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犹太教与犹太文化发展的关系

浅谈犹太教与犹太文化发展的关系
浅谈犹太教与犹太文化发展的关系

浅谈犹太教与犹太文化发展的关系

摘要:宗教对文化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本文着重以犹太教与犹太文化为例对此论述二者之间协调发展、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宗教;文化;犹太教;犹太文化;意义。

一.犹太教的发展历史

犹太教是一种单神教,犹太人的祖先是古希伯来人,原为阿拉伯半岛南端的游牧民族。公元前20世纪迁到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希伯来人受其奴役。希伯来人聚居在乌尔城,首领为他拉。他们信奉自己的部族神雅赫维(后来基督教称之为耶和华),意思是"永远存在"。他们不敢直呼其名,称为"阿特乃",意为"我的主"。

他拉死后,其长子亚伯兰继任为首领。为了摆脱巴比伦人的奴役,希伯来人在亚伯兰的带领下,来到迦南(今之巴勒斯坦)地区定居下来。亚伯兰借助宗教信仰的力量加强自己的统治。他强调上帝耶和华是希伯来人的保护神,他们和上帝订立了圣约,永远忠实于上帝。按照圣约规定,凡是男婴生下来的第八天,都必须实行割礼。亚伯兰还假托上帝之意,改名为亚伯拉罕,意为"万民之父"。还宣称,上帝要亚伯拉罕杀死自己的儿子做祭品,当他真的要杀死儿子时,上帝表示相信他的虔诚,可杀死公羔羊来代替。

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威望。

亚伯拉罕死后,儿子以撒继承其权位。以撒死后,长子以扫继承其权位。以扫死后,其弟雅各为首领。雅各宣传他曾和天神摔跤,天神险些被他摔倒,情急之下,天神狠狠拧了雅各大腿,他才松手。于是天神让雅各改名为"以色列",意为"同神摔过跤的人"。

后来迦南地区发生大旱,雅各带领希伯来人迁徙到埃及东北部的歌珊地区定居下来,时为公元前18~前16世纪。

希伯莱人在歌珊地区生存约四百年,至埃及第19王朝的第三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处境愈加恶化。拉美西斯二世出于向东方亚洲扩张的野心,把希伯莱人视为其东进的第一个敌人。他带领希伯莱人与埃及法老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终于迫使法老同意他们离开埃及。从此,希伯莱人结束了在埃及400年的奴隶生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离开埃及后,摩西率领希伯莱人打算经过西奈半岛回到迦南地区。西奈半岛的沙漠、荒山环境极为艰巨。有些人开始动摇了对耶和华的信仰,不断离队逃跑。摩西对此进行了组织整顿,并且宣称他在西奈山上与上帝耶和华订立了圣约。上帝耶和华授给他10条戒律,要他们遵守。摩西把羊血涂在人们身上,表示坚决遵守对上帝的誓言。摩西通过者10戒来坚定人们的信念,统一人们的行动。可以说,犹太教就这样诞生了。

公元前十一世纪,分裂的希伯莱人实现了统一。他们选出了扫罗为第一个国王,定都耶路撒冷。扫罗死后大卫为国王,他继续扩张领土,定犹太教为国教,并健全其制度、礼仪。大卫之后,所罗门继承王位。所罗门善于治国,国家繁荣昌盛,成为犹太民族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他在耶路撒冷修建了宏伟的圣殿,在其中安放了圣柜(内存与上帝订立的誓约盟书)。圣殿从此成为犹太教信仰的象征。

所罗门死后不久,国家分裂为二:北部为以色列王国,南部为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入侵,以色列王国被并吞,犹太王国沦为其附庸国。公元前605年,

新巴比伦占领耶路撒冷,把犹太国王室、贵族、祭司、工匠等掠到巴比伦。对此,史称"巴比伦之囚"。此后,犹太人的宗教观念有了新的发展:耶和华成了全宇宙最高的神;

企盼上帝派"弥赛亚"(救世主)降临人间来解救他们。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灭掉新巴比伦,犹太人又被波斯人所统治。波斯人允许犹太俘虏返回故国并重建耶路撒冷及圣殿。受波斯宗教观念的影响,犹太教有了"后世"、"天国"等思想。

二.犹太文化的历史进程

发端于4000年前的犹太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两个主体精神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文明之一。不过,与汉儒文明乃至世界上几乎所有文明都不同的是,它是一个在近2000年里失去了故土和家园,没有固定的主体活动地域,因而流散并渗入世界各地域的文明。正因为此,在漫长的岁月里,犹太文明常常被视为“外来”

的甚至“异端”的东西以致受到客居地主体文明的强烈冲击乃至挤压,还经常遭受敌对势力的打击和摧残。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状况之中,犹太文明居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不仅能不断发展自身,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内中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主要是因为犹太文明具有超乎寻常的内聚力和生命力,而这种力量来源于犹太文明的三大支柱:以犹太文化传统为主体的民族认同感;以犹太教为纽带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

以家庭为基础、犹太会堂为核心的社团网络。

犹太文明的主体一以贯之,并非说犹太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就是互相排斥、互不影响的。实际上,犹太文明从其一诞生便与其他文明互相碰撞、交融,4000年来包融、吸纳、筛选、改造了诸多外部文明的种种特征和质素,同时也对其他文明如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乃至现代美国文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犹太文明与希腊、罗马文明的接触,不但是犹太文明发展史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因为正是这三大文明的互相碰撞和交融,使犹太文明发生了内在的深刻变化,也为后来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犹太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在地中海区域,特别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交融和结合,产生了犹太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瑰宝——塞法迪文化。犹太文明与中东欧文明,特别是日耳曼文明和斯拉夫文明的接触和交融,又产生了犹太文明的一大分支——意第绪文化。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与犹太文明有着许多相同、相似之处。古代开封的犹太社团与当地的汉、回等民族和睦相处,逐渐融为一体。像这样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犹太社团在客居地被完全同化的情况,在犹太民族离散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近代以来犹太人又在上海、香港、哈尔滨、天津等地安居乐业,在这些城市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影响和痕迹。纳粹大屠杀期问,上海成了全球惟一无条件接纳犹太难民的大城市,这段历史至今仍传为佳话。

