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分析总结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分析总结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分析总结

———人民医院2014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

工作总结

2014年我院在医院党委及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职工的努力下,我院医疗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门诊病人数和住院病人数都比往年大幅度的增加。在病人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医院领导班继续以创建“三级医院”为核心工作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始终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不断地完善工作制度,加大监督力度,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一、加强管理组织,更新各相关规章制度。

为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我院成立并加强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框架,完善了医疗质量安全工作中的制度及流程。并对全院的医疗质量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评价。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度改进方案,持续改进。

二、医疗管理、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学习检查情况。

(一)医疗管理

为继续贯彻我院“三级综合医院工作”,院领导统筹安排,医院多次多方式组织学习了“三级医院”的考核标准,并进行分部门、分类别,归类总结,制定了若干医疗管理工作制度,再次更新了《文山州人民医院制度汇编》,基本覆盖了全院的工作流程。为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不定期督导检查发现,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较上年度有明显改善。

(二)学习、活动情况

坚持业务学习,规范治疗技术室我院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主要方式。我院每年都派出部分科室骨干到知名院校及医院进修学习,增强了我院诊疗技术水平,提高了医疗安全。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及医疗安全,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从业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是医院的首要任务。我院自开展“创建三级医院”后,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小组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不定期的对科室进行督导检查。检查部分环节如下:

1.病历质量书写规范情况。

我院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我院2014年1-11月份归档病历进行抽查,共抽查了3856份病历,覆盖全院各临床科室,涉及了病历中的各相关环节,包含病案首页、出入院记录、病程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相关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书、各种检查化验单、会诊记录单等。督查中发现部分病历存在缺项情况(患者的基本个人信息填写不全、疾病编码填写不完整、既往史、个人史和既往史描述过简、病程记录内容不规范、知情同意书上未注明签字日期、知情同意书未让患者签名并按手印、知情同意书上书写内容有缺陷、有辅助检查报告单而无医嘱等相关问题)。

病历分级汇总如下:

2014年甲级病历所占百分比(%)

87.5

8888.58989.59090.59191.59292.5931

2

3

4

5

67

8

9

10

11

月份

甲级病历

2014年乙级病历所占百分比(%)

246810121

2

3

4

5

67

8

9

10

11

月份

乙级病历

2014年丙级病历所占百分比(%)

0.10.20.30.40.50.61

2

3

4

5

67

8

9

10

11

月份

丙级病历

图例表明:我院自2014年1-11月份,甲级病历呈上升趋势,乙级及丙级病历呈下降趋势。表明我院病历质量有改进,医疗质量有提高。但乙级及丙级病历仍占一定比例,病历书写仍需进一步提高。

2.归档病历中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情况。

78

8082848688909294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2013-2014年度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2013年度2014年度

图例表明:2013年以来,同期我院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呈上升趋势,诊断符合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我院医疗质量正在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有上升,医院正有条不紊的运营中。 3.平均住院日分布情况。

8.9

99.19.29.39.49.59.69.79.89.9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

2013-2014年平均住院日(天)

2013年度2014年度

图例表明:2013年以来,我院同期 “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反映了我院自开展“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以来,一直持续整改,坚持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以服务病人为终点,持续改进医疗服务,尤其是开展“单病种”及“临床路径”有明显成效。

4.2012年-2014年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

时间入径病种人

数入径总

入组率(%)完成人

完成率(%)变异人

2012年1-9月3252 2156 66 1708 80 387 2013年1-9月3817 2366 62 2084 88 322 2014年1-9月4006 3057 76 2865 94 268 2012年-2014年我院临床路径在入径病种人数、入径总数、入组率、完成人数、完成率方面基本成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3年入组率较2012年低4%,经引起重视,加强管理之后,2014年明显升高。

时间入径病种人数入径总数入组率(%)完成人数完成率(%)变异人数2014年1月473 362 77 334 92 31 2014年2月436 338 78 314 93 29 2014年3月538 407 76 375 92 39 2014年4月405 316 48 300 95 34 2014年5月477 354 74 329 93 34 2014年6月402 304 76 277 91 40 2014年7月427 332 78 315 95 25 2014年8月455 358 79 348 97 19 2014年9月393 286 73 273 95 17 从上表可看出,除2014年4月份以外,我院每月临床路径指标均达国家相关标准。2014年1-9月,进入临床路径病种人数为4006人,入径总数3057人,入组率76%,完成2856人,完成率94%,变

异268人,全部退出临床路径管理,达到国家相关规定,即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入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进入路径的科室均能按照相应病种管理制度进行诊治。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5、医疗纠纷及医疗投诉处理情况

