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检验记录 表格 格式

过程检验记录 表格 格式
过程检验记录 表格 格式

过程检验记录

编号:QR/QXT-011 年月日

病理科质控标准

病理科质控标准 常规 1、标本接收必须登记、签名、十三查十三对。 2、取材医生在取材时应与记录员对每一个标本进行查对,取材结束时还应该核对取材数 量。 3、包埋时取材医生与技术员应同时在场,确保包埋准确无误。 4、切片染色时每一批切片应进行镜下评价,并定期结合染色剂及染色时间进行分析、总结, 最终找出原因。 5、制片完成后应接受切片的医生应与制片技术员共同根据工作清单进行切片的核对并签 名。 6、诊断医生在诊断时应查对患者申请单与切片信息是否一致,如果遇到镜下诊断与临床 诊断不符的时候应再次核对申请单与切片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有必要应及时与临床送检医生联系。 7、诊断医生镜下判断需要免疫组化进一步诊断的病例,并告知技术员,诊断医生找出相应 的蜡块送达免疫组化室。 8、认真执行三级报告制度:初诊医生可对典型、常见病例做出诊断;疑难或初诊医生有疑 问的应由上级医生诊断;如果上级医生也无法做出的诊断应交由全科医生会诊(专家参与)。 9、报告发送时应做好登记及签收工作。 术中冰冻 1、手术室送达的标本及申请单应十三查、十三对。 2、收到标本后要及时做好登记及接收签名。 3、取材医生在取材时应与记录员对标本进行查对,查看送检标本与申请单注明的是否一 致。 4、技术员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制片,送到诊断室。 5、诊断医生应查对申请单与切片是否一致。 6、15分钟内做出诊断并打印报告。 7、报告送达手术室时必须要有接收人签字。 制片质量 1、每天诊断医生应粗略的对制片质量进行简单的评价并记录。 2、每2个月科内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两个月的切片进行抽查按照制片评判标准进 行评判(百分制)。 3、技术组应有人参加制片质量评价。 术中冰冻中遇到与临床不符时 1、检查申请单与切片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应看切片镜下形态与临床送检标本是否一致。 2、如果一致可请别的有资质的医生再次复查一遍。 3、如果还是一致,可发出病理报告并及时与临床沟通。

药材检验原始记录样本

XXXXX药业(饮片)有限公司 原药材检验报告单 XXXXX药业(饮片)有限公司

原药材检验记录 【性状】 结果: 【鉴别】(1)显微鉴别 横截面: 结果: 粉末: 结果: (2)薄层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

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 对照药材、对照品溶液配制:取菊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O.5mg的溶液。 温度:(℃) 相对湿度:(%) 展开剂:三氯甲烷-丙酮-甲醇-5%浓氨试液 (6:1:1:0.1) 薄层板:硅胶G 显色剂:稀碘化铋钾试液 灯光:白光、紫外光灯(365nm) 展距:(cm)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 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S1为对照药材(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 S2为对照品(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 T为样品 结果: 【检查】杂质不得过 XX % (附录IX A) 杂质称重: g 杂质计算结果为: % (标准规定不得过 XX %) 结果: 膨胀度应不低于4.0(附录IX O) 温度:(℃)相对湿度:(%) 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溶剂:水 样品编号 1# 2# 3# 干燥品称重: g g g 第一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 第二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 (两次差异不超过0.1ml) 膨胀度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低于4.0)

结果: 水分不得过12.0% (附录Ⅸ H 第一法)。 温度:(℃)相对湿度:(%) 烘箱型号:DHG-91012SA型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样品编号 1# 2# 第一次称量瓶干燥(105℃ 3h) (g)(g)第二次称量瓶恒重(105℃ 1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称量瓶+样品干燥(105℃ 5h) (g)(g)第二次称量瓶+样品恒重(105℃ 1h) (g)(g)水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12.0%) 结果: 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 K) 温度:(℃)相对湿度:(%) 马福炉型号:SX2.5-10 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样品编号 1# 2# 第一次坩锅称重(600℃ 3h) (g)(g)第二次坩锅恒重(600℃ 0.5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坩锅+残渣称重(600℃ 3h) (g)(g)第二次坩锅+残渣恒重(600℃ 0.5h) (g)(g)总灰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4.0%) 结果: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 K)。 温度:(℃)相对湿度:(%) 马福炉型号 SX2.5-10 电子天平型号 CP214

