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医学重点学科申报条件

茂名市医学重点学科申报条件
茂名市医学重点学科申报条件

附件1

茂名市医学重点学科申报条件

医学重点学科研究领域和技术攻关方向必须是我市重大疾病防治的难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能抢占医学科技的制高点,符合以下条件的二级或三级学科:

一、医学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某些领域具有全省领先的诊治技术,能解决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关键诊治问题,本领域临床收治的病例数量、治疗效果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二、医学科技优势。“十一五”以来承担了省、市科技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获得过市科技奖励或厅级三等以上的奖项;省级以上核心刊物或国家科技统计源医学杂志发表相关学科医学科技论文10篇以上。学科群体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的学科(或辅助学科)对该学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具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或有能力争取其它经费支持科研攻关,能够满足承担省市(厅)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需要。具备使该专业学科达到市内先进水平的临床诊疗设备,能开展相关实验研究,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科研攻关任务。具备引进医学高新技术和医药卫生推广适宜技术的条件。

三、学术队伍建设。学科带头人在全市乃至全省有相当知名度,担任市内专科学会的常委以上职务;已形成一支技术精湛,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队伍。具有对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能力,发展潜力大。有引进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能力,能承担医学专业人才进修培训任务。

四、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整体服务水准优良,社会及病人满意率高。

五、管理科学有序,有较好的医院改革基础(包括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等),床位周转率、疾病治愈率及各项医疗质量评估指标都在市内同行中名列前茅。

六、支持和保障。所在单位必须已将该学科定为院级重点学科,按照学科结构调整的原则,保证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是推进医疗、科研、教学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医院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促进我院重点学科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调动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突出学科优势,增强科研实力,使更多的临床学科尽快达到市、省级重点学科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建设创建期一般为三年,验收通过后,实行动态目标管理,每二年为一个周期。医院将按照浙江省卫生厅、绍兴市卫生局对重点学科建设的考核指标和要求对各级重点学科进行年度考核评估。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医技、护理科室。国家、省、厅(局)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授予的重点学科创建单位和授牌单位均纳入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二章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第四条指导思想:为适应医疗市场的竞争需要和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多层次的需求,引入重点学科建设的竞争机制,以重点学科带动医院全面发展。 第五条目标:把我院建设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高水平专科妇幼保健院。

第六条重点学科建设的任务 1、医院将按照市级、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申报的要求,结合医学发展的需求,根据学科自身优势,逐渐建设成为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达到市级、省级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水平的学科。 2、以人为本,培养人才,锻炼队伍。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 3、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科研平台,明确方向,重点突破,力争取得高层次科研成果。 4、通过重点学科建设,使科研与临床、教学更加紧密结合,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5、重点建设学科应以突出医疗特色,开展临床特色诊疗技术,兼顾科研为建设目标和任务。 第三章重点学科设置、申报与评定 第七条医院成立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论证学术带头人的确定,定期研究解决学科建设中的资金、人员、设备、课题研究等存在的问题,指导、监督学科建设规划的落实,协调各部门在学科建设规划落实过程中的关系。 第八条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教科,由科教科根据医院总体规划,制订医院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组织申报、评审、考核和奖惩等具体工作。 第九条巩固和发展医院已有重点学科优势,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在市、省内有影响、有优势的学科。

医院重点学科工作总结

医院重点学科工作总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汇报会议日程 时间:2016年 8月19日9:00——17:50 2016年 8月20日8:20——12:25 地点:中山大学北校区医学科技综合楼15楼博学厅 医院科教·十二五工作总结 开展科教新局面促进文卫新发展 十二五期间,科教科在院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下,以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医院三层次发展定位为目标,坚持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以创建等级医院为契机,强化内部管理,狠抓质量建设,拓展科研成果,围绕科教内涵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法律和医院法规为指南,加大科研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力度。认真落实科研、教学、继续教育工作,圆满地完成十二五所提出的的工作目标。 一、十二五科教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改善科技创新体制,增强医院科技创新能力,各项获奖捷报频传。 科研是医学科学发展的主动力,也是临床发展的先导。医院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和创新来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为我院科研的论文发表、项目申报、资料归档等环节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战略发展要求,根据教学科研的发展趋势,利用大科学的管理理念,实现医院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型,确定了医院科技优势学科和领域。通过一系列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营造我院宽松的科研环境,使各项条例细则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各项奖励向科研第一线人员重点倾斜。为调动我院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全院医务人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争取高层次的科研课题,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著,推动我院科研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制定了《巴州人民医院院级科研项目配套资金管理办法》、《巴州人民医院关于科研奖励的若干规定》、《巴州人民医院院级科研项目立项申请管理办法》、《巴州人民医院院级科研院级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办法》、《巴州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巴州人民医院学科带头人选拔与激励机制》等文件。坚持内涵强院、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通过论文发表、科研获奖等方式来扩大我院的影响力。五年间全院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29篇,其中:SCI论文3篇,中华级2篇,国家级311篇;州级以上科研成果39项,其中自治区级4项。 脊柱手足外科吴文利等人的穿支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药学部叶银梅等人申报的

