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初中历史年三月月考试题

重庆市开县初中历史年三月月考试题
重庆市开县初中历史年三月月考试题

开县河堰初中初2013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开卷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各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

A.北京 B.陕西 C.云南D.河南

2.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右图所示壁画反映的是()

A.佛教的传入 B.西汉诸候把封地分给其子弟

C.张骞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上跋涉的商队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

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A.北魏孝文帝 B.汉光武帝C.汉武帝D.秦孝公

4.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东汉时,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A.蔡伦B.张仲景C.华佗D.祖冲之

5.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下列关于我国文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B.从商朝开始我国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C.秦统一全国后,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D.我国文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顺序

6.重庆解放碑核心区域有三条街道分别被命名为“民族路”“民生路”“民权路”,下面与这些街道名称有关的内容是()

A.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B.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

C.启蒙思想家追求自由、平等 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7.公元前314年建立巴郡并筑江州城的是()

A.文翁B.吴资C.马相D.张仪

8.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是()

A.《新蜀报》 B.《渝报》 C.《大公报》 D.《新华日报》

9. 八年抗战,重庆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包括()

①踊跃参军参战②努力生产抗战物资③千方百计保证抗战运输④广泛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⑤掀起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10.抗战期间,利用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合法身份,促进抗战文化统一战线建立的是()

A.阳翰笙B.郭沫若 C.夏衍D.陶行知

1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A.珠海B.厦门 C.汕头D.深圳

12.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素材,下列各项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3. 右图所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战争宣传海报,主题是“全力以赴,

摧毁日本”,它最早可能出现于()

A.1941年 B.1942年 C.1943年 D.1944年

14.下列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凡尔赛和约签订②三国同盟形成③萨拉热窝事件发生④华盛顿会议召开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D.①③④②

15.近代的文学艺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凡·高——《向日葵》 B.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C.毕加索——《格尔尼卡》 D.德莱塞——《复活》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5分。

名称时间内容对中国的影响

《南京条约》1842年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

驻领事;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

《马关条约》1895年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

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

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半殖民地化

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永远禁止中国人

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

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在北京东交

民巷设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中国陷入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深渊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以上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三个条约签订的时间集中在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的近60年内。()

(2)三个条约签订前,外国都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3)三个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北京城经历了一场浩劫。()

(5)三个条约都规定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3分,第18题2分,共5分。

17.观察图一,请将下列水利工程对应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一中相应的方框内。

A.该项工程的修建灌溉了关中平原的农田

B.该项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18.观察图二,请将下列对应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二中相应的方框内。

A.北约总部所在地

B.二战中,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之处

C.二战中最先投降的法西斯国家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题7分,第20题6分,共13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指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1929年10月,由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开始的经济危机,像恶魔一般袭击了世

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陷入了“大萧条”、

“大恐怖”的危机之中。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美

国总统,实行“新政”

,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改革,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也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掀起了全国的改革大潮。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率先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大潮。农村改革的成功,带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步伐。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受命于危难之时的美国总统“他”指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实行的“新政”有何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2分)

(4)以上材料使你有何感悟?(1分)

20、老照片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事迹,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阅读下列两幅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瞬间的照片:

图一图二

图一:尼克松访华图二:澳门回归

请回答:(1)尼克松访华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图一的照片应该拍摄于哪一年?继尼克松访华后,访华的日本首相是谁?(2分)

(2)中国收回澳门主权是在哪一年?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与哪一伟大构想有关?

(2分)

(3)结合两幅照片,说一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1、刘宗绪先生说:“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史。”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请回答:

(1)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在思想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2)石刻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古代人民留下的重要文明成果。在重庆的中国三峡博物馆,我们会看到汉代巴郡人雕刻的什么石阙?(1分)

(3)近代西方,产生了许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划时代的科学成果。达尔文通过哪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论思想?谁提出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化依据?(2分)

(4)结合所学指出:面对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持怎么样的态度?(1分)

22. 二十世纪以来,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人类在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经受严峻的挑战。

请回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建立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1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这种政治格局最终形成和结束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

