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一全集与补集的概念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全集与补集的概念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全集与补集的概念教案

1.4.4全集与补集的概念

2020、10、2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

(2)会求集合的补集.

能力目标:

(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全集与补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补运算.

【教学难点】集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

【教学方法】观察发现;交流讲解

【教学设计】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全集与补集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实例的归纳,针对用“列举法”及“描述法”表示集合的运算的不同特征,采用由浅入深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学生的解题实践,总结比较,理解交集与并集的特征,完成知识的升华;

(4)讲练结合,数形结合,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备品】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求A B,A B.

下面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集合的运算.介绍兴趣导入

如果从上下文看全集是明确的,特别是当全集

教 学 过 程

教师 行为 学生 行为 教学 意图

数集R 时,可以省略补集符号中的U ,将U

A 简记为A ,读

作“A 的补集”.

集合A 在全集U 中的补集的图形表示,如下图所示:

求集合A 在全集U 中的补集的运算叫做补运算. 引导 说明

观察 领会

范性 充分 利用 图形 的直 观性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设{}0,1,2,3,4,5,6,7,8,9U =,{}1,3,4,5A =,{}3,5,7,8B =.

A U

B U .

分析 集合A 的补集是由属于全集U 而且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解

{}0,2,6,7,8,9A =

U ;

{}0,1,2,4,6,9B =

U .

例2 设U =R ,{}|12A x x

=-<,求A .

分析 作出集合A 在数轴上的表示,观察图形可以得到A .

说明 讲解

引领 引导 分析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观察 思考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领 会补 集的 含义 及其 运算 特点 突出 数轴 的作

{

通过观察图形求补集时,要特别注意端点的取舍.本题中,因为端点?1不属于集合

,所以2

由补集定义和上面的例题,可以得到:

U=?,

U U U

()=A.

=U,

U

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练习1.3.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