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phi中连接数据库的三种方式

Delphi中连接数据库的三种方式
Delphi中连接数据库的三种方式

Delphi中连接数据库的三种方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余庆

利用Delphi3.0 可Delphi 3.0 对访问数据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以开发出功能

强大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Delphi 的可视化功能相当强大,制作个简单的仅对数据进

行查看和维护

的程序十分容易,可以不写任何代码就能实现!Delphi 3.0 中访问数据库的方

通过ODBC访问,式有三种:直接访问,如访问Paradox和DBase 数据库:

如访问

通过内嵌(Native)方式访问数据库,如访Access、Foxpro等数据库:

问SQL Server、

Oracle、DB2等。在Delphi中,可以使用Table控件或/和Quer y控件来访问数据库,二者的设置和用法部差不多,因此下面仅Table控件为例说明这三种方式的特点和

用法。

1.直接访问

Delphi可以直接访问Paradox 和IDBase这两个桌面型的数据库系

统。访问这两种

类型的数据库时不需要特别的设置,只需要把文件路径赋给Table 控件的属

性DatabaseName就可以访问该路径下的数据库了。当然,也可以事先建立映射

数据库路径的数据库别名,然后把Table控件的DatabaseName属性设置为相应的数

据库别名。

2. 通过ODBC访问

访问Paradox和DBase以外的数据库,通常是通过ODBC来实现的。Delphi 可以访问

支持ODBC的数据库系统,如Access、SQL Server 和Oracle等。

当然,通过ODBC 访问数据

库时,首先要使用Window s的控制面板或Delphi的数据库引擎(BDE) 建立ODBC数据

源。

在应用程序的控Delphi提供了Database控件,该控件的作用有:

制下和数据库

系统建立连接、进行事务处理等。在数据库应用程序中,可以使

用Database控

件,也可以不使用。如果不使用Database控件,可以直接把ODBC数据

源的名称

赋给Table控件的属性DatabaseName而达到访问该数据库的目的。这种方式的弊端

是在程序运行时由Delphi系统自动弹出登录到数据库的英文界面的窗口,既不美观又不便于控制。因此,笔者建议在数据库应用

程序中使用Database控件

来登录到数据库系统。把Table控件与Database控件关联的方法是把其DatabaseName

属性值指定为Database控件的DatabaseName属性值。个Database控件可以管理若干个

Table 控件。和Database控件建立关联以后,只要该Database控件已经

和数据库建立

了连接,Table控件就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而无须再次登录。

3. 通过内嵌方式访问

Delphi 中可以不通过ODBC,而以内嵌方式访问SQL Serve r、Oracle、DB2 等数据库系统。这需要使用数据库别名来指定数据库,数据库别名可以事先建立,也可以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创建。前者称为静态

别名,后者称为动态别名。使

D BC数据源的情形相同,用数据库别名来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和使用。

这里不再累述。通过内嵌方式访问数据库的静态别名必须在BDE中建立。以访问SQL

Server 数据库为例,在建立别名时必须指定数据库服务器的名称(SERVER

NAME) 、主机名(HOST NAME)以及要访问的数据库名称(DATABASE

NAME) ,可

以指定登录用户名(USER NAME)和口令(PASSWORD)等。通过动态创建的别名

来访问数据库必须使用Database控件。如何设置Database控件中访问数据库的参

数呢?用鼠标双击Database控件,出现参数设置窗口,在"Drive r name"