(1)、2012年-2014年季度医疗纠纷统计

2012年 第Ⅰ季度

第Ⅱ季度

第Ⅲ季度

第Ⅳ季度

起数 3 7 2 3 2013年 第Ⅰ季度

第Ⅱ季度

第Ⅲ季度

第Ⅳ季度

起数 1 4 2 2 2014年 第Ⅰ季度

第Ⅱ季度

第Ⅲ季度

第Ⅳ季度

起数

1

3

2

3

(2)、2012年-2014年季度纠纷趋势图

2012-2014年度纠纷趋势图

12345678

Ⅰ季

Ⅱ季度第Ⅲ季度第Ⅳ季度第Ⅰ季度第Ⅱ季度第Ⅲ季度第Ⅳ季度第Ⅰ季度第Ⅱ季度第Ⅲ季度第Ⅳ季度

季度

起数

起数

上两图示:2012年-2014年,医疗纠纷发生率有所下降,反映了近年来医院重视医疗质量的提高,实时监测医疗安全,对全院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的结果。但医疗纠纷仍不容乐观,综合我院实际情况,考

虑为以下因数所致:1.医疗资源与社会客观因数有关;2.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与供需不平衡;3.医院重视患者诉权,成立专门机构处理患者投诉;4.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导致投诉的幅度上升;5.媒体舆论的不客观报导的误导,导致医患矛盾的不断升级、恶化;6.极少部分医务人员存在一定的自身不足等因素。 针对医疗纠纷我们防范对策及措施:

(1)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是降低医疗纠纷的准则。(2)加强医疗文书书写,提高病历、处方、医嘱书写质量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根本保证。 (3)加强医患沟通,依法履行告知义务、患者知情同意权,是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4)认真履行患方签字手续,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5)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建设,增强医疗风险防范意识也是防范纠纷的关键。 (3)、2008-2014年医疗纠纷赔偿例数分布图

2008-2014年纠纷赔偿趋势图

51015

20

25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年度

赔偿数

系列1

上图示:我院2008年-2011年医疗纠纷赔偿呈上升趋势,多考虑为医院处理纠纷事故不及时,不确切,但主要由于社会的发展,经

济水平的提高,导致纠纷赔偿额呈上升趋势。但自2011年以后,我院医疗纠纷赔偿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我院医疗质量有提高,医疗纠纷处理合理、确切,医务人员各项水平均有提高,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医疗纠纷赔偿仍不容乐观。

6、合理节约用血,确保输血安全

2014年全院共用血10862人份,其中红细胞悬液总计11599.5 单位,血浆925180 毫升,冷沉淀2294u,

血小板323治疗量,成份输血率100%,输血反应57人次。全年未发生因临床输血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7、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情况

2014年1-10月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情况。

1.因患者不满导致的不良事件有2例;

2.因药物事件导致的不良事件有1例;

3.因输血事件导致的不良事件有1例;

4.因治安事件导致的不良事件有1例;

5.因其他事件:①患者依从性差导致的不良事件有4例;②因病床无防护栏导致的坠床事件有2例。

存在的问题

1.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到位;

2.医护人员对病房巡视和病情观察的力度不足;

3.医生没有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以及医嘱查对制度,操作不规范,原则性不强;对出诊制度的认识和学习不到位;

4.医院的设施不完善,病房环境较差、拥挤,病床没有防护栏;

5.医院的治安管理不到位;

6.患者的依从性差,安全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执行医生医嘱及交代的注意事项;

7.患者及家属对入院

须知项目认识不足,医护人员没有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告知;8.上报质量欠佳:《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填写不规范、字迹潦草、漏项、事件描述不清楚;一些科室对不良事件报告重视不够,出现漏报或瞒报。

针对我院实际,改进措施 1.加强医患沟通,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详细的对入院须知及诊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患者多作宣传与沟通;2.加强病房管理,加强医护人员对病房巡视和病情观察的力度;3.增强医生的责任心,加强对输血前核对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和出诊制度的学习,并在临床工作中严格落实;4.逐步完善医院病房设施,合理安排病人,改善病房环境,病床加装防护栏;5.加强医院的治安管理;6.加强对患者的入院教育,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意识和依从性;7.职能部门加强监督,规范表格,提高报告质量。

8、患者住院超30天情况

2014年我院1-11月住院超30天分布图

2014年我院1-11月住院超30天分布图

43

6

31

4

16

4

28

8

64

49

31

13

2

160160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

合科 呼

内科 肾

脏血液内科 内分泌内科 心内科 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 泌尿外科 神经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乳腺甲状腺烧伤外科 耳鼻喉口腔科 眼科 中医康复医学科 肿瘤科

例数

2014年我院1-11月住院超30天分布图

14

39

68

83

70

106103

14

1

13

8

16

5

7

36

020406080100120 I C U 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骨一科 骨二科 骨三科 骨四科 新生儿科 皮肤科 急诊E I C U 外科 妇科 产科 儿一科 儿二科 传染科

例数

上图反映我院平均住院超30天主要科室为骨科、中医康复科、肿瘤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其余科室所占比例较少。结合我院实际,改进措施: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医患沟通、知情同意、医疗事故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医疗告知水平,争取患者的理解,减少隔阂,预防医疗纠纷,完善我院双向转诊、预约转诊服务机制,针对出于个人目的(公费、纠纷、司法、保险、对方索赔等)延长住院日,浪费医疗资源的患者,要积极主动地说服其出院,通过宣传教育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正确认识。 2014年我院住院超30天上报情况趋势图