三.犹太教对犹太文化间的密切关系

犹太文化是一种颇有特色的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一以贯之。犹太民族是一个充满灾难的民族,但他们却并没有在迫害、驱逐、同化和屠杀面前屈服,他们的文化也因为他们的顽强而被继承下来。是什么在其中起着如此巨大的作用?民族的共同命运使他们必须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犹太教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作为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的犹太教对其整个民族、整个文化发展、延续所起的作用则较其他宗教更为显著。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宗教与文化是互相交融、互为依存的,文化包含宗教,宗教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犹太文化历来就是一种宗教性极强的文化,犹太教的核心思想是犹太文化的精神内核与灵魂。了解犹太文化必先了解犹太教在犹太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

首先,作为犹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生活中无不充斥着犹太宗教的气息。在物质层面上,犹太教融贯于整个民族的居住饮食、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之中。犹太教的宗教节日比较多,并各有不同的蕴意。以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为例,如安息日,它是犹太节日中最为特殊也是最为重要的节日,犹太教将其视为“圣日”,一个休息的日子。根据犹太教教义,安息日制度是同这样一些观念联系在一起的:①与上帝创世联系在一起;②与神圣的观念联系在一起;③安息日是上帝和以色列人立约的标志和象征,所以犹太人要以世世代代守安息日为永远的约。安息日的宗教文化含意深远。

从宗教出发,犹太教认为这一天是献给上帝的。在传统犹太文化中,与上帝交流、祈祷、学习经典是最重要的活动,安息日(不劳作)是为这些活动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守教的犹太人认为遵守安息日的诫命甚至比生命还重要。正是犹太教赋予安息日这一神圣的意义,于是今天,无论是信教者还是不信教者,他们仍然都守安息日。

除此之外,犹太教的三大传统教节——逾越节、五旬节、住棚节都是犹太人的重要节日。这些节日文化由于犹太人对上帝的敬畏而变得神圣,并世代遵守。可见,如果失去这些宗教节日,那么犹太文化也将失去几分色彩,变得暗淡。独特的宗教礼仪、习俗及节日是犹太民族文化的外在标志,其实也是犹太人历史轨迹的描绘,时刻提醒着犹太人的身份认知,使犹太民族在历经苦难时也不动摇对本民族文化的信仰,有利于强化犹太文化的认同和巩固。正是通过普通犹太人继承本民族特有的节日、风俗、礼仪,并使用本民族独创的语言使得犹太文化没有被其他文化所消融。

其次,对犹太教的信仰形成了犹太人特有的民族精神,它是构成犹太文化内在的内容与要素。犹太教作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主要内容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意识,在维护犹太民族特征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对犹太文化中所特有的民族性的体现与发展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第一,犹太教成为分布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的时代加强精神联系的唯一纽带。犹太教的教义使犹太人形成了牢固且特有的犹太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成为犹太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如特选子民观,根据契约观,上帝与犹太人建立了一种特殊关系,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是耶和华你主的圣洁的民,耶和华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们作自己的子民”。第二,犹太教的律法、教义对犹太人生活的规范和教化,是犹太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得以保留和继承。

总之,犹太教因其在犹太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它的存在与延续直接决定了犹太文化的传播与延续;犹太人的节日与习俗等社会生活方面的文化也因赋予它们在宗教上的神秘性与神圣性的特征而通过世世代代的犹太人流传下来;犹太民族依赖对犹太教的信仰而形成了他们特有的一种精神,依靠犹太教维系着本民族的长期生存、团结和发展。犹太教对犹太文化实质上起着一种生成、固化的作用,才使得犹太文化生生不息,一以贯之,延续至今。可见,宗教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

③参阅R.G.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版,第19—25页。

④阿赫默德·艾敏:《阿拉伯文化的黎明时期》,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6页。

⑤阿赫默德·艾敏:《阿拉伯文化的黎明时期》,第30—31页。

⑥参阅格立克:《中世纪前期伊斯兰教对西班牙的影响》,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76、258、286页;西席尔·洛斯:《文艺复兴中的犹太人》(Cecil Roth, The Jews in the Renaissance),费城1977年版,第64—85页。

