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昆嵛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昆嵛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资源调查准备工作;资源调查内业工作。 熟悉:药用动植物资源调查;药用资源的评价。 了解:资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本背景资料 当今中药行业引用的数据资料基本是来源于20年前(第三次全国中草药资源普查)的统计资料!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出的6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56种,其中属于中药物种的占主体。 中药资源调查的意义 中药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和基础工作。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中药行业的战术需求。 中药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形象。 中药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 组织准备基本程序 制定并提交计划任务书→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立项→组织有关单位召开调查准备会议→建立组织机构→讨论和审定技术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各单位和部门职责→举办技术培训(含野外调查和自救生存练习)

物质准备(1) 收集资料:调查地区的动植物资源资料,地图、生产规划、研究报告等资料。 动植物资料:区域生态系统、植被和植物群落以及动植物志等。 物质准备(2) 地图资料: 地形图、植被图、土壤图、农业和林业区划图。 野外物资:GPS卫星定位仪,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照度计、温湿度计、枝剪、标本架。 技术准备 制定技术方案:外业调查技术方案→编写野外调查实施细则→编制各种记录表格→确定调查路线→编制工作日程表。 确定取样调查方法:取样调查的精度和误差,取样单位和取样方法,标准样方调查 1、线路调查 2、样地调查 常用样地调查取样方法:典型取样法、随机取样法、系统取样法、分层取样法。 技术准备 “3S”技术调查法: 遥感(RS,remote sensing)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光、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或处理,根据地物反射和发射的波谱特性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参考题

《药用植物》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学;鸡爪黄连;道地药材;云锦纹;中药;企边桂;维管束;晶纤维;炮制;药品标准;晶纤维;显微鉴定;车轮纹;生药鉴定;后含物; 二、填空题 1.特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2.植物体内最常见的晶体有和两大类。 3.植物表皮上的毛茸通常有和两种。 4.常见生药的分类方法有、、等。 5.药材一般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 6.生药干燥的方法通常有、、3种。 7.是根据中医药的基本理论,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物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传统制药技术。 8.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主要采用三级标准,依次是、、。 9.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药材中的水分测定。 10.挥发油的含量测定中,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 11.绵马贯众来源于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12.冬虫夏草身上有~ 条环纹。‘ 13.麻黄具有的功效是、、。 14.大黄来源于科、、。 15.何首乌的横切面上,皮部常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从而形成“花纹”。16.黄连、川乌都来源于科,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类。 17.白芍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它的功效是、、。18.厚朴主产于、等省份。 19.肉桂是科植物的干燥树皮,具有、、的功效。 20.检查黄芪中的氨基酸及多肽,需加入0.2%的试液,最终呈色。 21.甘草的功效是、、、、。 22.人参、三七来源于科,药用部位是。 23.人参具有复叶,花序,成熟果实色。 24.当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和。 25.柴胡来源于科,具有、、功效。 26.在薄荷叶粉末中提取薄荷醇晶体,然后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黄色,再加水1滴,即变为色。 27.桔梗入药部位是;季节采挖;主要化学成分是。 28。红花是科植物的干燥花,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它的主要功效是。29.川贝母是科植物、、、的干燥鳞茎。 30.生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有、、、、、等简便快捷方法。 31.类药材应在植物生长最旺时,或在花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 32.生药在贮存中保管不当常出现、、等变质现象。 33.是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34.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的水分测定。 35.冬虫夏草来源于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昆虫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中药学专业调研报告

中药学专业调研报告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关于设置中药学本科专业的调研报告 一、设置中药学本科专业的必要性 (一)社会经济需求 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纲要指出:未来15年,我国将重点提高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是完成上述目标的保障措施,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高等院校开办中医药专业,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学科和专业。 《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中药及生物医药列为区域八大主导产业之一,以中药为重点、以生物药为快速增长极、以化学药为提升方向,力争到“十三五”末,中药及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中药产业已成为临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产业,未来五年,临沂市将强化中药优势,鼓励支持医药企业联合科研院所打造中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 《临沂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指出,临沂大学办学目标定位为创建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学校类型定位为综合类应用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定位为强化基础学科,创新发展应用学科,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根据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临沂大学“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包括中药学学科和专业,同时已将中药学和鲁南中药材资源开发分别列为特色学科培育工程和学科平台提升工程。 目前,中药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和临沂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亟需一大批从事中药规范化种植、品种与质量鉴定、中药材的炮制与加工、中药