1234567

8

91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10月11月12月

上报例数2014年1-12月份住院超过30天上报情况表

5101520253035神经外科

儿二科

肝胆外科

ICU

甲乳烧科

心内科

例数

2014年住院时间超30天各科室上报情况

上图反映2014年我院住院超30天上报情况,神经外科上报较好,例数最多,ICU 及甲状腺、乳腺、烧伤科次之,其余科室为零上报或漏上报。结合我院实际,改进措施:科主任及科室人员应充分认识及时上报住院超过30天患者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医务处要督促各科加强住院病人的管理,对不报、漏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或

上“四考”处理,规范诊疗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四、今后工作重点。

回顾上一年的各项工作,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有提高,尤其是自2012年9月份我院开展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工作以来,医院医疗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充分说明了我院领导班子、后勤工作人员及医务工作人员继续以创建“三级医院”为契机,以医院发展为中心,以服务患者为最终目的,努力提高我院各项质量与安全指标。在今后工作中,我院将继续以创建“三级医院”为契机,响应政府的号召,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继续对临床科室在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活动中进行督促检查,努力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

医务处

2014年12月30日

2012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2012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医院水平高低体现,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年来,我院在卫生局的直接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卫生部、局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投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广开医疗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严抓各种医疗质控指标,提高医疗整体水平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现对本年度医疗医疗治疗和医疗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开展了内容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充实门诊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及时就诊。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详细情况,深受病人的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二、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健康安危,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医疗安全的进行首先要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安全

2019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2019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一、完善管理制度 2019年上半年,我院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健全医院组织体系,调整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及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重新修订了医院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协调机制及协调、应急等制度;明确各自部门的责任,落实并强化医院医疗安全管理。 二、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 今年上半年进行了十八项核心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解读、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的培训与考核,切实落实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度的掌握。并把核心制度作为医疗质量控制重点检查内容。根据工作实际和运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对首诊负责制、病案书写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各种讨论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安全核査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并将科室存在的问题在质控简报中进行通报和处罚,不断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杜绝医疗差错,保障患者安全。 三、加强医疗技术管理

完善了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和重点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及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修订了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及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功能定位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医医院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及医院允许开展的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对各科室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了审核审批,建立了手术科室手术分级目录,及手术医师档案,对手术医师进行手术分级管理与考核再授权,并对手术权限进行公示。加强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建立新技术新业务定期评价、追踪机制。 四、加强医疗质量培训,提高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力。 医教科按照年初制定的医疗质量培训计划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危重患者病情评估、输血管理、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等培训,并对十八项核心制度进行了考核,合格率100%,通过加强医疗质量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力。 五、加强依法执业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今年落实局党委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按照《永宁县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整治医疗乱象,整顿医疗秩序,持续深化“平安医院”建设的要求,对我院

最新市人民医院医疗质量总结分析报告

****市人民医院2016年医疗质量分析报告2016年,医院将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病案质量,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的严格执行,院内新技术新业务与各项临床应用技术的规范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不良事件管理,医疗争议与纠纷的及时处理、临床路径管理等方面,现将本年度医疗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如下: 一、病案质量 2016年,通过病案质控,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了解各科室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及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重点对病历完成时限,医患沟通与有效告知记录,会诊制度落实及会诊记录的及时书写,门急诊记录及留观病历的规范书写,病案首页的规范填写等几方面内容进行检查督导。通过全年的门诊病历、住院运行与终末病历质控,病案质量较前有所提高,但仍发现许多问题。 (一)门诊病历 门诊病历大部分能够及时、完整书写,质量较前有所提高,但个别科室因门诊量偏高或其他原因,存在部分患者未书写门诊病历或书写内容简单、不完整、不规范的现象,书写质量因检查督导的力度与频次呈现一定波动。本年度规范了急诊留观病历的书写,(二)住院病历 质控工作中发现住院病历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首页填写不规范,过敏史与首程、入院记录等不符合,首页诊断遗漏等。