犹太教

犹太教英文:Judaism 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辣,即圣经的前五卷书。 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他愿所有的人,行公义,好怜悯,因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 古代犹太教(公元70年以前) 根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3世纪末至前12世纪期间,以色列人及其他一些半游牧民族自美索不达米亚跨越沙漠,进入当时已发展农业生产的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定居。公元前12~前11世纪间,以色列人在与外族冲突及内部纷争中,各氏族间先后形成12个部落,共同信奉雅赫维为唯一真神。约公元前993年,迦南南部犹太部落大卫王统率以色列各部落,战胜迦南西部地中海沿岸的非利士人及叙利亚、约旦河以东各族,建立统一的以色列人国家,以耶路撒冷为统治中心。其子所罗门继位后在此修建圣殿。公元前933年,以色列分裂为南部犹大、北部以色列两国,彼此连年争战。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国亡于亚述。犹大国臣服苟存。公元前7世纪末,亚述帝国衰落,埃及、巴比伦相继统治巴勒斯坦。公元前587年,巴比伦占领耶路撒冷,焚毁圣殿,并将大部居民掳往巴比伦。犹太人认为此乃自身犯罪、背叛雅赫维另拜其他神祇所受的惩罚,唯有向雅赫维认罪祈求,方能重返故园;民族与宗教意识由此愈益加深。现代许多学者认为,犹太历史、律法文献就是公元前587~前538年被掳巴比伦期间逐渐定型的。 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释放以色列人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耶路撒冷成为犹太人聚居的犹太地区中心城市,政治上受波斯统治。直至公元70年,罗马军队攻陷耶路撒冷,焚毁圣殿为止,在犹太教历史上称第二圣殿时期。在公元前2世纪初至公元1世纪末的300年间,地中海东岸各种新宗教、新宗派不断出现。犹太教内部也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支持祭司的上层分子撒都该人;与撒都该人分庭抗礼,主张除“律法书”外,尚有口述传统法的法利赛人;主张远离世俗,实行共同生产,共享财物的社团艾赛尼派(或称敬虔派)。 拉比犹太教(70~630) 这一时期,西亚地区犹太人以巴勒斯坦及巴比伦为聚居中心,分别处于罗马帝国及波斯帝国统治下,罗马及波斯均通过扶植犹太教上层分子,对犹太人实行间接统治。在犹太教内部,自古流传的经典律法书需要不断重新解释,以适应政治与宗教的现实需要。因此,精通律法的法利赛人,逐渐取得领导权,被称为拉比(希伯来语,意为师傅)。这一时期的犹太教称为拉比犹太教。第二圣殿时期,犹太教侧重祭司献祭仪式,自耶路撒冷圣殿第二次被毁后,到圣殿献祭已不可能。因此,拉比犹太教强调社会个人伦理、祈祷及研习律法,这对后世犹太教思想、礼仪、制度有巨大影响。犹太教公会成为犹太人最高立法、司法机构。3世纪初,罗马塞佛鲁斯王朝时期,授权公会主持人(纳西)收税,向各地犹太人法庭委派法官,派遣特使到帝国各地巡视犹太人聚居地区,并赠与公会主持人大量产业。自2世纪上半叶罗马皇帝哈德良统治时期起,罗马法学家开始编纂法典,在其影响下,2世纪末犹大·哈·纳西执掌巴勒斯坦公会时期,将以前历代口传律法汇编成书,称“密西拿”,约于3世纪初开始流传,此后便成为犹太教尊崇的经典《塔木德》的一部分。 拉比犹太教与同时期西亚其他宗教相比,出世色彩最少;与当时的基督教比较,它并未力图用希腊哲学解释教义,以对外族传教,而专重宗教律法。在宗教律法与世俗法律的关系上,承认世俗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居统治地位。但根据考古发现,遗留在叙利亚沙漠中的3世纪罗马、波斯边境城市中的犹太人会堂墙壁上,有圣经故事题材的宗教画;6世纪加利利犹太教会堂的细石镶嵌地板图案有星象、人形、鱼兽等,都与摩西十诫中不可制作偶像的诫条相悖,为拉比文献所未提及;这表明当时犹太民间宗教曾受其他民族宗教的渗透影响。另一批宫廷文献描述魂游天庭景象,反映当

犹太人智慧作业3

1、犹太教的传统有哪些?犹太教只是一个民族性的宗教的根源是什么? 答:(1)犹太教律法规定的节期较多,以逾越节、住棚节和五旬节为三大节日,此外还有除酵节、修殿节、普林节、读经节、元旦、赎罪日、哀悼日、安息日等。 极端正统犹太教信徒在约瑟夫墓旁祈祷除十诫外,犹太教律法还有种种戒规,从社会伦理到饮食起居,涉及犹太人的全部生活。凡母亲为犹太人,其子女即为犹太人。男孩出生后第八天,一律要受割礼,作为与上帝立约的标志。教徒死后,尸体以水洗净,白布包裹入葬。犹太教在饮食方面亦有诸多禁忌。古代犹太教以七连烛台为唯一标志,中世纪后期改用大卫之盾(六角星),沿用至今。 (2)根源是现在全世界信仰犹太教的人很少,只局限在犹太人内部,还没有信仰锡克教和神道教的人口多,但每一部介绍宗教的书籍都少不了要提到犹太教,主要是因为其影响巨大。历史上,犹太人曾面对多次毁灭性的灾难和逼害。犹太人由于两千多年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地,语言、文字已经分化,只是靠着统一的宗教维系其单一的民族性。 2、亚伯拉罕诸教有哪些教?基督诸教有哪些教? ?答:(1)亚伯拉罕诸教有 ?巴哈伊信仰虽然不是传统的被包括在亚伯拉罕诸教中,但它也接受同些神之代言人。 ?巴哈乌拉和拉斯特法里教类似的接受《圣经》权威而且相信它们是亚伯拉罕的后代。 (2)基督诸教有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 3、世界性宗教必须同时具备那三个条件? 答:第一,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将会长期存在并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宗教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将逐渐减少,最终是要消亡的,但这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宗教走向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第二,宗教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宗教的存在,是以大量群众信奉它们为前提的。由于宗教的这种群众性,它往往构成一种非常强大的社会力量,处理得好,可以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积极作用,处理得不好,就会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关键看能否有效地管理和引导它们,减少它们中的消极因素,发挥它们中的积极因素。第三,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是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4、科学依靠的是什么?科学和科学技术是一个事物吗? 答:(1)依靠的是实践与经验,还有宗教的辅助。 (2)不是一个事物。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但并不是任何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都是科学。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发展与主要联系