提取分离、有效成分检测、中药制剂、中药分析、中药应用指导和中药新药开发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中药学人才。 临沂大学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申请开设中药学本科专业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符合临沂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也符合我校学科专业规划发展要求,专业前景广阔。 (二)岗位需求 医药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2015年,我国医药产业销售收入逆势增长15%以上,达140470亿元。山东省医药工业销售收入长期位于全国前列,年均递增23%以上,2015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达到832家,占全国医药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000亿元,是全国唯一超过4000亿元的省份。截至2015年底,临沂市规模以上医药企业达到10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高于全市工业整体增速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医药行业的比重为%。现代中药规模以上企业46家,其中包括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翔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仁和制药有限公司、山东九间棚药业等着名中药企业,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 临沂市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品种多达1004种,年产中药材近3000万公斤。除野生资源外,临沂市药用植物种植面积约300万亩,其中金银花种植80万亩,银杏种植30万亩,平邑、郯城、兰陵县素有“金银花之乡”、“银杏之乡”、“牛蒡之乡”之称;药用动物饲养量较大,主要有蝎、梅花鹿、蟾蜍、乌骨鸡、蝉等,需要大批能够掌握规范化种植(GAP)的人才。 根据《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末临沂中药及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结合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

药用植物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木质化细胞壁遇间苯三酚试液和盐酸时显怎样的颜色反应收藏 A. 橙黄 B. 紫黑 C. 暗黄 D. 紫红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保护组织存在于植物体的 收藏 A. 木质部 B. 韧皮部 C. 皮层 D. 表皮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下列植物的花冠为蝶形花冠的是 收藏 A. 白术 B. 桔梗 C. 黄芩 D. 甘草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下面哪个选项符合十字花科的特征 收藏 A. 花两性,多成穗状花序,花瓣十字排列 B. 子房上位,边缘胎座,角果 C. 草本,单叶对生 D. 雄蕊六枚,四长两短,为四强雄蕊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两心皮的合生雌蕊,具侧膜胎座和假隔膜,将发育的果实可能为收藏 A. 瓠果 B. 瘦果 C. 角果 D. 荚果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 下列哪一项不是低等植物 收藏 A. 菌类 B. 藻类 C. 地衣类 D. 藓类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虎杖的托叶变态为 收藏 A. 卷须 B. 翅状 C. 托叶鞘 D. 叶状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 通常无根毛的植物是 收藏 A. 水生植物 B. 攀援植物 C. 陆生植物 D. 缠绕植物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莲蓬”为植物的 收藏 A. 聚合坚果 B. 聚合核果 C. 聚合瘦果 D. 聚合浆果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侧根的发育方式为 收藏 A. 内始式 B. 外起源 C. 外始式 D. 内起源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作用的药材是收藏 A. 黄柏 B. 黄芩 C. 大黄 D. 黄连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收藏 A. 变型 B. 种 C. 亚种 D. 变种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中药市场调查报告(最新版)

中药市场调查报告(最新版) 中药市场调查报告(最新版) 调查调研中药市场调查报告(最新版)最新版调查报告市场中药在我国,中药行业属于医药行业中的一个子行业,由中药材生产、中药产业和中药贸易组成。经太长期发展,我国已构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产业为主体、中药贸易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 上风: 丰富的资源 自然植物提取物目前被广泛利用于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促使世界植物药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我国从中药与自然药物中开发的新的单体化合物达几十种之多,如强心灵、葛根总黄酮、延胡索乙素、喜树碱、秋水仙碱、青蒿素等。特别是绿茶提取物、青蒿素、芦荟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等比较热销,多数产品出口均匀单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劣势: 新标准制约 在目前我国出口的中药中,大部份为原料中药材和保健药,这与我国作为中药起源地的地位极不相当。我国中药大多包装简陋,外观欠美观,而且包装上使用说明多不规范,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由于中药材来自农副产品,加工手段较简单,再加上生产工艺不尽公道,致使很多产品技术含量低。同时,各种药材的有效成份不能

相对稳定,与临床疗效不一致。目前,我国在中药种植、生产、有效成份测定、毒理药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储存等方面尚缺少同一的标准。另外,在种植药材进程中,因滥用农药而造成农药残留过量及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了中药的安全性。 为了限制中药材入口和保护本国中药材生产商的利益,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于201X年5 月发布有关中药材重金属与农残等行业新标准,并于当年6月起在日本正式实施。201X年年底,韩国公布了更为严厉的生药重金属许可标准与检测方法。今年韩国与日本将对入口药材和中成药实施新的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标准,将会影响到我国对上述国家的中药出口。 机会: 回回自然的推动 中国加进WTO后,根据自由贸易协议,进世后各成员国间的关税壁垒和人为限制将被取消,我国中药凭仗资源、劳动力本钱、价格等上风,可以同等而又极具竞争力地参加公平竞争,从而进进各国市场,这为我国中药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WTO中的一项重要条款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药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药源性疾病日趋增加,人们希看用自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医治疾病和本身保健。最近几年来,人们已把眼光转而投向自然,投向民族传统医药,投向草药、植物药等自然药物,自然产物已成为国际医药产业的热门领域,这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契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全球人口中,80%的人使用过自然药物,在全球药品市场中,自然物资制成的药品已占

