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叶片及材料振动疲劳试验方法_

发动机叶片及材料振动疲劳试验方法_
发动机叶片及材料振动疲劳试验方法_

理论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一、实验目的:用悬吊法和称重法求出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位置。 二、实验设备仪器:ZME-1型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台,直尺、积木、磅秤、胶带、白纸等。 三、实验原理方法简述 (一)悬吊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适用于薄板形状的物体,先将纸贴于板上,再在纸上描出物体轮廓,把物体悬挂于任意一点A,如图1-1(a)所示,根据二力平衡公理,重心必然在过悬吊点的铅直线上,于是可在与板贴在一起的纸上画出此线。然后将板悬挂于另外一点B,同样可以画出另外一条直线。两直线的交点C就是重心,如图1-1(b)所示。 A (a) 图1-1 (二)称重法求轴对称物体的重心 对于由纵向对称面且纵向对称面内有对称轴的均质物体,其重心必在对称轴上。

图1-2 首先将物体支于纵向对称面内的两点,测出两个支点间的距离l ,其中一点置于磅秤上,由此可测得B 处的支反力N1F 的大小,再将连杆旋转180O ,仍然保持中轴线水平,可测得N2F 的大小。重心距离连杆大头端支点的距离C x 。根据平面平行力系,可以得到下面的两个方程: C 1N N21N =?-?=+x W l F W F F 根据上面的方程,可以求出重心的位置: N2 N11N F F l F x C +?=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一)悬吊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二)称重法求对称连杆的重心。 a.将磅秤和支架放置于多功能台面上。将连杆的一断放于支架上,另一端放于支架上,使连杆的曲轴中心对准磅秤的中心位置。并利用积木块调节连杆的中心位置使它成水平。记录此时磅秤的读数 F N1=1375g b.取下连杆,记录磅秤上积木的重量F J1=385g c.将连杆转?180,重复a 步骤,测出此时磅秤读数F N2=1560g d.取下连杆,记录磅秤上积木的重量F J1=0g

航空发动机涡扇叶片及其成形工艺

航空发动机涡扇叶片及其成形工艺 涡扇发动机具有耗油率低、起飞动力大、噪音低和迎风面积大等特点。60年代中期,它只应用于客机和轰炸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它很难在高速歼击机上应用。自70年代以来,带加力的高推比涡扇发动机的相继问世,使战斗机的性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而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涡扇发动机的偏见。90年代中期,又为第四代战斗机成功研制了推重比10带加力的涡扇发动机。与此同时,为满足发展巨型、远程运输机、宽机身客机的需要,国外先进的发动机厂家又研制成功了大推力、低耗油率、大流量比的涡扇发动机。时至今日,涡扇发动机已是应用数量最多、范围最广和最有发展前景的航空发动机。 风扇叶片是涡扇发动机最具代表性的重要零件,涡扇发动机的性能与它的发展密切相关。初期的风扇叶片材料为钛合金,具有实心、窄弦、带阻尼凸台结构。现今,风扇叶片在材料、结构方面已改进许多。为了增强刚性,防止振动或颤振,提高风扇叶片的气动效率,用宽弦结构代表了窄弦、带阻尼凸台结构;为了减轻重量,用夹芯或空心结构取代了实心结构;为了增大流量比,提高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推进效率,风扇转子直径已增大到了3242mm,风扇叶尖速度已高达457m/s。而这些材料新、叶身长、叶弦宽、结构复杂的风扇叶片的成形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因此,风扇叶片的成形工艺始终是涡扇发动机的关键制造技术之一。 1早期风扇叶片 早期风扇叶片为大尺寸实心结构,为防止共振及颤振,它的叶身中部常带有一个阻尼凸台(又称减振凸台)。所有叶片的凸台连成一环状,既增强了刚性又改变了叶片固有频率,减小了叶根弯曲和扭转应力。阻尼凸台接合面喷涂有耐磨合金,当叶片振动时,接合面相互摩擦可起阻尼作用。阻尼凸台一般位于距叶根约整个叶片长度的50%~70%处。阻尼凸台的存在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由于它的存在及它与叶身连接处的局部加厚,使流道面积减少约2%,使空气流量降低,造成气流压力损失,使压气机效率下降,发动机耗油率增加;增加了叶身重量,使叶片离心力负荷加大;使叶片制造工艺更加复杂。在有些风扇叶片上,为了增强抗外物撞击损伤能力,叶身上除了阻尼凸台以外,还有较厚的加强筋。 CFM56-3和CFM56-5发动机风扇转子直径约1700mm,风扇叶片长约600mm,由整体钛合金锻件经机械加工而成。风扇叶片毛坯先镦锻出叶根和阻尼凸台,经预锻成形,再精锻、切边。叶身成形可用数控铣、数控仿形磨、电解加工和抛光等工艺。随着叶片批量生产的增加,应尽量采用精锻法生产出钛合金风扇叶片的锻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机械加工工作量和提高风扇叶片的使用寿命。但生产这样大的风扇叶片精锻毛坯,需要使用昂贵的高精度的万吨级机械压力机或螺旋压力机,所需模具的尺寸大、精度也高。因此,精锻工序的成本很高。4钛合金宽弦无凸台空心风扇叶片5高韧性环氧复合材料风扇叶片