安全检查记录表格

安全检查记录表格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主持人活动日期年月日时至时活动地点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记录人: 主持人活动日期年月日时至时活动地点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记录人:

班前安全会记录表 项目内容及注意事项 参会人员 会议主题 前工作日 情况 今日安排 异常情况 及注意事 项 备注 记录人:年月日时 班前安全会记录表 项目内容及注意事项 参会人员 会议主题 前工作日 情况 今日安排 异常情况 及注意事 项 备注

记录人:年月日时

检查内容检查日期年月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 3 1 班前检查1.员工是否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2.设备安全联锁、防护、信号是否有效;3.设备试运转是否完好;公用系统设备是否有安全隐患。 4.员工有无酒后上班,精神状态是否良好5.物品堆放是否整齐稳妥,安全通道是否良好;公用系统设备是否有安全隐患。 班中检查6.空压机运行是否正常,管道、储气罐使用状态是否正常,压力表显示、安全阀应灵敏、无误。 7.冷水机组使用是否正常,管道无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压力表是否正常8.组合空调、臭氧发生器运行是否正常 9.纯化水制备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管道、压力表、储罐等状态是否完好。 10.公用设备有无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转 11.设备保护接地、运行及周围环境有无不安全因素或安全隐患。 12.员工是否有脱岗、违反规章制度等情况 班后检查13.电气是否关闭。 14.场地是否清洁;门窗是否关闭 15.是否做好交接班记录(如有交接班的)。 备注:1、有问题打“×”,无问题打“√”,2、问题点及整改情况填写整改记录或填写维修记录。

RBT214-2017版检验检测机构内审全套资料(含检查表)

2018年*** 月内部审核计划 受控编号:****************** 共页第页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 受控编号:********* 共2页第1页 ********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第****号 实验室各科室: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和本实验室质量体系计划的安排,拟于2018年***月***日至***日进行2018年度****月份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现将内审实施计划发给你们,请按照计划表内容结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报告等体系资料做好准备,迎接内审。 审核目的:审核2018年本公司的检验检测活动是否符合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并为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审核要求:采用集中式审核,要求实事求是、不徇私舞弊、做到严格、公正、客观。 审核范围: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各要素涉及的实验室各部门。 审核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质量体系文件【例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法律、法规和试验标准等。 审核时间:2018年****月****日至***日 审核组:组长:**** 审核组成员:*****(技术负责人、*****)、*****(检测一室主任、内审员、监督员)、*****(检测二室主任、内审员、监督员)、****(业务室主任、内审员)、******(内审员)。

首、末次会议参加人员: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办公室成员、设备管理员、内审组成员。

病理科工作流程

病理室工作程序规范 病理科工作制度 一、全科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坚决执行医院提出的各项承诺。 二、工作人员必须服务热情,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各项工作均应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互相协作,上下团结。 三、工作人员本着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干好本职工作。外检工作要认真、细致、负责。标本处理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原则。发报告必须经复验严格把关,杜绝一切差错。建立差错登记制度,如发现有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差错,则视情节轻重扣除当事人当月奖金,并督促改正。 四、严格执行本院作息制度,按时上下班