犹太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基督教文明的起源、联系与主要区别并非每一种哲学都是一种宗教,但是每一种宗教却都是一种哲学。詹姆斯〃弗雷泽爵士说过:“宗教被认为是一种超人的控制自然或人类声明发展进程的安慰或调解的力量。” 苦难者的宗教:犹太教犹太民族产生于闪米特族的一支弱小的牧羊部落—希伯来人,这是一个苦难而又伟大的民族. 首领亚伯拉罕将自己部落的神耶和华尊奉万能的神主,将希伯来人视为耶和华的“选民”,神同他们订有契约。这是亚伯拉罕创立的较为模糊的一神信仰,而犹太教便是从这个时候,在这种特殊的神学观念中“种下胚胎”的。 以后摩西在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过程中,逐渐统一了以色列人的思想与步调,并假托神耶和华于西奈山上给他受戒之说,为以色列人创立了一整套法律,称《摩西十戒》。初步形成了犹太教的教规、教律与礼仪。这也是人类最早的法律之一。标志着犹太教的正式形成。 犹太教后来被波斯人统治,在此期间犹太教得到了重大发展,形成了犹太教圣经《旧约》。在被罗马统治时期,犹太人不仅没有政治上的独立和自由, 而且被迫流亡世界各地, 成了没有祖国的人。1948年, 返回家园的犹太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国, 这种局面才宣告结束。 以色列人从多神观念演变为一神观念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面对侵略者的强大,东方民族的宗教信仰,特别是亡国奴的屈辱处境使他们政治、宗教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相信耶和华不仅是以色列的保护神,而且是统治世上唯一主宰,耶路撒冷是他的唯一圣所。这种观念在以色列人陆续返回巴勒斯坦后逐渐成熟,犹太人逐步形成了耶和华是独一神的观念,崇奉一神、排斥其他宗教并维护祭祀贵族统治的犹太教才最后形成。 天国之道:基督教以色列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到“巴比伦之囚”时期,他们开始期盼先知们预言的“弥赛亚”,就是“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 在罗马统治下,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因其经济地位不同而对罗马统治者持有不同的政治态度,犹太教分裂,其中艾沙尼派和奋锐派强烈宣传人类救世主降临的弥赛亚运动。这种宣传运动,是当时基督教产生的思想基础。 公元2世纪中叶,正统的犹太教徒坚信弥赛亚终必降临。另一部分人也就是后来的基督徒“拿撒勒派”认为弥赛亚已经降临,他不是来复兴强大的以色列王国,而是来建立一个不属这世界的天国,他就是拿撒勒人耶稣。 后来,在反对罗马统治的民族斗争的高潮中,拿撒勒派同罗马统治当局和犹太教上层权贵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化。于是这些人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教派,于公元1世纪末,发展成为最初的基督教。《基督教的起源》一书的作者阿〃罗伯逊认为,拿撒勒人耶稣很可能就是这个拿撒勒派的领袖。 关于耶稣,《福音书》中记载他是由圣灵受孕,由童女玛利亚所生。耶稣是基督宗教教义的中心人物,也是基督宗教的创始人。耶稣一直声称自己就是上帝,直接干犯了律法。因而宗教领袖要求罗马政府处死他,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有人目睹三天后他又复活。 后来耶稣的门徒彼得和保罗大力宣传基督教,他们带领“基督使徒团”进行传教,一生功绩伟大,保罗用文字将基督教教义编纂成圣书《新约》。这时候基督教完全从犹太教脱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宗教,有了自己的崇拜对象基督耶稣,自己的经典《新约圣经》。

犹太教的起源及发展

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拉(托辣),即圣经的前五卷书。 一经典和教规 经典 犹太教中有三部典籍:第一部是《西伯来圣经》(又称《塔纳赫》),所有犹太人都要绝对忠诚地信奉它;《西伯来圣经》的前五卷书称为《妥拉》,是其中最重要的著作。第二部是《塔木德》,第三部是《米德拉什》。除《妥拉》外。犹太教典籍多是一些阐释与评注式著作,由于编纂年代和地域的不同,常常出现相互包容和交叉评注现象。 基本教义 基本教义以摩西·迈蒙尼德于12世纪归纳的13条为核心: 1.创造主创造并主宰宇宙及一切受造之物。 2.创造主为独一无二真神。 3.创造主无形无体无相。 4.创造主是最先的,也是最后的。 5.创造主为唯一应受敬拜之主,此外别无可敬拜之物。 6.先知一切传述皆真实无妄。 7.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位。 8.律法为神向摩西所传,并无更改。 9.律法不可更易。10.创造主洞察世人一切思想行为。 11.创造主予遵守律法者奖赏,对践踏律法者惩罚。12.复国救主弥赛亚必将降临,应每日盼望,永不懈怠。13.人死后将复活。 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他愿所有的人,行公义,好怜悯,因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

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 二起源和形成 众所周知, 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在那里, 早在公元前2300年, 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大约3800年前, 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 一位名叫亚伯拉罕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经巴比伦、马利、哈兰迁徙到被称作迦南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 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据《圣经》的描述, 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 叫你的名为王, 你也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此后,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生子以撒, 以撒生子雅各。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的列祖, 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雅各生有12个儿子, 他们的子嗣演化为12 个部落, 并称为“以色列人”。约公元前1720年, 以色列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埃及, 开始了长达约430年之久的寄人篱下、受人奴役的苦难史。公元前14世纪, 一个杰出的犹太人应运而生, 他就是摩西(Moses)。摩西和他的以色列同胞不堪忍受埃及法老和统治者的奴役, 决心离开埃及, 回到他们的祖先曾经居住过的迦南, 重新开始自由的生活。约公元前1290年, 摩西率领他的同胞成功地逃脱了法老军队的追击, 出埃及,

犹太人给我们的启示

犹太人民族给我们的启示 犹太人一直是我比较欣赏的民族,和中华民族一样,它也曾忍受欺凌,时间长达 1800 多年, 但是秉承犹太文明的精神内涵, 散居于世界各地的上帝选民们却成为如今世界民族之 林不可缺少的大树。 从关注巴以冲突开始认识以色列, 从爱因斯坦开始认识犹太人。 犹太人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民族?在中东乱局中竟然居主导角色, 而且在阿拉伯国家的集体讨伐下屹 立不倒,反而更加强大,看了《犹太人文化史》这本书,我完全被震撼了。对于犹太文化的曲折和坚韧, 对于犹太宗教的先进教义和犹太人对于传统宗教道德的严格遵守, 我只能敬佩。 我对于一些宗教里关于饮食的戒律常常不解。 原来, 对于饮食的禁忌是起源于犹太人。 犹太 人的饮食戒律是基于人的健康和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而制定的, 尽管如此, 也有人不守教, 也 有人怀疑, 但是这样一句话却将我幻想有朝一日能信仰一门宗教的愿望打破, 一个人连嘴巴 都管不住谈不上信仰。 犹太人一直在外人的排挤中保持群居的状态, 内部严格遵守教规和法 典, 这样的形式确保了犹太人在长大千年的驱逐流浪史中保持民族特性而不被同化。 我突然 对于宗教肃然起敬。 多少民族被历史的长河卷成烂泥,如古埃及、 古希腊、苏美尔,新月平原现在已成为阿拉伯 人的土地, 而原始的巴比伦文明早已作了古, 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信仰,怎么立足长远,源