振动试验参数参考

随机振动-试验人员必须了解的参数及设置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谢杰 一.简述 近年来,随机振动试验在我院所有振动试验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原因有三:1、科学进步,此类设备的软件大量普及,一般只需在原来的电磁振动台加上一套控制软件及配套设备就可实行。2、企业随着国际标准的大量采用,许多振动试验都采用随机振动。3、随机振动相对传统的正弦振动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它能模拟各种实际运输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振动情况,如模拟公路运输,模拟铁路运输,模拟海运运输等等。本文主要介绍对于试验人员来说必须了解的随机振动参数及设置要求。 二.随机振动数据 上图是某一随机振动试验后的试验数据,对于试验人员来说,必须了解其中的一些参数含义。 曲线中,横坐标是频率,纵坐标是PSD,一般简称为频谱曲线。 PSD:Power spectrum density 功率谱密度 PSD单位有二种:g2/Hz,(m2/Hz)2/Hz,二者之间换算:1 g2/Hz=96(m2/Hz)2/Hz PSD是随机振动中的重要参数,可理解为每频率单位中所含振动能量的大小,其值越大,相对应的频率段振幅值会变大,在试验中提高最低频率的PSD 值可明显感觉到振幅增大。 频谱曲线的特点:1、它是对数坐标,主要是为了表述画线方便。2、它有一条平线或多条平线及斜线组成,平线和斜线之间首尾相连组成。3、试验条件中,PSD值不变的是平线,用+dB/oct表示向上的斜线,用- dB/oct 表示向下的斜线。如-3 dB/oct 表示每增加一倍频率,PSD值下降一半。 频谱曲线中,中间一条是设定曲线,上面二条和下面二条是设备的保护及中断线,附加在中间设定值上的变化曲线是振动台实际控制曲线。

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

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 <>本文是MasterCAM软件在航空领域的一个应用案例。文章从飞机发动机 叶片的形状特点、加工过程中的难点、加工的具体方案与步骤,以及MasterCAM 软件的多轴铣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叙述。 <> 一、概述 <> 飞机发动机的叶片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从尺寸上看,大的叶片有 250×60×10,小的只有30×10×5;从形状上看,带阻风台结构的稍复杂一些,需五轴联动铣削;不带阻风台的,用四轴加工即可。所有叶片都有一个特点:薄,加工时易变形。 <;P> 叶片的毛坯均为合金铸件,加工工序比较复杂,从图纸到成品,一般都要经过40~60个工序。目前,发动机叶片(叶背、叶盆)的加工,大多采用三轴铣削,即在立式铣削中心(带旋转工作台)先铣叶背,然后转180゜,再铣叶盆。进汽边、出汽边以及叶根,在后续的工序中再处理。这种铣削方法装卡次数多,加工效率低,并且加工后叶片变形大,叶片截面形状与原设计有较大误差。<;P> 如果采用四轴联动铣削,一次装卡就可把叶背、叶盆、进出汽边以及叶根同时加工出来,并且加工后的叶片变形也很小。如果走刀路径设计的合理,加工后叶片表面的光洁度高,后续的辅助工序可以取消或减化,进汽边和出汽边也无需再处理。从整体来看,叶片的加工质量和效率都会大为提高。 <;P> 四轴铣削叶片,理想的刀具路径如下: <;P> (1)四轴铣削叶背、叶盆时,刀具沿轴线螺旋走刀,从一端走到另一端;<;P> (2)再单独铣一次进、出汽边,刀具沿叶片轴线从一端铣到另一端,以保证进、出汽边的形状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P> (3)铣削叶根的过渡面时,确保叶片两端的凸台不受损伤。 <;P>二、叶背、叶盆铣削 <;P> 对于图1所示的叶片,可采用近似于螺旋的走刀路径。刀具相对于叶片绕轴线做旋转运动,同时间断地沿轴线作直线运动,如图1所示。采用这种走刀路径,叶片的变形小,质量可靠;叶背叶盆刀痕匀布,余量均匀,减少了后续打磨、抛光等工序的工作量,可明显地提高叶片的生产效率。并且,编制这种走刀路径,较编制螺旋走刀路径容易得多。

