间产物 B.反应过程中Zr 的成键数目未改变 C. Zr 2O + 3转化为Zr 2O + 4的氧化剂是N 2O D.催化循环的总反应为CO+N 2O======== 催化剂N 2+CO 2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新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新高三起点考试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本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Na-23 Mg-24 Ca-40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A. CuSO4·5H2O B. FeSO4·7H2O C. KAl(SO4)2·12H2O D. Fe2(SO4)3·9H2O 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悉中国在建的第二艘航母中使用了素有“现代工业的骨骼”之称的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阴离子交换膜 C.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萃取原理 D.酸碱指示剂变色、煤的液化、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海水提取溴、焰色反应都涉及化学变化 4.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 7 种 B. 8 种 C. 9 种 D. 10 种 5.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迀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5.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