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模拟测试题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模拟测试题

、选择题。

1、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

C )。

A 、模仿

B 、从众

C 、服众

D 、认同 2、 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格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压力 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B )。

A 、模仿

B 、从众

C 、服众

D 、感染

3、 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 有的观点、信念构成一个完整的( C )。

A 、新观点

B 、认知结构

C 、价值体系

D 、策略系统

4、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D )。 A 、内化了的成分 B 、动力性成分 C 、非智力成分 D 、态度的核心成分 5、 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B )。 A 、习俗水平 B 、前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权威水平 6、( C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C 、态度

D 、情绪

B )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客观结果,

C 、可逆性阶段

D 、公正阶段

8、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 于其( C )。

9、 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 是( A )。

A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B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C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D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10、 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A )。 A 、直觉的道德情感

B 、想象的道德情感

C 、伦理的道德情感

D 、形象的道德情感

11、 规则对儿童设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D )。

A 、权威阶段

B 、可逆性阶段

C 、公正阶段

D 、自我中心阶段

12、 儿童易模仿影视中的反面人物的行为, 为了避免消极影响, 根据班杜拉社会的品德 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D )。

A 、避免学生观看类似的影视片

B 、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这般教育

C 、影视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 、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因果”相报。

A 、能力

B 、道德 7、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

A 、自我中心

B 权威阶段 A 、道德信念 B 、道德动机

C 、道德意志

D 、道德知识

二、填空题。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态度的结构由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情感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三部分构成。其中情感成分是核心成分。

3、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八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4、品德的心理结构有道德认识它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份、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5、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有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6、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

理的道德情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又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

7、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

大影响。

8、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9_岁以下的儿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

9、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两种形式一是亲历学习,二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又分替代和示范学习。

10、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依众,认同和内化。

11、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中有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内部条件有认知失调态度定势和道德认知。

12、认同实质上是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是想与榜样一致。

三、简答题。

1、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3、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怎样进行有效的说明?

4、请说明价值澄清的基本程序。

四、论述题。

1、试述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2、试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品德的操作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