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

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 航空发动机是当代最精密的机械产品之一,由于航空发动机涉及气动、热工、结构与 强度、控制、测试、计算机、制造技术和材料等多种学科,一台发动机内有十几个部件和 系统以及数以万计的零件,其应力、温度、转速、压力、振动、间隙等工作条件远比飞机 其它分系统复杂和苛刻,而且对性能、重量、适用性、可靠性、耐久性和环境特性又有很 高的要求,因此发动机的研制过程是一个设计、制造、试验、修改设计的多次迭代性过程。在有良好技术储备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新的发动机尚要做一万小时的整机试验和十万小时 的部件及系统试验,需要庞大而精密的试验设备。试验测试技术是发展先进航空发动机的 关键技术之一,试验测试结果既是验证和修改发动机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发动机部 件和整机性能的重要判定条件。因此“航空发动机是试出来的”已成为行业共识。 从航空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试验来分类,可分为部件试验和全台发动机的整机试验, 一般也将全台发动机的试验称为试车。部件试验主要有:进气道试验、压气机试验、平面 叶栅试验、燃烧室试验、涡轮试验、加力燃烧室试验、尾喷管试验、附件试验以及零、组 件的强度、振动试验等。整机试验有:整机地面试验、高空模拟试验、环境试验和飞行试 验等。下面详细介绍几种试验。 1进气道试验 研究飞行器进气道性能的风洞试验。一般先进行小缩比尺寸模型的风洞试验,主 要是验证和修改初步设计的进气道静特性。然后还需在较大的风洞上进行l/6或l/5的 缩尺模型试验,以便验证进气道全部设计要求。进气道与发动机是共同工作的,在不同状 态下都要求进气道与发动机的流量匹配和流场匹配,相容性要好。实现相容目前主要依靠 进气道与发动机联合试验。 2,压气机试验 对压气机性能进行的试验。压气机性能试验主要是在不同的转速下,测取压气机特性 参数(空气流量、增压比、效率和喘振点等),以便验证设计、计算是否正确、合理,找出 不足之处,便于修改、完善设计。压气机试验可分为: (1)压气机模型试验:用满足几何相似的缩小或放大的压气机模型件,在压气机试验台上按任务要求进行的试验。 (2)全尺寸压气机试验:用全尺寸的压气机试验件在压气机试验台上测取压气机特性,确定稳定工作边界,研究流动损失及检查压气机调节系统可靠性等所进行的试验。 (3)在发动机上进行的全尺寸压气机试验:在发动机上试验压气机,主要包括部件间的匹配和进行一些特种试验,如侧风试验、叶片应力测量试验和压气机防喘系统试验等。 3,燃烧室试验 在专门的燃烧室试验设备上,模拟发动机燃烧室的进口气流条件(压力、温度、流量) 所进行的各种试验。主要试验内容有:燃烧效率、流体阻力、稳定工作范围、加速性、出 口温度分布、火焰筒壁温与寿命、喷嘴积炭、排气污染、点火范围等。 由于燃烧室中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十分复杂,目前还没有一套精确的设计计算方法。因此,燃烧室的研制和发展主要靠大量试验来完成。根据试验目的,在不同试验器上,采 用不同的模拟准则,进行多次反复试验并进行修改调整,以满足设计要求,因此燃烧室试 验对新机研制或改进改型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试验。

理论力学实验报告

F F B o C o W o A (a) (b) A A B W W X C l l ⑻ (b) x C A 7 F N 1 F N1 F N1 F N1 F N2 F N2 F N1 I 实验一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一、 实验目的: 用悬吊法和称重法求出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位置。 二、 实验设备仪器:ZME-1型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台,直尺、积木、磅秤、胶带、白纸等。 三、 实验原理方法简述 (一)悬吊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适用于薄板形状的物体,先将纸贴于板上,再在纸上描出物体轮廓,把物体悬挂于任意一点 A ,如图 1-1( a )所示,根据二力平衡公理,重心必然在过悬吊点的铅直线上,于是可在与板贴在一起的纸上画出 此线。然后将板悬挂于另外一点 B ,同样可以画出另外一条直线。 两直线的交点C 就是重心,如图1-1(b ) 所示。 图1-1 (二)称重法求轴对称物体的重心 对于由纵向对称面且纵向对称面内有对称轴的均质物体,其重心必在对称轴上。 图1-2 首先将物体支于纵向对称面内的两点,测出两个支点间的距离 I ,其中一点置于磅秤上,由此可测得 B 处的支反力F N1的大小,再将连杆旋转 180°,仍然保持中轴线水平,可测得 F N2的大小。重心距离连杆 大头端支点的距离 x C 。根据平面平行力系,可以得到下面的两个方程: F N2二W 根据上面的方程,可以求出重心的位置: I -W x C =0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一)悬吊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F NI =1375 g 4)连杆 a. 将磅秤和支架放置于多功 能台面上。将连杆的一断放于支架上,另一端放于支架上,使连杆的曲轴 中心对准磅秤的中心位置。 并利用积木块调节连杆的中心位置使它成水平。 记录此时磅秤的读数 b. 取下连杆,记录磅秤上积木的重量 F JI =385g c. 将连杆转180,重复a 步骤,测出此时磅秤读数 F N 2=1560g d. 取下连杆,记录磅秤上积木的重量 F JI =0 g e. 测定连杆两支点间的距离 I =221mm f. 计算连杆的重心位置 = (1375_385)_ _ 86mm 重心距离连杆大头端支点的距离 x C =86mm 。 1375 -385 1560 五、思考题 1. 在进行称重法求物体重心的实验中,哪些因素将影响实验的精度? 答:影响实验精度的因素有: 1)磅秤的精度;2)支点位置的准确度;3 )连杆中心线的水平度; 支点间距离测量的准确度,等。 实验四四种不同载荷的观测与理解 一、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渐加载荷,冲击载荷,突加载荷和振动载荷的区别。 二、 实验设备仪器:ZME-1型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台,磅秤,沙袋。 三、 实验原理方法: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