2.病程记录、三级查房不规范,记录内容过于简单、空泛,缺乏必要的指导性内容,记录时限亦把握不严,记录内容如同流水账,对异常检验检查结果照搬照抄,缺少必要的分析、判断,对病情变化和处置方案记录不及时。 3.诊断依据不充分,鉴别诊断单一、不规范、模式化,辅助检查分析不全、缺乏描述病情的转归,以及对诊疗方案调整的说明等。 4.手术科室的术前讨论记录三级医师的发言内容无内涵,有的术前讨论记录内容不全,缺乏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应采取什么措施补救的记录。 5.病程记录中仍存在相互拷贝,内容雷同或前后内容矛盾的现象,此现象较为普遍。 6.抢救、疑难等各种讨论记录,缺少上级医师对于病情的分析指导意见,上级医师审核把关不严。 7.部分临床科室上级医师未审阅大病历或只签名不审阅,上级缺签名现象时有发生。如《手术安全核查表》缺少主刀医师签名,医嘱中有院内会诊一次,但是病历中缺少会诊记录,以及医疗告知缺签名或填写不完整等。 8.小结记录不完整,转科记录、阶段小结和死亡讨论记录等内容简单,不能反映治疗情况、目前状况和下一步治疗措施; 9.知情同意不确认,特殊检查、治疗和手术方式改变,无家属签字确认,给日后留下纠纷隐患; 10.知情告知不规范,缺少疾病相关内容的告知,如治疗方案、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医院水平高低体现,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年来,我院在卫生局的直接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卫生部、局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投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广开医疗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严抓各种医疗质控指标,提高医疗整体水平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现对本年度医疗医疗治疗和医疗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1、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充实门诊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及时就诊。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详细情况,深受病人的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结合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2、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健康安危,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医疗安全的进行首先要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常规,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成立樟树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制定樟树乡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方案,以落实奖惩机制,确保奖惩到位,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成绩优异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结果不达标的科室或个人除给予经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 总结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昌江医院医院2017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2017年医院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创造群众满意医院。安照以上活动方案的要求,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医疗质量的管理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取得良好成效,先总结如下: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医院在原有《……医院规章制度汇编》和《核心制度》的基础上,我们于今年5月份通过了《住院病历质控奖惩细则》,该《细则》源于《核心制度》,就医务人员住院病历的书写作出了细致的要求,并增加了奖励规定,激励临床医师按照《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病历,使之前一直难于纠正的问题迎刃而解,使我院的病历质量再次上升一个台阶。继续完善应急制度的建设,如《……医院应急响应方案及救援流程》,明确了在突发事件中医护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制定了一系列的汇报、处置流程;规范了全院职工特别是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提供依据。同时,继续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实施报告制度,针对不良事件实行诫勉谈话,组织相关科室对事件进行讨论,查找诊疗服务环节中存在的医疗隐患,加强整改,从而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保障了医疗安全。一年以来无医疗事件发生。 面对今年妇幼专线的严峻形势,我院组织了全院职工进行定时、不定时的专线培训,并组织质控人员进行专项检查,由业务院长带队,对

高危患者按照规定进行严密的监控,必要时联合镇相关部门联合劝导配合治疗,有效避免了孕产妇死亡事件。 二、加强三基培训、岗前培训,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诊疗技能 今年我们继续对全院医技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重点培训了心肺复苏、脊柱搬运、气管插管,并实行视频录像评分,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再次培训。继续加强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如四大穿刺技术、四项急救技术、体格检查、病史询问规范等,制定了业务培训计划。同时,对新毕业、新入职的医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注重法律法规及诊疗规范的教育,加强服务意识和处理医患矛盾的思维训练。有效提高了本院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三、继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障医疗安全 对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风险意识薄弱,我们组织全院学习《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侵权责任法》等,专门以PPT的形式培训了《医疗文书与法律诉讼》,使医务人员明确了在诊疗过程中应尽的法律义务,病历是医疗诉讼过程中的有力证据。要求各科医务人员严格落实病情告知和知情同意制度、知情选择制度。通过学习,全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有效规避了医疗投诉、纠纷。 四、实行院科两级监控,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一次组织检查,针对科室管理、病历书写质量、安全合理用药、医院感染管理、合理输血等方面的常见缺陷进行分析并组织学习;根据各科职责任务要求,制定各科科室管理质量检评标准和医疗技术质量检评标准,要求科室每月一次进行质量检评,了

医疗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总结分析

2017年6月医疗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本月医务科分别组织对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医疗安全质量抽查,其中抽查了抽查运行病历110份,出院病历39份;门诊病历27份。检查项目包括运行病历质量、出院病历质量、门诊病历质量、科室管理质量、临床药品合理应用、危急值专项、临床用血安全专项、医保制度执行等。检查结果已于OA上发至各科室,并发放不合格质量反馈表11份,督促科室加强整改,在科主任护士长例会上进行了通报及质量分析。 一、本月医疗质量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共性问题:出院病历资料打印不及时;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医院评审资料准备不全。 较突出问题: 1、个别外科病历,手术安全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按照规定执行三方核查(ID00061197,);手术知情同意书未签署日期ID0025599。 2、医嘱取消不规范,已执行的医嘱不能取消。 3、会诊病人管理方面:本月共申请急会诊0例,常规会诊病例74例。完成常规会诊72例,因患者原因取消会诊2例。会诊超时14例:其中外科3例,口腔科4例,中医科2例,妇产科2例,皮肤科1例,急诊1例,内二科1例,会诊合格率82%。 4、因病历资料打印不及时导致病历召回。ID00038309,00057770,ID00006593,ID00011006. 5、存在医患沟通方面问题的病例较上月明显减少,但个别病例存在以下问题:知情同意书忘记签署沟通时间,ID00049180;有的医生忘记签字,患者先签字。 6、药占比本月为34.94%,控制目标值为40%,降低5.06%;