(3)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一趋势,中国应如何应对?(2分)

开县河堰初中初2013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5 C C A A A A D D C B D B B C D

二、判断题:16:√○√○×

三、填图题:

17、从上到下依次是:A B

18、从左到右依次是:A C B

四、材料题

19:(1)强国利民:重农抑商(2)富兰克林.罗斯福;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3)农村改革;1978年(4)改革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均可)

20、(1)1972年;田中角荣(2)1999年;一国两制(3)新中国的独立、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努力、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任两点即可,总分不超过2分)

21、(1)儒家学派;“仁”的学说(2)乌杨阙(

3)《物种起源》;爱因斯坦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言之有理均可,不超过1分)

2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华约”和“北约”两大军事对峙集团的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3)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应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言之有理均可,不超过1分)河堰初中初2013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题卡

(开卷

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

50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

一、选择题:(15分)

注:请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涂黑,

作答前请先看右边的正确填涂样例。

二、判断题(5分)

16.1() 16.2() 16.3() 16.4() 16.5()

三、填图题(5分)

17.18.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第19题7分,第20题6分,共13分。

19、

20、

(3)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第21题6分,第22题6分,共12分。

21、

22、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2008年11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家天下 C .舜传位给禹 D. 启打败有扈氏 2、商鞅变法发生的时间是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366年 C、公元356年 D、公元前365年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4、春秋时期率先起来称霸的是 A.宋襄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5、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是由下列哪一诸侯国分裂而来 A.晋国B.齐国 C.鲁国D.卫国 6、今天汉字的源头是 A.甲骨文B.金文 C.大篆D.小篆 7.陈胜、吴广起义军在何地建立政权 A.渔阳 B.巨鹿 C.陈 D.大泽乡 8、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 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 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9、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10、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语言 B、能否直立行走 C、会不会使用火 D、会不会制造工具 11、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 A、战略地位重要 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C、环境优美 D、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12、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 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确立世袭制 C、实行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 14、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A、楚 B、魏 C、齐 D、燕 15、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 A、商鞅 B、李悝 C、诸葛亮 D、李冰 16、在历史博物馆半坡文物展厅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粟的朽粒 B.菜籽 C.人面鱼纹陶盆 D.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 17、利用牛来耕作的方式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 ) A.商 B.周 C.春秋D.战国 18、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D.墨家学说 19、御史大夫在秦朝分管 A、军事 B、政事 C、监察 D、民政 20、“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最早在什么时候结束? A 、秦朝 B、商朝 C、汉朝 D、西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 1、上图1是______________居民房屋复原图,上图2是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2、汉武帝接受建议颁布推恩令,秦始皇接受的建议发布焚书令。

[精]中考政治历史开卷考试高分技巧

中考政治历史开卷考试高分技巧 一、六大误区 误区一:答案在书上 中考政史开卷,部分考生认为试题答案可直接在书上找到,故考试前没整理笔记。其实,中考政史虽开卷,但许多试题答案并非能在书本上找到原题,仍需结合知识思考作答。准备一些授课笔记,有助于帮助思考 误区二:笔记只抄不整 政史考试只能带课本和指定资料及手写笔记进场,许多学生为充分利用开卷优势,将用的资料、做的练习等尽可能详尽地往笔记本上堆砌。但因没整理,笔记杂乱无章,考试时查阅极不方便,收效甚微。 误区三:家长代抄 为让笔记“够多够全”,也为减轻考生抄写负担,许多家长都“操刀”代劳,事后学生也不看。结果,学生对笔记非常陌生,查阅起来十分缓慢,影响答题。误区四:开卷不用记忆 开卷考试很容易让学生认为“基本知识点不需记忆”。部分学生对政史考试不作记忆准备,对基础知识点完全寄希望于考试翻书。结果答题时对知识点运用极不熟练,严重影响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误区五:见题就翻书 为确保答案正确,很多同学答题时先翻书找知识点和内容,后将查阅内容往题目上套。这容易导致查阅内容与题目结合不紧,答非所问,既浪费时间又易出错。误区六:合卷合做 政史题目穿插在一起以合卷形式出现,部分学生训练时就没有分开做政史题,中