栏选择要

访问的数据库系统,如"MSSQL",然后选择按钮"Defaults",就会把BDE

中该数据库

系统所需的参数名称和缺省值加入到"Parameter overrides"列表中。根据实际情况

更改参数中的"SERVER NAME仁"DATABASE NAME" 等工页。然后选择按钮"OK"就

可以了。需要说明的两点是,以内嵌方式访问数据库需要在

安装

Delphi13.0时指定

安装SQL Lit山Query 控件的SQL语句不能以分号结尾。

结论

通过内嵌方式访问数据库与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相比,前者

的速度要快

些。而且,内嵌方式可以在程序中动态地设置连接数据库所需的参数,

用户不必设置。DBC数据源,这就降低了对用户技术水平的要求,并且减少

了用户的工作量。从系统配置的难易和复杂程度来看,使用内嵌方式开发

出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更便于普通用户使用。因此,笔者建议在开发较大型

的应用系统时,最好通过内嵌方式来访问数据库。

数据库连接池的好处

数据库连接池的好处.txt-//自私,让我们只看见自己却容不下别人。如果发短信给你喜欢的人,他不回,不要再发。看着你的相片,我就特冲动的想P成黑白挂墙上!有时,不是世界太虚伪,只是,我们太天真。数据库连接池的好处 对于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由于对于数据库的访问不是很频繁。这时可以简单地在需要访问数据库时,就新创建一个连接,用完后就关闭它,这样做也不会带来什么明显的性能上的开销。但是对于一个复杂的数据库应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频繁的建立、关闭连接,会极大的减低系统的性能,因为对于连接的使用成了系统性能的瓶颈。 连接复用。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池以及一套连接使用管理策略,使得一个数据库连接可以得到高效、安全的复用,避免了数据库连接频繁建立、关闭的开销。 对于共享资源,有一个很著名的设计模式:资源池。该模式正是为了解决资源频繁分配、释放所造成的问题的。把该模式应用到数据库连接管理领域,就是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池,提供一套高效的连接分配、使用策略,最终目标是实现连接的高效、安全的复用。 数据库连接池的基本原理是在内部对象池中维护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并对外暴露数据库连接获取和返回方法。如: 外部使用者可通过getConnection 方法获取连接,使用完毕后再通过releaseConnection 方法将连接返回,注意此时连接并没有关闭,而是由连接池管理器回收,并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 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带来的优势: 1.资源重用 由于数据库连接得到重用,避免了频繁创建、释放连接引起的大量性能开销。在减少系统消耗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增进了系统运行环境的平稳性(减少内存碎片以及数据库临时进程/线程的数量)。 2.更快的系统响应速度 数据库连接池在初始化过程中,往往已经创建了若干数据库连接置于池中备用。此时连接的初始化工作均已完成。对于业务请求处理而言,直接利用现有可用连接,避免了数据库连接初始化和释放过程的时间开销,从而缩减了系统整体响应时间。 3.新的资源分配手段 对于多应用共享同一数据库的系统而言,可在应用层通过数据库连接的配置,实现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某一应用最大可用数据库连接数的限制,避免某一应用独占所有数据库资源。

PHP+AJAX教程(5)-AJAX MySQL数据库实例

PHP+AJAX教程(5):AJAX MySQL数据库实例 AJAX 可用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式通信。 AJAX 数据库实例 在下面的AJAX 实例中,我们将演示网页如何使用AJAX 技术从MySQL 数据库中读取信息。 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一个名字(测试说明:该实例功能未实现) 在此列出用户信息。 此列由四个元素组成: MySQL 数据库 简单的HTML 表单 JavaScript PHP 页面 数据库 将在本例中使用的数据库看起来类似这样: id FirstName LastName Age Hometown Job 1 Peter Griffin 41 Quahog Brewery 2 Lois Griffin 40 Newport Piano Teacher 3 Joseph Swanson 39 Quahog Police Officer 4 Glenn Quagmire 41