二、根据信息科本月汇总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分析:本月质量目标已基本完成。床位使用率为68.9%,低于目标值85%-95%。主要是由于医院住院患者相对较少,导致床位使用率较低。药占比本月为34.94%,控制目标值为40%,降低5.06%;各科室临床医师药占比均不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质量目标要求。 三、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及制定整改措施如下: (一)、通过对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医疗风险意识及医患沟通知识培训,本月在医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上月明显减少,且没有出现因沟通不到位引起的医疗纠纷,但个别医生仍存在不够注重沟通细节,如沟通时间及签字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注意加强督导。 (二)、针对手术安全管理方面,本月的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存在手术科室临床医生对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风险评估、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方面,分析原因:主要为外科临床医师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及防范意识较差。改进措施:组织对外科系医务人员进行手术安全相关制度的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加强监督考核。 (三)关于会诊制度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如下: 1、本月各科会诊情况,从下图可以看出:参加会诊较多的科室主要为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其次为口腔科、皮肤科,内科系较少,这与我院收治病人的病种结构特点有关,我院收治病人以内科病人为主,跨专业科室间会诊,也会表现为内科系以外的科室,如康复及中医理疗科室。 2、本月各科会诊完成情况,从海泰电子病历系统统计的数据来看,本月统计数据不是很好,详见下图。主要表现为常规会诊不能及时完成,经向各相关科室调查分析,得知主要原因为,我院目前刚开始使用海泰病历系统传输会诊信息的1月,个别医生对会诊病例系统操作不熟练,在实际完成会诊后,没有及时从病历系统上提交会诊意见导致,导致全院常规会诊合格率为82%。会诊次数越多的科室,合格率越高,

2018年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根据医院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制定了多项目标,并一一执行。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工作中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将2015年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执业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依法执业的执行与落实,保障医疗安全,医务科加强对全院的依法执业进行检查、督导、落实、反馈、组织学习与落实。加强执业准入管理,要求各科主任严把入关,无执业资格人员必须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执业。 二、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各项制度 在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及操作规范的同时,医院修订了医、药、技管理规范及各临床专业诊疗规范。 三、定期医疗质量检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医务科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质量检查。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每月组织至少进行一次病历质量督导检查。 四、主要存在的缺陷 1、医疗质量:(1)部分科室的医疗文书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完全雷同,常规检查不完善,病历中出现许多逻辑错误(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入院诊断不一致等),重要异常检查结果无分析、无记录,诊断依据不足,部分医师或者护理人员应该签名的地方未签字,

日常病程记录书写不及时,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不完整等等。(2)部分科室抗生素使用不规范(3)部分科室医疗质量质控小组工作未落到实处。 五、下一阶段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督查力度,严格把好执业准入关,使各级医务人员自觉依法行医,依法执业。 2、加强各类质量管理制度的学习,提高医疗质量,做到诊断有标准,治疗有依据。 3、做好《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的培训工作,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强化“三基三严”,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4、完善和统一医院医疗质量评价的各项标准。 5、进一步完善院科两级管理组织,落实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 6、现运行病历由医务科定期组织检查;归档病例由医务科及病案室组织相关科室主任或质控医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病历督导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总结范本:_________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4 页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xx年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收费,降低医疗费用为落脚点,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现将xx年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坚持对医院各医疗科室进行定期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并进行汇总、分析。把减少医疗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2、认真做好依法执业管理工作。做到了无执业资格医师资格和执业护士资格人员严禁上岗。 3、严把医疗质量关,各科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疑难危重病人会诊转诊制度,把医疗质量始终放在首位,坚决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增强责任意识,完善各项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 4、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组织全院职工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 5、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教育全院医务人员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发 生。做好继续教育工作,有计划的安排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及参加市医学会组织的短期培训班,积极参与市卫生局组织的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狠抓各类医疗文书及处方的规范书写工作不放松。 第 2 页共 14 页

医疗安全工作总结

尊敬的院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今年是医院管理年的最后一年,按照2010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及《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科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及活动计划,认真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深入分析原因,并不断进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有效的预防了一些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现将我科2010年上半年的医疗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我科上半年共收住住院病人500人次,其中手术病人145人,门诊量约1600余人次。上半年无投诉,无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总体来说,我科上半年的医疗工作进行的平稳有序,但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具体表现在: 1.部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表现在对病人的沟通、观察、治疗上及对 本院品牌的维护上有所欠缺。 2、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性、科学性有待加强,尤其表现在病历的书写上。

3、上级医师查房后未及时签字。 4. 部分医护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端正,服务目的不明确,医疗风险意识差,法律意识不强,医患沟通技巧不够,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5. 技术操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医生在手术,换药过程中及护理人员的治疗操作中无菌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不强。 6.在诊疗过程中对辅助检查及药物治疗的合理性把握不严,部分病人的医疗费用中药品比例偏高。 7.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努力,积极性不高。 8.病房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病房内时有病人抽烟的现象发生。 针对上述情况,科室及时制定相关对策,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教育,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对病人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树立“以病