考时也一如既往。但学科不同,思考和作答方式都不同,混合作答会影响思维,导致失误增多。 二、考前复习怎么做 1.展开针对性复习,熟悉教材 众所周知,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的复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题型来讲,无论是开卷考试还是闭卷考试,选择题的复习基本一致。 开卷考试中列举题、填补缺项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的复习要求可以降低,即只要对教材熟悉,明确这些试题考查到的内容在教材的哪些章节就可以了,不必强化记忆。 在开卷考试中,问答题、分析说明题可以设计成半开放或开放性的试题,对这类题的复习则要从长计议,复习要求要提高,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结合时政热点以及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分析说明,还要训练对这类题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2.上课认真作好笔记,便于考试查阅 既然开卷考试只能带教科书(粘在教科书上的小卡片也必须取消),那么为便于考试翻阅,就要在上课务必认真做好笔记。 3.搞好学科知识专题归类复习 有些地区的开卷考试已经明显命制了跨章节的试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上完后必须留足时间进行学科知识的专题归类复习。 三、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从历年来中考答卷的情况看,考生答题时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2)盲目堆砌,不得要领;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A.300万年B.200万年C.170万年D.70~2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说话B.能不能直立行走 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工具 3.关于山顶洞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顶洞人尚未进入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B.生活在距今18000年前 C.他们已懂得钻孔和磨制技术 D.妇女是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 4.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A.淮河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 5.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象尊D.牛尊 6.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有名的暴君是() A.桀B.汤C.纣D.厉王 7.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 A.伊尹B.姜尚C.管仲D.鲍叔牙 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9.西周“国人暴动”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厉王D.周幽王 10.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 A.原始社会后期B.夏、商、西周C.夏朝D.西周 11.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三个诸候国() A.燕、赵、魏B.韩、赵、魏 C.楚、赵、魏D.韩、赵、卫 12.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 A.葵丘会盟B.城濮之战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 13.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

初三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初三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2年株洲市初三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物就是鲜活的历史,下列物能够反映秦朝历史的是A.B..D. 考点:秦的历史 解析:本题属于容易题,适宜用选定法,审题,题干中要求秦朝,立刻就可以选D,秦兵马俑,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 2.初三某班班委会因为班上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主张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似

A.儒家 B.法家 .道家D.墨家 考点:百家争鸣 解析:本题属于容易题,考查法家思想,题中关键词为“制定严格的班规”。是法家思想中的法术势,主张“以法治国”,选B;A中儒家主要用礼仪、道德治国,道家无为而治,墨家代表劳动人民,都与题意无关。 3.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有一部医书收入了药物1892种,收入药方11096个,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它是以下哪一部医书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D.《千金方》 考点:古代科学技术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古代科学成就,考查学生识记能力,题眼明代,A为战国到秦汉时期,B为东汉,D为唐代,此外,根据收入药方,“东方医学巨典”等字眼,可以选出答案为。 4.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烈变化,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并且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他是以下哪一位诗人 A.李白 B.杜甫.白居易D.王维 考点:唐代繁荣与开放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世袭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以下历史故事中,发生在有文字记载历史时期的是() A.三皇五帝B.大禹治水 C.武王伐纣D.黄帝蚩尤的战争 3.参考下图: 根据材料“1923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的遗址和头盖骨,他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4.从出土文物“秦印封泥”(下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周朝实行分封制度②秦朝实行丞相制度③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体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5.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经过角逐,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A.楚 B.宋 C.晋 D.魏

6.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7.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8.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9.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D.西学传入中国 10.“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的发现,除了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这则新闻中说的“这块土地”是( ) A.陕西西安B.浙江河姆渡C.山东大汶口D.云南元谋 11.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