病理科查对制度 一、收集标本时,所负责的技术人员要注意查对病人的姓名、性别、 年龄、病案号、送检单位/科室。 二、取材前,技术人员应将当日取材标本的申请单编号,标本排序, 并与申请单、工作单顺序一致。取材医生应与技术员再次核对 标本的姓名、联号及送检标本数量。 三、标本取材时,要做好大体标本的描述及记录取材块数,并在工 作单上作好记录,取材过程中及取材后,取材医师与技术人员 再次核对取材的标本编号及标本总数。 四、技术人员包埋组织蜡块后,蜡块编号及蜡块总数应与申请单及 工作单再次核对。 五、制片后,切片与申请单及工作单核对无误后交与诊断医师,如 有脱片等特殊情况,在工作单上注明,由技术人员负责重新制 片。 六、诊断医师在书写报告时,应认真复核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科室及病案号、临床诊断、送检部位及送检日期,如项目不全 者,可用“?”号表明。

病理科住院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外检标本的检查、描述、取材及初步诊断。 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如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联系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四、发现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复验,复验要有记录和上级医师的签字。 五、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做好讨论记录并整理存档。 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及国内外先进技术,参加科研和教学工作。 七、定期清理标本,保存典型及有科研价值的标本,负责指导标本处理和资料积累。 八、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若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医师请示报告。

科室危急值登记表

科室 临床科室危急值记录本 XXX人民医院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第一条“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条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处理登记本》,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第三条“危急值”报告程序 1、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检验“危急值”时,在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填写《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并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处理登记本》详细记录,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接到通知时应立即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标本送检复查。检验科必须立即复检,及时向临床报告“危急值”复检结果。确认出现危及生命的“危急值”报告时,下级医师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进行相应处理。 3、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临床科室在进行相应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派人前往检验科领取签收危急值报告单。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按照规定用红笔标明异常项目及异常值,并粘贴在住院病历中,将相应分析、处置情况在病程记录中反映。 4、“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5、“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核医学科、输血科、病理科、放射科、CT室、超声医学科、药剂科等科室。

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表

热轧电气设备日常巡检保养记录表 表码:R-DS-01编号:01 年月 巡检项目巡检日期配电 室温 度 配电 室无 漏水 配电 柜无 放电 开关 运行 正常 配电 柜指 示正 常 三相 电压 电流 平衡 无报 警故 障现 象 柜门 关好 电机 无振 动噪 声 电机 无臭 味冒 烟 电机 温度 正常 电缆 无破 损 冷却 良好 粉尘 堆积 情况 其它 设备 异常情况描述巡检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填写说明: 1、正常情况在方框内画“√”,不正常的在方框内画“×”,并在后面的“异常情况描述”认真填写,并通知生产部设备进行维修或保养。 2、其它设备包括:热轧电气设备日常巡检保养记录表 表码:R-DS-02编号:02 年月 巡检项目配电 室温配电 室无 配电 柜无 开关 运行 配电 柜指 三相 电压 无报 警故 柜门 关好 电机 无振 电机 无臭 电机 温度 电缆 无破冷却 粉尘 堆积 其它 设备 异常情况描述巡检人

巡检日期度漏水放电正常示正 常电流 平衡 障现 象 动噪 声 味冒 烟 正常损良好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填写说明: 1、正常情况在方框内画“√”,不正常的在方框内画“×”,并在后面的“异常情况描述”认真填写,并通知生产部设备进行维修或保养。 2、其它设备包括: 热轧电气设备日常巡检保养记录表 表码:R-DS-03编号:03 年月 巡检项目巡检日期配电 室温 度 配电 室无 漏水 配电 柜无 放电 开关 运行 正常 配电 柜指 示正 常 三相 电压 电流 平衡 无报 警故 障现 象 柜门 关好 电机 无振 动噪 声 电机 无臭 味冒 烟 电机 温度 正常 电缆 无破 损 冷却 良好 粉尘 堆积 情况 其它 设备 异常情况描述巡检人 1

病理科工作流程范文

病理科工作流程

病理室工作程序规范 病理科工作制度 一、全科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坚决执行医院提出的各项承诺。 二、工作人员必须服务热情,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各项工作均应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互相协作,上下团结。 三、工作人员本着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干好本职工作。外检工作要认真、细致、负责。标本处理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原则。发报告必须经复验严格把关,杜绝一切差错。建立差错登记制度,如发现有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差错,则视情节轻重扣除当事人当月奖金,并督促改正。 四、严格执行本院作息制度,按时上下班