2018科室上半年医疗质量分析总结

2018年xx科上半年质量分析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科室达到根本目的。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考核科室运行情况的重要内容。现将2018年xx科上半年医疗质量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月份 入院 人数 出院 人数 平 均 住 院 日 人均 费用 药占比耗占 比 抗菌 药物 使强 度 病床使 用率 门 诊 人 次 手 术 台 次 住院 超30 天 1月849.46% 4.16%22.69135.11%1697110 2月1847.44% 4.03%21.3193.13%201592 3月646.29% 3.8%23.02116.63%183571 4月73857.9848.71% 3.81%15.41107.31%175381 5月74072.7649.96% 3.82%14.89113.08%1894131 6月73774.3429.89% 3.34%20.989.23%186080 1、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住院超过30天分析 我科上半年出院781例患者,较去年同期出院增加。收治患者例数增呈长趋势。2018年上半年我科平均住院天数7天,完成医院规定目标值(<10天)。 2018年上半年我科住院超30天共5例。 住院超过30天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1.加强培训,提高低年资医师的诊疗水平 2.加强医患沟通 3.完善双向转诊,对需长期治疗病情稳定的患者说服其下转乡镇医院 4.对于出于个人目的延长住院日,浪费医疗资源的患者,要积极说服出院,通过宣教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的认识 5.加强住院病人管理,规范诊疗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病床使用率超标,说明病床超负荷工作,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应严格把控住院指征,达出院指征者及时出院,加强病区医疗安全管理。 2、合理用药分析 1)存在问题: 药占比超标;部分病历使用抗生素前无细菌培养,部分病历使用抗生素后无实验室复查,对抗生素疗效无法判断;部分病历抗生素选择不合理,疗程不合理;部分存在无指征用药,药物使用无临床诊断,无病史记录。 2)原因分析 个别医师对抗菌药物使用掌握不到位,导致抗药物使用时间过长。且病程记录书写不认真,无用药分析。 出院带药剂量过大。腹膜透析液使用量大。

医疗质量与安全活动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安全月活动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我科以“精湛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周到的服务”为宗旨;以“一切是否有利于患者为治疗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指导思想;以“提供专业、放心的医疗服务”为服务理念。现将我科医疗质量安全月活动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工作: 1.科室管理方面 (1)健全和完善了科室必备的质量管理组织。根据质控考评标准,建立、健全了“层次分明、职责清晰、功能到位”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人员组成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完善了各种工作制度,使各自的职责与权限范围进一步得到清晰。 (2)完善了各项医疗制度并形成了严格的督查奖惩机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医疗质量的措施和方法。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完善了有关的管理规定和制度。 (3)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教育。我科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教育,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了多次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4)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了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我科加强了对病历质量的检查工作:一是科主任经常不定期抽查运行病历,对不合格的病历通报批评,并给予经济处罚。二是质控小组对每份归档病历进行终末质量检查,对病历质量反馈的情况进行科室讨论分析。三是科室质控小组加大了管理力度,针对病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制定了整改措施,督促及时整改。 (5)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宣传和沟通。科室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对我科室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2.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性改进方面 (1)创新了管理理念,结合我科的实际,建立了科员个个参与的三级质量监控体系。按照二级甲等医院的有关标准,结合质量考核方案,对我科的医疗工作质量标准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检查。如重点检查住院病历、归档病历、合理用药、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等。把医疗考核质量与奖惩挂钩。有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医疗质量管理起到了保证的作用。 (2)加强了核心医疗制度的贯彻落实,推行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安全管理。 ① 病历书写制度方面:加强了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根据医务科要求,加强了对病历质量的检查和监控,做到了个人自查,科 主任、质控员每周抽查出院病历并且不定期抽查运行病历;所有检查结果均在晨会上公布并提出整改措施,对不合格的病历的问题进行公示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甲级病历率逐步提高,病历书写存在的普遍问题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20XX年3季度我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三好一满意"服务的工作目标,着力改善医院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改进医德医风,以提高 医疗质量,合理收费,降低医疗费用为落脚点,努力为患者 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全面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现 将20XX年3季度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认真按照"核心制度"内容,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 根据年初制定的计划着重从核心制度落实、病案质量管 理与科室自身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入管理。3季度继续加大十六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各科室严格落实首诊责任制、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 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一是要求各 级医师对住院病人要做到"三查":即值班医生接班后对危重病人和特殊病人重点查,晚上对病区病人普遍查,交班前对 危重和有特殊处置的重点查;二是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 要求各级医师对手术病人管理要做到"五个不":不带问题进手术室,不带疑点做手术,没有把握不盲目做,没有参加术 前讨论者不得擅自做和术前准备不充分不仓促做。充分保障 了患者的医疗安全。四是坚持护士长查房,督促检查护理人 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以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二、规范病历管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提高病历书写质 量。 3季度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 对制度》,不定期到科室抽查环节病历,每月不定期抽查终 末病历。在环节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 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 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 中,医务科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包括大中 型手术的术前讨论、为重症患者讨论的书写质量,依法执业,医嘱执行记录等。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 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并联合质控委员会逐步建立全院、科、组三级质控网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强化药事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2016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总结分析

xxxx呼吸内分泌科 2016年一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科室达到根本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考核科室运行情况的重要内容。2016年以来呼吸内分泌科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以及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当作医疗活动重中之重的任务,现将2016年一季度呼吸内分泌科医疗质量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构建,监督及保障科室医疗及护理质量 2016年呼吸内分泌科根据科室人员变动情况,重新修订医疗质量与安全医小组成员,明确各质量控制小组职责,定期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患者安全相关制度及18条核心条款相关制度,并进行针对性的考核。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科室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制定改进方案,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改进有成效。 二、加强培训,提升医务人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 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科室采取定期不定期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能力。