最新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巧入门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巧 入门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巧入门 初中历史内容繁琐,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那么,在开卷考试的新形势下,我们怎样才能学历史呢?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门。 一、看好“家门”最关键 所谓看好“家门”,就是依纲据本,夯实基础。“纲”即《历史课程标准》,“本”就是手中的课本。综观各地的中考历史试卷,无论开卷还是闭卷,其立足点依然是最基础的历史知识乃至历史常识。所以要迎接开卷考试,最重要的一步仍然是夯实基础。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有的同学错误的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照书抄,简单。其实,开卷考试同样也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有具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做到灵活运用。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因此,我们应该对照课本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逐个板块、逐个单元、逐个知识点,逐条逐项地进行复习。该识记的识记,该理解的理解,该运用的运用,千万不要遗漏知识点。切记:要积累就要重视基础。“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是关健。 二、适当“串门”最重要 所谓适当“串门”,指既要注意把握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把握好不同时代相关历史问题的纵向分析与比较,又要注意对相关学科的能力渗透和能力迁移,注意加强历史与语文、政治、地理等科目知识的结合,形成纵向、横向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构建出知识网络。所谓“横串门”就是要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复习,比如把发生在1861年的历史事

件串联复习,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开始等,所谓“纵串门”就是要把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它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复习,比如对中国人民抗争史的复习就可以把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知识点连起来复习。对跨学科的综合能力题要以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为素材,比如关注生态环境、人口、资源、海峡两岸关系、西部开发、朝鲜问题、中东问题、美日韩关系等问题,使政史地知识在复习过程中结合起来,以提高理解、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演绎等综合能力。 三、寻找“热门”很必要 所谓“热门”,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题,给我们以这样强烈的启示:必须要把“历史”和“现实”结合,实现“知古通今”、“以史为鉴”。因此在历史复习中,一定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国家的命运,要以时政背景为载体锻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要多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重大热点事件。如:能源问题、战争与和平、三农问题、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等。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它们所体现的历史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围绕中心问题,创设新情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1)

.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三个大题,26个小题。答卷前务必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准确的,请将准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后面的答题栏内) 1.2010年10月9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经过近7个月的考古发掘,在洛阳新区一建设工地文物考古现场发现了一处原始社会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如果一个欧洲旅游团队要参观我国到当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应该去 C.陕西西安半坡村 D.云南元谋县 2. 下列相关右图的叙述,准确的是 ①已经能直立行走②已经使用人工取火③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工具④过着群居生活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3.科学证明,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A. 使用火 B. 直立行走 C. 劳动 D. 使用文字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距今约6000多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氏族聚落是 A. 元谋人 B. 半坡聚落 C. 北京人 D. 河姆渡聚落 5.不符合长江流域氏族聚落居民的生活状况的是 A. 饲养猪狗等家畜 B. 种植粟等农作物 C. 住干栏式房屋 D. 主要种植水稻

6.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8.1998年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魔头。游戏中的“大魔头”是课本上的哪一个传说人物? A. 夸父 B. 舜 C. 蚩尤 D. 盘古 9.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周武王率兵打败商朝军队是在 A.阪泉 B.涿鹿 C.牧野 D.巨鹿 10.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11.伴随铁器、牛耕的开始使用和推广,我国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是 A. 奴隶主阶级 B. 奴隶阶级 C. 平民阶级 D. 地主阶级

2017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闭卷)