药用植物学重点整理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 细胞器:是细胞中具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包括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和溶酶体等。 后含物:植物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贮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以及废物等 纹孔对:纹孔是与次生壁伴生的结构,是次生壁沉积时留下的的孔状空隙,在这些区域仅有胞间层和初生壁而没有次生壁物质的积累。相邻细胞的纹孔常成对地相互衔接,称为纹孔对 周皮:由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和栓内层组成,通常在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茎及根加粗生长时形成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的一种次生保护组织。 分隔纤维:是一种细胞腔中生有菲薄横隔膜的纤维 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和砂晶 晶鞘纤维:由纤维束和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 分枝纤维:长梭形纤维顶端具有明显的分枝 分泌腔:由多数分泌细胞所形成的腔室,分泌物大多是挥发油贮存在腔室内,故又称油室 纹孔: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上未经次生增厚留下的薄壁部分。 植物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紧密结合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分生,薄壁,保护,机械,输导,分泌) 收组织。 维管束:维管束主要是由韧皮部与木质部组成的束状结构,贯穿于植物体内部,起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作用。 定根: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有固定的生长部位。 不定根:非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形成,而是从茎、叶或其它部位长出,产生无一定位置。主根:由胚根直接发育而来的根是主根 直根系:主根明显,可与侧根分别开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即停止生长,在茎基的节上长出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匍匐茎:茎细长,平卧地面,节上生有不定根 平卧茎:茎细长,平卧地面,节上不生不定根。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这三部分的叶,叫做完全叶 不完全叶:不全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可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两部分,叫做不完全叶 叶鞘:托叶联合成鞘状,并包围于茎结的基部 单叶:在一个叶柄上只长一片叶片。 复叶:在一个叶柄上有两片或两片以上叶片的。 异形叶性:同一株植物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 矩:萼筒或花冠筒一边向外突起成伸长的管状 雄蕊类型: 二强雄蕊:花中雄蕊4枚,其中2枚的花丝较长,2枚较短 四强雄蕊:花中雄蕊6枚,其中4枚的花丝较长,2枚较短, 单体雄蕊:花中所有雄蕊的花丝连合成一束,呈筒状,花药分离 二体雄蕊:花中雄蕊的花丝连合成2束多体雄蕊:花中雄蕊常多数,花丝连合成数束聚药雄蕊:雄蕊的花药连合成筒状,花丝分离, 子房位置: 子房上位或下位花:花托扁平或隆起,子房仅以底部和花托相连,花的其余部分都不和子房相连,花被、雄蕊均着生在子房下方的花托上。称为子房上位或称下位花。 子房下位或上位花:花托凹陷成各种形状,整个子房都与花托或花筒愈合在一起,花被和雄蕊着生子房的上方,称为子房下位或称上位花。 子房半下位:子房的下半部着生于凹陷的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上半部外露,称为子房半下位,这类花也叫周位花。 周位花:子房上位的花,其花托下陷,子房的底部仍与花托下陷的底部相连,花萼、花瓣着生在花托杯状边缘,这类花称为周位花, 花程式:采用简单的字母、符号及数字表示花各部分的组成、数目、排列方式以及相互关系的公式。 有限花序:在开花期间,花序轴的顶端继续向上生长,并不断长生心的花蕾,花由花序轴的基部向顶端依次开放,或由缩短膨大的花序轴边缘向中心依次开放 无限花序:在开花期间,花序轴的顶端或中心的花先开,因此花序轴不能继续向上生长,只能在顶花下方产生侧轴,侧轴又是顶花先开。 子实体:很多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形成有一定形状和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叫做子实体,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状结构,叫做子座。菌核:但在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的时候,有些真菌的菌丝密集成颜色深、质地坚硬的核 状体,叫做菌核种: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 世代交替:无性世代衍生到有性世代,有性世代又衍生到无性世代交替循环的现象称世 代交替。 