三、2016年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 月份入 院 人 数 出 院 人 数 平均 住院 日 人均 费用 基药 药比 抗菌 药物 使用 率 抗菌 药物 使强 度 微生 物送 检率 病床 使用 率 临床 路径 入组 率 1月242 246 6.81 2657.51 82.08% 27.10% 91.02% 140.7 83.41% 119.40% 6.15% 2月194 194 7.19 2791.12 79.62% 29.30% 93.03% 134.09 91.16% 109.20% 93.30% 3月225 231 6.52 2875.32 79.08% 26.50% 94.32% 133.21 88.89% 112.64% 87.50% 1、出入院人数及人均住院费用分析: 2016年第一季度(1、2、3月份)我科出入院人数、人均费用情况看,我科一季度共收治患者661例,出院671例患者,平均费用2774.65元,较去年同期入院人数增加32人次,出院增加43人次。收治患者例数增呈长趋势。呼吸内分泌科收住院的呼吸道疾病患者老年居多,患者人数逐年增加,病区患者管理尤为重要,加强病区患者病情变化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证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工作 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工作总结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医院水平高低体现,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年来,我院在卫生局的直接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卫生部、局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投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广开医疗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严抓各种医疗质控指标,提高医疗整体水平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现对本年度医疗医疗治疗和医疗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1、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充实门诊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及时就诊。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详细情况,深受病人的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结合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2、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健康安危,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医疗安全的进行首先要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常规,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成立樟树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制定樟树乡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方案,以落实奖惩机制,确保奖惩到位,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成绩优异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结果不达标的科室或个人除给予经济处罚和全院通报批评,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不定期举行各级各类人员三基考核,将医务人员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确保医疗技术人员自身技术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3、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 今年,我院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结合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制定了岗位职责、医德医风、人事管理、会议、学习、考勤、后勤管理、财务财产管理、统计报表管理、医疗文书档案管理,奖、惩等管理制度;制定了行政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药品管理、院内感染控制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管理等质量控制考核细则;制定职能科室、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责任书,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医疗质量管理年终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年终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我院在巩固和深化“医疗卫生质量管理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县局关于“医疗卫生质量管理年活动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服务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突出医疗质量管理,把医疗质量摆地首要位置,健全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疗规章制度,深入、扎实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为全面推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将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向各位做个汇报。 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A、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医院设立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院长负总责,分管院长具体负责,医疗科、护理部、医疗质量监控科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组组长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等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设立科级质控管理组织由医疗科主任、护理组长及其它

各医疗小组组长等人员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 A、健全二级医疗质量检查考核体系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医技科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医技组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技质量定期考核。形成院医疗质量检查控制小组、科医疗质量检查控制小组二级质量检查考核体系。 二、注重医疗质量检查考核过程 院科二级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工作检查考核,院级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医疗质量检查考核,科级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医疗质量检查考核,主要加强对各科室的医疗质量工作考核。医疗组主要考核在医生的医疗文献书写质量如住院病历、门诊病历、处方等及疾病诊疗效果质量评价;护理组主要考核护理操作规范、护理医疗文献等质量;医技组主要考核各种医疗报告单的书写质量、疾病诊断正确率及影像资料等质量。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检查考核方式有每月的定期检查和节假日等关键时间的不定期检查。质量控制除终末质量外,还加强了对基础质量和环节质量的考核检查,医务人员的自我质控,科室间的互相质控,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

2018科室第二季度医疗质量分析总结

2018年xx科第二季度全面质量分析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考核科室运行情况的重要容。现将2018年第二季度xx科医疗质量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月份入院 人数 出 院 人 数 平均 住院 日 人均 费用 药占 比 耗占 比 抗菌 药物 使强 度 病床 使用 率 门诊 人次 4月 5月 6月 1、出入院人数、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分析: 2018年第二季度我科出入院人数、人均费用情况看,我科二季度出院385例患者,较去年同期出院增加,较第一季度减少。 2018年第二季度我科平均住院天数7天,完成医院规定目标值(<10天)。但有3例住院超过30天患者,应继续加强平均住院日监管。 我科病床使用率反映病床的一般负荷情况,该指标超标,说明病床超负荷工作,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应严格把控住院指征,达出院指征者及时出院,加强病区医疗安全管理。 通过改进,6月份病床使用率较前有所下降。 2、合理用药 数据分析:第二季度每月药占比不达标,超出医院规定。国家基药使用比例偏低,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合格 1)存在问题: 药占比超标;抗生素用药不合理 2)原因分析 门诊处方剂量过大,出院带药剂量过大。腹膜透析液使用量大。 3)整改措施: 加强学习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定期培训抗生素合理用药的,严格评估患者病情,使用疗程及使用剂量方面严格评估把控。 加大对抗菌药使用监管,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规医师用药指征。 规出院带药,不超剂量开药,严格执行医院规定。 4)效果评价 通过整改,6月份药占比明显下降,较前明显改善。 3.临床路径分析 临床路径管理:2018年第二季度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率达标,完成率需进一步提高,继续加强临床路径管理。 二、病历书写质量 第二季度科室病历自查及医院督查存在以下问题: 1.首页、眉栏及相关表格填写不全,有空缺。 2.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月经婚育史、输血史有缺项或填写不全。 3.知情同意方面:空白或填写不完整,“知情告知”履行不充分 4.病程记录中记录上级医生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过于简单;改换重要医嘱原因未说明;病历书写不及时;归档逾期现象较普遍;运用术语不规、不准确(如病程记录中常常出现“继观”,未写明观察的重点容)。 5.病历存在复制粘贴现象,且粘贴错误十分普遍