Quahog Pilot HTML 表单 上面的例子包含了一个简单的HTML 表单,以及指向JavaScript 的链接: <html><head><script src="selectuser.js"></script></head><body><form> Select a User:<select name="users" onchange="showUser(this.value)"><option value="1">Peter Griffin</option><option value="2">Lois Griffin</option><option value="3">Glenn Quagmire</option><option value="4">Joseph Swanson</option></select></form><p><div id="txtHint"><b>User info will be listed here.</b></div></p></body></html> 例子解释- HTML 表单 正如您看到的,它仅仅是一个简单的HTML 表单,其中带有名为"users" 的下拉列表,okooo澳客网这个列表包含了姓名,以及与数据库的"id" 对应的选项值。 表单下面的段落包含了名为"txtHint" 的div。这个div 用作从web 服务器检索到的信息的占位符。 当用户选择数据时,执行名为"showUser()" 的函数。该函数的执行由"onchange" 事件触发。 换句话说:每当用户改变下拉列表中的值,就会调用showUser() 函数。 JavaScript 这是存储在"selectuser.js" 文件中的JavaScript 代码: var xmlHttpfunction showUser(str){ xmlHttp=GetXmlHttpObject()if (xmlHttp==null){alert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TP Request")return}var url="getuser.php"url=url+"?q="+strurl=url+"&sid="+Mat h.random()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stateChanged xmlHttp.open("GET",url,true)xmlHttp.send(null)}function stateChanged() { if (xmlHttp.readyState==4 || xmlHttp.readyState=="complet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xtHint").i nnerHTML=xmlHttp.responseText } }function GetXmlHttpObject(){var xmlHttp=null;try{// Firefox, Opera 8.0+, SafarixmlHttp=new XMLHttpRequest();}catch (e){//Internet Explorertry { xmlHttp=new ActiveXObject("Msxml2.XMLHTTP"); }catch (e) { xmlHttp=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return xmlHttp;} 例子解释: stateChanged() 和GetXmlHttpObject 函数与PHP AJAX 请求那一节中的相同,您可以参阅其中的相关解释。 showUser() 函数 假如下拉列表中的项目被选择,函数执行: 调用GetXmlHttpObject 函数来创建XMLHTTP 对象定义发送到服务器的URL(文件名)向URL 添加带有下拉列表内容的参数(q) 添加一个随机数,以防服务器使用缓存的文件当触发事件时调用stateChanged 通过给定的URL 打开XMLHTTP 对象向服务器发送HTTP

Java中连接MySql数据库的几种方法

JDBC Java中JDBC定义了java与各种sql数据库之间的编程接口,JDBC API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这样可以屏蔽异种数据库之间的差异。 JDBC的工作原理 JDBC与ODBC(OpenData Base Connectivity,开放式数据库连接)的作用非常类似,它在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ODBC使用的特别广泛,在java中还提供了JDBC-ODBC桥,能够在JDBC与ODBC之间进行转换,这样可以通过ODBC屏蔽不同种数据库之间的差异。在JDK的包java.sql.*中定义了一系列的类、接口、异常以及这些类和接口中定义的属性和方法,java的开发人员通过一定的规则调用java.sql.*中的API就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访问。 JDBC的四种驱动 1.JDBC-ODBC Bridge JDBC-ODBC Bridge可以访问一个ODBC数据源,但在执行Java程序的机器上必须安装ODBC驱动,并作出配置,它的调用方式如下图: 因为中间有个JDBC-ODBC,所以影响了执行效率。 配置ODBC数据源的方法如下(以Mysql为例): 第一步,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 选择系统DSN,这一项默认应该是空的,我这里是已经配置好了一个数据源。

第二步,点击添加 第三步,选择Mysql的ODBC驱动,点击完成。 注:MySQL的ODBC驱动在系统中一般是找不到的,因为它不是系统默认自带的驱动,所以,我们要自己安装我们所需要的MySQL的ODBC驱动。安装步骤如下: ①.下载安装包,https://www.360docs.net/doc/8d7838877.html,/downloads/connector/odbc/ ②.我们下载与自己系统相应的ODBC驱动 这里我们选择