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办法

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贵州省医学学科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打造全省卫生技术发展的核心专业,提升贵州医疗卫生事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我省卫生事业持续、跨越性发展的目标,省科教办、省卫生厅决定开展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旨在现有医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重点学科建设布局,提高建设水平。根据“重在临床、强化预防、突出特色”的原则,从我省防病、治病的重点领域和急需加强的学科着手,在全省医疗卫生单位中分阶段有重点地选拔一批学科作为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进行建设。 第三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分阶段、分类型、分层次择优立项,经重点扶持和建设,逐步造就一批国内先进、西南领先、具有显着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 自2010年起至2015年,为第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重点为与提高我省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临床学科,目标是在全省医疗机构建设10个学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西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临床重点学科,10个学术技术水平达到西南先进水平的临床重点专科,10个省内先进有显着特色的临床特色专科,形成我省首批医学优势学科群,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 第四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二)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的原则;

(三)坚持标准、择优遴选的原则。 第二章申报基本条件 第五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第一周期建设总量为30个。 第六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申报的基本条件: (一)必须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学科(专科)总体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国内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先进水平或省内领先水平,社会反映情况良好; (三)具有较高水平的、符合条件的学科带头人,学科人才梯队总体结构合理; (四)学科已被列为全省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五)已被列入本单位(或地区)重点建设学科; (六)重视学科(专科)的内部管理,已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措施完善。 第三章申报和评审 第七条成立贵州省卫生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由省科教办和省卫生厅共同组成),下设办公室(设在省卫生厅科教处),负责医学重点学科的审定及建设计划的目标管理。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自2010年启动,2010年确定第一建设周期重点学科入选名单。今后将定期组织申报、评审确定建设名单。 第八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的申报采取科室申请、单位遴选、上级主管部门择优推荐的方式。申请者填写《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申请书》,并按要求提供相关的材料,经所在单位审核,由上级主管部门遴选并签署单位意见后,上报省医学学科人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泰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和评审程序2014

附件1 泰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和评审程序 依据《泰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科均可申报。 一、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培育点的申报条件 1、学科医学科技水平处于省内先进,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学术技术梯队结构合理,人员素质好; 3、学科带头人须在55周岁以下,具有正高职称在岗人员;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有清晰的学科发展思路,身体健康,学风端正,有较强的创新和组织协调能力; 4、有第一负责人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市级二等以上科技成果奖或市新技术新项目引进一等奖; 5、申报学科必须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核定床位不低于45张,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 6、单位组织领导有力,配套措施扎实,建设经费保障投入。 二、泰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 1、学科的医学科技水平处于市内领先,省内先进,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学科带头人必须在55周岁以下,具有正高职称在岗人员;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有清晰的学科发展思路,身体健康,学风端正,有较强的创新和组织协调能力; 3、学科带头人近三年有第一负责人的市级以上科研项目(有经费资助)或市新技术新项目引进一等奖、科技成果奖(含厅、市局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以上); 4、学术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较好,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呈梯队结构。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外聘人员不作为评审依据)。 5、申报学科必须是市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有开放床位45张以上(近三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除外),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 6、单位组织领导有力,配套措施扎实,建设经费保障投入。 三、泰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培育点的申报条件 1、学科的医学科技水平处于市内领先,省内先进,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学科带头人必须在55周岁以下,具有副高职称以上在岗人员;在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有清晰的学科发展思路,学风端正,有较强的创新和组织协调能力; 3、学科带头人近三年有第一负责人的市级以上科研项目(有经费资助)和科技成果奖(含厅、市局新技术引进奖); 4、学术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较好,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近三年内未发生医疗事故;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申报学科必须是市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有开放床位40张以上,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 6、同一学科已经有省、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原则上不启动建设重点学科培育点;学科培育点成员不可与省、市级重点学科成员重复(外聘人员不作为评审依据)。 四、泰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的申报程序和评审办法 1、申报:全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根据申报条件和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业务建设和发展规划、学科的实际水平及主攻方向、建设目标和实施难点等情况,组织专题研究,确定本单位申报学科,经所在单位学术技术委员会论证后上报市卫生局。 2、初审:市卫生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省医学重点学科培育点评估指标体系”和“泰州市医学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组织专家对申报学科进行资格审查。