医院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医院水平高低体现,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是找 ___为大家的医院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20xx年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收费,降低医疗费用为落脚点,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现将20xx年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1、坚持对医院各医疗科室进行定期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并进行汇总、分析。把减少医疗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2、认真做好依法执业管理工作。做到了无执业资格医师资格和执业护士资格人员严禁上岗。 3、严把医疗质量关,各科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疑难危重病人会诊转诊制度,把医疗质量始终放在首位,坚决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增强责任意识,完善各项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

4、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组织全院职工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 5、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教育全院医务人员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发 生。做好继续教育工作,有计划的安排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及参加市医学会组织的短期培训班,积极参与市卫生局组织的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狠抓各类医疗文书及处方的规范书写工作不放松。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各项造作规程,保障医疗安全。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检查,并进行汇总、分析,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培训工作,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加强医院重点部门(注射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对医务人员进行《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置药品不良反应。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收费,杜绝滥用药、滥检查现象的发生。

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严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针对以往医院院科二级医疗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科主任忙于临床诊疗工作而疏于质量管理工作,科室医疗质量没有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监控不全面、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医院去年成立了质控科。作为医疗质量监控的主要职能科室,质控科通过认真分析和充分协调,从而使科室的质量控制架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还完善了科室质控小组相关规定,其中包括相关设置、管理工作制度、质控员的职责、考评及配套政策等。 为了不断提高质控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更新质量管理理念,质控科采取多种形式帮助质控员协助质控组长做好本科室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监控工作,推进科室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一是定期举办质控员培训班,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监控相关知识,并通过质控员对全科人员进行质量教育与指导,到目前为止已举办了3期培训班。二是每季度召开一次质控员例会,通报质控考评结果,小结全院质控工作,例会上质控员可以充分讨论、互相学习,还可以发表意见和建议。三是要求质控员在进行本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自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质控组长汇报,提出整改措施,并以书面形式每月一次向医院质控科汇报。四是每周抽查1~2个科室质控员工作数量及质量情况,做好科室质控小组工作的监督及质控员考评工作等。 此外, 质控科还不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和监控措施。为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有效监控医疗质量,质控科组织有关人员每周下科室进行1~2次的医疗质量检查,对各科室的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科室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法制及医德医风教育、劳动纪律、医疗管理、医疗质量控制、处方管理及临床用药、教学管理等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作出相应的处罚;定期对全院的质量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质量考核通报下发到各科室;同时还通过认真组织医疗质量相关主题活动,包括开好质量安全分析会、开展质量安全月活动、病案质量评比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医疗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管理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各医疗机构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卫生改革不到位、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双重矛盾逐步凸现,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给医患双方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严重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损坏了卫生系统的整体形象,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为了切实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我市从20110年起,把医疗质量管理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贯穿于卫生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活动。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我局专门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医疗质量管理活动的督导,定期检查、考核和调度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要求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科室分工明确,精心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确保了活动顺利实施。 二、明确主题,确保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内容丰富 2010年以来,我市以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为指针,以整顿医疗秩序、保证医疗安全、强化内涵建设、杜绝医疗差错事故为目的;以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法制意识为重点;以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严格诊疗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为主要措施,每年明确主题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引导、带领各医疗机构抓质量、抓管理、抓发展,使医疗质量管理逐步推向深入,努力塑造卫生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要求。 相关范文推荐:《怎样写好年终总结结尾部分》《教你怎么写工作总结开头部分》《年终总结开头部分写法》 三、强化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 医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培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水平才能得到更新和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才能不断增强。为此,在每年组织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具体做法是: 一是组织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程、常规规范的学习。我们编印《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文件汇编》、《医院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各医疗机构所有人员人手一册,通过聘请专家讲座、单位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各医疗机构所有人员了解掌握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程、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几年来,我们组织了院长培训、业务骨干培训、病例书写培训、“三基”“三严”培训、护理培训、药品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疗纠纷防范等培训活动,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明显提高。 三是实施科技兴医战略。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卫生事业的思想,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学科带头人选拔和培养、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措并举,着力抓好人才培养、科研和特色专科(项目)建设,提高卫生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是规范医疗文书,加强病历质量控制。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诊疗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规范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提高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从2001年起,每年坚持实行了病历质量逐级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