豆科1、草本、灌木、乔木或藤本;叶常互生,多为羽状或掌状复叶,多具托叶或叶枕。 2、花两性,花萼5裂,花瓣5,少合生,蝶形花冠,雄蕊多为10 枚,二体雄蕊,稀多数或 单体;心皮1,子房上位,边缘胎座,胚珠1至多数。3、荚果。 常见的药用植物有合欢、决明、皂荚、黄芪、甘草、槐角、苦参、补骨脂、密花豆(鸡 血藤)、葛(根)、胡卢巴、白扁豆、赤小豆、赤豆、柔枝槐(广豆根)等。 亚科主要特征 1、含羞草亚科:多为木本。叶一至二回羽状复叶;花辐射对称,萼片花瓣均为镊合状排 列,雄蕊多数。荚果。2、云实亚科(假蝶形花亚科):多为木本;叶为羽状复叶。花为 假蝶形花冠;雄蕊10枚分离。荚果。3、蝶形花亚科:木本或草本;羽状复叶或三出复 叶,稀为单叶。蝶形花冠,雄蕊10枚,二体雄蕊。荚果。 菊科1、草本,有的种类具乳汁或树脂道,叶互生,少对生或轮生。 2、花小,两性,常集成具总苞的头状花序,花冠管状、舌状同型或异型;花萼常退化呈 冠状毛、鳞片状;雄蕊5,花丝分离,贴生于花冠管上,聚药雄蕊,连成管状包在花柱 外面,子房下位,2心皮合生1室,1枚胚珠,基底胎座,柱头常2裂。3、连萼瘦果。 主要亚科及药用植物管状花亚科:头状花序的小花全为管状花,或边为舌状花,中心 为管状花;植物体无乳汁。舌状花亚科:头状花序的小花全为舌状花,植物具乳汁。 常用的药用植物菊花、红花、苍术、牛蒡、茵陈蒿、黄花蒿、青蒿、向日葵、蒲公英、 旋复花、大蓟、雪莲、金盏菊、苍耳 蔷薇科1、草本、灌木或乔木。单叶或复叶,常具托叶。2、花两性,辐射对称,花托突 起或下陷成杯状、壶状或浅盘状的花筒,花下位、周位或上位;萼裂片、花瓣常为5枚。 雄蕊多数;雌蕊有1至多个心皮,分离或连合;上位或下位子房。3、果实为核果、梨果、 蔷薇果、聚合蓇葖果。 常用的药用植物野蔷薇、桃、沙梨、玫瑰、月季、草莓、茅莓、低榆、梨、苹果、山楂、 杏、梅、李、珍珠梅、樱花、金樱子、郁李、稠李、榆叶梅。 根据花托、花筒、心皮数目、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分为四个亚科:蔷薇亚科、梨亚科、梅 亚科、绣线菊亚科。 绣线菊亚科:灌木,稀草本,单叶稀复叶,叶片全缘或有锯齿,常不具托叶或稀具托叶; 心皮1~5~12 ,离生或基部合生;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苹果亚科:灌木或乔木, 单叶或复叶,常有托叶;心皮1~2或2~5,多数与杯状花托内壁连合;子房下位、半下 位,极稀上位,1~2或2~5室,果实成熟时为肉质的梨果或浆果状,蔷薇亚科:灌 木或草本,复叶,稀单叶,常有托叶;心皮常多数,离生,各具1~2悬垂或直立胚 珠;子房上位;果实成熟时为瘦果,着生在膨大肉质的花托内或在托上。 梨亚科:乔木或灌木,单叶,有托叶;心皮1,极稀2~5,子房上位,1室内含2悬垂 胚珠;果实为核果,成熟时肉质, 十字花科1、草本。叶互生,无托叶;2、两性花,辐射对称,多成总状花序。花萼、花 冠4,十字花冠,四强雄蕊。子房上位,2心皮,侧膜胎座,假隔膜分成2室。3、角果 (长角果或短角果)。 常见的药用植物有菘蓝,白芥、芥菜、油菜、萝卜、菥蓂、荠菜 姜科多年生草本,通常具有芳香,茎短,有匍匐的或块状的根茎,叶基部具有叶鞘;花 两性,两侧对称,花瓣3,下部合生成管;果实为蒴果,种子常具有假种皮。 禾本科1.多年生、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须根系。茎有节与节间,节间中空, 称为秆,圆筒形。节部居间分生组织生长分化,使节间伸长。单叶互生成2列, 由叶鞘、叶片和叶舌构成,有时具叶耳;叶片狭长线形,或披针形,具平行叶 脉,中脉显著。不具叶柄,通常不从叶鞘上脱落。花序顶生或侧生,多为圆锥 花序,或为总状、穗状花序。小穗是禾本科的典型特征,由颖片,小花和小穗 轴组成。通常两性,或单性与中性,由外稃和内稃包被着,小花多有2枚微小 的鳞被,雄蕊3或1~6枚,子房1室,含1胚珠;花柱通常2,稀1或3;柱 头多呈羽毛状。果为颖果,少数为囊果、浆果或坚果。 兰科1、多年生草本。叶常互生。 2、花两性,两侧对称,花序种种,花被片六枚,外轮3片称萼片(上萼片和侧萼片); 内轮侧生的2片称花瓣,中间1片称唇瓣,由于子房扭转(180)常居于下方。雄蕊与雌 蕊的花柱合生称合蕊柱,雄蕊常1枚生于蕊柱顶端,稀具2枚生于蕊柱两侧,花药通常 2室,药室中的花粉粒结合成花粉块。子房下位,花梗状,3心皮合生,侧膜胎座,1室, 胚珠微小,极多数,3、蒴果,种子微小,极多数,无胚乳。 常用的药用植物天麻、石斛、白及、手参、石仙桃、黑节草、羊耳兰。 木兰科1、木本。具油细胞,有香气;单叶互生,常全缘,托叶有或缺。具托叶者,早 落,留有托叶痕(环状)。2、花单生,两性,稀单性;花被片常九枚,每轮3片;雄蕊 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花托的下半部;心皮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花 托的上半部,稀轮列,每心皮含胚珠1~2。3、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常见的药用植物厚朴、凹叶厚朴、望春花、玉兰、荷花玉兰、紫玉兰、天女花、山木兰、 辛夷、凹叶厚朴、八角、含笑、白兰花、五味子 毛茛科1、多年生草本,少数为攀援藤本。叶互生或基生,少数对生;叶为单叶或羽状 复叶,无托叶。2、花多为两性花,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萼片5或多数,有时花瓣状; 花瓣5或多数;雄蕊多数,心皮(雌蕊)多数,离生,雄蕊和雌蕊都呈螺旋状排列;子 房1室,胚珠1至多个。3、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稀浆果(类叶升麻) 常用的药用植物毛茛、茴茴菜、威灵仙、转子莲、铁线莲、乌头、黄连、白头翁、唐松 草、大火草、翠雀、升麻、铁棒锤 1. 毛茛属、 2. 铁线莲属、 3. 黄连属、 4. 乌头属、 5. 白头翁属 6. 升麻属 马鞭草科1,具芳香草本,,灌木,有时为乔木,稀为藤蔓植物,有时具刺或棘 嫩枝常呈四方形。叶常对生,稀轮生或互生,无托叶。