重点学科申请书

重点学科申请书 篇一:重点学科申报书 附件1 编号:□□□□□□□□□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 申报书 申报单位(盖章):申报专科名称:主申 管报 部日 门: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填写说明 一、临床重点专科申报表各项内容的填写应实事求是、认真严谨、准确完整;字迹清晰易辨,不得使用没有规定的符号、代码和缩写,不得填报虚假信息。 二、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主要填写医院相关情况。 “医院名称”应填写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第一名称全称。三、“医院类别”填写“综合”或“专科”,“医院等次”应填写“甲等”或“乙等”。 四、“联系电话”应填写医院院办公室电话或负责重点专科事宜的科

室电话。 五、“实际开放床位数、业务用房建筑面积”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的情况。 六、“医院在编人数”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的情况。七、“申报专科负责人”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的科室负责人。八、“技术队伍情况”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在科室工作人员的情况。 九、“学术团体及专业杂志任职情况”指在全国、全省本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等职,或在相关专业杂志中担任主编、副主编、常务编委等职的情况。其中1人兼任多个职务的只填最高级别职务。 十、“医疗工作情况”指学科带头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简历,并简要介绍学科带头人的医疗水平及技术特长。 十一、“近五年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等情况”,指学科带头人在评估周期内,所主持或承担的科研项目, 获奖成果,专利和发表论文、著作等情况。 十二、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十三、“诊疗技术”列出开展主要技术项目名称以及近五年开展的总例数。 十四、“特色技术及其先进性说明”列举能够独立开展的3-5项特色技术,说明其临床效果以及在国内外所处的地位。 十五、“住院病种”指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的病名确定,

医学科研工作总结

医学科研工作总结 S u m m a r y o f w o r k f o r r e f e r e n c e o n l y 姓名:XXX 职务:XXX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医学科研工作总结 【医学科研工作总结一】 医院科研工作总结首先,**院长以“加快医院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为题作了**医院科研学科工作汇报。报告中,***院长首先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医院科研、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及20**年工作重点及目标。总体目标主要体现在“新增省部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申报省部级创新团队”“新增省级重点学科”“力争科研项目经费、SCI论文数及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的突破”等几个方面。工作重点在于启动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新一轮省级重点学科申报及建设工作;科技平台、课题、专利及成果申报;完善科技评估体系及科室科研考核办法;加强优秀青年科技者培养,设立青年基金;加强医院实验中心的建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紧接着,***院长又做了题为“加快组织临床与基储医学与工科结合的科研团队的实施方案”的报告,分别就“创新团队建设”“特色基地建设”“加强学科交叉”等做了阐述。最后,***院长还指出了医院目前大团队意识、科研管理能力不强、思路欠清晰等问题。希望学校科学研究部重视***院科研工作的开展,将***院作为临床与基储医学与工科、文科结合的试验田。 接下来,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8位主任、副主任分别做了简短发言,对***院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鼓舞,同时也指出了医院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随后,院长陈方平发表了讲话,他说道:***院建院时间短,实力相对较弱,要发挥比较优势、走差异化道路;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理念,争创特色型、服务型、效率型的三型医院;要坚持六抓六提升及医院“十二.五”发展的三大重点工程建设;要建立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的大思维;要创新思维、强调“大湘雅”“大医学”的概念;要坚持鼓励学科交叉,形成大团队,整合优势去参与竞争。最后,陈院长还表示“***院很年轻、很有活力,前进的欲望非常强烈,希望学校继续支持,经常指导***院的科研工作”。 党委书记罗爱静在会上说,我们要在科技会议精神及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开拓工作思路,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学科、资源整合;各学科主任要把学科交叉整合的理念深深植入大脑;做到科研与临床、人才培养相结合。同时,她还对学校科研部的支持、医院医技工作者的努力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表示了感谢,并希望医院科研部门、人员要加强与学校科研部的联系,积极汇报医院科研进展,希望***院的科研、学科、人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会议的最后,中南大学科 第 2 页共 11 页