摘要 摘要 本论文着重论述了涡轮叶片的故障分析。首先引见了涡轮叶片的一些根本常识;对涡轮叶片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特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为进一步分析涡轮叶片故障做铺垫。接着对涡轮叶片的系统故障与故障形式作了阐明,涡轮叶片的故障形式主要分为裂纹故障和折断两大类,通过图表的形式来阐述观点和得出结论;然后罗列出了一些实例(某型发动机和涡轮工作叶片裂纹故障、涡轮工作叶片折断故障)对叶片的故障作了详细剖析。最后通过分析和研究,举出了一些对故障的预防措施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关键词:涡轮叶片论述,涡轮叶片故障及其故障类型,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ABSTRACT ABSTRACT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failure analysis of turbine blade.First introduced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turbine blades;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turbine blade were described in she wants,for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urbine blade failure Then the failure and failure mode of turbine blades;Turbine blade failure form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major categories of crack fault and broken,Through the graph form to illustrate ideas and draw conclusions ;Then lists some examples(WJ5 swine and turbine engine blade crack fault,turbine blade folding section)has made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blade.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finally give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faults and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Key words: The turbine blades is discussed,turbine blade fault and failure type,The fault phenomenon,fault caus,Elimination method

航 空 发 动 机 叶 片 涂 层

航空发动机叶片涂层技术 一.涡轮叶片是先进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之一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价值一般占到整架飞机的20%-25%。目前,能独立研制、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英、法、俄、中5个。但是,无论“昆仑”、“秦岭”发动机、还是“太行”系列,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水平距离这一领域的“珠穆朗玛”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美、俄、英、法四个顶级“玩家”能够自主研发先进航空发动机。西方四国由于对未来战场与市场的担忧,在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上一直对中国实施禁运和封锁。技术难关有很多。本人认为涡轮叶片是先进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之一。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对发动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要使发动机具有高的推重比和大的推动力,所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涡轮进口温度。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要求涡轮前燃气进口温度达1850-1950K。美国在IHPTET计划中要求:在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航空燃气涡轮机的的涡轮进口温度高达2366K。涡轮进口温度的提高要求发动机零件必须具有更高的抗热冲击、耐高温腐蚀、抗热交变和复杂应力的能力。对于舰载机,由于在海洋高盐雾环境下长期服役,要求发动机的叶片的耐腐蚀性更高;常在沙漠上飞行的飞机,发动机的叶片要具有更好的耐磨蚀。 众所周知:镍基和钴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和腐蚀性

能,广泛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和各类燃气轮机的涡轮叶片(blade and vane)。就材质来看:各国的高温合金型号虽各不相同,但就相近成分的高温合金来说,其性能相近(生产工艺方法不同有也造成性能有大的差异)。好的高温合金的使用温度也只有1073K左右,为达到前面所说的要求温度,采用的方法有二:一是制成空心的叶片。空心叶片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经历了对流冷却、冲击冷却、气膜冷却以及综合冷却的发展历程,使进气口温度高出叶片材料约300—500℃,内腔的走向复杂化和细致化。这一步的改进仍难满足需要,且英国发展计划将取消冷却。二是涂层,常进行多材质多层次涂层。 PVT公司研究表明:军用直升机上的发动机叶片采用涂层,在沙漠上飞行,寿命可提高3倍左右,不仅大大降低了制造发动机叶片的成本,同时也使飞机的维护时间延长了两倍。 二.涡轮叶片的涂层 高温合金的生产方法或晶形结构对产品的性能是有很大影响的,如图1所示,GE公司20年前开始采用单晶高温合金制作战机用发 Fig.1 Comparative preperties of polycrystal,columnar and single-crystal superallys

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及制造技术现状

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及制造技术现状 在航空发动机中,涡轮叶片由于处于温度最高、应力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部位而被列为第一关键件,并被誉为“王冠上的明珠”。涡轮叶片的性能水平,特别是承温能力,成为一种型号发动机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水平的显著标志【007】。 航空发动机不断追求高推重比,使得变形高温合金和铸造高温合金难以满足其越来越高的温度及性能要求,因而国外自7O年代以来纷纷开始研制新型高温合金,先后研制了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单晶高温合金等具有优异高温性能的新材料;单晶高温合金已经发展到了第3代。8O年代,又开始研制了陶瓷叶片材料,在叶片上开始采用防腐、隔热涂层等技术。 1 航空发动机原理简介 航空发动机主要分民用和军用两种。图1是普惠公司民用涡轮发动机主要构件;图2是军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飞机涡轮发动机内的温度、气流速度和压力分布;图4是罗尔斯-罗伊斯喷气发动机内温度和材料分布;图5为航空发动机用不同材料用量的发展变化情况。 图1 普惠公司民用涡轮发动机主要构件 图2 EJ200军用飞机涡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图3 商用涡轮发动机内的温度、气流速度和压力分布 图4 罗尔斯-罗伊斯喷气发动机内温度和材料分布 图5 航空发动机用不同材料用量的变化情况

1变形高温合金叶片 1.1 叶片材料 变形高温合金发展有50多年的历史,国内飞机发动机叶片常用变形高温合金如表1所示。高温合金中随着铝、钛和钨、钼含量增加,材料性能持续提高,但热加工性能下降;加入昂贵的合金元素钴之后,可以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和提高高温组织的稳定性。 1.2 制造技术 生产工艺。变形高温合金叶片的生产是将热轧棒经过模锻或辊压成形的。模锻叶片主要工艺如下: (1)镦锻榫头部位; (2)换模具,模锻叶身。通常分粗锻、精锻两道工序;模锻时,一般要在模腔内壁喷涂硫化钼,减少模具与材料接触面之阻力,以利于金属变 形流动; (3)精锻件,机加工成成品; (4)成品零件消应力退火处理; (5)表面抛光处理。分电解抛光、机械抛光两种。 常见问题。模锻叶片生产中常见问题如下: (1)钢锭头部切头余量不足,中心亮条缺陷贯穿整个叶片; (2) GH4049合金模锻易出现锻造裂纹; (3)叶片电解抛光中,发生电解损伤,形成晶界腐蚀; (4) GH4220合金生产的叶片,在试车中容易发生“掉晶”现象;这是在热应力反复作用下,导致晶粒松动,直至剥落。 发展趋势。叶片是航空发动机关键零件.它的制造量占整机制造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航空发动机叶片属于薄壁易变形零件。如何控制其变形并高效、高质量地加工是目前叶片制造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理论力学组合实验