花常两性,左右对称, 很少辐射对称;花萼常宿存,结果时增大而呈现鲜艳色彩;花冠下部联合呈圆 柱形,上部4~5或更多裂,裂片全缘或下唇中间裂片边缘呈流苏状;雄蕊 (2)~ 4 ~(6),着生于花冠管上;花盘不显著,子房上位,由2或4~5心皮组成2~ 5室或因假隔膜分为4~10室,每室有 2胚珠或因假隔膜而为一胚珠。果实为 核果、蒴果或浆果状核果。 玄参科1、草本,少灌木或乔木,叶多对生, 2、花两性,两侧对称,成总状或聚伞花序;萼4—5裂,宿存;花冠4—5裂,多少二唇 形,雄蕊4枚,二强,少为2枚或5枚,着生在花冠上,花盘环状或一侧退化,子房上 位,2心皮,2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花柱顶生 3、蒴果,种子多而细小 常见的植物有地黄(河南)、玄参(浙江)、胡黄连、阴行草、泡桐、婆婆纳等 唇形科1、多为草本,常含有挥发油,茎呈四方形,叶对生。 2、轮伞花序,常再集成总状或其他花序。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萼合生,通常5裂,宿 存,花冠唇形,通常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枚,二强雄蕊,常贴生在花冠管上, 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4深裂成假4室,花柱着生于4裂子房的基部。 3、果实为四枚小坚果 常见的药用植物有益母草、丹参、藿香、薄荷、留兰香、荆芥、白苏、紫苏、连钱草、 筋骨草、活血丹、韩信草、冬凌草、野芝麻、光紫黄芪。 1.双子叶植物次生结构的生长过程?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在已形成的初生结构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次生生长。次生生长由 次生分生组织的活动引发。由次生生长所形成的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所组成的结构,称 为次生结构。 原分生组织中的原形成层形成维管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髓。其中中柱鞘和薄壁组 织形成维管形成层,中柱鞘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由木栓层和栓内层构成。维管 形成层则由维管射线,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构成。 维管形成层不断向侧方添加次生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在根的外围形成周皮。在次生维 管组织中, 形成了一些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群,称为维管射线。 2.植物生活史与植物进化的关系? (一)苔藓植物: 精子具鞭毛,受精离不开水;高等植物:合子先发育成胚;胚发育形成孢子体;不形成 种子;孢子萌发形成原丝体,原丝体上生成配子体;异型世代交替,配子体占优势,孢 子体劣势,寄生于配子体上。 (二)蕨类植物: 孢子减数分裂的异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微小,可独立生活。 (三)藻类植物:孢子减数分裂,具世代交替 (四)裸子植物: 具有颈卵器;能够产生种子,但其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孢子体发达,有强大的主根, 维管系统发达,具形成层和次生生长,多为针形、条形或鳞形,极少数为扁平的阔叶,胚珠 裸露,无子房壁包被,种子无果皮包被。孢子叶大多聚生成球果状,称球花。配子体进一 步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形成花粉管,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具有简单和裂生多胚现象. (五)被子植物: 孢子体进一步发达和分化,有合轴式分枝及阔叶,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4部分 组成。具雌蕊,形成果实.具有双受精现象. 配子体达到了最简单的程度,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的方法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资源调查准备工作;资源调查内业工作。 熟悉:药用动植物资源调查;药用资源的评价。 了解:资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本背景资料 当今中药行业引用的数据资料基本是来源于20年前(第三次全国中草药资源普查)的统计资料!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出的6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56种,其中属于中药物种的占主体。 中药资源调查的意义 中药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和基础工作。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中药行业的战术需求。 中药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形象。 中药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 组织准备基本程序 制定并提交计划任务书→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立项→组织有关单位召开调查准备会议→建立组织机构→讨论和审定技术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各单位和部门职责→举办技术培训(含野外调查和自救生存练习)