重点学科申报书

附件1 编号:□□□□□□□□□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 申报书 申报单位(盖章): 申报专科名称: 主管部门: 申报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填写说明 一、临床重点专科申报表各项内容的填写应实事求是、认真严谨、准确完整;字迹清晰易辨,不得使用没有规定的符号、代码和缩写,不得填报虚假信息。 二、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主要填写医院相关情况。 “医院名称”应填写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第一名称全称。 三、“医院类别”填写“综合”或“专科”,“医院等次”应填写“甲等”或“乙等”。 四、“联系电话”应填写医院院办公室电话或负责重点专科事宜的科室电话。 五、“实际开放床位数、业务用房建筑面积”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的情况。 六、“医院在编人数”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的情况。 七、“申报专科负责人”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的科室负责人。 八、“技术队伍情况”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在科室工作人员的情况。 九、“学术团体及专业杂志任职情况”指在全国、全省本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等职,或在相关专业杂志中担任主编、副主编、常务编委等职的情况。其中1人兼任多个职务的只填最高级别职务。 十、“医疗工作情况”指学科带头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简历,并简要介绍学科带头人的医疗水平及技术特长。 十一、“近五年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等情况”,指学科带头人在评估周期内,所主持或承担的科研项目,

获奖成果,专利和发表论文、著作等情况。 十二、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十三、“诊疗技术”列出开展主要技术项目名称以及近五年开展的总例数。 十四、“特色技术及其先进性说明”列举能够独立开展的3-5项特色技术,说明其临床效果以及在国内外所处的地位。 十五、“住院病种”指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的病名确定,按照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本专业住院患者排位在前5位的病种。患者总例数、急危重症比例、疑难症比例、治愈率、平均住院日、人均费用是指针对所填写的某一病种的相应指标。 十六、“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指标”指在专科申报近五年本专业的指标,先填写年度,然后在年度栏下方填写相应指标情况。 十七、“年重大医疗事故发生次数”指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 十八、“每张床净使用面积”指用本专业业务用房面积除以床位数所得数据。 十九“特色技术应用比例”指应用特色技术治疗住院(或门诊)患者数量占本专业住院(或门诊)患者总数量的比例。 二十、“派出在职深造学习”指专科申报近五年派出本科室人员读取学历或学位学习的情况。 二十一、“派出进修培训”指专科申报近五年,派出本科室人员进修培训半年以上的情况。 二十二、“继续医学教育”指近五年参加卫生部级的继续医学教育。 二十三、“科室内人才培养情况统计”指近五年科室内人员经过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xxxx医院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为实现“54363”的总体发展规划及“423”工程,落实“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加速培养医学拔尖人才,全面推动我院医学科技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方针,认真贯彻“科教兴医”战略,落实省、市委“创建名牌专业,培养拔尖人才”的指示,坚持“人才是关键,学科是基础”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瞄准国内外医学发展的领先水平,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以重点促一般,带动全院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目标要求: 1、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总体目标是专业特色突出、人才优势明显、设施条件先进、内部管理完善、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其整体学术水平达到省、市级先进水平,某些研究领域达到省、市内领先水平。有一支学术造诣较深、治学严谨、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良好、善于团结协作、有能力冲击医学科学高峰的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队伍。 2、建设方针:以功能为目的实现最优组合;以科技为先导保证高新起点;以人才为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以信息为保障提高质量和效率。 3、发展方向:不断完善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使之逐步迈向省级重点学科,同时继续大力发展省级重点发展学科——骨科建设,争取短期内进入 1

省级重点学科行列。 三、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1、成立以院长任组长、主管院长任副组长,有科教科、医务科、人事科、财务科、护理部、器械科、后勤中心和部分专家组成的“廊坊市人民医院医学重点学科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指导重点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教科,由科教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与相关重点学科共同制定发展目标、实施计划、管理措施和配套政策。 2、对重点学科的管理采取重点建设、动态跟踪的基本策略。由学科负责人按照重点学科实施办法和相关文件,提出学科建设发展构想,制定近、远期发展规划,确定各阶段量化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并组织实施。 3、每年召开2—3次重点学科协调会,重点解决省、市级重点学科在学科建设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支持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四、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的管理 1、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每2年选拔一次。 2、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选拔的基本条件是:?长期工作在临床科研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在某一专业和领域取得省、市内外同行公认的成果;?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沿,对学术研究有创新思想,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省、市内外先进水平的潜能;?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及从事相应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学术队伍的能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年龄和学历符合要求。 3、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面向全国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高知名度人才,用良好的待遇和环境留住人才。 2 五、经费管理