理论力学组合实验 理论力学组合实验报告 使用设备名称与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理论力学就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就是现代工程技术基础理论之一,在日常生活、工程技术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门学科的理论比较抽象,真正掌握也较困难。本实验指导书介绍理论力学的六个小实验,让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学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台 ZME-1型 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操作步骤实验(1):求弹簧质量系统的固有频率 在高压输电线模型的砝码盘上,分四次挂上不同重量的砝码,观察并记录弹簧的变形。实验(2):求重心的实验方法 (A)悬吊法 将求重心的型钢片状试件,用细绳将其挂吊在上顶板前端的螺钉上,再换一个位置挂吊,通过两次挂吊便可求出重心位置。 (B)称量法 使用连杆、积木、台称,利用已学力学知识,用称量法求连杆的重量及重心位置。实验(3):验证均质圆盘转动惯量的理论公式 转动实验台右边手轮,使圆盘三线摆摆长下降为60cm,左手给三线摆一初始角(一般小 于60),释放圆盘后,三线摆发生扭转振动。右手拿秒表,记录扭转十次或以上的时间,并算出 周期,比较实验与理论计算两种方法求得的转动惯量,确定误差,还可以求摆长(四种长度) 对误差的影响。 由弹簧的变形计算该系统的等效刚度与固有频率。 理论力学组合实验 实验(4):用等效方法求非均质物体转动惯量 分别转动左边两个三线摆的手轮,让有非均质摇臂的圆盘三线摆下降至摆长约60cm,

振动试验

序号测试项目测试条件判定标准仪器设备测试结果 1 裸机振动试验测试频率:5Hz~120Hz~5Hz测试轴向:X,Y,Z (3轴向)测试时间:每轴向各30分钟,共计90分钟,振动试验前先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至振动试验结束后,再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外观,功能,影像无异常。结构无异常(如螺丝松动)。 2 礼盒包装振动试验测试频率:5Hz~120Hz~5Hz测试轴向:X,Y,Z (3轴向)测试时间:每轴向各30分钟,共计90分钟,振动试验前先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至振动试验结束后,再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外观,功能,影像无异常。结构无异常(如螺丝松动)。 3 纸箱包装振动试验测试频率:5Hz~120Hz~5Hz测试轴向:X,Y,Z (3轴向)测试时间:每轴向各120分钟,共计360分钟样品数量:1箱,振动试验前先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至试验结束后,再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外观,功能,影像无异常。结构无异常(如螺丝松动)。 4 裸机落下测试落下高度:76公分;落下方向:机体6个面;承受物:3公分厚硬木板;落下试验前先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至落下试验结束后,再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确认外观/功能/结构/影像无异常。 5 礼盒包装落下测试落下高度:76公分;落下方向:一角,三棱,六面;共落下10次;承受物:1公分厚钢板;落下试验前先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至落下试验结束后,再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确认外观

/功能/结构/影像无异常,可接受礼盒落下点有损伤。 6 纸箱包装落下测试落下高度:依实际重量订定之落下方向:一角,三棱,六面;共落下10次;承受物:1公分厚钢板;样品数量:1箱(落下试验前先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至试验结束后,再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确认外观/功能/结构/影像无异常,但可接受外箱落下点有损伤。 7 耐UV测试照射光源:20瓦;照射距离:20公分;照射时间:72小时;耐UV测试前及每24小时进行一次外观检查。确认外观无异常. 8 按键寿命测试测试速度:每分钟40次;测试荷重:250 gf ± 100 gf;测试次数:10,000次;按键寿命测试前及每500次进行一次外观检查及功能检查测试。确认外观/功能/结构无异常 9 耐醇摩擦测试测试醇类:工业用酒精(浓度95%以上);摩擦物:医药用棉球;施加压力:450gf / cm2;测试范围:喷漆部份及印刷字体部份摩擦行程:1 cm2;摩擦速率:30次/每分钟;摩擦次数:120次(一个往复计为一次) (暂订);耐醇摩擦测试前、后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外观无异常. 10 喷漆面剥离测试切割品:百格介刀;切割范围:1 mm2;切割格数:至少每边10格,共100格;黏贴物品:3M透明胶带(以可覆盖住切割格位为主)黏贴长度:至少20mm;剥离角度:与喷漆面成60度方向拔除剥离速度:5分钟内完成喷漆面测试,然后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外观无异常,方