物质准备(1) 收集资料:调查地区的动植物资源资料,地图、生产规划、研究报告等资料。 动植物资料:区域生态系统、植被和植物群落以及动植物志等。 物质准备(2) 地图资料: 地形图、植被图、土壤图、农业和林业区划图。 野外物资: GPS卫星定位仪,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照度计、温湿度计、枝剪、标本架。 技术准备 制定技术方案:外业调查技术方案→编写野外调查实施细则→编制各种记录表格→确定调查路线→编制工作日程表。 确定取样调查方法:取样调查的精度和误差,取样单位和取样方法,标准样方调查 1、线路调查 2、样地调查 常用样地调查取样方法:典型取样法、随机取样法、系统取样法、分层取样法。 技术准备 “3S”技术调查法: 遥感(RS,remote sensing)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光、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

药用植物及其保健价值

药用植物及其保健价值 摘要:通过这一学期公选课对药用植物简单的学习,对药用植物及其保健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药用植物的简要论述。 一、药用植物的概念 主要是指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分药用或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广义而言,可包括用作营养剂、某些嗜好品、调味品、色素添加剂,及农药和兽医用药的植物资源。也指某些全部、部分或其分泌物可以入药的植物。药用植物种类繁多, 三、发展历史 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关于药用植物的文字记载。《诗经》和《山海经》中记录了50余种药用植物。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整理出来的《五十二病方》,其中记载的植物类药有115 种。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其中 植物类药就有252种。此后,著名的本草书籍有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 注》、唐代苏敬等的《新修本草》、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到明代,《本草纲目》收载的植物类药已达1200多种。 1949年后,对 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开发利用和引种栽培。编写出版了《中药志》、《中药大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多种药物专著,收载的药用植物达5000多种, 三、药物分类 在中国古代,《神农本草经》把药物按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神农本草经集注》中除沿用三品分类外,又创造了按药物属性分为草木部、果部、菜部、米谷部的方法。《本草纲目》中采用了自然属性分类法,将 所收药物分为16纲60类,并以生理生态条件为依据,将草类药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石草、苔类等。这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分类系 统。 药用植物学按植物系统分类,则可反映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以利形态解剖和成分等方面的研究。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常按药用部分分类,分为根、根茎、皮、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类,便于药材特征的鉴别和掌握其栽培特点。

浅谈对药用植物的认识

浅谈对药用植物的认识 浅谈对药 用植物的 认识 [1**********]2 韦依 浅谈对药用植物的认识与作用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 分供药用或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广义而言,可包括用作营养剂、某些嗜好品、调味品、 色素添加剂,及农药和兽医用药的植物资源。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其药用部分各不相同, 全部入药的。 世界已知植物约有 27 万种。我国地域辽阔,从寒温带直到热带,地形复杂,气候 多样,是世界上植物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全国已知植物约有 25 700 种 ,其中 很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20世纪80 年代 ,我国曾经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资源调查 , 发现 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包括 383 科 ,2 309 属 ,11 146 种 ,其中藻、菌、地衣类低 等植物有 459 种 ,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类高等植物有 10 687 种。在这些药用植物 中 ,临床常用的植物药材有 700 多种 ,其中 300 多种以人工栽培为主 ,传统中药材的 80 %为野生资源[。有些药用植物为我国所特有 ,如人参、杜仲、银杏等。 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 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关史料中曾有“伏羲尝百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 记载。虽都属于传说,但说明药用植物的发现和利用,是古代人类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 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的结果。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关于药用植物的文字记载。 《诗经》和《山海经》中记录了50余种药用植物。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 的帛书中整理出来的《五十二病方》,是中国现存秦汉时代最古的医方,其中记载的植物 类药有115种。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外国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安石榴、胡桃、大蒜等也 相继传到中国。历代学者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中国现 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类药就有252种。 此后,著名的本草书籍有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唐代苏敬等的《新修本草》、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其中《经史证类 备急本草》,收集宋代以前的各家本草加以整理总结,收载植物类药达1100余种,有不 少现已佚失的本草资料赖此得以保存。到明代,《本草纲目》收载的植物类药已达1200 多种。随着医药学和农业的发展,药用植物逐渐成为栽培植物。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已记述了地黄、红花、吴茱萸等20余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隋代太医署下设“主药”、“药园师”等职务,专职掌管药用植物的栽培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当时 已有《种植药法》、《种神芝》等药用植物栽培专书。到明代,《本草纲目》中载有栽培