2017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 I .闭卷部分(共40分 答题时间20分钟) 一 瞻其貌、听其言,不如观其行、察其果。 观察下列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孔子像,回答问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A 清代孔子像 B 唐代孔子像 C 南宋孔子像 D 明代孔子像 1.上列图像创作的先后顺序是(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生活的时代,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是…………………………………( ) A .封邦建国、制礼作乐 B. 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C. 帝国分裂、民族交融 D .帝国鼎盛、开放包容 3.孔子针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主张……………………………………( ) A .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B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C .民贵君轻,施行仁政 D.君主集权,以法驭民 4.上列孔子像共同的形象特征是………………………………………………( ) A .身着官服 B .眉清目秀 C .作揖行礼 D. 仙风道骨 5.不同历史时期的孔子形象具有共同特征,从文化视角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图像中的历史,画内有意,画外有音。 下图为1942年美国战争信息署制作的明信片,题为《THE UNITED NATIONS FIGHT FOR FREEDOM》(各国联合,为自由而战)。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标题中的“自由”当 指…( ) A.争取美利坚民族统一 B.确立合众国联邦政体 C.废除美国黑人奴隶制 D.反抗法西斯残暴统治 2.“各国联合”指的 是……( ) A.国际联盟的建立 B.三国同盟的缔结 C.“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3.明信片中,中华民国国旗置于第一 排,反映了美国政府………………… ( ) A.重视中国在亚洲战场的作为 B.认为中华民国已是世养强国 C.赞赏中共全民族抗战的主张 D.认定中国已获得抗战主动权 4.美国战争信息署发行该明信片的主要目的当是………………………………( ) A.下达作战动员命令 B.扩大影响鼓舞士气 C.筹集军费制造军械 D.增加邮政资费收入 5.有人推测,当时德国纳粹分子看到这张明信片后会非常恐惧。你觉得呢?结合史实解释你的回答。

初一(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附赠:母亲,是一种岁月 岁月的流逝是无言的,当我们对岁月有所感觉悟时,一定是在深深的回忆中。而对母亲的付出有所感同身受时,我们也一定进入了付出的季节。因为该付出的,母亲都先我们付出了。 往往是在回首之际,在远行之前,在离别之中,才蓦然发现,我们从未离开过母亲的视线,从未离开过母亲的牵挂。 小的时候,对母亲只是一种依赖。青年时,对母亲也许只是一种舐犊之情。只有当生命的太阳走过正午,人生有了春也有了夏,此时对母亲才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随着生命的脚步,当我们在数着自己一根根白发,惊叹着岁月不饶人时,想想母亲为了我们,所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母亲在世时,读到有关母亲的文章,似微风滑过指尖,从未有点滴触动。母亲仙逝之后,类同的文章从不敢轻易注目。一碰胸口就隐隐作痛,不能自已,母亲的音容笑貌,已在泪眼婆娑中模糊成了浮影。 我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人,她有着中国传统妇女共有的特质,心底善良、性格率真、为人诚恳、吃苦耐劳…… 母亲一生勤俭持家,为我们操碎了心;她把我抚养大,送我上学,然后参加工作,结婚成家。母亲芳华衍变沧桑,青丝熬成白发,她大半生的操劳,都是为了儿女的成长。 从我记事起,我母亲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分昼夜的运转着,日复一日地在土地和家之间忙碌着。我们穿的鞋都是她亲手做的,家里人的衣服是她亲手缝制的。我的母亲为我们上学、成家、立业,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和辛劳,最终将我们四个儿女养大成人,想想真不易。 小时候,我总是盼着快快过年,因为过年有荤菜吃,好的年景还有新衣穿,但母亲却始终穿着那件旧式的蓝布衫,只是补丁一年比一年多。