航空发动机叶片增材制造

航空发动机叶片增材制造调查报告 总体来说,有这样几种可行性方向。 一、工艺方向,包括整体增材制造或者表面增材强化: 1. 整体增材制造:使用3d打印代替传统加工工艺,整体打印。目前可行的3d打印技术包括: FDM:熔融沉积(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SLM:选择性激光熔融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S: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法(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DM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irect Metal Laser Sintering) LMD:激光金属沉积(laser metal deposition) 相比于熔模铸造,增材制造具有的优势多于劣势,因此具有较大研究价值。如何解决增材制造新工艺存在的技术弱点正是需要研究的方向。总结有如下几点: ①强度问题:目前最常用为镍基合金增材,使用何种材料可提升强度? ②精度问题:粘结剂喷射,然后是适当的烧结和表面处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合金制造工艺 [1],如何进一步提升表面精度? ③温度问题:3d打印叶片目前只是在常温叶片制造上有一些应用,针对于航空发动机涡轮的耐高温叶片(1400-1700℃)则鲜有研究。需要解决问题包括:除镍基合金外,打印粉末采用何种耐高温材料(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2])?最佳的高温合金打印方法是哪一种? ④建立模型:建立增材制造叶片的收缩模型、疲劳模型、力学模型等。 2.表面增材强化:使用激光熔覆或等离子喷涂,在已有叶片表面上增加强化散热层,叶片为多层结构。(滕海灏) 二、产品方向,叶片结构智能化和新材料应用。目前叶片结构如下图所示[3],采用熔模铸造的工艺方案,其优缺点见上表。如前所述,如果采用3d打印工艺加工这种空心叶片结构将会实现多方面的优化。就产品本身而言,可以在如下方面进行研究。

理论力学组合实验

理论力学组合实验报告 使用设备名称与型号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是现代工程技术基础理论之一,在日常生活、工程技术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门学科的理论比较抽象,真正掌握也较困难。本实验指导书介绍理论力学的六个小实验,让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台ZME-1型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1):求弹簧质量系统的固有频率 在高压输电线模型的砝码盘上,分四次挂上不同重量的砝码,观察并记录弹簧的变形。 实验(2):求重心的实验方法 (A)悬吊法 将求重心的型钢片状试件,用细绳将其挂吊在上顶板前端的螺钉上,再换一个位置挂吊,通过两次挂吊便可求出重心位置。 (B)称量法 使用连杆、积木、台称,利用已学力学知识,用称量法求连杆的重量及重心位置。实验(3):验证均质圆盘转动惯量的理论公式

转动实验台右边手轮,使圆盘三线摆摆长下降为60cm,左手给三线摆一初始角(一般小于60),释放圆盘后,三线摆发生扭转振动。右手拿秒表,记录扭转十次或以上的时间,并算出周期,比较实验与理论计算两种方法求得的转动惯量,确定误差,还可以求摆长(四种长度)对误差的影响。 由弹簧的变形计算该系统的等效刚度和固有频率。 实验(4):用等效方法求非均质物体转动惯量 分别转动左边两个三线摆的手轮,让有非均质摇臂的圆盘三线摆下降至摆长约60cm,也使配重相同的带有强磁铁的两个圆柱铁三线摆下降到相同的高度进行转动惯量等效实验,测出扭转振动的周期,再与两个圆柱的三线摆计算周期进行等效,从而求出非均质摇臂的转动惯量。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计算 1、弹簧质量系统的固有频率 2、连杆的重心

理论力学振动试验(2015)

(1) 实验二:简谐振动幅值测量 、实验目的 1. 了解振动信号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学会用速度传感器测量简谐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 、实验装置框图 实验装置与仪器框图见图1。 图1实验装置框图 三、实验原理 在振动测量中,有时往往不需要测量振动信号的时间历程曲线,而只需要测量振动信 号的幅值。振动信号的幅值可根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用位移传感器或速度传感 器、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量。 设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分别为 x 、u 、a ,其幅值分别为X 、V 、A : x= Bsi A? ) ■-二矽二 Bco s (t -: ) dt d 2y a = ― - - 2 Bs i n (t _ :) dt 2 式中:B ——位移振幅 ----------- 振动角频率 : ——初相位 X=B 故: V = ? B = 2 二 fB A = 2 B =(2 二 f)2B 振动信号的幅值可根据式(4-2)中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分别用位移传感器、 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量。也可利用虚拟式信号分析仪和测振仪中的微分、积分功 能来测量。 四、实验方法 1. 激振信号源输出端接电动式激振器,用电动式激振器对简支梁激振。 2. 用速度传感器拾振,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接测振仪。 3. 开启激振信号源的电源开关,对系统施加交变的正弦激振力,使系统产生简谐振 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调节开关便可改变振幅大小。调整信号源的输出调节开关时注意不 要过载。

4?分别用测振仪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各档进行测量和读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实验数据表2- 1 2?根据位移X,按公式⑵计算速度V、加速度A。 3?根据速度V,按公式⑵计算位移X、加速度A o 4?根据加速度A,按公式(2)计算位移X、速度V o 5?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有无差别?若有差别原因是什么?