病理科查对制度 一、收集标本时,所负责的技术人员要注意查对病人的姓名、性 别、年龄、病案号、送检单位/科室。 二、取材前,技术人员应将当日取材标本的申请单编号,标本排 序,并与申请单、工作单顺序一致。取材医生应与技术员再次核对标本的姓名、联号及送检标本数量。 三、标本取材时,要做好大致标本的描述及记录取材块数,并在 工作单上作好记录,取材过程中及取材后,取材医师与技术人员再次核对取材的标本编号及标本总数。 四、技术人员包埋组织蜡块后,蜡块编号及蜡块总数应与申请单 及工作单再次核对。 五、制片后,切片与申请单及工作单核对无误后交与诊断医师, 如有脱片等特殊情况,在工作单上注明,由技术人员负责重新制片。 六、诊断医师在书写报告时,应认真复核患者姓名、性别、年 龄、科室及病案号、临床诊断、送检部位及送检日期,如项目不全者,可用“?”号表明。

病理科住院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外检标本的检查、描述、取材及初步诊断。 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如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联系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四、发现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复验,复验要有记录和上级医师的签字。 五、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做好讨论记录并整理存档。 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及国内外先进技术,参加科研和教学工作。 七、定期清理标本,保存典型及有科研价值的标本,负责指导标本处理和资料积累。 八、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若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医师请示报告。

2019年度检验检测机构自查表(A表)

附件2 2019年度检验检测机构自查表 (本自查表由检验检测机构自行填写并保存,以备抽查) 获证机构名称取得资质认 定的情况 证书编号有效期发证机关名称机构地址 组织机构代码/社会信用代 码法定代表人 姓名 联系人联系方式 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依次列举)2018年被 行政处罚 及整改情况 序号自查内容自查发现问题: A:发现;B:未发现; C:不适用。 检查方法及证明材料要求 1机构应为依法成立,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有关法人证书的编号,上传有关证书(批准文件、授权文件)扫描件。(1)企业制的,应取得工商登记的营业执照; (2)事业、机关应取得编办批准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3)社团法人应取得民政部门批准的社团法人证书; (4)其他组织应当取得相应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 (5)获证机构为非独立法人的,应提供所属法人的授权文件及不干预检验检测活动的声明(或文件)。 2 机构依法设立的的异地分支机构,应通过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的异地分支机构和分场所均应取得资质认定或纳入资质认定范 — 12 —

围。 3机构发生变化时,及时办理有关变更手续。资质认定证书中机构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和 授权签字人等内容与机构实际情况一致。相关内容发生变化时,及时报告资质 认定部门并办理变更手续。 4机构应具备独立性、公正性地位,合法开展检验检测活动。(1)机构的业务或经营范围中应包括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或相关内容。(2)如机构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潜在的利益冲突,采取措施确保这些活动不影响其检验检测的独立性、公正性。 (3)机构的业务或经营范围不应包含所检验检测对象的生产、销售、研发、维修等影响公正性的内容。 (4)机构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应有确保检验检测公正性、独立性、数据和结果真实客观的文件、程序或相关规定。 (5)机构不能有接受影响检验检测公正性的资助或者存在影响检验检测公正性行为的情形,如利用“国家中心”牌子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政策性业务进行有违公正性的不正当市场竞争情况。 5机构应遵守相关保密规定机构应在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心规定保密措施,保证检验检测活动中获得 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不外泄(法律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6机构的人员管理规范(1)检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在两家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员工签署仅在本机 构从业的自我承诺声明;有关员工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证据表明员工仅在本 机构从业。 (2)检验检测各岗位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和培训经历,满足岗位要求; 授权签字人具有满足规定的技术能力要求。 (3)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报告,授权签字人在其授权范围内签发报告。 7 机构的样品管理要求机构应当按照标准、规范或者与委托方的约定,对其检验检测的样品进行管理, 且不得存在下列行为: — 1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