小的时候,只有饿了、困了,才知道回家,未进家门就会喊:妈,我饿了!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玩到饿的时候,看着家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然后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叫我回家吃饭。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没有享过什么清福。在那难苦的岁月,哪怕是玉米窝窝头能吃饱也行,这是她当年梦寐以求的美食。那时候,家里穷,饭菜油水不多,每次吃饭,母亲总是把好一点的饭菜留给我们。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尽我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每当我想起母亲背对我们喝剩粥的背影,我的心就会痛。她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我们仨儿子一女儿身上了。 还记得有一次我生病,半夜发高烧,母亲在我身边守到天亮,直到中午烧完全退后,母亲又赶紧给我做了只有生病时才能吃上的一碗捞面加鸡蛋。看着我吃下去,母亲笑了,那是只有慈母才有的笑容。 记得当年我身着新装即将告别母亲去上大学的时候,母亲有些依依不舍。在村口告别时,母亲强装笑颜对我说了许多鼓励的话:“儿啊,爸妈都是农场人,家底薄,给不了你多少帮助,凡事只能靠你自己啊,你要好好读书,争取出人头地,只要你用功,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 告别了母亲,当我走出百步之后再回头看时,母亲仍站在原地,手搭凉蓬眺望着我。那时秋风正凉,风儿吹撩着母亲满头华发,有种不可名状的潇瑟和孤寂。母亲站马路中央,一身青衣点缀在一片白色土路之中,孤零零的,望着路的尽头,期盼着我下一次的归来。她的背影在风中有些孤独,有些期盼,还有些挂念。此时,我已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完成学业,混出个样子来,让母亲宽慰…… 后来我大学毕业工作之后离家远了,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家。那个时候母亲更是对我疼爱倍加,回家后什么都不让我干。母亲不仅要做劳累的工作,还要干很多家务活。 有一次母亲抱着一摞碗盘出门槛时,尽跌落在地。我看见母亲瘫坐在地上,碗盘散落一地。我慌了手脚,忙过去扶起母亲。常年累月母亲从来都没有闲过,即使到了过年,我们都正和亲戚朋友聊天时,母亲还得做满桌子饭菜招待客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就是今天的() A.西藏B.蒙古C.新疆D.云南 2 . 自古以来,中央就注重对地方的管理,我国现行的县制和省制分别开始于 A.春秋战国,秦朝 B.秦朝,唐朝 C.秦朝,元朝 D.春秋战国,元朝 3 . 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交流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沟通五大河流D.便利南北交通 4 . 马克·波罗来到中国后受到哪个皇帝的热情接待? A.元世祖 B.元成帝 C.元明宗 D.元顺宗 5 . 岳飞的《满江红》中写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句中的“匈奴”代指当时哪个少数民族A.女真B.匈奴C.契丹D.党项

6 . 元朝最著名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元曲,元曲作家群星璀璨。以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A.白朴 B.郑光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 7 . 下列古诗中属于“诗仙”代表作的是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8 . 以下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大动荡和大变革 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9 . 下图是在宋代城市盛行的瓦子。瓦子盛行主要是因为() 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B.农民的需要 C.宋代文化的繁荣D.士大夫的提倡 10 . 小强准备以隋唐时期的历史内容为素材,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下列切入点可供其选择的是()

2019-202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卷及 答案 一、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同30分) 1、人们往往通过研究历史文物来了解历史。下列哪些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的 历史:①甲骨文②司母戊鼎③秦陵兵马俑④园形方孔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A吃上用陶器煮熟的猪肉B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 C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D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 3、跟随曹操征战多年的士兵,在一次战斗中受伤,需要实行外科手术,应该请谁为他医治 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孙思邈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下列哪些措施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①册封达赖、班禅②设置驻藏大臣③设立西域都护④设立宣政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四大发明中直接促进了 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是:①火药②造纸术③印刷术④指南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6、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A隋文帝时,开科举制的先河B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C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进士科和明经科D戊戌变法期间,科举制度被废除 7、某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电视剧,请找出与史实不符的内容 A东京市民到“瓦子”(瓦肆)看戏 B人们过元旦(春节)挂年画。贴“桃符”、放鞭炮、往来拜年 C街道两旁酒店、茶楼比比皆是 D艺人在街头说唱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 8、“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是: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戚继光抗倭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被高价拍卖。这两件文物是在近代哪次侵华战争中流失海外的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标志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今年五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拜谒中山陵,重游民国旧都。你认为他们要去的城市是

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把准确答案的序号写在下面的表格里。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我国的人类社会历史能够追溯到() A.三四百万年前 B.二三百万年前 C.一百七十万年前 D.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 2.下列远古人类遗址,哪一个不是黄河流域的?() A.元谋人B.北京人C.陕西蓝田人D.山顶洞人 3.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4.在远古的农耕时代,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日常吃的主食最有可能是() A.水稻B.粟C.小麦 D.玉米 5.对华夏族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是() A.尧和舜B.舜和禹 C.黄帝和炎帝D.黄帝和禹 6.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的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经过家

门而不入。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7.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8.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得益于商王盘庚迁都,他迁都到() A.阳城 B.亳 C.殷 D.镐京 9.使西周产生众多诸侯的制度是() A.奴隶制 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10.青铜文化是我国的民族瑰宝,历史悠久,其光辉灿烂的历史在() 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 12.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 A.晋国B.齐国C.东周D.楚国 13.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升,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4.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是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的( )