医学科研工作总结范文4篇

医学科研工作总结范文4篇 【医学科研工作总结一】 医院科研工作总结首先,**院长以“加快医院科研及学科建 设发展”为题作了**医院科研学科工作汇报。报告中,***院长首先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医院科研、学科建设总体 目标及20**年工作重点及目标。总体目标主要体现在“新增 省部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申报省部级创新团队”“新增省级重点学科”“力争科研项目经费、SCI论文 数及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的突破”等几个方面。工作重点在 于启动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新一轮省级重点学科申报及建设 工作;科技平台、课题、专利及成果申报;完善科技评估体系 及科室科研考核办法;加强优秀青年科技者培养,设立青年 基金;加强医院实验中心的建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紧接着,***院长又做了题为“加快组织临床与基储医学与工科结合 的科研团队的实施方案”的报告,分别就“创新团队建设”“特色基地建设”“加强学科交叉”等做了阐述。最后,***院长还指出了医院目前大团队意识、科研管理能力不强、思路欠清晰等问题。希望学校科学研究部重视***院科研工作的开展,将***院作为临床与基储医学与工科、文科结合 的试验田。 接下来,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8位主任、副主任分别做了简 短发言,对***院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鼓舞,同

时也指出了医院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 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随后,院长陈方平发表了讲话,他说道:***院建院时间短, 实力相对较弱,要发挥比较优势、走差异化道路;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理念,争创特色型、服务型、效率型的 三型医院;要坚持六抓六提升及医院“十二.五”发展的三 大重点工程建设;要建立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的大思维;要创新思维、强调“大湘雅”“大医学”的概念;要坚持 鼓励学科交叉,形成大团队,整合优势去参与竞争。最后,陈院长还表示“***院很年轻、很有活力,前进的欲望非常 强烈,希望学校继续支持,经常指导***院的科研工作”。 党委书记罗爱静在会上说,我们要在科技会议精神及十二五 规划的指导下开拓工作思路,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学科、资 源整合;各学科主任要把学科交叉整合的理念深深植入大脑;做到科研与临床、人才培养相结合。同时,她还对学校科研 部的支持、医院医技工作者的努力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表 示了感谢,并希望医院科研部门、人员要加强与学校科研部 的联系,积极汇报医院科研进展,希望***院的科研、学科、 人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会议的最后,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 项目处副处长李启厚以“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做好重大项目、成果的设计与组织”作了专题讲座。他主要就科技奖励与重 大项目的设计与组织两个方面作了讲座,首先,他介绍了国

(管理制度)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壹章总则 第壹条重点学科建设是增强医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举措。为进壹步加强我院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规范重点学科管理,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优化资源配置,巩固和发展学科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推动学科快速发展,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第三条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形成梯队合理的学术队伍,具备壹定优势和配套合理的实验室条件,具有承担、参和重大科研项目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且于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逐步成为于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开放型医疗、教学和科研基地。 第四条重点学科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院级重点学科。 医院根据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有计划、合理地培养壹批院级重点学科,争取通过3~6年的规范

建设,建成更多的校级、省级重点学科,且力争使部分省级重点学科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标准。 第二章申报和评审 第五条重点学科申报和评审每3年开展1次,以二级或三级学科为申报单位,原则上从硕士生培养点或联合培养点中择优选择。 医院鼓励关联学科(科室)交叉联合,共同申报。 第六条院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 (壹)有2个之上稳定的科研方向,有较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二)学科带头人于该学科领域中有壹定声望,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生导师资格,年龄壹般于52岁以下; (三)学术队伍的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壹般要求有2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和3~5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高学历的学术骨干比例较高; (四)长期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已培养过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得到社会好评; (五)目前至少承担2项厅局级之上科研课题,科研经费5万元之上;近3年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曾经出版专著,或获厅局级之上科技成果奖。 第七条校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某某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点学科建设可行性报告

某某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点学科建设可行性 报告 暮春初夏五月天,绿荫幽草胜花时。20xx5月4日-12日,武汉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廖玉华教授名医"师带徒"工作室一行第五次远赴福建宁德闽东医院进行对口支援帮扶,围绕"争创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立闽东医院心血管专科联盟,提升闽东心力衰竭规范化管理能力"这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帮扶工作。 一、举办第二届闽东心血管病论坛 20xx5月5日上午,第二届闽东心血管病论坛在福建宁德闽东医院隆重举行,范金茂主任主持开幕式,刘昌明院长致开幕词,来自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和福建省立医院的专家围绕"心力衰竭的规范化管理"这一主题进行了内容丰富的授课:1.廖玉华教授:xx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要点;2.唐婷婷副教授:心衰住院和门诊患者体液潴留的管理;3.黎明教授:再同步治疗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4.薛晶副主任护师: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5.苏冠华副教授:STEMI溶栓后转运PCI:武汉协和经验;6.郭延松教授:中国心衰中心认证标准和流程。来自宁德闽东地区九市县200余名医生参加了本次会议,气氛热烈。 二、指导学科建设,争创福建省重点临床专科 5月5日及5月6日下午,廖玉华教授团队围绕闽东医院心内科学科建设举办座谈会,为争创福建省重点临床专科进行布局。廖玉华教授从学科建设、亚专业规划、胸痛中心和心衰中心医联体建设和完