(7)航空发动机叶片-15页文档资料

发动机叶片 一、发动机与飞机 1.发动机种类 1)涡轮喷气发动机(WP)WP5、WP6、WP7、……WP13 2)涡轮螺桨发动机(WJ)WJ5、WJ6、WJ7 3)涡轮风扇发动机(WS)WS9、WS10、WS11 4)涡轮轴发动机(WZ)WZ5、WZ6、WZ8、WZ9 5)活塞发动机(HS)HS5、HS6、HS9 2.发动机的结构与组成 燃气涡轮发动机主要由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三大部件以及燃油系统、滑油系统、空气系统、电器系统、进排气边系统及轴承传力系统等组成。(发动机的整体构造如下图1)三大部件中除燃烧外的压气机与涡轮都是由转子和静子构成,静子由内、外机匣和导向(整流)叶片构成;转子由叶片盘、轴及轴承构成,其中叶片数量最多(见表1~5) 3. 工作原理:发动机将大量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势能给涡

轮导向器斜切口膨胀产生大量的动能,其一部分转换成机械功驱动压气机和附件,剩余能由尾喷管膨胀加速产生推力。 热力过程:用p-υ或T-S 图来表示发动机的热力过程: 4. 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也是飞机的心脏,不同用途的飞机配备不同种类的发动机。如: 1) 军民用运输机、轰炸机、客机、装用WJ 、WS 、WP 类发 动机。 2) 强击机、歼击机、教练机、侦察机、装用WP 、WS 、HS 类发动机。 3) 军民用直升机装用WZ 类发动机。 二、 叶片 在燃气涡轮发动机中叶片无论是压气机叶片还是涡轮叶片,它们的数量最多,而发动机就是依靠这众多的叶片完成对气体的压缩和膨胀以及以最高的效率产生强大的动力来推动飞机前进的工作。叶片是一种特殊的零件,它的数量多,形状复杂,要求高,

航空发动机叶片CAD技术综述

航空发动机叶片CAD技术综述

pressure and high load conditions, but also with h i g h e f f i c i e n c y,s m a l l s i z e a n d l o w w e i g h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jor aero-engine blades CAD technology. Key Words:Aero-engine, Blades, CAD 1.引言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复杂,投资巨大,周期长。各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在突破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材料科学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同时,广泛采用CAD技术,大力推进产品的信息化。航空发动机叶片是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中的关键零件,其中的高压涡轮叶片更是被誉为“现代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不仅因为其单个产品上万美元的价值,更因其集中体现了各项性能设计要求之间的矛盾。航空发动机叶片属于功能和结构都比较复杂 的产品,既要工作在高温、高压和高负荷的条件下,又要具有高效率、小体积和低重量的特点。因此,航空发动机叶片设计问题受到行业内的重

点关注。 2.国外航空发动机CAD技术简介 2.1 GE公司 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了CAD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研发中的应用,1980年建立了飞机发动机部门的CIMS,使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1985年,在发动机设计优化技术基础上,着手开发了一个用于设计优化、自动化集成优化的软件平台Engineous,将Engineous与自主研发的涡轮设计软件和非设计状态分析系统TDOD、压气机设计软件CUS等集成,在压气机和涡轮的国内已开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但没形成系列化产品。2000年海尔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组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200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成功研制出智能吸尘机器人。浙江大学早在1996年之前就开始了智能吸尘机器人的研究,在路径规划算法、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他一些国内知名大学和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也陆续涉足吸尘机器人领域并先后制造出了自己的试验样机。2.2 RR公司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叶片的设计中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振动测试

《航空测试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航空航天中的振动测试技术时间:2011年11月2日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振动测试的使用设备 第三章振动测试的方法及原理 第四章振动测试的分类 第五章振动传感器转换原理 第六章振动测试的发展与前景 第七章参考文献 第一章引言 一、进行“振动测试”的原因 为了确保飞行器能够适应太空环境,在奔赴发射场前,它们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科学、严格、全面的“体检”。科技工作者常常采用各

种先进的测试手段,模仿飞行器从发射升空到太空飞行的各种环境,通过振动试验、噪声试验、真空热试验、泄复压试验等对其进行详细的“体检”,并对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与排查。 统揽世界各国的航空航天史,大多数的火箭发射失利,都是由于振动隐患引发了故障,只要能克服这个难题,就能保障火箭顺利升空。因为航天器发射时,需要巨大的推动力,但同时这巨大的力量也会产生巨大的振动,所谓“地动山摇”也不过如此了。因此航天器一定要能够经受住巨大的振动,才能保障不发生故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需要在航天器发射前,对它进行振动测试,看看它是否能够经受的住巨大的振动所带来的破坏。 二、“振动测试”的基本内容 对航天器进行振动测试,有两方面需要考虑,这两方面也是航天器成功发射必须经受的两大考验。一是力学试验,包括几十万个零部件,也包括安装后的整体。如果航天器不能经受的住极端振动,那么很可能会在升空后出现发热、疲劳等故障。二是气象试验,太空气象环境和地球上并不一样,可能会极端恶劣复杂,因此航天器必须要经受气象试验。 第二章振动测试的使用设备 一、“振动台”简介 振动试验是贯穿整个航天器测试始末的,这还需要足够强大的振动仪器。电动式振动台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振动设备。它的频率