C#-连接MYSQL数据库的3种方法及示例

C# 连接MYSQL数据库的方法及示例 连接MYSQL数据库的方法及示例 方法一: using MySql.Data using MySql.Data.MySqlClient; 其他操作跟SQL是差不多,无非就是前缀变成MySql了. 补充: 下面是连接字符串,供参考. MySqlConnection con = new MySql.Data.MySqlClient.MySqlConnection("Database='testdb';Data Source='localhost';User Id='db';Password='apple';charset='utf8'"); con.Open(); MySqlCommand cmd = new MySqlCommand(); cmd.Connection = con; 使用MYSQL推出的MySQL Connector/Net is an https://www.360docs.net/doc/8d7838877.html, driver for MySQL 该组件为MYSQL为https://www.360docs.net/doc/8d7838877.html,访问MYSQL数据库设计的.NET访问组件。 安装完成该组件后,引用命名空间MySql.Data.MySqlClient; 使用命令行编译时:csc /r:MySql.Data.dll test.cs 方法二: 通过ODBC访问MYSQL数据库 访问前要先下载两个组件:https://www.360docs.net/doc/8d7838877.html,和MYSQL的ODBC驱动(MySQL Connector/ODBC (MyODBC) driver)目前为3.51版 安装完成后,即可通过ODBC访问MYSQL数据库 方法三: 使用CoreLab推出的MYSQL访问组件,面向.NET 安装完成后,引用命名空间:CoreLab.MySql; 使用命令编译时:csc /r:CoreLab.MySql.dll test.cs 以下为访问MYSQL数据库实例 编译指令:csc /r:CoreLab.MySql.dll /r:MySql.Data.dll test.cs using System; us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8d7838877.html,; using System.Text; using CoreLab.MySql; using System.Data.Odbc; using MySql.Data.MySqlClient; class ConnectMySql {

Delphi与各数据库数据类型比较

Delphi与各数据库数据类型比较 Delphi数据类型与各数据库数据类型对比如下表,如有具体说明见表中脚注: Delphi Type Oracle Types SQL Server Types MySQL Types[1] ftSmallint NUMBER(p,0)[2] (p<5) SMALLINT TINYINT(M)(M>1) SMALLINT ftWord-TINYINT TINYINT(M)UNSIGNED(M> 1) SMALLINT UNSIGNED YEAR ftInteger NUMBER(p,0)[2] (4 (4

01关于数据库连接池和动态数据源的实现课案

关于数据库连接池和动态数据源的实现、使用 对于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由于数据库的访问不是很频繁。这时可以很简单地在需要访问数据库时,就新创建一个连接,用完后就关闭它,这样就不会带来更多的性能上的开销。但是对于复杂的数据库应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频繁的建立、关闭连接,会极大的减低系统的性能,因为对于连接的使用成了系统性能的瓶颈。这就意味我们需要去考虑怎样把一个连接多次使用。 连接复用,通过建立数据库的连接池以及一套连接使用的管理策略,使得一个数据库连接可以得到高效、安全的复用,避免了数据库连接频繁建立、关闭给系统带来的开销。外部使用者可以通过getConnection方法获取连接,使用完毕之后再通过releaseConnection 方法将连接返回,注意此时的连接并没有关闭,而是由连接池管理器回收,并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 一般的数据库连接池,是使用配置文件在项目启动的使用加载配置文件,根据文件中描述,生成对应的数据库连接池。连接池有许多的属性比如:连接池的初始化连接处、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每次的自增连接数、最大空闲连接数等等 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带来的优势: 1.资源重用 由于数据库连接得到重用,避免了频繁创建、释放连接引起的大量性能开销。在减 少系统消耗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增进了系统运行环境的平稳性(减少内存碎片以 及数据库临时进程/线程的数量) 2.更快的系统响应速度 数据库连接池在初始化过程中,往往已经创建了若干数据库连接置于池中备用,此 时连接的初始化工作均已完成,对于业务处理而言,直接利用现有的可以连接,避 免了数据库连接初始化和释放过程的时间开销,从而缩短了系统整体的响应时间。 3. 统一的连接管理,避免数据库连接泄露 在较为完备的数据库连接池实现中可以根据预先的连接占用超时设定,强制回收被 占用的连接。从而避免常规数据库连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资源泄露。 一个数据库连接池的实现 1.前言 数据库应用,在许多软件系统中经常用到,是开发中大型系统不可缺少的辅助。但如果对数据库资源没有很好地管理(如:没有及时回收数据库的游标(ResultSet)、Statement、连接(Connection)等资源),往往会直接导致系统的稳定。这类不稳定因素,不单单由数据库或者系统本身一方引起,只有系统正式使用后,随着流量、用户的增加,才会逐步显露。 在基于Java开发的系统中,JDBC是程序员和数据库打交道的主要途径,提供了完备的数据库操作方法接口。但考虑到规范的适用性,JDBC只提供了最直接的数据库操作规范,对数据库资源管理,如:对物理连接的管理及缓冲,期望第三方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的提供。下面以JDBC规范为基础,介绍相关的数据库连接池机制,并就如果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有效地管理数据库资源介绍相关实现技术。