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医疗技术项目培育、继续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规划,并对"病历首页的规范化书写"进行了集中培训。 三、指导开展疑难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医疗护理查房 5月6日上午,廖玉华教授、苏冠华副教授在闽东医院心内科进行医疗查房和举行疑难病例讨论会,针对先天性心脏病、疑难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等六个疑难病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导当地医生的诊断治疗,训练临床思维,提升诊治技能。薛晶副主任护师进行了床边护理查房,并围绕一些经典护理个案对闽东医院内科系统近20余名护士骨干进行授课,分享武汉协和护理先进经验。黎明主任医师对一例反复发作室速的冠心病危重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进行手术演示,成功开通右冠状动脉的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顺利植入四枚支架,术后患者转危为安,再未发作室速,效果显著。 四、举办《县级医院心力衰竭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和医疗查房 5月7日-5月9日,廖玉华教授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团队(廖玉华教授、黎明教授、苏冠华副教授、薛晶副主任护师)联合闽东医院心内科团队(范金茂、叶椿香、郭治平、陈光铃、吴陈棠、雷华冰)不辞辛劳,先后辗转寿宁县总医院、周宁县总医院、霞浦县总医院举办《县级医院心力衰竭规范化管理培训班》,丰富实用的内容受到当地及基层医院医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同时,廖玉华教授深入病房一线,并针对数例心血管疑难重症病例进行了教学查房,教授基层大夫如何进行阅片分析、临床诊断、合理治疗。参与查房的大夫纷纷表示临床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带头人的工作职责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带头人的工作职责 重点学科建设在医院建设中处于严重的位置,医院领导非常重视重点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在重点学科的建设中担负着严重的任务。 1、学科带头人均由科主任兼任,科主任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是 业务建设和行政管理的第一负责人,肩负着发展本学科专业技术的责任,领导全科人员完成医疗、保健、教学和科研任务。 2、负责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术研究、 学术交流;监督科室医护人员依法执业。 3、率领全科室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进行合作攻关,不断 提高科室整体业务水平。 4、依据医院规章制度,做好科室的行政管理工作;组织制定科 室各项规章制度和目标责任制,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落实。 5、学科带头拟定合理的工作流程、草拟各类文稿、处理各方面 的突发事件、参与一般性事务,集中精力和时间在管理理念的创新上、业务水平的提高上,工作流程的改造上,使医院卫生人才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学科秘书的主要职责 为使学科秘书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其严重的作用,学科秘书应 具备以下主要职责: ①负责学科日常管理的详尽事务; ②根据学科建设规划初步起草学科年度工作计划,并协助学科带头人撰写年度工作总结; ③协助做好重点学科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申报工作;

④负责做好学科科研活动的详尽组织、安排工作; ⑤负责本学科资料和信息的收集、统计、宣传、发布和归档工作;⑥列席本学科专家组会议,并作好会议记录; ⑦协助学科带头人做好与国内外相关机构、人员的交流与服务;⑧协助学科带头人完成学科学术活动的组织安排、过程记录及跟踪落实相关任务的进展; ⑨协助学科带头人组织好科室的教学工作; ⑩配合医院职能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及完成学科带头人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卫生体系的决定》精神,为加强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加速我省医疗卫生优势学科群体的形成,造就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加强医疗卫生科技平台建设,提高全省医疗卫生科技水平,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培养后备力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实验室)是指在省内本专业具有领先优势,通过两年的强化建设,逐步达到国内先进、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能带动全省本专业水平提高的学科(实验室)。 重点专科是指在省内本专业具有发展优势,通过两年的强化建设,逐步达到省内先进、省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能带动省、市、州本专业水平提高的专科。第三条省卫生厅根据各时期卫生工作重点、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卫生政策导向,及各单位的申报情况,按照相应标准择优确定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对已确定的项目进行检查、验收、授牌,实行动态管理,以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 第四条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和共同建设的原则,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工作;省卫生厅医学科研管理专家委员会负责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专业评审和技术指导工作;项目单位负责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实施与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报 第五条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从高到低依次分为甲、乙级;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从高到低依次分为甲、乙级。 原则上省级单位申报重点学科。 第六条申报原则 (一)坚持以临床和预防医学为重点,充分考虑各业务领域的特殊性,建立相应的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 (二)坚持发展我省卫生领域的传统优势和特色,使这些学科(实验室)、专科保持省内先进或领先水平,争创国内先进、国内领先或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三)坚持效益优先原则,鼓励优势凸现、特色明显、基础好和起点高的学科(实验室)、专科通过项目建设成为主攻方向明确,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并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和卫生资源,实现该学科(实验室)、专科的最大限度发展。 (四)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全省及市、州相关专业的发展,促进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五)申报的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应是本单位的重点科室,本单位能提供财力、物力、人力保证,具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 第七条申报条件 (一)研究能力:

