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水资源配置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究编制任务书Word版

珠海市水资源配置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究编制任务书Word版
珠海市水资源配置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究编制任务书Word版

《珠海市水资源配置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究》编制任务书

二〇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总论 (1)

1、背景 (1)

2、指导思想 (2)

3、基本原则 (3)

4、范围后和水平年 (3)

二、工作目标 (3)

三、工作任务 (4)

1、水资源优化配置 (4)

2、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4)

3、水资源配置工程方案 (5)

四、预期成果 (6)

一、总论

按照全面建设幸福珠海、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水和谐,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珠海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及水利发展战略,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布局,加强水资源工程基础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保障饮用水安全,实现本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1、背景

我市饮用水水源主要是西江入境客水,本地水库主要起调蓄作用,现有30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其中平岗泵站水源地被列为国家重点),其中5个属于河流型水源地,25个是水库型水源地,水源地多而分散,风险源多面广,供水管网长而复杂,水源地保护管理难度大、成本高。

我市目前已形成“江水为主、库水为辅、江库连通、江水补库、库水调咸”的原水供水模式,确保了珠澳两地供水安全。形成了以下五个相对独立的原水系统:一是磨刀门干流泵站至大镜山水库凤凰山水库的北系统;二是磨刀门干流泵站至洪湾泵站南屏水库竹仙洞水库的南系统;三是磨刀门平岗泵站、竹洲头泵站至竹银水库的竹银系统;四是黄杨河黄杨泵站缯坑水库龙井水库乾务水库的黄杨系统;五是虎跳门的南门、大环泵站先锋岭水库组成的港区原水系统。已建原水泵站10座,总取水能力为502

万立方米/日,

供水水库总库容达到1.27亿m3。当遭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河流型水源地和水库型水源地互为应急备用水源,已具备在咸潮连续60天覆盖取水口的情况下保证安全供水的能力。2011年竹银水源工程建成后,供水保证率从95%提高到97%。尽管目前本市供水基本保障,但过于独立的供水系统往往应对区域性水资源风险的能力偏弱、效率不高。从本市全局而言,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与供配水体系尚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伴随本市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和城市格局发展,水资源利用需要适应新的城市发展需求以保障本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安全;实际上,本市水资源利用还受不断变化的河口咸潮和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等导致的上边界来水影响。因此,开展本市在新的城市发展和水资源环境下的水资源配置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工程方案研究,具有现实紧迫性。

2、指导思想

为适应珠海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保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及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线,以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以饮用

水源布局建设为重点,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人民群众饮水用水安全;开展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布局建设,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对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的要求,促进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建立健全科学、高效、协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水资源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基本原则

本次研究以人水和谐、民生水利、优化高效为原则,坚持统一谋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一体化布局,重视调查研究,注重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实际,统筹考虑珠三角、珠中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体化,强调本市与珠三角水资源布局的协调,注重产业优化城市格局发展与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需求,突出现实性、前瞻性。

4、范围后和水平年

本次研究范围为珠海市域。基准年是2016年,近期水平年2020年,远期水平年2030年。

二、工作目标

研究在未来水平年河口咸潮上溯、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实施后珠海市水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案,制定本市在珠三角区域水资源一体化框架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布局方案,提出本市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保障措施和工程方案。

三、工作任务

1、水资源优化配置

调研并评估珠海市水资源供需现状,指出本市水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现有水资源需求预测为基础,复核本市两个水平年行业需水量;以枯水期或枯水年咸潮上溯威胁和上游来水变化为背景,构建本市“避咸蓄淡”的水资源配置主体架构和模型;设置在河口海平面上升咸潮上溯、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运行等上游取水来水变化下的水资源配置边界条件;给出符合未来规划条件下的本市水资源配置方案。

2、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调研评估珠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的现状,找出本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与体系存在的问题;确立区域水资源一体化目标,合理规划供水水源,优化调整水厂布局,逐步建成高效合理的供水网络系统。

按照上面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成果,提出近、远期水平年珠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布局方案,包括水源地布局方案和供水体系布局方案。实现全市一体化的水源联网、供水系统联网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障体系。

3、水资源配置工程方案

按照上面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方案,从流域、区域和地区三个层面统筹规划珠海市水资源工程,建设一批水源保障工程,确保供水水量和质量,提高供水保障率。加强与完善东区与西区的供水系统,珠海东区供水系统为以竹洲头、平岗、广昌等泵站为骨干取水工程,以竹银水库和南、北水库群为调节水库,配置较完善的输水管网,实现南、北水库群联网,形成更加完善的“江水为主、库水为辅、江库联通、库库联通、江水补库、库水调咸”的澳门及珠海东区供水保障体系;珠海西区供水系统为以平岗、黄杨、竹洲头等泵站为骨干取水工程;以竹银、乾务、缯坑水库为调节的西区城镇供水保障体系;以先峰岭、白水寨等水库为调节的临港工业区原水供给保障体系;扩建西区、龙井、乾务等水厂规模,满足西区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

本次研究珠海市全域供水系统一体化建设方案,提出新建与扩建加固蓄水水库、扩建供水泵站、新建扩建自来水厂及原水工程(调咸水库)以及工程的联网供水方案。

四、预期成果

1、提出应对剧烈变化环境和边界条件下的珠海市水资源配置基本方案。

2、珠海市在珠三角区域水资源一体化框架下的水源地布局方案和供水体系布局方案。

3、珠海市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障措施和工程方案。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