源不断地繁衍下去? 从第二圣殿时期, 犹太人就失去作为一个国家存在的国土基础, 巴比伦人、 波斯人、 希腊人、 罗马人、 阿拉伯人不管怎么奴役他们的身体和限制他们的生存, 毁坏他们的建筑和圣殿, 但 是犹太精神始终藏在书里,这群 “圣书之民”对于民族精神的认同让很多殖民者都屈服。 只 要书籍律法还在,他们就能坚持自己的信仰道德和民族精神。就像 18 世纪将自己已经失传 的文字希伯来语再度复活一样。 犹太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母教。犹太教始创一神论,对于宇宙认识坚持一元可认识论,特别的是他们一直强调人的作用, 坚信人生而平等, 历史是向前发展, 而没有那种维护统治 者残暴统治的所谓轮回一说。 犹太教能够流传至今, 而犹太人又能如此聪明也在于这种先进 的思想吧。 犹太教有 613 条诫命,一本《托拉》为主的圣经(也是基督教圣经的旧约部分,《古兰经》 的来源之一),一本《塔木德》还有众多经典,这些经典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一辈子都读不完, 但是他们要读一生。 所以犹太人是少有的无文盲的民族。 每个孩子从小就被贯彻书籍 “比 蜜甜”的思想。 这些经典涉及人生活的许多方面, 衣食住行几乎都有, 然而犹太人坚持按照它们行事一做就 是上千年。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关系

世界三大—神教以犹太教为最早,伊斯兰教为最晚,三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叙述伊斯兰教思想发展,我 想首先要了解三大一神教的基本特点。否则会走弯路的。所以先从介绍三大一神教开始,研究伊斯兰的思 想历程,是比较好的。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一神教”它们都反对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和崇拜一个主宰 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对这一造物主仅仅是三教各自所称名字不同而矣,犹太教称“阿特乃”,不 愿直呼耶和华,他们的先知是摩西:基督教称弥赛亚或基督或天主、上帝,他们的先知是耶稣;伊斯兰教 称安拉或真主,其先知是穆罕默德。三教都有自己的经典,犹太教的经典是们日约》,希伯来文:基督教 的经典是《新约》,拉丁文;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阿拉伯文。三教相互承认这三部经典是天启 经典。这三大一神教,历史悠久,犹太教约产生于公元前十四世纪;基督教约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伊斯兰 教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初。这三教的信仰者不少,对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口向。… 三大—神教何以都渊源于阿拉比亚呢?为什么又构成为中东问题的主要症结呢?要了解这个问题,还须从 历史上寻找答案。 一、原属同一个先民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一神宗教,“这三大一神教,皆发祥于中东的闪族”,“闪族”的全名 是“闪米特人”(Semites),亦称“塞姆人”(Semu)。这个名字出自《旧约全书·创世纪》所载传说,称其为挪亚长子闪(Shemu或Semu,也译为“歇姆”、“塞姆1的后裔。据陈永岭教授主编的《民族词典》称:一 般认为古闪米特人以畜牧为生,原来生活在撒哈拉北部地区。约在公元前五千年,气候剧变,开始东迁, 陆续来到西亚两河流域和叙利亚草原,一直保留着相当统一的民族共同体。至公元前三千年初,按语言明 显地分为东、西两大支。东闪米特人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北部,*阿卡特语,在与苏美尔人接触中吸收、融化了对方的语言。自公元前三千二百年至公元初,其代表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按现代分类法, 此支称“闪米特北支”。西闪米特人又分三个分支:西北支(现称闪米特北中支),系指分布在巴勒斯坦、 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各族,最早的代表为阿摩里特人、迎南人、乌加里特人,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后,有跳尼基人、犹太人、阿拉米人、莫阿比特人、亚奥迪人等。中支(现称闪米特南中支)约在公元前 二千年至前一千年,其代表为利希亚尼特人、萨姆德人等,随后统一共称阿拉伯人。七世纪随着伊斯兰教 的兴起,开始了闪米特人的一次大迁移。现分布在埃及、苏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沙特、叙利亚、也门、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利比亚、科威特等国,按方言、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可分为47个民族。南支(现称闪米特南支)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古代代表有马闪人、萨巴人、卡塔班人、哈德 拉人等,南支部分曾于七世纪越过红海到达非洲之角,今埃塞俄比亚闪米特各族的祖先。马赫里人等就属 这支。从这些记述看,“阿拉伯半岛,可能是闪族的摇篮,闪族在这个地方成长之后,迁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区(即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后来就成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胖尼基人 和希伯来人。说阿拉伯半岛是纯粹的闪族文化的发源地,这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现在还有两种生存 着的民族,可以代表闪族,一种是阿拉比亚人,另一种是犹太人;在特殊的相貌和心理特征方面,阿拉比 亚人所保存的闪族特征,比犹太人要丰富得多”据此可知创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希伯来人(即犹太民族的人),首传伊斯兰教的古来氏人(即阿拉伯民族的人),都是闪米特人的后裔。 二、原属同一个古老的一神教 一神思想的始祖是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称易卜拉欣),首传犹太教的是摩西(意为水中捞出的人,伊斯兰 教称穆撒),他是三大一神教的首传者,所以犹太教被称为世界一神教之母。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出的 一个支系,耶稣是始传者,(伊斯兰教称尔撒)。在犹太教、基督教的影响下产生的伊斯兰教对人类历史