市医学重点学科管理办法【模板】

附件 XX市医学重点学科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我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要求,强化医学重点学科对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国家、省、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医学重点学科(含中医药)是以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团队建设为主要内容,在本地区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发挥较强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具有领先创新和群众认可的医学学科。 第三条市卫生健康委根据医学科技发展规划和学科区域布局,坚持“顶层设计、创优扶植、特色鲜明、学科交融”的原则开展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市医学重点学科包括高峰学科、品牌学科、特色学科、培育学科、XX市区域共建学科。 第四条高峰学科应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规模,具备良好的科研基础和人才梯队,在国内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在第三方评价机构学科排行中处于前3名,在我市学科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能够发挥龙头示范作用。 第五条品牌学科是指学科特色鲜明、前景较好,具有明显的专业技术优势,具备较好的科研基础和人才梯队,在全省范围内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同行排名3-8名),对我市医药健康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能够持续发挥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第六条特色学科是指具有较好的临床技术优势,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和人才梯队,在省内同类型学科中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可以通过重点培育实现快速发展的医学学科。

第七条培育学科是指符合区域卫生健康学科布局规划需要,具备一定发展潜力,有必要进行重点培养扶植的医学学科。 第八条XX市区域共建学科是为促进各区、县(市)医学学科建设而设立的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学科建设采取市区(县)共建方式,学科建设经费由各区、县(市)予以安排。 第九条市卫生健康委成立XX市医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组。领导小组对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进行统筹谋划与管理,专家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市医学重点学科规划、咨询、帮扶、督导和评估等工作。 第二章申报与评审 第十条市医学重点学科申报对象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学科带头人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在55周岁以下(专技二级、省级及以上名中医年龄可适当放宽至60周岁)。培育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年龄在50周岁以下。将在学科建设周期内退休的人员不得申报,申报单位应据此做好资格审查工作。 第十一条市医学重点学科申报工作由市卫生健康委统一组织,根据学科建设周期总体规划和安排,发布申报通知和指南。各区、县(市)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应根据申报要求,认真组织做好本地区、本单位的重点学科申报工作。 第十二条市医学重点学科申报采取“自主申请、分级审核、统一受理、集中评审”的要求进行。各申报学科按要求填写申报书。各区、县(市)医疗卫生单位申报市级重点学科须经承担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上报至市卫生健康委。市直属(管)医疗卫生单位申报重点学科直接上报至市卫生健康委。 第十三条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制订学科建设和评价指标体系,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申报学科开展综合能力评价与评审,评审结果通过市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等媒体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纳入建设计划的重点学科并发文公布。 第三章建设与管理

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合同(任务书)

项目编号: 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合同 (任务书) 学科名称: 学科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建设单位:(盖章) 通讯地址: 管理部门:(医务处或科教处) 管理人员: 联系方式: 建设年限:2016年8月-2019年8月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8月制

填写说明 1.本任务书系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而编制,甲方为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乙方为项目建设单位。 2.本任务书一式3份,由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份;项目建设单位2份。 3.任务书所列主要研究内容与建设目标应与申报书所述内容一致。 4.本任务书经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核批准后,作为计划执行、评估和验收的依据。 5.任务书内容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任务书正文用仿宋小三号字体,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6.合同邮寄地址:渝北区旗龙路6号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处 615室,史文俊收,电话:67706553 精选范本