PHP程序mysql连接文件信息修改

PHP程序MySQL文件连接信息修改 注意事项:所有路径均相对于程序的安装目录,修改信息的时候切记不要删除两边的引号 1.shopex4.8 配置文件路径: \config\config.php 配置信息 define('DB_USER', 'MYSQL登录用户'); define('DB_PASSWORD', 'MYSQL密码'); define('DB_NAME', '数据库名'); define('DB_HOST', '服务器地址'); 2.shopex4.7 配置文件路径 \include\mall_config.php 配置信息 $dbHost = "服务器地址"; $dbName = "数据库名"; $dbUser = "MYSQL登录用户名"; $dbPass = "数据库密码"; 3.discuz 配置文件路径 \config.inc.php 配置信息 $dbhost = '服务器地址'; // 数据库服务器 $dbuser = '数据库名'; // 数据库用户名 $dbpw = '数据库密码'; // 数据库密码 $dbname = '数据库名'; // 数据库名 4. phpwind 配置文件路径 \data\sql_config.php 配置文件信息 define('DB_USER', '数据库用户'); define('DB_PASSWORD', '数据库密码'); define('DB_NAME', '数据库名'); define('DB_HOST', '数据库地址'); 5.PHPCMS 配置文件路径 \config.inc.php 配置文件信息 $CONFIG['dbhost'] = '数据库主机'; $CONFIG['dbuser'] = '数据库用户名';

自动创建数据库(DELPHI+SQL SERVER)

自动创建数据库(DELPHI+SQL SERVER) 转载自小李飞刀 procedure TForm1.Btn_OKClick(Sender: TObject); var sqlconn:string; begin Sqlconn:='Provider=SQLOLEDB.1;'+'password='+Edit_Password.Text +';Persist Security Info=true;User ID='+Edit_Name.Text +';Data Source='+Edit_Server.Text; if Edit_Server.Text=EmptyStr then begin showmessage('请输入SQL服务器的名称或者IP地址!'); Edit_Server.SetFocus; exit; end; if Edit_Name.Text=EmptyStr then begin ShowMessage('请输入登陆数据库的用户名!'); Edit_Name.SetFocus; exit; end; with ADO_Test do begin Close; ConnectionString :=Sqlconn; end; Try Try Ado_Test.LoginPrompt:=false; Ado_Test.Connected:=true; Messagebox(Handle,'连接成功。','提示',MB_OK or MB_ICONINFORMATION); Button2.Click; except Messagebox(Handle,Pchar('连接['+Edit_Server.Text+']失败!'),'警告',MB_OK or MB_ICONWARNING); end; Finally Ado_Test.Connected:=false; end; end; procedure TForm1.Button2Click(Sender: TObject); Var memExec,s:TStringList; I,J:integer; strSql,sqlstr,sqlconnstr:string;

实验八 PHP与Mysql数据库交互实验

实验八 PHP与Mysql数据库交互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PHP连接MySql数据库的方法; 2.掌握PHP操作MySql数据库的方法; 3.理解PHP操作MySql数据库的流程。 二、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做到: 1.使用PHP连接MySql数据库。 2.使用PHP对MySql数据库进行插入、删除、查询操作。 3.制作简单的动态交互网页。 三、实验过程 (一)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1.利用phpMyAdmin在图形界面下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在地址栏输入http://localhost:8080/phpmyadmin/,在弹出的窗口的用户栏内输入“root”,密码栏内输入安装时预留的密码,显示如下页面则表明登录成功。 在左侧选择数据库“test”(如果没有,则创建之),并向其中添加“学生信息”表(studentInfo),表中添加字段“姓名、年龄、性别、住址、专业”等。 如果操作正确,显示下图则表明数据表创建成功,下面可以向表中添加数据。 2.向表中添加内容 选择要进行操作的数据表(studentInfo),然后单击“插入”即可进行数据的插入操作。