开卷考试历史如何复习与应考

开卷考试历史如何复习与应考 -----学习心得 近十年里经历了从闭卷到开卷考的过程,总分也有100分降为50分。造成了绝大部分学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简单地认为开卷考试无非是抄抄书而已。因此,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易导致在复习和应考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得不偿失的做法。现就在近几年教学中总结的几点心得体会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第一:消除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 思想问题是个大问题,只有把思想上的误区解除了,才能对提高考试成绩起到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告诫学生,开卷考试既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更注重的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联系现实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这就需要扩大学生自己的阅读面,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给学生补充“新鲜血液”。同时,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问。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作铺垫,根本谈不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第二:做到开卷考试用书要科学。 考试不仅是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测试,更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测试。要想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水平,考出好成绩,获得较好的分数,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灵活运用固然很重要,但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如何在考试中应用非智力因素获得高分也是至关重要的。 1、不要题题都翻书。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就是考试时翻翻书,但是真到考试时,题题都翻书,时间就不够用了,更何况,实行政、史合卷,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厚厚的一摞书翻来翻去,甚至还有学生翻错书,考历史翻政治书,会极大地影响答题速度和考试的心情。况且,有的开卷考试试题中有活动与实践探究题,这样类型的题答案在教材中更不可能明确地找到。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告诫学生该背的知识点一定要背,把知识消化在平时的学习中,切不可题题都翻书。对实在找不到答案的题目,再翻书查找。譬如平时训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择题,以节省时间完成其他题目。 2、记笔记要系统、有条理。在开卷考试下,很多学生把平时复习的例题、辅导书上重要的题目,自己记不清的题目、老师强调的题题目都密密麻麻地抄在课本的空白处,有的甚至把课本内容都遮住了。因此,考试需要的东西不知从何处找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未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告诫学生要学会整理笔记,不要把所有东西都往书上记,应当有选择摘抄一些重要的、系统化的知识点。切忌在书上粘贴纸条作笔记,这是开卷考试所不允许的。同时,抄东西时要分门别类,把知识划分成不同的专题,如:古今中外的改革,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化成,就近代现代抗争与探索史,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国际关系,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世界文化等。还可以在教材目录编著具体页码,遇到不同问题去找,省时、省力并提高了复习效率。 3、仔细审题,不要盲目抄书。答案要准确,要答在点子上。有的同学看到试题后想到以前做过类似的题目,就先忙于看书中那些内容与试题的内容接近,就开始抄。由于审题不清,缺乏对题目的整体理解,就难以形成一套完整思路,往往东抄一段,西抄一段,东拼西凑,不得要领,最后导致“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答案不准确、不完整、不全面。因此,考试时一定要仔细审题,找出关键词,找准结合点。 4、平时除对教材的学习外,还要重视热点问题的学习。 热点问题是中考必考的内容,这就要求对热点问题的复习不能到临近考试时搞突击,要把热点问题的复习寓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复习效率。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社会生活,提高思想认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2015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命题人:奚万强 审核人:程宝进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3.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这几幅图片,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黄河 粟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 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右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 房屋样式?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 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 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 举行祭祖活动。这位“人文始祖”是 A.尧 B.炎帝 C.禹 D.黄帝 6.传说中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 A. 禹 B.舜 C. 尧 D.炎帝 7.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 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 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禅让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 选举制 8.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请问,夏朝 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A.公元前2700年;禹 B.公元前2070年;禹 C.公元前2007年;启 D.公元前2070年;启 9. 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是 A.夏桀 B.商汤 C.盘庚 D. 纣王 10.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 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 分封制 11.“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濮阳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濮阳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3.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剧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王室采取有力措施而中兴 D.霸主联合,与王室争权 4.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蓝田人遗址D.马坝人遗址 5.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A.夏朝建立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 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A.县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7.下图为北京人复原头像,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对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会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8.周平王东迁后,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诸侯国各自为政,不再听从王命,不

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这主要反映出 A.诸侯国“尊王攘夷”的策略B.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局面 C.春秋时期大规模的兼并战争D.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局面 9.司马迁将汉武帝一生的文治武功概括为:“外攘夷狄,内修法度。”这里的“夷狄”主要是指 A.蒙古B.匈奴C.羌族D.犬戎 10.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商汤B.刘邦C.项羽D.陈胜吴广11.《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A.进献贡物B.朝觐述职 C.派兵作战D.镇守疆土 12.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A. B. C.