犹太教的起源及其教义的发展

犹太教的起源及其教义的发展 犹太教并不是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信仰的宗教,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公元前2300年,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大约3800年前, 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亚伯拉罕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经巴比伦、马利、哈兰迁徙到被称作迦南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 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据《圣经》的描述, 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 叫你的名为大, 你也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在亚伯拉罕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创世记》。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的列祖, 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在亚伯拉罕的带领下,希伯来人进入了巴勒斯坦,为了战胜当地的迦南人,希伯来人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来加强内部的团结。古代希伯来人信奉多神崇拜,雷雨、风暴、树木、石柱、火都是他们的崇拜对象。在对众多自然神的崇拜中,希伯来选择了自然力量的化身——耶和华作为共同信奉的主神。为表示对耶和华的信仰,希伯来男子都要受割礼,在肉体上做永远的守约。尊重耶和华为主神和举行割礼仪式是希伯来人从原始宗教形态向神教的过度,也是犹太教形成过程中的第一阶段。 为了摆脱埃及法老带给犹太人的灾难,希伯来人首领摩西率领希伯来人离开埃及,在西奈半岛转辗40年历尽人间艰苦,人民怨声载道,日益背叛上帝,摩西为重返故土统一人民,借耶和华之名传授十条戒律,要希伯来人遵守。戒律的前四条强化了希伯来人对耶和华的信仰,后六条则是关于社会伦理方面的约束。这些情况大体反映了犹太教基本教义的形成。这也是犹太教的第二阶段。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2世纪到9世纪。 摩西死后,约书亚继承其位,率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取得一块安身之地。大卫作为统一的希伯来国王,定都耶路撒冷。他以隆重的仪式把犹太教的象征约柜迎入耶城,并筹建耶和华圣殿安放约柜。大卫死后,其子所罗门建立第一圣殿,此时犹太教各种宗教礼仪、典章均已完备。犹太教发展至鼎盛时期。 好景不长,所罗门死后,统一的王国一分为二,南北二国彼此争战不已。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劫后五万余人沦为巴比伦之囚。犹太人哭王朝之沦丧,哀人民之苦难。实际上是在利用宗教的力量,来鼓舞人民能够重返故土,建立家园。于是,

心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心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 史与发展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原始人认为人的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mind),心理学是对心灵的研究,或称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和、和,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

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发展简史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很短的历史,但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哲学和宗教很早就讨论了身和心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

犹太教简介

犹太教简介 犹太教(?????),旧称挑筋教、蓝帽回回,是在公元前2000年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圣地,同时也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拉,即《圣经》的前五卷书。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他愿所有的人,行公义,好怜悯,因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 犹太人以学习及祈祷来侍奉上帝,同时遵行摩西五经上所指引的诫命。对于圣约的坚信,犹太人认为这就是上帝对他们的呼召,也是他们对世人的见证、他们的使命。但犹太教并不主张其他民族为了被救赎而必须接受她的宗教信仰和敬拜方式;这世界会因为它所行的而受审判,而不是因它所信的教条而受审判;所有公义的民族皆分享将要到来的和平世界,因此,犹太教并不是一个积极传教的宗教。 起源和形成 犹太教 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300年,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大约3800年前,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一位名叫亚伯兰(Abram)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Ur)经巴比伦(Babylo n)、马利(Mari)、哈兰(Haran)迁徙到被称作迦南(Canaan)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Beersheba)。 据《圣经》的描述,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要道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12:1-3)。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创世记》17:2-22)。此后, 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Abaraham)。亚伯拉罕生子以撒(Isaac),以撒生子雅各(Jacob)。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的列祖(Patriarchs),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亚伯拉罕的故乡美索不达米亚古时候信奉萨比教,以日月星辰为崇拜对象,其中太阳是最主要的神祗。传说亚伯拉罕曾与故乡的人们发生争执,宣称比太阳更伟大的造物主才值得人

基督教与犹太教异同点分析

基督教与犹太教异同点分析 基督教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唯一的和绝对性的宗教信仰,对于塑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根源。但基督教并不是凭空创造而出的,它与犹太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基督教由犹太教发展而来,希伯来的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和救世福音)。基督教与犹太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宗教在教义及观念上又有着极大地区别。 相同之处 基督教和犹太教都产生于亚洲西部地区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犹太教的圣经在基督教中称为《圣经·旧约》,这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同承认的经书。同时,基督教承袭了犹太教的“至高一神”、“救世主”、信仰“先知”和“启示”等观念。 不同之处 绝大多数基督教派及基督信徒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即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耶稣基督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上帝的圣子,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上,亦是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他来不是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压迫,而是要把所有人从罪恶中救赎出来。而犹太教认为这个“三一”观不符希伯来圣经,上帝是独一的上帝即雅赫维(耶和华),而非三位一体的上帝。犹太教认为耶稣是一位优良的伦理教师或是一位先知,而不是弥赛亚,更不是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的上帝。犹太教认为犹太教徒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而基督教则敬拜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认为凡信奉上帝的人都为其“选民”。犹太教盼望弥赛亚(复国救主)降临,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尚未到来,应继续等待,而基督教则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已经到来,他就是耶稣。 犹太教宣扬“末世论”,犹太人中盛传上帝将派一位“受膏者”(弥赛亚)来复兴犹太国,苦难的世纪(“末世”)即将结束,弥赛亚不久将降临,把犹太人带入“千禧年”的幸福生活中。末世论带有此岸行性和直观性。基督教提倡“救赎说”,受希腊唯心哲学影响,把眼光从此岸的人转向了彼岸的灵,把天国从现世搬到了来世。进入天国的也不再是具有肉体的人,而是超脱了肉体的灵魂。此

犹太教论文:成功的犹太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犹太教论文:成功的犹太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摘要:犹太教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犹太教的教育性突出地体现在其宗教的经典之中。成功的犹太教育主要表现在其教育内容中的契约观及其教育的务实性、重视家庭教育和重视德育等方面。成功的犹太教育对我们的启示是: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应教育他们严以律己,遵守律法;应使他们重视实践;应有适当的抗灾难和抗挫折的教育;应做到教书与育人二者并重。 关键词:犹太教;犹太教育的特点;启示 在当今的世界上,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中很少的一部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民族,他们却为世界创造了与其人口相比要大很多的卓越贡献,也为世界培养和孕育了无数的大家——既有罗思柴尔德、蒙蒂菲奥利等犹太富豪,也有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一大批有成就的科学家或哲学家。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小的民族却可以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而带给他们希望的就是指导他们生活和思想的百科全书——《圣经》(旧约)。犹太民族又被称之为“书的民族”,这里所谓的“书”,实际上指的就是希伯莱文的经卷。可见,在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着犹太教对他们的深刻的浸润,都是犹太民族善于思考和重视教育的结果。 一、关于犹太教