药用植物学作业

药用植物学1—3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 A型题: 1. 子房一室,胚珠生于子房中间的中轴上,其胎座类型为[ 1分] A.特立中央胎座 2. 加入间苯三酚和浓盐酸后,细胞壁变为红色的是[ 1分] B.木质化 3. 一药用植物的雌蕊被描述为G(5:5:),其特征是[ 1分] A.子房下位和中轴胎座 4. 无限花序的特征为[ 1分] D.花轴可延长花由外向内开 5. 某一双子叶植物叶上的气孔,副卫细胞为两个,气孔长轴与副卫细胞长轴垂直,该气孔轴式为[ 1分] E.直轴式 6. 重被花的特征是[ 1分] C.既有花萼也有花冠 7. 在茄科或葫芦科植物的茎中,木质部内外两侧均有韧皮部,其属于[ 1分] D.双韧型维管束 8. 植物的根中,木质部和韧皮部相间排列,其属于[ 1分] A.辐射型维管束 9. 加入苏丹试液呈红色或紫红色反应并加苛性钾长时间不溶解的特化细胞壁为[ 1分] C.角质化 10. 由一朵花中许多离生心皮雌蕊形成的果实为[ 1分] A.聚合果 11. 细胞壁上由于次生壁不均匀加厚形成的孔隙称为[ 1分] B.纹孔 12. 由2心皮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具假隔膜,成熟后,果皮沿腹缝线开裂的果实为[ 1分] E.角果 13. 由单心皮雌蕊发育形成,成熟时沿背、腹2条缝线开裂的果实为[ 1分] D.荚果 14. 筛管的特征是[ 1分] D.由多数细胞连接而成 15. 甘草根中的导管,壁几乎全面增厚,未增厚的部分为纹孔,其属哪种类型[ 1分] D.孔纹导管 16. 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为[ 1分] C.聚花果 17. 加入苏丹试液呈红色或紫红色反应并加苛性钾溶解的特化细胞壁为[ 1分] B.木栓化 18. 植物的茎极度缩短,节间不明显,叶恰如从根上生出的叶序是[ 1分] D.基生 19. 蕨类植物的叶柄中,木质部位于中间,韧皮部围绕其四周,其属于[ 1分] E.周韧型维管束 20. 嵌晶石细胞的细胞壁上具有[ 1分] B.方晶 21. 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维管束类型为[ 1分] B.有限外韧型维管束 22. 石细胞和纤维是属[ 1分] E.机械组织 23.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维管束类型常为[ 1分] A.无限外韧型维管束 24. 加10%的〆-萘酚的乙醇溶液,再加入硫酸呈紫红色并很快溶解的细胞后含物是[ 1分] D.菊糖 25. 花生的入土结实现象,是因其子房柄具有[ 1分] C.居间分生组织 26. 根的初生构造中,内皮层细胞壁具[ 1分] A.木栓化或木质化加厚 27.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排于赤道面上的是[ 1分] C.中期 28. 薄壁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1分] B.具发达的胞间隙 29. 由3心皮合生雌蕊,具侧膜胎座的下位子房与花托一起形成的果实为[ 1分] C.瓠果 30. 光学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数一般不超过[ 1分] D.1200 31. 大黄根茎和甘草根的混合粉末中,可见到哪种类型的草酸钙晶体[ 1分] D.方晶和簇晶 32. 叶轴的特征是[ 1分] C.叶轴上的小叶排列在一个平面

以3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其中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药用植物学》 主讲教师:石福臣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1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以3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其中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 2、列举5种属于裸子植物的药用植物,阐述其主要识别特征及野生及栽培现状 3、列举5种属于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药用植物,分析其关键识别特征及资源状况 4、列举5种属于草本双子叶植物的药用植物,说明其关键识别特征及资源状况 5、列举3种属于木本单子叶植物的药用植物,描述其关键识别特征及资源状况 6、在唇形科和玄参科中各列举2种药用植物,比较分析其分类学特征和各自资源分 布状况 7、结合具体药用植物分析变态根在药用植物环境适应中的意义 8、结合具体药用植物分析蔷薇科内各亚科间在特征上的演化规律 9、列举5种豆科药用植物,分别阐述其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国内资源状况 10、列举5种百合科药用植物,分析其形态特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阐述各自的 资源状况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调查目的:通过对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了解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主要特征、利用部位及主要用途。 调查内容:了解药用植物资源的主要特征,用途等,了解以及预测其发展前景。 调查结果: 1、抗菌和抗寄生虫中草药:穿心莲、黄芩、茉莉花、番木瓜 茉莉花 药用部位:花、叶、根 药理功能:具有辛、甘、凉、亲热解表、利湿作用 药用的相关研究:茉莉花可提取莱莉花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醇及其酯类、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根含生物碱、甾醇。动物实验表明:茉莉根醇浸液可使小白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可延长环已巴比妥纳所引起小白鼠的睡眠时间;可降低小白鼠被动活动的能力。因此,可认为茉莉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茉莉花、叶和根都可药用。具有辛、甘、凉、清热解表、利湿作用。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用适量茉莉花煎水熏洗;或配金银花9克,菊花6克,煎水服。治续筋接骨止痛,把茉莉根捣碎,酒炒,包患处。 治鹏齿,用茉莉根研末,熟鸡蛋黄调匀,塞龋齿内。 治失眠,用茉莉根1.0?.5克,磨水服。 秋后挖根,切片晒干备用;夏秋采花,晒干备用。 2、心血管疾病中草药:猕猴桃、柠檬、山楂 山楂 药用部位:果肉 药用功能:消食健胃、活血化瘀、驱虫 药用的相关研究:主治肉食积滞、小儿乳食停滞、胃脘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等。 具体可以治如下病:1.消食导滞:用于食滞不消、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泄泻。对肉食滞效果尤佳;2.化瘀散结:山楂能入血分而散除瘀结,可用于产后血瘀腹痛、瘀血停滞肿痛、瘀血阻滞经脉等病症。 山楂最重要的功效就是健胃、消积,中药中有名的焦三仙,是助消化的常用药对,山楂即是其中的“一仙”。中药中的消食健脾药各有特点,有的消面食,有的消油腻肉食,山楂就是专于消肉食积滞的上品。此外,现代研究证明,山楂还有减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降低血压等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中草药:金银花、蒲公英、菊花、红花 菊花