理论力学实验报告2017

《理论力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实验一 实验方法测定物体的重心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合力概念的理解; 2、用悬挂法测取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3、用称重法测物体的重心位置并用力学方法计算重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装置; 2、不规则物体(各种型钢组合体); 3、连杆模型; 4、台秤。 三、实验原理 物体的重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再利用柔软细绳的受力特点和两力平衡原理,我们可以用悬挂的方法决定重心的位置;又利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可以测取杆件的重心位置和物体的重量。 物体的重量:21F F W +=;重心位置:W l F x C 1=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A 、悬挂法 1、从柜子里取出求重心用的组合型钢试件,用将把它描绘在一张白纸上; 2、用细索将其挂吊在上顶板前面的螺钉上(平面铅垂),使之保持静止状 态; 3、用先前描好的白纸置于该模型后面,使描在白纸上的图形与实物重叠。 再用笔在沿悬线在白纸上画两个点,两点成一线,便可以决定此状态的重力作用线; 4、变更悬挂点,重复上述步骤2-3,可画出另一条重力作用线; 5、两条垂线相交点即为重心。

B、称重法 1、取出实验用连杆。将连杆一端放在台秤上,一端放在木架上,并使连杆保 持水平。 2、读取台秤的读数,并记录; 3、将连杆两端调换,并使摆杆保持水平; 4、重复步骤2;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A、悬挂法(请同学另附图) B、称重法 六、注意事项 1、实验时应保持重力摆水平; 2、台称在使用前应调零。

实验二、四种不同类型载荷的比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四种常见的不同载荷; 2、比较四种不同类型载荷对承载体的作用力特性。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装置; 2、2kg台秤1台; 3、0.5kg重石英沙1袋; 4、偏心振动装置1个。 三、实验原理 渐加载荷、突加载荷、冲击载荷和振动载荷是常见的四种载荷。不同类型的载荷对承载体的作用力是不同的。将不同类型的载荷作用在同一台秤上,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各自的作用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相互比较。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将台秤置于实验装置合适的位置并放平稳; 2、渐加载荷:取出装有石英沙的袋子,将沙子缓慢、渐渐地倒入台秤上的 托盘中,仔细观察台秤指针的变化,并描绘出作用力的时程曲线示意图; 3、突加载荷:将托盘中的石英沙装回原袋子,用手将沙袋拎起至刚好与托 盘分离时突然松手,仔细观察台秤指针的变化,并描绘出作用力的时程 曲线示意图; 4、冲击载荷:再将沙袋拎起至某一高度(如5cm)后自由释放,沙袋对台秤 造成一定的冲击,仔细观察台秤指针的变化,并描绘出作用力的时程曲 线示意图; 5、振动载荷:用偏心振动装置代替沙袋。先打开偏心振动装置上的电源开 关让其上的电机旋转,然后轻轻置于台秤的托盘上。仔细观察台秤指针 的变化,并描绘出作用力的时程曲线示意图。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整理)(7)航空发动机叶片.

发动机叶片 一、 发动机与飞机 1. 发动机种类 1) 涡轮喷气发动机(WP )WP5、WP6、WP7、……WP13 2) 涡轮螺桨发动机(WJ )WJ5、WJ6、WJ7 3) 涡轮风扇发动机(WS )WS9、WS10、WS11 4) 涡轮轴发动机(WZ )WZ5、WZ6、WZ8、WZ9 5) 活塞发动机(HS )HS5、HS6、HS9 2. 发动机的结构与组成 燃气涡轮发动机主要由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三大部件以及燃油系统、滑油系统、空气系统、电器系统、进排气边系统及轴承传力系统等组成。(发动机的整体构造如下图1)三大部件中除燃烧外的压气机与涡轮都是由转子和静子构成,静子由内、外机匣和导向(整流)叶片构成;转子由叶片盘、轴及轴承构成,其中叶片数量最多(见表1~5) 3. 发动机工作原理及热处理过程

工作原理:发动机将大量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势能给涡轮导向器斜切口膨胀产生大量的动能,其一部分转换成机械功驱动压气机和附件,剩余能由尾喷管膨胀加速产生推力。 热力过程:用p-υ或T-S 图来表示发动机的热力过程: 4. 飞机与发动机 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也是飞机的心脏,不同用途的飞机配备不同种类的发动机。如: 1) 军民用运输机、轰炸机、客机、装用WJ 、WS 、WP 类发 动机。 2) 强击机、歼击机、教练机、侦察机、装用WP 、WS 、HS 类发动机。 3) 军民用直升机装用WZ 类发动机。 二、 叶片 在燃气涡轮发动机中叶片无论是压气机叶片还是涡轮叶片,它们的数量最多,而发动机就是依靠这众多的 叶片完成对气体的

压缩和膨胀以及以最高的效率产生强大的动力来推动飞机前进的工作。叶片是一种特殊的零件,它的数量多,形状复杂,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而且是故障多发的零件,一直以来各发动机厂的生产的关键,因此对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比较大的,而且国内外发动机厂家正以最大的努力来提高叶片的性能,生产能力及质量满足需要。 1.叶片为什么一定要扭 在流道中,由于在不同的半径上,圆周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半径基元级中,气流的攻角相差极大,在叶尖、由于圆周速度最大,造成很大的正攻角,结果使叶型叶背产生严重的气流分离;在叶根,由于圆周速度最小,造成很大的负攻角,结果使叶型的叶盆产生严重的气流分离。因此,对于直叶片来说。除了最近中径处的一部分还能工作之外,其余部分都会产生严重的气流分离,也就是说,用直叶片工作的压气机或涡轮,其效率极其低劣的,甚至会达到根本无法运转的地步。 发动机叶片数量统计如下(以WJ6、WS11为例)表: 1.WJ6 压气机叶片数量见表1 表1 涡轮叶片数量见表2 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