初中历史开卷全套资料

一、问答题(古代史)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是怎样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原因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见于中国历史1册第八课(46—47页再加上49页第三段) 2.指出公元3至公元6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哪些反应? 答案见于金榜第9页。 3.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尚未形成,周王室衰微,旧的礼制规范已经被大破,社会出现动乱局局面,面对这种现象,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西汉在汉武帝,唐朝在唐玄宗时达到全盛时期,试析汉唐盛世出现的原因 1)、两朝统治者都吸取前代速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的政策。 2)、两朝都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达到了盛事的景象。 5、汉唐时期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 两朝都实现了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这位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外交政策,各民族之间、中外文化之间交往频繁,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汉唐文化。 6、唐朝和清朝前期在对外贸易方面有什么不同表现?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唐朝时期,政府采取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与中国同上往来的国家发展到70多个。这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各国开始把中国人成为唐人。 清朝前期,采取闭关政策,政府严厉限制对外贸易。是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只是中国在近代屡遭外国侵略,中国人也被蔑视为东亚病夫。 7、列举秦朝、汉朝、清朝在加强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了措施,以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统治,对我国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 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今古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8 .江泽民说:…〃〃,历代王朝的覆灭都是同政权腐败分不开的。” 试用唐朝的历史事实说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由此你得出什么启示?(见考试说明5) 中国近现代史 1、19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政治、经济领域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和重大变化?这些事件和变化对后来的 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16分) 答:政治领域:①总理衙门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形势控制清政府,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②“辛酉政变”,那拉氏上台。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那拉氏所代表的封建反动势力掌握最高统治权,对外卖国 投降,阻碍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经济领域:①《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中国市场被进一步打开。②洋务运动开始。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随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并担负民主革命的领导任务。同时无产阶级队伍也逐步壮大。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起着越来越大的瓦解作用。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前),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有哪些?对此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与以前的斗争相比,出现了哪些新特点?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危机加深的原因、表现:(原因:由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再加上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有利于外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其后帝国主义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898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9年美国提出了对中国门户开放的政策;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活动:①戊戌变法运动;②义和团运动;③辛亥革命。 特点:①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②斗争目标或指导思想明确,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③斗争手段或方式多样化,有改革、起义、革命等形式;④斗争的结果局部成功,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③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3.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试分析这三个阶段分别有哪个阶级发动了那些运动来学习西方? 答:1)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辛亥运动;3)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 4、分析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你从这两次革命的最终结局受到什么启发? 1)不同之处:辛亥革命时的国内统治者是清政府,革命阶级是资产阶级;国民革命时期国内统治者是北洋军阀政府,革命阶级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各革命阶级的联盟。 2)最终结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革命失败;总之两者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发:资产阶级的软弱型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革命途中必须防止帝国主义与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勾结破坏 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一次真正广泛的、群众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回答: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与失败的标志是什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什么能迅速发展成为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民族民主运动? 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及本国封建势力矛盾尖锐;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一系列斗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启发了人们的觉悟,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国共两党联合斗争,形成各革命阶级的联盟;中共大力开展工农运动。(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虽然失败了,但为今后革命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请举出有关史实予以说明。 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一次革命的洗礼;共产党认识到了坚持革命领导权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6、孙中山一生的两次重大转变,即其后分别作出的巨大贡献 答:第一次: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自强遭拒绝,由变法走上革命的道路;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二次:由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失败,同时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震动,孙中山认识到民众力量的伟大,决定改组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之后,实现了国共首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7、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如何实现的?(要点:国共两党的相互需要,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