此处插入数据的操作不是很方便,是逐字段进行的。 测试数据请学生自行编写,至少插入十条不同的数据,以便后续使用。 (二)使用PHP 操作MySql 数据库 1.PHP 连接Mysql 数据库服务器 在网站根目录下新建文件conn.php ,用于连接Mysql 数据库。如果连接成功,给出“已经成功连接MySQL 数据库”的信息,否则,给出“不能连接到MySQL 数据库”的信息。示例代码如下: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localhost :端口号/conn.php ,回车,显示如图2所示,则表明PHP 与MySQL 能够协同工作了。 2.PHP 选择要使用的数据库 建立数据库链接后,需要使用mysql_select_db()函数,来指定一个数据库,本例为刚刚创建的test 数据库。下面演示mysql_select_db()函数的使用方法,示例代码如下。

Crystal Reports(水晶报表) JDBC连接mysql数据库

Crystal Reports 2008(水晶报表) JDBC连接mysql数据库 在本文中,主要介绍的是Crystal Reports 2008使用JDBC连接mysql数据库。 在连接之间,首先要确认你电脑上面都安装了mysql数据库。 其次,就是jdbc连接数据时候所使用的相关jar包。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数据库的一些连接操作了。 对JDBC不是很了解的,可以到完整java开发中JDBC连接数据库代码和步骤了解相关的操作 1.打开Crystal Reports的数据专家 2.点击JDBC(JNDI)出现:

3.输入url和数据库类名,点击下一步:

4.输入password 和user id 点击完成即可。 5.不过,在这操作之前,你需要做的是以下步骤: 在你安装的Crystal Reports目录: 我安装的目录是:D:\crystal reports 2008\Common\4.0\java 在此目录下面,有一个文件:CRConfig.xml配置文件

D:\crystal reports 2008\Common\4.0\java\CRConfig.xml 1 2../.. 310 4 5 6 7 8 9 10CFKOA-YOTTM2M-OOUFAFF-N43M 11 12 13D:\crystal reports 2008\javasdk\bin 14D:\crystal reports 2008\Common\4.0\java/lib/mysql-connector-java-5.1.10-bin.jar;D:\c rystal reports 2008\Common\4.0\java/lib/crlovmanifest.jar;D:\crystal reports 2008\Common\4.0\java/lib/C RLOVExternal.jar;D:\crystal reports 2008\Common\4.0\java/lib/CRDBJDBCServer.jar;D:\crystal reports 2

Java中数据库连接池原理机制

连接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基本概念及原理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对数据库连接资源的低效治理。我们知道,对于共享资源,有一个很闻名的设计模式:资源池(Resource Pool)。该模式正是为了解决资源的频繁分配?释放所造成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数据库连接池的基本思想就是为数据库连接建立一个“缓冲池”。预先在缓冲池中放入一定数量的连接,当需要建立数据库连接时,只需从“缓冲池”中取出一个,使用完毕之后再放回去。我们可以通过设定连接池最大连接数来防止系统无尽的与数据库连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连接池的治理机制监视数据库的连接的数量?使用情况,为系统开发?测试及性能调整提供依据。 服务器自带的连接池 JDBC的API中没有提供连接池的方法。一些大型的WEB应用服务器如BEA的WebLogic 和IBM的WebSphere等提供了连接池的机制,但是必须有其第三方的专用类方法支持连接池的用法。 连接池要害问题分析