一、学科现状、预期建设目标及成效等 1.学科现状概况(在区域内、全市的影响,已取得的成绩等) 2.学科定位及总体建设目标 3.建设期间计划取得的成效(承担科研项目、高水平论文、知识产权、获得奖励、代表性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等) 二、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计划 1.现有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 2.学科负责人简介(学历、职称、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性成果等) 3.学科人才建设总体规划 4.培养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人才的具体措施和计划 三、学科平台建设计划 1.学科现有科研条件情况(仪器设备、科研用房、配套设施等) 2.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平台功能及技术指标 3.基建或配套设施改善计划

肿瘤内科重点学科可行性报告.修改版

目录 1 国内外本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学科建设已具备的基础条件和能力 2.1 工作条件 2.2 人才基础 2.3 科研及获奖情况 2.4学科建设的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 3.1 学科建设的内容 3.2 学科建设的技术关键 4 三年建设期的预期目标 4.1 基础建设目标 4.2开展完成的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 4.3 实施新技术新项目 4.4学科队伍建设 5 学科建设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5.1 建设方案 5.2 技术线路 5.3 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6 学科建设年进度安排和实施计划 6.1 第一年 6.2 第二年 6.3 第三年 7 经费预算与使用计划 肿瘤内科重点学科建设可行性报告 1、国内外本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现状 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全球每年新发癌症病例高达900万人以上,死亡约500万人,并呈逐年增高趋势。因此,攻克癌症病因、找到解决方法成为人类的首要任务。实体肿瘤治疗首先应选择手术治疗,早期患者均可以通过手术达到完全切除甚至痊愈效果。通过特效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组织,达到治疗效果,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肿瘤放疗是通过射线杀死肿瘤组织,对皮肤性鳞癌等类型肿瘤效果显著。滋养叶细胞肿瘤、睾丸肿瘤、Burkitt淋巴瘤、大细胞淋巴瘤、霍奇金病、儿童急性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肿瘤目前化疗可以根治(治愈率>3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肺癌、胃癌、骨肉瘤等化疗可延长生存时间(治愈率<30%)。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化疗具有姑息疗效。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①术后放化疗:乳腺癌、睾丸肿瘤、大肠癌、软组织肿瘤等。②先化疗后手术:骨肉瘤、乳腺癌Ⅲ期、肺癌ⅢA期、卵巢癌等。③不能手术的先化疗后手术:小细胞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等。④放化疗同时进行:尤文瘤、肺癌等。⑤化疗与生物治疗结合:NHL、胃癌、子宫颈癌、肺癌、大肠癌等。 (2)、发展趋势 ①个体化治疗:需要考虑具体病人的预期寿命、病人对治疗的耐受性、期望的生存质量、病人的愿望、各种肿瘤的异质性等,科学设计综合治疗方案。通过相关基因的检测,预测化疗药物的疗效,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个体化化疗,已经成为提高疗效、减少无效治疗的合理选择。省立医院、安医附院和我院已开展基因检测指导下个体化治疗。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可有效地应用于体外早期诊断和化疗药物的快速评估属我院独家开展。 ②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分子靶向性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常常很少,且可间接抑制肿瘤的增殖、进展,长期维持与宿主的共存状态,靶向治疗近年来在一些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常见肿瘤的治疗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分子靶向性药物大多为非细胞毒性的药物,如果

茂名市医学重点学科申报条件

附件1 茂名市医学重点学科申报条件 医学重点学科研究领域和技术攻关方向必须是我市重大疾病防治的难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能抢占医学科技的制高点,符合以下条件的二级或三级学科: 一、医学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某些领域具有全省领先的诊治技术,能解决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关键诊治问题,本领域临床收治的病例数量、治疗效果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二、医学科技优势。“十一五”以来承担了省、市科技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获得过市科技奖励或厅级三等以上的奖项;省级以上核心刊物或国家科技统计源医学杂志发表相关学科医学科技论文10篇以上。学科群体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的学科(或辅助学科)对该学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具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或有能力争取其它经费支持科研攻关,能够满足承担省市(厅)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需要。具备使该专业学科达到市内先进水平的临床诊疗设备,能开展相关实验研究,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科研攻关任务。具备引进医学高新技术和医药卫生推广适宜技术的条件。

三、学术队伍建设。学科带头人在全市乃至全省有相当知名度,担任市内专科学会的常委以上职务;已形成一支技术精湛,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队伍。具有对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能力,发展潜力大。有引进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能力,能承担医学专业人才进修培训任务。 四、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整体服务水准优良,社会及病人满意率高。 五、管理科学有序,有较好的医院改革基础(包括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等),床位周转率、疾病治愈率及各项医疗质量评估指标都在市内同行中名列前茅。 六、支持和保障。所在单位必须已将该学科定为院级重点学科,按照学科结构调整的原则,保证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