犹太教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在起源于古代近东的形形色的宗教中,唯有犹太教历经沧桑巨变而延续至今,并依然保持着其顽强的生命力。什么是犹太教?《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说:“犹太教是犹太人的宗教,是基于同一信仰的一种民族文化的复杂表现形式,是一整套基本信仰和崇尚,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表现为宗教文献和宗教观念,也表现为习俗、社会体制和文化。”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说,犹太教是“主要在犹太人中流行的宗教,奉耶和华为唯一的神,基督教的《旧约》原是它的经典”。犹太教通常也被称为是“伦理一神教”。当人们用宗教去界定犹太教时,犹太人常常要说,犹太教“并非完全是一种宗教,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犹太教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律法,律法的诫命规范着所有团体和个人的行为。对于犹太人来说,重要的事情是人们如何去行动。另外,尽管犹太教具有其鲜明的民族性,但其教义仍有其显著的普世性,所以它也是一种相信全人类都终将获救的宗教。犹太教视自身为世界性的宗教,它信奉主宰历史和人类的独一的上帝,因此上帝的律法也适用于全人类。 二、关于犹太教的教育性 首先,犹太教的教育性体现在其宗教经典和宗教人物的名称上。《圣经·旧约全书》即《塔纳赫》的前五卷被称为是“托拉”(torah),即“教诲”,而《塔木德》的三部分

第一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第一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提纲 一、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人本主义的发展概况 三、人本主义的中心论点 四、人本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一、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1、心理学背景 人本主义把自身定位于反对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的“第三势力” (1)行为主义——人是一只较大的试验白鼠 (2)精神分析——意识自我是无意识自我所驱使的“奴仆” (3)二者共同点——机械决定论、还原主义、贬低人性 2.哲学背景 (1)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论根源 (2)现象学——人本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海德格尔用解释学的现象学方法探讨了本体的存在。他把人类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是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存在,因此应该通过主客体关系的分析来理解人的存在及其实质。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内在经验世界?±带入到科学研究中,以解决有意义的人类实际问题 马斯洛反对心理学中实证主义和还原论的观点,认为现象学方法更适于研究人类个体的现象,因为它更强调自我的内在感受。 一、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3.社会历史背景 (1)物质生活的富足反衬出精神生活的空虚 (2)巨大的社会压力导致严重的精神危机 (3)对战争的反思 (4)当时的反主流文化运动 二、人本主义的发展概况 1.产生初期——早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作 2.迅速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的成立 3.进一步深化——自我实现与自我选择的辩论 4.作为一种学术运动的消失 三、人本主义的中心论点 1.个体的现象学 2.人类本质的统一与完善 3.人能够自由选择 4.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意识 5.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四、人本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1.贡献: (1)为理解人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积极的观点 (2)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教育、管理等领域 2.局限: (1)虽然重视意识的主观内容但并没有为其理论提出实证支持

犹太人给我们的启示

犹太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最精明、最勤劳、最坚忍。他们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为0.3%,但却赚取了世界上30%的财富,获得了世界上17%的诺贝尔奖。他们掌握着世界经济的命脉,引导着世界先进科技与文化方向。——他们是谁?——他们是犹太人。 犹太人的确是一个极为特别的民族。在美国历史上200名最有影响力的名人中,犹太人占一半;在美国名牌大学教授中,犹太教授占三分之一;在美国律师中,犹太律师占四分之一;在美国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中,犹太人占60%;全球最有钱的企业家,犹太人占一半;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犹太人有18名;美国国会参议员中,犹太人有10名;美国国会众议员中犹太人有27名;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鳄索罗斯;华尔街的金融巨子摩根、格林斯潘、巴菲特、红色资本家哈默、壳牌石油大王塞缪尔;报界之王普利策;美国钢铁大王库恩·洛布;通讯之王路透;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威廉·利;美国全美广播公司总裁萨尔诺夫;纽约时报创办者雷蒙;好莱坞巨头华纳兄弟、米高梅、派拉蒙、斯皮尔伯格;英国报业巨头马克斯·韦尔;控制欧洲经济命脉200年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英荷壳牌公司创始人马库斯·塞缪尔;南非大富豪巴纳特······有人说全世界的财富都装在美国人的口袋里,美国的财富都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杰出的三大思想家,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他们三位都是犹太人杰。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社会学三巨头之一、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开创了唯物史观,这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新思路,新方法。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这三位思想家分别在人类社会,自然科学和心理学三大领域作出巨大贡献。从哲学上讲是分别在天人情三大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他们三位都是犹太人。 以上这些足以说明犹太民族绝对是一个特别的民族,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人,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那么为什么犹太民族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犹太人杰灿若繁星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追溯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中或许可以找到些许答案。 犹太民族发源于古代西亚闪米特的一个支脉。公元前18世纪中叶,犹太人在其族长亚伯拉罕的带领下迁徙到迦南,被称为希伯来人,意即“河那边来的人”。后来,为躲避自然灾害迁徙到了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东部,公元前13世纪末期,又返回迦南,于公元前11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希伯来王国。大卫王时夺取了耶布斯城(耶路撒冷古称),并将首都建成在城南的锡安山上。从此,耶路撒冷成为历代王国的首都。因此,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和犹太人向往的圣地。公元前926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和公元前586年,分别被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所灭。在其后数百年中,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先后征服了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公元135年,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起义被镇压后,开始流散到世界各地。从公元7世纪起,巴勒斯坦地区的居民逐渐以阿拉伯人为主。在将近2000年的流散生活中,犹太人不断遭受来自居住国的各种歧视和迫害,反犹排犹活动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到极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德国的屠刀之下。18世纪,欧洲犹太人受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开始争取犹太民族的解放。19世纪,