中药学调查报告

中药学市场调查报告 **学院**系**班中药学市场调查作业 调查成员: 调查内容: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 调查地点:贵阳市各大药店 调查对象:发散风寒和发散风热药 调查时间:2011年4月 市场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各个领域的要求越来越来高,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不断的提高来满 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而医药领域作为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技术来应对社会的要求。 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在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科技设备的更加完善使中药的研究有了更进的发展。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和专业的人士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来缩小这种差距。中药学作为我们的一门专业课,我们还有许多的知识还要进行学习。但是对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走进药店进行一次简单的市场调查时对我们的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不但可以锻炼我们的交际能力同时使我们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市场调查对于在校大学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使我们在平时有时间进入社会,对社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市场调查的形式与内容 调查组各成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贵阳市的各大药店进行此次市场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 两类中成要在市场的种类等内容。 各成员调查结果汇总 六味地黄丸、复方板蓝根颗粒、热炎宁胶囊、黄连上清片、双黄连口服液、复方金银花颗粒、九味羌活丸、藿香正气水、感冒 软胶囊、维c银翘片、999感冒灵、银翘解毒丸、牛黄消炎片 以上是调查组成员调查的结果汇总,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在市场上的品种还是较广。其中的大部分都为人们所熟知。 市场报告总结 从此次的市场报告的调查过程中,我们把我们平时在书本上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了我们的平时生活中。一个很小的市场调查篇二:中药学研究报告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中药来自于天然药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主要手段。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成绩,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学好中药学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以及其他的内、外、妇、儿、骨伤、眼等临床各科,对未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成为优秀的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鉴于中药学学科自身特点,对中药学教学应从中药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而制定一套较好的教学模式。中药学内容涉及的面广,中医学方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学科内容,而药学方面则包括药理、化学、炮制、药用植物等。在教授学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况 2007-01-19 17:27:15| 分类:陌尘草药|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药用植物资源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及种子植物等植物类群。目前,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有385科、2312属、11118种(包括9905种、1208个种以下单元)。藻类、菌类、地衣类同属低等植物,药用资源共计92科、179属、463种;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为高等植物,药用资源计划性293科、2134属、10553种。也就是说,约95%的药用植物资源属于高等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占90%以上,而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等孢子植物仅占8.6%。显然,种子植物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主体。 藻类:中国藻类植物估计有数千种其中药用藻类资源共计划处42科、53属、114种。药用藻类中较重要的是红藻、绿藻和褐藻,占种数的88%。红藻门药用植物中种数较多的科有江篱科(1属8种)、石花菜科(2属7种)、红毛菜科(2属7种)、松节藻科(3属4种)、红翎菜科(2属4种)、仙菜科(2属4种)等。绿藻门的主要科是石莼科(2属11种)和双星藻科(1属5种)。褐藻门的半数以上的药用种集中在马尾藻科(1属12种),该科也是药用藻类中最大的科。

就目前来讲,藻类植物中药用种数最多的是海洋藻类,据报道,中国药用海藻有120种以上。海藻中已用作药材的主要有海带、昆布、马尾藻、羊栖菜、海蒿子等。药用海藻中石花菜、蜈蚣藻、海蕴,石莼、海萝。鹿角菜、裙带菜。鸡毛菜、皱紫菜。海黍子、宣藻。肠浒苔、美舌藻(鹤鸪莱)、海人草等为较常见的种类。中国70年代引入的巨藻亦可药用。淡水藻类药用的主要有脆轮藻、普通水绵和小球藻等,陆生藻主要是念珠藻(葛仙米)和发状念珠藻(发菜)等。 菌类:中药资源所涉及的菌类只限于真菌。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是药用低等植物中种数最多的一类。药用真菌中比较重要的是子囊菌和担子菌两个纲。担子菌纲尤为突出,药用种数约占药用真菌的90%。 担子菌中70%的药用种集中在6个较大的科,即多孔菌科(27属74种)、口蘑科(18属45种)、红菇科(2属33种)、牛肝菌科(5属16种)。马勃科(6属13种)和蘑菇科(2属12种)。主要药用属有多孔菌属、羊肚菌属、红菇属、侧耳属等。灵芝属的植物全世界有100余种,中国有73种,是世界上灵芝种数最多的国家,海南省是中国的“灵芝王国”,有50余种。本属可药用的有7种。担子菌中常用药材主要有茯苓、猪苓、灵芝、紫芝、雷丸、马勃、银耳等,其他还有猴头菌、云芝、竹黄、侧耳、木耳、苦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