1、并发问题 为了使连接治理服务具有最大的通用性,必须考虑多线程环境,即并发问题。这个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因为java语言自身提供了对并发治理的支持,使用synchronized要害字即可确保线程是同步的。使用方法为直接在类方法前面加上synchronized要害字,如:public synchronized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2、多数据库服务器和多用户 对于大型的企业级应用,经常需要同时连接不同的数据库(如连接Oracle和Sybase)。如何连接不同的数据库呢?我们采用的策略是:设计一个符合单例模式的连接池治理类,在连接池治理类的唯一实例被创建时读取一个资源文件,其中资源文件中存放着多个数据库的url地址()?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如tx.url=172.21.15.123:5000/tx_it,https://www.360docs.net/doc/8d7838877.html,er=yang,tx.passWord=yang321。根据资源文件提供的信息,创建多个连接池类的实例,每一个实例都是一个特定数据库的连接池。连接池治理类实例为每个连接池实例取一个名字,通过不同的名字来治理不同的连接池。 对于同一个数据库有多个用户使用不同的名称和密码访问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资源文件处理,即在资源文件中设置多个具有相同url地址,但具有不同用户名和密码的数据库连接信息。 3、事务处理 我们知道,事务具有原子性,此时要求对数据库的操作符合“ALL-ALL-NOTHING”原则,即对于一组SQL语句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php页面连接数据库与跳转

PHP连接MYSQL数据库代码 -------------------------------------------------------------------------------- -------------------------------------------------------------------------------- PHP连接ACCESS数据库代码方法 -------------------------------------------------------------------------------- Open($connstr); $rs = new com("ADODB.RecordSet"); $rs->Open("select * from szd_t",$conn,1,1); while(! $rs->eof) { $f = $rs->Fields(1); echo $f->value; $rs->MoveNext(); } ?> --------------------------------------------------------------------------------

vs2010连接mysql数据库方法

Vs2010连接Mysql数据库方法 下载MySQL 5.5.13 正式版:https://www.360docs.net/doc/8d7838877.html,/html/361.html ------------------------------------------- 操作系统:winxp-32bit 数据库:MySQL Server 5.5 (安装路径:D:\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 IDE: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untimate/Professional (以上东西都是完整安装的) ------------------------------------------- 一、VC设置 1、新建一个工程,随便写一个helloworld,目的是就是让工程下的“debug”文件夹出现 2、把D:\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lib下面的libmysql.dll复制到工程的debug文件夹里面 3、接下来要设置一些引用文件的环境变量,首先,点击项目->属性->vc++目录。 然后“include目录”那把“D:\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include”给加进来 再然后“lib目录”那里把“D:\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lib”也一起加进来 VC6.0设置: (1)打开VC6.0 工具栏Tools菜单下的Options选项,在Directories的标签页中右边的“Show directories for:”下拉列表中选中“Includefiles”,然后在中间列表框中添加你本地安装MySQL的include目录路径。(我的是D:\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include)。 (2)在上面说到的“Show directories for:”下拉列表中选中“Library files”,然后添加你本地安装MySQL的Lib目录路径。Lib目录下有debug目录,选debug。(我的是D:\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lib\debug)。 4、然后在项目->属性窗口下点击:连接器->输入->附加依赖项,把"libmysql.lib"写进去VC6.0设置:在“Project settings->Link:Object/library modules”里面添加“libmysql.lib”。 使用VC++编译时再添加以下项: 5、在stdafx.h里面添加如下的内容: #include "mysql.h" #include "winsock.h" // 如果编译出错,则把该行放到#include "mysql.h"之前#pragma comment(lib,"libmySQL.lib") // 如果在附加依赖项里已增加,则就不要添加了 二、数据库的相关操作 1、打开“开始->所有程序->MySQL->MySQL Server 5.5->MySQL Command Line Client.exe”,如果有密码就输入密码,没有设置密码就直接按回车,会提示服务器启动成功。