犹太人

战争与宗教:一个信仰千年苦难——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与其宗教的关系 阅读:14172008-01-13 18:27 标签:杂谈 撰写本文没有丝毫对犹太民族及犹太教的贬低意味,只是想从宗教信仰角度对于人类战争问题进行一个思考,因为我一直认为人类长期以来的各种战争无论是因为什么,由什么发起其实归根到底都是文化之争,而因文化之争引发的战争都是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对人类伤害最大的,在漫长的人类战争历史中,犹太民族因为宗教信仰导致的文化之争,并因而为此所遭受的苦难和所经历的战争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其实在我的心中犹太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犹太人不仅聪明而且富有,历史上很多杰出的犹太人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工作者中有23%是犹太人,全球犹太人的财富超过3400亿美元,美国550万犹太人只占全美人口的4%却掌握着美国20%财富。无论是在文化界还是在思想界,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科学领域,犹太民族都为世界贡献了大量的人才。他们重视教育,懂得尊重、爱护别人,坚韧并且虔诚,勇敢而团结。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民族却遭受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长时间、最大范围的伤害? 要讨论这个问题,先让我们看看犹太民族都遭受了哪些伤害。 一、苦难的历史 犹太人的苦难可以追述到2000多年以前。公元前590年埃及法法老普萨姆提克占领了当时的犹太王国都城巴勒斯坦,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向巴勒斯坦发起了进攻,经过18个月的坚守,公元前586年巴勒斯坦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占。随后尼布甲尼撒二世对巴勒斯坦进行了残酷的洗劫,他拆除城墙、王宫、民居,把犹太人心中的圣地第一圣殿彻底损毁,并下令将犹太国王齐德启亚带到巴比伦去示众,而全城居民则全被俘往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由此犹太人走上了受苦受难的苦难道路,在2000年的漫长岁月里,犹太人流离失所、浪迹天涯、几经屠戮,几乎没有片刻的安宁。 继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后,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次对犹太民族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在攻占了耶路撒冷后,亚历山大为了打破各民族、各国之间的隔绝状态,他对犹太人进行了大范围的迁移,让原本独处一隅的犹太人和其他民族杂居混住,由此犹太人开始向南欧、北非、中亚等地区流散,原本团结一体的犹太民族被迫成为了散布世界各地,倍受其他民族排斥、伤害的弱小团体。 公元前63年,随着罗马帝国的兴盛和向东扩张,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地区被罗马人占领,这次犹太民族进行了顽强的反抗,但是也遭受了更加残酷的迫害。罗马人对犹太人进行了大范围的屠杀,有150多万犹太人死在了罗马军队的铁蹄下,幸存者也被全部驱赶出了巴勒斯坦这个犹太人的家园。这场浩劫结束了犹太民族以整体形式在巴勒斯坦稳定生存的历史。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与巴勒斯坦再没有任何的联系,他们背井离乡,被迫远离自己的家园。 自此以后,包括波斯、希腊、罗马、土耳其等民族在内的至少3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犹太人的排斥和伤害现象。比如在188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沙皇俄国为了转移视线,就把这一严重事件的责任转嫁给了犹太人,煽动起了全国范围

西方三大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出现前后,分别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大宗教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血冲突,往往给人造成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互相之间不共戴天。实际情况是,三大宗教的本质信仰是一致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古老的犹太教。是犹太教,最先发展了宇宙中间独一真神的信仰,记载于圣经的旧约。在其信仰中,人类犯了悖逆上帝的原罪,上帝最后会派来救世主“以赛亚”拯救人类。几千年来,犹太人在等待这位救世主,至今还没有来临。旧约的意思,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约定。 两千年前,犹太教出现了一个重要分支,其教主是耶稣,30岁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是预言中的那位救世主。耶稣在旧约的基础上,代表上帝与人们立新约,于是圣经有了后半部分的新约,基督教从而诞生。犹太教其他分支不承认耶稣救世主的身分,他们要继续等待真正的救世主,而对基督徒来说,那是极大的亵渎。但分歧归分歧,犹太教基督教双方都还是以旧约为基础,自然,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诞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他起初是一个商人,但被上帝遴选为最新的信使,根据上帝的启示,录下了古兰经,创立了新的伊斯兰教。古兰经传递了上帝最新的意旨,但它的基本源泉,仍然离不开犹太教的旧约。 于是有了下面的概括:犹太教:继续等待救世主,信奉旧约。基督教:耶稣是那位救世主,因此耶稣是神,信奉旧约与新约,以实践新约为主。伊斯兰教:继续等待救世主,穆罕默德是上帝最后的信使,传递了记载于古兰经中的上帝最后的信息。穆罕默德是先知,但他不是救世主,他是人,不是神。对待基督教,伊斯兰信徒尊重耶稣,但他们同样认为耶稣是人,不是神。古兰经认为耶稣是较早的一位先知,与穆罕默德的地位相同。 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徒们对上帝的称呼,安拉则是阿拉伯语对上帝的称呼,但称呼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归根到底,三大宗教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对上帝后来的安排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因此,看似不共戴天的犹太人阿拉伯人,信仰差异所造成的敌对意识,其实也并不突出。相对来说,反而是基督教的难调和性比较大,因为基督教相信耶稣是那位救世主,是真神,但其他两家不承认。 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宿怨,部分来自于基督徒指责犹太人杀害了耶稣。这里又出现了我早先举例过的,上帝造了不完美的人之后又惩罚其不完美,同样性质的不近情理。如果耶稣之生之死都是上帝的计划,那么耶稣一开始就注定要被害死,犹太人岂不是成了替罪羊,或者说,又中了上帝的圈套?时代毕竟是在进步,2000年,教皇保罗六世公开为天主教在历史上对犹太人的迫害向犹太人道歉,“基督徒对上帝的另一部分儿女的令人遗憾的行为。” 公元一世纪前期,基督教起源于地中海东部地区。早期的基督徒是清一色犹太人,其信仰基础是古老的犹太教,因此,基督教实际上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从创立初期开始,基督教就被看作是异端邪说,受到了多方面的迫害。执行迫害最甚者,是当时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罗马帝国政府,广泛并且残酷。处死耶稣,罗马政府虽不是始作俑者,但他们还是批准了死刑的执行。耶稣死后,十二门徒中的雅各、彼得,以及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领袖保罗等人,也都是在随后的传教活动中被罗马帝国处死。然而,迫害并没有能阻止基督教的发展。到公元四世纪时,基督教已经发展为罗马帝国区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宗教,尽管直到此时,基督教仍然属于非法并继续遭受迫害。 公元313年,人类文明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发生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发布政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并采取具体措施,对基督教在帝国范围内的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而后,君士坦丁自己也正式宣布成为基督教徒。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去世,公元380年,狄奥多西皇帝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由于罗马帝国的强势影响,从此基督教在塑造欧洲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