Delphi7.0中如何用代码访问数据库的方法

Delphi7.0中如何用代码访问数据的方法 一、第一种方法: 1、设计的界面如下: 2、主要代码: (1)启动窗口中的主要代码: Se:= ExtractFilePath(Application.ExeName) + 'data\jczk.mdb'; //动态取出系统文件的路径ADOADOQuery1.ConnectionString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Se+';Persist Security Info=False'; ADOADOQuery1.Close; ADOADOQuery1.SQL.Clear; ADOADOQuery1.SQL.Add('select * from yhz'); ADOADOQuery1.Open;//ADOADOQuery1.ExecSQL;本句表示不返回值时的记录集合ADOADOQuery1.Active:=true; (2)查询其它表时的代码: ADOADOQuery1.Close; ADOADOQuery1.SQL.Clear; ADOADOQuery1.SQL.Add('select * from jf11'); ADOADOQuery1.Open; ADOADOQuery1.Active:=true; (3)提示窗口:Application.MessageBox('ss','提示',64); (4)说明:DataSource1必须要与ADOADOQuery1连接在一起;DBGrid1必须要与DataSource1连接在一起。 (5)取值:EDIT1.Text:=ADOADOQuery1.FieldByName('yhz04').AsString (6)怎么使用ADOQuery1给数据库添加数据? ADOQuery1.Close; ADOQuery1.SQL.Clear; ADOQuery1.SQL.Add('insert into "Tab_Contron_record"'); ADOQuery1.SQL.Add('('+str_V+')'); ADOQuery1.SQL.Add('values('+str_T+')'); ADOQuery1.ParamByName('用户名').AsString:='admin'; ADOQuery1.ParamByName('连接设备IP').AsString:='192.168.18.66'; ADOQuery1.ParamByName('用户类型').AsString:='管理员'; ADOQuery1.ParamByName('连接时间').AsString:=datetimetostr(now); ADOQuery1.ParamByName('备注').AsString:='无'; ADOQuery1.ExecSQL; (7)、怎么样查询数据库中表的值,即条件查询(注意:Quotedstr()函数的使用):cnn:='select * from sinfo where sid=200601001'; //“sid”字段为数值型可以直接使用; cnn:='select * from sinfo where sclass='+Quotedstr('高一一');//“sclass”字段为字符类型; //多条件进行查询的例子 cnn:='select * from sinfo where sclass='+Quotedstr('高一一')+' and ssex='+quotedstr('男'); ADOQuery1.Close ;

04. 数据库连接池(DataSource)

数据库连接池(DataSource) 1、概念 在三层架构中,DAO层直接与数据库交互,首先要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如果采用下图(a)所示,则用户每次的请求都要创建连接,用完又关闭,而数据库连接的创建和关闭需要消耗较大的资源,因此实际开发中常采用图(b)所示,在应用程序启动时创建一个包含多个Connection对象的连接池,DAO层使用时直接从池子里取一个Connection对象,用完后放回池子,避免了重复创建关闭数据库连接造成的开销。 2、数据库连接池原理 下面的代码模拟了数据库连接池的原理(代码中的JDBCUtil工具类见《MySQL(JDBC)》),池子里保持了10个Connection对象,并提供了getConnection和release方法: public class ConnectionPoolDemo { //连接池实际上就是一个List private static List pool = new LinkedList();

static{//加载连接池类时在池子中放入10个连接 for(int i = 0;i < 10;i ++){ Connection conn; try { conn = JDBCUtil.getConnection(); pool.add(conn);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从池子中取出一个连接 public synchronized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return pool.remove(0); } //把连接还回池子中 public static void release(Connection conn){ pool.add(conn); } } 3、编写一个符合规范的连接池 上节模拟数据库连接池原理的代码也实现了一个简单连接池,但是不符合规范(Sun公司制定)。编写一个符合规范的连接池需要实现javax.sql.DataSource接口。(DataSource接口中定义了两个重载的getConnection方法) 编程难点☆:当用户使用完Connection,执行conn.close()时,Connection对象应保证将自己还给连接池,而不要把conn关闭。之所由Connection对象保证将自己返回到LinkedList 中,是因为DataSource接口中并未定义上节例子中类似release的方法。所以必须改写Connection中的close方法,使得用户执行conn.close()时,将Connection对象还给连接池。解决方案☆:改写驱动程序中Connection类的close方法。对已知类的某些方法进行功能上的改变,有以下几种编码方案(☆): 1)编写子类,覆写需要改变的方法。此处行不通,原因有:①程序中不知道继承哪个驱动的Connection实现类②数据库驱动对Connection接口的实现类是final的,不允许被继承。 2)装饰(包装)设计模式(静态代理) ①定义包装类:MyConnection,该类完成了对com.mysql.jdbc.Connection类的包装。 关键词:保持被包装对象的原有信息、对某个/某些方法进行改写。包装类的编写过程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